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于良吉正在给番茄秧跟草莓秧嫁接,希望可以得到草莓番茄的原始形态果,或者原始种。
  刘文喜就进来了:“小老爷,石张氏来了。”
  “谁?”于良吉一头雾水的抬头看着他,这谁呀?没听过。
  “就是大老爷的后娘。”刘文喜立刻就给解释了一下。
  这回于 良吉听明白了,站了起来:“她来干什么?不见!”
  “人都到门口了,是跟着收菜的车子一起跑进来的,拦都拦不住!”刘文喜也犯愁。
  要是他的话,也不会放进来,但是现在她自己先跑进来了,在大门口等着呢,不放进来不好看,放进来犯恶心!
  守大门的今天是老倪,可后悔了,但是没办法,开大门放收菜收进来,人家就跟着进来了,你还能给撵出去是咋的?
  他们都是大老爷们儿也不能跟个娘们儿动手啊!
  于良吉也知道,要是有可能,他们肯定不会放人进来,但是现在人都溜进来了,你不见的 话,谁知道她能干出什么事儿?
  “让人收拾下,吓吓她?”于 良吉气鼓鼓的道:“摆出我举人老爷的排场出来!”
  “是!”刘文喜立刻就去安排。
  石张氏在大门外站了很久,冻得哆哆嗦嗦,来来回回的人,多数都是妇女,看着她指指点点。
  石张氏不为所动。
  早就知道小于举人家有钱了,早想过来了,可惜,想到石宏大,她就胆怯了一分,再者,大门那儿不放行,她跟人家横不起来。
  谁不知道十八里铺人,厉害着呢!
  等开门放她进去了,她腿儿一迈进来,就有点发虚。
  无他,给她开门的是黄厨娘,穿着比她好多了!
  宝蓝色的棉外套,四周裹着毛边,头 上戴着一要盘发用的长金簪,耳朵上戴着金耳环。
  看她的时候,就跟看乞丐似的!
  也该着,她也是带着一根长发簪盘发,只不过那是一根银簪子,她是故意带出来的,为的是让他们知道,她在石家过得好着呢!
  石宏大连亲娘的坟都没能保住,从石家村的祖坟里迁了出来,以后可就名义上有牵连,实际上啥都不是喽!
  她也戴了一对耳环,不过是银 的,还没他们家下人戴的金耳环大!
  穿的没人家好,戴 的也不如人家,石张氏心里那个憋闷啊!
  进了宅门还要进二门,光是大门、宅门和二门就让石张氏头晕眼花了。
  黄厨娘将人送到二门口那里,跟站在二门里的宋婶子一福身:“人带来了,请您带进去。”
  宋婶子平时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但是今天不一样了,她穿着特别精细的服饰,带着金丝簪珍珠的两要大扁方,盘着利利索索的大盘头,一脸严肃的站在那里,光是气势就够震慑人心的了。
  用看垃圾一样的眼神看 了一眼石张氏:“行了,我知道了,跟我进来吧!”
  石张氏本想吵架,但是偏偏被这气氛闹的没敢开口!
  基本上,于良吉他们家有一套程序,就是最初用来对付付大柱子的那套装样程序,摆起来绝对能唬住人!
  还是不少人!
  例如付大柱子那样的,又例如,石张氏这样的。
  于良吉摆够了姿态,才端起茶杯装模作样的喝了一口茶:“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呵呵……。”石张氏干笑:“这不是,看宏大他走了,过来啊,看看你……这边咋样?”
  “我这边没事。”于良吉淡淡的,好像多高贵一样,实际上是他不想跟石张氏说话。
  就是这一个女人,当年寻石宏大一个孩子都能下的去狠手,她跟石宏大那个爹还真是绝配。
  “没事就好,我就是过来看看。”石张氏还是干笑:“听说你们这儿卖青菜?还挺赚钱的啊?”
  “大家卖点青菜赚点零花。”于良吉一副清高自持的样子:“我家的大棚就是种菜自己吃。”
  意思很简单,别人家卖是别人家,他们于家不缺那点钱。
  石张氏有点着急,咋不往钱上说话呢?
  她就拐着弯儿的说钱,张口闭口都是日子难过,这天气又冷了,家里还没有买棉衣之类的事儿。
  于良吉一听她提钱,心下明镜一样,这里来他这里打秋风来了?
  可他就是不开口,也不接话,一提钱就恼怒一闪而逝,闹的石张氏更憋屈了!
  读书人怎么了?
  读书人也要吃饭的吧?
  咋乍一看,这小于举人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呢?
  不过细想想也是,要是真精通人情世故,能看得上石宏大那样的大恶鬼?
  石张氏锲而不舍,又开始说家里伙食不行,饭菜不是咸菜条子就是芥菜疙瘩,不是苞米面饼子就是大碴子粥,不见一点油花,说的可委屈了!
  摆出了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而且大家都知道她来了于家探亲,她回去是要说的呢!
  于良吉知道这种人,是不能惯着他的,有 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得给点教训才行!
  当然,犯法的事情,他不能做,但是可以做别的!
  “这里香辣酥,里头的花生和辣椒都是过了油的,你带回去吧!”于良吉让人拿了一罐子香辣酥出来。
  这东西是他提议,黄大厨研究出来的,因为是用油炸过的,里头还放了花生和芝麻,特别好吃。
  “这怎么好意思呢?”说着不好意思,但是下手特别快的抱到了怀里,来一趟不容易,赶 上石宏大不在家,更不容易。
  “这还有点刚出来的黄瓜,也带回去吧!”说着又给了三根黄瓜,这个时节,正是黄瓜贵的时候。
  以这位的本事,卖钱是不可能了,回去肯定是给一家老小解馋吃了。
  “行!”毫不客气的装到了篓子里,可是有点东西了。
  “您看,他也没在家,你拿了东西,就走吧,以后,少来往!”东西拿了,于良吉也开口赶人了。
  “那哪儿能呢!”便宜才占了这么点,怎么就能不来呢!
  趁着这段日子,石宏大不在家,她要多多的来,指不定还能拿点银子回去呢?
  看小于举人这架势,是个不知人间疾苦的书呆子,更是好糊弄!
  怪不得石宏大入户石家呢,看看那丫鬟长的那叫一个俊,这将来给石宏大生个儿子,这于家还不得都姓了石啊!
  “要是再来遇到宏大,怎么说?”于良吉有的是小话等着她呢:“嫁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这分了家的儿子结了契兄弟,不也一样吗?要不,我让他去他妹子家走走?大家都是亲戚呢!”
  “那哪儿成!”石张氏一听说要让大恶鬼去她闺女家,当时就不干了,她闺女好不容易一个嫁到老孟家,一个跟老马家的订了亲,可不能让大恶鬼去祸害。
  “若是再来,遇到宏大,我 就让他过去串串门儿!”于良吉语带威胁。
  “不来就不来,以为我乐意啊!”后娘收拾了一下,直接抬腿就走了,弄回点是点,如今家里连口青菜都没得吃,能有三根黄瓜真不错。
  后娘颠颠儿的,一道走路都带风,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咋的?还不是让老娘划拉到手东西了?
  下次没菜了,还去他们家!
  回了家,她也没多想,三根黄瓜直接拍了,放了点葱姜蒜和盐巴酱油醋,弄了个凉菜,将香辣酥倒盘子里装好,甚至还去杂货铺子赊购了一点酒回来。
  这一顿饭,吃的家里几个爷们都挺高兴,也没人关心后娘哪里弄来的东西。
  但是他们高兴的太早了!
  你当于良吉那么好心,给点东西就打发人走?
  那必须不能够啊!
  香辣酥本来就是干辣的东西,还是过了油的那种,黄瓜呢?是个寒凉的玩意儿,这俩东西一起吃,半夜的时候,后娘的肚子疼的受不了了,因为是女孩儿,也没什么力气,干活也少,所以尚未出嫁的小女儿没怎么疼,因为吃的少啊!
  后娘只允许女儿吃个三五口,吃多了是要挨打的,后娘对女儿跟儿子,那是两个态度。
  不止后娘肚子疼的厉害,到了天擦亮的时候,三个大老爷们儿也难受了。
  这玩意儿疼起来,是真难受啊!
  没办法,女孩子家家的不好外出,一家五口就你扶着我我拉着你去了这个村子里,唯一的大夫,石大夫家。
  “吃的不干净,下回注意,吃两天稀粥就咸菜,过两天就好了!”石大夫对 这一家人没好印象,根本就没打算开药,让他们疼两天,受受罪。
  “那开点药?”后娘一听是自己没弄干净饭菜,才让一家人肚子疼,心里就害怕了。
  “开什么药啊,回去歇两天就好了!”石大夫收拾诊包:“开药不花钱啊?”
  花钱?
  这对石张氏来说,是最不想听到的话,现在才入冬,正是农闲猫冬,万物萧索的时候,他们家又没有进钱的东西,花钱?
  可不能花钱!
  等 人走了,石大夫的媳妇进了来:“你不给开药,咱家岂不 是少嫌了?”
  这村医虽然上头给免税,一年也就给那么点药材和十两银子的薪俸,能够干什么的?
  他们也就卖卖药,赚点诊费和药钱。
  “就石张氏那样的,能花钱抓药?不得跟我套交情免药钱啊?或者找你纠缠,我可不想因为一点钱,就跟他们家拉扯不清。”石大夫嫌弃的不得了:“我宁愿让他们疼这一晚上,拉了肚子就好了,死不了人。”
  他媳妇一听,也是这么个事儿,就没多说什么,转身去做早饭了。
  刚才听说石大他们一家子来看病,她愣是没敢烧火做饭,生怕这家人在这蹭一顿。
  谁不知道石张氏是个没脸没皮的?
  过日子倒 是把好手,就知道往家里划拉,不知往外倒腾,可厉害着呢!


第275章 风言风语
  石张氏刚走,那边十八里铺就炸了!
  老村长跟车爷爷还有乔大娘都来了!
  “咋 回事?”那个时候大家不方便过来,但是也一直关注着,发现貌似没受欺负,这才没掺和,但是人走了,他们立刻就过来了。
  同样的,他们也担心,石宏大不在家,于良吉受欺负。
  在他们的眼中,小于举人还是那个他们熟悉的小书呆子。
  那石张氏能干得出那种事情,还有什么是她干不了的呢?
  大家都怕于良吉吃亏,并且严令各家各户,以后不论谁轮值,都不许放石张氏进来,要是她再跟着车子进来,就找其他的大娘、婶子和嫂子们过来,拦住她!
  放收菜车进来,关上大门,然后她们从小门进来,那小门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看她还怎么进来!
  “她就是来打个秋风。”于良吉也知道,他们对石张氏也有点“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意思。
  他们肯定也不想放人进来,这石张氏一走,他们就冲进来了。
  “打秋风?”车爷爷不信:“娃儿啊,你还小,不知道这世道险恶,那石张氏不是个好女人,你可千万要想好,不要瞒我们。”
  车爷爷觉得,石张氏就是那种恶毒的女人,小于举人肯定不是她的对手。
  “没,大家多想了。”于良吉失笑:“而且我还给了她一个教训!”
  “什么教训?”乔大娘好奇。
  “明天就知道了。”于良吉卖关子。
  结果三个人都好奇无比,第二天就让人去石家村打听了,谁家还没三门亲戚呢?
  原来十八里铺穷的叮当响,当然没人上门来认亲戚,现在不同了,谁不知道十八里铺家家都扣了菜棚子。
  而且据说是小于举人亲自指导,那菜长的叫一个水灵。
  丰收菜铺子的十个伙计,十个护卫,基本上每天都要往返一趟,来十八里铺拉菜。
  而四季菜店的掌柜的,已经后悔不迭了!
  他们的菜棚子的菜,还没长成,卖的还是些老菜,老黄瓜、储存的倭瓜、还有冬瓜等容易储存的菜品。
  新鲜的菜也有,就是韭菜、香菜、油菜和菠菜等菜品,但是新鲜的黄瓜、青椒等果实类的青菜,是没有的!
  哪怕找遍了别的菜棚子,都没这么早下来的菜。
  让丰收菜铺子占了先机,有别的青菜,那一样价钱的韭菜、油菜、菠菜等青菜,人家自然是在他们那儿购买。
  方便啊!
  十八里铺发了!
  十八里铺大发了!
  孩子孩子出息了,各家日子更红火了,好像自从小于举人变成了举人之后,十八里铺就大变样了!
  到现在,以前让人看不起的十八里铺,如今已经是让人仰望一样的存在了。
  他们想走个亲戚,哪个亲戚不欢迎?
  反正三个人都找了关系,就人去石家村打听了一下,第二天就有消息传回来了。
  “听说了吗?”第一个跑来的就是乔大娘,她三儿子虽然在远方做生意,可三儿媳妇的娘家大嫂就是石家村的闺女,平日里不走动的,是逢年过节都有年礼捎带。
  不算是贸然登门,老太太的消息还挺快。
  “听说什么?”于良吉好奇,老太太平日里可不是长舌的人,今天这是怎么了?
  “石大他们全家都病人!”乔大娘幸灾乐祸的表情太明显了。
  “啊?”于良吉目瞪口呆,他没想到乔大娘竟然会这么关注这件事情,他都没想到。
  昨天他只是随口一说。
  香辣酥配黄瓜,的确会辣心烧胃,严重点儿的还会肚子疼,拉拉肚子,只要按时吃饭睡觉,再来点好吃的,就能养好。
  只是需要的时间长一点,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最少也要二十一天,因为胃粘膜的生长周期,就是二十一天。
  且事后不会伤身,但是会让石张氏这段日子都没时间再来烦他,等到进了冬月,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寸步难行。
  野外又有野鹅,不集体行动,根本出不了村子。
  而石家村已经对石大家形成了独立,谁也不搭理他们家,想跟人搭伙也没人肯。
  他就能省心了。
  起码那个时候,石宏大肯定回来了。
  “听说一大早就去了村医家,说是半夜都烧心啊!”乔大娘可高兴了:“真是报应!”
  “呵呵。”于良吉干笑,他这招虽然坏了点儿,可省事儿啊!
  不一会儿,车姥姥过来了!
  “听说了吗?”老太太也是神神秘秘的架势。
  “听说什么?”小于举人觉得这句话好耳熟。
  “石家的人一大早就去村医那里看病了!”车姥姥更加幸灾乐祸。
  “我们早知道了!”只比车姥姥早来一步的乔大娘不感兴趣。
  “听说村医连药都没给开!”车姥姥立刻爆料。
  “真的?”乔大娘这个没听说。
  “当然!”车姥姥可得意了:“这可是我一个远房外甥的媳妇儿的弟弟的另一个表姐传来的消息,石家村都知道。”
  “呵呵!”于良吉干笑。
  这个时候,佘大娘来了!
  “听说了吗?”佘大娘第一句话,彻底让小于举人无语了。
  “听说什么了?”车姥姥跟乔大娘感兴趣啊!
  “石家的人一大早就去村医那里看病了!”佘大娘一副 分享八卦的架势。
  于良吉:“……!”
  “ 我们早就知道了!”车姥姥跟乔大娘异口同声。
  于良吉:“……!”
  “听说村医连药都没给开!”佘大娘继续爆料。
  “ 我们也早就知道了!”车姥姥跟乔大娘异口同声。
  于良吉:“……!”
  “那你们肯定不知道,他们家全都病倒了,石张氏就给家里人熬粥吃咸菜,连颗鸡蛋都没给煮!”佘大娘接着爆料:“听说吃完之后,更烧心了,大口大口的喝冷水,因为喝冷水太多,还拉肚子,听说都发热了!”
  于良吉:“……!”
  “不能吧?”虽然是询问,但是车姥姥跟乔大娘都不能更幸灾乐祸了。
  “喝冷水啊,这什么时候了?还不是凉开水,听说石大都起不来炕了。”佘大娘是村长夫人,当然比她们知道的要多了。
  别说石大了,就是石家那两个小子,都起不来炕了,反倒是他们家的那个小姑娘,听说是家里目前病情最轻的人,石张氏也没病大发,还能爬起来给石大爷三个熬粥。
  于良吉一听就知道,这爷三个吃的多,病的自然就重,吃得少的石张氏跟她二闺女石桂娘,当然病的轻了。
  三个人其实过来,就是想让于良吉知道,石家过的不好,让他放心,石张氏现在没工夫过来找他麻烦。
  可是于良吉却听了一耳朵的八卦。
  三个人聊得好开心,于良吉偷偷的退了出去,找了刘宋氏过来陪着,自己溜到大棚里看他的菜苗子去了。
  但是三天之后,又有新的流言传了出来,这次是关于石宏大的!
  “小于举人,你先听我说,不要着急。”老村长坐在那里琢磨怎么开口:“关于石宏大的事儿。”
  于良吉尽量稳定的坐着:“您说,我听着。”
  今天早上起来,他就觉得,大家看他的眼神不对,他自认自己没什么不妥的地方,一点都不冒头,就连研究都是一个人进行。
  学堂平安无事,宝宝跟家里人,也都无事平安,唯一担忧的,就是出去的那三个。
  而巴家父子俩,也是代表于家,石宏大,则是顶替的石家村的石大家。
  “听说,石宏大他们押运的那批军粮,半路上让人给劫了。”老村长一语惊人。
  “什么?”于良吉差点没跳起来。
  那是军粮,不是谁家的货物,劫了一粒都是死罪,而且还是战时,谁敢下手?下手 的绝对不是常人,你说他能不害怕么?
  “也有人说,是被山贼给劫了。”老村长赶紧将自己知道的消息说了:“还有说是外敌,还有说是翻下了山,石宏大他们交不了差,跑了。”
  于良吉听完之后,反而松了口气:“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经历过了前两日的八卦事件,他已经对风言风语有了抵抗力:“怎么说法不一啊?”
  “虽然理由不一样,不过估计有一个是真的,因为按照行程,他们也应该回来了。”老村长这才担忧:“要不然我也不会过来跟你说一声。”
  要是没有问题,谁管外头怎么传啊!
  “这?”于良吉也有点抓瞎,丢失军粮是大罪,尤其是这个关键时刻,要是不能及时送粮食过去,饿肚子的可是士兵们,这可还打仗呢!
  再有,石宏大他们的安全,更让他担心,石宏大是很厉害,可架不住万一对方人多呢?
  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狼群啊!
  “不过你别担心,石宏大他们毕竟只是赶车的车夫,军粮丢失最大的责任是护军,其次是决策者,最后才是车夫。”老村长虽然也送过军粮,可没经历过军粮被劫的事儿。
  现在外头传的风言风语,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好奇,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也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
  于良吉虽然着急,可他出不去,石宏大在临走前,可是对刘文喜千叮咛万嘱咐,不许小于举人单独出去,更不许在他不在的时候,放小于举人出去。
  “大老爷肯定会没事的,您就放心吧!”刘文喜可是知道,越是跟大老爷接触,他就越觉得大老爷本领高,小老爷,聪明劲儿都用在了脑袋上,心眼儿是真没多少。
  可是没过三天,这风言风语越来越厉害了,其中有一种是最流行的,就是说赶车的时候,不小心翻了车,粮食掉进了山沟沟里,拉不上来。
  因着前些日子下了清雪,东北这边一下雪路就打滑,车轱辘一压,就成了薄冰,滑 的很,传的时候,大家都信这一条。
  再过了两日,甚至都有风言风语说石宏大都被抓了,且损失军粮不少,上头当然是珍惜自己的士兵,那些车夫算什么?
  罪名都推到了车夫们的头上。
  “这些人都在哪儿听说的?”于良吉这个生气啊,外头传言越多,他就越心慌。
  “不知道啊!”刘文喜去了县城打听,还找了杨凯帮忙,他是开小吃铺子的,来的人都是贩夫走卒,人来人往,消息流通比较快。
  但是就连他都不知道这消息哪儿出来的,还有丰收菜铺子,托了他们老板打听,也没什么线索。
  就好像突然冒出了很多消息,奇怪的是还没有人起疑,大家越传越多,越说越信以为真。


第276章 石家动作
  不光于良吉这边知道了消息,外出去给家里人抓药的石张氏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其实是有人故意告诉她的,目的就是看热闹!
  还是石村医的媳妇儿,其实是觉得石张氏太可恶了,再加上传言可是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
  尤其是还有一条:丢失军粮那是重罪,不管什么原因,都是要追究的,而石宏大是代替石大他们家去的,真追究起来,石大一家也得不了好。
  而石家村因为允许分了家的石宏大,顶替了没分家的石大喜去送粮食,虽然上头没规定,一定要谁谁谁去,但是也没说,谁家不出人啊!
  严格说起来,石宏大可不算是石家的人,他都跟于良吉结契了!
  石家这事儿办的本就不地道,如今又惹了事,石家村的村长,都要愁白头了。
  “你说什么?”石张氏恨不得揪着人问。
  “说什么?说你们家摊上大事儿了!”石村医家的说话很不好听,因为石张氏跟人抱怨,说石村医医术不好,这么久都不曾治好他们家的病,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