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时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稍重一点的,就是手腕上那一圈的勒痕,像是被人狠狠抓住留下的。五个手指印很深,都淤紫了,稍稍转动下手腕就疼的厉害。
咬着牙把淤血推开,时延才穿上了衣服。兴许是心态不同,时延看着身上那青青紫紫的都开始佩服小时候的自己了。在这样的环境还能顺利长大,兴许自己是属小强的吧。
想着稍稍收拾一下家里,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换两钱,结果一眼望过去,垃圾一大堆,真正能卖钱的倒是少之又少,不由苦笑。当时自己可就是靠捡垃圾和偷东西才活下来的,一直到后来实在撑不住了才投靠的六子。现在不想投靠别人,又不想捡垃圾和偷东西,他又要怎么才能赚到钱呢?
想了许久,时延决定还是先靠捡破烂挣点资本再说。
他捡到徐泽的时候,徐泽发着高烧,他根本没钱替徐泽买药,只能不时给徐泽喂喂水,擦擦汗。后来徐泽竟然奇迹般地退烧了,可从此以后,身子就弱了下来,经常手脚冰凉、盗汗,厉害的时候还会呼吸急促,稍稍有些温差就大病小病不断。尽管不久后他有钱带徐泽去医院了,可是却落下了病根,再也医不好了。
这一次,即使仍旧没钱带他去医院,他也要到小诊所买一些退烧药备着。
心思一定下来,时延就拿起搁在一边的“尿素”口袋,往腰上一缠,往附近的垃圾堆走过去。一方面,他要试着捡一些破烂。另一方面,他也要时刻关注着垃圾堆,万一他一个不慎,徐泽被别人捡走了怎么办?
不像城市里随处可见垃圾桶,农村是没有垃圾桶的。
最早的时候,农家是基本没有什么不可降解的垃圾的。自给自足,吃的是自家的菜,自家的稻子和小麦生出的米和面,吃不完了随手倒在地里,那都是天然的养分。用的都是柳条编的竹篮、竹簸箕,坏了就扔掉,本来就是柳枝,过不了多久就化为泥土了。穿的呢,是化纤、尼龙布,倒是想常扔常换,哪来的钱啊?老的传给少的,大的传给小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但总还有一些东西是留也没有用的,比如说破掉的瓷碗,再也不能补了连作尿布都欠奉的衣服……都会被村民习惯性地扔在低洼的地方。久而久之,村里那座小拱桥下面,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垃圾场。
但总有人家相对要富裕一些,有黑白的电视机、自行车、三轮车,还有收音机,这就足够叫人羡慕的了。
时延深吸一口气,就顺着小河沿下去翻垃圾堆。如他所料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烂瓷瓦之类的东西,还有泡沫啊,绳皮啊之类没什么用处的东西。偶尔也能见到几个啤酒瓶,罐头瓶什么的,都被时延一股脑儿地装进了口袋里。
这年头,什么都是稀罕物事。但要说谁不捡破烂就活不下去了,那毕竟还是少数。只要正经地在大队里有个户口,分摊到亩把地,那就不愁活路。
所以虽然少,时延还是能见到一些瓶子啊,旧煤油灯啊,破蒸笼之类的,都被他装了起来。
傍晚,时延回了趟小破屋子,把以前自己当做宝贝的旧轮胎、半边柜子之类只要是能卖钱的东西都装进了口袋里,甩在肩膀上,就去了废品收购站。
这废品收购站是个人办的,这年头收的也大多是纸还有瓶子,电器还是很少的。
废品收购站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在忙忙碌碌地给废品分类。这收购站大概有四十多平,摆满了酒瓶子和废纸。
对这人时延自然是熟悉的很,只是不记得全名,只知道大家都叫他老邓。
“邓叔,”时延客气地叫了一声,“在忙啊?”
听到有人叫,老邓捶了捶腰,站起身来看了一眼,这迎着光满脸笑意的小样儿还让他疑惑了一会儿才认出来,“哦,时延啊,嗯,在忙呢。怎么,有废品要卖啊?”
时延忙点头,笑道:“捡的酒瓶子还有一些破烂,您给看看能卖多少钱。”
老邓一听有些惊疑,上下打量了一下时延,心里倒很是奇怪。以前时延也来过,男孩又是小娃娃,多少有些怯怯地不好意思说话,站在那儿半天才说卖东西,他倒也能理解,毕竟还小嘛。可是今天说这话,大大方方又客客气气的,一时间倒像是大人说的话了。
再看时延,虽然还是那身破衣服,可脸和手洗的干干净净的,精神抖擞的样子,脸上的笑意阳光而又纯净,倒让人升起满心的好感来。
老邓收拾了手头剩下的一点儿,就走过来,接过时延手里的袋子看了看,然后把袋子放倒,把东西都倒了出来,笑道:“捡的东西不少啊。嗯,酒瓶子一毛一个,你这里有八个。还有这些煤油瓶,嗯,轮胎上的铅条,还有这些旧木板,行啊,算五块钱吧,行不行?”
时延立刻笑着鞠了一躬,连声道:“行行行,当然行。邓叔,多谢您照顾。”
老邓从腰包里递了五块钱过来,见时延真有些大人模样,哈哈笑了,拍了拍时延的肩膀,道:“不用谢,看你的样子就是适合做生意的,以后发财了,记得照应照应我们就行。”
时延连忙点头应了,道了别才拿着珍贵的五块钱回他的小破房子。
他自然知道他的那些破烂远远不值五块钱,所以他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五块钱。这里面不仅有他前世没有付出过的血汗,更有他前世没有感受到的善意。
五块钱。
时延掰掉馒头上霉掉的那一块,就着冷水匆匆吃了一点,就躺在了他的两块门板搭成的小床上,一手揉着不太安稳的肚子,一手甩着那张土黄色的“伍圆”,望着头顶透光的那个小洞,开始仔细思索。
五块钱能干什么呢?
第3章 七十一块钱
时延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想不到五块钱能干什么。所幸又系着口袋在周围的垃圾堆又转了几圈,捡了两三个酒瓶子。最重要的是,没有看到徐泽。
这让时延多少担忧起来,同时却也松了一口气。没有找到徐泽他自然是很担心的,但是他也怕自己没有挣够钱之前就要面对病重的徐泽,再一次眼睁睁地看着徐泽受苦,那会让他崩溃掉。
他不知道徐泽此刻在哪里。兴许也在哪里受苦,可是靠他的力量,他却没法儿找到他,因为徐泽根本不是他们这个乡的人。而以他现在的脚力和财力,他乡的人他是找不到的。更何况,他连个可以参考的目的地都没有。
他心里着急,却又无能为力,这让他在他那简陋的小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着小河里的水洗了个冷水头,冷风一吹,冻得他龇牙咧嘴的,他这才从困倦中醒过神来。先背着个口袋在村里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哪处垃圾堆边躺着个人,才安心地在村子里转了转。
才没走多远,就看见一个男人带着个橘黄色的安全帽,扛着个铁锹朝这边走过来,时延细看了一会儿,就认了出来,笑了笑,走过去招呼道:“小二哥,你这去哪儿啊?”
这小二哥名叫管军,是时延那个小破屋附近住着的一个老头儿的儿子。老头儿年轻时一直没有孩子,没想到岁数上来了,这孩子倒是连着来。咱大中国一直被重男轻女的思想左右,老头儿自然招人羡慕。老头儿也有些家国天下的想法,四个儿子按照“强军富民”四个字挨个儿来,这小二哥是里头最好相处的一个。为人很混,但是特仗义。
也是时延为数不多的少年好友之一。
说是好友,但也差着辈儿呢。时延这会儿十三岁,小二哥可都二十八了。
“哟,时延啊,还搁你那小破屋住着哪,上我那住去呗。”小二哥捞着时延的肩膀就笑了,热情地招呼他,“早跟你说过了,住那种地方不行的。等夏天来了,一场暴雨还不冲垮了你?”
时延摇头笑了,“不了,你也该娶个小二嫂了,我跟过去不是添乱么。我这阵子正想着挣点钱,你要是有门路,倒可以帮我想一想。”
“挣钱?”小二哥瞥了瞥时延的小身板,有些鄙视道,“就你这样的,还挣钱?”
时延这两年营养不良,个头窜的飞快,但更显得脸色蜡黄,身上瘦的排骨精似的,这农村挣钱大多是卖苦力,他这样的还真是说服力不高。
“你扛着铁锹去哪儿啊?”时延忽略他的鄙视,好奇地问。
小二哥顺嘴道:“孙晨他们家盖新房,请泥瓦工去盖三间大瓦房。我跟你说,现在的姑娘可真是难娶,不盖房子还不嫁,亏得孙晨家有点钱,要搁我,这样的婆娘我还不娶了呢!什么德行,到底是嫁给人,还是嫁给房子啊?!”
时延不由笑了笑。心想要是您再往后生几年,那可不仅仅是三间大瓦房的事儿了。
不过听了小二哥的话,时延倒是心思一动,“小二哥,你带我一块儿呗。”
“干嘛呀?”
“我跟你去砌墙,行不行?”时延问道。
“什么呀,你会吗你就去?”小二哥听着他试探的意思,倒是笑开了。
“我不会可以学啊,你带着我呗,我不要工钱的。”时延连忙道。哪怕能学个技术呢,这村里村外的总有人家要砌个茅厕盖个猪圈啥的。
小二哥想了想,道,“你真不要工钱?”
时延连连点头,眼睛放光。看来这事儿还真有门儿。
“那行,跟我走吧。”小二哥爽快道。
时延欣喜不已,连忙感谢,小二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这有什么,我可是你哥们儿,哥们儿办事儿,你放心。”
走了几步,时延停住了脚步,叫小二哥等了等,跑到路边的小商店里买了两包红梅,然后跑了出来,在小二哥诧异的目光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身上一共就五块钱,就够买两包了。”
小二哥微微惊叹,这么小就知道求人办事要送礼了,可真是……当即心头酸酸涩涩说不出什么滋味来,只是兄弟似的拍了拍时延的肩膀,揽着人就去了孙晨家里。
其实这村子就叫孙家村,村子里孙家是大姓。孙晨家在孙姓里也算的上有钱,这主要归功于孙晨他爸是村里私立小学的校长。这一到五年级好歹也有将近六百多号人,还是有不少赚头的。
孙晨父母家是三间大瓦房,孙晨上头三个姐姐都嫁了出去,只剩他一个小子了,所以才由得他折腾。孙晨父母家这一排只有两户人家,左边住的是一户后搬来的姓司的人家,右边是凹下去的一片低地,这要和父母家的大瓦房齐平,还得先平了低地,齐了地基才行。
索性时延来的时候地基都搞得差不多了,最底下的一层墙基也砌的差不多了。
小二哥带着他过去见了工头,说了来意,时延赶紧把烟递了过去。工头接了烟,倒也没说什么别的,只是说要带好安全帽,注意安全,就又组织工人干活了。
小二哥又带着时延见了孙晨,孙晨和小二哥关系也不错,笑着让时延婚宴的时候过来吃饭,也就答应了。
没想到这么顺利,时延自然开心得很。农村不兴那套童不童工的事儿,要真未成年就不让干活儿,那没爹没妈养的孩子早活不了了。但时延还是没想到工头和屋主都能同意,这不就相当于给了个饭碗吗?
要搁前世,他想不到这么多,也没有这胆量,更不可能特意去买香烟通人际,也就只能捡捡破烂,顺顺吃食了。
于是时延就跟着小二哥后头干了。工程预定是二十个人,十天左右完成,每个人每天工酬是十三块钱。这二十个人也大多都是同乡同里的,来回方便。时延也算是捡了大便宜了,因为是乡亲,所以这孙家包中午饭。
时延原以为砌墙简单,结果也是学了两三天才琢磨明白。包括墙楞上一根细绳垂着一个红砖头代替的壁线和测锤,折尺、卷尺,还有抹灰用的四角抹子,都熟悉了一遍。连带着挥着一铁锨灰浆上架子都摸索了一下,手指手心磨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又被磨破,就有水流出来,握着什么就疼得难受。小二哥时不时要来问候一下,时延倒是习惯了。比之前世受的一些训练,这种疼痛都算是小意思。
看时延不太多话,只是埋头苦干,虽然体力比不上众成年人,倒是也不曾歇在一边。原本对时延冷冷淡淡的男人们都松了劲儿,吃饭的时候也不吝啬一个笑脸几句夸奖,还把饭里为数不多的肉块挑出来放在时延碗里。看那模样,这些中年人大约是想到了自家的孩子。差不多年纪,这生活却是活脱脱的不一样。
时延挺高兴的。自从他有意放下压在胸口的仇恨,开始畅想和徐泽的美好未来,就会陷入一种浑身力气使不完,无所畏惧的极度亢奋的状态。这里面,开始显露友善的人们自然也是功不可没。
晚上回家的时候,时延才觉得自己的手火辣辣的,就好像不均匀地放在火上燎烤,烧的难受。干脆坐在小河边,把手插|进冰冷的河水里,这才觉得缓解了一些。
一直到手冻僵了,没任何感觉了,时延才捶着这几天弯的厉害的腰站直了身体。虽然一直在跟着砌墙,但是他每天仍然会三趟跑去垃圾堆旁看看。随着对周围情况的逐渐熟悉,许多遗忘的东西也在逐渐复苏。他现在已经想起来是在哪个垃圾堆捡到的徐泽,也想起了捡到徐泽的那个日子。
那一天,4月23日,天气很晴朗。
工程进入后半期,时延已经开始从一开始每天的挑战极限,变得适应起来,尤其是砌墙的工作,他也能熟练地上手了。因为说了不要工钱,所以时延干不干活大家也基本没有什么争议的,时延干活的时候,只要小二哥在身边,基本都没有人多关注。
3月18日,开始上大梁了。随即主梁、副梁都顺利架了上去,然后是大块的草席,压住了凝实了码上草泥混合土,然后再依次码上青蓝色的瓦片,就可以了。
3月20日,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孙晨家爽快地发了工资,小二哥也拿到了一百三十块。只是拿到钱以后,他却非要拿一半给时延。时延已经学到技术,对工钱自然不敢再收。不过两人互相推了将近二十分钟,小二哥都快冒火了,时延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下三十块钱。
虽然觉得自己受之有愧,但时延手握着还有些温度的三十块钱却忍不住咧开了嘴巴。没有人知道这三十块钱意味着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这意味着他可以不去帮那些所谓老大们做那些偷鸡摸狗害人不浅的事儿,他可以凭着自己的劳动,堂堂正正地获得报酬,然后略微心疼却问心无愧地花出去。他可以如徐泽所愿,不求大富大贵,只是陪着他,一直陪着他,永远安安稳稳地在一起。
说起来,孙晨结婚真是够着急的。这边房子刚刚盖完,那边八大件就陆陆续续地运了进来。这白石灰把墙一涂,红绸子红喜字儿这么一挂一贴,还真是喜庆地叫人艳羡。
挑了日子说阳历4月16这天是黄道吉日,于是女方那头也就高高兴兴地嫁了过来。孙晨还特意租了车来送,擦的亮亮的大众上绑着大红结,开进村里就有人笑着跟在后头瞧热闹。还有那拦驾的,拉着手就是不让过,非得给了红包才让新娘子进家门。
时延也被小二哥拉过去看婚礼,看着孙晨一身大红色喜服背着盖着盖头的新娘子下车,时延心头也是滚烫一片。什么时候,他也能这么给徐泽一个婚礼就好了。
这边大家瞧着热闹,那边厨房已经乱了套了。原定了八桌,看着这人越来越多,眼看着是不够了,桌碗倒可以满村地借一借,只是这厨娘就麻烦了。
就瞧见这边闹哄哄地折腾新郎新娘,那边怎么也挤不进人群的厨娘大声道:“谁会炒菜的,来帮把手啊!今天下厨的,都有红包拿的!”
下意识地,时延就举起了手。
厨娘诧异地看着这个十几岁的面色淡淡的小男孩,怀疑道:“你会炒菜?”
不等时延说话,小二哥就在后头推了一把,道:“会会会!他会!他炒的菜特好吃,不信你叫个人问问!”
时延无语地看着小二哥。他炒菜的本事还是因为徐泽差劲的身体硬是练出来的,除了徐泽以外还真没人吃过他炒的菜。
这话说的,还“特好吃”……让他想圆一句都圆不上。
厨娘一听,当下也不管了,心急火燎地把人往厨房推。时延也就钻进了厨房里,里头人多,谁也不认识时延,但时延进屋把那菜板上的菜剁得一溜儿响,倒也没人再说什么了。
什么时候了,外头百把人等着吃饭呢!!
跟着一群三四十岁的大妈屁股后头忙活了将近四个小时,整个人都快跟陀螺一样打转了。切菜、炒菜、烧火、调汁儿……大妈们把时延当万金油,哪有空处往哪搬,把时延可折腾惨了。
等到终于让外头的大伙们吃满意了,里头开始让炉膛留着火了,时延这个小陀螺才算是消停了下来。走到门口深吸了一口气的同时,时延决定下次再也不要为了钱就随便进厨房了,就算再砌个几十天大瓦房,也比跟这群老大妈混得好。
瞧她们刚歇下来,看着小小的时延怜惜的样子,只差没把时延压进她们下垂的胸部里好好爱抚一番了。
晕头晕脑的时延这边刚出厨房,那边孙晨就过来发红包了。厨娘一个个眉开眼笑地接过去,总要说上一句“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轮到时延了,孙晨这丫的攥着红包,醉红着眼睛瞪着时延,就等着时延说好话,不说不给钱。
时延一时倒也想不出什么应场的好话了,只得干巴巴地说了一句,“新婚快乐!”
没想到孙晨却是眉开眼笑,一掌拍在时延肩膀上,笑道:“管小二说的没错,果然是个好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来,孙晨哥今儿高兴,收着红包。”
时延差点儿一巴掌甩出去,什么“好孩子”?!你妹的好孩子!
不过捏着手里鼓鼓的红包,时延倒是有些惊异,照着他的眼力,他这个红包似乎比别人的厚一些啊……
孙晨转身去赴他的千金一夜去了,时延却惨落入大妈之手,开始各种剩菜的填鸭之旅……
十一点多,孙家这边终于忙完了,时延这头晕脑胀地回家,一躺下却摸到口袋里硬硬的红包,当下按亮了从小二哥他爹那里扯来的电线通的电灯泡,吞了口口水,小心翼翼地打开来。十块,十块……竟然有四十块!
这忙了四个小时,比盖房子盖了十天还要赚!
时延有些愣神,慢慢地却回想起孙晨的话来,琢磨着应该是小二哥跟孙晨通了气,孙晨才注意到自己一个未成年人讨生活不容易,所以借着红包的名义,支援自己一点吧。
心里有些久违了的感动。
毕竟这年头四十块钱真的很值钱。
时延捂着胸口揣着的七十一块钱,觉得非常,非常地踏实。
第4章 捡回了徐泽
4月22日晚上,时延窝在垃圾堆边上,等着那个将徐泽丢弃在垃圾堆上的王八蛋过来。他甚至从他那小破屋里找到了一把不知什么时候的弹弓,准备了大量的小石子儿,随时预备对那些人发动攻击。
将近凌晨三点四十的时候,果然有动静传来,时延爬起来却傻了眼,居然是一辆私家车,开到这里的垃圾堆旁,把人往下头一扔,然后绝尘而去。
关键是时延手里的弹弓还没来得及装弹呢。
这时候却也顾不得这些闲事儿了,把那私家车的车牌号记了下来。时延手忙脚乱地冲到徐泽身旁,看着那熟悉的脸,时延终于忍不住将人紧紧扣进了怀里。
或许对于那个绝尘而去的人来说,徐泽是可以丢弃的。可是对时延来说,徐泽却是无价的宝贝。他曾经为了另外一些事舍下了这个宝贝,可是现在,他再也不会丢下他了。
嘴唇急切地贴着徐泽稚嫩的嘴唇吻了吻,看着徐泽小小的手脚骨架,时延一个转身就把徐泽背了起来。相比较十三岁的时延来说,六岁的徐泽只能算是小小的一团儿。这几日他刻意锻炼,也让自己筋骨强壮了不少,背个瘦瘦弱弱的徐泽完全不成问题。
这一见一如初见。
徐泽发着高烧,整个人都呈现出不正常的红晕,嘴里噗噗地,偶尔会抽搐一下,显然是烧的糊涂了。背在背上,时延都能感觉徐泽灼热的烫人的温度。
时延背着徐泽大步往前跑,这时候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但或许街上会有一些黑车停在路边,能开往镇医院,给徐泽吊上药剂。时延粗喘着,跑了将近一千多米,腿脚还是开始酸软。他毕竟才十三岁,背着徐泽的重量奔跑,也不容易。
最后一个上坡的地方,时延差点儿重心不稳,带着徐泽一起滚下去,不过时延晃了晃,还是站直了身体。深呼了一口气,带着徐泽走了上去。
村里只有街上贯通着一条柏油路,这时候天一片漆黑,只有一辆马自达隐隐亮着一抹灯光。时延心头大幸,背着徐泽跑到马自达面前,连忙道:“师傅,你能到安溪镇上吗?”
那昏昏欲睡的师傅被这焦急的少年音一惊,连忙打开前头的大灯,仔细看了一下两个人道,“这是怎么了?”
“发烧。”时延道。
“发烧在孙家村医院看看就行了,大半夜跑到安溪干什么?”那四十多岁的男人奇怪道。
“师傅,我弟弟他烧的厉害,村医院看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