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县城回八零-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文远又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环顾四周,看着破旧的宿舍,索性上床又躺下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自己还就不相信了,自己现代堂堂的研究生,到了七八十年代还能把自己饿死不成?
  自己又不求像小说中有的主角那样利用先知做生意,最后大富大贵登上人生的巅峰,自己没那野心,要不然当初就不会学师范专业,最后选择当一名人民教师了。
  家人朋友身体健康,生活小康,自己工作悠闲轻松就是当初自己的追求了,即使到了这个年代还是没有变,只是难度增加了一些而已。
  张文远一边躺着一边梳理脑中的记忆,自己已经睡了够久的了,现在也不困,只是感觉身体有点虚弱,索性干脆把自己脑中混乱的记忆好好理一理,要不然以后自己有什么不知道做出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事情,让别人怀疑那就不好了。
  慢慢的想着,张文远发现这个世界和上辈子自己熟悉的那个世界还真的有点不一样。
  目前苏联和美国还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两个国家现在的关系也和上辈子差不多,也不怎么好。
  中国也还是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也都跟上辈子一样,只不过上辈子中国经历的那十年,在这个这个世界硬生生的提早了五年,时间也延长了五年。
  15年的时间,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停滞不前,教育业更是被搞得乌烟瘴气,人才缺失的厉害。
  一直到15年彻底结束后,国家花了大力气彻底整改教育业,正式恢复了高考,中国的教育业才重新发展了起来。
  说到原主也赶到了好时候,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原主才小学毕业,那时候小学的课本虽然被改的面目全非,可简单的知识还是会教的。
  原主又是个努力的,所以即使到了初中,纵然课本的难度增加了很多,原主又拼命的学,所以成绩也是班级里数一数二的,中考的时候才考到了云里县第一中学,为此原主是骄傲的,他可是村子里的头一份。
  即使到了高中感觉到力不从心了很多,成绩也不是班级的前几名了,可是原主在村里人心中还是未来的准大学生,以后的出息人。
  父母和乡亲们的期盼像一座大山,压在原主瘦弱的肩膀上,原主的性格也是比较敏感高傲的,也忍受不了自己不如别人,所以才会不顾身体的不适拼命的学,谁知道一场病就让自己不知道去了哪里?让21世纪的张文远来到了这里。
  想到了这里,张文远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原主这样懂事的的孩子在现代可是很少的,一般来说像原主这么大的孩子,只要不打游戏,听话的好好上学就能让父母高兴死了。如果在努力上学,那可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要什么给什么?
  说实话这也是时代的锅,不过张文远又想到了自己,自己倒是生在了一个好时代,可又有谁知道一觉过去,竟然换了一个人生,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花了几个小时的功夫,终于将脑海中那一团乱麻的记忆搞清楚了,最起码学校中的同学老师见了面也能搞清楚了。
  刚才照顾原主的同学叫刘强,不仅和原主是同班而且还是同桌,也是原主交往比较密切的人之一。
  原主在同学心中就是个书呆子形象,平时只会找老师问题,找班里面成绩比较好的讨论问题,班里的活动以及同学们之间的玩乐很少很少的参与,再加上原主的成绩又不是太好,所以原主在班级里的存在感很低。
  而刘强,毕竟和原主是室友加同桌,所以平时说的话比较多一点,也相对熟悉一点。
  说到朋友,原主还真没有几个朋友,除了小时候不懂事和村子里面的小伙伴玩的比较好之外,自从上了学,原主就一心盯着学习,和班里的同学也只是同学关系,像死党之类的可真是一个都没有。
  想到这里,张文远又想叹气了,原主活的可真没有意思,想想自己,从小到大不仅有几个玩的比较好的死党,所谓的朋友也很多,随随便便也能组成一个团去旅游去聚餐,除了异性缘不怎么好之外,好朋友好兄弟那可真是多。
  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21世纪到底怎么样?自己和原主是不是互换灵魂了?
  自己倒是情愿是灵魂互换,这样自己的父母兄弟也不会太过于伤心,原主那个书呆子也能好好的看看21世纪是什么样的生活?


第四章 
  又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直到感觉额头的温度正常了,身体也不难受了,张文远才从床上下来。
  打量了一下整个宿舍,找到原主放东西的的那个小柜子。
  整个宿舍只有一个柜子,立在宿舍的北边靠墙处。柜子是木头做的,原本是涂了红漆的,只不过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如今外表也已经破败不堪了,不过还好能用。
  靠着脑海中的记忆,张文远知道自己的柜子是在中间的第二层靠右边的那一个,整个柜子一共有四层,每一层有两个独立的像抽屉一样的小门,倒是和后世学生宿舍的那种柜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量了一下柜子,每个同学的柜子门上都没有上锁,只是象征着关了一下而已。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个锁的价格可不便宜,不要票也要两三块钱一个,这些钱省着点用都够一个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再说了,从记忆里得知这个宿舍的同学们加上原主每个都穷得叮当响,每个月的伙食还真没有用钱买的,差不多都是从家里面带来一些粮食交到食堂里,然后再交给食堂一点辛苦费,每个月就吃自家带的这些粮食过活。
  至于蔬菜,既不好保存又不好带,索性就每周从家里带一点咸菜或者家里做的一些豆瓣酱,就着窝窝头也就够了。
  原主就是每次从家里面带一些咸菜过来,开饭的时候就去食堂领两个窝窝头,打一碗稀粥,就着咸菜吃着。
  打开原主的柜子,就看见柜子里面放着一些衣物,很少,也就几件。这是原主所有的最好的衣服了,原主回到家帮忙干活的时候,都是穿自己留在家最破的那一件衣服的,防止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划破了,到时候一家人都心疼。
  张文远翻出衣服看了看,在原主看来最好的几件衣服,也都是穿了两年以上的,几乎每件衣服上都打了补丁,不过这些补丁相对于家里人的衣服来说已经是最体面的了。
  张文远把衣服叠好重新放了回去,这些衣服不仅是原主仅有的衣服了,也将是自己目前所有的衣服了,如果弄坏了自己还真没有衣服可穿了。
  想到这里,张文远真的又想叹气了,来到这里还不满一天,自己叹的气简直比上辈子还多了。
  衣服的外面放着一个瓷碗大小的坛子,坛子的盖子好好的盖着,张文远知道这就是原主从家里带来的咸菜了。
  原主的妈妈李桂香做咸菜的手艺是整个村子里的一绝,尝过李桂香做的咸菜的人都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咸菜!以至于每年有不少人菜地里的萝卜收成之后,就把萝卜秧子拉一些到原主家里,让李桂香帮忙做咸菜。
  当然,这咸菜的坛子调料他们自己出,而且这家给一把枣,那家给几个鸡蛋,或是一把野核桃作为感谢,李桂香也爽快的收了,这些东西也是原主兄妹几个一年到头难得的零食了。
  不过再好吃的东西,要是一直吃的话,恐怕也会吃的厌烦了。
  张文远此时一看到咸菜坛子,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那咸菜的味道,一点想打开坛子看看的欲望都没有了。
  原主自从来到县里上学,每次从家里面带的差不多都是咸菜,任何好东西也罩不住一天三顿的吃,如果不是不吃盐的话就会感觉浑身没有力气,原主还真的不想吃这咸菜了。
  如今张文远过来了,还是同一个身体和记忆,自然也对这咸菜敬而远之了。
  柜子里除了咸菜坛子,还有一双筷子,其余的也就没啥了。可真是一穷二白啊!
  突然想到什么,张文远关上了柜子的门,三两下跑到自己的床铺上,从自己的枕头里面掏出了一个用布严严实实包裹着的小布卷。
  望着小布卷,张文远笑了,这是原主从小到大攒的零花钱。
  打开一看,不多不少一共五块八毛七分钱。在张文远原来的思维里,五块多钱能买个啥,连碗面的钱都不够!
  可这些钱换到这个时候可就值钱多了,要知道这时候在云里镇上珍贵的大米也才一块二一斤,两毛钱就能买一大筐菜了,这五块多钱对原主来说可是款巨款了!
  这些钱可是原主自从上了学后一分一分的攒的,有压岁钱也有父母给原主作的零花钱。
  原主是个不舍得花钱的人,知道家里挣钱不容易,所以除非是必要的买些笔和本子之类的,原主从来都不乱花钱,除了每次回家之前想到家里的弟弟妹妹,就拿个一毛钱买几颗糖回去给弟弟妹妹甜甜嘴之类的,就这样原主都不舍得极了,可看到弟弟妹妹开心的笑脸就又觉得值得了!
  在张文远看来,原主是一个十分敏感且十分有责任感的人,要不然就不会那么在乎自己的成绩,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拼命的学习。
  原主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一家人的希望,只有自己好好上学,到时候考上大学,才能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所以才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对于这种责任感,张文远是很欣赏的。男子汉大丈夫,总要挑起身上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这样才不枉来世上一遭。
  原主是家中长子,又是家里所有人的期望,所以原主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大学,要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想到这里,张文远在心里默默的发誓道:张文远,虽然不知道你到了哪里,是投胎了还是到了21世纪,如果你到了21世纪,我们不妨做个交换吧。我来实现你的愿望,帮你照顾好一家老小,也请你好好照顾我的父母,代替我好好孝顺他们。如果未来我们还能换回去,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换回去,那也只能是命中注定了!
  发完誓,张文远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突然感觉到心里一下子放松了起来,模模糊糊的听到一句回答:好的,就这么一言为定!
  可又仔细听,有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张文远惊疑不定的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还是一点异样都没有,才摇了摇头笑一笑,或许这个世界上真有鬼神之说吧!要不然在自己身上怎么会发生穿越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己倒是宁愿相信刚才自己不是听错了,这样自己对父母也不会那么担忧了。


第五章 
  张文远把这些钱重新用布卷了起来,重新放回了枕头里面藏好。一直到在外面看不出来枕头里面有东西,才从床上下来。
  住宿舍就是这点不好,人多,还没有私人空间,放点稍微珍贵的东西,都有点提心吊胆。
  不是说怀疑室友们的人品问题,而是原主实在是太穷了,所以对这些仅有的钱特别的看重。如果这些钱要是丢了,好不夸张的说原主也算是破产了。
  张文远虽然还没决定以后做什么来改善家里的条件,可做什么都需要本钱的,而这五块多钱也就是自己目前所有的本钱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要是再不想想办法,就像原主这条件,胳膊腿儿细长细长的,一摸身上尽是骨头,别说考上大学了,自己估计都挨不到高考结束,身高更别想赶上前世的一米八。
  张文远 往窗外看一看,天色也不早了,估计也快放学了,于是拿起自己中午吃饭的饭盒,准备到食堂去打饭去。
  把宿舍的门锁上,张文远就缓步下了宿舍楼。
  说是宿舍楼,其实也就一共两层,白墙红瓦,刚开始建的时候肯定漂亮,只不过可能是年岁已经久远了,白墙上的□□已经被雨水冲刷着发了黄,有的还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红色的砖头和土黄色的泥浆,显得整个墙面坑坑洼洼的,有点破旧。
  就原主的记忆所知,这样的房子在村子里已经算是顶好的了,好坏是砖头垒的房子,现在村子里大多还住着土胚房呢,想要盖上砖头的房子,光靠种地差不多得攒十几年的钱才盖得起,更不要说这些砖头,想买还没处买呢!
  想到这里,张文远停下了脚步,在这个时候开砖窑厂,倒真是一个赚钱的出路。
  现在国家的经济相对于前几年,已经放开了很多,人们胆子也比前几年大了,街上各种小卖部,小饭店都已经开了起来,村子里的人虽然现在还没有出来打工挣钱,可是能干勤劳的人家多养几只鸡,或者多养一头猪,还是可以的。
  所以相比前几年,人们的生活,好过了很多,最起码只要勤劳能干,就没有能饿死的。要是头脑灵活点,家里还能余下几个钱。
  张文远知道,要是再过两三年,国家改革开放了,全国各地的青壮年,都会大批涌入沿海城市去打工赚钱,赚了钱不说头一件事就是买砖头盖房子,可十家能有三家要盖房子,那开砖窑的人,也能赚翻了啊!
  熟悉的铃声响起,张文远的思绪一下子被打断了,回过神来,看到不少学生,从不远处的教室里走出来,才发现原来已经放学了。
  顿时,张文远来不及继续多想些什么,赶紧拿着饭盒向食堂跑过去。
  虽说去晚了不至于吃不着饭,毕竟每人都有粮食在食堂的,每顿也是定时定量的,可是早去的话好歹吃的饭是热乎的,而且不忙的话,阿姨每次盛稀饭开始的时候都会多打一些稠的给学生。如果你要是去的晚的话,那不好意思,就只能喝汤了,没有粮食的那一种。
  所以有很多同学为了多吃一口稠的,老师一下课就争分夺秒的狂奔到食堂去打饭。
  眼看着已经有好几个同学跑到食堂了,张文远不仅加快了速度。
  虽然加快了速度,但是张文远到食堂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同学已经在排队打饭了。
  不是张文远不给力,实在是这具身体实在是太差了,又刚刚生了病,真是走几步都喘的那种。所以纵使张文远已经使了吃奶的劲跑过来,还是跑不过那些为了吃饭能拼命的同学们。
  擦了擦头上冒出的汗,张文远拿着饭盒排在了同学们的后面。
  “啊!今天晚上吃的竟然是面条,万岁!”队伍的前面传来了惊喜的叫声。
  后面的同学们听到了,也都惊喜的议论了起来,一个个对着前面食堂的窗口翘首以盼,就希望能赶快吃到面条。
  张文远也有点惊喜,从原主的记忆得知食堂大师傅做的面条特别劲道好吃,虽然不是全白面的,面条是加了其他杂粮面做成的,可架不住食堂大师傅手艺好,纵然是清汤白面也能好吃到让人把舌头都吞进去。
  虽然好吃,但是食堂大师傅也不经常做的,实在是做面条不仅费油费盐,做面条用的粮食可比做窝窝头用的粮食多,粮食就那些量,可不能天天的吃面条,要不然同学们没等到下次从家里面带粮食过来,粮食可就造完了,最后那几天可得喝西北风。
  知道晚上是面条后,后面来的同学同样也十分的惊喜,不一会儿食堂里面就满满登登的都是人了。
  张文远小心翼翼的端着从食堂阿姨那里打来的面条,顶着后面同学羡慕的目光走到一处人少,桌子相对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准备好好享受穿越过来后的第二顿饭。
  先用筷子尝了一口,味道是真不错,手工做的面条筋道有嚼劲,咸淡适宜,里面又加了白菜作为配菜,咬一口白菜,淡淡的甜味弥漫在口中,真是好吃到不行,完全可以媲美后世那些有名气的面店里大师傅做的了。
  张文远珍惜的把面条吃完,再慢慢的把面汤也喝完。揉了揉肚子,虽然说还是没有吃饱,可是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感觉身体里的每个毛孔都舒张开了,浑身上下都感觉轻松了很多。可比干巴巴的啃两个窝窝头舒服多了。
  张文远拿着饭盒走到食堂的外面右侧的一个小棚子里,这里是学校专门建的打开水以及同学们刷碗的地方。
  开水一分钱一茶瓶,同学们可以用一分钱买一瓶开水,拎回寝室洗澡洗头或者喝水都可以。
  虽然一个茶瓶在这个时代还算是稀罕物件,价格也很贵,不是每个同学都能买得起,可是如果一个寝室里的同学处的好的话,倒是可以几个人一起凑钱买一个茶瓶,喝水的话大家可以轮着花钱打水喝,要是自己想要打水洗澡洗头,那就自己付钱。
  原主虽然不善于与人交往,但是和同寝室的同学相处的还算是不错,毕竟是睡在一起,交流的话也很多。所以原主寝室也一起凑钱买了一个茶瓶,喝开水什么的倒是方便了很多。
  喝的或者是洗头洗澡可以用热水,洗碗的话凉水也就可以了。学校为了方便同学们洗碗,所以就特意在开水房的这边安了一个水龙头,让同学们统一在这边洗碗。
  还好,这时候已经到80年代,不是更为贫穷的60年代和70年代,在县里自来水已经安装了,否则洗个衣服刷个碗还要从水井里打水,张文远还真的不习惯。


第六章 
  此时刷碗的地方,已经有同学排成了一个小队,张文远也赶紧到队伍的最后面排起了队。
  说是刷碗,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一个碗,一双筷子的事情。不讲究的人就用水随便漱一下就行,爱干净的也不过是多洗个几秒钟而已,就结束了,所以很快就轮到了张文远。
  张文远拿着饭盒,在水龙头下快速的洗了起来。这时候,张文远非常怀念起现代的洗洁精来了,对于碗筷上的油污来说,那真是一个大利器啊!不像是现在,粘在饭盒里的油,无论怎么用水冲都洗不干净。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不是没有能快速去油污的东西,比如说肥皂老早就已经生产出来了,可是普通老百姓有哪能用的起?更何况前几年的时候买肥皂还需要肥皂票,不是在城里工作的工人,根本就搞不到肥皂票。就是城里的工人买得起肥皂,但是也不会用它来洗碗,那不是大才小用吗?
  这时候肥皂不仅可以拿来洗脸洗澡,而且还可以当做礼物来充当礼品,这时候走亲访友能送一块肥皂过去,那都是大手笔了。
  在乡下人家,村里的姑娘出嫁能有几块肥皂作为陪嫁,那也是顶有面子的事情了。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张文远想要找到代替洗洁精那样方便的东西还真不容易!
  张文远感觉到排在自己后面的同学盯着自己已经有一会儿了,只好无奈的匆匆把饭盒再用水冲了一把,就给你后面的同学让位了。
  张文远知道自己洗饭盒的时间已经比别人长了很多了,可是谁让自己从小到大就有点洁癖呢!从来都受不了碗筷上还有油渍粘在上面,以前在外面小饭店里吃饭,都从来不用饭店里的可反复运用的筷子,非得找服务员要来一次性筷子用。
  如今换了一个世界,纵然知道现如今的条件不比以往,可习惯还是改不了的,张文远端着湿嗒嗒的饭盒不由得苦笑。
  既然自己现在还改变不了生活环境,那么也只能努力的适应环境了,大不了回去再用开水烫一下饭盒,这也就差不多了。
  记得母亲以前说过,他们以前的生活就是这样,家里的碗筷有油洗不干净,那就用热水洗,或者用草木灰洗,虽然没有洗洁精洗得那么干净,不过在他们那个时候,家里用这种方法洗碗的人家,就已经是很讲究的人家了,大部分都是用凉水随便涮洗一下就行了。
  毕竟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一年到头吃肉的时候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家里顿顿都是清汤寡水的,也没啥油水可吃,刷锅洗碗都非常容易,热水一涮就干净了。跟现在烧一盘菜,几两油就没了,根本就没法比。
  当时张文远只把母亲说的这些当成故事来听,毕竟那样的生活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远了,可世事无常,谁又能想到自己竟然能回到那样的时候呢?
  摇了摇头,张文远拒绝自己再想下去,回忆过去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接下来的生活,如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刷碗就让自己不习惯了,张文元相信,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无数个不习惯来迎接自己,而自己不仅要做到克服,还要习惯这些不习惯的地方,迎接下面生活的挑战。
  拿着饭盒,张文远也没有在外面多待就回了宿舍。宿舍的走廊很安静,并没有几个学生在,有的也只是步履匆匆的和张威远擦肩而过,张文远和他们迎面神色不变,遇到两个记忆中的同班同学,也只不过是点了点头打个招呼,就走了过去。
  那两个同学也没露出任何异样的神色,毕竟原主本来就不善言辞,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比较闷的人,来到高中的几个月天天只顾着学习,并没有和同班同学好好的交流,对于同学们的认识也仅仅只是记住了一张脸,在别的地方见到面,能认出这是自己的同班同学。
  指望别的比如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或者有几个死党或者是哥们,那真是痴心妄想了!
  张文远不由得感叹,也幸好原主是这么一个性格,很容易模仿,要不然自己可就很容易露出马脚了。
  不说别的,就说性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再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