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巅峰对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碱面儿更香一点儿,专业用词。”
  
  “哦。”
  
  结果第二天,李奕之就尝到了欺负小孩子的后果,陈璟真的给他拿碱面儿炸了鸡腿,一嘴里的苦味,还瑟瑟的,弄得李奕之哭笑不得。
  
  陈璟写了一封信,寄了出去,当然李奕之看不到也不知道他是寄到哪里去的,不过他相信陈璟没必要骗他。
  
  这也算是联系了家人,之后李奕之就收了陈璟为徒。
  
  或许在陈璟心里,拜师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就像他对待围棋一样,所以拜师当天,陈璟做了一大桌子菜,虽然他做的还不算好吃,但是不会把肉抄糊,也不会不摘菜直接往锅里扔,当然了,米饭除了水放多了熬成粥,也不会夹生了。
  
  吃过了饭,陈璟请李奕之坐在客厅的上首位置,跪下来恭敬的给他敬茶。
  
  这让李奕之有些感慨,原来自己和陈璟的缘分这么深,上一辈子他还没来得及结交陈璟,就轻生的自杀了,其实想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和大多数人有些不同么……
  
  最让李奕之崩溃的,不是媒体的头版头条,也不是小报纸的胡编乱造,而是家人的指责和嘲讽,甚至说要送自己去精神病医院,要和自己断绝关系。
  
  而这辈子,李奕之很庆幸自己结交了陈璟,这个可以理解自己,不嘲讽自己的人。
  
  “师父?你怎么哭了?”
  
  李奕之吸了吸鼻子,把茶一口干掉,只是说道:“太烫了。”
  
  还好陈璟少年老成,也比较善解人意,不再追问为什么李奕之眼睛红红的。
  
  收了陈璟做徒弟,李奕之也有一点危机意识,陈璟的棋感虽然比不上自己,但是非常努力,肯下功夫,从他身上,李奕之看到了李阵的影子。
  
  而自己上辈子虽然是九段,虽然十六岁拿得了世界冠军,但是他这辈子荒废了这么久,有的时候也感觉有心无力,还需要锻炼。
  
  或许有一天李奕之就教不了陈璟什么了,或许就要被陈璟超越过去,就像上一辈子一样,陈璟可以赢他,李奕之觉得无论于情于理,都是对的。
  
  这天吃了早饭,棋社就有人过来,不过不是拉李奕之和陈璟去对弈的,而是让他们去看比赛的,老大爷特别激动的跟他们说,今天是陈氏杯五年一次的对弈日本九段。
  
  陈氏杯因为五年举办一次,周期长,而且是最早的围棋比赛,资历也比较老,奖金丰厚,已经是世界级的比赛了,日韩棋手都会参加,有一种说法,赢陈氏杯就是赢了棋坛天下。
  
  李奕之上辈子十六岁的时候,就在陈氏杯,打败了蝉联两届冠军的韩国棋手,这一年是他十六岁零七个月。
  
  棋社里的成员都不富裕,大家攒钱买了一个大电视,在这个年代算是巨大的奢侈品了,都说看起比赛了特别过瘾,尤其像陈氏杯这样的比赛,就更要去棋社,看大电视才行。
  
  陈璟听到陈氏杯,并不像李奕之想象的那么激动,反而有些恹恹的,老大爷见他的表情,笑道:“怎么撇嘴?你一定是不知道陈氏杯的来头,这可是最权威的比赛!”
  
  陈璟只是应了一声,这让李奕之禁不住想到,为什么陈璟是这种反应,按说这种世界顶级的比赛,陈璟应该很激动才是,不过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陈氏杯起初最早是陈氏集团的董事举办的一个比赛,陈氏集团是香港比较久的家族集团,因为宣传的过硬,又能从中盈利,就一直举办了下来。陈璟也姓陈,李奕之难免联想了一下陈璟和陈氏集团的关系,但是随即就觉得是自己想太多,如果他真的是陈氏集团的小公子,也不至于不够坐火车的钱,还要导汽车从南京到北京来。
  
  俩人去了棋社,棋社里的人非常多,挤了好多要看比赛的人,都在谈论这次的比赛,听说有一个棋手有可能打败日本人,这让大家都很兴奋。
  
  只不过兴奋归兴奋,他们都是业余的门外汉,根本不认识谁是谁,也不记得棋手的名字,只要提到有人可以打败其他国家,就兴奋的不得了。
  
  李奕之被陈璟扶着往里走,听见里面闹哄哄的,比赛还没开始,很多人在讨论棋局,虽然有很多内容让专业棋手想要发笑,但是这种热情,竟然很感染人。
  
  大家看到李奕之来了,就扶着他往前走,让他坐在最前面,李奕之笑着说,“你们让瞎子坐在前面,岂不是浪费嘛。”
  
  有人笑道:“咱们这里可就你是大师级的呦,不让你坐前面,难道让我们来班门弄斧嘛?”
  
  因为来的人太多,棋社准备的椅子不够,很多人就站着,李奕之拍了拍自己的腿,“小璟坐我腿上,让别人也坐下来,棋局要很长时间。”
  
  陈璟有些别扭,怎么说自己也是男子汉,哪能坐在别人腿上,这样多没面子。
  
  在他纠结的时候,有人笑说,“小陈害羞了呢!”
  
  陈璟为了表达自己很大方,不是害羞了,真的坐在李奕之腿上。
  
  李奕之让他靠着自己,“一会儿你可以给我解说,这样也方便。”
  
  陈璟做在他怀里,才十岁显然要比李奕之矮了很多,而且陈璟长得讨喜,带着婴儿肥的笑脸圆嘟嘟的,虽然板着,却意外的可爱,李奕之看不到但是也趁机伸手杵了杵。
  
  比赛开始之前,是陈氏的现任董事出来致辞,然后介绍了一下比赛的酒店情况,上海本身就发达,虽然是这种年代,但不缺有钱人,酒店布置的金碧辉煌,保卫处也安排的很周到。
  
  镜头一转,是两国棋手下车进场的场景,这是一场巅峰对决,比赛以三场两胜为赢,之前已经进行了两场,本国棋手和日本棋手各胜了一盘,也就是说这一场定输赢,胜方不仅能摘得陈氏集团的五十万美金,还能赢得世界级的殊荣。
  
  如果这次棋手有幸胜出,那么将是第一个打败日本棋手的天才,这也是无上的殊荣。
  
  大家屏住了呼吸,都盯着电视机,等着棋手下车,镜头推进给了一个特写,有人禁不住喊道:“是李阵九段!李阵九段!”
  
  李奕之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陈璟的脊背绷直了,稍稍往前探,似乎想仔细的看清楚,那个被传成神话一样的人物,到底长什么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求回复……~(~o ̄▽ ̄)~o 。。。滚来滚去……o~(_△_o~) ~。。。




☆、第六章 三点、彩棋

  电视机里的李阵一身黑色的西服,完全没有平日里的不修边幅,他的头发剪得很整齐,脸上也有没有胡茬子,身形被西服衬得有些显瘦,但是衣服剪裁得体,让李阵看起来很有精神。
  
  记者想要拦住进场的李阵,结果被安排的保安拦在两旁,却挡不住记者们的热情。
  
  “李九段!请问李九段,大家都说你是最有望摘得此次陈氏杯桂冠的人,您对此怎么看?”
  
  李阵一边往里走,一边微笑着转过头去,只是说了句,“专心下棋,其他还是后话。”
  
  因为李阵并没有不理记者,这让记者们都有些兴奋,追着进场的李阵追问,“如果摘得冠军,您将会得到陈氏集团的五十万美金,您准备把这些钱用在哪里呢?”
  
  李阵顿了一下,脸上似乎有些略沉,低声说了句,“给我徒弟治眼睛。”
  
  这一句话似乎激起了千层浪,记者们敏感的发现这是一块好料,李阵九段有徒弟,似乎还是个眼睛有问题的徒弟,如果这能让他们发掘,没准能写出一个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头版新文。
  
  比如说第一个打败日本九段的围棋大师,有个眼盲的徒弟之类的……
  
  大家听到电视机里的话,不约而同的转头看向李奕之,众人都是一条胡同里的邻居,当然知道李阵所说的徒弟是谁,治眼睛对于这些小市民来说,或许是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李阵的这句话让他们禁不住都有些感动。
  
  陈璟坐在李奕之怀里,回头看了他一眼,李奕之的眼睛注视着电视,但他却看不见。
  
  李奕之叹了口气,心里不知道是庆幸还是高兴,他这辈子确实太幸运了,有个疼他的师父,不论自己喜不喜欢围棋,能不能替他传承他的衣钵,还有个善解人意的好徒弟,他或许一辈子都看不到东西,但能听到这些,似乎觉得已经够了。
  
  李阵被记者团团包围着,场面几乎有些失控,因为这场比赛,不单单预示着一代棋王的诞生,也是国力的展现,无论如何,这是第一个,总是让人亢奋的。
  
  李奕之算了算日子,他早就该想到师父翘家是去参加陈氏杯的,这一年正好是李阵最辉煌的一年,由于李阵漂亮的一战,轻松赢得了陈氏杯桂冠,全国上下一时掀起了不小的围棋风,不只是北京、上海、四川,就连偏僻的小镇子里,围棋也可谓是盛行一时,这一切都是因为李阵。
  
  李阵的知名度,并不比之后的哪个明星要小,在这场比赛之后,街头巷尾,几乎每天的晚报早报上,都能看到李阵的身影。
  
  因为记者的阵势太大,安保处调动了人员,让众人都没想到的是,陈氏集团的第二轿椅,陈松睿副董竟然亲自来为李阵开路。
  
  虽然平头百姓不认识谁是陈松睿,但是记者的火眼金睛怎么可能不认识,炮火立马转移了不少,让李阵顺利进了酒店,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上了楼,到了比赛现场。
  
  大家看着电视,有人感叹道:“呦,是陈氏的副董哦,还没到三十岁,人家怎么那么厉害?我儿子当兵一个月的补贴才十八块钱,听说陈松睿一个月能赚几万块啊。”
  
  “香港人嘛。”
  
  “人家是董事啊,李阵九段真够厉害的,董事给他开路啊,真是气派,给咱们都长脸了。”
  
  “说起香港,小陈似乎有点香港口音吧?”
  
  陈璟眼睛都没错开电视,淡然的道:“不是,我是南京人。”
  
  比赛的现场非常大气,让没见过现场的胡同人都大吃了一惊,会场里非常安静,一共还没有十个人,两个比赛的棋手坐在大椅上,桌上是棋盘棋罐,和各自放在手边的名牌,因为比赛时间很长,酒店人员专门精心的准备了舒服的椅子,另外每人手边上还放了湿巾和水。
  
  剩下的就是裁判,记谱人员,传谱人员,两个守门的保安,还有一个摄像的记者,一个拍照的记者。
  
  比赛开始之后,会场里非常安静,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能进会摄像的记者也是精挑细选,自然小心翼翼,不弄出一声响动来。
  
  李阵看起来并不紧张,他起初端坐在椅子上,黑色的西装,雪白的领口和袖口,微皱的眉头,都让人觉得这个棋手非常稳重,这和众人平常见到邋里邋遢的李九段可不一样,大家禁不住感叹,原来李九段是深藏不露。
  
  电视机里的两人,每下一步,陈璟就报出一步,也微微皱着眉头,似乎下得很胶着,因为陈璟的态度,众人也渐渐紧张起来,虽然他们并没有从棋盘中看出太多的玄机。
  
  李阵中途离开了一次会场,似乎是去了卫生间,而对手的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棋盘,显然李阵比对手要悠闲一些。
  
  回来的时候陈氏副董陈松睿也跟着一起进了会场,远远地站在一边,似乎在观棋,因为陈氏家族都是爱棋之人,所以才会举办陈氏杯,显然陈松睿也是个棋痴,站在那个位置上,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记者好几次给了特写。
  
  一场比赛下了很长时间,李阵还时不时拿水来喝,这让对手更是神情紧张。
  
  陈璟一直在替李奕之解说,等双方下完了棋,裁判数点,因为有黑白棋之分,黑棋先下,最后要贴八点,其中双方没有逾时,所以两方都不罚点,最后李阵以执白三点取胜。
  
  取胜的那一霎那,陈璟禁不住松了一口气,从李奕之腿上蹦下来,脸上遮不住的欣喜,虽然口气仍然是淡淡的,“赢了。”
  
  李奕之点点头,在陈璟说“赢了”二字之后,棋社里的人都欢呼了起来,这里大多数人是不会数点的,只知道谁占的地方大谁就是赢家,最后打下来,黑棋比白旗多了五个点,众人还以为李九段要输,结果竟然赢了,正是因为黑棋要贴八点。
  
  高手之间只是差之分毫,李阵赢了三点,虽然不多,但是是绝对的胜利,场外的记者看到了转播,都已经兴奋的堆着门口,就要等李九段出来,好报道这第一个世界棋王。
  
  这一天大家看完了电视都留下来跃跃欲试的下一手,陈璟也留下来下了一手,自然可想而知,这个十岁的孩子几乎是所向披靡,也是由于棋社还小,没什么卧虎藏龙的奇才。
  
  李奕之和陈璟第二天再去棋社下棋的时候,棋社里几乎人满为患。因为李阵九段的事情,一夜之间棋友仿佛雨后春笋一样,全都冒出了头来。
  
  棋社是一个四合院,虽然面积不小,但是因为起初大家没想着会有这么多人来,所以只开了北屋,其他屋子都是当做老年活动所,还有几间屋子是空的,或者被堆了过冬的煤和大白菜。
  
  这幅人挤人的架势,倒是把大家意外坏了。
  
  陈璟道:“不如咱们把棋社开大吧,弄成正规模式的棋院。”
  
  众人都没见过什么是正规的棋院,陈璟解释说,他在南京看到过正规的棋院,正规的棋院不止提供场所让棋友们来下棋,还可以提供茶水,茶水五毛一杯,可以续杯,棋友来下棋可以自带围棋,也可以在这里租围棋用,押金五块,等还回来的时候退还押金,自然围棋不能少子丢子,也不能损坏。
  
  来棋院的棋友可以单纯看棋,也可以下彩棋,有的地方也叫挂耍,就是有彩头的围棋,双方各拿出五块钱来压在桌上,谁赢了谁就都拿走。
  
  这种年代一盒普通的玻璃围棋六块五毛钱,所以十块钱的彩头也不算少了,听起来蛮有意思。而且棋院提供茶水提供午饭,这能赚不少钱,有了资金可以把棋院翻新,买更好的围棋,规模可以越走越大,好像非常美好似的,没准哪一天,提起棋院,这个胡同里的四合院也可以首屈一指。
  
  大家都觉着不错,只不过有个难题,那就是前期资金的周转问题,棋社的人大多数全是老人,没什么资金来源,一盒围棋六块多,买个三四盒就搭上了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棋社不准备多点围棋,来这里下棋的一般又都是受到李阵九段的影响,肯定家里不会有围棋,来了只能看,棋子棋盘紧张,这岂不是太过于扫兴?
  
  陈璟也没有钱,他吃和住都在李奕之家里,哪来的资金周转,只不过看起来他很想帮忙把棋院建起来,偷偷拉了拉李奕之的袖子,“你能借我点钱么……我会还你的。”
  
  陈璟也觉得自己说出来的话没什么可靠性,毕竟自己才十岁,而且身无长物,离开了李奕之,说不定自己还会被饿死。
  
  哪知道李奕之并没有拒绝,而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只不过他也没有钱,自然先要用李阵留下来的存款。
  
  李奕之带着陈璟出去买了二十罐子围棋,再加上大家拼拼凑凑,怎么也有三十盒围棋,然后顺便买了些高末儿来,第二天一早,棋社就开张了。
  
  五毛钱一杯的张一元高末儿茶,虽然是高末儿,不过好歹是老字号的茶,而且胡同里的人就喜欢高末儿这一口,高末儿也变成了一种文化。
  
  而李奕之就在棋院里坐了下来,挂上了彩棋,起初一盘并不太贵,一人出两块五毛,赢了拿走五块,毕竟大家也都没什么富裕钱。
  
  没过几天,来的人很多冲着李奕之,见面管他叫李老师,有的竟是坐火车准们和李老师来一盘挂耍的,没用七天,李奕之就把借用的前期资金全都补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有好多好多回复,么么么~谢谢大家☆⌒(*^…゜)v




☆、第七章 考验、商人

  自从李奕之在棋社里下彩棋,棋社的人气渐渐旺了起来,租棋的人也多了,在这里沏茶、收茶水钱或者租棋子钱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棋子那么多自然数不过来,每次还棋的时候都是一个难题,只能大致看一下有没有损坏。
  
  陈璟虽然少言寡语,但是商业头脑似乎非常厉害,这也难不住他,他让人买了一个天平回来,要是有人还棋,就把两个棋盒放在天平上一称,一边抬了头说明肯定少了棋子。这样下来棋社的进账不仅多而且非常简单。
  
  陈璟每日在棋社里看别人下棋,偶尔也会有人找他下一盘,多半是看他年纪小,以为好“欺负”,结果反讨了没趣的人。
  
  唯一一件不算太好的事情,那就是陈璟和李奕之说话的时间变少了。
  
  李奕之忙着下棋,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就算李奕之看不见棋盘,也有很多人抢着给他报棋,这让俩人一天几乎说不上什么话,只有早上吃饭的时候,或者晚上临睡前说一句话。
  
  天气凉了,但是陈璟买了一车煤来,烧煤可以取暖,也不需要再加床被子了,自然俩人也不会躺在一起,一天下来,大约就是打句招呼。
  
  陈璟在棋社这些天,看了不少棋局,接受了不同的风格,自然有不少问题要向李奕之请教,无奈找不到空闲。
  
  因为不是周六日的缘故,来棋社的人还相对比较少,李奕之下完了一盘,肩膀有点疼,这里不是参赛会场,自然没有舒服的大椅,桌子椅子还是从各家里掏出来不用的,坐久了难免肩膀疼脖子疼。
  
  李奕之刚刚活动了一下肩膀,就觉得有人从身后替他捏肩,顿时放松下来往后一靠,嘴里还叨念着“肩膀疼肩膀疼。”
  
  陈璟的身高刚好帮坐着的李奕之捏肩膀,一边注意力度,一边很臭屁的道:“肩膀疼就不要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多站起来活动活动。”
  
  李奕之一听就笑了,心想着这话是该我对你说才是,现在反而知道说别人了。
  
  不过看在陈璟服侍周到的份上,也就没有真的说出来。
  
  棋社的人看到了,还会夸陈璟这么小年纪就这么懂事,自己家的孩子怎么没这么懂事。
  
  陈璟不喜欢别人把他当孩子看,只不过长辈的话也不会反驳。
  
  李奕之想着如果今天没什么人来下棋,那就回家去了,肩膀疼的厉害,再坐着一定会得职业病的。
  
  刚想着就听四下忽然静了下来,他也看不到发生了什么,只是门有些轻微的响动,似乎是有人进来了。
  
  李奕之有点纳闷,棋社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少,一个人进来怎么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来人似乎是个大学生,让众人惊讶的是,他穿着一身看起来很贵的西服,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也穿着西服,就像电视里才有的人一样。
  
  那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一脸的冷淡和漠然,进来之后扫视了一眼,在李奕之和陈璟身上定了一下,随即走过去。
  
  男人走过去,身后的人就很有眼力见儿的拉开椅子,让男人坐下来。
  
  “你叫李奕之?”
  
  李奕之听到男人说话,声音很平淡,虽然是问话,但是说的很笃定,这种冷淡的感觉和第一次与陈璟“见面”差不多,只不过陈璟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李奕之只是点了点头。
  
  男人打量他一番,才说道:“我叫莫崇远,特意来跟你下一盘彩棋。”
  
  李奕之又点了点头,看起来波澜不惊一样,这是他两辈子锻炼出来的定力,两辈子都和围棋结缘,围棋就是要静,早就锻炼出处事不惊的能力,其实他在心里已经惊讶不已。
  
  或许现在还没人知道莫崇远是谁,只不过在以后,莫崇远也是个很有名气的棋手,更重要的是莫崇远的家室。
  
  正如莫崇远的打扮,莫崇远的家里很有钱,和举办陈氏杯的陈家也沾亲带故,在商圈里不容小觑。
  
  胡同里的人哪懂得什么商圈,尤其还是香港那边的商圈,总让人觉得太遥远,只能看到这个年轻的男人穿着不凡,一瞧就是不好惹的人。
  
  莫崇远垂眼看了一眼桌上的棋子,“我带了棋子,不习惯用别人的。”
  
  他说着,身后的人马上将一个小木箱子放在桌上,打开来是一对围棋罐,和一张木棋盘。
  
  莫崇远让人把棋盘放在桌上,将围棋罐打开,把黑棋推给了李奕之,道:“你年长我,理应执黑。”
  
  李奕之没说话,陈璟反而瞪了莫崇远一眼,似乎是觉得李奕之态度太好了。
  
  李奕之伸手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