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俩就是彼此的家眷。”老山长感叹了一下:“和你一样,是结契之人。”
于良吉:“……!”
大概是这边结契的人少,让他怎么有种遇到了同类的感觉?
“养了个侄子,不是个东西,瞒着他们报了军校,上了战场,俩人操心坏了,后来那小子还挺好运,当了个官儿,在外头风光了才敢回家,差点没被打残了!”老山长幸灾乐祸。
于良吉:“……!”
这么暴力,真的适合教导孩子们?
“后来成亲生子,孩子都给他们带,让他们终于喜笑颜开了,不过边疆那边现在不是不稳吗?他们就带着两个大点的孩子来这边,小的留在家里跟他们娘亲在一起。”老山长感叹了一句:“他们也是在家待得无聊了,可一般的书院,他们又不乐意去,说是复杂,也只有你这里合适。”
人口简单,关系简单,成分也简单,简直是太合适不过了,那俩人其实不怎么喜欢麻烦自己的后辈照顾他们,毕竟当时收养孩子的时候,只是为了结契,符合程序而已。
在自己还不糊涂,能动弹的时候,就不想在家当老太爷,觉得自己老了,动不了了。
就这别扭的性子,可把他们的养子愁坏了。
几乎委托了所有他认识的人,给二老找个好地方,要工资高,事儿少,还坏境好的地儿给俩爹养老。
还不能让人累着,气着,于是舍了自己俩儿子,死死缠着俩爷爷,走哪儿都跟着。
“好的,我派大车过去接?”于良吉觉得,这请回来的不会是两个祖宗吧?
“你放心。”老山长可能是看出于良吉的顾忌了,就笑呵呵的跟他道:“他们自己有车子,你只要准备好住处就行了。”
“对了,他们是?”于良吉心说,千万别是俩白身。
“想什么呢?”老山长脸一板:“他们可都是进士及第的人才,一文一武。致休的官员。”
于良吉长大了嘴巴,眼睛有点直的送走了老山长。
退了休的官员啊,致士的官员啊!
于良吉就犯愁了,这要个什么样的住处啊?
他们家春天的时候,倒是盖了新房,但是那个是给巴多和宋姑娘成亲用的,且那个是小厢房啊!
不适合接待俩致士了的官员。
学堂那头,后面居住的是林杰和洪泽涛的家人,有女眷的,而且还有女学,更不能随便进陌生人了。
好房子就剩下学堂的正屋了。
学堂东厢房是当成会议室来用的,不过里头也因为东北这边太冷的关系,盘了火炕,里间是教师会议室,外间是十八学堂的会议室。
还存放了很多东西。
于良吉只好带着人去学堂,将正屋东间的两间收拾出来,东西挪到了西屋外间,里间还是当成特殊教室,教导八个小秀才。
众人一听说来的先生是进士及第,还是退了休的官员,当时都激动的不得了!
跟打了鸡血一样!
老村长又开始颠儿上了,各家各户都预备了见面礼,其实就是写农家土特产,你家一把蘑菇干,他家一只小公鸡的,积少成多,人还没到,就开始准备上了。
宋婶子快速的弄了窗帘、桌布等小物件,屋里的摆设之类的东西,刘文喜也十分快速的给弄好了。
全村儿的人都知道,要有两位进士出身的致休官员,来十八里铺的十八学堂执教!
林杰跟洪泽涛激动地不知道咋地好了!
石宏大赶紧让人杀鸡宰羊的准备好,这可是不可多得的事情!
而这次,十八里铺的人都学聪明了,严令谁都不许传出去,恰好这段时间秋收也完成了,大家都在家准备税粮,天气也凉了,没人出去走动。
第二天,两辆大马车来了十八里铺,是由一队便衣衙役负责护送到十八里铺大门口的,他们都没敢进去,就送车子到了十八里铺大门口就调转了码头回去了。
两辆大车是两个老头儿驾驶的,身边都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娃儿,长相很相似,一看就是兄弟,亲兄弟的那种。
俩老头儿看了看十八里铺的外围,很满意,他们俩也听说了小于举人的事迹,以为是以讹传讹,就算不是,八成也是夸大其词。
作为一个读书人,竟然这样喜欢张扬,太不应该了!
但是看到十八里铺之后,就觉得,其实说的也没错,这围墙盖的事挺好,还有这大门,除非是蛮牛冲撞个百八十次的,否则绝对不会坏掉!
可见是费了心思弄成的,听说十八里铺以前还有过狼群进村叼走孩子的事儿发生。
“开门,快开门!”老村长迫不及待的指挥人拉开了厚重的大门,自己跑了出来:“二位是老山长介绍过来的?”
因为不知道对方姓名,老村长一边让人回去通知于良吉人到了,一边自己跑出来接待。
俩人赶着马车,都是双辕马车,个头很大,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那种。
“老夫黄君昊。”
“老夫韩志泽。”
俩赶车的老者下了马车,报下名字后,介绍了一下自己手边的孩子:“这是我们俩的小孙子,黄韩文,黄韩武。”
“韩先生,黄先生。”老村长只知道人家是致士的官员,进士出身,但是不知道人家当的什么官,退休了还能不能称呼一声“官老爷”,只好统一口径,反正名义上是过来执教的,就称呼一声“先生”,总不会出错。
“您是?”黄君昊看向老村长。
“老朽是十八里铺的村长,您二位请先跟老朽走。”老村长乐颠颠的领着他们往十八学堂那边走。
而黄君昊却对老村长这种态度很满意,幸好没有一见面就巴结上来,不然他们俩肯定带着孙子扭头就走!
“这次倒是办了件好事。”韩志泽也对老村长的态度满意,要是趋炎附势,他肯定一鞭子抽过去,然后扭头就走,这辈子都不再来这边的了。
跟在爷爷身后的黄韩文和黄韩武,相互对视一眼,这里感觉还不赖,爷爷也很满意啊!
走到中间的时候,于良吉已经迎了过来,相互斯见过后,立刻带着人去了十八学堂,跟老村长一样,既没问他们曾经的官衔职称,也没问他们的身份来历。
就当普通的教员一样接待了!
其实于良吉想问,但是看到二老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和石宏大的老年:有孙儿陪在身边,可以出来走动走动,散散心,还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于良吉就没开得了那个口,老实的带着人往十八学堂的方向走,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吃午饭的时候,孩子们都回去吃饭了,当然,现在还没吃两顿饭,还是三顿饭,等送走了税粮,才会吃两顿饭。
到了十八学堂,听说是住在正房的东屋,二老进去看了看,惊讶无比,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
好很多才是!
他们以为最多住的是砖瓦房,还得自己烧炉子的那种,当时黄君昊还笑谈:“回忆一下当年也好,让两个臭小子也体验一下什么事生活!”
韩志泽也甩了甩胳膊:“我还能劈的动木柴呢!”
结果到了这儿,才发现,地暖,火炕,这都是齐备的,连火墙都有一面,冬天肯定冷不了。
房屋设置的跟他们家都差不多规格了,那窗帘上的纹饰都是苏绣啊!
难道知道了他们的身份,就想着巴结他们么?
连窗帘都是苏绣?
扭头看向于良吉。
于良吉还在给他们俩做介绍,甚至带着两个举人一起:“……目前西屋就是这样,请别介意,因为后头是两位举人的贾,家眷还教着女学,实在不方便。”
听了这话,俩老头儿对视一眼。
“小老爷,两位先生安顿好了吗?”刘文喜在外头喊人:“后头饭都做好了!”
他们到十八里铺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别人家都吃饭了,于良吉为了等他们,于家还没开饭呢!
“先去吃饭吧,吃完好歇一歇,下午孩子们会过来,哦,下午是武术课。”于良吉笑的含蓄的请两位老先生和两个孩子去于家用饭。
“怎么不在这里吃?”韩志泽挑毛拣刺。
“为了欢迎二位的到来,老村长他们都还没吃饭……,在学堂吃的话,有点麻烦,这里也摆不下桌子……。”于良吉有些为难,这是要找事儿的节奏么?
他有点后悔了,老山长办事不利索,给他找了两个祖宗回来供着!
“你干什么?”黄君昊一扒拉老伴儿,笑呵呵的道:“别搭理他,咱们去吃饭好了。”
韩志泽撇嘴,但是老伴儿都扒拉他了,他也不敢反对,从年轻的时候就听话,一直听到了老年。
两个孙子跟在身后偷偷笑。
于良吉也笑,就是笑的有些尴尬,希望来的不是俩祖宗吧!
如果是的话,他不介意再赶人走,真的,这里是学堂又不是托老所!
回到家里,大家聚到一起,其实没多少人,除却于良吉夫夫俩,就是新来的二老和俩小,以及作陪的老村长、车爷爷和张贵张二叔。
黄大厨给做的事一桌家常便饭,他知道当过官儿的人什么没吃过?龙肝凤髓指不定都吃腻了!
于是上的饭菜特别家常,就酱炖豆腐,清炒小菜,弄了个小鸡炖蘑菇算是见了肉,做了个拔丝苹果,算是新鲜的了,剩下的就是一大翁的海鲜汤。
四菜一汤,荤素搭配,主食是自家新打下来的高粱米,软硬适中,口感非常棒的高粱米饭!
吃饭奉行了“食不言寝不语”的策略,因为头一次跟貌似高管的人吃饭,大家都很紧张,而因为他们的紧张,新来的二老也吃饭的时候板着脸,憋的两个小孙子这个难受啊!
以前在吃饭的时候,虽然不许大吵大闹,大开大笑,可好歹有个动静,这算咋回事?
吃完饭上了茶水,黄君昊就观察起了于良吉的书房,看到于良吉书房的摆设的时候,明显惊讶了一番,这可不像是一个举人该有的东西啊!
韩志泽则是跟石宏大大眼瞪小眼,因为他们嗅到了同类的味道!
第269章 误人子弟
俩人从侧面知道了石宏大的身份,和这些东西的来历,尤其是看到上头奖赏给于良吉的玉如意之后,就对于良吉放心了不少。
看样子,是比自己当官的时候也差不多的待遇,恐怕是真有大才华的人。
有很多人脾气怪,有才华但是并不虚荣,只实事求是,没有什么社交能力,这个看起来还好。起码跟同村的人交情都不错的样子。
这种有才华的人,是朝廷最喜欢的,因为省事儿啊!
光看朝廷不吝啬的赏赐就能看出对这个人有多满意了,当今这位可是个抠门儿小气的主儿。
中午安排了人送二老回去安顿,林杰和洪泽涛成了孝子一样,对两位老人很是照顾,并且承诺,吃饭的事儿就不用于良吉操心了,他们自己家做饭带着点就是,毕竟从于家送饭道学堂,还有一小段路要走,现在还行,冬天死冷的,菜恐怕都得凉了!
“那好,两位的束脩……。”于良吉定下了分量,比林杰跟洪泽涛多一些,但是绝对没到浪费的程度。
“可以。”束脩什么的,俩老头儿还真没在意。
事情就先这么定下了,二老带着孙子回去休息,于良吉也需要睡一觉,昨晚太紧张,一直收拾房间来着,今天起得又早,给房间看了一遍,不妥的地方都整理了一番,真是特别辛苦!
吃一顿饭还吃的紧张兮兮的,太伤胃了!
于良吉摊在炕上,身下是热乎乎的火炕,自己趴在上头抱着抱枕睡的口水横岭。
石宏大在一遍给他脱了靴子和袜子,解除了中衣,只穿着里衣里裤,就跟平时睡觉一样,给盖上了一个小薄被。
外头有些阴天,石宏大站在窗前,看样子好像是要下一场雨夹雪。
下午于良吉醒过来,懒得动地方,但还是强迫自己爬了起来。
“不想起就睡吧。”石宏大看着他跟枕头打架。
“不,一定要去看看的!”于良吉打着哈欠慢慢爬起来:“头一天来,何况今天看样子室外课是上不成了,都阴天了。”
石宏大给他递了中衣和靴子都穿上,陪着洗了把脸,然后俩人去了学堂,正好赶上上课。
下午是大班的娃子们上武术课,小班的娃子们背百家姓,八个小秀才自习课。
两位老先生什么都没说,就在一边看着孩子们上课。
于良吉跟石宏大到了之后,也不要他们出声,让他们等在原地。
上完一节课,中间休息一刻,二老什么都没说,就是看,林杰和洪泽涛不知道他们什么意思,于良吉就让他们该干嘛干嘛。
开什么玩笑?
封修杰那老教育家都说了,他们的执教很不错,更何况是他们俩了。
晚上二老就带着孙子,跟林杰和洪泽涛两家人吃的饭,于良吉作陪,石宏大也在,于宝宝自己在家跟刘文喜他们吃的饭。
吃晚饭的时候,这两位终于没忍住,开口说话了:“学堂上课的事情,我们先观察两天。”
“对,你小子训孩子是不错,但是要科举还差点,就你这样的连会试都过不去。”俩人之中,黄君昊是文,韩志泽是武。
“他们考试的成绩都很好啊!”于良吉急了!
要知道,前三十名的人可不多,全国十六个府,不算那些直辖府和自治府,会试取才他们俩也够一拼了啊!
“好,不代表优秀,满天下那么多莘莘学子,有心去会试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你以为小孩儿过家家呢!”韩志泽想去夹一块白切肉,被黄君昊给拦住了:“晚上不许吃肉。”
林杰跟洪泽涛都被说的低下了头,这段时间俩人的确是被府试的成绩给影响了,以为会试也完全没问题。
给孩子们讲课也带着点炫耀的意思,幸好孩子们都心地天真,没察觉到,不过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有多骄傲自满。
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还比一山高”。
于良吉:“……!”这话题转换的是不是太快了点儿?
“吃肉。”石宏大给于良吉夹了一块白切肉,这种白切肉隔水蒸过,去了油腻,蘸着蒜泥儿吃正好,正适合小于举人。
韩志泽瞪了石宏大一眼,故意馋他是不是?
黄君昊好笑的给他夹了一筷子的清炒绿豆芽:“你们现在的水平,其实考试完全没问题,但是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俩,只是想中了进士之后,回来继续教书育人,并非想当官做宰。”林杰咽下口里的饭食,表明心迹。
二老诧异的对视一眼,发现洪泽涛也在点头:“我这个人吧,直肠子,不会说话,当官恐怕不成,且我一点战场经验都没有,也不可能领兵打仗,只能教孩子们些拳脚跟兵书。”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的很。
“我们俩考过试才知道,自己所知甚少,当年要不是有小于举人在,我们俩也不一定能考中举人。”林杰感叹不已:“而当年小于举人的成绩,却才倒数第二,可见,这考场就如官场一样,并不是有才华就能施展开的,需要的东西太多了,还是学堂清静些。”
二老头一次听说人还没入仕就对官场敬而远之的。
于良吉默默吃饭,当年考试的可不是他啊!
但是这种事情又不能明说,只好低头默默吃饭,顺便把白切肉上头的那点肥肉弄下来,给石宏大吃,自己吃瘦肉。
“既然想要教书育人,那就更应该注重科举。”黄君昊正色道:“你们可以不当官,但是你们的学生呢?一个好的成绩,靠前的排名,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还真没这么想过!
在这里,他们觉得举人就是举人,排名什么的,谁都没在意,只要出个进士,恐怕整个县城都觉得轰动,谁还在意你考第几名啊?
但是在真正进士出身,当过官员和将军的人眼中,这就是不思进取!
“等我们明天看看教育程度再说。”俩老头儿见他们都老实了,也不继续打击他们了。
吃完晚饭之后,各人散去归家休息。
晚上于良吉躺在被窝里跟石宏大咬耳朵:“幸好来了这两位,虽然看着难伺候些,但是他们知道的肯定比咱们多。”
“那个韩老先生,肯定上过战场。”石宏大肯定的告诉于良吉:“这俩人,不简单啊!”
“不简单才好,咱们这儿就是太简单了,人都单纯的有点蠢了,你说我怎么就犯蠢了呢?”于良吉对自己也很不满意,光想着让他们出人头地,却忘了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孩子们教导的这样好,出去肯定要吃亏。
等他们付出代价之后才明白这一点,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
差点就误人子弟了啊!
“等我查一下再说。”要是两个老好人,他不介意他们接管十八里铺的学堂,反正小于举人管的时候也少,更多的时候,他是负责出资的,和给几个大学生讲课。
要是两个老狐狸,对不起了,这里是;猎人的管理范围,抓出来,丢出去,这辈子都别想进来了!
“不好吧?”于良吉是很尊重个人隐私的,谁也不想被人差个底儿掉。
“没关系,你现在才是重中之重,上头那么重视你,肯定也不会希望看到别有用心的人出现在你周围。”石宏大私事公办:“我往上汇报,他们肯定会调查,无事就最好,有事肯定先把人弄走,你的实验室,可是有不少人眼馋呢!”
小于举人认为自己做的很隐晦,那些实验用的烧杯、试管、引流瓶等等器具,要不是他在暗中保驾护航,能那么快定好送过来?
也就他不说,小于举人不知道罢了。
“人才,到哪儿都是会发光的啊!”于良吉很自得的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秀气的打了个哈欠:“睡觉吧,明天老村长说有事儿要去一趟县城,好像是……。”
石宏大抱着人,给他掖了掖被角,天气逐渐转冷,税粮的事儿也耽误不得了,老村长明天去县城,说的肯定就是这事儿吧?
第二天,果然,老村长去了县城,一天没回来,第二天晚上才到家,第三天就召集了大家,宣布了一件事情:“因为外族侵扰,边关,军需后勤那边没多少人手,咱们这片的税粮,要求直接送去边关,成为军粮。”
众人都面面相觑,虽然早就知道可能会这样,但是真到了现在,大家反而有点微词。
毕竟送去边关,和直接交到粮库里是不一样的!
他们都是农家汉子,根本不知道边关是个什么情况!
万一正在打仗怎么办?
有人想到了,自然就有人憋不住问了出来:“万一正在打仗怎么办?”
他们可是没拿过刀的人啊!
“咱们去的事第二道防线的大后方,离真正的前线远着呢!”石宏大黑线:“再说了,两重关卡不是摆设,对方闹了一年了,还不是一个人都没放进来?你们怕什么呢?”
众人一听,也是啊!
“这不是一听说就吓坏了么!”杨达嘿嘿自嘲:“都惜命呢!”
“呵呵!”
“哈哈,说的也是啊!”
石宏大很想翻白眼,当年圣太祖就是因为珍惜士兵,才弄出了火药大炮和枪械。
“战争没有不死人的,但是我希望死的事敌人,而不是战友。”这句话,是圣太祖当时说的,感动了全军。
后来,现任皇帝将这句话,刻在了军校大门口的石碑上,军队到现在都死忠于皇室。
于良吉也看着大家,十八里铺他刚来的时候,不说大家都满脸沧桑吧,可也没这么朝气蓬勃,如今看到他们的变化,于良吉是最高兴的那个。
“九月十六日之前,必须到达边关军需处,大家都回去把该交的税粮准备好。”老村长敲了敲烟袋锅子:“咱不能让咱的战士们饿肚子。”
圣太祖的教育很成功,起码对“爱国”来说,大家都很放在心上,都纷纷点头,散了之后,回到家里开始检修马车,喂养马匹,因为要拉粮食,还得走很远的路,所以大家都很尽心。
于良吉家可以不用去,所以也没准备什么,回来之后,于良吉站在院子里刚伸了伸懒腰,车达就过来了。
“你怎么过来了?”于良吉还挺惊讶,前些日子听说车达新媳妇有了身子,他们家还给送了不少补品过去,这会正是忙的时候,怎么过来了?
第270章 夫唱夫随
“外头来了……石大哥的家人……要见石大哥。”车达着急慌忙:“是他后娘!”
“她?”于良吉震惊了,这才上午,他后娘是起了多大的早,来这里见石宏大?
“她来干什么?”石宏大一听是他后娘,就皱眉,那个女人,要是有可能,真想宰了她。
“是不是没给养老费?”于良吉唯一想到的就是这一点,每年过来不就是为了那点钱么?
去年他们放出风要结契,正月里事情闹得那么大,三月结契的时候都没有露面,突然来了,还是这个时间段,正好过了八月节,农忙也都差不多了,应该来要钱了。
“出去看看。”石宏大扯了一件外套就往外走,一脸的平静下,是汹涌的暗流。
于良吉紧随其后,车达也跟着他们俩到了大门口,上了瞭望台。
石张氏是自己过来的,搭乘的公交马车,然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