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市井之徒-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世太过困难的时候他也做过看场子的活,和一众混混称兄道弟的,对古惑仔的生活还向往过,自觉自己是市井流氓呢。
陆博开始讲话,讲话完呢,陆博就甩甩袖子走了。陆文林领着同辈人往隔壁的厅走,这个厅则换了灯光,切换成了轻快激情的音乐。
这是年轻人的交际场合。
作为此时场地的主人,陆嘉身边渐渐围拢了一些人,这些都是被陆嘉气势和相貌震慑住,悄然改变先去挑衅念头,转成想结交朋友的年轻人。
也有些女孩芳心怦动,庆幸幸亏今晚特意盛装打扮。
对于他们的搭话,陆嘉应付得得心应手,而他的散漫和敷衍,也毫不遮掩的展现在众人面前。关键是,他这种态度,配合着他的相貌,反而是奇特的英俊。
那些眼高于顶的公子哥是怎么想姑且不说,反正女孩儿丝毫不觉得被轻慢了,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陆嘉的每一个举动。
一个常年活在陆嘉阴影下,致力于拉低贵圈知识水平的公子哥眼溜溜一转,注意到站在角落正在品酒的一个男人,眼睛一亮,惊讶地说:“咦,陆嘉的衣服和周和怡的衣服撞衫了呢!”
周和怡?是周和怡啊。
顺着此人的手指方向,众人眼光纷纷投射过去,仔细一看,确实,周和怡的这身西装,和陆嘉的是一模一样的。
周和怡一看有人望过来,就明白发生了什么。陆嘉一从楼上下来,他就很不自在的躲到了角落。如果不是中途退场太不好看,他肯定会第一时间离开现场,回去就把这身衣服换掉。
被时尚界青睐的品牌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上流圈子大家的眼光又是很容易雷同。服装又不是收藏用的,当然穿着新款是最佳选择,否则让人觉得只能拿过去的衣服当门头呢。周和怡明白这怨不得陆嘉,但是心里仍然不得劲,特别是陆嘉这人的做派很不合他意,由不得他心生迁怒。
和外人加在周和怡身上“高冷”、“高贵”“高岭之花”之类形容词不同的是,私下的周和怡是个有强迫症倾向,气性很大很容易记仇的人。只是周和怡一向掩饰得很好,那些无意有意得罪他的人被报复了,从来不会联想到他身上。
比如此刻,周和怡虽然脸上八风不动,当着神色各异的众人还悠然的品着酒,其中内心连阿玛尼都恨上了。因为这个场合虽然是陆博的生日宴会,但是透出风声来说得是陆家第三代的露面会,周和怡就没选很正式的服装,直接穿的Emporio系列,而这个系列是不提供定制的。
陆嘉也同样注意到了周和怡此人,本来只粗略的看了一眼衣服时,想得还是这人眼光和杜之萱一眼哎,接着就注意到了,被人叫做周和怡的这个,不正是之前在机场只看到背面,被旁边小女生叫做“天山雪莲”的男人么。
当时陆嘉就很纳闷为何有这样娘唧唧的称呼,这回遇见了,自然是从头打量到脚。陆嘉打量的意味太明显,周和怡接受到这样的信号,自然心生被侵犯之感,正好旁边路过一个熟人,于是很自然的转身与人交谈起来。
但就是这一眼,已经够陆嘉打量清楚了。
周和怡的长相很好,和陆嘉比起来是另外一种风格,光风霁月,温良如玉,若是做出微笑的表情来一定能使人如沐春风,只是他却从身体里沁出一种冷来,不是冷冰冰的冷,而是雪下得很大,只能在屋里望着窗外,又向往又不敢出去,是招人喜欢的冷,又是自觉远离的冷。
等着周和怡转过了身,陆嘉仍然没收回目光,停留在他被西装包裹着的纤细劲瘦的腰背和挺翘的臀部上,给出一个很肉感的评价。
我对这个人有兴趣。
立马把想法化为实践的陆嘉,并不想体谅周和怡撞衫时的尴尬心情和他明显的躲避,长腿一迈,就迈到周和怡的正面,微笑地伸出手:“你好,我是陆嘉。我们很有缘分呢。”
周和怡停顿两秒,才轻轻碰了碰陆嘉的手,并迅速的松开了手,算是打招呼,然后继续与旁边那人说话。
周和怡:“你说的是,不如我们下次约去城东那家高尔夫球场?”
“那家啊,最近正在整理草皮呢,上周我去了,球感太差了,以前都不这样的。”
“听说他们刚换了个球场经理……”
“原来如此,啧啧。那咱们去钓鱼吧,我知道一家渔场收拾得很干净,你肯定喜欢。”
陆嘉往墙壁一靠,虽然周和怡很明显的表示出了对他的不喜,陆嘉却不识趣极了,硬是赖在这里旁听,到后来被周和怡拽住的路人都很不自在,找了理由离开了。
周和怡把这人从可交往中名单勾掉,转身就走。他本早该走掉的,只是没想到陆嘉脸皮那么厚,耗不过他。
陆嘉没跟上去。虽然只是一小会接触,陆嘉却已经摸到了一丝这个表面温和清冷的人的本质,知道他好面子,毕竟因为他一直旁观,周围不少人都在偷偷注视着,希望发生什么劲爆的事情呢。如果这时候陆嘉做了什么,他敢肯定,他和周和怡肯定会无缓和的余地。
陆嘉从前觉得“好面子”这种特质是很古怪很瞧不起的特质,但是出现在周和怡身上,他却觉得那么可爱。陆嘉抱臂想了末,不由自主的笑了。
人长得好看,总是有被美化的特权。
陆嘉又想,他能否靠着自己的脸,也在周和怡那里弄到一些特权呢。
第9章
宴会一直持续到了十一点才散。陆嘉注意到,十点的时候周和怡就不见了。
陆嘉也和一些聊得来的人交换了联系方式,也许还会发展下朋友关系。他也用不经意的语气,打听到了周和怡的情况。
周和怡刚从米国回来,是做交流生去的,现在正在海城大学上学,开学是大四生。周和怡很早就开始创业,到现在已经有一家新科技公司,主研机器人,公司旗下的扫地机器人在国内名声不错,销量和某些国外大牌扫地机器人持平。
唔,都在一个学校啊,陆嘉想,可惜的是周和怡都大四了,不会把太多时间花费在学校上,但是接触的机会仍然是好找。
往眼前想,就是下个厨房机器人的研制单子。
但不是现在。
陆嘉很清楚,现在的他,并没有和周和怡平等对话的资格。周和怡比他大三岁,还是在校生,却已经不依托家族企业,开辟了新领域,创办了公司。而在陆嘉的计划里,是再享受一段自由不羁的生活,然后接过陆离影视传媒,如前世一般,掀起一股叫做“陆嘉”的风暴。
虽说仗着经验和记忆欺负人不怎么好,可陆嘉不会同利益过不去。现在有了充沛的时间,陆嘉完全可以实施前世因为种种因素没有做出来的企划,这世起点要高,不必为赶时间争局面而时时刻刻如赌徒一样红着眼睛。
陆嘉想到那西服下面包裹着的,毫无疑问是完美的一具躯体,十分甘愿为了周和怡这个人,改变他的计划。
新生开学之前,老生已经陆陆续续到了。一个宿舍之间,好友之间或者社团之间,出来聚个餐很平常,海城大学门口一条美食街一向物美价廉,深的学生喜欢,而这次,他们发现一条街上换了一家新面孔。
原先总是放很多盐,而且屡说不改的炒饭家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叫做“肚子饿了”的餐馆。
招牌是红色的,一个横躺着瘪瘪的肚子占据着招牌大半地方,“肚子饿了”四个字,歪七扭八,十分没有气力的倒在角落边边,一看就十分委屈。新开的餐馆,总会生意火爆,一个是商家活动多,一个就是人们的好奇心了,特别是活动范围被限制住的学生,要是学校外面开了家新的餐馆,都会相约去试吃一番。
肚子饿了是两层楼,一层是大堂,二楼是隔间和包间。因为面积不大,所以只有一个大包间,需要提前预约。里面的装修雅致又可爱,墙壁上也贴着亚力克材质的瘪瘪肚子的标志,而餐桌上的布置也十分体贴,坐下来就不需要再问服务员要什么。
一楼大厅看似和其他餐馆没什么区别,都是横平竖直的摆法,可桌椅和地板的选择都是别具一格带小心机的,二楼的雅间靠窗是全景天窗,垂着镂空星月的窗纱,下摆镶着白色的流苏,阳光在窗纱的过滤下正好,从旁边一走,就有过去自拍的冲动。
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可就是那么明显的和任何一家餐馆区分开了。这就是高泽鑫的设计。
穿着白色衬衫,红色百褶裙制服的女服务生走向前来,把菜单递给学生。而刚来此的学生翻看菜单后发现,这家餐馆提供的菜式,可真是相当混搭。中餐西餐都有,有些还是不常见的菜式,口味偏酸甜和颜色鲜艳,而一些餐馆的大众菜色则根本没出现在菜单里。
比如说茄子和南瓜,在菜单中都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这是因为陆嘉不爱吃这两种蔬菜。谁让肚子饿了,是陆嘉开给自己,只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顺便赚点儿零花钱的地方呢。若是他来布置,或许还会做个齐全的样子,可陆嘉是请来杜之萱的,杜之萱完全了解儿子的需要,菜单上的设置,只按照陆嘉的喜好来。
陆嘉和杜之萱对坐在靠窗的角落里,一股玉米甜羹的香气萦绕着两人的周围。陆嘉尝了一口,微笑着注视杜之萱,说:“和家里的味道一样。”
杜之萱不好意思又难掩得意地说:“我带了那个厨师一个星期,让他完全按照我的配方做。”
这位母亲在儿子奖赏般的眼神中,红透了脸。
陆嘉只在这里要了玉米甜羹,他和杜之萱各要了一份,慢慢喝着,打量着情况。这里开业已有一个月的时间,足以培养一批“老客”。陆嘉已听到有人热情对同伴推销某个菜色,培训时间尚短的服务员的表现,也能让他勉强点点头。
“这段时间辛苦您了。”
“哪有,能做些事很有意思,比在家里陪着朋友说话有意思多了。”
“没有人笑话您亲力亲为?”
陆嘉对那些贵妇人的不屑毫不掩饰,杜之萱也不以为意。虽然她有几个闺中密友,但其中的鸿沟连傻白甜的她都能察觉到。这些不是被父母教育着相夫教子,安分守己就能磨灭那天生的智商的,而清醒过来的杜之萱,也每每会为自己在陆嘉年幼时做的事情而感到羞愧。
……
九月一日很快来临。陆嘉就背着一个背包去报道,办完手续之后,也领到了一把宿舍钥匙。
虽然陆嘉不在学校住,也只是和辅导员打了好招呼,宿舍名义上还是得有的,再者,现在下什么通知或者写什么单子一类,都是以宿舍为单位的,所以陆嘉也没去退掉。
仍然是随性穿着件黑T和短裤,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陆嘉就进了宿舍。这个是四人间,其他舍友都已经到了,陆嘉随意的打了声招呼,递给他们烟,不过都被拒绝了。也不知道他们是真不抽,还是嫌弃陆嘉递过去的烟,是个民工才抽的哈德门。
四人间只有上铺,是上床下桌的格局。因为国民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少,所以都集中一块了,这个宿舍的都是一个专业的。陆嘉找到自己的床位,惊讶地发现上面都铺好了,连蚊帐都给挂上了。这准是杜之萱做的事,但确实想着周到,陆嘉爬上去,在上面躺着等待班级集合。
接下来就是走麻烦的程序了。为了让辅导员和班主任多照顾照顾,陆嘉班会都没逃。等着班会开完了,陆嘉找到舍友打了声招呼,说自己晚上不回去住,就在他们惊诧的目光中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海城大学近些年来扩建了好几次,倒是没有分好几个校区,但正因为这样,学生出入校门或者去稍微远的教室上课,都得靠校车,所以海城大学学生直接开车来上课是很正常的事。既然可以开车,陆嘉就没换车,还是开着那辆骚包的路斯特。
其实吧,陆嘉也就这一辆车,反正陆文林的车钥匙他都有备份,所以没买别的——陆文林是个车控,收集了好多车型。
珊瑚红的路斯特停在宿舍楼前,引来不少注目,来来往往,都不免八卦一番。海城大学永远不缺土豪和贵族,可是这么不低调的就少见了,特别容易引来讨论。
“炫耀什么啊,这个车又不贵,才一百来万,非得停学校里面,泡妹子用啊?”
“就是啊,上个学,开什么跑车啊,太爱现了。”
这样酸的言论比比皆是。反正说人好话,总是异常困难,说人坏话,倒是文思泉涌。
即使夜色已深,路斯特还是很显眼。陆嘉朝那边走过来的时候,一米八多的身高本来就醒目,又是长腿细腰的,哪怕看不清脸,也够引人轰动。等着陆嘉按了车钥匙拉开车门的时候,有妹子看清了他的脸。
“完了,我要开始一段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恋爱了。”
“……你是怎么说出一个这么典型的病句的?”
陆嘉去了学校附近的公寓,冲了个澡就打开电脑写计划书。他是第一次进入餐饮业,但对此却怀有狂妄的信心。餐饮业这样的行业,只要不太蠢,养家绰绰有余,但是能做赚多大,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第三天开始是军训,陆嘉意思意思去了一天算是体验,之后就没再去过。陆嘉讨厌被一板一眼的管教。
因为陆嘉第一天开学的高调和军训缺席的特殊,狠狠的占据了一段时间军训夜谈时的八卦。在军训这个新生密集出现的场合里,善于交谈的人能用这个机会记住全系人的名字,女生也能迅速掌握全系帅哥的名字。
说到相貌,陆嘉的相貌绝对能拔得头筹,说到身家,目前还没有人知道,但是能开得起那样车的,定家里有点钱的,于是他已经成了一些人的目标。
因此,当陆嘉难得一次出现在海城大学的教室里时,他迎来了包括老师的好奇目光,而他本人仿若不知,手里溜溜的转着笔,貌似认真的听课。
第10章
十月一国庆节还有一个周不到的时间,学生的心都在躁动不安,都在期待自己的假期生活,无论他们是准备回家、游玩,还是打算窝在宿舍里打游戏。
对新生而言,整个九月都是过得恍惚而不真实的。军训两个星期,正式上课才一周,而他们忙着认识新同学,搞好宿舍关系,忙着打听学生会和社团。
陆嘉也觉得九月如此之短。他才刚写完企划书。只要没什么追着,陆嘉就喜欢完备行事,计划书写的十分详细,一句空话都没有,整个企划只要开启,战线就可以迅速拉动下去。
缅怀下前世渴求却不得的心态,陆嘉难得决定来上一堂课。陆嘉没加入任何社团或学生会,和舍友也没有太多往来,一直独来独往,和他一个系的学生都觉得他好像从来没有上过课,也不少学生没见过他。其实陆嘉也是上过课的,不过他没来本系上课而已。这些上课的教师,在陆嘉眼里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照本宣科有何价值?哪怕这种认识很偏颇,陆嘉也仍然固执着认为着。
陆嘉手里有全校的课程表,想起来上课了,就找节有意思的课去上,于是他本系的课还没去过,杂七杂八的倒是去过不少,又因为他往往去的早,坐在后面就不引人注意。
和狐朋狗友出去玩乐的时候,陆嘉把情况一说,就惹来了嘲笑:“那你还选这个专业做什么?”
“装个科班出身呗,反正上哪个专业都一样。”
陆嘉这次混入的就是自动控制系的C++程序设计,听着听着,他脑子就转开了别的念头。
标准化,机器人。
周和怡。
果然年纪轻轻,就该春心浮动。
抓住九月的尾巴,陆嘉腾出空来,开始对肚子饿了重新进行评估。地段不必说,海城大学美食一条街上,只要饭菜味道好,饭点都是爆满的,肚子饿了位置是靠前的阶段,而饭菜滋味不必说,那是杜之萱从国宾大酒店大厨那要来的徒弟,又用她苛刻的(以陆嘉口味为)标准□□了一遍,虽然许多家常菜没有,可这不是缺点,反而是个特色。
陆嘉也打算从这着手,深塑这种特色。
现在店里没有会计,管账算账是杜之萱做的。店里招了六长期工,三个厨师,一个收银员,两个服务生一男一女,又招了两个学生做短期,因为陆嘉都给他们交了五险,所以每个月光人力就是一笔支出,再加上房租、转让费、装修等前期投入,学生没有收入,过高消费极少,陆嘉又不愿意在食材和制作上偷工减料,所以靠这家店赚个细水长流可以,但是做大做强,先天条件就已经限制住了。
这是陆嘉从杜之萱给他的账本上记录的净利润和支出等数据计算的。想了想,陆嘉干脆加上一笔给身为店主的杜之萱的工资支出,不多,一个月两千块,还正式聘用杜之萱为店长,正儿八经的签了合同,去人社局备案。
这合同和工资在杜之萱这样地位的人中,本来只是个笑话,对杜之萱来说,这两千块她做个头发也就做没了,像一滴水一样和没有一样,但是她却特别激动,喜出望外抱住陆嘉又跳又笑的。这是她第一次靠着自己的能力赚钱,自食其力——她也是有工作的人,从此不再是家庭主妇了!
陆文林在一旁很郁闷。他给杜之萱的零花是他的副卡,没有额度随便刷的,往常杜之萱去血拼的时候,他都没见过杜之萱这么高兴过。陆文林私心不愿意杜之萱去给陆嘉忙这个,他觉得这是小打小闹,陆嘉总是要回来继承陆离传媒的,而且这事已经占据了杜之萱很大的精力,经常去店里转转也就罢了,还买了很多书在家里看,也常常上网搜索相关新闻,很大的占据了两人的共处时间。
可是陆文林却没有任何劝阻的举动,只是默默地看着杜之萱又累又高兴的神情,想,由着她去吧,他妻子就是不一样,业余时间拿正经事打发时间呢。
陆文林甚至还生出一番心疼来。作为杜之萱的竹马,陆文林对杜之萱本人的才华和她的家庭情况知之甚多,也记得杜之萱大放光彩,和之后默默无闻,和任何一个贵妇人没什么区别的样子。
十月一假期刚到,陆嘉正打算大展拳脚,结果因为陆文林九月底就硬拖着杜之萱去国外提前过假期,而得代替陆文林参加一个葬礼。
陆家人丁单薄,三代单传,陆文林不在,只能陆嘉顶上。陆嘉规规矩矩的穿上正装,驱车前往死者家里。死者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家里折腾的不错,客厅东西都搬走后悬挂了遗像,能呆上不少人。此时来参加葬礼的客人,都在旁边坐着等。
陆嘉一眼就看到了格格不入的周和怡,站在窗边眺望着风景。陆嘉走过去,也不好露出笑容,只是低声朝他打招呼。
“周先生,真是巧。”
在别人家葬礼说巧不巧的,可真有意思。周和怡瞥了一眼陆嘉,目光在陆嘉英俊刚硬的脸上顿了顿,想起了关于这位陆家少爷的传闻。
陆嘉既没事业,也没惹过祸,更是基本不在圈子里出现,可是隐隐约约的传闻仍然没断过。成绩好,拿过好多次全国类的大奖,还代表国家去国际参赛过,拿了一个物理竞赛的金牌,此外热衷于运动,登山潜水划艇等样样精通,成年后还考了多个相关技能证书,放置在城郊马场的英纯血马莉莉安拿过上一届的速度冠军。
周和怡能知道这些,还是因为他的母亲和陆嘉的母亲杜之萱有些偶尔的来往,杜之萱是个儿控,聊起天来三句不离陆嘉,惹得周和怡都知道几句。
但即使是这样,周和怡也瞧不上陆嘉。
不过,周和怡迅速的改正了这句话。
他瞧不上大部分人,陆嘉只是其中之一。
周和怡默默表达的排斥气场毫无保留的传达到陆嘉这里。可如果陆嘉真能知情识趣,那才叫变天呐。陆嘉硬是站在周和怡身边,留着两拳的距离,乍一看他们关系还多好似得,周和怡又不好往旁边挪,总觉得像是示弱似得,只能憋着气。
陆嘉却在想死者的事。
这位李先生生前发家的手段不太光明,他是靠偷沙起家的,所以许多人都暗着瞧不起他。李先生先是买通了基层所的人,趁着夜晚来河道偷沙,一车就是两千块,成本只有人力和油钱,赚钱速度很快,积累了些身家后手段更是高杆,说是做河道清淤的公益事业,一年给当地政府送个几百万,自己两个月就能回本,之后就做起了造船生意,虽然不能和大主拼,可是站在下游,吞进去的利益也可观,到这几年,表面上倒是受到了尊重,不然也不会在他的葬礼上,迎来了不少政府官员。
比如那边坐着的一位陆嘉就认识,前世为了一块打算兴建院线的地打过交道的,国土局的局长,此刻正面带哀容着呢。
陆嘉嗤笑一声,就和周和怡搭话。
“周先生,你听的李先生去世的版本,是怎样的?”
周和怡盯着远方的云,假装身边这个也是死人。
“哎,也是我不对,像周先生这样的人物,怎么能对这些八卦感兴趣呢,不过我还真想对您讲讲。我听说啊,李先生上周做了个梦,梦到祖坟上的那棵树不好,所以这不年不节的,非要跑到祖坟旁,想摇掉那棵树,结果摇着摇着,树一点事都没有呢,自己却倒下了,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