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牛男_报纸糊墙-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爷说再这么骂下去,将来指定娶不到媳妇,长得好看也不顶事。”燕云开一边掏出手机,一边在嘴里这么说道。燕云开搬来这里也有日子了,也学了一口当地口音,没事也会跟人耍耍贫。
“别听你爷瞎说,就是在网络上骂骂,谁能知道呢?”白老头嘿嘿笑道。
“那倒是。”燕云开点点头,拿出自己的手机,手指翻飞,很快也加入了战局。
“……”刚刚还差点被对方的美貌闪瞎了眼睛的某位姑娘。
“怎么样?幻想破灭了吧?”蓝燕抬头瞄了这姑娘一样,笑着问道。
“哈哈。”那姑娘干笑两声。
“不止会骂人,还是个养鸽子的,每天都要打扫鸽舍,弄一身的鸟粪味。”蓝燕她男人李海梁也这么说道。
第286章 割我的肉去烤吧
当天晚上于梓年他们回到牛王庄上的四合院,才知道这一次抱着和他们差不多的目的来到这里的人一点都不少。
消息的这才放出去没几天,人数就已经有十多个了,按照先来那几个人的说法,这几天还不断有人过来,等到这家医馆建完,到时候肯定更多,按老周的意思,最多只要五十个,中间如果有人出师或者中途离开的,到时候再补,这家不大的医馆,收五十个学徒基本上也已经是极限了。
说到接下来这段时间要何去何从的问题,大部分人都表示要到施工现场去帮忙。
罗蒙目前在这一片相当有人气,他的这家医馆,又有白老先生帮忙,在打铁铺那边,听说还有大人物能帮他们镇场子,总体来说,大伙儿对这家医馆都是相当有信心的。
“我们昨天已经去那边拍了几张照片,等到时候开始施工,还要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其中一个看起来三十上下的年轻男人这么说道。
“是啊,将来等到这家医馆驰名中外的时候,我们的帖子也会跟着出名的。”另一个年轻点的笑着说道。
“希望老周家的这个医馆,不仅仅是驰名中外,还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一个年长些的这么说。
“话说,老周家这个医馆要是能屹立个几百上千年的话,咱这个帖子是不是也就可以成为史料了?”其中有人玩笑道。
“那是必须的!反正我看好咱老周!”
“这家伙也可以说是老周的脑残粉了,听说这边要弄医馆,公司立马就给他卖了,收拾收拾就上这儿来了,丫还不是个学医出身的,也不怕选不上。”
“怕什么?咱也是有点底子的,再说了,选不上就留下来继续学习呗,没事就去蹭蹭课,听说老周到时候还能给提供免费的包子馒头。”
“去工地帮忙也挺好,等开馆以后,一个月就两百块钱,那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呢,趁现在能攒就多攒点。”
“两百块钱是少点,还不够每天晚上出去吃个宵夜的。”
“实在不行,等到时候轮休了,就上牛王庄来干点体力活儿,包吃包住呢,横竖是饿不死,愁啥?”
事实上,还不止是包吃包住,医馆这边刚开工没几天,就有人给老周送了一批服装过来,东西送到四合院的时候,刚好是当天傍晚下工以后的时间,于是大伙儿都围在那里看热闹。
“咱开的可是医馆啊,不是学馆,咋还给做书生袍呢?”老周见他们从车里拿出来的那一套套白底蓝边的书生袍,忍不住就乐呵了,这些人还真挺舍得,看这衣服的料子,估计也不咋便宜。
“你这儿受关注度不是高嘛,就当是宣传中国传统服饰了。”给老周送这批衣服过来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艺术青年。
他是某个古装论坛的元老级成员之一,他们那论坛里也有不少牛王庄的死忠粉,这回听说罗蒙这边要整医馆,坛友们便集资制作了这批服装让他送过来,一来是为了表示对这家医馆的支持,二来也希望通过这家医馆宣传宣传传统服饰。
院子里大伙儿七嘴八舌的,一边参观这些衣服一边评价,又是摸料子又是看款式的,那几个已经被选为医徒的都显得很高兴,这书生袍穿身上多帅多有气质啊!
“成,那就宣传宣传吧,反正也不用我掏钱。”罗蒙其实也觉得穿穿传统服饰挺好的,这年头喜欢传统服饰的人不少,但是要真正推广到日常生活中,真没那么容易。
“哪儿能要你掏钱呢,你只要把这家医馆经营好了,就算是功德无量了。”那人笑道。
“现在这才哪儿跟哪儿呢,说啥功德无量?”罗蒙最近被人戴高帽戴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话说,就他们医馆里的人有啊?我有没有?”
“那还用说!”对方说着,马上又从车里翻出两套衣服,一套是金灿灿的员外服,还有一套是黑色劲装。
“这套是给我的?”不用说,那个员外服肯定是给罗蒙的,黑色劲装是给肖树林的,不过罗蒙本人对于这样的安排稍微感到有些遗憾:“想当年咱也是学霸来的。”难道不应该给他也弄个书生袍附庸一下风雅吗?
“老周啊,你也知道那是想当年了。”院子里的一个长工拍了拍老周的肩膀说道。
“这员外袍挺好,跟咱老周的气质形象挺搭。”
“到时候再整俩核桃。”
“脖子后头再插个扇子。”
“手里头再拎个鸟笼。”
“书生袍什么的还是不用想了,你要是真穿成那样,咱看着也别扭不是。”
“……”
当天晚上,罗蒙回自家那栋小楼以后,对着镜子一阵猛照,光这么照还不够,换上那套员外服又照了照,完了又换上一套从四合院这边拿过去的书生袍。
“别照了,睡吧。”肖树林洗完澡,见罗蒙还搁那儿照镜子呢,于是就说了。
“你看我穿哪套合适?”罗蒙问他。
“不说话的时候,穿这套也合适。”肖树林咧嘴笑道。
罗蒙这人的外形还是比较干净斯文的,就是这两年整这个牛王庄,硬是把自己给整成了老周形象,再加上他平时又好跟人耍个贫嘴,现在基本上已经很难再给人留下什么斯文印象了。
“那我明天就穿这套了。”罗蒙说道。怎么说他现在也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不能这么轻易就被剔除出斯文帅哥这个群体。
他还不信了,以他的外形气质,还能撑不起一套书生袍?至于古装不古装的,咱老周根本无所谓,反正现在又不上班,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找人签订单,爱穿啥穿啥呗。
第二天一早,罗蒙果然穿着那套书生袍去了四合院,医馆那边的建造工作他也插不上手,所以也就是偶尔过去看看,他目前的主要活动区域还是在这个四合院里,有时候再上打铁铺那边找白老头商量商量事,主要还是为了让他往这边弄几个徒子徒孙过来。
“老周,今天咋穿这个衣服过来了?”
“别说,这白底蓝边的袍子穿在咱老周身上,还真有几分书生气质。”
“看来学霸的底子还在呢,哈哈哈!”
院子里,大家这会儿正在吃早饭,见老周这身造型,纷纷出言调侃。
“我先试试这套衣服的舒适度,还得看看方不方便行动。”老周抬出事先想好的说辞。
“这么看起来,咱老周长得还真不错,在牛王庄的十大帅哥榜,咋还能垫底了呢?”边大军一边吸溜着碗里的牛奶粥,一边笑嘻嘻说道。
牛王庄上有个十大帅哥榜,榜首是陈建华,这丫虽然不是长得最好看的,但顶不住人气高啊,小姑娘们都喜欢他,也不知道为啥,甚至还给起了个外号,叫塞巴斯华。
肖树林也上榜了,位居第二,主要是因为他会武术,大伙儿都认为很帅气,还有种草药的林阔,让人摸不起底细的郑博伦,喂猴子的画家王晓晨,最近越长越出挑的眼镜仔等等。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故意的,偏偏就把老周给排在了最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大伙儿都拿这个事情当笑话说。
“连祺云的位置都比你高。”侯胖子这时候也来了一句。纳祺云是纳茂成和牛红霞的儿子,也就是罗蒙的侄儿。
“我侄儿长得帅我替他高兴。”罗蒙微笑道。
“今天这风向不对啊!”大伙儿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老周!你今天莫非要走斯文路线吗?”
“哎呀,看来换上这袍子,整个人的风格都得跟着变一变了哈!”
“老周啊,这么看的话,我觉得你在排行榜上的位置应该要往前面挪几个才对。”
“起码得前进四五个。”
“怎么说都应该要挨着肖树林的位置才行嘛。”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可劲儿给罗蒙灌迷汤,等灌得差不多了,正题来了。
“老周,咱好长时间没吃过板栗烧鸡了,今儿中午烧一回吧。”
“我刚刚看到咱这厨房冰柜里头还冻着一大扇猪肉。”
“上回论坛上有人说,看到你从果树林那边挖枸杞子酒出来了?”
“昨晚下工的时候,我看到咱那沟里的溪石斑鱼都老肥了。”
“山上的羊也肥得很。”
“老周,咱今儿晚上吃烤全羊吧!”
“……”罗蒙忍了又忍,终于还是绷不住了,捋起那件斯斯文文的书生袍的衣袖,把自己的一条胳膊伸到众人面前:“还是割我的肉去烤吧。”
第287章 坐馆大夫
老周的这一家医馆,最先完工的是前面的两个八角亭,原本罗蒙只打算修一个,之后在画设计图的时候,采纳了设计师的意见,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亭子。
这两个亭子就坐落在医馆的小广场中,面对医馆站立的话,这两个亭子就在左手边,并没有挡住医馆正门。
之所以要建两个亭子,是因为老周说要在亭子中间建灶台安锅炉,如果只有一个亭子的话,这灶台锅炉一烧起来,夏天的时候就会显得很热,所以另外再建一个小亭子,大亭子则主要用来休憩。
大亭子中间有一张石桌,石桌上有一个看起来不大、但是巨沉无比的捐款箱,这个捐款箱是彤城论坛的坛友们出资定制的,老周没出一分钱。
箱子的四面雕刻着许多文字,仔细看,捐款箱正面上刻着:“水牛镇上有牛男,名罗蒙,字老周,建此水牛馆,修此牛王亭。此箱为捐款箱,一毛两毛不嫌少,一万两万不嫌多,捐不捐全看心意,捐多少全凭能力。”
左侧一面的内容是:“当众开箱,当众清点,每日记账。开箱时间为每晚九点半,为了您的捐款安全,捐款请尽量在晚上九点半以前。”
右侧一面的内容是:“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帮助身患疾病却无力求医者,对于这样的病患,水牛馆只收取一半费用,从此箱出。所有资助者皆有名有姓,可以查证,欢迎监督。每月十号出对账单,贴于此亭亭柱上。”
背面一侧则是几个遒劲的大字:“好人一生平安。”
这两个亭子建好后,首先就成为了施工现场的工人们的休息场所,锅炉里每天都有热水和凉茶,灶台上也一直都蒸有包子馒头。
在水牛馆施工的这些日子里,常常也会有水牛镇上的居民过来帮忙干活,他们也不要工资,也不是从早干到晚,就是有空的时候过来搭把手,老周早早就在亭子里把包子馒头供应上,起码别叫他们干完活以后还空着肚子回去。
在建房子这一块,老周是不怎么需要费心的,他要费心的是人才问题,总不能到时候医馆建好了,坐馆大夫却只有白老头一个吧?他也忙不过来啊。
白老头倒是答应在水牛馆开馆之初,先喊两个他的徒弟过来支应一段时间,至于到时候能不能留得住人,那就得看老周自己的本事了。
要知道,一般能达到他们要求的坐馆大夫,那肯定都是有能力的中医,这样的人,在别的地方肯定也能吃得开,很多中医在一个地方行医多年,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生活安稳,也根本不愁客源,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不会想要换地方发展。
按老周的想法,他这家医馆的坐馆大夫至少也得要五六个,轮换休息,再加上早晚班安排,只有白老头再加上他的两个徒弟肯定还是不太够。
如何才能招到人,老周想了想,决定还是要从福利待遇下手。首先住房问题,医馆楼上就有宿舍,对于一些拖家带口的大夫,肯定得给安排套间。然后工资,这个就不提了,采取的是提成制。最后就是其他福利待遇方面了,老周想了想,又上网发了个帖子。
“水牛馆招聘坐馆大夫,待遇从优。可携家人上岗,水牛馆二楼清净套房若干,先到先选。”
“三餐由牛王庄配送,也可以自己开火。四季有蔬果,每个月另外补贴十斤自产肥猪肉,逢年过节有福利。年底有大礼,标配是十斤猪肉、十斤羊肉、两只鸡、五斤枸杞酒、三斤蜂蜜,均为牛王庄自产,届时看情况另行增加。”
写完上面那些,老周想了想,又在后面增加了一条:“家中如果有婴幼儿,也可以从牛王庄购买奶粉,每位坐馆大夫最多两个名额。”
这个帖子一贴出去,就把论坛里的坛友们馋得直流哈喇子。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啊!”有位坛友看完这个帖子以后,如此感慨道。
“每月十斤肥猪肉!馋死我了!”
“老周这回也是下了血本了,五斤枸杞子酒,那得要多少枸杞子才能酿出来!”
“四季果蔬什么的,想想老周山头上的西瓜地和那些果树林吧!”
“现在学医晚不晚?”
“我打听了,水牛馆的学徒每个月就二百块钱。”
“这贫富差距也忒大了!”
罗蒙在线等了半天,也没能等到有哪个中医出来冒个泡,坐馆大夫不好找啊,他这网撒出去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有收获。
不出几天时间,他这个帖子就被人转了又转,转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对牛王庄相当熟悉的网民们,眼馋的人不少,但是看清楚老周这回招的是什么,大伙儿也就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了。
此时,在北方某市。
在市区靠中间的位置,一片较为陈旧的老住宅区中,某位老太太这一天上午又抱着他们家小孙子到楼上的邻居家里去蹭奶喝。
在这一片住着的都是老邻居了,他们这两家人的关系也一向都挺好,楼上那户人家的女娃娃是个有口福的,她小姨帮忙给找的奶源,原材料都是采用上好的水牛奶,据说是特供级别的,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得着,还抽签呢,他们家运气好,给抽中了。
那娃娃的爷爷是大学里的教授,还拿那个奶粉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化验,结果出来后,发现比那些进口奶粉都好,从此他们家那娃娃就一直喝这个。
楼下这位老太太也有一个孙子,儿子儿媳都上班,再加上儿媳奶水不足,干脆早早就给这孩子断了奶,平时吃的都是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进口奶粉。
也就是前些时候,这老太太抱着他家孙子到楼上去串门的时候,楼上的邻居给她孙子尝了尝他们家的奶粉,结果这小子还挺识货,吃过了那个奶粉,对自家原来的那些奶粉就不大感兴趣了。
“我就说你会子也该过来了。”门铃一响,就有一个干净利落的老妇人出来给他们开门。
“整天的过来蹭吃蹭喝,我这张老脸都快挂不住了,就这小子没脸没皮,一到时间就跟我闹腾。”楼下那老太太说道。
“这有啥,刚好我家囡囡吃得少,还能给他匀点。”楼上那老妇人说着就开始冲泡起了奶粉。
“我听说从前你们家这孩子吃不完的奶粉,都是你们老两口在吃。”楼下那老太太还是不好意思。
“嗨,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能跟个娃娃争这口吃的?”楼上这位说道。
等喂完了奶,就让两个孩子滚一块儿玩耍去了,木质地板上铺了毯子,也不怕他们磕着碰着,两个小孩玩得咯咯直乐,两个老太太就凑到一块儿说点家长里短打发时间。
“你家老头又去公园了?”楼上那妇人问道。
“可不是,退休后就把上公园当上班了,又是给人诊脉瞧病又有人请吃饭的,这一出去肯定又是一整天,孙子也不帮忙带带,还悬壶济世呢,我看他最近是有点散漫惯了。”说到他们家老头子,这老太太怨念不小。
“我们家囡囡买奶粉的那个地方,听说最近也要开一家中医馆。”楼上那妇人说道。
“还整中医馆呢?”做奶粉跟开中医馆,这两件事好像也不太搭噶啊。
“我那小女儿回来说的,当初囡囡的这个奶粉,不就是她帮忙给弄的,开始的时候我们家人都觉得不靠谱,还说她浪费钱呢。”楼上那妇人笑道。
“当初她说那个事的时候,谁能信呢?这年头骗人的花样又那么多。”楼下的老太太也笑了起来。
“这回那中医馆招坐馆大夫,听说那待遇里头,就有奶粉这一项,每个人两个名额呢,你家小儿媳最近不是也有了?回去跟你们家老头商量商量呗。”楼上那妇人说道。
“有这事啊?”那老太太顿时就来了精神。
“真真的,你让你家儿子儿媳随便上网去看看就晓得了,在那啥彤城论坛里头。”楼上那妇人说。
“彤城论坛咱也知道,自从这孬孙吃上你们家奶粉之后,我们自己也上网去看过了,等今儿晚上他们都下班回来,到时候再让看看。”
两个老太太这几句话的功夫,就把一个老头悠闲的退休生活给结束了。
“反正都是给人看病,在哪儿看不是看?你去那水牛镇上,还能给咱们家两个孙儿换点奶粉回来吃。”当天晚上,这老太太一边帮他们家老头子收拾行李,一边这么对他说道。
“合着我为这个家里辛苦了大半辈子,老了老了,还让你给拿去换奶粉了。”这老头显然很喜欢现在的退休生活。
“啥叫被我给拿去换奶粉了,我孙子不是你孙子啊?就你为这个家庭奉献了大半辈子,我就啥也没干,整天吃饱了睡?”老太太不爱听他那话。
老头子被噎得没话说,但他心里其实还是有点委屈的,总觉得自己这就是被人给拿去换了奶粉,第二天他儿子开车送他去机场的时候,这老头一路上都是板着脸。
“爸,要不咱还是别去了?”他儿子问道。
“不去咋弄呢?就这么回去,你妈还能给我好脸子看啊?”老头已经充分认清了目前的状况,他们家老太太最近对他有点意见,算了,暂时出去避一避也好,大不了等过阵子再回来呗。
一路上,飞机转汽车,汽车转牛车,牛车上还有一个看起来跟他差不多年纪的老伙计,长得比他胖,稍微比他年轻点,脑壳大大的,身上也有一股子中药味。
这老头把对方打量了一番之后,抬了抬眼皮,问道:“你也是学中医的吧?”
“系啊。”对方操着一口浓浓的南方口音回答说。
“咋这表情呢?被家里人丢这儿换奶粉来了?”那老头又问。
“你怎么知道呢?难道你也系……”那老伙计吃惊道。
“嗨,哪儿能呢?我是听说这边有个姓白的老头医术还不错,打算过来会会他,临出门的时候,我老伴还跟我闹呢,说一把年纪了还瞎跑个啥?好男儿志在四方,她们娘们家家的就是不懂……”这北方老头吹牛的功夫真不是盖的。
第288章
这两个老头没有去牛王庄,而是直接去了打铁铺,来之前他们也都已经打听好了,这回这个医馆的事情,其实是打铁铺上的那位白老头说了算。
牛车驶到打铁铺下面的马路边,赶车的人对他们说:“上边那个青石院子就是打铁铺了。”
两人提着行李沿着那条砂石路走上去,不一会儿就到了那个青石大院外面。
透过院门,看到院子里有一口水井,两个年轻女人正蹲在水井边上洗衣服,院子的一边还摆了绣架,有人在绣花,另一边摆了棋桌,下棋的是一个小孩和一个老头,看棋的是一只大狼狗和一只猞猁,以及若干个闲散老头。
“你好,请问白老头是哪位。”那个从南方来的老头出声问道。
“找白老头啊?这会儿午睡还没起呢,你俩坐这儿等等呗?”院子里的人对这种情况也已经习以为常了,最近来找白老头看病的人不少,白老头有事外出或者是在休息的时候,大伙儿就会帮忙招呼一下,要么让他们坐下来等等,要么告诉他们下回什么时间过来合适。
“那行,我俩等等。”那北方老头率先走进院子,把行李随便往廊下一搁,就看下棋去了。他最近在他们家附近的一个公园里混得久了,也慢慢体会到了下棋的乐趣,从前他是不太喜欢这个的。
“咋样?你也会两下啊?”其他几个看棋的老头见他过来,就给他也腾出个位置。
“会一点。”那老头说道。他下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颇有几分悟性,现在公园里的那些老头子,很多都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
正用两条前腿扒在桌边看下棋的那两只,先后回过头来看了这新来的老头一眼。
那只猞猁看起来骄傲,随便瞥一眼就转回头去了,那只狼狗谨慎些,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他好一会儿才又把注意力集中到棋盘上,或者说是集中到棋盘旁边的那个碟子里,那里面这时候正放着这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