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家在东北-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聊才知道两人是小学同学。另外几个人则坐在了其他车上。
其实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同学的可能性非常大,无非是看是小学同学还是初中、高中同学了。
彼此聊聊过去的事情,瞬间关系就亲近了起来,气氛也热烈起来。
张玉鹤发现贺天对这个秋水城的妹妹秋莹莹有点殷勤,心里暗笑,这小子果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松花湖,离他们村子不算远,开车也就十几公里。他们附近的水域都是来自这个湖,夏天的时候也是个很出名的景点。
他爹张长贵去的那个美食城,就是松花湖过去的游客。不过现在天气太冷了,这边不像雪村那边开发冬季项目,所以最近都没什么人了。
松花湖是当年倭寇侵华的时候筑坝拦截松花江水,建设丰满水电站后所形成的一个山间水库,风景很不错。到了冬天下了几场大雪,早就冻成厚厚的冰层。张玉鹤他们到的时候,湖面上已经有了不少人,主要都是在玩雪橇。
张玉鹤他们来的人共有七八个,不过另外几个张玉鹤不熟,贺天显然也不太熟,大家各自分开了赶紧寻找合适的地方拨开上面的积雪,开始在冰面上砸窟窿。
这种体力活儿自然不能用女孩子们插手,张玉鹤他们三个大男人一人选定一个地方开始砸。
这个季节松花江上早就结冰了,而且冰层很厚,一般能达到几米厚,松花湖的话虽然好一点,可也很厚。他们挑的这一段是相对比较薄的,可也将近一米深的冰层,三个人砸冰砸的都开始怀疑人生了才将冰层穿透。
两个女孩把车上的东西一趟一趟地都搬了过来,凳子,垫子,钓鱼的工具,水桶等等。
好不容易砸出的洞自然不能轻易放过,所以他们还特意带了午饭。
张玉鹤开着车,更是将家里的铁皮桶改的路子都带来了一个,里面放上原煤,上面烧着个小锅,随时随地还能烧点热水什么的。不过取暖就别想了。
张玉鹤偶尔路过别人的冰窟窿,看到那浑圆的洞口愣了一下,这才知道别人用的都是机械,纯粹用人力砸的,估计就他们几个。
看贺天嘿嘿傻笑,张玉鹤和秋水城吃了他的心都有。
还能更原始么?
好在折腾这么半天,身上倒是暖和了。
放上活饵,把钓钩放入水里就可以等着鱼儿上钩了,冬天冰层后,也缺氧,砸开个冰窟窿那些饥饿的鱼儿瞬间就围了上来。
“鱼真多啊!”两个女孩惊喜道。张玉鹤看看自己的冰窟窿砸还挺大的,直接下了一抄子,居然真的就捞上来了一条。不过遗憾的是,这就是条松花湖里最常见的鲢鱼。
他们来更多的是想钓到松花湖里著名的‘三花一岛’。
“玉宝儿,抓到鱼了啊?你小子运气真好。”贺天过来看了看热闹,又回去蹲守他那个丝毫不见动静的冰窟窿。
倒是秋水城看闲着也是闲着,又在旁边砸了个洞,多几个洞也多几个希望。
忽然听到对方大喊一声,“我去有大鱼!你俩快来帮忙!”
第38章 38。38。获得随机珠宝
38。获得随机珠宝
张玉鹤和贺天丢下自己的东西; 赶紧跑了过去; 贺天力气大; 帮着把住了鱼竿; 张玉鹤则抓起抄子就要从底下抄起。
虽然说松花湖每年都会捕捞,但是也备不住就有大鱼逃脱漏网。他们这些住在附近的村子时不时就会听说有谁家钓上条大鱼。
这种大鱼在水下挣动的力气极大; 有时候点背,鱼竿都会被拖走,挣断钓线脱钩逃走那更是常有的事情。张玉鹤这是打算釜底抽薪。
他这也是仗着自己这几年在军营里摔打身体好力气大。
不过他在水下面捞了几把忽然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怎么了你?”贺天看他的表情奇怪赶紧问了一句。
“捞到了。”
“那就赶紧捞起来啊。”贺天急道。
“哦……”张玉鹤慢吞吞地从冰窟窿提起抄子,两个女孩也围了过来,大家定睛一看,顿时都喷笑起来。
张玉鹤捞起的这条鱼; 还真是秋水城钓的那条,嘴上的鱼钩还连着呢,只不过这条鱼的尺寸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之外了,只有一尺来长,顶多二斤。
贺天狂笑; “这就是你的大鱼?”
张玉鹤把抄子里的鱼丢在冰面上; 一会儿鱼就冻挺了,放桶里拎回去就行。
两个小姑娘也笑得肚子疼,“白紧张半天。”
秋水城不好意思地抓抓头; “我也不知道啊,就觉得挣动的力气特别大。”
“哎哎; 怎么说也是鱼; 我这边还没开张呢。”贺天说道。
张玉鹤和秋水城都一人钓上来一条鱼; 就是他还一无所获。
“要不咱们比赛吧,不论大小,看谁钓上来的条数多。”
“行!”
“可以!”
两个人都同意,各自守着自己的那一摊。
有了第一条,后面的上来就快了,张玉鹤有了经验,是不是的提提鱼竿,让鱼饵动起来,不多时又钓上来一条。
贺天那边也开了张,而且是条大鲤子,足有五六斤的样子。贺天拎起来炫耀了一番,然后又摇头晃脑故作姿态地感叹,“可惜了!我这条赶上你们俩加起来了,刚才不应该同意比条数,应该比总重量才对!”
“你少来!”另外两个人都不买账,鄙视了他几眼继续钓鱼。
三人说说笑笑,各自又有了收获。在松花湖上钓鱼的人不少,收获比他们多的也有,比他们少的也有,甚至是半天钓不到一条鱼的新手菜鸟也有,但是钓鱼更主要的是乐趣,时而听到一阵阵的笑声。
两个女孩在冰面上互相推着滑雪,有时候半天不见动静,张玉鹤他们三个人也轮流去和女孩子们玩一下。
十点多到的松花湖边缘,此时已经十二点多了,天冷的地方更消耗热量和体力,五个人都有点饿。
“一起来的那些人哪里去了?”张玉鹤环视了一下四周说到,“也不知道他们钓了多少鱼。”
“谁知道他们在哪块呢,咱们几个人玩多好。”贺天漫不经心地说道。
“早知道你小子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说吧,你和那个秋莹莹啥关系?亲密战友啊?”
“我倒是看上她了,不过人家姑娘啥意思我还不知道呢。”贺天有点不好意思。
“我看差不多,人家姑娘能和你出来,本来也就代表着有好感了。”张玉鹤嘿嘿一笑,从背包里把带的午饭拿出来,放在铁皮桶做的简易炉子上。
他爹做的东西还挺结实耐用的,又轻便,中间一个隔板,下面没什么温度,上面却把火力锁住,烧个开水也不比家里慢多少。
上面的空地地方铺上一层干净的纸把带来的大饼往上一放,不多时就能烤得热热乎乎的。还可以把酱肉卷进去一起烤,汤汁化出来浸入大饼滋味会更好吃。
“那是我托他哥帮忙,都是兄弟嘛。哎,你带的酱肉啥的多不多?我可是给你吹出去了。”
“放心,管够。”张玉鹤背着的背包里没装别的,都是吃的。将一个老式的铝饭盒放在炉子上一起加入,里面是一些卤味小菜。
原本冷着吃也可以,但是这里太冷,热一些更好。
壶里烧着水是为了冲油炒面,就是昨天孙翠芳炒的,张玉鹤给小外甥留了一点剩下的都给打包带来了。
热水烧开后,五个人暂时将鱼竿丢开,都围了过来。两个姑娘也各自准备了食物,秋家兄妹是满族的,而另外那个叫吉雅的姑娘则是蒙族。他们带来的食物也多是面食和肉食,基本和张玉鹤他们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看到张玉鹤带来的油炒面,几个人都很惊喜,这么冷的天气热乎乎地喝一碗绝对是享受。
众人摒弃了在家吃的比较浓稠的那种,多放了些水,呼噜噜喝了一大碗,顿时觉得浑身都暖烘烘的。几个人带来的食物也都放在炉子上烤着,张玉鹤的饼先热了,里面都夹好了酱肉和酱菜,一人举着一个大口吃了起来。
“真的好吃啊,我还以为是贺天哄我呢!”秋莹莹惊喜不已地朝着张玉鹤说道。
“这是你做的么?味道这么好?”吉雅也同样很爱吃,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张玉鹤说道。这个蒙族的妹子对这个长相帅气的小伙子很有好感。“手艺太好了!”
“是我爹做的,我现在也跟着学习怎么做呢。你们尝尝这卤菜,这可是我亲手做的。还有这个肉皮冻,这也是我爹做的,夹在热饼里最好吃了。”张玉鹤笑着推荐自己做的卤菜。
女孩子们一一试吃,确实都非常的好吃。他们大东北的女孩子吃肉也是吃的很欢实的,不像别的地方的女孩吃的很少,或者喜欢吃素,生怕肉吃多了长肉。这里天气太冷,光是吃素热量可是不够的,张玉鹤就喜欢吃饭特别痛快的人,看着都觉得香。
贺天和秋水城根本就不用张玉鹤劝,两人早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两人甚至还因为一块猪头肉抢了起来。
“张玉鹤,也请你尝尝我带来的包子,这也是我亲手做的。”吉雅将包子递了过去,张玉鹤接了过来。
吉雅的包子是正经的蒙族特色,面是用开水和的烫面,里面是羊肉馅。皮薄馅大,而且里面除了葱姜没有别的,是纯肉馅,却又不腻。
在火上烤过之后,外壳有点点焦黄,可味道却更好了,外酥里嫩的。
张玉鹤吃了几口,朝着吉雅挑起大拇指,“手艺真好,特别的好吃。”
“哪有,你做的卤菜才是真的很好吃。”吉雅爽朗的笑了起来。
旁边秋莹莹看看酱肉大饼,又看看那烤包子,都有点不知道该吃哪个好了。她饭量并不是很大,吃这个可能就吃不了别的,一时间有点犹豫。贺天看到这一幕眼睛一亮,主动跟秋莹莹分着吃,又解决了问题,又增加了好感。
张玉鹤暗暗给贺天一个赞美的眼神。
一边吃着,众人也没忘了要看着鱼竿。中途又上来两条鱼,一大一小。张玉鹤这边倒是没动静,安安静静的和两个妹子吃了一顿野外的饭菜。
下午三四点钟,大家总算是玩够了,张玉鹤钓到最后一条大鱼后,大家决定回家。
最终还是秋水城获胜了,按照重量贺天钓到好几条大鱼,可架不住秋水城小鱼一条一条又一条,虽然加起来一共也没多少斤,但是还赢了比赛。
“得,我们俩输了,赢了的人改天请我们喝酒吧。”贺天叹口气说道。旁边几个人顿时乐出了声,敢情这赢了的非但没有好处,还要请人喝酒?
几人打打闹闹搬着东西回了家,先去送了秋家兄妹,又送了吉雅回家,吉雅没钓鱼,张玉鹤还挑了两条大鱼送给她。不过吉雅没要,只要两条小的意思意思。
“哎,玉宝儿,我看那个吉雅长得挺不错的,你要不要追追看?你这岁数张大爷也在催了吧?我看吉雅还挺漂亮的。”
张玉鹤摇摇头,“暂时不想找呢。”
他刚从京城逃离,哪里能这么快就放下一切进入下一段恋情。吉雅小姑娘倒是挺好看也挺可爱的,可惜他现在对谈恋爱实在是打不起精神来。
把贺天送到家门口,帮他把鱼送进去跟贺天的爹贺老六聊了几句,张玉鹤总算是可以回家了。
孙翠芳在家里早就等着帮儿子炖鱼了,张玉萍夫妻俩上午忙过那阵后就直奔县城把那套房子订了下来,不过贷款的手续什么的还要来回跑几趟,正好也赶上放假,只能过了节再说。不过既然过节了,张家姐妹决定去县城逛逛买点东西,前两次去都没来得及逛。吴立德自然是又当司机,又当拎包的,三个人到现在还没回来。
张玉鹤的鱼早就冻上了,挑了两条合适的准备晚上吃,其他的就暂时冻着,也不怕坏。
放上水渐渐化冻,张玉鹤和孙翠芳一人一条鱼开始收拾。孙翠芳本来不愿意让儿子动手,忙活了一天了,让他去休息休息,不过张玉鹤兴致还挺高的,非要一起忙活。
鱼鳞要刮掉,鱼肚子里的东西也要掏干净,有鱼子的话,倒是和鱼泡一样,可以留下一起炖。
张玉鹤粗手粗脚地正往外掏,忽然摸到个硬硬的东西。
【滴。系统提示,获得随机珠宝——东珠。】
张玉鹤愕然了一下,才想起之前抽奖抽到的那个礼物,他万没有想到所谓的随机竟然随机成这样,如果他不钓鱼去,那会给他什么?
张玉鹤把那硬硬的所谓东珠拿了出来,在水里涮干净,那竟然是一个硕大的,有着淡金色光芒的珍珠。
第39章 39。39。东北铁锅炖
39。东北铁锅炖
“妈……我好像……中大奖了。”张玉鹤嚅嚅道。
“啥?”孙翠芳不解地抬头; 只见儿子手掌中奖托着一颗大大圆圆的珍珠; 惊的眼睛瞪的老大; 赶紧起来接过来仔细看; “老头子,老头子!”
“干嘛?”张长贵正躺在炕头听二人转; 就听到外屋老伴儿撕心裂肺地喊声,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赶紧冲出来,连鞋都没顾得穿。出来一看,老伴儿儿子都好好的,顿时没好气地一哼。“干嘛玩意儿叫这么邪乎啦的。”
“老头子你看看?”孙翠芳把手头的大珍珠送了过去,张长贵顾不得那一手的鱼腥味; 赶紧接过来,“这是珍珠啊?哪里来的?”
“玉宝儿钓的鱼的肚子里。”
“……那没错了,肯定是珍珠。听老辈子人说,这松花江里产东珠,老名贵了; 大清朝那时候皇上都用这东西做朝珠呢。”
“那咱们这个; 也值钱吧?”
“肯定值钱啊,松花江那珍珠都是野生的,老长时间没听说谁打上了珍珠了; 而且这珠子这么大这么圆肯定值钱。”张长贵用清水冲掉上面的鱼腥味,“这颜色也好; 你看看还有点金色呢。”
“这么值钱啊?那……需要不需要上交国家啊?”孙翠芳紧张地询问。
“妈……”张玉鹤哭笑不得; 别说这是系统给他的随机礼物; 光是说这在鱼肚子里发现的,上交什么啊。“这是我钓的鱼肚子里的,就是咱们家的。回头我给您加工一下,配上条项链带着啊。”
张长贵也笑了,拿着珍珠在孙翠芳的脖子下面比划了几下,“玉宝儿,珍珠是你钓到的,项链钱就我来出。”
“好啊。算咱们爷俩给妈的新年礼物。”
孙翠芳美滋滋地把珍珠冲洗了好几遍擦干,这才收在了一边,等着俩闺女回来了,要给两个闺女看看。
“这珍珠怎么跑到鱼肚子里去的啊?”孙翠芳继续收拾着鱼,可惜鱼肚子里只有该有的东西。
“那谁知道去,也许是这条鱼误吞进去的吧?”这种高难度问题张家父子都答不上来。
很快鱼收拾好了,在油里炸的两面金黄后大锅炖了起来。葱姜蒜下锅,没多大会的功夫就冒出了香味。
“妈,我们回来了。”张家姐俩大包小包地买了不少的东西。
“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孙翠芳翻了翻,吃喝用的全都有。
各种时鲜蔬菜也有,显然是城里的超市才有卖的。另外还有点饮料什么的。今天没带小子豪去,姐俩还特意给他买了一大盒巧克力。
“鱼味。玉宝儿你还真钓到了鱼啊。”
“那必须的啊,我出马,还能没鱼吃?”张玉鹤笑道,“不光有鱼,还有更好的东西呢。”
“什么东西啊?”姐妹俩好奇极了。
孙翠芳神秘地一笑,进屋把东西拿了出来。小子豪也睡醒了,看到自己妈妈和小姨回来,还给他买了巧克力顿时欢呼着去屋里拆了开吃。
孙翠芳将东西拿了出来,张家姐妹的眼睛顿时瞪大,“珍珠?真的假的?这么大?”
“当然是真的啊,这是玉宝儿钓的鱼的鱼肚子里找到的。”
“我的乖乖啊,这是啥运气啊,赶紧去买彩票!”
“还真是真珍珠。”张玉萍也摸了一把,“这么大个的天然珍珠,肯定老值钱了!”
姐妹俩轮番看看,都觉得爱不释手的,这可比外面卖的珍珠好看多了。
“姐,三姐,别着急啊。回头我再去钓几次鱼,给你们一人一个。”
姐妹俩抿着嘴笑,这东西可遇不可求的,能钓上来这一次都不知道多大的运气了,一人一条只能是想想。不过弟弟说出这种话她们还是挺高兴的。
吴立德在一旁也看了看,啧啧称奇。他爸看的没错,他这小舅子确实是能成事的人,前几年让张玉蓉闹腾的大学没上了,但是人家一回来就把酱肉生意做起来了,后来还和赵一虎拉上了关系,现在钓鱼又钓到了这么个大珍珠。
这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孙翠芳重新收起来珍珠,“好了,大家都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晚上吃的米饭,铁锅炖大鱼,又炒了几个素菜。酱肉卤菜的也切了一盘,主要是给吴立德吃,其他人没太大的兴趣了。东西再好吃,也架不住天天看见天天吃,而且还是自己做的,更是兴趣不大。
因为是阳历新年,赵一虎第二天上午还亲自来了,带着一些水果和海鲜。
“赵大哥您太客气了。正好我昨天去钓鱼了,您也带走两条。”
“钓鱼?松花湖?”赵一虎很感兴趣。
“对,野生的鱼,个头还不小呢。”
赵一虎搓搓手,“那我可得带走尝尝。”
赵一虎挺忙的,待了没多久就走了,不过这一次带走了半个猪头肉和两条大鱼。不过他却给张玉鹤带来个文件夹。
张玉鹤眼睛一亮,将文件夹收好,将赵一虎送到了大门外。如果没想错,这文件夹里就是之前他跟赵一虎要的东西了。
吴立德再一旁看着满眼羡慕,这赵一虎很多人想和他攀关系都找不到庙门,没想到自己这便宜小舅子竟然和他关系这么好。
他哪里知道这几天赵一虎的天南大饭店可是因为张家这几样酱肉卤菜饱受好评。
天南大饭店的饭菜价格本来就贵,所以这酱肉的价格虽然不低,倒也不十分打眼,点的人还是很多的。
等这酱肉或者卤菜点上来一吃,几乎九成的人都成了回头客,尤其是元旦这两天,来吃的人几乎人人点上一道酱肉或者半只酱鸡,今天赵一虎亲自来除了把张玉鹤要的东西给他送来,也是为了加大点订货量。
正赶上张家这两天也不打算出去赶集,干脆地将这些酱肉都卖给了赵一虎。省事不说,价钱也高,整体称重直接给钱,这几天节假日张家赚的比之前还要多。
同时,也有不少人按照张玉鹤之前的宣传找上了门来。实在是这酱肉太好吃,怎么吃都感觉对自己味。可惜人家这两天没去集上,有离得近的村民就跑到这边来购买了,三斤两斤的,还是能买得起买得到的。
“爹,我看咱们立个牌子吧?不然人家来了也不好找。”张玉鹤建议道,现在做个匾额还是挺快的,村里就有一个做招牌的,虽然说价格贵一些,做工慢了些,但是手艺是真的好。
这位还是他们本家,往上数几代论起来,张玉鹤还得管对方喊一声四爷。
听到张家需要个匾额,这位四爷正好这几天闲着没事,就答应了下来,说三天后肯定给他。
张玉鹤留下了一千块钱,回去又找了个破木板写上个张家酱肉老号。
邻居正好从门口过,顿时乐了,“玉宝儿你这招牌太凑合了吧?”
“孙叔。招牌四爷那边做呢,我这边先立一个,省得来人找不到。”张玉鹤笑笑。这边邻居和他家关系不错,前几次借的三轮车就是这家的。
不过和张家一样,都不是什么有钱人。隔壁这家倒不是孩子多,就两个,大的已经工作了,小的也快毕业了,和张家姐妹差不多岁数。
孙家穷,主要是孙家的媳妇是个病秧子,是村里人眼中的拖累。地里的活儿干不了,只能在家做点家务,还时常生病,大把大把的吃药不说,孙家男人也不敢出远门打工。孙家赚的钱几乎都花在了药费上。
孙家这位男人倒是好男人,从来没什么怨言,反而对老婆极为耐心。有的好东西,也是给媳妇。之前张家去还车送过去一些酱肉卤菜的,孙家男人除了给孩子留了一些,剩下都给媳妇吃了。
对此孙家男人没什么太多的话,就说媳妇他娶回来,这一生别管生病还是啥的,那都是他分内的事。
张长贵时长在家里感叹,这才是真爷们。
这些日子张家的日子明显好过多了,不说张玉鹤买了辆小汽车,就是天天做这个酱肉生意,城里都有人开车买走,就让孙家男人动了心思。
递过去一支烟,孙家男人和张玉鹤闲聊,“玉宝儿,你有文化,也出去见过大世面,你给叔出个主意,看看有啥赚钱的法儿没有?”
“赚钱的法儿?有啊。”张玉鹤笑道,“孙叔您看咱们周围的环境。一边是山林,一边是松花湖,这都是物产丰富的地方,一边出产各种鱼虾,另一边则是各种野生菌菇木耳的。这些东西咱们自家吃不值钱,但是若是卖出去可就值钱了。”
“你说的这个我倒是知道,但是一来弄不来太多,二来那些来收购山货的商人把价格压得太低了,咱们这些村子的人自家想去吃了才弄一些,不然都不乐意进山的。”
“卖给他们自然是价格压得低,可他们卖出去的价格可不低,甚至高的吓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