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文豪-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之后,就去忙学校的事情了,但现在,他觉得他有必要多出一份力。
别的不说,天乳运动后期,政府发布的“但凡有人束胸,就要罚款五十元”的规定,若是能提前几年出现,就是极好的。
穆琼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忙了。
不过这也不是坏事。
要忙的事情多了,他也就能不惦记那些劳工的事情了——他早就知道这件事,却无力改变,甚至现在都没有帮他们争取什么,挺让人难受的。
穆琼这天躺在床上,又冒出一个想法来。
他要写一部《女儿国》,就写一个国家,女子为尊,女子喜爱细腰的男子,男人们就各种束腰,以盈盈不足一握的腰来邀宠。
第204章 《女儿国》
《女儿国》这书; 穆琼最终决定用朱世安的笔名来写。这文章他打算写得讽刺,写得一针见血; 既如此; “朱世安”犀利的文风,就是最合适的。
同时,因为是朱世安写的; 文章可以短一点,两三万字就足够……他现在,也是没空写长篇的。
文章开篇,是一个名叫冯启的民国男子,被炸弹所伤; 他以为自己会死,没想到竟然醒了过来; 还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 被称为大齐的地方。
这大齐的百姓的穿着打扮,还有房屋建筑,瞧着跟明朝相似,但这里跟明朝; 又是截然相反的。
这里的女子,俱都身材高大,武力惊人,便是怀孕生子; 也并不影响她们的行动,在生产之后; 她们还能很快恢复。
反倒是男子……这里的男子,一个个都长得娇小可人,貌美如花。
正因为如此,这个地方,是女子为尊的,女主外男主内。
而冯启穿越的男子,是一个女富户刚从乡下接回的儿子,而这人的长相身材乃至名字,都跟冯启本身一模一样。
那女富户早年家中贫困,就娶了一个乡下男人。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她外出闯荡,又娶了个貌美如花的富贵公子哥儿,就把乡下的丑男人给忘了。
不久前,这富户后来生的儿子的定亲对象,一个秀才小姐不慎摔下马摔断了腿,不能再参加科举没了前途,这富户舍不得把自己千娇万宠又貌美的小儿子嫁过去,就想起了乡下的大儿子,最终将冯启从乡下接了来,打算李代桃僵,把冯启嫁给那断了腿的举人小姐。
然而,冯启的长相,在女富户看来,实在有点不能看。
他的皮肤跟大户人家的儿子相比,显得粗糙黝黑,不仅如此,他还身材壮硕腰肢粗大……女富户为了让他能“好看”一点,就不给他吃东西,又找来工具,将他的腰缠得极细。
原本的冯启很自卑,想要跟弟弟一样美,私底下还加倍苛待自己,结果就这么被折腾死了。
他死了之后,他的壳子里,就住进了穿越而来的冯启。
以上是背景,故事由此开始。
穆琼第二天起床后,就去了学校,然后开始写这个故事。
他昨晚想故事情节,推敲用词用句,一直想到了很晚,但今天却还是莫名地精神,一口气写了三千字,才放下手上的笔。
而这个时候,已经上午十一点,快吃午饭了。
如今的穷人,一天是吃两顿的,不过有钱人一直都是一天三顿,穆琼在吃上一向不亏待人,因而在学校里培训的老师和在学校里工作的工人,十一点半左右,便都能吃上午饭了。
当然了,双方吃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那些工人吃得相对差一些,那些老师吃的却着实不错。
穆琼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老师们上午的培训已经完成了。他本以为他会看到那些老师在教室里高谈阔论,没想到过去的时候,竟看到所有的老师都在认真看书,而他们看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书籍,而是此时的小学课本。
穆琼站在窗外,有些惊喜。
教室里,楚世清正认真看书。
他以前从没教过书,但课本背得滚瓜烂熟的,毕竟他总共也就没几本书,那课本来来回回看多了,可不就会背了?
而此时,他一边看书,一边琢磨着要怎么让学生更快地学会书上的内容。
楚世清看了一会儿,就拿着课本去问人了:“周老师,这句话该怎么解释?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不知道要怎么说。”
读书百变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一些成语什么的,看到别人用了,结合上下文之后,大致就知道意思了。
但作为老师,是要给学生解释的,可不能只自己知道,偏偏楚世清不知道要怎么解释。
这会儿,他就在询问有经验的人。
那周老师当即解释起来,而他一解释,楚世清立刻就开始做笔记,周围人也一样——他们大多学问一般。
等解释完,周老师道:“我家中订了教育月刊,等下我就捎信回去,让人将那那些刊物拿来,上面有很多知识,大家都该看一看。”
“我借来看过几本,上面有些故事,是该给学生们讲讲的!”楚世清立刻就道:“周老师,多谢。”
来这里当老师的,多是家中没多少余钱的,他们都看过教育月刊,但每一期都买的却几乎没有,这时候纷纷跟周老师道谢。
道过谢,他们就继续看起书来,一点都不急着吃饭,甚至没有注意到站在窗外的穆琼。
穆琼往里走,在讲台上备课的方天枼才算是看到了他:“你怎么来了?”
“我还想问你们呢,怎么不去吃饭?”穆琼道。
“大家都想着多学一点。”方天枼道:“你是不知道,昨天晚上我们聚在这个教室里,一直学到了晚上九点多。”
“大家都这么努力?”
“不止,就连外面的工人都很努力,昨晚他们主动加班了。”方天枼道。
穆琼走到教室外面,就看到一群穿着破旧衣服的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干活。
几个女人抬了两个木桶过来,喊他们吃饭,他们还道:“等我们干完了手上的活再吃!”
这些人说着,又干起来。
而此时,又有几个身材瘦削的女人带着几个木桶来到教室门口:“穆先生,方先生,饭菜送来了。”
“怎么送过来了?”穆琼惊讶。学校是有食堂的,那些工人的饭食会送到工地上,但老师们,按理都是去食堂吃的。
这几个女人听到穆琼的问话,有些害怕地面面相觑,最后,其中一个胆子比较大的朝着穆琼拘束地笑笑:“食堂路远,怕浪费了先生们时间。”
哪用得着这样?穆琼正这么想着,就听到身后有人道:“那就多谢了,这样是能快些吃完,省下时间继续看书!”
他们说着,各自过来拿了碗,先盛一碗饭,然后拿一块红烧肉,一勺菜,就吃起来,吃得飞快。
穆琼看到他们这样,轻笑了一声,也去拿碗吃饭。
穆琼吃饭算快的,但他吃好的时候,外面的工人,已经有半数吃完饭在干活了,而新招聘到的老师,也有不少已经放下碗筷学习起来。
这些人一个个,都充满干劲。
在这样的年代里,人们总是更容易相信希望。
穆琼吃过饭四处走了一圈,然后发现不过一日,那些工人就做了很多活儿。
看如今这情况,要不了一个月,学校就能全部完工了,毕竟他要建的房子,并不如何讲究。
而等房子盖好,就能开始招生了,在此期间,最好再多招聘一些老师回来……
穆琼正想着招生的事情,突然从旁跑出一个人来,朝着他就跪下了,又磕了两个头。
“你这是做什么?”穆琼一惊。
“穆先生,我有事求你!”那人道:“穆先生,我有个孩子,能在你的学校里读书么?”
这人是个泥瓦匠,他一双手黑乎乎的满是皲裂,一张脸因为风吹雨打,让人看不出他的年纪,他小心翼翼地看着穆琼,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希冀。
“你把孩子带来给我看看。”穆琼道:“学校招生,是要看看孩子的情况的。”
这学校里招到的老师,都是没什么经验的,穆琼琢磨着,先招一些学生回来教他们读书和规矩,也是件好事儿。
这时候的学生,可不是现代那些三四岁就去读幼儿园熟悉学校的孩子,他们刚来读书的时候,肯定会因为不知道学校的规矩而不知所措,但若是每个班有熟悉学校的孩子照顾一无所知的孩子,那就好很多了。
“先生,我也有个儿子。”
“先生,我家也有孩子……”
很多工人走出来,就要下跪。
穆琼道:“你们不用下跪。家里有孩子的,都可以带来学校,不论男女,学校都是收的。但若是孩子学不出来,或是调皮捣蛋,那我肯定是要把人送走的。”
这是应该的!虽然穆琼说了不用下跪,但这些人高兴之下,还是下跪磕头。
又有人问:“穆先生,这学校咋还招女娃子?”
穆琼道:“女孩子心细,很多工厂要女工。来我这里读书的女学生,我们会教她们织毛衣之类的手艺。”
那些人顿时惊喜起来,这学校,竟然还教手艺!
穆琼又道:“女子来学校学本事都不收钱,还包吃住,只是在我的学校做的针线活之类,那都是不给工钱的。”
“学手艺,本来就不用给工钱。”
“穆先生真是大好人!”
“我一定让我家的女娃子来!”
……
这些工人一个个高兴极了。
此时的有钱人家,很讲究贞洁,女子露个小腿都是不体面,不过穷苦百姓倒是不讲究——吃都吃不饱了,谁还讲究这个?
等穆琼将三所学校要招的都是怎么样的人的事情告诉他们之后,这些人就纷纷给家里递消息了。
他们之中年纪大的,大多已经有了孩子,而那些没成亲的,也有弟弟妹妹侄子侄女。
这小学要招的学生,怕是不会太多,他们急着把孩子送来。
第205章 服装生意
穆琼在现代的时候从未上过学; 但他从自己的妹妹那里,还是了解到不少学校里的事情的。
他妹妹从幼儿园开始; 读的就是当地最好的私立幼儿园; 小学直接升到该私立学校的小学部,后来的初中高中,也都是这样的; 至于大学……她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申请到了国外名牌大学。
穆琼当时听妹妹讲过一些他们学校招生的情况,别的不说,就说那所小学招生,不仅要面试学生; 还要面试家长,可以说是非常讲究了。
而从她妹妹拍给他看的照片里可以看到; 她就读的学校里的学生; 无一不是穿着得体,看着非常精神的。
但现在,穆琼面试的这些学生却截然不同。
时间已经进入五月,天气也热起来; 按照穆琼的习惯,这时节就算是天天洗澡,也是用得着的,但这些被工人们带来的孩子; 一个个看着都是很久没洗澡的,身上满是脏污; 甚至散发出一股股味道来。
他们的脸很粗糙,头发纠结在一起,偶尔还会爬出虱子来,指甲里黑乎乎的,跟那些送到孤儿院里的来的孤儿没什么区别。
每个孩子,穆琼都问了几句,然后就注意到这些孩子全都畏畏缩缩的。
穆琼暗暗叹气。
这些孩子现在最缺的,恐怕不是教育,而是自信。
所有的孩子都很瘦,衣服也很破,穆琼面试过之后,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智商是没有问题的,却也有一个特别笨,十来岁了话都说不清楚。
这特别笨的,穆琼当然是不要的,至于剩下的,他将他们留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他们去洗澡,又专门找了个剃头匠来给这些孩子剃光头。
孩子们集体居住,一个孩子有了虱子所有的孩子都会得,与其让所有的孩子都得,还不如一开始就全部剃光头。
这次被工人们带来的孩子,一共有九十几个,穆琼将他们安顿好,就继续写起《女儿国》。
《女儿国》剧情很简单,不过就是冯启在那个女子为尊的地方经历的种种罢了,但讽刺意味非常浓。
比如说别人说冯启:“你这么粗的腰,还有脸走出去?”
“这天下的男子,都是要嫁人的。”
“你竟然跑出家门去,简直不知廉耻。”
……
如今报纸上很多骂女人的话,在这《女儿国》里,都落到了冯启身上。
而冯启奋起反抗,想要逃出家门,竟是毫无作用。他周围的女子全都在欺压他,不把他当回事不说,就连周围的那些男子,也都觉得他有病。
冯启最后被折腾地奄奄一息的,抬上了花轿,嫁给了那断了腿的秀才,结果刚嫁过去,就被嫌弃太难看,最后那女子整日跟身边的小厮厮混,完全不理他。
冯启气坏了,这时候,众人又对他说:“女人一向难以满足,多几个男人是正常的。”
“你自己没本事,管不住自己的女人,还有脸委屈?”
“男子就要贤良淑德!”
……
冯启一个在民国时有夫人有姨太太还有红颜知己的大男人,最后就那么“凋零”在了后院里。
文里是详细写了怎么束腰的。这束腰的写法,穆琼参照了十九世纪欧洲女子做的种种来写的,写得特别真实,也提到束腰会让人死亡甚至晕厥,影响寿命,但即便如此,为了能讨好女人,这大齐的男子,还是全都从小束腰。
就连冯启,嫁人前嫁人后,就被逼着束过好几次,因为他太“粗壮”的缘故,还用了金属来帮他束腰,确保他的腰够细。
可以说是很凄惨了。
学校里的第一批学生开始适应学校生活的时候,穆琼的《女儿国》写完了,而他写完后,先将之给了傅蕴安看。
“这文章,写得真不错。”傅蕴安看得倒抽了一口冷气,觉得腰有点疼。
当然,这文章好,主要是因为将如今这社会对女子的压迫,清晰而又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
自从发现自己喜欢男人,傅蕴安就时常思考,对女子的看法也慢慢改变,现在看到这穆琼这文章,更是感慨。
穆琼在外面谦虚,在傅蕴安面前可不会:“那是,我写得能差么?你要不要亲我一口,奖励我一下?”
傅蕴安笑着亲了他一口,又道:“这文章,不适合让楼玉宇发表,是不是要用天幸的笔名发?”
“不了。”穆琼道:“天幸一直写些不着边际的故事,这文章其实是讽刺类的……用朱世安的笔名发。”
“也好。”傅蕴安道,他知道穆琼有个专门用来骂人跟人争吵的笔名叫“朱世安”,但因为朱世安的文章这里登一篇那里登一篇的非常乱,以至于都没有看全过。
这会儿,他琢磨着要让人去将之集齐,好好看看。
结果,正这么想着,霍英来了。
霍英穿着西装,残缺的那只手上戴了手套,一进来就道:“上海政府真是疯了,他们竟然下令,若是有女子穿着遮不严实的衣服上街,就要被抓起来!”
穆琼:“……”
穆琼问了问,才发现政府颁布的这命令,跟历史上在1920年颁布的那一条一模一样,也就是时间提早了一点——“故意奇装异服以致袒臂、露胫者,准其立即逮案,照章惩办。”
不许女人露胳膊露小腿,露了就要坐牢……这种在现代人看来简直有病的规定,在这个时代粉墨登场了。
穆琼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隐隐的,他是有些高兴的。
因为有时候,压迫地越厉害,越是能凝聚起一股反抗力量来!
如果只是报纸上相互骂一骂……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怕是要拖上好几年,才可能有个结果,但现在这么一来……
穆琼觉得,接下来必然有一场硬仗要打。
而在这场战争里,他们也应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哥,我这里有一门不错的生意,你要不要试试?”穆琼问霍英。
“什么生意?”霍英问。
“服装生意。”穆琼道。这时候还没有旗袍,但类似的衣服已经有人穿了——一些读过书的女子想要像男人一样,就学着男人穿长袍,而不穿原本上衣下衣分开的褂子。
说起来,政府方面说的奇装异服,就是包括了这种女人穿的长袍的。
这样的长袍到底没有旗袍好看,穆琼觉得霍英可以找些人作旗袍出售。
除此之外,胸罩生意也可以试试……
此时国外已经有胸罩了,但国内是没有的,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东西传入国内的时候,甚至被称为义乳,然后一边被人骂,一边卖得火爆。
穆琼觉得,现在准备一些旗袍还有胸罩放着,过些日子拿出卖,应该能赚不少,更重要的是,这其实也是在支持那些勇于反抗的女子。
霍二少支持那些女子,就是霍家支持那些女子……这能让那些反抗的女子轻松很多。
而霍英虽然这时候会被那些老古板骂一骂,但到了后世,定然会被人赞誉。
第206章 《换身记》完结
霍英不知道穆琼就是天幸; 但穆琼很有想法,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现在听穆琼说起服装生意; 霍英当即来了兴致:“你给我说说。”
穆琼就说起了旗袍; 他没什么艺术细胞,画不了太好的图,但简单画个图样还是没问题; 画过之后,穆琼就道:“这样有点像长袍的衣服,我觉得那些女子,应该会非常喜欢。”
“这衣服看着确实不错。”霍英眼睛一亮,但很快又道:“不过这种衣服; 最好还是要量身定做,卖成衣卖不了多少。”
穆琼听霍英这么说; 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此时的有钱人; 衣服都是量身定做的,可不会随随便便去买成衣穿,至于这时候的穷人……穷人哪有钱买成衣?人家都是买布回家自己做!
当然了,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这时候没什么人卖成衣; 形成规模的成衣工厂更是不存在。
穆琼突然想到了什么:“二少,你要不要试试生产缝纫机?”
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人发明了缝纫机了,这会儿; 上海这边就已经有被称为“洋机”的缝纫机存在了。
但此时的“洋机”全是进口的,特别昂贵不说; 坏了还不好修。
穆琼记得,缝纫机这东西生产起来并不难,正因为这样,几十年后,缝纫机自行车才会成为结婚时的大件之一。
而他之所以想到缝纫机,还是因为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曾经告诉他,在他母亲小时候,他们家有一个当时很稀罕的缝纫机,结果坏了之后没法修,他外公只能带着缝纫机去大城市找人修,而当时还很小的他的母亲,有幸被他外公带着去了大城市。正是那一趟“修缝纫机之旅”,让他母亲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才最终通过不懈努力考上了好大学。
穆琼觉得,以眼下的技术,那种在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脚踏缝纫机应该是可以生产的,再不济,这会儿从国外买来的,更简陋一些的缝纫机,总归可以生产。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哈哈,我已经在研究了。”霍英道,相比于生产产品,生产机器,这才是最赚钱的,这一点,霍英有非常深刻的认知。
别的不说,就说这缝纫机,因着国外打仗,现在很难进口,便是一台一百个银元都卖得出去的!
“能研究出来吗?”穆琼问。
“能!”霍英很自信:“这东西用久了会坏,早几年,就已经有人学着做一些配件自己修了,我把那些人找了来,让他们研究缝纫机,已经有眉目了。”他当初是从日本等地弄了些有经验的师傅回来的,想要制作机器,而最先研究的,就是缝纫机、纺织机、脱壳机这些简单的。
“若是有足够的纺织机,完全可以生产成衣!”穆琼道,成衣市场绝对是非常大的!
“那是。”霍英点了点头:“若是有机器,制作衣服的成本能降下来,到时候卖成衣一定能赚不少……我去催催那些工人,让他们快些把缝纫机弄好!”
“除了旗袍,我觉得还有一样东西能卖。”穆琼道。
“什么?”霍英问。
“就是胸罩。”穆琼简单介绍了一下胸罩,然后就看到霍英和傅蕴安两个人,都吃惊地盯着自己。
“你怎么会知道这种东西的?”霍英问,傅蕴安的表情也很严肃。
“……”穆琼无奈道:“我最近一直在查资料,看到国外有这样的东西……我写的《女儿国》里关于束腰的资料,就是那时候查的。”
“我在国外的时候没见过这种胸罩,不过应该真的有。”霍英放松下来:“我看她们的胸,都特别大,可不像国内,除了妓院就见不到几个身材好的!对了,女儿国是什么?”
傅蕴安听穆琼说起《女儿国》,有些哭笑不得,然后直接把穆琼写的稿子递给了霍英。
霍英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然后越看,表情越纠结:“这都是什么鬼东西!”
“这是穆琼的新小说。”傅蕴安道。
霍英无语地看着穆琼:“你发这东西出去,就不怕别人骂死你?”
“没事,我用朱世安的笔名发。”穆琼道。
朱世安的文章,全是讽刺类的,还动不动在报纸上骂这个骂那个,仇人无数,已经被骂习惯了。
“你厉害。”霍英道:“不过看了这个,仔细想想,那些女人也挺惨的,怪不得整天闹腾。”
霍英对女人,要说多尊重肯定是没有的,不过看了这《女儿国》,换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