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1995-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舟问道:“他同意转学了?”
  “发了好大脾气,现在还不跟我说话呢,也不喊叔了,我跟他说什么都不吭声,这不路上都跟我分车坐呢!”刁明山无奈道,“老爷子身体什么都好,回头小少爷这边我再慢慢安抚吧,也没办法,小孩吗总要学着长大。”
  “嗯。”
  “对了,大少爷收到东西了吗?”
  “收到了。”
  “那是之前小少爷准备的礼物,他一直瞒着你准备了很久,临走的时候知道你对转学的事提前也知情,还说你和咱们是一伙的,怕是在气头上,东西都要扔了……我瞧着他费了那么大心血找这些,实在可惜,就做主让人给你送过去了,你亲自瞧瞧吧。”
  黎舟挂了电话,等回到自己房间才认真去看包里的东西。
  刁明山送来的包里,放着一份未送出的礼物,十几张猴票摞在那,最上面还有一张手写的贺卡,写着祝他生日快乐,落款是黎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索尼随身听,当下学生里最喜欢的一个电子产品了,属于比较昂贵的那一种。
  但是再昂贵,也比不上猴票。
  现在这个年代买这些猴票可能要万元左右,但是等十年后,怕是要翻成上千万。
  黎舟手指在落款那里摸了一下,心情复杂。
  准确的说,每年的农历中秋,也是他的生日。
  是他在黎家的生日,现在想来,应该是因为这是外公救他的那一天。
  黎老把他从孤儿院带回来,给了他一个家,也给了他一个可以庆祝的生日。
  随身听里带着一盘磁带,上面空白没有字,黎舟戴上耳机点开听了下,是黎江的声音,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录了一首跑调的生日快乐歌,唱地自得其乐。歌唱完之后过了好一会都是安静的,只能听到磁带转动发出的轻微声响,黎舟以为是结束了,在准备按下关闭的最后一秒,听见里面的少年带着笑意的清脆声音:“哥,以后咱们每年都在一起,都团圆。”
  黎舟的手指停在按钮上,好半天没有按下。


第48章 招财
  叶家的舅舅和小姨都是很随和的人; 舅舅和当地渔民一样,晒得略黑; 但是脾气很好; 胸怀宽广地像是大海一样,逢人就笑,他媳妇一瞧就是个爽利人; 两口子性格一样,都是老好人。叶家小姨和姐姐长得颇为相似,只是叶红玉是冷淡一些的性格,她却是泼辣直爽的那种,嬉笑怒骂都展露在外; 倒是旁边的丈夫穿戴斯文,是在市里某部门做公务员的; 对她和孩子们都很照顾; 瞧着比叶小姨还要细心一些。
  陆老大一家在叶家住了两日,过了中秋节。
  陆老大家里没有长辈,最初是跟着叶红玉一起到这边过节的,后来孩子丢了之后这么多年都没有好好过一个节日; 今年有这么一个团圆的日子特别开心。
  黎舟因为收到的那份礼物,心思有些重; 加上吹了海风有些感冒;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还在咳嗽。
  叶红玉有些担心他的身体,和陆老大吃过午饭之后,就带着黎舟回去了; 她们住的那个岛上规模要比这里大的多,就近找医生也方便。
  叶姥姥也挺担心的,没拦着,催着儿子给他们带了好些东西,送他们一家走:“孩子的身体最重要,小舟也没在岛上住习惯,可能是昨儿晚上着凉了,我就说别让那些皮猴子带他去海边玩儿,这要是病了可怎么办。”
  叶红玉笑道:“没事儿,就是小感冒,今天早上还量体温了,不碍事。”
  陆老大笑呵呵道:“妈,回头你让叶文他们来我那,我带他们去摸螃蟹,自家养的哪儿有赶海抓的有趣。”
  叶家舅舅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一个叫叶文一个叫叶武,正是十来岁上蹿下跳的年纪,半点都闲不住,这边小岛上兄弟俩已经摸地每块礁石都熟悉了,最盼着的就是去陆老大那边大岛上玩耍,听见眼睛都亮了,“姑父,真能去吗?奶奶,我们真能去吗?”
  叶姥姥也没开口,陆老大那边已经打了包票:“能!回头我让人来接你们。”
  两个小孩就欢呼起来,他们两个这么高兴,旁边叶小姨家的孩子也眼巴巴地看向父母,乖巧的多。
  叶红玉也替他们做主了,“期末考好了,大姨给你们奖励。”
  叶小姨道:“对,进步十个名次才准去。”
  她们姐妹感情好,叶红玉又是家中大姐,小妹特别听她的,顺着就加了价码。
  上船离开之后,黎舟躺在那睡了一会,一觉醒来已经到了。
  陆老大把他背上岸,瞧见他动了下,立刻道:“没事,接着睡吧,爸背着你回家。”
  黎舟哑声道:“很沉。”
  陆老大咧嘴笑了下,把他往上颠了颠,背地更牢:“不沉,到了喊你。”
  他没有松开的意思,黎舟就在他背上颠簸着又睡了。
  傍晚的时候黎舟身上发烫,陆老大请了医生来家里打了退烧针,和叶红玉轮流守了他一夜,后半夜的时候温度就下去了,呼吸平稳起来。陆老大原本有些担心,想一早带儿子去医院看看,叶红玉道:“外面起风了,现在出去小心又冻一下,再发烧可不得了。”
  陆老大道:“那,我再去把医生请来?”
  叶红玉试了试黎舟的额头,摇头道:“不用,退烧了,他睡的也好,让他多休息一会,等中午再看看。”
  黎舟这个年纪病来的快去的也快,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了不少精神,起来吃了饭,又吃了药,等到晚上除了还有点轻微咳嗽,看着没什么事儿了。
  他这两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听黎江送来的那盘磁带,新款的索尼随身只有巴掌大,放在手心里托着刚好,插了单个耳塞一遍遍听了那首生日快乐,只是不忍心听最后那一句,倒带回去好多次,只听歌。
  听到假期结束,黎舟就把那个随身听连同磁带都一起收了起来,放进一个木盒里,妥善收好。
  到了开学那天,陆老大第一次没有借口不想去学校,因为那边除了学校,还有大医院,他担心儿子身体,虽然瞧着好了也怕落下什么咳嗽的毛病,到底还是带黎舟去大医院彻底检查了下,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才放心。
  只是这件事,也让陆老大多了一点心思。
  他常年跑船习惯了,儿子却是不适应海上的气候,万一生病想去个大医院都来不及,还是要趁早在陆上弄一份家业的好。
  黎舟在学校念书,陆老大就去找了这边的几个老朋友。
  有人听见了,惊讶道:“你不跑船了?那把船卖我……”
  陆老大笑骂道:“滚蛋,老子还没穷到要卖船。”
  另一个朋友道:“那是要转型,弄个厂子开开?”
  “也不一定是厂子,就是有这么一个想法,具体还没想好,”陆老大沉吟一下道,“酒楼茶楼什么的这边倒是也有两家,都是小打小闹,真要做大了,我也嫌麻烦,我陆上接触的事儿少,你们消息灵,有什么新鲜事儿知会我一声……”
  他这么说着,一个老朋友眼睛亮了下,笑道:“别说,还真有一个。”
  陆老大道:“什么消息?”
  “邱城你知道吧?邱城有个国营食品厂要经营不下去了,厂子里裁人,好些人都下岗了,现在连厂区带生产线都要卖一多半。那生产线我去看过了,前几年刚装了一套德国进口的设备,光设备就不少钱,我瞧着那边市里开的价格也不高,在搞招标会,可以去凑个热闹。”
  “既然要卖厂子,那肯定就是经营不下去了,买了有什么用?”陆老大摇头,不太赞同这个。
  “这你就不懂了,你在海上倒卖也赚过钱,这陆上也是那么回事,我敢跟你说稳赚不赔,那肯定是能赚,光那生产线我瞧着就小三百万金额,转手就算打个八折,也够本了,何况还有地皮呢,几十年的产权,你弄个什么厂子不好?”
  陆老大拧眉:“赔本卖?”
  “可不是!”
  “这天上还有掉馅饼的事儿?”
  那人有点关系网,对这些事知道的多,凑过来对陆老大小声道:“也不全是,原来食品厂有个老厂长,也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一撸再撸,弄到车间去干活去了,倒是也弄出一点名堂来,本来食品厂要活了,上头又派下来一个人来,满口的假大空,整个厂子连赔三年,这哪儿受得了啊?这不,邱城市委班子的人也在头疼,原本找了一个新加坡的商人来打算低价卖了厂子,但是那老厂长也不知道哪儿找的人和记者,硬生生给搅黄了,说给外国人不如他们自己干,还找了原来厂里的工人们写联名书,闹的挺大的,市里焦头烂额,那新加坡商人也跑了,食品厂放那一天都是亏损,还有这么一个搅和事儿的老头在,啧啧!”
  陆老大听着莫名有点耳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说过,等那人说完略微有些犹豫道:“这么麻烦啊。”
  “是,要不是这样,哪儿能几百万让出去?眼瞅着也就是个设备的钱了。”
  陆老大拧眉:“我回头再想想吧。”
  几个人谈了一会,那几个老朋友也是很久没瞧见陆老大了,到了饭点就要留人一起喝酒。
  陆老大起身道:“不了,不了,还得回家做饭。”他这么说的时候,脸上露出几分得意来,“我儿子要放学了,他吃不惯外面的,就爱吃我做的菜,我一会还得去菜市场呢,晚了都没好菜了。”
  那几个老朋友对他这情况也是知道的,笑着道:“那这样我们就不留你了,还是咱们侄子重要,快去吧。”
  给他提供消息的人也站起来,热情地送了陆老大下楼,拍着他肩膀道:“老陆,楼下车里我备了一份儿薄礼,你那次宴请的时候我人在外地,没来得及赶过来,这不,心里一直记挂着呢,给大侄子的东西可是一定要补上。”
  陆老大笑了一声:“太客气了。”
  “扯淡,我跟你才不客气,咱们可是过命的交情,那次海上出事儿要不是你把我捞上来,我怕是前几年就在海里喂了鱼,这恩情我一直记着呢。”
  “都过去那么久的事儿,不提了。”
  那人跟他感情是真的,亲自送了陆老大下楼,又给他拿了东西,盒子很小,但是分量十足。
  陆老大先拎着去买了菜,转了一圈之后,这才回家来。
  黎舟只中午在学校吃食堂,傍晚都回家来,他这周和叶红玉轮班,到他照顾儿子了。陆老大在家给儿子做好了饭菜之后,黎舟刚好放学,一推门进来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儿。
  他身体刚好,陆老大被叶红玉拎着耳朵叮嘱过,没敢做大鱼大肉,做了一份鸽子粥,又炒了三道菜,爷俩一起坐下吃了。
  黎舟瞧见桌上放着一个盒子,顺口问道:“爸,你出去了?”
  陆老大道:“啊,对,去见了几个朋友,那是他们送你的礼物,我还没看呢,你打开瞧瞧。”
  黎舟擦了手,打开盒子看了一眼,里面是一个精致铁盒,沉甸甸地,再开一层是一副水晶摆架,上面放着只一斤重的金碗。
  黎舟:“……”
  真不愧是陆老大朋友送的,风格都一模一样。
  陆老大倒是挺高兴的,“这个好,金饭碗,儿子,这个咱们收好,讨个好彩头!”
  黎舟点头应了,又和他聊了一会,陆老大对儿子的事感兴趣,自己做了什么也不瞒着黎舟,尽数跟他说了。
  “儿子,你读书好,帮爸分析分析,你说就邱城这厂子,我弄下来拆了再建还不如弄个新厂子省事儿,找那麻烦干啥。”陆老大道,“离着你学校还远,坐车过去要一个多小时了,虽说便宜,但我主要还想就近照顾你。”
  陆老大其实也在犹豫,他手里有点钱,之前想在市里买上半条街的铺子收点租金得了,但是收租的老爹好像没有当厂长的老爹说出去威风,他有儿子了,虚荣心也跟着悄悄膨胀了一点,想让儿子说出去的时候有面子。
  黎舟听了一会,问他道:“邱城食品厂的那个老厂长,是不是姓许?”
  陆老大是今天听人说了,才知道的,他没告诉黎舟猛然听见惊讶道:“对啊,儿子,你怎么知道的?”
  黎舟道:“我见过他,爸,您也见过。”
  陆老大想了好半天,还是黎舟提示道:“之前我刚去岛上的时候,不是有个一起摆摊的老头吗,卖您二百块钱邮票那个。”
  陆老大想起来了,恍然道:“对,我说怎么听着食品厂那么耳熟,是不是做方便面的?”
  “对,”黎舟道,“这个周末您有空的话,我陪您一起过去看看。”
  陆老大道:“你想帮他一把?”
  黎舟道:“也不算,我刚听您说的,觉得这生意还是可以做,在商言商,有钱赚的事儿双赢互利最好。”
  黎舟心里想的也简单,赚钱和补偿的想法各占了一半。
  如果他没有来这里,小少爷也不会追来,许老头手里的猴票很大概率会在这个小城里埋藏数年,涨价至千万。
  弟弟不知道猴票的珍贵,只是因为他是这个属相,所以从许老头手里买了十几版,虽然按照现在的价格买了并不算给低,但是跟几年后比起来,天差地别。
  邮票是弟弟送的生日礼物,黎舟没有还给许老头的打算,既然到了他手里,那么自然是他的。算起来,他们兄弟无形中占了老人一个便宜,如果能有生意上的往来,黎舟还是愿意帮他一把,也算是一点补偿。
  晚上,陆老大擦干净了那只小金碗,特意放在黎舟的书柜那,给他招财气。
  黎舟看书的视线移过去,却落在书架上的木盒里,里面放着一个随身听和十几张邮票,要说招财气,怕是这些才最招财。
  他弟弟命里带财,也没有办法。


第49章 少东家
  周末黎舟和陆老大一起去了邱城。
  由之前那个老朋友引荐; 三个人一同去看了一下。
  邱城国营食品厂位置较偏远,临近市郊的位置; 但是公路修建的好四通八达; 倒是也便利。
  食品厂在当地算是老字号的厂了,是当时第一批建立起来的国营单位,能在这里上班算是很吃香的一份工作了。前些年还扩建了场地; 弄得非常红火,现在虽然有些败落但是厂房还在,占地也广,里面有几栋家属楼,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篮球场; 供大家活动。
  只是现在即便是白天,厂子里也没有什么人在; 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大爷象征性地坐在门岗那; 捧着一个瓷缸子喝茶,瞧见他们进来也没做什么登记,问了两声就放行了。
  90年代的国营单位,还是什么都承包型的; 工人们只管来厂子里上班,什么都是厂里负责; 有些大些的厂子甚至还包含了宿舍楼; 工人们吃住都在一起,更像是一个大家庭。现在食品厂已经停工,几处占地颇大的仓库大门紧锁; 其他办公楼上也爬了藤蔓,有些三楼的窗户甚至都破了,环境不好,自然也没有人继续爱护它。
  带陆老大他们来的那人叫金玉成,他名字里有金玉,人也喜欢金银玉器一类的,家里买了好些收藏,陆老大家那个一斤重的小金碗就是他送去的。金玉成专门是做这些生意的,消息灵通,有这种好地方自然是第一个想着陆老大,这会儿亲自领着他们一路走,一路道:“这我来好几趟了,说真的,这地方是真不错,本来有个做房地产的南方老板也看中了,光这些地皮也尽够了,这里占地多位置又好,地下也没什么污染,推了盖楼房正合适,就是当时市里领导班子还想着这么多工人没法安置,一时耽搁下来,人家老板就撤资走人了。”
  金玉成叹了口气,道:“我媳妇家就是这边的,也算是半个邱城人,换了早两年我也舍不得厂子就这样卖出去,总觉得有许叔当老厂长,他虽然脾气倔但也能领着大家伙再翻身,好歹几百口人有个工作吧。但是现在换了新厂长整天不干正事儿,一天一个样地瞎折腾,这市里想发展,咱们也想啊,实在是没办法。市里五年换了两拨领导了,这不,听说前两个月又调来一个新市委书记,人年轻,倒是挺有本事,招商引资弄来一个新加坡商人,也是想投食品厂,最后还是黄了。”
  陆老大道:“就是你跟我说的,许广财联名上书的事给搅黄了?”
  金玉成点头道:“是,那外商来了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工人遣散,一个不留,全套换班子,其实这个大家心里也有点底了,心里难受也还能接受,毕竟现在不是提倡停薪留职,下岗再就业吗?好些人拿了买断的钱已经走了,留下来的都是些老师傅,对厂子有感情。”
  陆老大疑惑道:“那怎么还闹起来了?”
  “因为要建新厂,全都重新规划了,说要把那几栋宿舍楼也推了,那边宿舍楼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呢,都是老弱病残的,当初都是厂里分的房子,现在拆了宿舍,这不要他们命吗。”
  “没给钱?”
  金玉成含糊地说了一个数,陆老大立刻拧眉道:“就给了这么点?在市郊买个平房都不够。”
  金玉成苦笑道:“可不是,我听说市里也拨了赔偿款,但是直接落到厂长手里,再一层层发下来,也没剩多少了。”
  “不管管?”
  “怎么管,要不是许叔弄那联名信,那厂长估计离开这之后还要高升呢。”
  ……
  他们两个人边走边说,黎舟跟在后面四处看着。
  他越瞧这块地,越觉得熟悉。
  黎家上辈子做地产生意,买下的地皮涉及23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绿岛这边自然也有购地。只是当时他和黎江划分地清楚,这里是归黎江管,他只坐飞机中转路过几次。
  黎舟脚步顿了下,忽然明白过来哪里不对了。
  这是95年的绿岛,还没有把邱城等几个周边城市归纳进市辖区,他对这里不太熟,但周边市区合并总归是要在未来几年内要发生的事,因为再等四年,绿岛市就要建立第二个大型机场——他如果没记错的话,他现在脚下这片土地,正是他当初来绿岛转机的时候待过的候机大厅。
  黎舟站在那好半天,才摸着鼻尖笑了一声。
  他来这里,其实多少也因为黎江买了许老头的猴票,他以为来这里是还福报,没想到却是弟弟送给他的第二份大礼。
  这个食品厂,他要定了。
  就算陆老大完全不懂经营,连亏三年都不碍事,第四年就会因拆建赚个盆满钵满。
  更何况,有他在,亏钱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
  黎舟心里落定,跟在陆老大他们身后,慢慢盘算,跟着他们用脚丈量完这处厂区,等再次走到厂子门口的时候,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食品厂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又有金玉成这个中间人做保,更大的问题其实来自于这个厂里的人。
  领头的就是许广财,如果不让这个倔老头松口,怕是这事儿还是难办。
  陆老大他们时间还够,中午在邱城随便找馆子吃了点东西,就打问着找到了许广财家中。
  许老头家里大门紧锁,没有人在家。
  问了几个邻居之后,才有人告诉他们,许老头前些日子病了,住院去了。邻居对他们道:“你们是来瞧他的吧?去医院吧,他家就他和一个老太太,他老伴儿也在医院照顾他呢,家里好些天没住人啦。”
  陆老大他们又找去了医院,路上还给许老头买了一兜水果拎上。
  邱城人民医院里,许广财躺在大病房里,一个房间六张床,只住了四个人,倒是还空出两张来能让他老伴儿略微躺一躺,歇歇脚。他坐在那穿着一身病号服,眼睛直往外面看,要不是手上挂着输液瓶,怕是恨不得立刻出去了。
  老伴儿劝他:“你呀,歇会吧,非要累垮了不可呀。”
  “我心里急啊。”
  门口传来两声敲门声,进来了三位拜访的客人,许广财原本只是抬眼瞧了一眼,但是很快就两眼发亮,看看陆老大又看看黎舟,惊喜道:“怎么是你们,小兄弟你怎么来啦?”
  黎舟笑道:“听到点消息,来看看您。”
  陆老大把水果放在他床头铁柜上,许老头不知道他们一起来是什么意思,来回看他们。
  还是黎舟上前坐下跟他慢慢说了一下,许广财也没想到他们是父子关系,又惊又喜,只是看向陆老大眨巴眨巴眼,又再看看黎舟,怎么瞧都不像是一个系统里出来的,一个粗犷一个清俊,实在差了太多。
  陆老大得意道:“我一眼就认出他来了,跟我年轻时候一个样儿!”
  许老头眼睛一转,立刻笑逐颜开:“对对,我瞧着也像,哎呀这个英雄气概是藏不住的,我当初一看这个小兄弟,就知道他肯定不是池中之物,瞧瞧,给我说中了吧,有这么好的父母,将来肯定也能成一番事业啊……”
  他吹的响亮,陆老大心里听得舒坦。
  金玉成咳了一声,道:“许叔,其实我们今天来是为了厂子的事儿来的。”他在医院里也不好多说,只简单提了几句,说是陆老大要投资。
  许老头高兴地很,站起来踩上鞋子就要带他们去瞧瞧,手上的针都要自己拔了,“行啊,我带你们去,食品厂里我一草一木都熟悉的很,咱们这就走!我路上跟你们说说具体情况,还有一些我的想法,我这几天想了很多,也计划了一点东西……”他近日消瘦许多,穿着病号服显得空荡荡的,脸上皱纹都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