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掰弯国民老公-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大家坐下来,赵择中相互做了介绍,才知道他们都是赵择中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前几天就约好,今天下午要一起回京城。
    夏久胜神情复杂地望了眼赵择中,这个讨厌的家伙,终于要回去了么?
    中饭当然是在夏久胜家吃的。为了给赵择中撑面子,他在空间搞了不少好东西,招待这群人。
    赵择中作为半个主人,像个爱显摆的孩子一样,去厨房将夏久胜做的菜,一个一个端上来,还将每道菜,详细介绍了一遍。
    夏爸爸坐在桌上陪他们,免不了客气一番。这些人看样子非富即贵,家里什么没吃过,亏得小赵,把这些家常菜说得天上地下,多么罕有似的。
    夏爸爸没去过外面的高档场所,自然不知道那些菜的情况,只以为既然卖得那么贵,肯定比自家的要好吃。
    家里没有好酒,夏爸爸要去三界买。赵择中拦住他,从三人带的礼物中,开了一瓶五粮液。
    一杯酒下肚,大家说话就随便了。
    小圆桌上放满了菜,都用大盆装的,量很足,三人以前也在别的农家乐吃过类似的菜,都知道这种土生土养的材料,做出来的味道比外面的好,也更健康。
    但是当尝了桌上的菜之后,嘴就停不下来了。
    三个人像是牢里关了几个月,刚放出来似的,贪吃的样子,比赵择中还不如,根本不知道客气为何物,只是伸着筷子不停地夹菜。赵择中见状,怕自己动作慢,菜被他们抢光,也加快了动作。
    四人你来我往,直到吃了半饱,动作才慢了下来。
    不管是泥鳅、鲫鱼、黄鳝、田螺、鸡肉、鱼头,还是其它青菜,全是空间所产,它们的滋味,岂是普通农家乐做得出来的,所以几人吃得全所未有的酣畅淋漓。
    当然最受欢迎的是红烧泥鳅、葱烤鲫鱼、熏鱼、醉鸡、香辣田螺。这几道菜不但材料好,而且是夏久胜最擅长做的。
    “四哥,我现在总算知道,为什么这里这么偏僻,你也不肯离开了——”三人里,年纪最小的姚永谦将手里的螺壳放到桌上,满足地嚼着筋道十足的螺肉,叹气道:“天天能吃这样的美味,日子真是赛神仙啊——”
    “你想得美!”赵择中瞪了他一眼。“这些菜是专门用来招待你们的,你以为我平时也天天这样吃啊!”
    “小四,你越来越小家子气了,连一些吃的也护得这么紧,不懂得跟好兄弟分享。”三人中,年纪最大的白琪顺,看赵择中小气的样子,鄙夷地说:“枉我这些年照顾你了——”
    “琪哥,你这话亏不亏心啊?”赵择中反唇相讥。“这些年,到底是谁照顾谁了?我投资的那些生意,哪一样没有叫上你?哪一样让你少赚了?”
    “四哥别扯远,我们现在在说这些美食。”姚永谦连忙拦住赵择中的话头。
    “你们知道美食好吃,可知道好材料难寻?”赵择中指指桌上的鸡肉:“这只鸡是久胜大伯家送来的,准备给久胜补身子用的,他自己舍不得吃,今天斩来招待你们了——”
    又指指那盆被吃了大半的泥鳅:“这些泥鳅,就养在屋后的沟里,一共也就十多斤,今天搞了三斤多,如果天天这样吃,早就吃断根了。如果去市场买倒容易,可是味道有这么好吗?”
    “小四说的没错。是我们太贪心了。好吃的东西,肯定不可能大规模地养殖,今天我们有幸吃到这一顿,也算不虚此行了。”话最少的苏橙说了句公道话,他端起酒杯站起来:“来,我们一起谢谢夏叔叔一家的热情款待——”
    夏建军急忙站起来,跟他们碰了一杯。
    五粮液的味道确实比以前喝过的散装白酒强,当然儿子做的菜也确实不错。又看着三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向自己敬酒,还没喝下去,就已经微醺了。
    以前在厂里上班,来客户时,偶然也会被邀请,一起去吃饭,但是不管酒也好,菜也好,他总觉得还没有自家的好吃。
    夏久胜坐在赵择中旁边,盛了一碗米饭在吃,他不会喝酒,所以没有凑这个热闹。
    他很快发现,尽管自己低调着没有出声,那三个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视线落到他身上。他装做没发现,顾自吃饭,或许这些有钱人,都有一样的毛病。
    因为下午要回家,几人只把一瓶五粮液喝完,就停止了饮酒。
    饭后,夏久胜洗了一些草莓和葡萄,端上来,三人吃了之后,又赞不绝口。
    可惜这些东西不能见人,所以夏久胜也绝了送人的心思。
    一点多,又有一辆车开进夏家庄,从车上下来四个魁梧健壮的年轻男人,走进夏久胜家,不一会,走出来,分别进了四辆车的驾驶室。又等了一会,赵择中和三个朋友一起走出来,分别钻进自己的车子,向送出来的夏爸爸夏妈妈的挥了挥手,扬长而去。
    送走赵择中他们后,夏爸爸整理他们送来的礼物,除了一根老山参,一盒燕窝,一盒虫草之外,其它多是烟酒。奇怪的是,有几条烟几盒酒,居然是白壳包装的,没有花花绿绿的图案,只写了特供两个字。
    夏爸爸把它们放进抽屉,他很少抽烟喝酒,所以打算留着招待贵客。
    夏久胜饭后上了楼,今天要做的事少,夏妈妈心疼儿子天天这么辛苦,叫他下午不用下地了,休息半天。
    躺在床上,夏久胜睁着眼睛,双手枕在脑后,居然不知道做什么。
    一直以来他都在忙,不停地忙,他都习惯了。
    以前是忙着读书,考一个好学校,后来是忙着打工,赚钱,帮家里还债。回家后,是忙着种菜赚钱,以至于他都忘了停下来,应该做什么了。
    面无表情地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几次,他又坐起来,双手扶着额头发愣。
    实在不知道干什么,他拿过床头的遥控器,打开了电视。
    崭新的液晶电视机,加上有线电视,节目真的非常清晰,只是不知道看什么,他无意识地拿着遥控器,一个台一个台地切换,最后停在了央视七套。
    上面正在播一个九零后大学生,回到农村创业的故事。
    这个人的经历跟他有点像,只不过他是通过承包山木,养鸡养羊种中药,做为致富手段,中间也失败过几次,坚持下来后,才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这样的创业故事,虽然很煽情很励志,但是对他的吸引力并不大,倒是种中药这件事给了他启发。自己有空间这件利器,如果种一些人参、石斛、枸杞之类的名贵中药,是不是十年之后,因为加速原因,它们都成了有百年以上稀罕药材了。
    想到这里,他从床上坐起来,打开了电脑。
    
    第18章
    
    整个下午,夏久胜都在网上查中药的资料。
    大多数好中药,都长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人工种植的,药效就差得多了。不过这对夏久胜来说,并不是难事,空间本来就灵气充足,只要长到一定年份,比野生的药效只会更强。
    可惜他对中药,了解得不多,除了一些常用的,比如人参、枸杞、何首乌、石斛、田七知道他们功效之外,其它的仅是道听途说,也不知道吃了会不会出问题,所以决定试种一些熟悉的滋补品种。
    好在现在网购很方便,他找了一家品种齐全的网站,下了单。
    人参种子一包,枸杞苗一百株,何首乌种苗十公斤,铁皮石斛鲜条一公斤,其它的又杂七杂八的挑了一些。
    做完这些事,看时间已到四点半,就下了楼。
    妈妈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沙发柜上放了一盘葡萄和一盘草莓,当然还有一盒纸巾。最近她迷上了韩剧,最近在看一部叫什么《来自星星的你》,一有空闲,就会追着看。
    夏久胜看了一眼正拿纸巾抹眼角的妈妈,没有打扰她,独自来到后院的排水沟边,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
    这块石头是夏爸爸从村子前的溪沟边拿回来的,那边这样的鹅卵石非常多,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有的表面甚至有玉的光泽,可惜都不值什么钱,所以也没有人去捡。
    排水沟边这样错落地放了几块大石头,看起来有味道多了。
    夏久胜觉得爸爸被人说木讷,其实是不了解他。
    爸爸的内心,肯定也有浪漫因子存在的,只不过以前一直被生活所逼,生生地磨灭了,现在家里好过了,爸爸也开始注重生活品质了。
    排水沟自从挖宽挖深后,越来越像一条真正的河流。夏久胜看着水下各种鱼儿,悠闲自在的游来游去,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可惜这是乡下,不是私家别墅,否则买些漂亮的观赏鱼在这里,没事喂喂鱼,也是不错的消遣方式。
    沿着排水沟走了一圈,里面的鱼真多,轻易看到的就有白条、鲫鱼、鲤鱼、草鱼和大头鱼。夏久胜甚至看到一条草鱼,都超过一斤了。这不得不让他怀疑,是不是因为这里水质好,水库的鱼逆流而上,来到了这里。
    他当然不会拒绝这些自己送上门的鱼,可惜现在快到冬天了,否则在沟里种一些莲藕、马蹄什么的,就好了。水里水草太少,鱼这么多,食物就不够了,看来得找些食物喂喂他们了。
    他总觉得排水沟有了水草,才真正有了河流的味道。
    “哥,哥。”安安放学回来,一放下书包,就满世界地找哥哥。
    夏久胜在后院应了一声,就看到安安从屋里冲过来,一下子扑到他身上,后面的文文和奇奇,也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不停地围着他摇着尾巴。
    “放学了啊?累不累?”夏久胜搂住靠过来的弟弟,在他的脑后摸了摸。“晚上想吃什么,哥哥给你做。”
    “我想吃鱼。”安安看一眼沟里游来游去的鱼,小馋猫似地咽了口唾沫,又不好意思地在哥哥的胸口蹭了蹭,说道:“哥哥做的葱烤鲫鱼和红烧鲤鱼都好吃,油炸白条也好吃——”
    “那晚上就吃鱼。”夏久胜笑着应道。“你去拿个面盆来,我拿畚箕来抓鱼。”
    “嗯。”安安应着,飞快跑去厨房拿面盆去了。
    在这样的沟里捕鱼,实在太容易了,夏久胜没过多久,就捉了几条鲫鱼,觉得够晚上吃一顿了,就停止捉它,又去抓白条和鲤鱼。
    忽听噗通一声,夏久胜转头,看到两只狗在身后的沟中扑腾,夏久胜以为它们不小心掉下河,正要过去把它们捞上来,忽然看到文文伸着爪子划了下水,一个前扑,一口咬住一条鲤鱼,扭转身子朝岸上游过来,一跃上岸,松开嘴,将鱼丢到安安面前。
    小狗还会抓鱼?
    夏久胜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安安面前,还在不断跳跃的鲤鱼,有点凌乱了。
    安安将鱼丢进面盆,伸手在文文的脑上揉了揉,文文舒服地在安安的手上蹭了蹭,甩了甩脑袋上的水,张着嘴又跳下水,去捉鱼了,那边奇奇也叼到一条鱼,跳上了岸,同样将鱼放到安安面前。
    “安安,是你教它们捉鱼的?”夏久胜看弟弟熟练地将鱼丢入面盆里,不确定地问。
    “嗯。我看它们很聪明,就教它们,没想到它们都学会了。”安安看看哥哥惊讶的表情,有些忸怩又有些得意,小脸都红了。“不过它们捉鱼,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那你还教它们什么?”夏久胜这个时候也忘记了捉鱼,跟弟弟站在河边,看两条半大的狗,在水里游来游去,卖力地捉鱼。
    “教它们爬树、跳高、双脚走路、前空翻——”安安歪着头,一样一样地报下去。
    “你是跟电视里学的?”夏久胜记起前段时间电视里放过这个节目,一个驯狗专家,把他家的几只迷你狗调教成生活助手,可以帮主人做很多琐事,没想到安安也偷偷在教狗学这些东西。
    “嗯。”安安有点羞涩地点头。
    “安安真厉害,居然把狗教得这么能干。”夏久胜没想到安安有这个爱好,私底下一直在训练狗。早知道他从空间拿两只迷你狗出来,给安安玩好了。
    文文和奇奇是斑点狗,长大后体型高大,看家守院才是它们的职责,不太适合做那些可爱的动作。爬树、跳高、双脚走路,那是迷你犬学的。
    不过他也没有把这些想法告诉弟弟,安安还小,不可能想得那么周到。
    听哥哥夸自己,安安开心得眯起了眼睛。
    ※※※
    当天傍晚,村支书又来夏久胜家。说要多买些菜,招待明天的贵宾。
    原来樟塘镇镇长明天组队来夏家庄调研,指导村子的发展。做为村支书,自然要准备好一些吃食,招待上面来的领导。夏久胜家的蔬菜,味道一流,肯定不能少。
    夏久胜有些腻烦他,夏家庄这些年一直没有变化,跟这个村支书绝对有关系,这个人没有本事带领村人致富,只会想着自己捞好处。
    夏爸爸没在家,夏妈妈就去后院割了几斤菜,交给村支书,她跟夏爸爸一直在农村,习惯了这些当官的吃拿卡要,好在菜是自家种的,值不了几个钱,所以也没放在心上。
    “久胜啊,年后你有什么打算,继续种菜还是回学校补习?”夏国庆拿了菜没有马上离开,坐在客厅里,看着墙上比他家40吋液晶电视大得多的屏幕,笑眯眯地问。
    “还没有想好——”夏久胜腼腆地回答。“可能去补习吧。”
    虽然心里烦这个人,但是脸上却一点也不能显现出来。
    大家在一个村子里,不能随便撕破脸,何况县管不如现管,这个道理他早就明白了。
    “嗯,男孩子就要有上进心,好好考个大学,将来才有出息。”夏国庆鼓励道。“种菜种得再好,终究是农村人,被城里人看不起。”
    “我奶奶也这样教育我。”夏久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奶奶说的对,种菜这种事,交给你爸妈就行了,他们在农村里习惯了,去城里也找不到事做。”夏国庆脸上越发真挚,关爱地拍拍夏久胜的肩膀,“而你不同,将来前途远大。”
    “没您说的这么好吧!”夏久胜似乎被他夸得害羞了。“如果能考上大学,我就满足了。”
    “怎么会?你这么聪明能干,村里哪个年轻人比得上你?”夏国庆继续灌迷汤:“你看你,年纪小小就去城里打工赚钱,现在回家了,还能种菜赚钱,谁家的孩子有这个本事啊!”
    “国庆哥,你别这样夸他。”夏妈妈端了一杯茶走过来。“他再怎么能干,比得上你家祖光?祖光可是市教育局的干部,吃公家饭的!”
    夏祖光是夏国庆的独养儿子,今年三十出头,毕业于省城师范大学,以前在虞城市三小当语文老师,后来被教育局的领导看中,调去坐办公室了。
    据说夏祖光的岳父,就是市教育局的副局长,所以他才能得到提拔。
    关于这一点,没有人会在意,农村人只会更加羡慕,能攀上这么一门高亲,那是夏国庆家的祖坟冒烟了。
    “吃公家饭又怎么了,在我看来,久胜比我家祖光出色多了——”夏国庆正色道。“怎么?不信?要不你家久胜做我的干儿子,我家祖光给你家做干儿子,怎么样?”
    “这怎么高攀得上?”夏妈妈听他这样说,站起来搓着手,连连摇头。
    她是实诚人,觉得自己家跟村支书相比,差得太多了,做干亲太高攀了。“谢谢国庆哥看得起。这实在使不得——”
    夏久胜一直没搞明白,这个村支书跟自己聊得这么亲热的目的,现在总算知道了。绕了半天,原来他是看上了自己,以及自家的蔬菜生意。
    他站起来,郑重地开口:“谢谢国庆伯伯这么看得起我——不过您也说了,男孩子要有上进心,我现在什么成绩也没有,说这个还为时过早,如果明年我真的考上了大学,那时候我们再来谈这件事如何?”
    夏国庆看夏久胜庄重得没有一丝笑容的脸,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他算过无数种可能,就是没有想到夏久胜会给他这样一个答案。现在他就像爬梯上墙,下面的梯子又被人抽走了,上又上不得,下又下不来,尴尬极了。
    不过他毕竟是老狐狸了,当下哈哈干笑一声,竖起大拇指,对夏久胜赞叹道:“好,不愧是我看上的人,有志气,那我们就明年再说。”
    “明年再说。”夏久胜又恢复了真挚的笑容。“希望明年伯伯不要嫌弃我——”
    “怎么会?”夏国庆没有脸再坐下去,他拍拍屁股站起来,拎起脚边的菜,嘴里还装模作样地说:“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吃饭,久胜,记得我们的约定啊!”
    “嗯,伯伯慢走。”夏久胜跟妈妈一起送到门口。
    回到屋里,夏妈妈看着儿子铁青的脸,奇怪地问:“阳阳,怎么了?”
    “那条老狐狸,怕是看上我家的蔬菜生意了,想使坏——”夏久胜恨恨地说。
    “什么?”夏妈妈一惊。
    她也不傻,只是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一层,现在听儿子一说,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当即气呼呼地骂道:“这个短命鬼,难怪刚才一直灌迷汤,原来是在唱这出好戏!”
    “下半年又要重新选举村干部了,我看得想办法把这个人搞下来,否则我家会不得安宁——”夏久胜皱着眉头,喃喃自语。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自己现在靠种菜赚了点钱,他想吃点拿点,自己损失得起,如果惦记上了自己的生意,那就后患无穷。
    “哪有这么容易,他跟上面关系好着呢!”夏妈妈泄气地说。“早知道他动这个心,我才不会把菜给他,拿我家的东西去拍上面的马屁,我这不是自己害自己吗?”
    “没关系,他跟上面关系好,不见得其它人跟上面一定没有关系。”夏久胜相信村里一定有人,已经在上面活动了,毕竟位置只有一个,想坐的人不可能只有一个。
    自己只须在合适的时候,借力打力就行。
    
    第19章
    
    第二天上午,夏久胜和爸妈将分捡好的菜,装进保鲜盒,抬着去装货柜车,却看到车后站了几个大腹便便的男人,正不知道在谈些什么。村支书夏国庆站在最后,似乎在向他们解释。
    看到他们走近,一个看起来最年轻的小伙子走过来,伸手向夏爸爸打招呼。
    昨晚听儿子说起,村支书的对自家的蔬菜生意,存了不好的念头,夏爸爸也是气得不轻,但是他历来忍气吞声惯了,只能把气憋在肚里,想不出实际的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老乡,你好,我姓郑,是镇政府的办公室主任,今天陪我们镇的吴镇长,来村里作调研,听说你家种菜收入不错,想请你去给吴镇长做个专题汇报。”小青年打着官腔说。
    不过他态度还算不错,笑盈盈地对夏爸爸伸出手。
    “郑主任你好。”夏爸爸急忙放下手中的保鲜盒,在衣袖上擦了擦手,拘谨地与年轻人握了握手。
    “老乡别客气。”年轻人显然也吃这一套,他矜持地点了点头,“你把手上的事先放放,快点随我去见吴镇长吧!”
    “现在?吴镇长?”夏爸爸吃了一惊。
    这可是大领导,不能怠慢。他顾不得去装货,急急忙忙跟着年轻人,向一个胖胖的中年人走去。
    夏久胜在一边听到,心里哼了一声,有这样的手下,这个所谓的镇长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换个明事理的人,看他们正忙,一定不会在意多等几分种,等他们忙完了,再把人叫走。
    所谓调研,又不是多紧急的事。
    这个姓吴的镇长,五十岁左右,五短身材,皮肤很白净,外表像一个中学老师,只是肚子有些大了,身上穿了一件羊毛西装,理着大背头,倒更像个暴发户。
    不过说起话来倒是和言悦色,耐心地问了夏爸爸家里种了几亩地?每天可以卖多少斤菜?有没有碰到困难?当听说现在已搭了大棚,冬天照样能这样种菜时,点了点头,夸他有头脑,懂得投入。
    旁边一个戴着深度眼镜的小个子男人,一脸虔诚的拿着本子,把他们的对话,快速记录下来。
    ※※※
    吴镇长一行人的午饭,当然是在村支书夏国庆家吃的。
    昨天晚上,支书夫人就准备了一只土鸡,炖在锅里,她知道吴镇长喜欢吃带汤的炖菜。所以中午时,她将已化成渣的鸡捞出来,过滤掉杂物,将颜色黄亮的清汤,跟夏久胜家的青菜简单煮了一下,加了调料,就当成主菜端了出来。
    至于别的像咸蛋黄蒸肉饼,油豆腐烤五花肉,蛤蜊炖水蛋,葱爆鳝丝,油焖大虾,鱼头炖豆腐,更不用说了,全是用最好的材料,精心烹制而成。
    吴镇长坐在主位上,满意地夹起一只大虾,剥掉脆裂的壳,放进嘴里咬了一口,海鲜的浓香味就从嘴里化开来。
    这个村支书,是他来樟塘当镇长时,扶持起来的,虽然能力有限,当了几年支书,村里经济一点起色都没有,好在他听话懂事,自己指挥起来也容易。
    每次到村里,这个夏国庆都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总能恰到好处地搞到一些他喜欢的东西招待他,不像别的村,一点都不用心,只知道大鱼大肉地端上来。
    当然只有美食,是远远不够的,夏国庆每年给他上的供并不比别的村少,夏家庄穷,产出本就不多,所以支书能拿到手的好处就更少,能年年这样坚持,也算难得了。
    “吴镇长,尝尝这锅菜,它的味道很特别。”夏国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