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90之留学生-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学阀: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人。又可指在特定的职业或组织中,由某个学校毕业的人们所形成的排他性势力。(摘自百度百科)
林易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人生赢家。
即使年轻的时候冲动不懂事,自己不照样站在了最高点接受众人的鲜花和掌声,成为华国材料学的执牛耳者……嗯,之一。
然后,他重生了。
他觉得他努力努力,或许能把那个“之一”去掉。
人前深沉正经人后自我毒舌受VS高山仰止三观极度端正攻(这是作者美好的人设想象,主要是作者本人性格太接近攻,怕写不出受那种不正经的,认真脸)
1。八、九十年代留 学 潮背景下,高级知识分子重生的升级流爽文。
2。本文尽量写出历史厚重感,但那个时代留学生后涉及国外,考证困难,请予以包容。
3。文中所有材料学专业知识皆出自知网与百度,此学科与生物医学不同,涉及郭嘉工业、航空等领域,有些技术保密时间较长,难以考证专利人及第一发明时间,我们有默契就好。
4。再次强调,本文文风很正!真的!
内容标签: 平步青云 重生 爽文 升级流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易庄城 ┃ 配角: ┃ 其它:
作品简评:
前华国材料学领军人物林易重生回到自己留学生涯时期,凭借着自己前世历练出来的商业敏感度以及国际实验室研究员身份在美国科研圈左右逢源,并改变了世界材料学走向的苏爽故事。文章以八、九十年代留学潮为背景,讲述了那个年代高级知识分子的异国留学生涯,内容涉及航空航天材料、电子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专业知识,将一个我们平常接触不到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徐徐展开。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不觉明历”的苏爽沙雕故事。
第一章 接机
农历十一月二十七,大雪。
离圣诞节还有整整十八天,但旧金山显然已经提前进入到了节日状态。街道上充满着悠扬而欢快的音乐,路上行人们的脚步也慢了下来,学校贴出了放假通知,整个城市好像即将进站的列车,关闭了发动机靠着惯性慢慢滑进车站。
何群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时不时看一眼自己的手表,老旧的上海牌手表时针已经挪到了五的位置。
他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匆匆忙忙地下床。因为动作太大引起了下铺极大的不满。
“何群,大早上的,你干什么!”上铺不满地开口道。
“还能干什么,等着去迎接新主子呗。”有人怪声怪气地说道。
何群连连道歉姿态极低,但同时手上的动作却不慢,迅速穿好衣服鞋子,漱了漱口就急匆匆地出门了。
他出门的时间是美国时间上午五点十五分,大街上几乎没有人影,只有几辆标着“TAXI”标志的红色福特在街道上迅速穿行。
何群其貌不扬,性格又胆小怯懦。照他妈的说法,若不是脑袋瓜读书还好使,又有点小运气,他就算上街要饭也要不过人家。
他妈为着自己这个倒霉儿子,可是操碎了心。这么多年只要路过的庙,不管是佛的还是道的,总要过去拜一拜,许是诚心感动了上天,何群虽然过得艰难,但好歹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现在。
小学的时候,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荣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又因着前面一位同学生病,补了最后一个录取名额。
一九九三年高考的时候,恰好遇到高考扩招,原本何家连工作都给儿子安排好了,国企汽修厂文员,实打实的铁饭碗。这酒也请了钱也送了好话也说了一箩筐,一转头,儿子考上大学了。
夫妻俩心里这滋味呦,是又喜又惊又后悔,后悔啥,送的那两只老母鸡送早了呗。
但转头一想,这大学生好啊,一出来就是干部身份,工作也是国家帮解决的,这傻儿子终于熬出头了。
何妈妈这一高兴,又杀了两只大母鸡,当然这回是给各路神仙送过去的。凭他儿子那傻样,能走到今天这步,没有神仙关照,连她这个当妈的都不信。
那个年代各家各户的条件都算不上好,这两只大母鸡的诚意可就太足了,许是哪路神仙一激动,这一个用力过猛,后面的发展就不在何父何母的控制之内了。
于是,何群凭借着他在读书上还算好使的脑袋,以及几大盆狗屎运,成功走出了国门,走进了全美前五世界前十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了一名光荣的公派留学生。
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镇子都沸腾了,南江省甬宁市市长亲自上门恭贺,何群一下子成了十里八乡乡亲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他的好运气也就止步于此了。何群猜想是隔着一个太平洋,他妈拜的那些神仙管不到美利坚合众国,所以他就原形毕露了。
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读书脑子虽然好使,但能一路过关斩将走到现在的,哪个脑袋瓜不好使?于是何群成了这批公派留学生中唯一一个没有获得美国学校奖学金的学生。
没奖学金,不受同伴待见,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出去找工作,一开口就被人家拒绝,一连大半年,他能活着简直是奇迹。
后来学校里的教授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他在学校里安排了个勤工俭学的工作,打扫卫生,一天打扫两回,工作轻松,报酬也不错。
这一打扫,美国教授就看出这个华国学生好处了,这个学生虽然话不多,好吧,是几乎没有,但人家做事规范啊,让他擦三遍,绝不会擦两遍,让他顺时针擦洗他就绝对不会逆时针擦洗,好苗子啊!
从打扫走廊到打扫办公室,再到打扫教授实验室,最后成为教授实验室里最底层的一个小杂工,何群仅仅用了两年。
等到大二结束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往各大教授实验室里挤,拿着实验室正式员工卡的何群才发现,或许……自己的狗屎运还在。
何群嘴笨却极有自知之明,以他的资质,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杂工工作。等到四年大学毕业,带着“辛普森实验室”的工作履历,顶着伯克利毕业生的头衔光荣回国,然后在国内某高校或研究所找个体面的工作,这应该是他最完美的人生轨迹了……直到辛普森教授找到了他。
“何,你是我亲手带进实验室的,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所以……”教授调皮地眨了眨眼,“有没有兴趣做研究员助理,哦,准确地说,是一位实习研究员的助理。”
“你的薪资我可以按照正式研究员助理的八折给你,而且在你未来的履历上,可以正式写上辛普森实验室研究员助理的经历,我会给你签名。”
天降馅饼!
如果说辛普森实验室杂工的工作经历可以让他进入国内普通高校任职,那研究员助理,可以直接把普通高校替换成国内著名高校,甚至努力一把华清燕大也不是没想头的!
“好……好的,教授,我……我一定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刻苦用功,做一个好的助理!”哪怕他平时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这时候也激动地说了一连串话来表决心。
何群成为研究员助理后的第一项任务,去机场接自己未来的研究员。
拿到这位研究员照片的第一反应是“帅”,“真帅”。第二反应,不对啊,这研究员这么看起来这么面嫩,长得跟刚进大学的小年轻似的。
何群本想着拿照片让辛普森教授再确认一下,但他尝试张了两次口,都被其他人打断了,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还没三呢,就已经竭了。于是何群决定到了机场再说,反正教授给了研究员的名字和航班号。
这个研究员叫林易,和他一样是个华国人,一个亚裔在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之间还是很好认的,自己把他的名字用中文写得大大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果这样也不行,他还做了第二手准备,将请求机场广播寻人的话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实在找不到人了,他就到服务台,将小纸条递给他们,完美!
早晨五点多,只有一班公交到机场。月初的时候,因为地铁动工,规划图沿线的马路被围了一半,说要建造当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现代化地铁。地铁快不快何群是不知道,他只知道这老的公交站被围起来了,他得多走一公里去新设立的临时公交站坐车。
紧赶慢赶赶上第一班公交,约莫在公交车上晃了一个多小时,他终于到达了旧金山国际机场。这时候离航班到达还有半个多小时。
何群半个身子靠着护栏,又开始重复低头看手表的动作。一边看手表一边在心里机械得默念自己的自我介绍草稿,“我是辛普森实验室的员工,我叫何群。我是辛普森实验室的员工,我叫何群……”
“你好,请问……”突然何群只感觉自己的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他脑子还未思考,嘴巴已经张开了,“我是辛普森实验室的员工,我叫何群!”
很好!说出来了!他说出来了!不对!何群下意识地往后一缩,警惕地抬起头来。
只见一个年轻男人站在他面前,这人很高,五官凌厉立体,肩膀极挺,上身穿着一件黑色高领毛衣,外头罩着宽大的灰色格子大衣,下面一条黑色呢料长裤并同色系马丁靴,显得双腿笔直修长。
帅!但神情好像有点尴尬,帅哥的手保持着拍他肩膀的样子,似乎有些僵硬。
何群咽了咽口水,心里隐隐有了那么点不好的预兆。
“你好,我是林易,你是来接我的吧?”帅哥看了眼自己僵在空中的右手,甩了甩,默默收回来插进兜里,脸上露出一个十分标准的温和笑容。
林易?林易!何群目光上移,眼神对上帅哥那双深邃的眼睛,他浑身一个激灵,下意识地举起手里的接机牌,大声重复道:“我……我是辛普森实验室的员工,我叫何群!”
声音隆隆,响彻机场。
帅哥,哦不,是林易,定定地看了挡在自己脸前面的登机牌三秒钟,嘴角抽了抽,不由开始怀疑自己来伯克利这个决定的正确性。
当然,他在接机牌被放下的时候已经恢复了亲切温和的笑容。
“何群是吧,你已经自我介绍过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你要接的人是我没错,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走了吗?”林易笑眯眯地说道。
何群的大脑一片空白,他的瞳孔开始涣散,额头、后背、手心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头机械化地上下移动着,嘴唇微微颤抖,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走?”林易再次开口。
何群浑身一震,用力点头,随即目光呆滞同手同脚地向前走去。
“碰!”人体与玻璃相撞发出的清脆碰撞声。
林易的太阳穴直跳,他再也维持不住脸上标准的温和笑容,快步上前,一手拽住何群后颈衬衫处,将人拽了起来。
随即林易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拽着一个目光呆滞的人,大步向机场外走去。
第二章 辛普森实验室
红色福特奔驰在旧金山的街道上,林易看了一眼旁边双目紧闭眼皮却在不住颤抖的未来助手,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他摇摇头看向窗外,目光渐渐带上了一丝怀念。
金门大桥上,一辆红色敞篷跑车与他们擦肩而过,跑车上的年轻男女挥舞着手臂发出怪异的尖叫声。
旧金山啊,这个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城市,算算也有近四十年没回来了。
三十年尽门始开,破釜沉舟出国来。
两只皮箱一个梦,窗外霓虹何与干。
1978年,卡特总统的科学顾问Frank Press率美国科学家代表团访华,拉开了八九十年代留学生的序幕。
无数怀揣着美国梦的男男女女在进行了长期周密的前期准备,付出了艰苦卓绝的个人努力后,毅然决然地离开家园,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
上辈子自己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究竟是怎样一种心情,兴奋还是忐忑?许是时间过了太久,林易已经记不太清了。
“咳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惊醒了沉湎在旧日情怀中的林易,何群剧烈地咳嗽起来,整张脸涨得通红。
“噢~抱歉,我立刻关上窗户。”坐在驾驶座上的黑人大哥抱歉地回过头来,“我以为你们会喜欢,要知道行驶在伟大的金门大桥上,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海风,这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说着黑人大哥用力吸了一口空气,露出享受的表情,仿佛是在验证自己刚才的说法。
“咳咳咳咳咳咳咳”回应他的是何群一连串咳嗽及鼻涕眼泪糊了一整脸的狼狈模样。
车子逐渐驶近湾区,林易已经依稀看到了萨瑟塔的轮廓。
何群把头伸得长长的,半个身子靠在出租车前座的靠背上,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盯着正前方。
辛普森教授的实验室在伯克利校区北区,比起从大门走过去,让出租车直接开到北门才是最好的选择,何群想着等到学校大门前那个路口,他就提醒司机直行。
只是没等他开口,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门出现在两人的视野里时,“绕过大门,直行,前面路口右转。”林易突然开口道。
何群呆了呆,张了张嘴又再次闭上,他面上露出一丝窃喜,自己本身就不善与陌生人交流,有人替他说了,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至于林易这个第一次来伯克利的人,怎么会这么熟悉这里的道路,何群想着,能这么年轻就拿到哈佛物理学硕士并成为辛普森实验室研究员的,自然不能用常理来揣度。
辛普森实验室
全大理石铺成的实验室大厅里,一群身着白大褂的年轻男女屏住呼吸有秩序地站在中央,他们虽极力维持面部表情的平静,但呼吸间还是不自觉带出几分激动来,有人悄悄抬手摩挲胸前印着的那串花体英文“辛普森实验室”。
辛普森和他的助手站在前面,正低头交谈着些什么。
“嘟”当实验室门再次被打开,辛普森教授停止了与助手的交谈,眼里露出一丝明显的期待来。
“听说是个华人,本来托马斯学长可以成为由助理转研究员,但是名单下来的时候,却是一个叫易。林的人。”
“所以我们这期实习生能竞争的助理职位也少了一个?”
“没错。”
“哦,不!如果那个叫易。林的没有真才实学,我要打得他去见上帝!”
“保持安静。”辛普森教授的助手罗根博士接收到辛普森教授的眼神,点点头向前一步。
“从今天起,你们就成为了伟大辛普森实验室的一名实习生。辛普森实验室是全美最著名的材料学实验室之一,我们美国的骄傲…福特汽车,它的发动机材料就是我们辛普森实验室的产品。还有用于航天器的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我们一直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罗根的语调抑扬顿挫,丝毫不掩饰自己言语间的傲慢。刚刚还义愤填膺的美国小青年已经完全安静了下来,他目光灼灼地盯着罗根,眼睛一眨都不带眨的。
“是的,辛普森实验室很辉煌,但是这些辉煌不是你们创造的。小崽子们,你们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实习生,知道什么是实习生吗?这意味着你们还不是辛普森的一员,你们手里的门卡都只是临时卡,一年后,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这里,去一个二三流的实验室度过你们的一生。”
“所以你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在这里的时间,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费。”
罗根作为辛普森的助手,除了要在学术上协助辛普森,更是辛普森实验室本质上的大管家,对于收服这些实习生们,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他这番话下去,底下实习生们的脸色白了一半。
“当然,优秀的科研人才哪里都受欢迎,辛普森实验室也不例外。”说到这里,罗根顿了一下,“去年夏天,我三次飞到柏林,邀请一位柏林大学材料学博士生加入辛普森,每天我都在他的教室门口等两个小时以上,希望让他感受到我及辛普森实验室的诚意。”
罗根的声音低了下来,“他最后还是拒绝了,你们说他凭什么?因为……”他目光扫过一群屏住呼吸看着他的菜鸟实习生们。
“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学术水平代表一切,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就能像那位柏林博士生一样,把臭靴子丢我脸上!”
现场爆发出一阵哄笑声,在场的实习生们眼中都燃烧起强烈的斗志来,没有人甘于平庸,更何况是这些习惯了优秀的天之骄子们。
而林易和何群正是在这个时候踏进了实验室大门。
何群踏进实验室的时候,突然听到大笑声,身子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在地,还好他稳稳抓住前面林易的裤子。
“对……对不起,对不起。”何群人还没站稳,便连连道歉,他语气诚恳,但拽着林易裤子的手却始终没有松开。
林易的太阳穴“突突突”直跳,他用力拽紧自己的裤子,使之不至于被何群拽下去,“没关系,但是能麻烦你快点站起来吗?”他的笑容带上了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
辛普森教授一眼就看出了林易的窘境,面上的笑容越发明显了些,“易。林?看来你与你未来的助手相处得不错。”
林易似笑非笑地看了何群一眼,意有所指地开口道:“是的,是不错。”
何群听到林易这句话的时候,简直要热泪盈眶了,再看向林易的时候,只觉得他这位新上司形象伟岸,背后都自带柔光的。
辛普森笑着点点头,“你的情况霍恩在邮件里已经介绍过了,但物理学和材料学是两门学课,你在物理学上的成绩只能让我相信你有不错的学习能力,而辛普森从来不缺学习能力强的研究员。”
林易闻言,眼中的笑意更甚,辛普森教授果然还是老样子,说话从来都是那么不中听。而正是这个爱开玩笑,说话还并不十分中听的老人,在那次意外后果断站了出来,独自一人毅然决然地承担了一切过错,从而告别了他一生热爱的实验室。
“教授,我想我很快会证明,我的学习能力可不仅仅是不错而已。”
两人交谈间,罗根的训话也告一段落了。
包括林易在内的新成员们,在签了保密协议后,由工作人员带着参观辛普森实验室。
辛普森实验室一楼是公共休闲区域,巨大的大厅,靠着落地窗的四周有规律地摆放着沙发,大厅右边是图书馆,里面的期刊及科学资料都是最新的,许多资料都是在外面根本找不到的。
大厅左边是员工用餐区域,自助餐,各国的菜式都有,只是都不怎么地道,比如招牌菜咖喱味的宫保鸡丁,听说就极受研究员们的欢迎。
而二楼则是一个巨大的实验中心,一踏上二楼,就可以听到电脑服务器发出的声响,刷卡进入实验室,里面有不少研究人员在忙碌,见到罗根带着众人进来,也不过抬头看了几眼,便又低头做自己的工作。
菜鸟实习生们看着一排排精密的仪器,发出一阵阵压抑的惊呼声。为了在精神上震慑住这群菜鸟,罗根带他们参观的第一站就是辛普森与美国航天航空局联合成立的航空航天材料部,里面甚至有美国最新航天器的缩小版模型,虽说已经是缩小版了,但两个成年男人双手合抱也不能将其完全抱住。
“航天航空这个项目部,美国航天航空局投入了上千万美金。”罗根微微侧身,“而在我们手中诞生的每一种材料,都有可能出现在航空器上,或许有一天,美国重返月球,而这个航天器的材料,是你提供的。”
一排排排列整齐的电脑,无数风扇同时工作发出的声响,身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来回忙碌着,无数写着复杂公式,纸上一条条神秘的峰谷曲线,菜鸟实习生们的眼睛都快掉下来了,他们屏气凝神,恨不得立刻扑到实验器材上面,哪怕哪怕是再近一步也好。
林易面色不变,气定神闲地环顾四周,他脚边掉了两张纸,纸上潦草地写了几个英文字母,还有几幅连横竖坐标都没有标齐的图标,林易下意识抬头逡巡四周,随即目光中闪过一丝了然。
“菜鸟,不要随便动我的东西!”一个绑着辫子,带着眼镜的研究员看到了林易手里的两张纸,快步走了过来,他一把夺过那两张纸,恶声恶气地吼道。
第三章 菜鸟
菜鸟?我?
林易看着空空如也的右手,面上露出一丝好似是滑稽的复杂表情,年轻时候的托尼。布莱斯还真是和传言一样的不可爱。
上辈子他因为“车用蓄电池”项目与托尼打过几次交道,那时候这个三十多岁的材料学新贵最引人争议的就是他这头颇具艺术气息的辫子。
唔,原来这头辫子的历史竟能追溯到他的学生时代嘛?
“布莱斯。”罗根注意到了这边的景象,快步走了过来,托尼。布莱斯这个刺头可是出了名的不好相处。
“罗根教授,我以为您是有分寸的。就算是参观,你让他们去参观隔壁的福特中心就是了,这群人就算一年后,也不一定有姿格踏足这里吧。”托尼不仅有着和钢铁侠一样的名字,连说话都带着股托尼。斯塔克式的傲慢与刻薄。
菜鸟实习生们都是伯克利学生中的佼佼者,向来被捧惯了,若是这话是罗根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