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训导法则-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小满抬手,制止了系主任的发言。
  “我们在这里不是要讨论是否平等的问题,说明情况是必要的程序,但今天的听证会,重点是讨论屈舞和席微韵两位学生违规违例在校内引发骚动,应该作出什么样的处分决定。”
  她看着席微韵:“席微韵,我很欣赏你分析问题和陈述的方式。你这样表达意见是非常好,非常合适的。所以为什么要在海棠池和图书馆门口张贴具有煽动性的传单呢?你们选择了一个最不合适、最激烈的方法!”
  “我给校长信箱写过邮件。”屈舞忽然开口,“邮件已阅,但眼看方案投票快结束了,仍然没有回音。我不得不……自己设计传单内容,自己打印传单,张贴出来。不过我和席微韵师姐之间那时候还没有沟通。”
  方小满:“你们听好了,表达诉求有正确的方式,只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意见才能传达出去。你们太随心所欲了。”
  屈舞还想说什么,沈春澜立刻拍拍他膝盖,示意他闭嘴。
  “屈舞张贴传单,虽然行为是合理的,但是你的传单内容太具有煽动性。”方小满看着屈舞,随后转向席微韵,“席微韵发表宣言的地点是图书馆,而且聚集了不少半丧尸人和地底人学生,视频已经散播到网络上,甚至连国外的社交媒体也有发布,影响非常非常恶劣!——沈老师,你又有什么话要说?”
  沈春澜起身。
  “方老师,真正影响恶劣的,不是我们的学生,是取消通道和图书室这件事情本身。”他见方小满又是一脸不耐烦地试图打断,连忙快速说下去,“我认为在这次听证会上,取消通道和图书室这两件事情是必须讨论的。如果它确实是不合理的,那么两位学生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任何错误。你可以说方式激烈,这是因为错误的决定引发了他们的不满……”
  “如果这决定是正确的呢?”方小满终于找到空隙打断他的话。
  但沈春澜立刻接上:“如果决定正确,我的学生也没有任何错误。他们本来就有权利对学校的公共事务发表看法。”
  方小满气得都笑了:“正也是你反也是你,学生做什么都没错?”
  教育科学系的系主任终于颤巍巍起身,先装腔作势咳嗽两下。
  他与沈春澜匆匆对了个眼色,沈春澜知道自己的白脸唱完了,立刻安静坐下。
  在场所有人之中,系主任年纪最大,他一起身,连座上的书记和校长都把目光投注过来。
  “方科长,我认为啊,这是咱们在工作思路上的区别,不是矛盾,不是矛盾,啊?”他笑眯眯地,慢吞吞地说,“你的工作,是惩罚错误,奖励正确。而我们做老师不一样。当学生做了一件事,我们不会简单地把它归类到‘对’或者‘错’的阵营里。新希望不是有一句老话么?教育不应该让人变得狭隘,而如果所有的事都只分对错,那就太不宽容了。”
  方小满没有吭声,隔壁生科的系主任则不住点头,摸着小胡子露出微笑。
  “我很高兴看到现在还有屈舞和席微韵这样的学生,拥有无比的勇气和敢于实践的行动力。太多人说,对待世上的事情,认真就输了。可是钻研学问,研究世界,怎么能不认真?我欣赏他们的认真,我愿意维护他们的认真。”
  系主任站直了,这回,他的目光投向了校长和书记。
  “新希望是国内唯二两所专门招收特殊人类的学校之一,我们在各个方面的做法,都会成为全国相关教育机构的表率。去年几大直辖市都提出了建立独立特殊人类学校的想法,每一个提出想法的代表所举的例子里,都提到新希望尖端管理学院,提到我们的海棠池,提到我们这样一个以哨兵向导为主的学校,是怎么与其他更罕有的特殊人类群体相处的。”
  沈春澜把手里的资料递给了系主任。
  系主任慢悠悠打开,但这些事例全都已经记在了他的脑子里。
  “1994年,天津发生的几起针对半丧尸人的攻击事件,负责侦破的是我们新希望的毕业生……1999年,广东南部沿海爆发的针对南海人鱼的灭杀事件,当时在华南地区危机办担任负责人的,是我们新希望学院走出来的刘崇,他发表的‘共存宣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被国际特殊人类权益保护活动引用……2002年,发生在藏区的一系列雪人袭击事件……2004年……2005年……”
  事例详尽,内容准确。
  “这些全都是新希望的好孩子,他们把在新希望学到的一切传播出去,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新希望学院的优秀和包容。”系主任稳声道,“此时此刻,如果我们取消特殊通道和专用图书室,这会是一个多坏的榜样?真正让新希望学院遭受骂名的,不是屈舞和席微韵,更不是为半丧尸人和地底人发声的学生,是这个决定,还有做出决定的学校本身。”
  他资历够老,所以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人敢给他脸色。
  顿了片刻,系主任敏锐地观察着众人的表情。
  “各位领导,我年纪大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动感情,尤其是看到这些年轻人。”他声音低缓,如同传道者的训诫,如同平和的倾诉,“这个社会给半丧尸人和地底人的空间和机会已经很少很少,至少在学校里,我们应当尽力保留他们享有权利的可能。这不是怜悯,也不是宽容,这种词太傲慢了。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本质,世界上很难有绝对的平等,但我们为此而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无限趋近它。”
  生科的系主任终于忍不住为自己的伙伴鼓起了掌。
  屈舞也要鼓掌,沈春澜眼疾手快地按下了他的手,但捂不住他嘴巴,他还是大喊了一句“好”。
  系主任完全不为所动,仍旧直立着,微笑着,目光落在校长与书记脸上。
  十一点多的时候,沈春澜等人终于离开了教务处的办公楼。听证会长达三小时,在各自陈述结束之后,仍旧进行了激烈的辩驳和争论。
  两位系主任紧紧握手,仿佛战友:“你今天说的那番话,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沈春澜看着自家的主任反过来夸生科的负责人:“不不不,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你那一句,‘而且最近人才规划局正在扩充半丧尸人和地底人的设备,和他们一比,咱们新希望这是落后又挨打啊’。哈哈哈哈哈……”
  “打脸,打脸……”
  两个花白脑袋都笑了起来。
  最后令校长和书记动容的,确实是生科系主任提及的人才规划局。两个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在这种问题上落了下方,对新希望的形象非常不利。
  沈春澜现在开始怀疑,除了自己和系主任有配合之外,两个院系的主任应当也有配合:一个打感情牌,一个打现实牌,两相助力,十分精彩。
  屈舞还是一头雾水:“我和学姐没事了?”
  沈春澜:“如果你们被处分,这件事情只会闹得更加大。”
  席微韵看上去非常快乐:“既然这样,我们去喝酒吧!”
  众人走出教务处,沈春澜忽然发现路旁有一堆人,或坐或站。
  那竟然全都是班上的学生。
  他又是大吃一惊,现在距离门禁只剩不到五分钟的时间。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周是非拍拍屁股站起来,有些紧张:“等屈舞。”
  罗燕从人群中奔出来:“等屈舞和师姐!”
  她冲过去和席微韵紧紧抱了一下。
  席微韵高兴极了,忍不住再次提议:“去喝啤酒呀!”
  “赢了是吗?”众人愣了一瞬,纷纷欢呼,“赢了!赢了!”
  沈春澜头都大了:“赢什么赢,又不是比赛……”
  他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在欢呼的鼓噪之中:“赢了!赢了!赢了!”
  席微韵大喊:“研究生楼后面有个馆子通宵营业,腰子和烤串特别好吃!我请客啊!”
  “请客!请客!”万里和阳得意勾肩搭背,走在人群最前面,大声喊口号,“不醉不归!”
  十来个人推推搡搡往前走,两个系主任早就转头开溜,沈春澜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犹豫时被一步跨到身边的饶星海攥住了手腕,把他拉进了队伍之中。
  他挣扎不开,饶星海完全是趁乱占便宜。
  正吵嚷时,怀中手机震动了。
  沈春澜掏出来一看,又是沈春鸿的来电。
  饶星海:“大哥?”
  沈春澜:“谁是你大哥。”
  他接通了电话,沈春鸿显然被他这边吵吵嚷嚷的声音吓了一跳:“怎么了?又出事了?”
  沈春澜:“好事。”
  沈春鸿松了一口气:“那就成……我再给你说说远星社?”
  饶星海见他认真讲电话,只好不甘心地松开了手。
  “远星社一直对巨型人类骸骨很有兴趣。”沈春鸿说,“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插手巨大骸骨事件。”
  沈春澜大吃一惊:“……等等!你的意思是,世界上不止一具这样的巨型骸骨?”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为大家表演节目的,是边牧和藏獒!节目名称《球不得》!
  舞台上,边牧和藏獒围着天竺鼠团成的浅金色小球推来推去。天竺鼠一会儿咕咕,一会儿哼哼,玩得十分高兴。
  名为巨鹿的热心观众:蛇呢?我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看蛇和鼠的那个《一生何球》啊。
  导演:两条蛇每次上场都在打架,太烦了,赶走了。


第42章 远星社
  与巨型骸骨相关的资料; 是沈春鸿直接乔弗里总部拿到的。
  乔弗里科学研究所是全球著名的生物研究中心; 同时也是国际上最有名气、最权威的特殊人类生物学研究机构。研究所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储存着许多奇特的资料。
  其中就有巨型骸骨的大量信息。
  “第一具巨型骸骨是在刚果河流域的热带森林里发现的。”沈春鸿说。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 一队探险者穿越密林与虫群; 在一片深广的峡谷底部; 发现了深嵌在植物藤蔓之中的骸骨。它仿佛是在探险者眼前忽然暴露出来的异世界遗物,瞬间令所有人惊惧——骸骨以坐姿呈现在人们面前; 巨大的头颅低垂; 丛生的鲜花从它空空的眼窝中蔓延流泻,而它的肋骨则是雀类的乐园; 无数鸟巢安置于此。鸟儿们被外来的客人们惊动; 一时间纷纷腾飞而起。
  骸骨保存基本完好; 仅从照片上也能看出,死在此处的是一个人类。
  从第一具骸骨被发现并通报各国开始,陆续从世界的不同角落传来讯息,不断有骸骨碎片被送到乔弗里进行DNA鉴定。
  “截止到目前为止; 仅是乔弗里这里存档的巨大骸骨DNA样本; 就有19具之多。”
  沈春鸿今晚从同事处拿到这份文件的时候; 惊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一直以为在姑婆山天坑发现的巨型骸骨是孤例,因为他的研究领域并不在此,因而始终不知道巨型骸骨已经在全球各地不断出现。
  刚果河流域、乌拉尔河流域、东南亚山林、印度南部山地……发现骸骨的地方全都是人类聚居地,有森林、高山、河流,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如果——沈春鸿强调了这个词——如果确实有巨型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且成长为这么高大的形态; 至少可以确认一点:他们生活的地方,必然有足够他们摄取食物和水的条件。
  关于巨型人类的生活习性,乔弗里研究所做出了许多判断,但这些判断并不是沈春鸿急于告知弟弟的关键信息。
  “巨型人类一开始被发现时,乔弗里认为这是新出现的特殊人类,但很快,和数据库对比发现,它们的基因组合方式我们早就已经记录在案。确实,19具骸骨,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特殊人类。”沈春鸿低声说,“10个哨兵,9个向导。”
  沈春澜攥紧电话,在接近零度的深夜里,手心沁出了湿冷的汗。他的学生们已经往前走远了,只有饶星海站在几米之外,回头等着他。
  “我很担心……”他听见沈春鸿在电话的那一头不停踱步,“我现在还不能离开总部……春澜,你的身体真的没有异样吗?”
  沈春鸿身边所有亲人之中只有沈春澜一个特殊人类。虽然难以预测的染色体变异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弟弟身上,但他活了三十多年,从未觉得沈春澜与自己有什么不同。可眼前的资料却实实在在地勾起了他的忧虑。
  沈春澜再一次强调:“我真的很好,每年都体检,没有任何问题。”
  沈春鸿长出一口气:“行吧。”
  他翻动手头的另一份资料:“那我跟你说说远星社。”
  在今天晚上八点左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内特殊人类管理委员会与危机办已经正式将远星社列为新希望学院图书馆爆炸事件的重要调查对象。但在会议上,他们同时也强调:远星社已经解散,极有可能是有其他不法之徒借着远星社的名义在活动。
  “我手头上的文件不是这样说的。”沈春鸿犹豫片刻,轻咳一声,“春澜,我接下来要说的,确实是机密内容。但我希望你了解。毕竟这个社团太古怪了。”
  沈春澜慢慢往前走,饶星海在校道上随着他的前进步伐而一步步后退。
  “你说,我听着。”沈春澜好奇心此时此刻达到了顶点,“你的电话没有被监听吧?”
  “如果有就有吧。”沈春鸿显然认为,让弟弟知道远星社的危险之处,比自己被处分更重要,“先说结论。远星社没有解散。或者说,远星社实际上分裂成了两个。”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对哨兵向导夫妻与志同道合之人集结在一起,创立了名为“远星社”的探险社团。
  社团虽然以探险为名,但实际上,它是专门在落后和偏僻地区搜寻和保护罕见特殊人类的民间社团。
  七八十年代,国内的特殊人类尚未得到正视,教育机构和专门医院尚处于筹备阶段,除了哨兵向导之外的许多特殊人类仍旧因为外貌的异样,而被看作“怪物”。
  无论是国家牵头,还是民间的特殊人类自行组织,总之在那二十多年里,国内确实有不少类似于远星社的组织存在。他们会深入贫穷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挖掘当地民间传说与异人传说,搜寻罕见特殊人类的踪迹。
  九十年代起,远星社的名字渐渐响亮起来,因为他们先后发现和保护了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雪人和福建中部山区的茶姥。
  雪人是一种适合生活在寒冷山区的特殊人类,浑身长毛,高大健壮,在被正名之前,曾被看作不存在的生物,只在藏族的史诗传说之中偶尔出现,是被格萨尔王歼灭的魔族之一。
  而茶姥则全是女性,出生之时已经是老妪形态,天生善于种茶养茶、侍弄土地,是仅生存在中国的罕见特殊人类。但由于与生俱来的苍老面孔与矮小身材,她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认为是妖怪与人类结合的产物。
  远星社在阿勒泰地区发现了与藏区的雪人身材、习性并不完全一致的雪人,不仅刷新了“雪人”生活地域的资料,并且填补了蒙古国从未发现过雪人的空白历史:他们与雪人沟通,发现这些雪人的祖先是从蒙古迁移过来的。
  而茶姥的发现意义更为重大:远星社不仅更新了福建地区茶姥的分布位置与数量,还在当地保护了三位刚刚出生、即将被扔进河里溺死的茶姥。这三位幼小的茶姥成功存活,让“茶姥”这种特殊人类的数量终于达到了两位数。
  远星社由此成为了国内相关社团之中最有名气的一个。
  那个年代,互联网尚不发达,浏览器才刚刚诞生,和远星社有关的一切讯息,几乎都是口口相传,尤其在特殊人类群体里。
  许多特殊人类群体都在寻找远星社。他们渴望加入远星社,渴望进入这个充满了冒险、探索与希望的组织。
  而在这些人之中,半丧尸人加入远星社的愿望尤其强烈。
  他们是被社会抛弃和敌视的一类人,而远星社又恰好可以容纳他们,他们还能在远星社里为自己的事业以及特殊人类的未来奋斗——这是一件极其具有诱惑性的事情。
  “而事实上,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远星社确实在不断地招募社员,不过渠道非常隐秘。”沈春鸿说,“和这类团体几乎同时诞生的,还有不少反特殊人类的组织。所以远星社非常谨慎,他们绝不接受没有引荐的新人加入。为了避免自己的行动被反对组织阻挠,远星社一般都是以发掘新植物、发掘矿脉这些借口去深入山区探索。”
  沈春澜完全被沈春鸿的故事吸引了。
  或者说,他是被远星社和远星社曾拥有的过去吸引了。
  席微韵所说的馆子名为“24小时烤串”,名字可谓简单粗暴。虽然已经接近十二点,但馆子里仍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学生们缩着脖子小跑进入烤串店内,沈春澜站在门外的避风处,抬头看见饶星海站在自己面前。
  “你先进去。”沈春澜捂住手机说,“我打完电话就去找你们。”
  饶星海用很夸张的嘴型无声回答:我,帮,你,挡,风。
  他说完了,还故意撑起外套,作势要遮挡住沈春澜。
  于是在这听故事的间隙里,沈春澜不可避免地分心了:他知道饶星海现在心情非常好,今天上午的6000米障碍跑里,他是大一新生之中的第一名。
  沈春鸿忍不住冲饶星海笑了笑。但脸被冷风吹得有点儿僵,这笑不够热情,他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脸颊。
  “……总而言之,远星社一开始就是一个以寻找和保护罕见特殊人类为活动宗旨的组织,目的还是很单纯的。”沈春鸿仍在继续,“后来创始人年纪大了,便把远星社交给了一个名为薄云天的狼人。薄云天是远星社的第二任社长。”
  “薄?”沈春澜下意识重复。这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他总觉得自己仿佛在什么地方隐约听人提过,但印象不深刻。
  “对,薄云天。”沈春鸿回应道,“薄云天接手之后,远星社开始接收更多的新成员,吸收新人的规定也没有原先那么严格了。”
  薄云天希望扩大远星社的规模,他开始接触人才规划局和新希望尖端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希望能找到在学识和技术都出色的新人,让远星社得到更大的发展。
  而此时的“远星社”仍旧保持着神秘本色,只在特殊人类之间流传着各种传说。
  薄云天身为狼人,他带领的远星社为狼人组群做了许多工作,最直接的一点是促成了国内狼人协会的成立。从此以后,狼人成为国内诸多特殊人类之中,第四个成立专门协会的组织。
  前三个分别是哨兵向导、半丧尸人和地底人。
  正因如此,薄云天在狼人族群之中声望极高,不少狼人也以加入远星社、或者为远星社工作为荣。
  “大约二十年前,2013年8月,远星社的一支探索队伍在大兴安岭的深山里,发现了一具巨型人类骸骨。”沈春鸿用中文读出文件中的描述,“随后,远星社把这个消息报告了危机办和特殊人类管理委员会。巨型骸骨被国家回收,这是国内第一次发现巨型人类骸骨。”
  沈春澜忍不住插话:“……厉害啊。”
  “但是骸骨不完整。”沈春鸿语气森冷,“危机办和特管委回收骸骨的时候,发现骸骨的第四节 肋骨有一段缺损了。缺口的截面非常新鲜,是不久前才被人切割走的。”
  沈春澜完全跟上了他的节奏:“……是远星社的人切走的?”
  “远星社”三个字引起了饶星海的兴趣,他认真盯着沈春澜,开始竖起耳朵偷听。
  危机办和特管委的怀疑无法得到证实。在场的远星社成员全都保证自己没有说谎,所有随身物品也被检查,确实没有可以切割巨型骸骨并藏匿的可能。
  这截消失的肋骨,成为了危机办和特管委心中的一桩悬案。
  随后远星社仍旧不断派遣队伍,深入各地寻找罕见特殊人类。一切仿佛并没有任何改变。
  真正的突变发生在十年前。
  狼人社长薄云天急病爆亡,远星社十余位核心成员之间爆发了一场无人知晓的争执。在薄云天的告别仪式上,只去了八个核心成员,这八个人之中有狼人,有半丧尸人,也有哨兵向导。
  八位核心成员在葬礼上宣布,由于内部分歧严重到无法调和,远星社自此解散。
  沈春澜:“发生了什么事?”
  沈春鸿:“不知道,文件里没写。”
  沈春澜:“……你这故事怎么还有悬念啊?”
  但更大的悬念发生在姑婆山天坑发现巨型骸骨的时候。
  沈春澜还记得,巨型骸骨被发现的时候,新闻曾说过它是由一个自由攀登社团最先发现的。
  “这个说辞很快就再也没被提及了。”沈春鸿说,“而且如果你重新翻找之前的新闻报道,你会发现,连这句话也完全消失。”
  当日发现骸骨的,确实是一个民间登山社团。但巧的是,当地林业局的专业无人机,那时候也正在巡山。
  林业局发现骸骨的时刻,恰好比这个社团迟了十来分钟。
  林业局的人赶到现场时,社团成员正围在骸骨边小声议论。他们自称是从广东某个高校而来,不巧迷路,不巧进入了天坑之中,不巧发现了这具骸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