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起种地去-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也都是个费钱费力的事,禤意安都没什么好感,自然不会让对方来看门,他回到家都是直接跟奶奶说人家看不上自己。
  
  没想到还真被他说中了,他都还没回复微信呢,那姑娘又发来消息说他们两不合适,原因是禤意安家太偏僻了,她爸妈不放心她去这山沟沟里。禤意安刚想回复一下人家表示礼貌,结果却发现还被人姑娘给删除好友了…_…||
  
  这真是不得不再次怀疑是来骗钱的了,因为在约见面之前双方家里的大概情况都由媒婆给介绍过,这家在哪里自然也是知道的。见面前不说远,偏要见面后才说,这不坑人嘛。
  
  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禤意安也没想着要谈,还省得想理由来拒绝人家呢。
  
  





第23章 也搭大棚

  “听说了没,村大队这两天开始搭大棚了。”
  
  “真的假的,他们也要种菜?”
  
  “应该是真的,老牛家大妹,嫁到村大队去的那个,前几天不回来了嘛,她说梁森初一那天就跟他们村那些人说是要搭大棚种菜了,就是不知道靠不靠谱。”
  
  “没错,是真的,我前天刚去我姑家拜年,人家材料都运回来了,还请了个教授给他们村的人讲课呢,听说过了十五人家就过来。”
  
  “教授?还能有薛老师厉害?”
  
  “就是,薛老师还专家呢。”
  
  “何止啊,人家可是大学里专门教这方面的教授,听说梁森花了大价钱才请来的呢。”
  
  “大价钱?梁森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对啊,搭大棚也要一大笔钱,梁森哪来那么多钱?”
  
  “听我姑父说,好像是有什么政府扶持补贴。”
  
  “什么,还有补贴?”
  
  “补贴?我们村怎么没有?”
  
  “是啊,好歹也是我们村先开始种菜的。”
  
  “对了,上回领导到我们村检查,不是说检查没问题就可以给我们申请什么资金吗?”
  
  “对啊,怎么没一点动静呢?”
  
  “你说会不会被梁森申请了,他们那什么补贴就是我们的资金吧?”
  
  “这么说还真有可能,不行,得找阿安问问去。”
  
  “等下等下,看那车,是不是薛老师回来了?”
  
  村中央小广场上的村民,闻言都往村外那新修好的水泥路看去,只见一辆熟悉的白色小汽车正往村里开来。
  
  “哎呀,就是薛老师了,我一看就知道。”车子近了,二伯娘立马确认道。
  
  “对对对,就是薛老师的。”
  
  “嗯嗯,等下问问薛老师。”
  
  今天是初八,上班的上学的,基本都开始忙活起来了,薛丞启自然也还回来了。远远的,他就看到了一群熟悉的村民们向自己这边眺望,还招手示意,不是一般的热情呢。
  
  “大家新年好呀。”薛丞启一下车就开心的跟大家拜年,还从后备箱翻出一大袋的糖果饼干分给大家。
  
  “薛老师新年好。”
  
  “哈哈,恭喜薛老师发大财。”
  
  “新年好新年好。”
  
  等派了东西,大伙才问起了之前他们在讨论的事情,就是关于补贴资金什么之类的。
  
  薛丞启听了也是一脸懵逼,之前来检查那李主任确实有提过可以申请资金,但之后就没听说过了。现在听村民们说梁森有上头下来的资金搭大棚这事,倒确实应该问一问李主任了。刚好他还加了李主任的微信,于是直接发了微信过去。
  
  薛丞启:李主任,新年好'恭喜发财'。
  
  老李:薛老师啊,新年好新年好。
  
  薛丞启:哈哈,老师不敢当,叫我小薛就好,主任今天上班了吧?
  
  老李:是啊,又得上班喽,还是你们自由自在的好啊。
  
  薛丞启:也还好,对了,您上回不是说我们菜园子检查没问题可以申请一笔资金吗?
  
  老李:对啊,申请表什么的都给发下去了,这资金也应该申请下来了呀,怎么啦?你们没收到吗?
  
  薛丞启:确实没有,申请表我也没看到,能不能麻烦您帮我确认一下?
  
  老李:申请资金这一块不是我管的,不过我可以帮你找同事问一下是什么情况。
  
  薛丞启:好好好,谢谢李主任了。
  
  老李:不用客气,以后你们菜园子种的菜多给我留点就好,我还给你们打过广告了呢。
  
  薛丞启:哈哈,没问题!
  
  薛丞启边和李主任聊天,边把得到的信息跟村民们讲。大家听了更加确信这里面有猫腻。
  
  “申请表什么的我也没见过,你说会不会是阿安去村大队里拿了?”二大爷疑道。
  
  一般上头下来的文件,包括个人的快递或信件,都是直接派送到村大队的办公室里,也就是梁森那,然后还得自己去那里领取。如果是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那一般就是梁森通知各村村长过去领取。 
  
  “不可能,有这事他肯定会跟我说。”薛丞启一听二大爷的话,马上就反驳了。
  
  “没准过年这段时间太忙了,都没来得及跟你讲呢?”
  
  “他不会,好啦,大家跟我一起回去问下他不就知道了。”
  
  薛丞启说完,又把后备箱里的一堆东西搬了出来。大伙你拎一袋,我提一箱,一起往禤意安家走去。
  
  禤意安自从相亲回来就一直呆在家里了,除了到大棚里看看,顺道摘个菜,基本都不出门。难得的好好休息了三天,看看小说,敲敲代码。话说这还是薛丞启的功劳,要不然他还得被奶奶逼着去相亲。
  
  那天相亲回来,奶奶知道结果之后,当天晚上又开始计划着初五让他再去相一个,禤意安赶紧跟薛丞启求助。
  
  然后薛丞启就跟奶奶开始视频电话,一通的忽悠,告诉奶奶如今是网络时代,已经不兴旧时相亲那一套了。而且现在网上都可以相亲了,不仅随时随地可以聊天,还能视频呢。而出去相亲的要么是没文化不会玩网络的,这样的姑娘怎么能配得上禤意安呢。要么就是骗红包的,哪有见面吃个饭就给红包的,那都是骗子,就不是真心想谈的。
  
  奶奶一开始还反驳,慢慢的就认同了,还信了薛丞启说的:给禤意安介绍朋友,让他们在网上聊天,合适了再发展什么的。
  
  薛丞启回来时,禤意安正窝在沙发上边撸无常,边看小说。看到一堆人来到了家里,他才站起来招呼大家坐,再接过大家手里的东西放好。
  
  薛丞启一见到禤意安就问了申请表的事,禤意安自然也没见过什么申请表,他根本就是完全不知道还有这么些事,毕竟他都宅了三天了。
  
  得知结果,大家又讨论了起来。好在没一会儿,李主任就给大家揭开了谜底。
  
  那申请表早在安启菜园子平台重新可以开放时,就跟随着检查结果的报告一起下发下去了。然后报告自然是被梁森截获了,申请表也被他拿去用了。而且梁森申请的扶持资金在年前那两三天就下来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给梁森的申请表,他用了也能申请到资金。一个原因是他有关系啊。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在申请表上填写的申请理由也还算合理。
  
  这个他填写的理由,据李主任说,大概意思就是他作为一个村大队里的村主任,有义务带领所有的村民们发家致富,而不仅仅是廊村。
  
  梁森所在的村其实叫大良村,村大队只是村民们对大良村的一个称呼。然后廊村和隔壁的里村都是大良村下面的一个小组,或者说是小村庄。
  
  梁森表示要发展农业,他们大良村应该身先士卒,然后发扬先富带动后富的精神,带领各个小村庄一起发家致富。
  
  于是,这笔资金在年前就到了梁森的账上。要不是大家现在讨论这个事,然后问了李主任,这说好的资金都不知道到哪去了,被人坑了还不知情。
  
  大家现在知道了,自然是非常的气愤。村民们还说要去告他,或者举报他,但是这个事情哪里说得清楚,就算想告他,手里也没有证据。何况人家还有关系,结果多半是费时费力还告不赢。
  
  说到关系,薛丞启他爸好歹也是市里的首富,多少还是有点关系的,就算关系不牢固,多花点钱也能解决,何况这就是个村主任。
  
  不过薛丞启没跟村里人说,他决定暂时吃下这个哑巴亏。
  
  首先,这些关系都是他爸的,他得找他爸帮忙。而他现在都还没做出什么成绩呢,他可不想麻烦他爸。换句话来说,就是这么点小事都要找爸妈帮忙,那还怎么干大事啊。
  
  其次,他也没跟村里人说过自己家里的情况,要真的闹起来,那这影响还是不太好啊。从长远来说,对他事业的发展也不利。
  
  最后,他觉得也没必要跟梁森这样一把年纪了还使各种损招的小人一般计较。资金补贴什么的他也不稀罕,还是按照他和禤意安定的计划一步步来得靠谱。正所谓吃亏也是福,让梁森占点小便宜,这日子过起来没准还更安心呢。
  
  不过梁森找的那什么教授,有机会可以去会会。倒不是他对自己的技术没有信心,而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毕竟这是他们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哎呀,小薛回来了啊,我说家里怎么这么热闹呢。”大家正吐槽得起劲,禤意安奶奶就回来了。
  
  “是啊,奶奶,新年好呀。”薛丞启说着看了看时间,都该吃午饭了。
  
  “好好好,新年好。”奶奶笑眯眯道。
  
  二大爷见状忙跟大伙说:“好啦,大家都散了吧,再怎么生气也没有用,梁森也就这两年该退休了。”
  
  “就怕新上任的也是黑的。”
  
  “那也没办法,我们还是好好种地吧。”
  
  “对,跟着薛老师种地,这才是正道。”
  
  “是啊,大家一起努力,种出比村大队更好的菜!”
  
  “就是就是,薛老师今晚继续上课吗?”
  
  “上啊,风雨无阻。”薛丞启笑道。
  
  “现在村里听课的多了,这家里怕是不够空间了。”禤意安看着站了满院子的人,担忧道。
  
  “没关系,我们可以在村广场搭个新的教室吧。”二大爷提议道。
  
  “对对,大家一起动手,下午就能把它搭起来了。”
  
  众人说着都回家吃午饭去了,吃饱了才好干活啊。
  
  
  





第24章 就是干
  
  下午,大家把村中央的小广场给清理了一块空地出来,开始搭建新的教室。先找来竹竿、木板和树干等搭房子骨架,又去镇上买了一大块厚塑料薄膜给盖上。再用剩下的薄膜围上一圈,这新教室就搭成了。
  
  最后再拉上电线,装上大灯泡。还用木板在教室里现做了一批长椅,以后大家上课连椅子都不用带了。老人家在白天里,也可以到里面坐坐,唠个嗑什么的。
  
  到了晚上,村民们吃过晚饭,陆陆续续来到新教室里,开始了新年里的第一节课。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新的一年,该好好的计划计划了,特别是对于头一回准备大批量种植蔬菜的廊村村民们。所以这第一节课的主题就是讨论这一年里的计划。
  
  春节这几天,薛丞启和禤意安虽然都有联系,但毕竟是通过微信聊上几句,对于这新的一年里的计划,两人还没有详细的讨论分析过。
  
  不过大方向是不会变的,借助平台来发展农业,同时由农业来推动平台的发展。带动村民们一起种地,一起发展,这是必然要走的路。
  
  另外,这具体实施计划,得结合实际情况,收集村民们的问题和意见或建议等,再大家一起商量确定怎么去做,才能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方案。
  
  课堂上,由薛丞启提出主题,并表述他的个人看法,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自由的提出来。
  
  比如,目前村民们最关心的就是大家是不是都要搭大棚,薛丞启觉得目前来说没有必要。首先这大棚的成本可不低,并不是谁都有钱或者舍得花这笔钱来搭的。然后这廊村里的土地和气候都适合种植,他们接下来种的也都是当季蔬菜,有没有大棚关系并不大。
  
  大家畅所欲言,居然讨论到了晚上十二点多。几乎所有的村民们都没试过这么晚还不睡的,关键是还不困,越说越起劲,对这未来抱的希望越大也就越兴奋。最终还是禤意安说第二天还要行动起来,得早点休息,大家才三三两两的边聊边走回家去。
  
  第二天早上,公鸡刚打鸣,天都还是黑的,村里的灯就接连的亮了起来,接着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出了烟。
  
  早上七点多,就有村民扛着锄头到地里干活去了,村里最迟到地里去的也就九点多。
  
  不过禤意安和薛丞启倒是还在家里,因为他们还得根据昨晚的信息,重新讨论,整理出他们这一年里详细的计划方案。
  
  目前村里,除了家里压力大,担心种地没有什么收入的,以及本来在城里就有不错收入的,留在村里种地的村民,大概也就一半。再把没什么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排除,实际就五十人左右吧。土地的话,除了开荒的没有统计在内,一共有一百多亩地。
  
  这些土地自然都要合理利用起来的,于是大家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地给清理干净。早在年前薛丞启开始给村里人上课不久,大家就陆陆续续的把自己家田地上的杂草给清理了一遍,还按照薛丞启教的方法把杂草埋到地里去,再浇点水让它们发酵。
  
  如今就是要把这些埋在地里的杂草给翻出来,把没有腐烂的枝干都清理干净。还有一些家里没人种的地,上面的杂草还没有清理,过年这几天确定租给谁的,现在谁就开始把这些地一起清理了出来。
  
  然后薛丞启大棚里还有一大批的茄子、辣椒、番茄苗,除了留一小部分自己栽培,薛丞启表示会把苗都分给村民们去种。至于金钱方面,这些苗现在都是免费的,等最后有收获了,再看情况收取一部分育苗费用。
  
  接下来,薛丞启还会利用大部分的大棚,专门培育当季以及接下来两三个月要种的蔬菜苗。同样的,这些苗子主要也是提供给村民们去种植以及护理。
  
  上午,禤意安和薛丞启两人一起梳理了一遍计划。下午,禤意安一个人把这些相关的东西整理成文档,然后再细化成方案。薛丞启则到大棚里去看年前培育的幼苗,还有之前栽培了的豆角和黄瓜。
  
  这些幼苗,也就春节这几天没怎么看管,不过那几天也并不是很重要,因为这几天天气都转暖了,并不需要特别的护理。而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以及暴雨的洗礼时,一直有薛丞启在细心照料。
  
  如今这些幼苗长得都很好,都可以移植栽培了。尤其是茄子,再不移植就太高了,不好养活。辣椒苗还好,正是移植的好时候。番茄则可以晚一点,不过也是随时可以移植了。
  
  这几天天气还不错,廊村里是冬暖夏凉,如今的温度也不低,白天能达到20度,夜间也有15度,可以进行露天栽培了。而且预报说再过几天估计就得下雨了,所以最好是在下雨前把这些幼苗都移植到地里去,等下雨了正好滋润一下。
  
  另外,大棚里种的豆角和黄瓜,如今又快可以摘第二批了。
  
  查看过大棚里的情况,薛丞启就出来看村民们干活,跟一帮大老爷们抽根烟,再聊一会儿。
  
  三奶奶家的田地就在禤意安家的地旁边,于是薛丞启一出现就被三奶奶家孙女禤玲给盯上了。她作为薛丞启的迷妹之一,自然是留在了家里跟着一起种地。
  
  不只是她,这村里外出打工的姑娘们可都留在了家里。如今这廊村村外的所有田地里,在干活的五十多号人里,就有五个姑娘时刻关注着薛老师的动静,恨不得薛老师多看自己几眼。
  
  村里的姑娘们都比较单纯内敛,或者说是害羞,只是默默的关注着,却没有谁敢上前主动搭话,即便是薛丞启跟她们说几句话,她们还要脸红呢。
  
  当然,不止姑娘们喜欢薛老师,村里人都喜欢他。薛丞启在这田地间,不管溜达到哪都是笑脸相迎。薛丞启看着村民们都在热情高涨的忙活着,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也是很开心。
  
  大概三天的时间,村民们就把村子里的田地都给清理干净了。接着就是翻地。
  
  薛丞启用上次大家修路交上来没用完的钱,到市里又买了五台翻地机,加上他之前自己买的那五台,这十台机器,大家轮流着用。也就两天的时间,把地也给翻好了。
  
  另外,禤意安家在山后边的那一亩地的大棚,村民们也一并给翻好了。
  
  接下来,就开始新一轮的移植了。
  
  首先当然是移植到薛丞启的大棚里,村民们都来帮忙了,顺道还能学一学茄子、辣椒、番茄都是怎么移植的。薛丞启也在一边现场教学,告诉大家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另外,他们这次移植前所用的基肥不是发酵好的鸡粪了,而是发酵好的腐叶土。
  
  腐叶土就是树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早在两个月前,薛丞启就和禤意安到山里面,扫了一堆的落叶到山脚下,然后挖坑制作腐叶土。
  
  这廊村走哪哪都是山,山上的树木也是非常的茂盛,所以经多年风化而成的天然腐叶土还是有不少的。如今村民们来不及自己制作腐叶土的,就可以到山里面直接挖取这些天然腐叶土,然后埋到地里去。
  
  不过,天然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采集多了对山里的树木也不好,所以薛丞启还是让村民们自己到自己的山里面去自制腐叶土。当然,这制作方法肯定是教给大家了的。
  
  把禤意安家那一亩地的大棚都种好了,接着就开始把剩下的幼苗平均分给村民们去移植。
  
  村民们分到幼苗之后,可以茄子、辣椒、番茄都种,也可以自行的交换,只种其中的一种,方便统一的护理。
  
  移植完了幼苗,这培育的大棚就空了出来。薛丞启让村民们帮忙把泥土又重新翻了一遍,并进行土壤杀菌消毒。
  
  接下来,薛丞启买了新的一批育苗材料回来,开始了新的一轮育苗。不过这大棚里新育的苗主要是给夏季栽培做准备的。
  
  而村里还有大半的田地没有种植,自然不能等薛丞启大棚里育的苗了。所以薛丞启教大家在自个的地里头,就按照村民们自己平时种菜的那样直接播种,然后用竹竿在地两头插上,撑起上面的薄膜。也就是利用薄膜来增温,加快种子的发芽。
  
  这样直接播种在地里的幼苗,自然没有专门培育的幼苗健壮。不过如今天气慢慢的回暖了,这里本身的气候环境就很适合蔬菜的成长,幼苗可以很快分拣出来,然后移植到地里面去。只要移植之后做好护理工作,这蔬菜一样能够长好。
  
  这忙碌的期间,薛丞启大棚里的豆角和黄瓜也可以采摘了。
  
  另外,安启菜园子平台一直都在运营,隔三差五就有新的消息推送给用户。比如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早春栽培的注意事项、蔬菜瓜果的日常小知识等等。
  
  所以这豆角和黄瓜,依旧是通过安启菜园子快速的卖了出去。
  
  
  
  
  





第25章 探讨会
  
  “阿安,薛老师回来了没?”
  
  “没呢,怎么了?”禤意安刚从地里忙回来,摘了雨衣挂到门口进来的墙壁上,就看到二大爷撑了把伞匆匆忙忙的过来了。
  
  这几天每天都下一阵子雨,今天这雨还在下着,二大爷把伞关上才说道:“我刚接到梁森的电话,说是他们村大队准备办个什么探讨会,叫我叫上你们一起去。”
  
  “探讨会?”
  
  “对,梁森说要探讨蔬菜种植的技术,还把他们村那老教授夸到天上去了,那教授也是天天给他们村的人上课,好像还真有几把刷子的样子。”
  
  “嗯,就叫我和薛丞启去?”
  
  “说是村里有兴趣的都可以去,而且刚好忙过了这阵子,大家都没有那么忙了,想去的就去,不过他特意交代我叫上你和薛老师一起去参加。”
  
  “那里村的呢,是不是也会去?”
  
  “当然,他们村的村长至少也要去,不然就是不给梁森面子了,跟梁森过不去,那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
  
  “好,什么时候的?”
  
  “就明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