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牛男_报纸糊墙-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先生,这人得的是啥病啊,不传染吧?”这时候一旁的人群中挤出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妇人,问白老头道。
    “他那是从前受伤落下的病根,放心吧。”白老头这时候已经开始接待下一个前来领取号码牌的人了,其实也简单,就是问一问啥病症,确认一下看看是否属实,再看他适不适合这一次的牛膏,一般一两分钟就能搞定一个。
    “那行,这位大哥,要不你就去我家住吧,我家房间多,你看,就那边,七层楼呢,除了一楼的店铺和二楼的客厅厨房,剩下的都是房间。”一听这人没啥传染病,这妇人也就放心了,十分热情地招揽起生意来。
    “一个晚上多少钱啊?”那中年男人还有点担心挨宰,像这两天水牛镇上这种情况,小镇上的屋主要坐地起价也是正常,他这两年身体不好,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慢慢变得紧张起来,这时候不问清楚他是不肯跟着去的。
    “这两天比平时贵点,一个房间一个晚上一百块,大伙儿都是这个价。”那妇人说着就伸手帮他把行李给拎了过去,催促他赶紧跟自己走,她家里空房间多,一会儿还得往这边跑几趟呢。
    “那行。”一个房间一晚上一百块那是不算贵,这两年他四处求医,多坑人的情况都见过,相对而言,这水牛镇给他的感觉还是比较实在。
    “来来,这边走。”那妇人拎着一个不轻的行李包,走得却很快,边走还边跟这中年男人搭话:“人这东西就是不中用你说,我男人也是,前些年出车祸伤了腿,到现在也是干不了重活。”
    “伤腿还好些,我这伤的是脊椎,弄不好就得半身不遂。”那男人叹气道。
    “那你可得好好治,刚刚给你发牌子的那个老先生知道吧?他的医术就好得很,我男人那腿脚,给他瞧过两回,几帖药下去,看着就利索不少,下雨天也不咋疼了。”那妇人把沉重的行李往上颠了颠,又道。
    “我先前听人说,他治恶疮最厉害。”那中年男人有些吃力地跟在后面。
    “治恶疮那确实是厉害,不过在筋骨方面也厉害,咱文化广场那些练功夫的知道吧?”妇人问他。
    “我听说过。”
    “那里那个教人工夫卜师傅,就是那白老先生的徒弟,那白老先生你别看他那样,其实也是个练家子,一把年纪了身子骨可好着呢,我男人说了,那练功夫的人啊,对筋骨这方面都门儿清,不过你这伤的是脊椎,那还真不好说,改天等镇上这些人都散了,你再找他瞧瞧去,横竖来都来了。”
    两人说着,便进了一家杂货店。这会儿店里不少客人,买纸巾的矿泉水的泡面的,柜台后面就只有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样子,黑黑瘦瘦的,算账收钱忙得不可开交。
    “儿子,你爸还没回来呢?”那年轻妇人扬声问道。
    “哪那么快,跑一趟永青来回都两个钟头,今天说不定还找不到车。”那男孩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却像是个小大人。
    “那你再坚持一会儿啊,妈先把客人领楼上去。”妇人说着也不停留,拎着那中年男人往店铺后面的楼梯间走去。
    “哦。”后面传来小男孩清脆的嗓音。
    “你就住这屋吧,这是我家客房,被褥都是刚换上去的,这房间朝南,你看,这会儿还能晒到太阳呢,冬天里住着最暖和。”年轻妇人放下行李,然后又从钥匙串里拆出这个房间的钥匙,递给那中年男人。
    “那个,我老婆孩子一会儿也该过来了,你看能不能再打个地铺?”那男人问道。
    “行吧,我男人这会儿就是上永青买被褥去了,这快过年了,刚好那边好多卖床上用品的都打特价,中午的时候出门,这会儿还没回来呢,现在先这样,晚上我再给你们送一床被褥过来。”那妇人也是好说话。
    “那谢谢你了。”
    “谢啥,你看看是要在房间里休息一下,还是出去逛逛?我家楼下是开小店的,整天人来人往,你拿好钥匙,出门的话记得把这房间门给锁上。”
    “行,知道了。”
    “那你先整理着,我再上牛王庄那边看看去。”
    “诶。”
    接下来这妇人又跑了几趟,最多的一趟拉回来十多个人,一下子就占了四个房间,最后连他家顶楼隔间都要打上了一排地铺,这才作罢。
    直到天快黑透了的时候,他男人这才雇了一辆车子回到家中。
    “怎么这么晚呢?就等你的被褥了。”妇人抱怨道。
    “我怕家里的泡面不够卖,刚刚又去拿了一批。”她男人这时候也是一脸的疲惫。
    “对,我倒是把这个给忘了。”夫妻俩一边说这话,一边把东西往屋里搬,被褥就都堆在楼梯口,一会儿那些房客们进进出出,上楼的时候就让他们顺便抱上去。
    “咋样?家里的房间都满了?”
    “都满了,顶层都住了人了,我这一高兴,差点没刹住车把客厅也给租出去了。”
    “客厅就别租出去了,这塞得满满的,来去也不方便。”
    “可不是。”
    “这回来的大多都是病人,你可挑仔细了?”
    “放心吧,我都上牛王庄那超市前面守着呢,哪一个身上啥毛病,听得清清楚楚,自个儿找咱们店里来的一个都没收。”
    “哎,那可不能收,宁愿少挣点。”
    “那还用你说啊?不过你说,他们那些人到时候可住哪儿呢?”
    “刚刚听那开车师傅说,他们老家村子里都有两个空房子租出去了,这两年咱镇子边上多少房子都空着呢,仔细找找,也不怕没地儿住。”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水牛镇的街道上这一晚格外热闹,今天中午牛王庄上死了一头牛犊的消息一传开,就有动作快地开始往这边来了,这时候有些人已经在镇上安顿下来,另外还有很多人正陆续到达。
    开小卖铺的这一家三口,这时候终于也能歇下来喘口气了,一家人坐在柜台后面商量今天晚上吃啥?
    “儿子,你上隔壁叫三碗面吧,咱们今晚不做饭了。”那妇人此时虽然疲惫,心情却很不错,水牛镇这一热闹,接下来几天的功夫,楼上那几个房间的房租,加上他们店里的生意,能挣不少呢。
    “他家啥面都卖完了,刚刚还上咱店里买挂面呢。”她儿子不动弹。
    “那要不上桥头叫点吃的?”这两天眼看着就要挣钱了,孩子他爸这会儿也挺舍得。
    “拉倒吧,你看那边多少人,就跟打仗似的,我可不去挤。”他儿子哼唧道。
    “八块五。”这时候柜台这边有人过来结账,那妇人立马又精神满满地站起来收钱,一边又念叨说:“今天这人可真够多的,再晚一点,估计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了。”
    “咱今天晚上通宵吧?”他儿子道。
    “我跟你爸看着就行,你管自己睡觉去。”妇人说。
    “阿兰啊,你家楼上那些人,问没问你吃饭的事?”这时候他们家一个邻居过来了。
    “问了,咋没问啊,可我这不是忙不过来嘛,那么多人的饭菜,哪有功夫去做啊?”那年轻妇人随口应道。
    “我也是给推了,过后想想又觉得可惜,你说咱这小地方上,难得有个赚钱的机会,阿兰啊,要不咱一起干吧,一人就弄一样菜,多找几个人,那菜式就多了,爱吃什么由得他们挑,咱摊子一起摆,钱就各赚各的,你看咋样?”这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过来说这一番话的。
    “我看行,你打算做点什么菜啊艾姐。”那被叫做阿兰的年轻妇人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
    “嗨,我公婆今年学人家种菜,种出来的菜还不舍得卖,腌了那么多,趁这一回我给他们处理掉一些,明天买点大肠回来一起做个菜。”那艾姐说道。
    “这个行,你做的大肠咸菜那是真好吃。”阿兰笑道。
    “妈,咱就弄酸菜鱼吧?”阿兰的儿子插话说。
    “酸菜鱼也挺好,你做的酸菜鱼好吃。”艾姐也说。
    “那行,咱家就弄酸菜鱼了。”阿兰爽快道。
    “那行,就这么说定了,你忙着,我再上别家问问去,多喊几个,人多热闹。”艾姐说着就又要去下一家。
    “诶,艾姐,咱每家每户就只弄一个菜吗?”
    “那还不是想弄几个就弄几个啊,我就合计着,每家每户就弄那么一两个菜,省心。不过你到时候要是还想弄点啥,咱最好先通通气,别到时候都重了。”
    “那是应该通通气,我一会儿打电话问问我姐,看她来不来,她要来的话,我们就多弄一两个菜。”
    “那好啊,人多热闹。”
    此时此刻,像她们一样的人还有不少。
    这两年的水牛镇虽然发展得很不错,但是对于镇上的绝大多数人家来说,赚钱的机会还是比较难得,这一次镇子上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很多人就都动起了心思,这个时候谁也没想到,一头水牛的逝去,竟然能在这个小镇上兴起一个集市,这样的集市一次次延续下去,直到发展成水牛镇上的传统节日。
    
    第279章 咱吃饱了再走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永青镇客运站,一对面容憔悴的男女正随着人流从车站里走出来。
    车站外面的马路上车来车往,马路边有不少卖水果的卖早餐的开三轮车的,还有许多进进出出的行人,车水马龙一片喧嚣。
    “水牛镇水牛镇了啊!”
    在不远处的路口,停着一辆银灰色的柳州五菱,开车的师傅这时候正蹲在一旁的马路边抽着烟,一边抽着,一边注意着车站出入口的方向,时不时喊两声水牛镇。
    “到水牛镇牛王庄多少钱?”
    男人带着他妻子快步走过去,他们昨天傍晚出门,坐公车到火车站,买了票又等了一个多钟头,这才坐上了前往彤城市的列车,今天早晨从彤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倒是也看到了几两在火车站附近拉客的出租车,四个人拼车,一人二百,直达牛王庄,但他妻子硬是嫌贵,最终他俩还是去客运站坐的汽车,一路辗转,此时两人都已经相当疲累了。
    “牛王庄都住满了。”那开车的青年抬头看了他们一眼,问道:“冲牛膏去的吧?”
    “是啊。”那男人的妻子应道。
    “那到水牛镇上就行了,就在牛王居前面那小广场,去那儿排队。”那人说着便站了起来,把烟头往地上一丢,抬脚碾了碾,道:“一人二十块,走不走?”
    “走走。”那男人连忙说道。
    那开车的青年帮他们把行李提到车后斗,待二人坐定,也不多言,这便出发了。
    坐在后排座位上的那对夫妻心中有些疑惑,怎么刚够两个人就走了,一般像他们这种拉客的,不都是要坐满了人才出发的吗?不过他俩也都没说什么,毕竟现在他们也是赶时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师傅,上那儿排队的人多不多?我们这会儿过去晚不晚?”车子刚开出去不远,那男人忍不住就问了。
    “有点晚了。”那师傅一边开车一边留意马路两边,嘴里还说道:“一会儿要是没排上队,你们就直接去找那白老头,要是对症,他就能给你们名额。”
    “就是那个打铁铺的白老先生吧?”一旁的女子问道。
    “没错,就是他。”那青年随口应道。
    “那你有没有听说,他们这回这个牛膏,一份打算卖多少钱啊?”那女子又问。
    “五十块,不过分量可不咋多。”那人的注意力依旧放在一旁的马路边。
    一听只要五十块钱,那女子顿时就放下心来了,她丈夫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眼下这种情况,只要能对症,别说五十了,就是五百五千甚至是五万,他们都得咬咬牙买了。
    关于牛王庄上那牛王的传说他们都没少听,还有人说他们家那水牛肉就是神仙肉,这说法虽然不靠谱,但是对于很多病急乱投医的人来说,却无疑就是一根救命稻草,谁肯轻易放过?偏偏老周还放话说他们家要是有牛肉,那肯定得是死牛肉,这个死牛肉着实不好等,等那些水牛寿终正寝那至少也得二三十年。
    在这种情况下,这回的牛膏一份只卖五十块钱,那真是大大的厚道了。
    “去水牛镇啊?”就在他们夫妻二人真寻思的功夫,前面的马路边就出现了两个拦车的,一老一少,一个老奶奶带着个小男娃,那开车的青年停下车来问道。
    “哎,水牛镇。”那老太太说着,便拉开副驾驶座的车门,和她孙儿一起坐了进去,那男孩就坐在他奶奶怀里。
    “小孩让他坐后面吧?”开车那人说道。
    “没事,我俩挤挤,一会儿你在路上还能再拉两个,今儿人多着呢。”那老太太自顾自说道。
    “今天交警都出来了,谁敢超载啊?”开车那青年笑着说道。
    “不能再拉人了?哎,没事没事,就这么坐吧,也没多少路。”这两天来来去去的外地人太多,老太太也不大放心让她孙子一个人坐后头。
    一行人再次启程,又驶出去一段路程之后,车子拐进了马路边的一个路口,在一家卖杂货的门店前面停了下来。
    “喂!东西呢?”开车那人冲店里喊了一声。
    “都点好了,这一堆就是。”店里跑出来一个年轻小伙儿,快手快脚地拎起一旁的两大包快餐盒就往车斗后面放,开车那青年也下车去帮忙,两人合力把堆放在店门口旁边的那些货都装到车上,又拉了绳子捆绑固定。
    “你早点给他们送过去啊,催命一样,电话都打了好几个。”
    “行,知道了。”
    “昨晚刚拿了一批泡面,这会儿又说卖完了,还是你们镇上的生意好做啊。”
    “那你也去做呗。”
    “要去,等那牛膏出炉了我就跟着瞧瞧热闹去,哈哈。”
    他们俩在外头谈笑自若,车里的那对夫妻却等得有些心急,虽然刚刚那青年说去晚了还能去找白老先生,但这俩人心里还是感觉不太踏实,早点过去,总没坏处。
    好在他们装完货以后也没再磨蹭,车子很快再次出发了,这一次车子里人也满了货也满了,一路就不再停留,坐在后排座位上的那对夫妻心里也稍稍安定下来。
    车子出了永青镇,很快便上了盘山公路,弯弯曲曲的柏油路在大山小山中蜿蜒。
    路的一旁是山坡,坡上有着枯黄的杂草和碧绿的松树,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藤蔓,路的另一边是陡坡,坡下往往有溪涧,清澈的溪水从那些黑色的红色的石头上轻快地流过,在有些地方,还会形成一条条小小的瀑布,发出清脆悦耳的水声。
    这里就是他们将来要居住生活的地方啊,就在他们这么看着想着的时候,车子突然又一次停了下来。
    “哎,头儿,你帮我看看这车又出啥毛病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出现在车窗外,此时正跟他们这辆车的司机说话。
    “咋了?”这辆车上的师傅咧嘴笑着问道,半点不替他着急。
    “趴窝了。”那年轻人哭丧这脸说道。
    “早让你学你不学,行了,我先走了,你等修车的过来吧,不然你自个儿琢磨琢磨也成。”他不仅不打算下去帮忙,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哎,头儿,你就帮我看看吧,你那手艺好,分分钟就搞定了。”车外那人是个属狗皮膏药的,这时候就扒着车窗死活不松手,要知道他们每个月的工资跟业绩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两天生意正好的时候,可经不起耽搁。
    “少给老子灌迷汤,我车上的人赶时间呢。”
    “头儿……老大……”
    “行了,一会儿下来的时候帮你看看。”
    说话间,那师傅的手机响了。
    “喂?”
    “副食品市场?”
    “知道了。”
    “老白他们回去了没有?”
    “哦,下午还出来不?”
    “知道了。”
    “好,挂了。”
    挂了电话,没再搭理车窗外那倒霉蛋,他便再一次发动车子出发了,待转过前面的一个大弯,他对后面那对夫妻说道:“牛王居那边的人都散了,你们要不要上打铁铺碰碰运气?”
    “已经结束了?”一听对方这话,那夫妻二人心里顿时就是一沉。
    “是啊。”那人应道。
    “那好吧,我们上打铁铺去看看。”那丈夫说道。不管能不能有牛膏,他们都得上打铁铺找白老先生再看看他妻子的病,上回开的几贴药都已经吃完了。
    接下来一路无话,车里车外都是一片安静,除了偶尔会有一些车子迎面开来,和他们这辆车擦身而过。
    靠近水牛镇的时候,外面的气氛慢慢就变得热闹起来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碧绿色的水库,此时正是冬季,水库边的草也都已经枯了,但是有人不知道从那里弄来一大捆翠绿的青草,有几头黑色的大水牛或卧或站,嚼着青草在这里小憩。
    水库旁边的马路上,靠路边停靠着一排汽车,这些车子沿着那路边排列,一辆辆向这水牛镇中心的方向延伸而去,被这些车子占了地方,路面就显得狭窄了不少,来往的车子都放慢了速度,如此一来,便显得更加热闹拥挤了。
    他们前面那辆车开得尤其慢,那车主一边开车一边探头看向路边偶尔出现的空处,显然是在找地方停车。
    “哎,哥们,去游泳馆吧,那边空。”他们这辆车的司机突然探头冲前面喊了一声。
    “听说那边也满了。”那人干脆停了车,回头冲这边喊道。
    “那边的道路是后面规划的,路面宽,随便找个地方都好停车。”这边的师傅回答道。
    “哎,谢了哥们。”那人说着,便开着车往游泳馆的方向去了。
    这一路走走停停,好容易进了镇子,先把那祖孙二人送到了地方,然后又在到一家杂货店去卸货,这时候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了,不过横竖已经排不上队了,所以这对夫妻反而不着急了,这时候坐在车子里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只觉得十分热闹。
    卸完了货,那开车的师傅又被马路另一边一排卖快餐的摊子给吸引住了,这些摊子看着也奇怪,摆摊的家伙什就千奇百样,好些桌椅板凳,明显就是家用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大锅大盆,一看就不咋专业。
    “这大肠真香。”那人在一大盆冒着热气的咸菜大肠前面停住脚步,笑嘻嘻地对摊位上的一位大姐说道。
    “哎,树林啊,你今天咋开车?不练工夫了?”那大姐刚刚出摊,她这也是头一回出摊,手忙脚乱的,直到听到声音了,才知道自家摊位上来了人。
    树林?车上那对夫妻有些吃惊,他俩来这边,一方面是看病,另一方面也得找活干,不能坐吃山空不是,毕竟看病的花销也是很厉害的,所以他们对于水牛镇和牛王庄都做过一些了解,关于肖树林这个人,也听说过一些,没想到这么巧,今天他俩就坐了他的车。
    “忙不过来,我搭把手。”肖树林笑着说道。
    “哎,树林啊,刚好,你帮我尝尝看,我家这大肠咋样,不知道有没有人买。”那大姐说着就拿起一个快餐盘,给肖树林打了一勺大肠咸菜。
    肖树林都没要筷子,伸手就捏了一个大肠丢嘴里,嚼了几下咽下去,然后便向对方竖起了大拇指:“好吃!”
    “真好吃啊?”那大姐笑道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你别是哄我的吧?”
    “哄你干啥,有米饭没有,我刚好饿了。”一大清早就出门,这会儿刚好饿得厉害,刚好有了这些大肠,就着米饭先垫垫。
    “米饭这边,哎,树林啊,米饭在这边。”
    另一边的一个大娘听到了就赶紧招呼他过去打饭,这些日子肖树林在文化广场帮卜一卦教人练功服,镇上好多小孩和家长对他都熟悉。肖树林今天也是赶上了,刚好来这边卸货,碰上了他们这些人刚刚出摊的时候,饭菜都是刚刚做好的呢,热热乎乎的冒着香气。
    “哎。”肖树林果然就端着快餐盒过去了。
    “你吃吃看,我家蒸的米饭香不香。”大娘说着就给他挖了两大勺白米饭,在快餐盒里堆得尖尖的,练功夫的人都能吃,这两勺米饭根本不算啥。
    “来,吃一块我家的猪肉蒸蛋。”
    “尝尝我这个大白菜。”
    “树林你能吃辣吧?我那口子做的虎皮尖椒,你尝尝。”
    肖树林一边哎哎应个不停,一边来者不拒,一转眼的功夫,手里的快餐盒就从一个变成了两个,肉啊菜啊堆得老高,他一边吃着,一边还不忘招呼车上那两个:“你俩也饿了吧?咱先吃饭,吃饱了再去打铁铺。”
    
    第280章 
    
    这夫妻二人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没有正经吃过饭,这时候确实也饿了,听肖树林说要吃完饭再上打铁铺,他们也都没什么意见,毕竟这人是肖树林啊,如果是他带着他俩去找白老先生的话,肯定比他们自个儿找过去强一些。
    “这蒸蛋多少钱一份?”
    夫妻二人下了车,也不要快餐盒,自己从袋子里拿出了两个铝制饭盒,听说牛王庄上吃饭也都是自备餐具,他俩这两年手头比较拮据,平日里都是能省一点就省一点,所以一早就把饭盒准备好了,再说用快餐盒也有些不安全,身体健康的人可能不觉得,像他们这种被病魔纠缠过的,便比别人过多了一份小心。
    “这一小块就是四块钱。”
    卖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