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男神穿六零-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排个司机?太不靠谱了。
  宋文彬听了许恒洲的话,咬咬牙,心一横跟着大侄子学开车,反正是自家侄子,也不用怕丢人,学会了是好事,学不会也尽力了,一个大老爷们,哪能遇事就往后退。
  好在宋文彬身体协调能力不差,许恒洲教起来也不会藏私,尽心尽力的教,宋文彬学得也认真,很快就摸着点儿门道。
  学了几天之后,已经能在许恒洲的直到之下,单独把车开出一段距离,绕着场子跑圈也很顺溜。
  农场里的人都欢欣鼓舞,宋文彬能学会开车,对他们绝对是有好处的,早前姓巴的还在的时候,虽然每次要好处要的多,但好歹还能给他们带些必需品回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就算有钱都使不出去,覃老师差点活活病死。
  宋文彬学车,许恒洲和向辰也没闲着,向辰每天绕着覃老师打转,听她说话,跟她学怎么教学生。他脑子还算机灵,覃老师也喜欢他,不把他当个孩子糊弄,教得很精心。
  许恒洲自己也当着学生,偶然一次机会,他知道了顾云之会多国语言,于是跟他学起俄语来。
  许恒洲本来也会几种语言,他是聪明,但更多的体现在理性思维这方面,喜欢经济类,对语言学没有偏好。以前为了方便,学过英语法语德语,这三种比较精通,其他有些语种能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但不包括俄语。
  许恒洲计划过很多次,等动乱结束了怎么过,他富贵出身,从没想过委屈自己过苦日子,以后肯定不会留在农村。他空间里有用不完的物资,但这些都不是钱,很多不能变现,他得想办法赚钱。
  当然,就算没有空间,凭着许恒洲的脑子和他知道的未来情况,他一样能暴富,但是真正能让他大展身手的时候,就算动乱结束也隔了好几年。
  八十年代初,有一条路子能让他赚足够的钱,不管是以后做其他事当本钱,还是就此收手,置房产也好做点什么生意也好,都能让他一辈子不愁吃喝。
  这不是许恒洲唯一的选择,只是这条路来钱快,而且空间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对他非常有利。
  他还没决定到底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但是不妨碍他先把基础工作做好,学俄语就是为了这个。
  这些向辰都不知道,许恒洲一向习惯了把握十足再开口说,或者直接做。向辰只以为他哥真的那么好学,到哪儿都不忘学习新知识,聪明还努力,他这种不够聪明的有什么资格瞎玩。
  于是向辰也跟着一起学,他挺想学英语的,穿越之前肯定学过,只是学得不好,应试教育出来的,大学四级低空擦过,口语更是拿不出手。
  不过看顾云之挺忙的,他就跟着学俄语,打算以后回去了再跟他哥学英语。
  于是年前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上午,许恒洲教宋文彬学开车,向辰跟着覃老师学教育学相关的知识。
  下午,顾云之开课讲俄语,许恒洲和向辰一起学,这件事是瞒着老郑和老孙头的,虽然这两人目前处着还不错,但他们也不敢赌。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折腾一回,人真得废了。
  天越来越冷,地都被冻住了,宋文彬也不会逼着李老等人这种天气下地。平时他们就照顾一下那两只羊,给它们喂些干草,赶上钟萍做豆腐,那它们就有口福了,豆渣吃得香喷喷。
  母羊刚回来那两天,确实吓着了,第二天少少的出了一点儿奶,去看挤奶的向辰失望极了。好在第二天奶量就变多了,吃过几顿豆渣之后,一天能挤两斤奶。
  小平安还太小,喝鲜羊奶不能完全吸收,家里的奶粉也还够,就没让她凑这个热闹。
  挤出来的羊奶,在锅里煮沸了,每人都能分一小杯,老郑嫌这个东西娘气,娃娃喝的,沾都不沾。老孙头喝过一次,嫌太腥了,也不要了。
  宋文彬偶尔喝一点儿,他也不喜欢这个味道,只是知道对身体好,被钟萍逼着喝一些。
  许恒洲偷偷给钟萍塞了一包茶叶,还是专门捏碎了的,让她放在羊奶里煮着去腥,味道果然好了许多。
  向辰就笑,觉得这也算是手工版的奶茶了。
  改良版奶茶大家接受度好了许多,以前李老他们都是捏着鼻子灌的。后来向辰往里头加糖,虽然大家觉得浪费,但这么一整,确实更好喝了,香香甜甜,大家都喜欢喝。
  但是不能每次都让向辰加糖,他加了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喝,第一次是尝个新鲜而已。所以后来他们还是喝普通的煮羊奶,偶尔加一回糖,就是很好的享受了。
  不用干重活,能吃饱饭,还有羊奶养着,李老等人的气色肉眼可见的变好了。
  老郑好久不见他们一回,偶尔瞅见了,随口说了一句:“看着都不像来改造的了。”
  把人吓出一身冷汗。
  当然,身体好不容易养好了,肯定不能再故意折腾坏,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以后注意着些,等人来检查的时候,弄得邋遢一点儿,就不容易引人注意了。
  中间许恒洲开车出去过两次,一次去城市里办年货,顺便去卖羊人的村子买了一些肉类,还捉了两只鸡回来,鸡蛋也买了一些。
  年货备得足足的,过年的时候大家伙一起大吃一顿。覃老师和顾云之也算许恒洲和向辰的半个老师了,请人家上门吃饭,有理有据。
  钟萍把许恒洲带来的棉花紧赶慢赶做了棉衣棉裤棉鞋等防寒衣物,偷偷做好,再给李老等人送去。李老等人受多了恩惠,话不多说,把这些都记在了心里。
  宋文彬也做了一件重要的事,他从许恒洲带来的烟酒中,挑了一些高档的,让许恒洲送他去见了一回上级领导。
  这种事他以前完全没干过,主意当然是许恒洲出的,他跟宋文彬打听了一下分管这方面事务的几个人,挑了一个就出手了。
  宋文彬性格正直,但是不是不通俗物,大侄子一心为他们打算,他不会不识好歹。
  那些烟酒确实出了力,加上宋文彬要求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给他那个小破农场批个文件,申请一些种羊,数额小得很,领导很轻松就能办到。
  临近三十,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文件已经通过审批了,来年他们就不用种地了,放羊就行。
  宋文彬学会开车了,单独能把车开出去几里地,简单的故障也跟许恒洲演练过几次,如果以后车子出了毛病,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向辰和许恒洲的学习都有了进展,许恒洲的俄语已经能说会写,向辰差一点儿,只学会了一些基础的,但是他跟覃老师那边学得不错,覃老师一直夸他有天分。
  还有小平安,她也出了成绩,“妈”已经能说得很清楚了,为了不让她学着咩咩叫,钟萍都不敢把她往草棚子那边抱,离羊圈近,怕她听见了就跟着学。
  向辰跟钟萍一样激动,每天一有时间就教小平安叫哥哥,花了许多功夫,小平安终于开口吐出一个“得”字,乐得向辰笑开了花。
  关于小平安先学会叫哥哥,还不会叫爸爸这件事,宋文彬很不满,觉得自家女儿太不给面子了。
  钟萍听他说完后,嘲笑道:“人家辰辰费了多大功夫,你教过她几次,该!”
  宋文彬委屈巴巴,总觉得这媳妇娶回家之后,脾气变大了,以前一口一个师傅的叫他,对他可尊敬,现在随便拿话呛他。
  呛就呛了,宋文彬也没办法,媳妇是自家的,他得让着。回头逮着小平安下功夫,见天的教她叫爸爸。
  可惜不知道小平安是不是知道爸爸吐槽过她,真得是不给面子,宋文彬一教她,她就噗噗噗喷口水,喷到亲爹脸上,还咯咯咯笑得欢实。
  宋文彬面无表情地抹掉口水,他走哪儿都受人尊敬,偏偏在自家妻女身上遭遇滑铁卢,一个赛一个不给他面子。
  “不就是仗着我疼你。”宋文彬把扶着床栏往起坐的小平安戳了个跟头,心中恨恨说了一句。
  小平安仰面躺在床上,不明白亲爹发什么疯,不让坐就不坐呗,自己掰着手指头玩儿。等向辰一进来,立刻伸着小胳膊要抱,嘴里还讨好地“得得得”喊个不停。
  宋文彬酸得都能酿醋了,偏只能自己忍着,回头还被钟萍抓住机会笑了一回,嘴都快气歪了。
  日子吵吵闹闹开开心心地溜了过去,一转眼就到了春节。


第126章 七年后
  三十那天,依旧是在宋文彬家里,整个农场里所有的人聚在一起,共度这个令人难忘的春节。
  年夜饭丰盛无比,煎炸煮炒,许恒洲使出自己全部手艺,一群人兴高采烈地围坐在饭桌旁边。就连小平安都被抱着,喂了一点儿蛋黄加米汤调得糊糊。
  老郑举起酒杯,一口饮尽,脸红脖子粗得吼了一声:“吃好喝好不想家!”
  其他人跟着举杯,没人说他这话说得不合时宜,大家笑着饮尽杯中酒水,心中几多惆怅只有自己清楚。
  新年过后,许恒洲和向辰该准备返程了,元宵节前后,村小就要开学了,他们一个是校长,一个任课老师,都要提前回去准备。
  再舍不得也得走,磨磨蹭蹭又待了几天,终究还是到了离别的时候。
  宋文彬跟他们一起去,开车把他们送到市里坐车,再把车开回来,钟萍给他们准备了路上吃的干粮,临走又殷殷嘱咐,路上注意安全。
  覃老师拉着向辰的手,一句话不说,眼底的不舍却清晰可见。
  李老等人一起到门口送他们,上车前,向辰又往后看了一眼,小平安在妈妈怀里,她还太小,不懂什么是离别,见哥哥看过来,立刻伸着小胳膊叫“得得”,要向辰抱她。
  向辰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扯着嘴角对着小平安挤出一个笑,再多的话却说不出来了,返身跳上车子。
  小平安眨眨眼,又拉一拉妈妈,不明白哥哥怎么不理她,钟萍抱着小平安哄:“明年春节哥哥就回来啦。”
  车子启动了,在众人的视线中渐渐开远,小平安愣愣地看着车子驶向远方,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哇的一声大哭出来。
  小孩子的哭声尖利而富有穿透力,传进车里,车上的三个大男人心里都不好受。
  向辰眼圈红红,伸着脖子往后看,嘴里喃喃道:“小平安在哭呢……”
  许恒洲拍了拍他的背,安慰道:“没关系,等下个冬天,我们再来。”
  向辰目光落在车后不曾离开,送别的人还在,随着车子的行驶,身影越来越小,渐渐看不清楚。
  小平安的哭声好像还在耳边萦绕,向辰喃喃道:“对,我还会再回来的……”
  ……
  七年后。
  夏天的河边总是格外热闹,摸河鲜的孩子,水里畅游的年轻人,就连大姑娘小媳妇,都愿意趁着洗衣服洗菜的机会,来河边沾点儿凉水去去暑气。
  当然,还有些额外的福利,河边几个年轻的姑娘媳妇聚在一起,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嬉闹着说些私房话。
  先是媳妇子们打趣了一个小姑娘,她跟村里一个小伙子订了亲,就等日子到了就嫁过去,这会儿那小伙子正在河里跟人比赛游水。
  小伙子们下河自然不会穿的整整齐齐,能穿个大裤衩就算讲究了,多的是衣服裤子一脱就钻进水里的。
  小姑娘被笑了几句,臊得脸都红了,别个她说不过,便揪了一个比她小的欺负:“花妮儿你别笑我,人小许老师也在呢,你是不是来看他的?!”
  花妮儿今年已经快十七了,在乡下算是个大姑娘,得张罗着说亲了。平时也最听不得这样的话,随便提一提,脸都得烧半天。
  被指名道姓的点出来,花妮儿顿时恼了,扬起水泼了那姑娘一脸,红着脸道:“说什么呢,小许老师也是你们能编排的。”
  她以前还叫向辰的名字,但是随着年纪增长,以及向辰和许恒洲在村里甚至公社声望愈隆,渐渐随着其他村人一起,称呼向辰为小许老师。
  一个年轻的小媳妇笑道:“我们可不敢编排小许老师,这不是你们俩从小一起长大,看着感情好嘛。”
  花妮儿一张脸红透了,旁边一个闷头洗衣服的姑娘突然插话道:“咱村里姑娘小子谁不是一起长大的,要真说感情好,花妮儿和石头才是感情好,穿开裆裤就在一起玩了,何必攀扯人家小许老师。”
  花妮儿被说得脸色一白,开始打趣她的那个姑娘跟她关系其实挺好,闻言瞪了那姑娘一眼,恨恨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那姑娘手上的动作一僵,扭头瞪她:“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说你了吗?你着什么急啊?!”
  “你……”
  “哎,别吵架啊!”年纪大一些的婶子连忙拦住差点打起来的两人:“多大点儿事儿啊,小姑娘就是脸皮子薄,婶子跟你们说,就小许老师那人品相貌,咱村里哪家的姑娘心里头不念着。”
  “可不是。”一个婶子附和道:“不光咱村里的,上回上林村那个谁到咱村里来,说是送弟弟上学,巴巴地望着咱小许老师不想走,那心思,当谁看不出来似的。”
  “还有公社那个,什么老师,长得还挺好看,听说是县城里的呢,还说要调咱小许老师走,真是,我恨不得给她撵出去。”
  “别说小姑娘了,要是我再年轻个二十岁,我也惦记啊!咱小许老师,那就跟怎么说来着,上回我家小子说了一句,好像是鸡群里头的啥来着……”
  “鹤立鸡群!”一个小姑娘插话道。
  这几年大河村教育发展的有模有样,七年间,从最初的两间土胚房,发展到一个完整的学校,在校学生八百多人,老师十多人。
  毕业于大河村村小的学生中,目前初中学历有八十多人,高中生学历有十三人。村小的第一批学生,升入初中的比例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七十,向辰和许恒洲手上所带的快班三十多个学生,更是以百分之百的比例考上初中。
  不光如此,这个班的学生用三年时间学完了五年的课程,提前跳级进入初中,震惊了整个县城。向辰和许恒洲也由此声名远扬,大河村村小更是成了名校,不光有附近村子的孩子来报名,公社里也有不少。
  大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教育大村,陈有山恨不得把他们兄弟俩供起来,关于学校方面的事,更是全权委托给许恒洲。只要他们能带出成绩,说啥是啥。
  也因此,大河村愈发重视教育,孩子不管大小男女,大都送进学校读几年书,好歹不能做个睁眼瞎。耳濡目染之下,大家伙都能说几句文化词。
  “可不是,鹤立鸡群!”婶子大声赞同,觉得这个词儿说得真好,特别贴切,要不怎么说是文化人说的呢,她们这些大老粗,就说不出来这样的。
  “咱村里,不,十里八乡,再找不出小许老师这样的。”一个婶子感叹道。
  “谁说的,不是还有个许校长嘛!”
  话音一落,热闹的气氛诡异的安静了一瞬,聊天的女人们互相看了几眼,一个婶子才讪讪开口:“许校长,那不能一起比较,看着就不是一路的。”
  一个外向些的小媳妇也压低声音道:“也是,要说吧,小许老师和许校长两兄弟,都是难得的好相貌,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一看见许校长,腿肚子就发软,恨不得躲着他走,谁敢想着他呀!哪像小许老师,和和气气的,看着我心里头就欢喜。”
  其他人都点头觉得有理,一个村里生活了这么些年,直接的间接的都跟许家兄弟打过交道。许校长说起来也没摆过什么架子,跟人说话也都是客客气气,可是就是让人不敢在他面前随意放肆。
  花妮儿更是拼命点头,她跟许恒洲打交道还多些,她小时候去向辰家里吃过饭,后来村里教育发展起来了,大部分孩子都去上学了,她也去了学校。
  可惜她没什么天分,学习成绩不好,向辰就经常给她补课,每次去向辰家里,她都特别害怕见到他哥哥。明明许校长也没做什么,她就是心理发慌,比见到村长还害怕。
  “也有敢想的。”一个小媳妇突然道:“上次那个杨知青,不是还给人许校长写什么信嘛。”
  她说着就笑起来了,旁边的其他人跟着笑,实在是这件事那个杨知青丢脸丢大了。
  许恒洲今年已经二十五了,他来到大河村这么些年,不是没有人动过心思。毕竟相貌人品都是一等一的,虽然家里头单薄了些,但是人家有能力,唯一的弟弟也不是个拖油瓶,动心的人可多了。
  最初还有媒婆上门想牵线,本村的外村的都有,当初还有个什么公社干部家的闺女看上他了,要死要活要嫁给他。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处理的,后来都没了消息。
  他也摆明了态度,暂时不想这个事儿。
  大家伙都以为,他还想着回城呢,毕竟很多知青不愿意跟当地人结婚,就是还打着回城的心思。
  可是后来,他们名声传出去了,县里头的学校想要他们,户口也能迁过去,这两人竟然都没同意。大河村人感激他们,对他们愈发敬重,但是也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
  时间久了,也没谁会没眼色的往上撞了,人家不乐意还能强逼着不成?惹毛了这兄弟俩,包袱一卷进城去,谁拦得住?!
  结果安静了几年,就出了个笑话。这些年不断有知青被分配过来,知青点都扩建过一回,半年前又来了一批新知青,新来的知青里头,有个姓杨的女知青。
  当初他们来得时候,许恒洲正好去县里办事,顺便就给他们接回来了。就这一回接触,他甚至没跟杨知青说过几句话,不知道怎么就被看上了。
  杨知青来到村里,就跟人打听许恒洲的事儿,自然也知道了他没老婆没恋人,完全不想谈这个问题。
  但是杨知青就觉得,许恒洲不是不想谈,是周围没人配得上他,他在等一个配得上他姑娘出现。
  没错,她就是那个姑娘。
  于是杨知青就给大河村的老乡们表演了一番城里姑娘是怎么追男人的,先是不断在村小徘徊,试图偶遇许恒洲。
  可惜每回许恒洲都是跟向辰一起走的,有时候身边还跟着林嘉言蒋淼等人,杨知青连个单独说话的机会都找不到。
  她明示暗示,要许恒洲跟她单独聊聊,或者让向辰避开,结果不管是许恒洲还是向辰,都跟木头一样,向辰一动不动地戳在他哥身边,脸上恨不得写几个字:“不走不走就不走,你奈我何!”
  许恒洲更狠,特别不耐烦地问人家姑娘,眼睛是不是有毛病,一直挤来挤去的,都快成斗鸡眼了。
  杨知青多委屈啊!用尽了全部力气控制自己,才没当场哭出来。
  但是杨知青这姑娘特别有韧性,被打击了也不曾放弃,回去就换了个法子,她给许恒洲写信。
  写信,这个可不得了了,革命同志的感情就是要这么建立才有保障,杨知青就是在信中跟许恒洲表达了希望建立革命友情的意思。
  当然,这种交友信,商业胡吹是必须的,不光要把许恒洲吹一波,自己也得吹一波,为了凸显自己的优秀,杨知青还拿其他姑娘做了个比较,语气中不乏对她们的看不起。
  可惜杨知青运道不好,送信也不查查清楚,把信给放错办公桌了,还被那个桌子上的老师不小心给夹在了学生的一堆作业本里。
  学生拿到这封信,也觉得奇怪的很,小孩子太皮,好奇心旺盛,直接就把信打开了。结结巴巴念给同学们听,遇见不认识的字,一堆学生围在一起认。
  杨知青一信成名。
  这次打击太大了,杨知青这么要面子的姑娘丢了面子,好久不敢出现在众人面前。
  因为她贬低的既有其他女知青,也有村里的年轻姑娘,所以大家都对她有怨言,乐得看她笑话。
  这次之后,杨知青又堵了许恒洲一回,壮着胆子问他,怎么看她写得那封信。
  许恒洲一脸茫然:“什么信?”
  杨知青嘤嘤嘤跑走了,之后再没往许恒洲面前凑过。
  此时杨知青被提起,洗衣服的一群女人们都笑起来了,谁愿意被人看不起?她们好好的又没得罪过那个杨知青,就被拉出来踩这衬托她自己,大家都她不顺眼,就乐意笑话她。
  “对了,不是还有个齐知青,看上咱们小许老师了嘛。”一个小媳妇突然道:“你们说这些女知青,咋一个个都不知羞的。”
  “你这话说得。”一个婶子厚道些,皱眉劝道:“心里头想着小许老师的又不是她一个,她又没做啥坏事。”
  她们讨厌杨知青,是因为她先拉踩村里的姑娘,这个齐知青,人家安安分分,暗恋也不犯罪。
  小媳妇被说了,不满地甩了甩棒槌,其实她们都结婚了,跟向辰怎么都不可能,但是吧,要是向辰真找了个女知青,她们心里就非常不得劲。
  “哎哎,那个是不是齐知青?”一个姑娘压低声音惊呼。
  其他人立刻顺着她指得方向看过去,小伙子们游泳那块,河岸边站了个亭亭玉立的年轻姑娘,她一张白生生的脸上泛着好看的红晕,也不知是被太阳晒的,还是见了心上人羞的。
  “找小许老师的吧。”
  “怎么站那儿啊,那么多没穿衣服的后生,真是不知羞!”
  “还招手呢,她想干啥呀。”
  几个姑娘带着醋意酸道,一人一句说个不停,把那个齐知青从头到脚批了一遍。
  花妮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