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最美是军旅-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饭堂的新兵,成了一群土人,他们的衣服上面满是尘土,就算是相互拍打过了,可是上面还是有着泥土的痕迹。就是脸上、手上,也都黄乎乎的,可以想见刚才操场上的黄土,一定让他们折腾得飞扬在半空。
  食堂里传出了经久不息的流水声,那是大家洗手的声音。做为把枪送回枪库的一员,李万亭来到食堂的时候,才发现打饭的人是少数,等着洗手的人排起了队。
  “幸好刚才在水房洗了一下。”身连接张小毛一脸庆幸地拿着餐盘,小声地说着。要是他的手把餐盘端得再稳一点,就更好了。
  李万亭知道自己的手也是一样,没洗前上面是黄色的浮土,洗后就是冻得发红的红萝卜。将每样菜都打了一些,两个人最先坐到了自己班的位置上。
  见李万亭没有直接拿筷子,张小毛又小声地说:“快吃吧。还等什么呢?”
  李万亭也想马上开吃,可是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一用力,就轻轻颤动的手。不过小毛兄一端碗,就发现李万亭不动筷子的原因了:“刚拿枪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才发现,时间长了可真不好受。”
  缓了缓劲的李万亭,已经试着也端起了碗,拿起了筷子。还好,还好,也就是需要注意一下精准度,还没到泼泼洒洒的程度。陆续出有同班的人打好饭,大家相互打量着,最后无声地笑了起来:大哥别笑二哥,每个人的手都是一样的。
  方法也注意到了战士们拿碗自己做的不自然,对樊文辉说:“看来上午的训练,强度有点大了。”
  樊文辉顾自吃着菜,一点也不在意地说:“这点强度算什么。刚摸枪的时候谁不是这样。这摸枪摸枪,不让他们一下子熟悉了,有感觉了,还训什么。”
  对着老搭档平静的话,方法也没有办法反驳,只好继续一边自己吃饭,一边同情地看着连握筷子都有些吃力的新兵们。
  回到宿舍的新兵,才算是真正的放松下来。李万亭先是自己来到水房,把上衣好好地拍打了又拍打,又用毛巾把裤子也抽了一遍,才觉得可以坐到自己的椅子上了。
  “哪儿来的那么些讲究。”刘东西对李万亭的动作有些不解:“你不累吗?有那时间还不如上床躺一会。也对哦,你们在家时肯定多少还干点活,肯定比我们强。”
  “哥。”刘南北对自己哥哥的嘴巴也是服气了。
  李万亭对刘东西的嘴时不时地冒出来的言论,已经见怪不怪了:还以为现在的农村,孩子还和八十年代一样,放了学就帮着父母下地干活?他们也一样是家里的宝贝,一样只管读好书就行了。
  见李万亭没有接话,刘南北有些不好意思:“我哥满嘴胡说,你别往心里去。”
  李万亭觉得这兄弟两个,肯定是出生时护士记错了时间,明明刘南北更象是个做哥哥的。不忍心看他为难,李万亭自己笑道:“这有什么。我现在还巴不得原来在家的时候,能做做点活,现在也不至于这么狼狈。”
  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纷纷吐槽起了让他们吃足了苦头的九五式。张小毛是一定站在李万亭这边的:“就算是在家里干过活,可是也没总是拿着六七斤的东西不放下。”
  梁绍峰点头附和:“可不是。一个小时才休息五分钟,剩下的时间得总是拿着,举着。”
  白兴川坏笑:“要不下午你请假,就说是自己的手腕子肿了,拿不动枪了。”
  梁绍峰立时急眼了:“想得美。好不容易摸着枪了,还不先好好过过瘾。”
  张紫阳笑道:“这回倒是过瘾了,可就是手也抖了,胳膊也抖了。”
  可不是,新兵连这么长的时间,大家都是第一次摸枪,正是爱不够的时候。手抖算什么,胳膊酸算什么,能在电话里向家里说上一声,自己用的是性能良好的九五式,就什么都值了。
  “要是能再照上一张持枪的照片,给家里寄回去就好了。”张小毛有些遗憾,为什么一定要把手机收走,搞个自拍都不行。
  大家也都有些同感,在每个人的想象里,自己身穿军装,腰系武装带,单手持枪,一脸严肃地对着镜头,一定很酷、很男人。
  “都不累,还在这里说什么呢?上床休息。”林克的话在班里响起,成功地打断了新兵们的臆想,将人都赶到了床上:光想有什么用,还是好好休息,养足了精神迎接下午的训练最现实。
  可是就算是上了床,也不是马上就能入睡的。不是别的原因,是身上因为一上午卧倒造成的疼痛,让每一个想要侧身的人,不自觉地嘶了一声。
  林克就说:“都看看,身上有没有破皮的地方。要是谁的身上破了,和我说一声,上点药就好了。”
  李万亭小心地侧着身子,撩起内衣看了看自己左侧胯骨——这里疼得最厉害。就算是有心里准备,可是还是让那两大块淤青惊了一下:训练的时候光想着动作,没想到青了这么一大块。
  可是这样的伤处,除了抹点红花油,没有什么特效药。有那个抹药的时间,还真不如多睡一会。反正下午训练的时候,还是接着掀起枪卧倒,还是要不管地上有没有小石子,都毫不犹豫地倒地。现在上了红花油,到时还不是一样再次磕青。
  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没有一个找林克要药的。见没人说话,林克咧了咧嘴,小心地躺到床上。他一上午的运动强度也不低,有时动作不光要靠纠正,还要一次一次做示范。战士们身上有淤青,他的胯上都不用看,只会比战士们的淤青大,不会比战士们的淤青小。


第54章 
  再多的疼痛; 也无法阻挡训练的脚步。新兵们按时被起床哨叫起; 重新站在了训练场上。在这里,一天的训练任务在等待着他们。
  操场上; 因周末休息引发春节将至的感慨已经不在,转而弥漫着战士们对九五式的热情。对新入手的武器; 经过一上午的熟悉; 已经没有了神秘感。
  可是仅仅不神秘怎么够; 还要会拆卸、会组装; 会保养。总之就是新兵们对自己的武器,要做到了如指掌; 要随时保证自己的武器,能击发命中。当然保养的问题可以在晚上来完成,可是拆卸与组装呢?
  “预备,开始!”下达口令的是中队长。在一边淡定计时的,是指导员。
  得到口令做动作的; 是蒙上了双眼,只能靠手摸索的各班长们。在他们身前; 摆开了九张桌子; 上面各放着一把九五式。
  只见各班长双手卡在弹夹处; 没见怎么动作; 九个弹夹已经被摆在了桌子上。新兵们觉得自己使劲找半天; 还找不到什么地方是卸弹夹的按钮; 简直弱爆了; 要是与班长们对抗起来; 光是装卸弹夹的时间差,就够被秒的了。
  接下来的动作已经能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了。一个个九五式被班长们大卸八块,不过只要看桌子上的摆放就知道,他们绝对为下一步组枪做好了准备。只要按着桌子上零件的顺序,反向拼装不是问题。
  方法一边看着手里的秒表,一边盯着各班长们的分解,还不时地点点头:不愧是一群老兵,看看这拆卸的多有章法,就是摆放也是尽量靠近自己的手边,不会将时间用在摸索零件上。
  “报告!”林克与一班长的报告声几乎同时响起,两个人同时完成了组枪动作。别的班长稍慢了一两秒钟完成。
  中队长听了指导员的报时,脸上的笑容都止不住了:“都有进步,看来这一年在部队也没混日子。”他对着已经把眼睛上蒙的布摘下来的班长们,表扬了起来。可是班长们都是一脸淡定,仿佛自己刚才所做的,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指导员心里暗乐,不过脸上也如班长们一样平静。中队长不以为意,对着观摩的新兵们说:“看到你们班长们的示范了没有?拆枪组枪,达到蒙着眼睛准确完成是第一步,速度,重要的是速度!你比敌人装弹速度快一秒钟,就赢得了胜利,甚至生命!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新兵们哄然做答,他们的眼睛还停留在九张桌子上面九支组装好的九五式上,也有的新兵看向自己的班长,眼里的佩服挡都挡不住。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这样熟练就好了。这是新兵们的想法。
  这些新兵,还是见识少呀,晚上给他们看看纪录片,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强手,是在多长时间完成这些动作的。这是中队长的计划。
  还不知道中队长准备给他们开开眼界的新兵,已经让各自的班长指挥着,把属于自己班的桌子抬到了训练位置。这一个下午,每个新兵都将体会拆枪组枪。
  “怎么样,你会了没有?”张小毛有些不确定地问李万亭。
  李万亭当然会了,怎么可能不会。可是看着张小毛那一脸心虚的样子,还是好心地不打击他了:“还有点没弄懂呢。”
  张小毛也不管李万亭那个有点是什么,只要和他一样,没有全面地掌握就好。不是小毛兄非得要拉垫背的,实在是每一次都垫底的感觉,真心让人受不起这样的打击。
  “你着什么急,”李锴笑呵呵地说:“大家都是第一天碰枪,又是第一天拆组,不会是正常的,会了才是不正常的好吧。”
  这下小毛兄成功地得到了安慰,可是班长们蒙着眼睛都能拆组的画面,还是挥之不去:“可是班长他们组枪、验枪的动作真是帅呀。”一句话让他说得如梦如幻。
  刘东西在边上笑得快抽过去了:“听说晚上中队组织咱们看录像,内容是全师大比武。说不定有人比班长他们组枪还快呢。”
  完全可能。要知道战斗部队的战士,最亲近的就是的中的武器,天天与之打交道,自然会琢磨着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枪支的拆组,还有的是时间练习。四班的战士们就不再说话,心里都想着自己现在的水平,要是下连之后,会不会因为动作太慢,受到老兵们的鄙视。
  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家看录像的时候再次受到了打击。说实话,一个师的比武录像,又是师宣传科自己录制的,制作水平只能是真实。要背景没背景,要音效没音效。可是这样的录像片,无损无带给新兵们的震撼。
  以为自己平时的训练已经够刻苦了,请看看战斗部队日常养成吧。觉得自己速度已经发挥到极致了?对比一下战斗部队五公里负重越野就清楚了。何况人家负重的可不是一个背包水壶,而是个人的全部武器装备。还有觉得自己战术已经很牛的,录像里随便一个人出来,就能秒了全新训大队的新兵。
  没有背景算什么?这样的纪录片还需要什么背景,每一个移动的个人,都全身发着光,标示着什么是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没有音效怎么了?这样的画面,没有一种音乐可以表达它的内涵。只要看过了秒表上记录的成绩,点一点报靶的环数,给出的震撼比任何音乐都侵入心灵。
  到这样的战斗部队去,成为这样的战士!这是二中队新兵对自己下连明确的目标。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身上的淤青算不了什么,手上的冻疮算不了什么。那些被纪录的身影,就没有伤痛了?那引起被纪录的人,就没有磕碰了?
  他们走在了时间前面,我们也能,我也能!
  中队长看着训练场是小老虎一样的战士,得意地对指导员说:“怎么样,说上一百遍,也不如让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出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管用吧。”
  指导员点点头:“别说是他们,就是我看了这个录像,也觉得那些参加比武的战士们,比自己强多了,想着是不是回连队之后,也好好练习练习。”
  中队长大乐:“知耻而后勇呀。你可是专门做人思想工作的,到时候冲锋在前的,还是我们这些军事干部,你只要掉好你的书袋子就行了。”
  指导员不乐意了:“你这可是歧视。谁说政工干部军事技能就不重要了。要是不服气,咱们比一比。”
  中队长赶紧求饶:“我说错了,说错了。你是又能文又能武的全才,我比不过你。”
  再次回到宿舍的新兵们,已经不再想着自己有没有可能达到纪录片中的成绩,他们的全身叫嚣着一个累字,想着快些坐到凳子上,最好能倒在床,休息一下自己肿胀的四肢,恢复一下疲劳的身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强度的训练,已经教会了四班同志这样道理。不过是入营两个多月的新兵,想和已经训练了三四年的老兵比耐力、比速度、比熟练度,他们受到的训练,还远远不够。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有了目标,有了方向,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们追赶呢?他们已经开始迈开了追赶的脚步,就算是再累也要坚持下去。现在他们的脚步还有些踉跄,可是他们已经奔跑在前进的路上。
  别觉得他们意志不坚定,没有一个意志坚定的人,需要时进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口头上。别觉得他们怕苦怕累,他们此刻的休息,只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张紫阳,李万亭,李锴。”林克一边直屋,一边叫着三个人的名字。
  “到!”正坐在凳子上的三个听到班长的呼唤,立刻起身立正站好。
  “和我一起到枪库领枪。”林克说出了自己叫他们的原因。
  大晚上的领枪?从张紫阳到李万亭,都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班长。
  林克对他们说道:“今天用了一天的枪,得擦一下。你们和我一起去。”
  刘东西连忙站了起来:“班长,班长,我也不累,我和你们一块吧。要不咱们班九个人九支枪,他们三个人拿多累呀。”说完脸上的笑只能用谄媚来形容了。
  尽管刘南北对他哥露出这样的笑脸有些羞愧,可是也佩服他哥机会抓得好——能多摸一会枪,还能看看枪库,脸皮厚点也有情可原吧?
  林克点头算是答应了刘东西的请求,又对着其他露出遗憾的新兵道:“别着急。他们三个取枪,回头另外三个去送枪就是了。”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他们还是愿意第一个去到枪库,看看那里是不是还有别的类型的武器。他们想看一看,那些武器真实的模样。
  林克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刘南北,跟上。”
  刘东西对着自己的弟弟眨眨眼:别以为刚才你老哥没看到你眼里的不赞同。怎么样,现在沾了老哥的光了吧。
  刘南北即兴奋又无奈,努力忽视他哥的目光。


第55章 
  就如春节不能阻挡训练一样; 训练也同样不能否定春节的到来。
  就在新兵们与九五式扛上的时候; 春节的脚步已经来临。附近村庄不是有些零星的鞭炮声传来,该是耐不住性子的孩童; 用这种方式早早地迎接新春的到来。
  三十的下午,新兵们不再训练; 假期悄然而至。他们将穿了一周的作训服脱下; 统一换上了冬常服。有些勤快的新兵; 在水房里洗着衣服; 还有一些人,只是在宿舍里面聊天或是看书。
  李万亭就是洗衣服的一员。他牢牢记得原来在家的时候; 每当过年家里都要进行大扫除,用妈妈的话说,就是一定要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不能一点的灰尘,脏衣服更是不能够允许出现。
  那时的他; 经常与妈妈斗智斗勇,只为了少打扫点卫生; 或是保住自己屋子里的几张宣传海报。可是现在; 所有的公共卫生都有值日班负责; 他只能借原来最不愿意做的洗衣服; 来怀念一下当日过年的气氛。
  四班的同志早就对李万亭的干净有了认同; 有个讲卫生的战友; 总好过一个邋里邋遢的战友不是。张小毛早就潦草地洗完了自己的衣服; 又一次来到水房; 也不过是和李万亭分享他得到的最新消息:“听说今天晚上,队干部会替岗呢。”他一脸惊叹。
  李万亭倒觉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是部队的传统。为了让战士们完整地收看中央台的春节晚会,不光是新训大队的干部们,就是师里的领导,也会替岗。
  张小毛对李万亭的反应有些不满意:“是替岗呀。一整个晚上都替。”
  李万亭配合地笑了笑:“可不是,这样大家就都能把晚会看全了。”
  张小毛还是有些不平:“今晚也不知道是哪个班值哨,运气可真好。”
  原来是为了这个,李万亭对他的孩子气有些好笑,赶紧转移了话题:“听说今天晚上,还能和家里通电话呢,你想好和家里说什么了吗?”
  离家千里之外,不能与家里人一起过节,无论是什么样的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吧。尤其是在注重传统的农村,就是远隔了千里万里,有一丝可能,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家。可是他们,回不去。
  自己的话一出口,李万亭就发现犯了个愚蠢的错误,可是他也想不出,应该用什么话来再次转移这个沉重的话题。幸好小毛兄的思路,全放在了说什么上:“当然得和我爸妈说说咱们的枪。”
  对,说说他们的枪。有当了兵还没摸过枪的战士吗?没有。可是对新兵的家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为这体验骄傲和自豪的,不光是新兵自己,还有他们的家人。就这一个话题,足够把通话的时间全部占满。
  再次站在食堂前,战士们被指挥着唱起了《咱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是因为自己的错觉吗?李万亭觉得,自己战友们今天唱的,与往日不尽相同,少了几分为提高音量的生硬,多出了些柔情。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身军装,他们是不是就与亲人团聚在家里,吃着父母精心准备的饭菜,说着家常?可是他们是兵,他们身上的军装,让他们只能在这军营中度过一年一度的节日。
  他们不想家吗?想的。他们不惦记着家里的亲人吗?惦记的。可是他们明白自己脚下的路,将有可能走得很远,远到边疆。边疆也有与他们同样身着军装的战士,在他们将走进食堂会餐的时刻,仍然固守着国门。他们与自己一样,在铁骨下,满含了对家人的柔情,却又自己硬生生地把这份惦记,圈守在心底小小的角落里。
  不是为了遗忘,是为了更深的守护。
  带着点伤感,又有些节日的欢欣,李万亭与大家一起走进了食堂。桌子上的菜,比起元旦的时候更加丰盛。大家的脸上就都浮出了笑意——不管这饭菜是由谁准备的,可是能用满足的胃,来战胜在异乡的孤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同志们,今天可能是绝大多数同志,第一次没有在家里过春节。可是我要说,大家并不孤单,因为还有这么多的战友与你们一起。还有那么多远在边防哨所的战友们,陪着大家!”再次来与新兵一起欢度佳节的副师长,来到了二中队的餐厅,对着新兵们送上了自己真诚的祝福:
  “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你们将度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让我们举杯,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给了我们相聚的机会,能让我们一起在这里,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祝福我们的父母安康!干杯!”
  “干杯!”新兵们大声附和着,他们用自己的声音,驱走一个人在军营的孤单,也用自己的声音,与战友们紧密相连!
  这次的会餐,比元旦时用时要长,大家都愉快地坐在餐桌前,小声地说笑着。张小毛夹起一块肘子给李万亭:“你怎么不吃菜?”
  李万亭再次抿了一口饮料,他不吃肉皮,所以对着肘子敬而远之。不过这是小毛兄的心意,他不得不对着人笑笑:“不用管我,我已经快饱了。”
  李锴觉得他过于客气:“你刚吃了多少东西,还是快吃吧。要不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吃吧。李万亭在心里对着自己说,不过是一块肘子,不过是肉皮,听说肉皮还美容呢。于是他做出不经意的样子,夹起了那块颤颤的肘子肉,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嘴里。
  肘子炖得很烂,入口的感觉没有想象中的肥腻。李万亭顺利将它咽进肚子,没有什么不适的情况发生。做女兵的时候也是这样,那一世的李万亭不吃的东西更多,可是除了肉皮等有数的几样外,进了部队之后都吃了。
  不吃,只有两个字在等着:饿着!部队是吃大锅饭的,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可是却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细微的口味差别。求同,在部队食堂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于是李万亭知道,自己今后可以大量的补充胶原蛋白了。
  记得那时候女兵们开玩笑地说,部队食堂专治各种不服:北方兵爱吃馒头不爱吃米饭?可是中午往往只有米饭,你吃不吃?四川兵嗜辣,可是炊事班更得照顾不吃辣的多数,最多给炸好了辣椒,由你自取。
  李锴见李万亭吃了肘子又发呆,问他:“好吃吧?”
  李万亭含糊地点头:“觉得和家里做的味道差不多。”
  大家就都吃起了菜来。在今天晚上,家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能不提起,最好不提。
  “小伙子们,吃得怎么样?”副师长不知道什么时候,端着饮料来到了四班餐桌前。大家有些无措地起立,张紫阳率先抓起了自己的饮料,对副师长笑着说:“报告首长,刚才我们还说,这肘子与家里的味道一样。”
  副师长听得一乐:“好,你们自己有家是小家,部队是个大家。两个家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希望你们吃饱了不想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