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文豪-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样的酒席,却也是不能不办的。
穆琼虽然不爱交际,但他很清楚,这样的交际对他们有利。
就是如此一来,他少不得缺钱,盛朝辉那里的一千大洋更是短时间里还不上。
穆琼看了看自己面前的新城月刊,决定开自己的第三个马甲,写书赚钱。
这个马甲,他暂时就只让郑润泽知道,相信郑润泽应该不会告诉别人。
至于这个马甲写什么……左右是马甲,不如就想写什么写什么,还能跟人打打笔仗,骂骂人。
这两天有人在报纸上骂天幸,他特别想回骂。
穆琼这么想着,直接在纸上写下了“当官”二字。
其实对于思想什么的,穆琼依旧是不太会写的,他很少看那种大部头的哲学书,因为从小不上学的缘故,政治之类的课更是不曾听过。
但短篇小说散文之类,他还是会写的,这次他写的就是个很有讽刺意味的短篇小说。
穆琼上辈子看过很多案例,这时找了一个,进行艺术加工之后,便写了起来。
他故事写的,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心想要当个好官,却当不成,最终同流合污的故事。
这个时代的官场就是这样,你就算想要当个好官也当不成。
树根都烂了,还能指望叶片是绿的?
第122章 新笔名
《当官》的开头; 一个年轻人有幸成为一方父母官。
他的父亲说你一定要爱护百姓,一转眼; 却又盛情难却收了别人送来的古画。
他的母亲说你一定要当个好官; 一转眼,却又靠着他当官,帮娘家的侄子找了个好工作。
他的姐姐说你一定要公正廉洁; 一转眼,却又求他帮自己的丈夫周旋,低价买下一块地。
此外,他在工作上,也遇到诸多问题; 发现自己的上司,是个彻头彻尾的贪官。
他不免鄙夷; 但他的上司说; 你又哪里比我好了?又说自己当初,也想当个好官。
穆琼发现自己一写,就容易写多,他想写短篇小说; 但这个故事,估计会超过三万字。
但也无妨。
这篇小说,穆琼花了三天功夫去写,写完了之后又进行删改; 特地写的不那么白话,此外; 还加入了一些他在现代看过的带有讽刺意味的“名言警句”,比如说主角顿悟:“帮上司做了无数好事,不见得能得上司看重,但若与上司一道做了件坏事,便与上司成了自己人了。”
穆琼把这篇文章写完,又修改好的时候,盛朝辉要办的酒宴,便开始了。
这日晚上,他们包了一家酒楼,在酒楼设宴。
“普通酒席,就上些鸡鸭之类的常见菜,是一桌四元,其他的稀奇菜色,可以另加进去,诸如加鱼翅四元,当然没什么必要。我就只加了些少见的小菜,诸如从你工作的西餐馆买来的烤鸭,还有炸藕合之类。酒用的是绍兴黄酒,还有酒楼自制的米酒,最后核算下来,一桌酒席六七元左右,我又另外给每个人备了伴手礼,每桌放一包烟,算下来一共两百三十二元。”进去的时候,盛朝辉给穆琼报了账。
这么多钱,都够在租界外面买个小房子了……但有些花销是必要的,穆琼倒也不觉得有问题。
这次他们请的,除了工作上需要结识的人以外,还包括各自的亲朋好友。
盛朝辉朋友很多,穆琼的朋友却并不多,他请了陈老板傅蕴安傅怀安金怀来,便是连郑维新和孙奕尧都请了,也就凑了一桌而已——李荣华章澈这样的编辑,是和其他编辑坐一起的。
这宴会非常热闹,穆琼和盛朝辉一个个去敬酒,认识了不少人,与此同时,穆琼就是楼玉宇的事情,知道的人也更多了。
见到楼玉宇这么年轻,很多人发出惊叹,同时也更看好穆琼。
也是在这个酒宴上,穆琼突然得知郑维新和郑润泽还是堂兄弟,此外,在场的很多人沾亲带故,或者是同学之类。
此时有文化的,就是最顶尖的那一波,大家都是相熟或者认识的。
一顿饭吃下来,好几个学校表示要订购教育月刊,还有人愿意以十元一条的价钱,在教育月刊上刊登广告,倒也是意外之喜了。
穆琼不知道自己酒量到底如何,但觉得应该不会太好,敬酒之时,就特地换了兑水的酒,让教育月刊编辑部的一个编辑跟在自己身边,拿了个里面水多酒少的坛子给自己倒,倒也糊弄了过去。
今天这一场,他算是正式打入上海的社交圈了。
一般来讲,这种时候他与人交际,是要说说家庭的,但穆琼并不想跟穆永学有牵扯,便特地没说,别人倒也没问——以他如今的情况来说,便是没有家庭加分,也足以让人看重。
更何况,没人觉得他的家境会不好。
他若是家境不好,哪能出国留学?哪有本事办杂志?
没错,不熟悉的人依旧觉得,他应该是去留过学的。
酒宴结束后,绝大多人都回家去了,但盛朝辉带了许多年轻人去别处继续玩,他问穆琼要不要一道去,而穆琼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当官》虽然写好了,但《传染》还没写好,他也挺忙的……
傅蕴安还有事,这天并没有和穆琼一起回家,还把傅怀安带走了,穆琼回去的路上,便干脆去拿了霍三少寄来的信。
他把《传染》寄给霍三少之后,又跟霍三少通过几次信,并且已经将第二部 分的《传染》寄了出去。
每次他寄出信去,霍三少都会第一时间回信,不过他倒是会拖几天再回信,回信也尽量少写。
必要的时候,穆琼是打算舍弃这个马甲的。
这次,霍三少在信里直接称呼他为“老师”了,并且又求教了几个问题,而穆琼把会的回答了,不会的就不答了,同样只有寥寥数语。
信已经写好了,穆琼倒是没有拖延时间,第二天就把信寄了出去,同时也去了一趟新城月刊的编辑部找郑润泽。
新城月刊是几个新派人士合办的,刊登的很多文章都不受当权者欢迎,同时,他们出刊也很自由,这个月稿子多,就厚一点,下个月稿子少,就薄一点,投稿的好文章特别多,还会弄个增刊。
穆琼过去的时候,郑润泽正在写稿子。
得知穆琼是来投稿的,郑润泽欣喜万分,当即看了穆琼的稿子。
穆琼自己觉得自己的短篇还有散文之类写的不好,主要是因为他看过这个时代一些大家的文章,这些人的短篇和散文,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能超越。
这时候最有名的大家,甚至值得后世的人专门去研究他的文章,为他著书。而穆琼很清楚,自己没有那个水平。
然而,他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这样的文豪大家,总共也没几个。
说起来,郑润泽后期倒也是其中之一,但他现在还年轻,写的文章还没他后来写的那么好。
此外,如今还是民国初期,新文化运动都没开始,穆琼觉得好的文章,都还没写出来……
如今新城月刊上刊登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机会流传后世的,穆琼的文章比不上那些大家,但在质量上,绝对比这时期绝大多数的人写的文章好。
他在现代的时候看的那么多文章,写的那么多小说,也不是白看白写的。
“好文!你跟我说你不会写短篇,这不是写的很好吗?”郑润泽欣喜万分:“这官场的黑暗,都被你写出来了!”
郑润泽不像穆琼,看过许多经过历史考验的民国时期的好文,在他眼里,穆琼的小说已经非常好了。
听到郑润泽这么说,穆琼道:“其实还是有点拖沓了,主题也不够明确。”其实穆琼也想过写点更深刻的,但他想到的很多文章,都是那些这时期的名人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后会写的。
他既不想抄袭也不想模仿,很多东西也就不能写了。
“我看的时候完全没觉得。”郑润泽道:“你这文章,我就刊登在下一期的杂志上,至于稿酬……这篇文章比较长,稿酬不能给太多,我给你一百二十元如何?”
这篇文章大约三万字,一百二十元也就是千字四元,也算不错了,但称不上多高。
新城月刊这边,有些文章的稿费会给五六元乃至更高,但主要是因为那些文章比较短。
郑润泽给稿费很爽快,很快就拿了稿费来给穆琼,还道:“你若是有别的文章,都可以拿来。”
穆琼想了想,最后道:“其实我这里,还真有一篇文章。”
除了这篇《当官》,穆琼这次过来,还拿了另外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但他之前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拿出来。
自从他的《传染》刊登出来,有不少文人在报纸上写文章,说天幸应该是西方国家的走狗,恶意破坏中日友好关系。
又表示他这样激怒日本,绝对居心叵测。
当然了,也有人帮天幸说话,这些日子,报纸上双方的文章都发了。
这些文章,穆琼都是看了的,其中有些都把他气笑了,然后他就慷慨激昂地也写了一篇。
这文章,以宋朝做例子,表示现在的中国,根本就是在割肉养肥对自己虎视眈眈的狼!
日本国小人少,原本是绝对没有能力侵犯我国的,偏偏近几十年来,国人用各种赔款将之养地越来越壮实……
文章最后更是道,如此这般下去,中日必有一战。
穆琼把文章给了郑润泽,这次郑润泽却没有叫好,他盯着这短短千余字的文章看了许久,最后道:“这文章我也会刊登,稿费六元如何?”
穆琼答应下来。
郑润泽则是表情复杂地看了穆琼一眼。他没想到穆琼竟然也是这样看待中日关系的……
穆琼在郑润泽这里投稿的时候,刊登了《传染》的希望月报已经在北京等地出售了,也被人寄到了其他一些城市。
上海这边亲日的人其实不多,但北京等地,却有许多文人亲日,又或者……惧怕日本。
穆永学就是其中之一。
“这天幸,当真是胡说八道,他这样在文中信口雌黄,污蔑他国,着实可恶!”穆永学道,他有点担心日本人知道了,会来找麻烦。
像穆永学这样想的人还挺多的。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在看了《传染》之后,愈发提防日本。
湖南第一师范大学,一位学生就在给别人的信里写到:“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上学的毛大大给别人的信里这么写:
“大隈阁有动摇之说,然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政策不易。”
“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
“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满蒙去而北边动,胡马骎骎入中原。况山东已失,开济之路已为攫去,则入河南矣。”
“20年内,非一战不足于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它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只有磨砺以待日本。”
后来预言成真了!二十年后真的打仗了!
对了,当时白话文还不太流行,大家写作一般是这样用文字的,但是作者写不来……
第123章 窗户纸
穆琼在新城月刊写小说用的笔名是朱世安。
他不太会起名; 就起了个“世界安定”的“世安”,为了掩人耳目; 还特地在前面加了个姓。
这么一折腾; 这笔名看起来就像是真名了,别人要找,应该会先去找“朱世安”; 就算后来知道这是笔名,应该也会先去找姓朱的,倒是让他安全很多。
有了这个笔名,一些他之前不敢写的东西,现在总算能放心写了。
穆琼拜托郑润泽不要将自己的笔名告知别人; 郑润泽答应了,表示绝不会告诉他人。
穆琼对郑润泽还是很信任的; 拿了稿费就离开了; 去了孤儿院。
孤儿院现在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里面的孤儿也增加到了一百个,若没有意外; 应该还会持续增加。
孩子虽多,但因为这些孩子都还算乖巧的缘故,倒也好管理,并不需要费太多功夫。
金怀来大约是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如今在孤儿院待的时间越来越少,倒是朱婉婉除了学习; 剩下的时间全都花在了孤儿院。
此外,孤儿院又招了几个女工。这些女工有因为不能生被婆家赶出来的,也有被人拐卖来上海的,总之都是比较命苦的。朱婉婉把她们留在孤儿院,她们都对朱婉婉非常感激,干活也尽心尽力。
这里已经没有什么需要穆琼操心的了,穆琼看了看,就去了教育月刊编辑部。
这天下午三点多,盛朝辉才打着哈欠来了编辑部,看到穆琼,他咧嘴一笑:“穆琼,你昨晚不跟我们一起去玩,真的太可惜了!我昨晚可是长了不少见识。”
“你们去玩了什么?”穆琼好奇地问道,他是很喜欢跟盛朝辉聊天的,从盛朝辉那里,他能知道很多事情,写小说的时候可以用上。
就说他写《当官》,对于政府方面的描写,有些依靠原主的记忆,另一些,就是从盛朝辉那里听来的了。
盛朝辉脸上神秘兮兮的:“我见到了花国总统!”
“花国总统?”穆琼没反应过来,有“花国”这个国家?现代倒是有人将中国称为华国,但这时候是没人这么叫的。
盛朝辉看到穆琼满脸茫然,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给穆琼普及了一下。
穆琼这才知道,所谓的“花国总统”,指的是上海最漂亮的女妓。
清末,上海这边的妓院,就开始评选“花国状元”、“花国榜眼”、“花国探花”之类,到如今,他们与时俱进,开始叫总统总理了。
第一名叫花国总统,第二三名叫花国副总统,第四名叫花国总理,每年都会评选一次。
“穆琼,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见识一下?”盛朝辉问:“那花国总统长得着实漂亮!不过我更喜欢那个花国总理。对了,她们跟我说话的时候,还特地问起楼玉宇了。”
穆琼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不想见识。朝辉,这样的地方,你也少去为好。”
“男人总归是要去见识一下的。”盛朝辉不以为然。
穆琼眉头微皱,又劝了几句。
自从教育月刊赚了钱,盛朝辉就有点飘飘然了,花钱也越来越多,穆琼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盛朝辉本就年轻,又喜欢玩乐享受,若是一不小心被人带歪,那一辈子就毁了。
“穆琼,你的日子,真的过的跟我父亲一个样,我们这么年轻,总归什么都要去看看,去试试的。”盛朝辉道。
盛朝辉显然没把逛青楼当回事,穆琼也知道,这时候的人都是如此的,只能不劝了。
同时,他也打定主意,将来穆昌玉找另一半的时候,一定要盯着点,决不能让他找这样的男人。
当然了,现在操心这个还有点早……他这会儿要操心的,应该是穆昌玉的跳级考试。
这时的小学不是义务教育,不是任何人都能去读,就算考不及格也能一级级读上去的,在此时,你考试不好,就不能往上读。
同时,你成绩好,跳级也容易。
穆昌玉就决定跳级,她三年级毕业后,打算跳过四年级直接读五年级。
考试这天,穆琼一家一大早就起来了,起来之后,朱婉婉下了面条吃。
家里厨房有两口锅,一只锅烧水煮面,另一只锅加油煎三个荷包蛋,再加水进去,加点咸菜煮出面汤来,味道好的很。
而他们吃过早饭走出房门,照旧看到了傅蕴安。
位于教育月刊编辑部旁边的医院已经建成,外墙刷上了石灰,现在,傅蕴安是真的要每天呆在那里了——他的医院就要开了,如今正在进行各种布置。
穆琼有时候写累了站在窗口透透气,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医院大楼里,各种各样的人不停地进进出出,而那些人里有好些是他熟悉的。
当初和傅蕴安一起义诊的医生、郑维新、孙奕尧,还有傅蕴安的助手什么的,看样子以后都会进入傅蕴安的医院工作。
当然了,还有很多人是穆琼不认识的,更有一些工人往医院里搬了很多东西。
“今天我要送昌玉去学校。”看到傅蕴安,穆琼道。
傅蕴安近来很忙,前几天他怕傅蕴安累着,干脆就不送穆昌玉到学校了,而是和傅蕴安直接走去医院那边。
但今天穆昌玉要考试,他就打算陪着过去。
“我也一起。”傅蕴安道:“医院要开了,我正好有事想问你。”
穆琼:“……”他对医院一窍不通,傅蕴安能问什么?
虽然他给傅蕴安出了一些比较超前的,比如把中医西医放在一个医院里,制作中成药之类的主意,但具体操作,他也是完全不懂的。
傅蕴安这理由找的太敷衍了。
穆琼有些无奈地看了傅蕴安一眼,笑着答应了。
一路上,傅蕴安果真没有问关于医院的事情,只跟穆琼闲聊,穆琼偶尔看过去,还能看到他专注地看着自己。
下大雨那天两人一起走回家,他特地告诉傅蕴安自己第二天有事之后,傅蕴安对他就更殷勤了。
就算再忙,傅蕴安也会时不时给他送点吃的,穆琼甚至觉得自己要被喂胖了。
他已经知道了傅蕴安的心意。而这一点,傅蕴安现在应该已经猜到了。
毕竟他表现的挺明显的。
但他们两个人,谁都没有挑破最后的那层窗户纸。
穆琼觉得,傅蕴安应该是不敢表白。按照他以前看过的小说来看,傅蕴安多半是觉得不表白好歹能当朋友,一旦表白很可能连朋友都没得做,就不表白了。
毕竟他们性别不对。
至于他……
穆琼觉得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有点像是在吊着别人,看起来挺渣的。
但除此之外,他又想不出别的处理方法。
他并不想疏远傅蕴安,但和傅蕴安在一起……他也没想好。
他以前虽未谈过恋爱,但也想过若是自己身体好,必然要娶个美丽的妻子,生个可爱的孩子,但如果他要和傅蕴安在一起,这些就都没了。
除此之外,他们应该还会面临很多其他的问题,不说别的,朱婉婉肯定就接受不了这一点。
同时,他们的朋友,这个社会,应该也很难接受这一点。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爱傅蕴安。
他对傅蕴安肯定是有好感的,但是不是爱情,他却不好说。
这么想着,穆琼又看向傅蕴安。
这时的男人大多是不打理自己的容貌的,但傅蕴安从来都是把自己收拾的很干净,特别俊俏。
这会儿还冲他笑了笑。
穆琼又一次觉得……傅蕴安有点可爱。
同时,他免不了想到另一个问题——他觉得伴侣是一对一的关系,但傅蕴安……会不会不是这样觉得的?
要是真的在一起了,傅蕴安还想娶妻生子……呵呵!
傅蕴安不知道穆琼在想什么,但他能猜到穆琼应该很纠结。
他不急,不介意穆琼慢慢纠结。
同时,他也会编一张网,把穆琼给网住。
两人心思各异,一路走着,终于,穆昌玉的学校到了。
穆昌玉进去之后,穆琼又送朱婉婉到了孤儿院,这才去了教育月刊编辑部。
新一期的教育月刊又要上市,最近他们挺忙的。
而这天中午,傅蕴安照旧过来了,还给穆琼送来了一碗冰。
真的就是一碗冰。
“这是别人送我的,今天天气很热,我想你应该会喜欢。”傅蕴安把冰给了穆琼:“这是干净的,能吃。”
傅蕴安给完冰,就匆匆走了。
冰是一块块的,穆琼最后把这冰放进了茶里,喝着不仅解渴还解热,也挺不错的了。
当然了,喝的时候,少不得会想起傅蕴安。
第124章 盛朝辉出事
几天后; 穆昌玉跳级考试的成绩就出来了,她考的不算好; 但好歹过了; 下学期,她就能去读五年级。
“昌玉,你以后就别跳级了; 扎扎实实地学下去。”穆琼道:“如果你有空闲,可以去学点别的。”
这时的读书人大多多才多艺,很多人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穆琼觉得穆昌玉也可以去学点什么。
穆昌玉答应下来。
其实她也觉得继续跳级不好,她这次是勉强通过跳级考试的; 接下来的一年里,还要好好补一补四年级的课程才行。
穆昌玉他们进行升学考试的时候; 平安中学也有一批学生毕业了。
这时的中学没有初中高中之分; 一共学四年,学完四年可以得到中学毕业证书,然后若是要考大学,那就要学生自己去他们想读的大学考了。
现在各个大学都是自主招生的; 他们自己出题,自己组织考试。而那些学生想考哪个大学,就自己去那个大学参加考试,今年考不上明年还能继续考; 非常自由。
当然了,黑幕也蛮多的; 家里有权有势的话,就算考试考得一塌糊涂,照样能读最好的大学。
其实以穆永学的身份,原主当初就算没考好,也是能读北大预科班的,但他不喜欢原主,就不愿意为原主花心思。
当然了,这算不上什么,但他不送原主去读中学把原主丢进小学,就有点过分了,分明是在折辱自己的儿子。
平安中学绝大多数的学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