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90之留学生-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易点头,“没错,要说在太阳能领域的研究,德国的Grtzel教授是毫无疑问的当世第一人,他的染料敏化电池设计很巧妙,光电化学电池仅在一个带上产生载流子,也就是说,阳极发生光敏化后,电子注入纳米Tio2导带,而空穴仍留在表面的染料上,这就达到了限制电荷重新复合的目的,对材料的纯度要求也就大大降低了。”
“这种染料敏化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虽然不如单晶太阳能电池,但是它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价值却远远超过它们,这也是现下能源材料研究室的主要研究热点与方向。”
林易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已经在昨天签订实验室保密协议后送到各个研究员手中,在场很多研究员的精神状态都算不上好,浓浓的黑眼圈,好像随时会打架的上下眼皮,那都是这份项目可行性报告惹的祸。
科研人员就是这样,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心里没点底怎么上战场。
林易这份可行性报告本来就是给辛普森这种材料学专业但对太阳能电池领域不算精通的学者看的,用词、说明把握地恰到好处。
一众研究员拿到手里,眼珠子就粘在上面扯不下来了,这不懂还好说,看得懂还不去钻研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了。
所以在场的六位研究员昨晚根本没有合眼,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就只是看懂了而已。就像是看歌剧,看懂了歌剧的内容,但问他们歌剧到底是怎么唱出来的,那太为难他们这些观众了。
“染料敏化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也达到10…11%,但却多应用于官方公众机构,普通家庭这一块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性问题。”
“Grtzel教授的染料敏化电池采用的电解质是液态的,而我仔细研究过他用的电解质材料,里面包含了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这不仅对电池工作的长期稳定性非常不利,且对器件的封装有极高的要求,大规模组装及生产的难度也十分高。”
“正如我报告中所提到的,能有能力完成染料敏化电池组装及生产的厂家,全球不超过五家。供小于求,卖方市场,加上产品本身的弊端,结果可以想象。”
“所以,正如我在项目可行性报告里提到的,固态取代液态,是必然趋势。报告中关于全固态染料敏化电池已经有了详细的理论解释与论证,这也是辛普森教授愿意大力支持本次项目的原因,但理论是理论,到底用什么材料,怎样用最廉价的材料获得最高的光电转换效应,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六位研究员纷纷点头。
“我昨天想要重复Grtzel教授的液态光敏燃料电池的制作,虽然没有成功,但是……”
专业的科研人员进入状态的时间非常快,包括林易在内的七人侃侃而谈,分别讲述自己对固态染料敏化电池的想法。
助理研究员手上的笔飞舞得飞快。
马修已经很久没有做过助理研究员的工作了,业务着实不太熟练,时不时要撇一眼旁边后辈的笔记。
当然,令几位助理研究员非常乖巧地把自己的笔记与马修共享,有些甚至还乐得帮马修把笔记写了。
昨日,马修毫不客气地被自己导师剥夺了参与项目的机会后,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虽然辛普森教授对这个项目很是看重,但是作为一个四十出头的青壮派科研人员,他并不认为林易有本事带领实验室走出困境。
因为经过长期的科研生涯,他深深明白很多东西确实需要在时间中慢慢积累才能获得的,比如他,在进行很多项目的时候,还是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在他看来十分困难的问题,往往老前辈一两句话就能让他茅塞顿开。
辛普森和罗根教授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科研人员去做,还仅仅只有半年。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马修承认,林易当时所说的项目计划,可行性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且对固态染料敏化电池的设计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或许给他三年,四年,全固态介观太阳能电池真的能在辛普森实验室新能源中心诞生。
但是半年,不可能的。因此,他虽然遗憾不能参与这种能源革命性的项目,但不至于自降身份以助理研究员的身份去争取机会。
直到晚上,格林教授实在是良心过不去,把自己的学生叫过来给他解释了项目计划书。
“马修啊,你说得对。半年,这个项目确实不一定能出成果,但是你仔细看过林易全固态介观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吗?这与我们观念里固有的太阳能电池完全不一样。”
“你看,这里,还有这里。看出什么了没?”格林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的得意门生。
马修全神贯注,表情严肃地看了约莫十五分钟,面色从严肃变成郑重,再从郑重变成惊讶。
他从茶几上拿了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写画画,随即马修缓缓地抬头,看向面带期待之色的老师,郑重地说道:“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 前文有一个数据错误,就是97年光电转换效率只有不到0。7%这个,这是固态光敏染化电池的转换效率。我那时候查到98年以后出现的固态光敏染化电池效率为0。74%,所以才写97年前不到0。7%,然而九七年还没出现固态光敏染化电池:)已改。
第五十章 漂洋过海的生产线
太阳能电池项目启动以后; 林易的周末及假期自动取消。
“没错,这就是液态电解质染料敏化电池的结构图; 从上到下的结构分别是玻璃、透明电极、电解质、敏化剂……”
“不行!这个结构; 导电基片和材料直接接触; 短路的可能性非常高!”
“阿道夫教授,麻烦你这一个结构侧向对比,今天下午出结果。”
进入工作状态后的林易气场二米八,年纪大一点的教授他的声音还能低两度; 像马修这种青壮派,他开始的时候还温和几分,眼见他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这分贝就高了起来。
却没想林易分贝这个一高; 马修的效率直线上身,竟快速进入了状态。
见状; 林易也不跟这些前辈客气了; 指令发布得飞快; 力求让他们气都喘不上一口。
“林……林研究员。”
因为对项目的不熟悉,前期准备工作中; 小助手们除了找找资料; 根本帮不上一点忙,所以何群相对来说; 还是比较空闲的。
“我跟搬家公司说好了今天继续工作,班长说他可以帮忙看着搬家公司,所以钥匙……”
何群真是个兢兢业业的小助理; 为了尽快让林易住上宿舍,做了一晚上的心理准备,开口请室友帮忙。
只是还没等何群结结巴巴地把事情说清楚,徐东奎就主动开口帮忙,对何群的态度也温和了许多,不再说之前的不冷不热,让何群十分受宠若惊。
搬家公司?继续工作?
林易猛地回头,脸色黑沉地看向何群,“你很闲吗?”
“啊?”他现在确实不忙啊……
“没看到研究员们都已经快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了吗?你作为研究员助理,还有心思想实验以外的事情?”
“对……对不起!”何群面上立刻出现羞愧的神色。
见何群态度诚恳,林易慢慢缓了神色,“嗯,作为研究员助理,你要懂得一切以实验项目为先,其余的事情都是小事,不用放在心上。去吧。”
说完,林易也不理他,转头和格林教授讨论起了纳晶多孔薄膜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可能性。
去吧?何群一脸茫然,林研究员到底让他做什么呢?
林易一手画着固态染料敏化电池的模型,一边在心里冷哼,让搬家公司继续工作?不存在的,搬家公司把他宿舍弄好了,他哪里找更好的借口赖在庄城那里。
今天早上,他们家小庄庄还跟他说了“以后”呢,这就说明,他的大教授打心底里希望他们长长久久生活在一起,林易表示自己正式研究员水平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接受反驳。
另一边,华国工业部
“电话!美国来电话了!”一处办公室,一个身影如一阵风一样从走廊里吹过,猛地跑进处长办公室。
张处长正和西山省最大矿业工厂的厂长在说话。
“碎煤价钱卖不高啊,明明知道他们把碎煤运回去一加工,煤炭利用率甚至比块煤还要高,但我们偏偏要不上价,因为日方知道我们国内根本没有碎煤精加工生产线。煤炭研究所是能加工,但实验用设备,没日没夜加工一年还不如人家生产线一天,唉!”
厂长显然对华国煤炭加工的现状十分无奈。
“如果能把碎煤利用起来,北方冬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暖气喽。”张处长叹了口气。
一个大型煤矿里,块煤有多少,碎煤只会更多,加上开采方式落后,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块煤碎裂几率高。
国内的煤炭研究院已经完成了对碎煤精加工的二次实验,成果非常喜人,经过精加工的碎煤利用率并不在成品块煤之下。
但是实验室二次精加工是完成了,怎么加工,配方和方法也研究出来了,但是迟迟不能实现产量化规模化的碎煤加工,为什么,技术跟不上啊。
化工合成和精加工的生产线落后,根本不能达到实验室的要求。
华国组织了好几次国外技术交流活动,外国人的态度很明确,欢迎参观,但也只能参观,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行啊,你拿钱出来买。
拿钱出来买不是不行,但是花市面几倍的前买回去一条落后的生产线,还要强制搭售一系列乱七八糟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更何况,国家现在是比七八十年代好多了,但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哪里不要用钱,这一拖二拖就拖到了现在。
眼看着人家低价买自家煤炭,运回国精加工后,又高价卖给其他国家。心里不憋屈吗?才怪!
“如果有一条先进一点的化工合成与精加工生产线可以参考就好了。”
两人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年轻人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处长!美国来电话了!就是那个超导电缆之父……的人!”超导电缆之父的名头当然是国内小年轻们给林易安上的,他自己可没那么大脸,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也没见他叫自己电灯之父啊。
张处长猛地站了起来,“那人怎么说?”他满脸兴奋的神色。
“我听不懂英文,叫刘老师在接电话,好像说要在京津设厂,希望我们能给予政策优惠什么的。”年轻人挠着自己的头,努力把他唯一二能听懂的英文翻译出来。
“哈哈哈哈哈,老弟啊,送生产线的人来了!”张处长拍着那位厂长的肩膀高兴地说道。
“走走走,我们一起去听听。”
YB材料这条产业链是直接挂在新能源中心名下的,辛普森实验室占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提供生产线厂家占百分之二十五,辛普森实验室有改进生产线和保证产品生产的义务。
美国的职业经理人行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林易和辛普森打过招呼后,直接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整合资源并开设公司。
和华国工业部联系的外国人,自然也就是这位职业经理人了。
“电网超导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全球电网超导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全球有多少电缆要更换,就需要多少YB材料,所以工厂的效益无须怀疑。”
“我计划在京津建立一个以多恩为中心的产业园,就像……就像你们的宝钢,所以我希望华国方能给予最大程度的政策优惠。”多恩是新材料制造工厂的名字。
电话这头的张处长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宝钢?跟宝钢比好啊,那说明确实把整条生产线都搬过来了。
“政策优惠,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争取,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呐。”张处长声音洪亮意气风发,“我希望贵公司能尽可能雇佣华国人,不管是普通工人还是专业技术人员。”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默了一下,随后用犹疑的口吻说道:“没问题。”
挂下电话的外国经理人一脸迷茫,华国人是怎么想的,我把工厂建到华国,难道还要叫美国工厂坐着飞机来上班?
第五十一章
“上课?”林易几乎是吼出来的。
“为了赶项目进程; 我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五小时; 你让我抽时间去上课?”
辛普森的表情有些讪讪的; 饶是他向来以威严示人; 今日个也不由感到理亏。
“是伯克利教务中心提出来的,说你缺勤情况太严重。当然,他们也理解你的特殊情况,但是学校有学校的规矩; 基本的学分还是要修满的。”
“伯克利的意思是,你至少得出现一下。大概是学生向学校提出抗议了。”辛普森干咳两声,“我是伯克利的终身教授; 与伯克利的关系更像是合作方; 它会卖我的面子,但不可能为我破例。”
“也就是说; 我还必须得去喽。”林易TM真快骂人了。
他怀疑辛普森就是故意的; 是不是怕他实验过程太顺利拿到专利独立权; 故意找点事给他做做。
林易来伯克利是以研究生的身份考过来的。他本身是哈佛物理学的研究生,因为跨系深造他必须拿到材料学的研究生学历后; 才能继续往上读。
辛普森是他名义上的研究生导师; 其实以辛普森今时今日的地位,已经很少带研究生学生了; 也就是霍恩教授的面子,让他收下了林易。
上课是学生的天职,林易明白; 也能理解,但这时间挑得也太好了吧。
他深吸一口气,“我知道了,我会想伯克利申请暂时休学。”林易向来是个有决断力的人,轻重缓急,他分得非常明白。
拿到学历是迟早的事,他不差这么半年。
辛普森点点头,“这确实是最快最有效率的方法了。”
林易的执行能力向来很强,说休学,立马拿着一份休学报告往伯克利的教务中心去了。
从十二月到现在的六月,林易到伯克利也有整整半年了,拿着休学报告走在路上,他才发现这半年来他居然连伯克利大学都没有认认真真走过一遍。
熟悉而又陌生的景物,脚下的路走了无数遍又好似从来没有走过。
学生们捧着书三三俩俩走在校园路上,一股子青春气息犹如清晨带着露水湿气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林易心头的火气慢慢缓了下来。
“他是不是那个华人!超导电缆!”有路过身旁的男生回过头惊呼出声来。
“亚洲人每个人都长得差不多。”他的同伴表示很迷惘。
“你看他的衣服,和那天穿得一样,范思哲春款,我记得很清楚!”
“噢!上帝啊,报纸里说他是材料专业在读研究生,辛普森实验室的正式研究员。为此我还专门跟着材料专业的学生去上了两节课,都没有看到他。”男生一手抱着篮球,一手在身上摩挲。
“你在干什么?”
“找纸笔啊。我有预感,他将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
他的同伴嫌弃地看了他一眼,“你的预感,还真够滞后的。”
“不要说了,他要走远了,我们快跟上。”
林易不知道他身后已经多了两条小尾巴,他站在熟悉的建筑物前,嘴巴紧紧抿成一条直线。
原本以为自己根本不再在意了,但是再次走进这里,他还是会感到不舒服。
林易记得很清楚,上一次,他走进这里的时候,迎接他的是无数的质疑和谩骂,那时的自己当着众人的面,折断了代表伯克利学生的卡片,看似潇洒地走出大门,然后一脚踩进了人生的泥淖里。
林易“啧啧”两声,那时候的自己怎么就蠢帅蠢帅的呢?自损三千,连敌人一根毫毛也没碰到,是够蠢的。不过同时,君子士可杀不可辱,这干脆利落的动作也真TM得帅。
换成现在的自己……
林易沉吟片刻,换成现在的自己当然不会那么蠢!
大步踏进大楼,熟门熟路地找到教务中心办公室。
“碰碰碰”
“进来。”
教务中心办公室一共有三位工作人员,还有两位学生,大概是在帮老师们整理资料,林易进来的时候,海登惊讶地站起身来。
“林研究员?”作为校友关系维护专员,海登有着敏锐的职业敏感度。
往往一个出色的人物,他们身上往往具有很多共同点,果敢、有勇气、执行力强等等等等,海登会根据这些特性筛选目标,在学生时代就与这些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要知道,在美国,校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您怎么有空过来了。”海登快走两步,走到林易面前。
对于潜力股都十分敏锐的海登,自然不会忽略了林易这个已经板上钉钉的成功人物,只是林研究员一直在实验室里呆着,不在实验室就在全球各地参加会议、参观,因此他一直没有机会和这位传说中的人物打交道。
没想到这位林研究员居然送上门来了。
办公室里其他四人惊讶地看着海登的反应,林研究员?这个极有特色的称呼,几人几乎第一时间就明白了林易的身份。
超导电缆,他们前几天的报纸都还在桌上呢。
另外两个工作人员都纷纷与林易打招呼。
上一辈子,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境遇却完全不同。那时候负责学生工作的哈维明显站在污蔑者一方,而这间办公室的另两人海登和约瑟夫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连头都没有抬起来一下。
“我是来交休学报告的。”林易对着海登笑笑,随后将手里的休学申请递给惊愕的哈维。
两个竖着耳朵听林易说话的学生惊呼出声来。
“休学?”哈维接过申请,“林研究员,您对伯克利的课程安排不满意吗?”
林易已经不想去感叹前后两辈子的差距了,不说别人,就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你说他上辈子咋就能混得那么惨呢。
“这应该也不是什么秘密,我的新能源中心正在进行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被纳入了华盛顿能源火炬计划,辛普森和我都希望能尽快出项目结果。我知道伯克利是一个校风十分严谨的学校,我想在项目进行期间暂时休学,是对我们双方最好的选择。”
今天的林易表示,他一点都不想低调。
第五十二章
别以为他活了两辈子; 年纪大不要面子的,年纪大又小心眼的人最重面子。
林易下巴微微抬起; 带着一股子某些成功科研人员特有的“你们都是傻逼; 就我最聪明”的讨嫌气质。
“这……这没那么严重吧。”海登讪讪地说道; 把头转向哈维,对着他一个劲挤眉弄眼。
他这个同事,就喜欢找存在感,不知变通。
维护学校纪律是应该的; 但也不能墨守成规不是。伯克利全力配合重大科研项目,使得研究员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世界能源事业中!多么好的宣传机会; 多么正面大义凛然的学校形象; 海登甚至连宣传稿标题都想好了。
但林易一休学,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成立微软是美谈吧; 全世界都知道; 但你去看看提起这一美谈时; 哈佛校领导们的表情,那叫一个好看啊……
就单单“要不要把比尔盖茨”列为优秀校友这件事; 哈佛领导层前前后后就开了无数次会议; 不放吧,可惜; 放吧,拉不下名校这张脸。
海登可不想让自己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
哈维的表情也显得有几分尴尬,他是收到学生抗议才向辛普森实验室提出“建议”; 让林易像一个普通学生一样参与学校日常课程,以显示自己的公平公正,不畏强权。
但问题是,人家不是普通学生,如果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仗着自己家世不来上课,那他还能义正言辞地驳斥,相信整个伯克利都会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但是什么世纪十大科研项目,什么华盛顿能源火炬计划,听着就让人肃然起敬,事情闹大了伯克利领导层会站在他那边?
看看海登这个领导面前红人的表现,哈维咽了咽自己的口水。
“辛普森实验室的现状想必诸位也听闻几分了吧,太阳能电池项目对辛普森及对我个人都十分重要,人的精力有限,我做不到一心两用,为顾全大局,这是无奈的决定。”林易的语气缓和了两分,但说出来的话让哈维的面色更尴尬了。
林易是顾全大局了?那他这个要求林易去上课的人……哈维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林研究员,我想哈维不是这个意思,您要进行项目研究,我们当然是大力支持的,大力支持。”虽然平时看不惯哈维那副自以为是的样子,但是林易绝对不能休学!
跟普通学生不同,林易这份休学报告一交上去,会直接出现在校领导的案头上,在校长先生的雷霆震怒下,他不觉得自己能独善其身。
“学生们会提起抗议,是因为他们不止一次听说发明了超导电缆的人是他们的同学,但令他们失望的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您,所以他们才提起抗议,希望用这种方式见见他们心中的偶像。”
海登的语气犹如华丽的咏叹调,饱含深情,让林易的汗毛都快竖起来了。
他咋不说,因爱生恨然后拔刀杀人呢?不去当编剧真是可惜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