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恰好-霜霖-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郗苓笑而不答,反倒带常钦绕进一条小巷,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家小餐馆说:“我查过了,这家店的黄焖手抓烤肉非常出名,还可以来一碗店家自己泡的盖碗茶,或者来份地道的酸奶,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常钦一眼,“此地为正宗的回民馆子,不让喝酒。”
常钦:“……”
晚上,常钦极其娘们儿地躲在被子底下扭来扭去,从洗手间出来的郗苓瞧见他可笑的模样,皱眉道:“你干什么?”
常钦苦着脸回答:“收拾行李的时候没仔细看,错把长睡裤当成裤衩带来了。”
“这么热的天,你穿长裤睡觉?”郗苓像看一只怪物似地看着他。
“反正有空调。”常钦指了指头顶,自我安慰道,“况且这里夏季温度本就不高,到了夜晚应该会更冷吧。”
“随你。”郗苓扫了他一眼,自顾掀开被窝爬上床,正打算闭眼,突然转头看向常钦说,“你这么没有安全感,不如你睡外头,万一晚上我忍不住兽性大发,你还能及时逃命。”
常钦哑然失笑,干咳了几声说:“睡吧。”
熄了灯,常钦却没法入睡,旅店里的空调是个三无产品,一启动声音轰鸣似炸雷,实在没法用,好在天气不算太热,关了空调温度照样适宜,只是常钦裹了条傻里吧唧的长裤,再加上生来有恋床的毛病,理所当然便失眠了,他想翻身,无奈床不够大,稍微一动便能碰到身旁的郗苓,只好强忍着痛苦,借窗外投射进来的月光审视着身边人硬朗的脸部线条,郁闷地想这个人长得这么好看,为什么却偏偏喜欢男人呢?
他一边兢兢业业地数羊,一边安慰自己心静自然凉,不到半小时,憋出了一头汗。
他只好稍欠起身子,见郗苓呼吸匀称,宽厚的胸膛平稳地一起一伏,便安心躺回原处,开始小心翼翼地脱裤子。
同样作为三无产品的床板随着他的动作咯吱作响,常钦在一头黑线中蹭掉一条腿,正打算向第二条作战,身边突然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要脱能不能快点!”
常钦吓得一个哆嗦,要不是有墙挡着,此时铁定已经滚到了床底下。他讪笑道:“你还没睡啊。”
“本来已经睡着了,又被你吵醒了。”郗苓说着翻了个身,背朝他。
“对不起对不起。”常钦忙不迭地道歉。
“对了,还有件事儿忘了提醒你。”
“什么事?”常钦此时已经快速地除去睡裤,只剩两条光溜的大腿露在空气中。
“我们此行,可能有几晚得在帐篷里将就,看你那背包,脚趾头想想你也不会带帐篷出门,所以以后咱俩同床共枕的机会还有很多。”说完侧头扫了眼对方那光溜的大腿,“我建议你明天一大早买个帐篷,或者,买条裤衩。”
第二天,常钦顶着两个黑眼圈从床上爬起来,郗苓本打算一个人跑去人烟稀少之地探险,架不住常钦死皮赖脸地跟过来,只能把欣赏风景变成探访古建筑,一大早,他俩便去了西宁八景之一——北山烟雨。
北山以奇制胜,西宁北山,又名土楼山。土楼山上曾建土楼山神祠,在神祠的旧址又修建寺庙,旧称北禅寺,也叫永兴寺。北禅寺早先为佛教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公元106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后因道教盛行而成为道教寺庙。整个建筑背倚北山,依山腰中的红砂岩天然断层由西向东依次而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立,结构奇巧,寺院错落有序,蔚为奇观。
来到山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殿,名叫灵官殿。 
“灵官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战火毁烧,重修于1915年。原有山门,东西两边有厢房,房中间有横匾上书‘灵官殿’三个大字。”常钦看着殿门前的简介念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惜多毁于战火。”说完,无不惋惜地摇摇头。
灵官殿后,是王母大殿。王母大殿是整个土观楼的主殿,也是平常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王母大殿西边是财神殿,东边是城隍殿,再往上是一段陡直的天梯,攀上天梯,就到了土楼山“九窟十八洞”之下。
土楼山中部,有两尊露天金刚,本是两个山崖的突出部分,被山水冲刷风雨剥蚀而形成奇特的造型地貌。后来信徒在原造型基础上将之雕琢成两尊大佛像,称之为“露天金刚”,这两尊露天金刚也叫天神、天王,当地群众叫闪佛,其意是从山中闪出来的。远远看去,大佛的头、身躯、下肢和面部五官轮廓清晰,雄浑粗犷,确实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饶是常钦这般无信仰之徒,见到这样的鬼斧神工,也忍不住虔诚膜拜了一番。
他俩一路拾级而上,来到土楼山的顶峰,顶峰有座宁寿塔,为六面形五层翘角塔,塔中由青砖砌成。
两个人并肩站在山顶,此时天光正好,万里无云,偌大的西宁城尽收眼底。
望着眼前的大好风光,郗苓感叹道:“据说每当烟雨蒙蒙,云烟缭绕,洞群塔寺时隐时现,北山烟雨由此得名。正如大诗人杜牧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常钦跟着沉吟道,“此时我终于能理解,你所向往的那种泛若孤舟的生活。我只需看这么一眼,便再也不想回到整日在电脑跟前抓破头想方案的日子了。”
“那你可得抓紧了。”郗苓扫了他一眼。“趁现在还有点姿色,还能找个富婆包养你。” 
常钦干笑两声,不再接话。
“人活于世,没有人能随心所欲。”郗苓继续说,“就如孔子,曾说‘学而优则仕’,却也会说‘吾与点也’。当年他对弟子们讲学,问及各自理想,曾皙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到了暮春时节,穿上春服,同朋友们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再唱着歌回来。他的老师孔子听闻,赞许道,我同意曾点的观点。可是孔子自己又是个矛盾的人,既想要归田,又想要为官。”
“士大夫都想为官,如果我不学建筑,可能,我也会当官。”常钦说。
郗苓听闻,随意地脑补了一番常设计师化身官场领导的奇怪模样——他的意识里,总会把官员跟大腹便便联系在一起——不禁打了个冷颤,赶紧收回思绪,问道:“那你又为什么不当官了?”
“你知道梁思成先生,为什么会学建筑么?”常钦不答反问。
“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他太太林徽因。”常钦说,“当年梁先生在建筑界名声大噪,曾有记者问过他,为什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会选择学建筑。梁先生回答,因为林徽因那句‘我想学建筑’。”
“可是阴差阳错地,林徽因却进了美术学院。”郗苓笑着说,看向常钦,“那常总监又是为了什么呢?也是为了你心里的那位‘林徽因’么?”
常钦笑笑,苦涩地摇了摇头:“对于感情,我从没有值得炫耀的事。”
“那是为什么?”
“我是为了我妈妈。我妈妈年轻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设计师,可是她嫁给了我爸爸,为了他远赴他乡,最终也没能实现当设计师的梦想。”
郗苓听罢点点头:“你妈妈确实如当年的梁先生般痴情,可倒是你,应该反省。”
“反省什么?”后者不解地望着他。
“三心二意、喜新厌旧。”郗苓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急管繁弦,烟景长街,溶溶月色之夜,闲闲太平之居——来自本人非常喜欢的音乐广播《诸子百家》
景点资料均来自百度百科,没错,我就是个靠百科旅游的人。╮(╯▽╰)╭





第7章 七
回旅店的路上,常钦特意去超市买了条裤衩,但洁癖小王子没有立马穿上,而是洗干净晾在窗外,因此,这晚的他只能继续光着腿……
常钦先洗了澡,然后穿着长裤从浴室出来,在棉被的掩盖下扭扭捏捏地脱掉裤子。
郗苓:“……”
“你快去洗澡吧,水还热着。”常钦强忍着尴尬,挥手催促道。
郗苓只得拿起睡衣睡裤走进浴室。
洗完澡后,时间还早,白天爬了一整天的山,此时俩人都累成狗,没有心思再出门闲逛,只是并肩坐在床上看电视,或者各忙各的,气氛倒意外地和谐。
见郗苓不停地按手机,常钦八卦地凑过去:“在跟你男友聊天呢?真恩爱。”
郗苓白了他一眼,放下手机。
“怎么不聊了?”常钦急忙举手投降,“我不偷看,你们继续。”说着转向另一边,抽过一张当天的晚报假模假式地看起来。
郗苓又摁了一会儿,收好手机,平静地说:“刚才在忙工作。”他说这话时,眼睛一直盯着电视机,并未看常钦一眼,常钦东张西望了半天,才意识到他是在跟自己说话。
“情侣间发短信不是很正常么。”常钦若无其事地哈哈道,“有什么可害羞的。”
郗苓别过头,看了他一眼:“你以前,经常给你女朋友发短信么?”
“我?”常钦讪笑道,“我比较懒,维系感情都靠打电话。”
“哦。”郗苓回过头,继续目视前方,“不是懒,而是爱得不够吧。”
常钦听闻放下报纸,饶有兴趣地审视着身边人:“真看不出来,郗律师倒是恋爱高手啊,白天在山上教训我三心二意,现在又说我虚情假意,感情你就是情圣,从来不曾变过心?”
郗苓看着他,认真地回答:“没有。”
常钦从未见过此人如此严肃的表情,忍不住怔了一下,摸摸鼻子道:“开个玩笑嘛,何必认真。我知道,你对你的小男友是一等一的专一。对了,问你个问题。”他用手肘碰了碰郗苓,不怀好意道,“你们俩,谁是1?”
郗苓倒是一脸狐疑:“什么1?”
常钦顿觉得五雷轰顶,内心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你,你连1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说自己是gay?1就是。”他轻咳一声,思索了阵措辞,慢慢开口道,“就是,你俩谁在上。”
“你问这个干吗?”郗苓板着脸道。
“我这不,好奇嘛。”常钦讪笑着说。
“你好奇这个干吗?”
“我当然是好奇你这瘦弱的小身板是否攻得起来。”常钦嘿嘿笑了两声,不怀好意地扫了他两眼。
“你想知道?”郗苓脸上闪过一阵讥笑,慢慢侧过身,一点点朝床的内侧靠近,本就低沉的嗓音此时越发沉闷,后面几个字几乎像从喉咙里滚出来的,“我现在就让你知道。” 他的眼中像盈满了透亮的清泉,含着说不出的柔情。
突然离得这样近,常钦似乎又闻道了郗苓身上那股熟悉的青草味,有着沁人心脾的清爽,让他恍惚有一瞬间的迷离,心想这哥儿们怎么洗完澡还不忘喷香水,不过下一秒,他立马反应过来,急忙用手挡住他前倾的身躯,“大哥!我错了还不行么。”
郗苓心满意足地嘴角一斜,坐直身体,继续看电视。
“真是奇了怪了。”常钦整了整上衣,抱怨道,“如果现在躺在我边上的是肖钰,就算我俩脱光了也不会觉得尴尬,可是跟你在一起,怎么就……”
郗苓自然知道肖钰是谁,听闻不削地看了对方一眼,冷冰冰地说道:“是你自己心里有鬼,我早就说了,就算我喜欢男人,也不是对每个男人都感兴趣的。”
“所以我才特别好奇。你除了跟你的小男友亲亲密密外,你跟别的男人赤|裸相对,或者摸爬滚打,真的能心如止水么?”
“你跟肖钰赤|裸相对了?”郗苓转过头,神情漠然地看着他。
“那是自然,我跟他是铁哥们儿,一起游泳,一起健身,一起打球,哪次不是坦诚相见的,有时甚至还在公共浴室一起洗澡呢,这有什么。”常钦漫不经心地回答。
似乎在回味他的回答,郗苓思索了好一阵,方才悠悠地吐出一声:“哦。”
常钦直觉对方有说不出的奇怪,正想开口,见他又拿起了手机不停地摁,只好叹口气,直接躺倒:“今天太累了,我先睡了啊,晚安!”想必这一天实在折腾地够呛,加上前一晚又没休息好,话说完不到一分钟,竟真的呼呼大睡了。
他俩在西宁又呆了两天,尝遍了当地各色美食,逍遥地让常钦都忍不住心虚了,当初以美其名曰实地探访的名义跟大老板告的假,这还不到三天,体重增了三斤,等到时带着双下巴回去,蒋总指不定嘴角多抽抽。于是常钦急忙替自己跟郗苓订好两张火车票,当晚直奔敦煌。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酒泉,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
来到敦煌,首先要去的必然是莫高窟。“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记载,前秦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路上,郗苓向常钦介绍道。
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最小者高不足盈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九层高大佛,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因窟前建筑有九层楼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年间建成五层,宋初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
“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郗苓继续说。
莫高窟的另一处著名遗存景点为藏经洞,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未完工。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外来文。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
离开莫高窟,两个人又来到敦煌古城,敦煌古城现仅存南、北、西三面断续残垣。东面被水冲坍陷无余,在党河西岸河床上可找到部分基址。据残垣遗迹推测,故城范围南北长1132米,东西宽718米。就地取土,层层夯筑,夯层厚12厘米,垣基宽6…8米,残高4米许。四角筑高大的角墩,今仍存高16米许,高出城墙一倍,下部夯筑,上部多土坯垒砌。西墙正中残留门洞一座,当属西域无疑。该城为汉代故城,经西凉、唐代两次加固维修,现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而成,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离开敦煌,常钦和郗苓来到山西。山西洪洞有棵荫蔽数亩的古大槐树,因此素有落叶归根之誉。“ 提起洪洞,倒先让我想到京剧《苏三起解》里的那句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常钦笑着说。
“苏三五岁时父母双亡,后来被拐卖到北京妓院,改姓为苏,起名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郗苓介绍说,“苏三与王景隆相遇相爱,立下山盟海誓。在那里不到一年,王景隆的盘缠用完了,被老鸨赶出门。苏三要王景隆奋发上进,发誓自己不再从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进士。老鸨却偷偷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长期经商在外,他的妻子跟邻居私通,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行贿知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当时恰逢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苏三犯了死罪,便秘密探访洪洞县,这才得知苏三冤情,于是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太原。王景隆为避嫌疑,托付好友代为审理,经过一番公正判决后,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后来王景隆的父亲得罪权臣太监,苏三和王景隆只好回老家。这就是苏三的故事,这女子也算有幸之人,最终能与爱人团聚,圆满过完此生。”
“是不是我随便说一个历史人物,你都能背出他的生平?”半晌,常钦好奇道。
“那当然得是我有印象的。”郗苓淡淡地说,“不过苏三的故事,是我昨晚临时做的功课。”
拜访完广济寺内一系列历史古迹后,常钦终于经历了郗苓先前提醒他的:睡帐篷


作者有话要说:
景点资料依然来自百度百科,话说当年去敦煌莫高窟旅游时,碰到给我们讲解的导游小姐非常非常漂亮,漂亮到我现在还能记得她那张俏脸,哈哈哈!写了一堆莫名其妙的旅游景点(雾),下面来点好玩儿的。





第8章 八
山西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但有了观光敦煌莫高窟的经验——游客多又不让拍照,非常不利于研究,俩人商定,不再往人流密集区凑热闹,专挑无人问津的历史古物走。这就来到了位于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这是隋代最富有建筑趣味的石窟,虽建于北齐,但隋唐两代添凿颇多,其中开皇四年石窟为诸石窟中最大者,内室约四点三米,前面是双柱廊,布局与隔壁邻居北齐石窟相似,柱头上有大斗及替木,阑额不在柱子的顶端而位于略低处,从走廊通往内室的门为圆券顶,券面是尖拱形,券脚用圆柱承载,柱脚下由蹲着的石兽依托。
考察完天龙山石窟,他们却发现通往北齐石窟路被封住了。
“怎么回事?”常钦皱眉道。
“中国历史悠久,遗留下的古迹众多,却鲜有被重视。”郗苓叹口气说,“估计这北齐石窟也是凶多吉少。”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马不停蹄地来到紧挨太原的榆次县源涡村,当地有座建于宋大中元祥符元年的永寿寺雨花宫,据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记载:此建筑深广各三间,平面正方形;其内柱仅有前两柱,故其横断面成为营造法式所谓〃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之制,其内柱以前之面积则作为殿之前廊。斗拱单杪单昂。华拱跳头偷心,后出承栿,其昂头施令拱,与昂嘴形耍头相交。昂尾则压于上一架梁头之下,结构至为简洁合理。此殿亦无平闇,彻上露明造,无草栿。梁栿均为直梁,各架以驼峰及斗拱支撑。屋盖为九脊顶,即清式所谓歇山者,其各缝梁架间用襻间相互联络支撑,全部遂成为富有机能之构架。
雨花宫所建的地方非常难找,常钦在附近村子里问了好多户村民仍未找着,原因是有好几个村民一听到他俩打听的地方,便连连摆手:“那地儿去不得去不得。”
“老伯伯,怎么去不得?”郗苓不解地问道。
“那地方闹鬼!”老人家神秘兮兮地说。
“怎么闹鬼?”常钦一听便头皮发麻,皱眉问道。
“那房子中了邪,一到夜晚就会有个白衣女人站在门口,咱村里好多人都见着啦!”村民说起这件事,脸色都白了。
“老伯伯,这世上哪来的鬼,别是你们看错了吧。”常钦笑着说。
“没看错没看错。”老人家继续神秘兮兮道,“上次俺自个儿都见着过一回,长头发,白衣服,甚至走路还是,还是飘得。”说完,竟忍不住哆嗦起来。
郗苓却微微一笑:“老伯伯,我们不怕鬼,您尽管放心把地址告诉我们吧。”
可是任他俩怎么软磨硬泡,老村民就是不肯说,无奈,两个人只得问了别家,谁知连着打听了几户下来,给的回答都大同小异,说是那房子闹鬼,去不得,便死活不肯说地址。
“奇怪。”路上,常钦说道,“一般鬼片里的情节,不都是说那地儿闹鬼,先扔下一句信不信由你,再把地名告诉主角随他去作死。怎么到了这儿,全变成缄口不言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郗苓不动声色地回答。
最后,他俩还是靠了史书记载加导航,找着了那片被人遗忘的古迹。
一到达目的地,常钦便忙不迭地拍照量尺寸,画草图做笔记,正心满意足,太阳却不知不觉地下山了。
郗苓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回城的末班车早就停了。”
“看来,咱俩真得在这儿将就一夜了。”常钦耷拉下脑袋。
两个人在古宅内找了个避风的角落,手忙脚乱地支好帐篷,天已经全黑了,郗苓在帐篷边上升起一团火,拿出包里的罐头就篝火热了下,两个人随便填饱了肚子。常钦借着火光,望向破旧的窗外影影绰绰的山脉,想起村民说的那些话,心里忍不住发毛。
“你知道带帐篷,又随时准备着干粮,对这种户外野营一定很有经验。”他看着正背对他忙碌的郗苓,佩服道。
此时正值夏季,室内点起一团火,异常燥热,他们只得把帐篷搭得远些,常钦借着火光看向郗苓,勉强能看清他一点点背影。
 “不过。”常钦环顾了下四周,“你说这里晚上真的会闹鬼么?”
“世上哪有鬼。”郗苓不削地看了他一眼。
“也对。”常钦点点头,见郗苓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想到对方比自己还小几岁,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沉默片刻,郗苓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