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光影[娱乐圈]-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各种渠道调阅了近三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类似案件,终是隐约确定有人专找类似人群下手,通过某种手段诈骗其钱财后迫其自杀。
然而,以上说辞全为习风自己的推论,并无确凿证据,甚至没有相关线索辅证。警局的领导和同事都以为一向战无不胜的习风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纷纷劝他放下这个案子。只有习风自己知道,他是遇到了生平难得一见的厉害对手。为伸张正义,也为还那些受害者一个公道,习风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抓到真凶……
读过剧本,就连心无城府整天乐呵呵的夏至都叹了口气。“很多独角戏啊!”作为《报警》一片的男主角,寇钧的戏份占了整部电影的60%以上。可其中,却有很多场他一个人呆在书房揣摩罪犯心理为罪犯画像的戏份。在这几幕戏中,他没有对手、没有台词、没有动作,甚至可以没有表情。如果他还有颜值,或许还能让观众们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一会。可在片中,习风那个时候已经是个满身肥油的死宅。谁会愿意长时间凝视一个死胖子,而且还越来越胖?胖地手指涨成了萝卜,眼睛挤成了两条缝。
何其可怕?简直可怕。绝对可怕!
“换了是你,怎么演?”寇钧问。
夏至侧头想了又想,终是忍不住抱怨。“你肥地眼睛都没了又满脸横肉的,要用眼神和微表情表演也太强人所难了。除了评委,谁看啊?”说着,就给了寇钧一个“牺牲好大”的眼神。国内原创悬疑类题材的电影向来票房不高,而《报警》剧本大场面不多,内容更加偏向文艺片。便是夏至也看得出这部戏的票房莫约不会很爆,但只要寇钧演绎到位却能很方便刷奖。
连夏至都能看明白的道理,寇钧自然早就心知肚明。“看来徐明棠原计划是想借这部戏冲击明年的金枝奖,然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改主意了。难道是怕增肥毁形象?”徐明棠自出道以来走的一直是硬汉路线,他那矫健性感的身材也屡屡被女性粉丝戏称为“最想爱抚的肉体”。然而,他出道至今已有十数载,这条硬汉路线已快要从小生走到大叔,却仍没有一个称头的影帝称号傍身,在影坛实属位置尴尬。寇钧确定接演习风看过剧本,便已暗暗感慨徐明棠这次如当真是因为顾忌粉丝热情而放弃《报警》,那么他的选择十分不明智。
夏至可管不了徐明棠,只管全心全意地为寇钧想办法。“还是加点动作戏、加点内心独白吧。这角色本来是徐明棠的,现在你来演。你比徐明棠小了十几岁,20多的年轻人性格上肯定比30多的中年人更活泼啊。”
寇钧点点头,认同了他的建议。“我已经跟马导谈过了,在书房里装一个篮球框。”一般情况下,如习风这种高智商角色的装逼利器都是类似魔方这种益智类小玩具。演员演起来轻松,观众看着也容易满足。但寇钧却另有考量,比起用魔方来强行贴近人设,强调角色高智商。他还是更倾向于用投篮这种热血运动来暗示人物的坚持、精准,以及付出的牺牲。毕竟,欣赏一个身材匀称的帅哥运动和看一个满身肥肉的胖子锻炼差距还是很大的。
“另外……”夏至犹疑了一会,又补上一句。“为什么不给自己脑补一个对手呢?”
“怎么说?”这一点连寇钧都暂时还没想到,当即坐直了身体。
“说不清,去试试。”夏至脸一红,伸手一拽寇钧,两人一同向片场走去。
片场里,影片中的主要场景之一习风的书房已布置完成,清一色的蓝白冷色调,愈发凸显人物的精英、冷静、甚至冷淡的个性。
走进书房,夏至的脸更红了,他突然转身腼腆一笑。“先说好啊,风情万种的大美女我可不会演,那种纯洁软萌的小白兔呢还能勉强模仿一下。”夏至活了20年,接触的女性种类委实不多。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影视作品里的撩人女性对他都是可望而不可即,反而是高中的时候因为自己的颜值常有女同学笨拙而纯情地来向他示好。
这下,寇钧还能不明白么?他侧过头狠抽了两下肩膀,才又严肃着脸转过来将夏至揽进怀里一顿揉。“好,我们就演习风第三次犯罪心理画像,受害人张海涛。”
夏至黑着脸把自己的脑袋从寇钧手里拔回来,边往书房外走边嘀嘀咕咕地抱怨。“怎么一个两个都这样?揉上瘾了?”
只见他走出书房,在书房外大约四五步的地方站定,闭上眼深呼吸。等他再睁开眼睛,原本清亮的眼神忽而有点软,眉间微涌嘴角轻抿,看着有些不高兴仿佛是在跟谁赌气一般。然后,他左手握拳举在胸前,右手握拳收在胸侧,小碎步跑到了书房门口。
根据电影拍摄的安排,这个时候是应该有旁白的,可现在也只能由寇钧代劳。“……那天应该是个下雨天,性格敏感的人更容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而下雨天咖啡馆里的顾客更少,被人看到的机率也更小。张海涛敏感、自卑,他会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天真烂漫、没有攻击性、像个小女孩,让他可以有安全感。”
书房门口的夏至已经收了伞,他左手下垂假装拎起了裙子,在门口跺了两下脚,然后才背着单肩包推门而入,径直走向书桌。他身体前倾掂起脚尖,一手扶着桌沿一手指向前方,好似一个娇小的女孩在高大的柜台前竭力拔高身子指着店内悬挂的价目表点单。点单的时间很长,夏至不时地或摇头或点头或用食指抵着嘴唇思考。
习风缓步走到那女孩身侧,冷静道:“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呢?……张海涛应该已经注意她很久了,甜美、娇俏、冒失,就连选择困难症都那么可爱……那女孩不该主动出击,这会令张海涛因胆怯而退缩。”
说话间,那女孩该付钱了,可她显然是找不到钱包了。于是,她把背包放在柜台前,埋着头一顿乱翻。背包上,一只粉玫瑰造型的挂件在半空中轻轻地晃。
习风见状不由微微一笑,轻轻起跳做了个投篮的动作。那隐形的篮球还在空中画着弧线,落地的习风却已自信地握紧了拳头。“是他主动帮了她,浪漫的相逢……可惜,这个女孩就是‘玫瑰’!”——玫瑰,正是习风给这个神秘女子取的代号,只因几桩看似自杀的案件中,受害人都不约而同地留下了与“玫瑰”相关证据。习风相信,这是出自凶手之意。这个谨慎的凶手几乎抹掉了一切的证据,却独独在每个案件中留下了玫瑰的印记。这是每个连环凶杀案的真凶都渴望的——炫耀!
习风也做了一个深呼吸,下一刻,他已经是受害人——张海涛。
张海涛畏畏缩缩地上前,关切地看了“玫瑰”一眼。然后,又看一眼“玫瑰”的身后,她的身后已经有排队等待的顾客在催促。过了一会,他终于下定决心,从裤袋里抓出一把揉成一团团的散碎纸币递给柜台内的收银员。“还……还是我来吧……”
“啊!谢谢你啊!太感谢了!”“玫瑰”惊喜莫名,双手捂着嘴连声道谢。那眼神又软又亮,仿佛在仰望一个救他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
张海涛满脸通红地避开对方的眼神,结结巴巴地答:“没,没什么。”一低头,拿起手上的咖啡,慌慌张张地走了。
习风选择在书房的角落坐定——就好似张海涛也习惯坐在咖啡馆的角落里,尽量不为人知。可是不一会,连走路都蹦蹦跳跳的“玫瑰”就追了过来,在他的对面坐了下来。她倾前身把大半个身子都倚在了桌面上,两手托腮望着张海涛,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啊!今天要不是你,我就惨了!”
张海涛却略显不自在地向椅背靠了靠。“别客气,举手、举手之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他却说地汗都要下来了。
“玫瑰”似是感受到了对方的紧张,及时修正坐姿缩回座位内,略带不满地答:“举手之劳也只有你帮我解围,其他人就知道催催催!我忘记了嘛,又不是故意不带钱包!”说着,她气馁地向上吹了口气,好似要吹起额前的刘海。
张海涛怔怔地望着她,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是该说几句甜言蜜语来安慰那可爱的女孩的,然后再问她要个电话方便联系。可他却只是紧张地咽喉发紧,右手一遍又一遍地在长裤上擦着冷汗。
哪知,“玫瑰”却在这个时候从包里翻出了手机,主动说:“我们交换个电话吧,下次我把钱还你。”
“不,不,不用……不是,我是说,好!好……”张海涛又想说“不用你还钱。”,又想说“好的,我们交换电话。”,这又急又乱竟是出了一头的汗。
“玫瑰”当然能感受到张海涛的手足无措,作为一名优秀的狩猎者,张海涛的表现从未超出她的预料。她安静地望了对方一会,忽然“噗哧”一笑,柔声道:“不如我们先交换电话,下次换我请,就当是还钱了。”
这一天,两人聊地很投机,张海涛的表现明显比平时开朗了不少。最后,“玫瑰”借口有事先走了,临走前还特地绕到咖啡馆外隔着落地玻璃与张海涛挥手告别。
接下来的几天,张海涛每天都去那家咖啡馆报到,一等等上几个小时,可“玫瑰”却始终没有出现。
寇钧坐在位置上,做了一个怅然若失的表情。然后站起身,恢复到“习风”的角色,冷静地巡视着咖啡馆的环境。“‘玫瑰’是个很谨慎的人,她一定会想办法确定张海涛究竟有没有上钩,然后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但这咖啡馆很小,视野也不好,如果在咖啡馆外观察张海涛有没有来等人,只有这面玻璃窗……”这个时候,他忽然面露疑惑飞快地追出门,绕到方才夏至与他挥手告别的地方站定。“……不对!张海涛对她魂牵梦萦,肯定也在看着这扇玻璃窗。如果她真的来了,不会发现不了……难道……”他面色巨变,脸上的血色霎时褪地一干二净。只见他又大步跑回书房内,森冷的目光在房间内狠狠一扫,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走向了书房的另一角。
那里,夏至正沉默端坐。
习风走向他,穿越时间与空间,走向那间咖啡馆中曾经坐着的那个人。他的目光无比深邃,仿佛两柄出鞘的利剑指向了对方。“‘玫瑰’还有帮手,这是团伙作案!”
夏至就在这个时候慢慢地站了起来,与他沉默对视。这一刻,他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再是“玫瑰”,而是另一个人,另一个更加可怕的幕后主脑。
“你究竟是谁?”习风缓缓发问。
幕后主脑没有说话,他下颚微抬,居高临下地俯视习风,好似远在云端的神祗在俯视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过了一会,他慢慢地露出了一个笑容,他的表情并不狰狞,更加没有露出犬齿,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矜持的微笑。然而,他那微微挑起的嘴角和深不见底的双眸中,却写满了阴森和挑衅。
“好!非常好!非常有张力!”寇钧和夏至都还没出戏,门外却已响起了马捷南的鼓掌声。“夏至啊,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这部戏客串反派大Boss?”
作者有话要说:
楼毅:我堂堂一个霸道总裁,这就杀青了?!没台词、没露脸,甚至没跟主角搭上话!
导演:你的故事,以后会用适合本文的方式交代清楚的。
马导:敬请期待本导新片——《不死不休》!
第50章 天真
事实证明,夏至有没有兴趣其实不重要; 有没有时间才是关键。那么; 夏至有时间来《报警》剧组客串反派大Boss吗?
答案是; 当然没有!
安瑞麟导演的电影《家》开机在即,就等夏至减肥成功了。
接下来的几天; 寇钧一直保持着愉悦的心情在自己每天炸鸡蛋糕的同时,围观夏至日日蔬菜水煮。这减肥的人和增肥的人凑到了一块,夏至那几天实是痛苦不堪; 简直要怀疑人生。只等探班的一个星期一到; 他即刻打包闪人。别说是让他客串一个喜欢操纵人心的反派大Boss了; 马捷南就算是让他演个凶残变态的食人魔,他都没兴趣了。
临走时; 脸圆了一圈的寇钧亲自将脸小了一圈的夏至送上车。哪知夏至却并不领情; 只气鼓鼓地发誓:“你等着!等我拍完《家》; 让你天天看着我吃!”
寇钧放声大笑; 又将夏至狠搓了一顿。那个时候,两人都还没意识到; 他们俩正式打对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报警》和《家》这两部电影先后开机; 两部电影的主要演员咖位相近; 也恰好都不是需要在后期上大做文章的特效大片。再加上两位导演马捷南和安瑞麟都是国内一线大导,无论作品和名气都有口皆碑,并无被院线压档之虞。——这些显然意味着两部电影上映的时间也大体相近; 寇钧和夏至这两个同期出道的小鲜肉必将有一番龙争虎斗。
而事情也的确如此发展。
次年三月,导演安瑞麟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言道:“关注国内拐卖儿童罪行的电影《家》正式定档六月; 将在六一儿童节当晚举办首映。”
五月,马捷南导演在电影《家》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见缝插针地宣布:“由本人执导、金牡丹奖最佳新人男演员寇钧主演的悬疑刑侦类电影《报警》将于6月3日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这条消息一出,寇钧与夏至的粉丝异口同声:“你妹!车祸现场啊!”
平心而论,《报警》与《家》这两部电影其实并无可比性。
电影《家》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宣扬的是社会的正能量,明显带有政治任务的性质。是以,定档之初便得天独厚,各路媒体及相关政府部门都大开绿灯共同发力,一天三次每次8小时地做宣传打广告,务求人人知晓、家家关注。那架势,真恨不能直接把电影票送到全国人民的手上,然后一到时间就把人拉去电影院。你是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
而原创悬疑题材的电影在国内一向不受追捧,《报警》走的是文艺风,马捷南志在口碑与年底的金枝奖。对票房和宣传这两回事,他虽不能说全然不顾,但也是差不多就好的态度。
有此不同,待两部电影上映,《家》的票房自是在毁誉参半中一路高歌猛进;而《报警》虽不温不火却后劲十足,不紧不慢地缀在《家》的身后积攒着口碑。
上映十天,《家》正逐步逼近7亿大关,《报警》则刚破3亿。相比当年《青龙诀》的24亿,这两个数据显然相当拿不出手。但六月并非电影的黄金档期,国人又普遍喜好商业特效大片。不懂电影圈行情的路人或许还在感叹两个小鲜肉离正式挑大梁差很远,可业内人士却都已领教到夏至和寇钧两人的战斗力委实生猛。至于这两人的粉丝,自打有了李世民与金牡丹奖在手,面对有竞争关系的同辈小鲜肉,他们早就云淡风轻笑看疯狗。更何况,他们还都被安宁和习风虐地死去活来,上网哭诉都来不及,哪有空搭理那些蹭热度的红眼病?
寇钧与夏至两人时隔一年再拍电影,两人粉丝皆是喜气洋洋。影片尚未上映,论坛里的宣传公共楼就已分别盖了10多页,粉丝们在楼里上美图、上段子、预测剧情与票房,其乐融融。直至电影上映,这风向立时一转。
《报警》的公共楼里,一位论坛ID为“感觉被抽了一个耳光”的网友怒不可遏:
寇钧铁粉,等了两年才等到他新片上映。现在感觉……你妹!马捷南,我们江湖不见!
深呼吸,以下涉及剧透,反白处理。寇钧的角色习风是警察局里的犯罪心理学专家,顺便还兼职谈判专家。一次出警劝人别跳楼,眼看都要劝下来了,那自杀的卢瑟突然来一句:“警官,玫瑰已经凋谢了。”这是劝人别自杀么,要给人希望,大家都懂的。于是习风答他:“但明年依然会开。”结果那卢瑟就大喊大叫着跳了,留下习风风中凌乱。
电影么,傻逼都知道这句话肯定是线索了,更何况习风这号智商爆表的?一查就发现,三年内出了七起卢瑟自杀案件,这些卢瑟死前都留下了跟玫瑰有关的线索。——这里的推理部分是精华,习风最后发现幕后大Boss跟大Boss对峙的那一场非常带感,看地我头皮发麻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是,马捷南,我还是不会原谅你的!哼哼!
天才都是寂寞的,习风发现了这是连环杀人案,但他的同事都不这么认为。习风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只能自己查。怎么查?利用大Boss爱炫耀爱争胜的心理,守株待兔!于是习风假装因为这系列的案件跟同事闹翻,辞职,自暴自弃,炸鸡啤酒,把自己也变成了痴肥卢瑟。另一方面,大Boss见我辛辛苦苦作案七次,已经可以召唤神龙了喂!终于有人注意到我了!激动啊!感动啊!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啊!一定要把习风也弄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是我最珍贵的猎物。”——变态的世界,我真是不懂啊!
同志们!姐妹们!我们这是国产片对吧?我们这是华夏国对吧?我们的电影一向老套,正义必胜邪恶必亡对吧?正派不会死对吧?你妹的马捷南!你走什么不寻常路啊?就你能是吧?你怎么不上天!!!老娘憋着一口气,眼睁睁看着寇钧这绝世帅哥把自己从精英整成卢瑟,就TM等着他翻盘扬眉吐气,结果他居然跟大Boss一起挂了???
笑着进影院,哭着让男票扶出来。感想如ID!
这条长长的留言显然得到了最大的拥趸,无数网友在这条留言下真情实感地回复:“说出了我的心声!”难得有少数理智派劝说:“整个案件手法环环相扣,习风不死的确不能破局。马导如果强行让习风活下来,整个案件就出现重大Bug了。个人以为这是历年来国内上佳的原创悬疑侦探片,打分至少9分以上。”但也很快就淹没在了一众粉丝们“我不在乎他能不能破案,我在乎他能不能活下来!”的哭诉中。
而相较电影《报警》公共楼里的群情汹涌,电影《家》的公共楼里就安静了许多。
“观影归来,无FUCK说!上票根,是好片,但近期内不想二刷了。心累!”
“谁都有错,谁都情有可原。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一声叹息。”
“可怜?最可怜最无辜的是安宁好不好?安家那个被换走的小女儿最后对安宁说我原谅你,安宁居然还笑?我在电影院哭地像个傻逼啊!”
“安宁这孩子太轴!所以就他活地最累!”
“希望安宁亲生老爸最后能理解他,这孩子真的恩怨分明。至于他养父母,呵呵,人家已经仁至义尽了。最后法律怎么判,都是他们应得的!”
“生儿子真有那么重要么?我也是女孩啊!幸亏生在大城市了!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外婆不重男轻女!感谢独生子女政策!感谢生男生女都一样!感谢妇女能顶半边天!”
“楼上,这电影的主题是说拐卖啊!一桩买卖,毁了两个家庭,一条人命!触目惊心!强烈要求拐卖妇女儿童罪入死刑!”
“死刑+1”
“死刑+10086”
……
而微博上,在影评圈内粉丝众多的资深影评大V“电影大咖秀”则出了一篇题为“世事唯艰,愿你我皆有不泯的天真”的通稿,将《报警》与《家》这两部六月大热电影综合评价了一番。
六月向来是电影淡季,进口大片都未必能挑起观众的兴致。没想到今年却有两部国产影片横空出世引发观影热潮,实乃后生可畏。
《报警》是悬疑侦探片,由寇钧扮演的习风一角本是警届精英、明日之星,有大好的前程。可为了追查一个犯下连环凶杀案的犯罪团伙,还死者一个公道,他不惜牺牲性命。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他的上司不能。连环凶案牵扯多个兄弟单位且已被定性为自杀案件,翻案的证据十分不足,要重新立案侦查无疑费时耗力且得罪了很多同僚。他的同事不能。作为一手挑起这连环凶案重新进入侦查程序的发起人,如果无法抓到真凶,主角无疑前途尽毁。甚至,观影的观众也不能。为了追查真凶,寇钧从一个风度翩翩西装革履的帅哥变成了油腻邋遢的卢瑟,最后又不得不与真凶同归于尽。什么叫最大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去看《报警》!
但是扪心自问,习风这么做真的不值得么?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惩恶锄奸是他毕生的职责。正邪对决,如果他做不到牺牲自己,又何谈守卫百姓?整部影片中,习风一直是孤独而执着的,固执地以一人之力对抗着整个犯罪团伙。高楼上与幕后真凶的最后对决,他迎着风伸开双臂笑言:“如果我们俩一起死在这呢?”生死之际,他的笑容却是天真无邪。相比片头那个警届精英,他已经发福了整整30斤,但谁能说他不帅?
而跟习风一样天真一样孤独的,还有安宁。电影《家》关注的是拐卖罪案,相比可怕的连环凶杀案,拐卖问题显然离我们更近一些。安宁遇到的也是比正与邪更为现实的问题,情与法。在这个圣母白莲花被群嘲的年代,安宁的选择显然是两面不讨好。但他错了么?
面对重病的养母,他本可以大声痛斥:你毁了我的原生家庭,你害死了我的亲生母亲!然后不顾而去,跟亲生父亲回到城市过上吃香的喝辣的的好日子。没有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