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起种地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这消息就在居民中传开了,虽然上论坛去逛的人不多,但只要有一个看过,或者是有心人跟大爷大妈们说过,这消息就能炸开锅,何况安启菜园子网站都打不开了。
另外,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个非常敏感严重的问题,即便现在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也就一两天的时间,安启菜园子的话题就成了乡镇上一个热门话题,只可惜这热门并不是什么好事。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唉,这下怎么办啊,薛老师你们棚子里还有不少黄瓜呢?”二大爷吃过晚饭就过来临时教室了,趁着还没上课,就跟大伙聊了起来。
“是啊,还有几千斤呢吧?”
薛丞启皱了皱眉才笑道:“没事没事,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菜没问题,没问题那就有市场,明天我去市里找找看,卖超市里还是可以的。”
“那就好,不过这平台还好使吗?大家以后可还指望在上面做买卖呢。”
“平台肯定没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些无知的人,真应该让他们来我们这听听课。”
“对啊,薛老师你不是可以发那什么公众号的通知吗,给他们科普科普呗。”
“现在发没用的,这次肯定是有人故意针对我们村,找到这个人才好对付。”禤意安洗好了碗,从厨房里搬了把椅子出来。
坐下来继续说道:“我今天查了后台举报上来的IP地址,还有论坛发帖的IP地址,这两都是一样的,所以明显是有人针对我们。”
“那能查到是谁吗?”
“还不行,跟着IP地址最终跟踪到的是镇上的一家网吧,我把时间节点等信息记下来了,明天到镇上去查下有没有记录再说。”
这不怀好意的举报人,村里人可以直接排除,因为大家都在平台上卖菜了,谁还会干这种跟钱过不去的事。何况跟薛老师学了这么久,自然知道大棚种植的反季节食品有害什么的纯属扯谈。
然后知道安启菜园子这个平台并且在用的,剩下的基本也就是镇上的居民们了。但这些居民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些大爷大妈们跟他们的关系都不错,什么仇什么怨要去举报,何况老人家哪懂得什么举报发帖子的。
“阿安刚说的是啥?”
“额,没什么,反正就是有人故意跟我们过不去。”
“这人跟我们村有仇吗?”
“我知道了,一定是村大队!”
“没错,这几天他们都看着我们拉菜去卖,一定是眼红了。”
话说村民们要到镇上去,都要经过村大队里那些人的家门口,这几天老看到他们拉着蔬菜到镇上去卖,稍微一打听也能知道廊村里的情况了。
“对对对,八成是梁森那个孙子,就见不得我们村好。”
“没错,绝对跟这孙子脱不了干系。”
这梁森就是村大队里现任的村主任,一向就看不起廊村里的村民,廊村村民对他也完全没有好感,平时找他盖个章都得跑好几趟,磨磨唧唧的。村里一些贫困五保户相关申请,还有上面发放下来的一些补贴,还不知道被他黑了多少。
“过两天镇上就有人下来检查了,不管是谁,我们都要把这事给整好了。”
“对,身正不怕影子斜,时间到了,我们先上课吧。”
“嗯,继续讲反季节食品,晚点我再到论坛上去给大伙科普一下。”
“哈哈,没错,学了去怼一怼那孙子。”
……
第二天,禤意安和薛丞启吃过早餐就到镇上去了。禤意安去查那家网吧的上网记录,薛丞启也到市里去写找人找超市卖自家的黄瓜。
这是一家小网吧,里面就三四十来台电脑。一般网吧的上网记录都是不给查的,除非是有关系,或者是相关部门人员。禤意安两者都不是,他也不指望人家真给他查,问下了前台美女确实不行之后,他就找了台角落里的机子,再把自个的笔记本电脑打开,然后搭个代理,根据网吧机子里的一些信息开始了查询。
而薛丞启这边,他们家小区里就有人家里是开超市的,也吃过薛丞启妈妈给送的菜,于是薛丞启让他妈妈帮忙一说,人家二话不说就确定全部收购了。
中午,薛丞启在家吃过饭就开车到镇上接禤意安。禤意安也早就查出了那个举报他们的人叫梁平剑,具体是谁他还不知道,不过看这姓估计还真是村大队里的。接着,他还到论坛上跟人好好的讨论了一番关于反季节食品的知识。
作者有话要说:
放假了,爬上来填个坑……只要还有人看,我就不会弃坑^_^
第19章 检查
回到村里,村民们纷纷过来问情况。
薛丞启表示搞定,让村民们准备好帮忙摘黄瓜就是了。而禤意安说出了查到的名字,村民们确是摸不着头脑了,梁平剑这名字实在是对不上号啊。
村里人称呼别人一般都是叫小名或者外号,就连自己村里小一辈的年轻人具体叫什么名字都未必能说得上来,何况是村大队里的人了。
不过老一辈的人不知道,小一辈的应该还是有人知道的。因为廊村里的小孩在自己村里上学只能到小学四年级,然后就要到村大队里去上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所以如果有跟梁平剑同一个班的,那就可以知道了。
按照身份证上的年龄,这梁平剑今年也就二十岁。村民们直接给跟他同龄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打电话,也就打了两三个电话,这梁平剑的身份就确认了,就是村主任梁森的小儿子。
听说这小子初中没毕业就不上学了,好像出门打过一两个月的工,之后就一直呆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整天游手好闲的,时不时骑个摩托车到镇上去玩,有时候还跑市里头去。
知道了举报人是谁就好多了,虽然目前看来还没有什么用,但至少心里有个底,敌在暗我在明的感受总归好不到哪去。
第二天,禤意安叫上村民们,和薛丞启一起到大棚里把黄瓜都摘了,就等人来拉。
到了下午,薛丞启家邻居大哥兼超市老板就带着几个伙计来到了廊村。
邻居大哥一下车就对薛丞启笑道:“老弟,听说你这菜园子还被人举报了?”
禤意安听了心里一咯噔,忍不住看向薛丞启。薛丞启倒是一派自然,示意禤意安没事,然后边递上一支烟边笑道:“是有这么个事,非说我这菜是反季节的不能吃。”
“哈哈哈,这傻逼多了我才好赚钱呐,不然我上哪找这么好的货。”
禤意安听到这才放下了心来,跟着大伙到大棚里去把黄瓜搬到车上来。
“哈哈,好在大哥识货。”
“那必须的,就凭你那种地的执着劲,大哥我就信你,何况我还吃过你家的菜,那是真棒!”邻居大哥喷出一口烟,转头又搭上薛丞启的肩膀,哥俩好的问道:“老弟啊,以后你这大棚子里的菜都包给大哥了,如何?”
“这个你得问问我的合伙人了,这地还是人家的呢。”
“哈哈,这地不是你承包了的?我怎么听说你小子用一套房包了三亩地,还把人给拐了?”
“谁说的?我们是合作关系,地肯定还是人家的。”薛丞启不想跟人谈起他跟禤意安签了份契约的事,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也就跟家里人说过这事,朋友们之前问起也都没有说过。
接着薛丞启给禤意安和邻居大哥做了介绍,邻居大哥又提出了合作的意向,不过被禤意安委婉的拒绝了。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整个大的交易平台,而不是单纯的种地然后批发出去。
给邻居大哥拉走了棚里的一大批黄瓜,就留了十来根给自家吃。另外,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就要派人来了,还得留点给人家尝尝呢。
第二天上午,一行三人就来到了廊村,一个开车的小伙子,一个陪同的村主任梁森,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梁森称之为李主任的官员。
为了接受上面的检查,村里人都打起了精神,还把村里的卫生都给搞了一遍,争取不给梁森挑出更多的刺。
于是,李主任在梁森拉开的车门迎接下下了车,就看到干净整洁的村广场,以及这小广场上排列整齐笑脸相迎的村民们。李主任这颠颇了一路的难受劲总算好了很多。
李主任四周看了看,才笑着问村民们:“你们村的村长呢?”
“这呢这呢,主任好。”二大爷这时候才走上前说道。
话说这廊村的村长一职,自从禤意安爷爷去世之后,也换过一两个村长,然后就没人愿意做了。因为这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不仅要忍受梁森这样子的领导施压,还要处理村民们杂七杂八的一些事情。
特别是这几年,年轻点的都外出打工了,年纪大的也懒得管这些破事。所以也就剩下勤劳朴实任劳任怨还是常年单身在家的二大爷了。
一旁的梁森立马对二大爷喊道:“你这村长怎么做的,还有没有点礼貌,领导来了还不主动出来迎接。”
二大爷撇了撇嘴,心想着:上回领导下来丈量土地时,我主动迎接你说阿谀奉承,这回又说我没礼貌,到底想要怎样?
李主任打圆场道:“没事没事,我这次来是听说你们村有人在卖反季节食品,所以要检查确认一下是不是有害的。”
一旁的梁森接着数落道:“听到没有,反季节食品那是能吃的东西吗,知不知道有多大的危害,里面的激素能要人命的知不知道,啊?前两年隔壁村的事没听说啊?我说你们怎么这么无知,东西是这么随便乱卖的吗,不得上报上去检查一下吗?没检查过你们就敢卖,胆子还真大啊,要出了事谁给你们担着,一群傻逼!”
薛丞启听了忍不住笑出声:“噗,谁告诉你反季节食品不能吃的,谁说反季节食品里面就含有激素的,无知不是罪,但你用这无知的言论来骂人就不对了。”
“你谁啊,怎么说话呢?”
禤意安接着:“咳咳,稍等,我再补充一点,我们的网站是通过企业备案了的,早些时候就在市里注册了小公司,市里头也早派人来检查过了,所以我想这种情况就不需要跟村主任你汇报了吧?”
“你又是谁啊?”梁森听了更生气。
二大爷见状忙跟领导介绍道:“李主任,这就是我们村的薛老师,硕士毕业,是种植的专家呐,还有禤意安,我们村的大学生!”
李主任点头问道:“这么说这些反季节食品就是你们搞出来的了?”
薛丞启笑道:“没错,是我种的,就在外面的大棚里,这蔬菜的生长环境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反季节蔬菜之所以能成长,是因为用大棚调节出了它们合适的生长环境,比如这次的黄瓜,它适宜生长的温度,白天为24—26℃,夜间为14—15℃……”
李主任听了频频点头,村民们也都跟上课一样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薛丞启。唯独梁森听得稀里糊涂的,担心这能说会道的薛老师把李主任给忽悠了,于是打断道:“别扯这些有的没的,赶紧带我们去检查一下不就知道了。”
李主任闻言皱了皱眉,不过梁森说的也没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确实是要到现场看过才知道。于是一行人就跟着前面的李主任和薛丞启,一起往村子外面的大棚走去。
“什么叫有的没的,怕是听不懂吧。”
“就是,无知。”
路上,走在后头的村民们忍不住嘀咕起来。偏偏这梁森耳朵还挺灵,忍不住回头说道:“说什么呢,谁无知了?”
二大爷在他旁边忙劝道:“没事没事,别介意,大家的意思是薛老师说的太专业了,听不懂也正常。”
禤意安在旁边补充道:“简单点解释就是廊村这的土地好,种菜连农药基本都不用打,激素什么的更加用不着。”
这话真是,不说还好,说了梁森更加生气,对着禤意安就开骂:“会不会说话了,你说没有就没有啊,人家李主任才是专家,别是被人忽悠了还不知道呢,傻逼。”
李主任作为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站里的主任,对于转基因食品、过季或反季节食品等的常识自然都是熟知的,还见过不少这类有害的食品。
而这类有问题的反季节食品基本都是通过一些激素来促生长,或者是用一些保鲜的东西来存储食品。刚梁森提到的隔壁村的事情,就是前两年有人用激素促生了一批辣椒,高价卖给镇上的居民。然后老人小孩吃了上吐下泻,有个特别喜欢吃辣的老人还因此害了命,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薛丞启说到的大棚种植技术,他只了解过一些理论知识,还没真正见过。今天听了薛丞启的介绍,确实说得头头是道,很专业的样子。
两人边走边继续聊。突然听到身后梁森的骂声,李主任忍不住心里头嘀咕:到底谁傻逼,都还没检查呢,这村主任也就仗着在县里头有关系吧。
薛丞启倒是直接开口:“好啦好啦,到了,别跟傻逼什么的一般见识了,都进去吧。”
梁森气哼哼的走了进去,心想着这检查有问题也跟他关系不大,谁让这些村民不经过他上报,何况他儿子还举报了呢,要真出了问题,没准还得找他来帮忙呢。
到了大棚里,李主任和跟他一起来的小张就拿出检测的设备,开始了检测以及采样工作。
禤意安拿着手机跟着拍照,有时候还录个视频。
梁森见状又开始骂人了:“乱拍什么呢,别影响主任工作,嘿,说你呢。”
眼见梁森就要走过来了,禤意安赶紧给薛丞启使了个眼色,薛丞启会意,马上掏出一根烟递给梁森,并笑道:“梁主任辛苦了,走,我们出去坐会儿。”
梁森得意的接过了烟,跟着薛丞启边往外走边想着:哼,这会才想着找我,晚啦!
作者有话要说:
中秋节快乐^_^
第20章 没问题
没多久,这个黄瓜大棚里的检查结果就出来了,小张高兴的跟领导汇报:“李主任,这些黄瓜都没有问题,相反的,营养价值还比市面上的要高。”
“嗯,我这也没什么问题,多采点样回去,还有这黑泥土也装点回去,得好好研究确认一下。”
“嗯,对,这黑泥土我还是头一回见,这么肥沃,里面肯定含有很多有机物。”
接着又到每个大棚里检查了一遍,都没有什么问题。这里面的蔬菜确实跟薛丞启说的差不多,农药化肥用得都少,主要靠大棚给制造的环境,加上自然黑泥土的滋养,都是土生土长的健康蔬菜。
不仅蔬菜检查没有问题,李主任还好好的夸奖了一番薛丞启,说像他这样有知识还肯干的年轻人不多了。并表示会跟领导汇报上去,争取给他们申请一笔资金,支持他们发展大棚种植技术,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
梁森听了这话,马上又改变了口风,跟着李主任夸起了薛丞启,说这才是真正的技术,还好他这次带着领导过来检查了,不然就要埋没人才了。
中午,薛丞启还下厨给做了一桌子好菜来招待领导们,其中就包括了黄瓜。
吃完饭,梁森又夸了一遍薛丞启,说薛丞启是他们村的专业老师啊,不是说是廊村里的老师,而是上升到整个村大队的。他还邀请薛丞启到他们村大队里去上课,可惜被薛丞启拒绝了。教廊村的村民都是晚上抽空的了,哪有时间到村大队去,关键是这村主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接着,禤意安问了下网站开放的问题,李主任表示得等他回去把报告递交上去,上头检查确认了才能开放吧。
关于网站的具体情况,李主任也是不清楚,因为这块已经不归他管了。他还挺遗憾现在看不了网站,不然他就可以注册上去预订一些菜了。
被问到能不能使用禤意安拍的那些关于他和小张的现场照片和视频来纠正网络舆论,李主任爽快的答应了,毕竟这是事实嘛,不过得等上头通知下来了才行。
于是,两天后,安启菜园子重新上线开放了。网站的首页还加了一组轮播图,就是李主任和小张在大棚里检查的一些照片,点进去里面详细介绍了检查当天的情况,还有检查的结果,还放了一段小张跟李主任汇报检查没问题的小视频。
这下安启菜园子又成了热门话题。
大平镇上的街道里,张大妈开心的说道:“看,我没说错吧,前几天我儿子就说黄瓜没问题了,你们不信,网站上那视频看了没,我儿子都跟着他领导去现场做检查了。”
“看了看了,那李主任我也经常见,就在那镇政府里头上班。”
“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举报的,现在黄瓜都没有卖了。”
“是啊,听说网站关了后,人家市里头的大超市去小薛家都把黄瓜拉走啦。”
“人家大超市都敢收了,这菜怎么会有问题,也没听说有谁吃了有什么问题,这事给办的,真是。”
……
同时,论坛上,还有微博里,薛丞启的那些粉丝们,一个个高兴的讨论着,颇有种普天同庆的节奏。
而此时的廊村里倒是消停了,难得的清闲了起来。刚经过检查的事,地里的菜也都摘了。最重要的是临近年关,外出打工的人们这几天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还有不少人到禤意安家里来,要给禤意安和薛丞启给做媒。尤其是薛丞启,不仅有媒婆来找,还有村里回来的姑娘。隔壁三奶奶家的孙女禤玲就时不时过来串个门。
话说村里人还劝自家外出打工的亲人明年不要出去了,因为薛丞启的菜园子来年会聘请村民们帮忙照看大棚里的蔬菜,就靠他和禤意安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另外,村民们也都计划着来年用薛老师教的技术自己来种菜,到时候再放到安启菜园子平台上去卖。
回家过年的人们大多数起初是不信,不想留在家里,觉得靠自己种菜发家致富什么的不靠谱。也就像禤玲这样的姑娘们表示愿意留在家里
不过听了几次薛老师的课之后,大部分人又觉得不是不可能。而且他们外出进工厂里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还比在家种地辛苦多了,有些工位还很危险。
最后,亲眼看到村主任梁森专门到禤意安家邀请薛丞启去给他们村大队讲课,结果骂骂咧咧的一个人走了。这下大家就没有什么顾虑了,纷纷同意来年留在家种地。
这些村民们主要担心的有三点。一点是技术问题,种的菜不好肯定不行啊。一点是市场问题,没有市场种的菜再好也没有用。最后一点就是担心这村主任见不得人好的各种阻挠。
而薛丞启有技术,禤意安有平台,他们还敢直接把村主任给气走,可见这村主任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再说了,实在不行,到时候再出去另找一份工做呗。反正流水线上的活,做几天就会做了,到哪工资都差不多,也就少挣几个月的工资。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当薛丞启提出要把村里出去的那条泥石路给修一修,弄成水泥路,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各家各户按照人头交了一笔钱,剩下的费用则由薛丞启全包了。
反正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买回水泥、沙石等材料,村民们就开工自己来修路了。
就这么一连忙了几天,差不多修了四分之一的路。突然上面又派人下来了,说是政府部门会出钱出力给村民们修路的,让他们不用自己修了。
村民们听了自然很高兴,收拾东西都回家去了,就等着政府派人来修路。
但禤意安却是将信将疑,这破泥路也有好几年了,怎么早不说晚不说政府要修,偏偏等到村民们自己修起来了才跳出来阻止。
薛丞启看见禤意安疑惑的看着自己,于是开口道:“你也不相信会有这等好事吧?”
禤意安点头:“是啊,老感觉有什么阴谋。”
薛丞启笑道:“哈哈,真是心有灵犀,我猜又是梁森那家伙给报上去的,不然谁知道我们村要修路。”
“但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或许他可以从中捞一笔吧,另外,修路对于政府官员来说也是一件功绩,自然不能给村民们把功绩抢了去,不然就不是没有功绩那么简单了,而是工作做得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