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起种地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吃了点,不过摘了一大早的菜又饿了。”薛丞启说着举起手里的袋子晃了晃,“喏,奶奶喜欢吃的小番茄。”
“额,辛苦了。”禤意安顺手接过袋子。
薛丞启跟着禤意安一起上楼,说是车上还有一些新鲜蔬菜以及调料什么的,准备带回禤意安家里,中午好做饭给大家吃。
三人一起吃完早餐,禤意安把锅碗瓢盆等都清洗了一遍,再擦干收到袋子里装好。剩下那些个零零碎碎的薛丞启帮着奶奶一一收拾了。
然后把东西都搬到楼下,薛丞启再开车进来把东西装好,扶着奶奶在车上坐好,禤意安就联系房东过来检查一下把房子退了。
等禤意安把房租结算清了回来,发现头一回坐小汽车的奶奶又变了个样,之前还矜持的不敢乱碰乱动,这会却像个好奇的小孩子,这摸摸那瞧瞧,不时还问下薛丞启这是个啥……
一路上奶奶好奇宝宝般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层出不穷,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薛丞启的影响,还是因为可以回家太开心了,以前怎么没发现奶奶这么的,活泼好动?
两个多小时之后,薛丞启的小车带着后面拉满材料的两货车,终于到达了廊村。两货车在村子外面的那片田地边就停下了,把材料都卸下,堆放在公路两边。
禤意安下车和工人们一起把材料搬到他家的地里,因为货车座位有限,所以薛丞启就找了六个工人一起过来帮忙搬材料。
薛丞启则把车开往村里,好把奶奶送回家,还有把车上的东西搬禤意安家里去。
这次回来得比上一次早,还没到午饭时间,所以村中央那还有不少人。有在玩闹的小孩子,有在打球的年轻人,还有坐在长椅上唠嗑的大爷大妈们。
一看到薛丞启扶着奶奶下车,大家都纷纷询问奶奶的身体情况。见到薛丞启还夸他做的饭好吃,发现奶奶挺惊讶的样子,众人又给详细的夸了一遍,奶奶这才彻底相信了禤意安之前跟她说的薛丞启会做饭这事。
没看到禤意安,大家也好奇的询问,得知他在地里搬东西要搭大棚了,几个年轻人好奇的说是要去看看。
挺久没见过乡亲们了,奶奶很想跟着大家坐长椅上说道说道她在城里的所见所闻。但他们的东西还在车上,得搬回家里收拾好才行。所以跟大家聊了几句奶奶就回家开门了,几个大爷则帮着薛丞启把车上的东西搬到禤意安家里去。
“还是家里好啊。”奶奶一回到家里就忍不住感叹。
“那是自然,奶奶你先坐着休息一下,我把东西搬回来。”
“嗯,就堆院子里吧,等安安回来了再收拾。”
于是就把东西堆放在院子里了,薛丞启也不懂怎么收拾,还是等禤意安回来再收拾吧。
薛丞启把他带来的菜都拿出来,然后按照奶奶的指示,找了个洗菜盆子,到井边打水开始洗菜。
“哎呀,小薛啊,那菜叶子的背面也要好好的洗一洗。”看着薛丞启那笨拙的动作,慢悠悠的还洗不干净,奶奶真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会做饭。要不是她腿脚不方便蹲下或者坐低的椅子,奶奶都想亲自出手了。
话说薛丞启基本就没洗过菜,他以前做饭的那些菜都是阿姨洗好了的,所以还真不怎么会洗。不过有奶奶在旁边指导,这中午要煮的菜也终于算是洗完了。
洗了菜,接着就是煮饭烧菜了。
禤意安家本来就是老房子,没有什么煤气灶之类的东西。所以煮饭什么的都是用古老的那种红砖彻成的灶,底下烧材火,上面放一个比较宽大的锅。
然后薛丞启又懵逼了,他根本就不会生火啊!上回都是禤意安来弄,他只负责炒菜就好了。
禤意安家里其实还有电磁炉和电饭锅,买回来也没用过几回,奶奶说不会用,她也懒得学,总感觉那玩意儿不安全,而且没有生火好使。
电饭锅是用上了,但电磁炉一般炒菜不好吃,薛丞启用得也很少。反正他就是想用灶上的大锅来炒菜,因为他上回用过之后,发现比他以前用过的锅都要好,煮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奈何就是生不起火啊!
奶奶现在还蹲不下去,所以也不好帮他,教他吧,也是弄了半天,脸都快要变小花猫了,还是没能把火给生起来。
最终还是奶奶出门去找了二大爷回来,这才帮他把火给生了起来。接着二大爷帮忙看着火,薛丞启来炒菜,总算是把菜给做好了。
炒了一桌子菜出来,薛丞启才打电话叫禤意安他们回来吃饭。
吃过午饭,奶奶就开开心心的一个人出门唠嗑去了。
禤意安把院子里的东西大概整理了一下,至少不要堆在院子里。然后和工人们继续到地里去搬材料。
薛丞启也跟他们一起去。当然,他主要是去指示哪些材料搬到哪里去的,偶尔帮忙整理一下。从小就没干过重活的他,还是不要指望他来搬了。
众人一直搬到下午四点多,这才把村子外面那两亩地要用的材料给整理好。
然后薛丞启和工人们就先回W市去了,第二天再过来搭大棚。
第8章 育苗
第二天上午,薛丞启带着工人一起,又拉了一车的东西来,包括一些饲料。都是他自家菜园子里用过效果不错的那些,结合本地的泥土,用来育苗效果会更好。
禤意安早就喊了村民们一起出来帮忙搭大棚了,只是大家都没搭过,不知道是怎么个搭法。所以等薛丞启和工人们来到,大家才在工人的带领下开始了搭大棚。
这大棚的搭建基本都是粗重活,薛丞启就不参与了。他就把自己带来的铺盖带到了禤意安家里,然后挑选了阁楼上的一个房间,准备在这安个家。
阁楼上就两个房间,都是面向院子这边,都有两个小小的木阳台。左边的那间是禤意安在住,右边这间没有人住,不过也没有床,就堆放了一些杂物。
禤意安有想过薛丞启会到他们家住,但没想过会这么快,这第二天就直接搬铺盖了!他都没来得及腾出房间来,床什么的更是还没有准备。
禤意安本来还担心他接受不了这么简陋的房间,甚至是嫌弃,所以特意跟着回来,打算帮薛丞启收拾收拾。
没想到薛丞启不但没嫌弃,还很兴奋,说是终于可以体验一下住在“文物”里是什么感觉了…_…||
薛丞启还再三强调不用帮忙,他要自己动手布置自己的新房间。禤意安看着他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默默的出门帮忙搭大棚去了。
于是,在奶奶的指示下,薛丞启把房间里的杂物都搬到了房间的外面,也就是楼上的厅里。
然后从上往下的把房间都打扫一遍,再找来木板给原本能看到木头和瓦片的房顶做了个简易的吊顶。最后拿出他带来的一大沓墙纸,把整个房间弄成了头顶蓝天白云,四周鲜花草地,再结合纯天然的木地板,自觉还挺自然好看。
反正奶奶看了就很喜欢,说是要让禤意安也学学,把他那屋也整好看点。不过禤意安回家来看了之后,他表示沉默……
最后,把木地板擦干净,再放上他特意买来的可折叠床垫,铺上枕头被子什么的就齐活了。
————
所谓人多力量大,一天的功夫,一亩地的大棚就给搭好了。因为这廊村地处大山环绕的低洼处,而且是在南方,不需要担心会有台风或者大雪之类的极端天气,所以薛丞启让他们搭的是普通钢架大棚,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
当然,这只是把棚给搭起来了,相关的温室配套设备都还没有安装,有些设备的安装需要用电,村子外面自然是没有电的,得从村里面拉电线出来。所以这些得等到所有大棚都搭建好之后,再统一拉电线,统一安装。
在十一月份的廊村,天气一般都是维持在十五摄氏度左右,气温还是比较温和的,还不需要给大棚保温,所以温室设施也不急着装。
这一亩地的大棚一共搭了三个,虽说一亩地都是在同一片区域里,但地势的高低还是稍有不同的,得结合地形来搭建。
话说分出多几个大棚也不错,这样在不同的大棚里种不同的菜会更方便,因为控制不同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来适应蔬菜也变得更简单。
忙活了一天,大家都累瘫了,好在回到禤意安家里还有大餐吃,村民们还是非常开心的。
禤意安家的三亩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反正靠他们两个人是肯定忙不过来的。以后的日常管理还好说,但像搭大棚这种时间紧、任务量大的工作,那就得找村里人帮忙了。
而且以后要找村民们帮忙的地方还不少,所以他们之前就商量好了,以后要以给工钱的形式雇佣村民们来帮忙。就是每个人按照帮忙的天数来给钱,而不是给大家吃一顿饭就完事了。
当然,都给工钱了,那大餐也就不准备了,偶尔来一次还好,要是忙上个几天,薛丞启可就做不来了。
这样的形式,村民们也很高兴,毕竟在这闲暇的时间里还能赚个钱比什么都好。虽然薛丞启做的大餐也很好吃,但村里人都跟禤意安差不多,并不挑食,所以相对的他们还是更喜欢钱。
接下来两天,当工人们和村里的壮汉们继续去搭其他大棚的时候,薛丞启则和村里的妇女们开始了育苗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这育苗可是一门技术活,种出来的蔬菜好不好,主要就看育苗技术过不过关。而这技术除了场地环境等影响之外,主要就看育苗基质好不好了。所以由薛丞启这专业人士负责调配育苗基质,妇女们则负责翻地整理。
她们把其中最小的一个大棚给清理干净,然后用锄头把泥土翻松,再摊平整成一米多宽十米来长的一片片。片与片之间是一条略低的沟,村里人一般把这沟叫做行,用来给人行走的,还有排水的作用。
把土地都翻整好之后,妇女们就站在行上,一块接着一块的把育苗穴盘放到那一片片土地上面。接着就是把薛丞启调配好的育苗基质装入穴盘里并用木板刮平。
装好了基质,接下来就是下籽了。首先是在一个个穴盘中开孔,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入穴孔的中央,再用拌好的育苗基质把种子均匀覆盖住。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靠天吃饭,即便现在的农业技术更加的先进了,但还是会受到气象、气候条件的影响。何况他们这是第一次在地里实战,搭的大棚也并不是智能的,所以还是跟着气候节气走比较靠谱。
这冬季的育苗,适合培育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秧苗。所以薛丞启选择了他最喜欢的茄子,以及奶奶喜欢的小番茄,还有就是豆角、黄瓜、辣椒等。
这三天时间里,村里人基本都聚集到了地里来,而且是老人和小孩都跑过来凑热闹围观,可比农忙时节还要热闹。
就连奶奶都杵着拐杖出来了,搭大棚那各种敲打声,奶奶嫌吵,而且那也比较忙乱,所以去看过一次就没去过了。
每天她就跟着薛丞启一起,坐在一个高脚椅子上,看薛丞启“玩泥”,并和他聊天。知道薛丞启要给她种小番茄吃,开心得像个小孩,逢人便夸,不仅夸薛丞启人好,还夸小番茄好吃。
把大棚都搭建好,薛丞启的育苗工作也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清理大棚里的废料垃圾,然后完善大棚里的基础设施。
首先就是拉电线,在村里电工的帮忙下,一天时间不到就给拉好了,还给棚里装上了电灯。
接着就是给大棚装上控制温度湿度的设备,还有洒水相关仪器。这种技术活得专业人士来,所以还是找对应工人来帮忙安装。
另外,以后就要准备在家里敲代码了,那这首先得有个网络吧。所以禤意安专门到镇上跑了一趟,花了一大笔钱找人给他们村弄好了基础的网络设施,然后拉上了第一根网线。
就这么忙活了一个星期多,才终于把种地所需的各种硬件设施都给整好了。
话说薛丞启自从那天把铺盖搬到了禤意安家,这一个多礼拜就没有回过W市去,他妈妈挺意外的,都打电话过来叫他回家了。
禤意安也挺意外的,本来以为薛丞启也只是一时的兴起,就是那种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的城里人非要来体验一把,一般体验过之后就基本不会再想体验第二次了。
所以他以为薛丞启也就住个两三天,过了最忙的那三天也就会回W市里去了。大概以后也就偶尔忙得晚了才住一下。
但薛丞启看起来是越体验越上瘾了,完全没有要回W市的样子。虽然他做的菜很好吃,奶奶也很喜欢他,但禤意安老感觉家里多出来了一个人感觉怪怪的。
特别是晚上,偶尔想要像以前那样在木阳台上好好的呆一呆,转头就发现隔壁阳台也有个人,还看着自己笑…_…||
然后睡觉的时候,一想到隔壁住着个外人,睡觉都不自然了。还有晚上起夜碰上什么的就不细说了……
乡村里的生活环境,脏乱差是不至于的,但绝对没有城里的干净整洁,更没有城里那么方便,买个东西都得开四十多分钟的车到镇上。路上还尘土飞扬,薛丞启的白车真的是变成黄车了,洗都洗不干净的节奏。
刚开始那两天,薛丞启确实有点不习惯,特别是禤意安家里就一个卫生间,上个洗手间都得到楼下去。
不过住多几天就好了,而且他确实越来越喜欢这里,自由自在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会忙碌但也很充实很快乐。
每天起来吃过早餐,就到地里去给种子浇浇水,看着种子一个个的开始冒头,心情自然而然的也变得美好。
然后村民们也都很热情友善,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包括小孩子,都会跟他打招呼。闲下来时,还可以陪着奶奶坐村里的长椅上,跟村里人唠个嗑。或者跟村里的小伙子打打球。
第9章 技术宅
不知道搞程序开发的是不是都跟禤意安那样是个技术宅,自从上周忙完,网络也弄好了,他就每天宅在家里。
每天也就早上和薛丞启到地里帮忙浇个水,然后回到家里就不出门了,更准确的说,是窝在房间里了。
薛丞启特别好奇禤意安呆在房间里会不会无聊,无聊了又干点啥,整天一个人在房间里会不会闷出病来?
他还特意去问了奶奶,结果奶奶说习惯了就好,要是他哪天到村中央那去唠嗑才是病得不轻。还抱怨他都不陪她说话,再顺带夸了一把薛丞启。
但奶奶也非常自豪的告诉薛丞启,禤意安从小就是个非常勤奋用功的好孩子。每天干完活就回房里学习,都不出去跟小朋友们玩。
但也是因为这样,他一直没什么朋友,这么多年奶奶见过的也就薛丞启这么一个朋友。奶奶最担心的就是他这样子会娶不到老婆,于是还嘱咐薛丞启,有认识的女孩子可以多给他们家安安介绍介绍。
然后薛丞启拍了拍自个胸膛,自信满满的跟奶奶保证,一定给她找一个懂事孝顺还漂亮能干的孙媳妇!
对此,禤意安全然不知,他正沉浸在自己的程序世界里。说起来,禤意安的大学同学不少已经结婚了,没结婚的基本也都有女朋友。去年在同学群里,还有个同学调侃禤意安最终是不是会娶了程序来做老婆……
地里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他能做的也就帮忙浇个水什么的,剩下有什么问题主要也是靠薛丞启去解决,毕竟术业有专攻。
那么禤意安也该回到他的专业领域里去了。虽然他们的地里连根菜苗都还没见着,但也要开始为以后要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做准备了。
在互联网应用中,不管是手机端或其他终端上的APP,还是网站页面,还是微信里的公众号或小程序,归根到底其实都是前端。简单来说就是用户直接能看到,实际操作使用的界面。
而前端的依赖是后台,是整个服务体系的支撑。前端不管做得多么花哨多么炫酷好看,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台做支撑,那前端的体验都将是失败的,整个产品也是失败的。
当然,前端也是重要的,不然一个丑得要命谁用谁吐槽的界面谁要用,不管后台多么的强大,没人用那都是白瞎。
怎么说呢,后台是服务的基础,好看的前端是服务的增值加分项。只有有了后台支撑,才能在这基础上做出各种各样的页面。只要根基稳固,上面的随便你折腾,想换什么页面就换什么页面,想要什么效果就做什么效果。
所以禤意安这几天想的就是怎么搭建这个后台,怎么把这个基础的框架给整出来,边想边写软件开发的计划方案书。这回的方案书就真正的按照软件开发流程来了。
首先是需求分析,从不同终端角度考虑分析,这后台需要为手机端、PC端(可理解为电脑上的浏览器端)、微信端来提供服务。
从产品定位角度分析,他们的产品主要就是农产品,或者还有农产品延伸出来的其他相关服务,说白了就是个商城类的服务。
所以这需求总结起来,就是要做一个商城类后台,能够同时为手机端、PC端和微信端用户提供农产品推广买卖服务。
需求明确了之后,接着就是实施计划。不同用户终端,那么就要考虑不同终端的特性,做兼容或定制处理。
然后商城类服务具体包括哪些功能模块,比如商品的上架、发布、审核、记录,商品的展示、搜索、购买等,还有订单的管理、用户的管理、支付功能、客服中心等等。
另外,商城类服务有些什么特性,需要准备些什么措施来应对。比如商城很多都有些秒杀活动,这时候就要求服务器能够支撑高并发高可用。还有为了用户的良好体验,稳定性是必须的。最后,商品买卖涉及到金钱方面的交易,所以安全性要求也很高。
禤意安把这些功能模块、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一一记录下来,边思考边补充。
然后针对这些功能,要怎么去实现;针对不同的特性,要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架构;针对可能的问题又有什么应对方案。
总的来说,其实就是技术选型的问题。这个就得按照自身的技术体系,再结合前辈的经验来做,具体就不细说了。
总之,一连好几天,禤意安都在思考这些问题,然后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使用什么技术,整个项目的详细流程图和时序图,还有相关的数据库设计。
搞完了方案书,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技术实现,就是可以开始敲代码了。不过在开始敲代码之前,禤意安决定先去买个配置好一点的台式电脑。
禤意安以前自己用的电脑一直都是笔记本电脑。而笔记本电脑做开发,除了携带方便这一点,不管怎么比都比不过台式电脑,在公司里做开发用的也是台式机。
平时自己学习一下,写个小demo什么的,用笔记本电脑完全没有问题。但要真正的开发、做项目,用笔记本电脑就比较费劲了,开个虚拟机什么的都得卡,再开多几个服务运行测试什么的,那估计得卡死。
之前在W市的时候就是因为一直没接到单,住房也没有定下来,所以他没有买。现在都明确要在家做开发了,那台式电脑自然是少不了的。
另外,奶奶也该到医院去再复检一下了。于是在吃晚饭时,禤意安就跟薛丞启和奶奶说了要去城里一趟。
奶奶不太想去,她表示自己每天吃好睡好,还每天都出门锻炼,身体棒棒哒。不过有薛丞启在,最后自然是高高兴兴的就答应了。
吃过晚饭,禤意安终于不急着回房间里了,因为他的计划方案书已经写好了,于是陪着奶奶在厅里聊了一会儿天。
等奶奶回房睡觉了,薛丞启终于忍不住把自己这几天的疑问问了出来:“意安啊,你每天闷在房间里会不会无聊?”
“我是在家里工作啊,怎么会无聊?”禤意安听了还挺惊讶,就跟以前上班一样,每天都是对着电脑干活,这不很正常么,有什么无聊不无聊的。
“额,你们以前工作也是整天闷在一个房间里?”
“不然呢,就是办公室比房间大点,人也多点而已。”
“好吧,但家里不是办公室啊,你一个人在里面都不会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