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鲸波-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郁坐在自己的身边,赵由晟觉得他有必要澄清:“我闲来无事,到番馆喝几杯而已。”
果然,除去陈郁,大家都用怪异的眼神看他,番坊鱼龙混杂,很乱,而且传闻里还很危险呢,身为宗子,几乎没人会去那样的地方。
“由晟,宗子可不许亲自舶商。”庄鲲一针见血,他们是老熟人,往时从交谈里,也知这个不安分的家伙对海船和海外贸易非常感兴趣。
“哪有那么多规矩要守。”赵由晟喝口茶,见老友们关心的眼神,仿佛他下一刻就要葬身大海,他道:“在番馆请人喝酒,听人讲海外奇闻,不失是件乐事。”
基于赵由晟的祖父就是个喜欢去番馆收集海外传闻的人,老友们也不再觉得难理解。
陈郁去过番馆,熟悉那样的地方,番馆里歌姬如云,而且热情艳美,很少有男子不为她们吸引。赵由晟这番解释,其实跟去勾栏瓦舍也没差。
“我听闻番馆歌姬大胆而美艳,能歌善舞,别有一番风味。”庄鲲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由晟喝茶不语,心里甚至有点想揍人,陈郁低头缠风筝线,安静无言。
“兄长,我要告诉嫂子。”庄蝶瞪眼,他老哥今年刚婚娶。
在庄鲲尴尬不失豪爽的笑声中,大伙再没人接番馆这个话茬,而是专注于端河今年的科考,还有他啥时候娶个老婆。其实端河也只比由晟大一岁,就被逼婚。
夜晚,众人如以往那般宿在田庄的木屋,赵由晟和由磬一间,陈郁在隔壁。由磬自己睡一张床,白日玩耍过瘾,夜里睡得四仰八叉,赵由晟躺在自个的大床上,摸本书夜读,毫无睡意。
四周寂静,赵由晟听到门外的脚步声,他放下书,开门探看,见陈郁就在门外。赵由晟将身后的门轻轻关上,问陈郁:“睡不着?”
陈郁点头,小声问:“阿剩,今年也会上京赶考吗?”
“不去。”赵由晟压低声音,不想被别人听到。
春日的山夜,风有些大,天气也冷,赵由晟拉住陈郁的手,将人往房间里带。陈郁房中灯火通明,床铺整齐,显然没躺卧过。
赵由晟随手关门,刚转过身,便觉陈郁挨靠过来,一个轻轻的揽抱,赵由晟有点愕然,陈郁抬起头嘴角扬起,笑得灿烂。他很高兴,阿剩今年不用去考科举,他知道宗子试录取容易,而阿剩只要去考一定会考上。
陈郁刚想将自己与由晟分开,不想被对方的大手按住腰身,不让他走。陈郁羞赧,把头低下,他害怕四目接触,心思全然被知晓。
“兄长,兄长在哪?兄长!”
门外传来赵由磬的唤声,那声音听起来还有些害怕。想来是睡醒却见房中无人,而窗门外风声大,给吓着了。
赵由晟放开陈郁,淡定整整衣衫,开门走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隔日,由磬:兄长怎么不理人!
第56章
黄经纪猜测他的雇主赵郎君是位贵家子弟,但他没猜到他真实身份; 他每次与这位雇主相见; 要么在番馆; 要么在酒肆; 从没去过雇主的家。
今日相约的地方比较特别; 虽然还是城东,但却是在勾栏里。歌舞声不休,耳边都是嘈杂的人语声,黄经纪在雇主家的仆人吴杵带领下,沿着角落里一条陡梯,登上灯火昏暗的二楼。二楼安静不少,有许多隔间,吴杵推开隔间门; 将长得清瘦,没有几斤肉的黄经纪提携进去。
隔间门关闭; 外人无从得知人们在里边都干些什么; 是否会有活色生香的场景。
小室内灯火通明,没有黄经纪想象中的场面,他只看到坐在案前等候他的赵郎君,房中一个歌妓也没有。虽不知这位恩人般的雇主; 这回找他何事; 但肯定是为买卖,看来又有他的挣头。
黄经纪上前殷勤问好,赵由晟点头; 没有寒暄,直接告知找他来的原由:“我听闻有宗子在梅山营建别馆,用料讲究,但凡是好木材,都肯花钱购买。”
赵由晟刚开个话头,黄经纪立马就明了,躬身道:“郎君是要卖那九根铁木,小的愿效犬马之劳。”
“别急,我另有嘱咐,可以稍些折价出售,但必须将九根铁木都买去。”赵由晟先前请人鉴别铁木的品相,九根里边有好有次,如果只卖好的,次的就难出售,最终会沦为废料。范投黎的九根铁木之所以难卖,在于粗实,巨大,唯有巍峨的建筑才需要用到这么大的材料。
黄经纪道声知晓了,他问明营建别馆的宗子人家名字,便就匆匆离开,看他那副模样很是着急。
以一个经纪人而言,黄经纪有一个优点是勤快有耐性,勤而不厌烦,他并不是个很精明的经纪,但赵由晟看出他的好秉性。
黄经纪出身贫困,竭力的追逐财富,哪怕是一点点挣钱的机会,他都会好好把握住,何况赵由晟的买卖都是大宗交易,一旦事成,他能抽取不少佣金。
铁木的事交由黄经纪去谈买家,赵由晟不必费心,他带吴杵离开瓦舍。两人夜间出小巷,吴杵提盏灯笼,在出小巷时,照见前方入巷的一人,竟是陈繁和他的友人,还有几个随从。这巷子里可都是声色场所,可想而知他来这里做什么,赵由晟淡定地往身后退两步,藏在昏暗之中,陈繁一众人顾着交谈,很快从赵由晟身边走过。
陈繁就像是个酒色之徒,常出入这类地方,说他只是来看歌舞,喝酒应酬,赵由晟是不信的。
几天后,还是在同家勾栏里,黄经纪呈上一纸买卖文契,赵由晟签下字,并让吴杵和黄经纪运输铁木去梅山,吴杵负责收钱。
那对吴杵而言,绝对是笔巨款,以致他携钱归来,浑身大汗淋漓,说话都带颤。赵由晟将钱钞锁进箱中,想着他需要一位助理,他信得过吴杵,奈何吴杵能力有限。
卖铁木的钱,大多用于修船,船坞的木匠称最快也得到夏时才能修好,赵由晟并不急,他还没货源呢。
合伙人范投黎获知船夏时能修好,与赵由晟约好他夏时会再前来泉州港,先回了阔别一年的故土。赵由晟尽地主之谊,到港口送合伙人离开。
站在繁荣热闹的海港,听着市井十洲人的声音,赵由晟想在涨海声中万国商里,也会有他这么一员。
赵由晟登下观海亭,石阶上人来人往,他觉有人在拍他胳膊,抬头一看,是郑远涯,在海港遇到他并不意外。
“舍人,我们又见面了。”郑远涯夸张行了个礼,笑得露出一排整齐牙齿。
赵由晟道:“远涯,你今日怎么做这身打扮?”
郑远涯穿着短褐,与海港的船工无二。
“我家船昨儿靠港,满满一舱货要卸,我这样穿方便。”郑远涯拍了下衣裳,动作潇洒,压根不在乎自己穿成什么模样。
“是那艘吧?”赵由晟手一指,指向前方停泊的一艘小海船,他上次救陈郁的时候搭乘过,认得船。不过他认船的能力也有点厉害,港口的船几乎都是福船,款型一样,不看商号船名,很难辨认。
“当然是,要上去看看?”郑远涯挺热情的,他知道赵由晟对海贸感兴趣。他们在陈家相遇过几次,两人聊得起来,基本都是聊航海的事。
郑家的船,跑的也是中短程,远的不敢去,郑家金盆洗手,得罪不少早年的海盗老友,听说还有海盗集团对他们下追杀令呢。
赵由晟登上郑家船,跟随郑远涯钻入闷热的船底舱,他不介意与光着膀子的船工在一起,但船工们见到他都懵了,怎么回事,有一位权贵子弟跑他们这儿来。
“快到上头去。”郑远涯催他,让他出底舱。
这里虽然霉味重,还热,但赵由晟觉得自己还能再忍耐一会,淡语:“我无妨。”
郑远涯还将人请了出去,有赵由晟在,该干活的人都在窃语,人们纷纷猜测这位贵人的身份。那里无妨,分明是妨碍他们干活嘛。
赵由晟走出底舱,站在空气流通的甲板上,看船工们忙进忙去搬运货物,货物大多都装在木箱里,赵由晟猜测是黄蜡、玳瑁、花布之类。他听远涯说海船这趟从麻逸岛返回,便已知会运回什么货物。
有些货物用竹筐装,船工一大筐顶在肩上,吃力扛下船,那是槟榔。
泉地的平民喜食槟榔,在家招待客人爱用槟榔,甚至还会用槟榔下聘呢。这在赵由晟看来并不是个好习俗,食用槟榔伤口牙啊。
郑远涯如其他船工那般参与货物的搬运,堂堂的少东家,却干起粗活,在别的海船上很少见。郑家曾是海寇,而海寇总有群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相互间也没有多少身份之别,论出身都是贫民。弃了海寇身份,改邪归正后,郑远涯和船工还是打成一片。
搬完船货,郑远涯在船上匆匆擦洗身子,更换衣物,换上的是非劳动阶层的衣袍,他走向还在甲板上看海的赵由晟,问他:“喝酒去?”
天边已是黄昏,赵由晟和郑远涯在海边的一家酒肆饮酒,那是船工常去的地方,郑远涯难得体贴,帮赵由晟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免得酒客们老盯着他看。
这里有兑水的劣酒,也有好酒,郑远涯说你铁定没喝过水手喝的酒,给叫上一坛。赵由晟喝下半碗,揶揄:“还好,就是缺点酒味。”郑远涯哈哈大笑,觉得他还挺有趣。
虽说他是宗子,赵由晟不像其他宗子那般傲慢、难以接近,瞧不起平民,视他人如草芥。
郑远涯大口喝酒,跟赵由晟讲他家海船这趟麻逸岛之行撞见海寇,他说得绘声绘色,说打劫他家船的海寇头目是个愣头青,也不打听打听他老爹的名字,正是他们的海寇祖爷爷。
赵由晟问:“是哪儿的海寇,怎会不知郑家?”
“新冒出来的一帮亡命小贼,听我老爹说什么装扮的都有,有交人,有麻逸人,还有漳泉混迹在海外的恶棍,也是怪事。”郑远涯皱眉,筷子夹起一条炸鱼又放下。
“确实古怪,这些地方的海寇原本就互不相服,还会相互攻打,视对方如仇敌。”赵由晟觉事有蹊跷,后面应当有一个大海寇,或者说有一股势力在制衡他们之间的关系。
“你竟连这样的事也知道。”吃惊下,郑远涯懒得喊尊称。
赵由晟没说什么,他夹起只水煮海虾,慢条斯理剥壳,看得郑远涯恨不得抢过去,剥好了给他,啧,读书人就是麻烦。
把剥好的虾仁点下醋,赵由晟入口咀嚼,很鲜美,他是故意慢悠悠吃的,看着郑远涯那张苦瓜脸,他言语平淡:“这趟回港,船几次才会再出行?”
“像我们这种多年跑船的人,通晓各家海寇的爱恨情仇,舍人是读圣贤书的书生,怎么也会知道?”郑远涯可没打算让他蒙混过关,自从知道他武艺不错后,就瞧出他不是什么正经书生。
“不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赵由晟将半碗酒喝下,兑水的酒,跟喝水一样。
狗屁,郑远涯才不信。
得等很久之后,郑远涯才会知道,这个和自己一起喝过伪劣酒的宗子,居然会是他的海商同行。
赵由晟从郑远涯这里听来的海寇消息,随后在番馆里得到证实,早些年被打散的海寇,不知道怎么又聚集起来,游曳在海上的商业航道上。
没过几天,赵由晟听闻不少小海商为保船只货物安全,联合起来对抗海寇,一时,海船遇劫的事少了,凡事皆如此,此消彼长。
海港的日子如常,赵由晟的日子渐渐平静,他晚上极少会外出,在家时常关在房中,似乎在读书。赵母对儿子的突然“乖巧”感到欣慰,想他今年不肯上京科考,应该是怕落榜,到明年他总会去。
当然不是事事如意,赵母有回偷偷将燕燕唤到房里,问她些私隐的话,知道这么个妙龄美艳的女子竟未得她儿子眷顾,可能儿子真不喜欢寡言谨慎的,定是在外头喝花酒把心玩野了。
夜晚,赵由晟的房中烛火通明,他书案上摆开一张造船图,他手中还有制船工匠的口诀簿,他得闲读点闲书。侍女燕燕在赵由晟的身后铺床,婷婷袅袅的身影得不到丝毫关注,没多久,整理好床铺的燕燕,悄无声息地退出房间。
夜深,赵由晟卧床睡去,睡梦中见陈郁躺在一张大床上,他头发披散,被子未能遮挡住的肩胸光滑细腻,显然身上未着片缕,他沉沉睡着,眉头微颦。赵由晟醒来,他的身侧空无一人,陈郁自然不会这般躺他床上,他望着窗外寂静的夜,静心想那只是个梦,梦里的陈郁看起来稍稍年长些,应当是他十七八岁时的样子。
何以会做这样的梦,赵由晟没细究,上一世,他们间并未曾体肤相亲。
作者有话要说:导演:这一世你们有机会的。
——————
陈繁:我看到了。
第57章
陈家海船每年运输来的舶货,有一部分会寄放在城东的店铺里售卖; 陈家的助理葛桂金时不时会到城东走访店家; 了解商品的售卖情况; 顺便收收帐。
以往葛桂金一般是一人; 这回他带着三个人; 陈郁和他的两个随从。十六岁的陈郁,原本还不到参与家中生意的年纪,但他近来不再师从吴先生读圣贤书,悠闲的时间很多,便也就跟着葛桂金到城东来结识自家的生意伙伴。
陈郁不显山不露水,有意将身上的贵重配饰摘下,穿着一件湖蓝色的衫子,腰系着青丝绦; 绦环用玉,看起来只是普通的富家子弟。
大部分店主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一见到陈郁; 还不待葛桂金介绍,就已把他身份认出。殷勤将陈郁请上座,说尽好话,临走时; 还不忘赠他礼物。
陈郁待人一向亲和; 谦逊,能拒绝掉的礼物他都推拒了,至于盛情难却的也只得收下; 让他的两个随从携带。
董宛腿短,做为书童力气也有限,他抱物的双手发麻,走得气喘吁吁,跟陈郁说:“郎君,我走不动了,可以歇歇脚吗?”
陈郁停下脚步,说那便歇歇再走,葛桂金拿走董宛携带的两盒物品,帮他分担,但也忍不住训他:“东西能有多重,没走两步就叫累,也就郎君宠着你,换别人家还不得吃鞭子。”
董宛不敢吱声,被训得低头。
潘真将携带的物品放在地上,他靠堵墙站,张望四周,他发现他们无意中选择在一处特别的地方歇息,他身侧那条巷子便是通往城东有名的勾栏瓦舍区。
难怪他们身边不时有男女经过,有些女子,一看就不是良家妇女,当街和男子勾肩搭背。潘真近来才逛过这欢乐场所,他跟随陈繁来过两次,其中有一次,还在巷子里遇着赵由晟呢。
葛桂金见有三三两两的女子出巷来拉客,他忙对陈郁道:“郎君,我们还是快些走,这里不便停留。”
这样的场所总是很乱,鱼龙混杂,葛桂金身边跟着陈郁,他不希望有什么差池。
陈郁没留意那些女子的举止,再则他也没来过这里,没往那方面想,听到葛桂金这般说辞,他才意识到身旁那条巷子的特殊。
得陈郁首肯,葛桂金拉起董宛,催促他快些离开。董宛得到片刻歇息,再则要带的东西也少了,他跟随队伍,脚步勤快,不再拖后腿。
董宛还是很纯洁的,路上他问:“那条巷子怎么就不能做停留?”
潘真说:“小孩子别乱问。”
越是不告诉他,董宛越好奇,他去问陈郁:“小郎君,那边有什么?”
“你毛都没长齐,跟你说,你也不懂它的妙处。”葛桂金笑了,显然,他应该也是到里边长过见识的。
董宛多多少少听出是那种意思,再回想那条巷子确实有很多漂亮年轻的女子,原来是寻欢作乐的场所,他恼道:“我又不小,该晓得的我都晓得!”
他一路被两个年长他的男子取笑,心里老大不高兴,他往小郎君的身边靠,觉得还是小郎君好,从不开荤腔,也不会瞧不起人。
陈郁虽没进过那条巷子,不过他对烟花场所,男欢女爱的事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他不觉得这样的事该拿出来说。
潘真和葛桂金其实都是老实人,然而老实人对美色也会感兴趣,何况他们还沾亲带故,相互熟悉,两人走在一起,谈着他们寥寥几次的香艳经历。
聊着聊着,潘真突然停下脚步,回头问陈郁:“小郎君去过吗?”
陈郁摇头,他不喜欢那样的地方,对里边美艳诱人的女子也缺乏兴趣。直到潘真问他,陈郁才想到男子似乎总会去声乐场所,那似乎是人人都会做的事。
“我有幸跟大郎去过两回,那儿真是教人眼花缭乱。”潘真说完话,觉得似乎不大妥当,他继续道:“前些日子,大郎约友人去听韩三娘唱曲,就在那条巷子里还遇着赵舍人呢。”
陈郁身子一滞,停下脚步,不过他很快又继续进行,他想:阿剩已经十八岁了,早到应酬年纪,出入酒色声乐场所很正常。
“真哥胡说,赵舍人才不会去那里呢!”董宛哼地一声,大有你们是色鬼才会去的意思。
“又不是我一人看见,大郎也瞧见了,不信你去问大郎。”潘真被指责“胡说”,顿时就急眼,还将陈繁给搬了出来。
董宛吃瘪,他很怕陈繁,连陈繁住的院子他都不敢去。
两人的对话,都听在陈郁耳中,不过他半信半疑,他也不可能就这件事去问哥哥。陈郁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回去时,整个人都愣的。
单是联想温香暖玉搂在怀的赵由晟,陈郁就有着强烈的排斥与不适感。
回到家里,墨玉发觉陈郁有点不对劲,整个人呆呆的,她脱去陈郁的外袍,抖去灰尘,问他要不要沐浴,他也没回应。
墨玉自去准备热水,把陈郁换洗的衣服带进浴室,她服侍陈郁沐浴。
热气袅袅中,陈郁脱去衣服,躺在大浴盆里,墨玉帮他洗头,擦身。墨玉伺候陈郁多年,光屁股的陈郁她也见过无数次,不避嫌。近来墨玉发现陈郁的身体已经长得像男子,她帮陈郁穿衣系带时,话里有意说:“小郎君渐长,得有个贴身的小环,奴婢是个老姑娘了,也想早日出去嫁人,养个小娃娃。”
陈郁眼里没有神采,闷闷地说:“我不要小环,也不要墨玉嫁人。”
“没良心的,枉费奴家平日的疼爱。”
墨玉用软巾搓陈郁的湿发,他的头发丰茂柔软,顺滑很有手感,不说头发,肌肤也是白皙又光滑,也不知道将来是哪个小环福分,与他共赴云雨。
墨玉对陈郁已经有颗老妈子的心,想着她出嫁前,得好好帮小郎君把一把关,可别让一些贪婪、狡诈的女孩儿成他贴身侍女。
沐浴过后,总是特别舒适,陈郁躺在床上,头发还未干就睡着了,墨玉仍人在帮他擦拭,怕他等会醒来头疼。
每每看他睡容,睡态,总觉得像个孩子,以十六岁的年龄来说,小郎君还有些不谙世事啊,墨玉想。
陈郁睡至午后才醒来,他醒来后,墨玉帮他梳发扎髻,问他要换什么样的衣物,配哪些腰饰?陈郁说要暗色的发带,穿那件绛袍子,腰系丝绦,用那件海棠水晶绦环……
墨玉将他装饰一番,妥妥的权贵子弟,往人堆里一站,都得引人注目,她揶揄:“小郎君肯定是要去见赵舍人。”
陈郁拉拉袖子,正正衣冠,用平淡的口吻道:“他家是宗人家府,去拜访哪能随便穿着。”说完话他便迈出门离去,走时的背影看起来莫名静穆。
“噫。”墨玉觉得哪里不对,往时这样说他,他还会脸红呢。
对于陈郁和赵由晟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特殊的情感,墨玉不那么确定,但基于她对陈郁的了解,她很确定赵舍人是他家小郎君除去家人外,最在乎的一个人。
陈郁来到赵由晟家,才从赵母那儿得知由晟昨日去了海昌县,说是今日会回来。赵母见陈郁过来,总是很高兴,喜欢拉着他话家长。
自赵父出仕后,陈郁来赵家来得勤,不说赵母,由磬对他的出现习以为常,就是赵家的仆从,见到他来,都觉得分外亲切。
赵母对陈郁很亲昵,家中的事常常说给他听,像似由晟经常早出晚归啊,天天出去喝酒应酬;还有由磬也不省心,教他不要舞刀弄枪,他改是改了,改成打拳踢脚。
从赵母那儿,陈郁获知赵由晟去海昌县是果园有状况,看果园的家仆过来禀告果园的橘树得病,枯死大半。赵母的奁田里,包括一处果园,百亩农田,田庄在乡下,主人家平日交由家仆打理,一般没有大事家仆不会前来禀告。
赵父出仕在外,赵母是妇人不便抛头露面,家里的大小事,便由赵由晟来处理,他也到了该照顾父母弟弟的年纪了。
和赵母聊了一会天后,陈郁前往赵由晟的房间,房门关闭,小院有两名妙龄女子,她们在照顾花卉。
她们见陈郁过来,忙上前行礼,言笑宴宴。陈郁知道她们都是赵由晟的侍女,看她们秀美、温顺的样子,即使是他也觉得讨人喜欢。
就像墨玉会服侍自己沐浴,更衣那样,她们也会服侍阿剩,但又是不同的,她们和阿剩年纪相仿,本就是买来做贴身丫鬟的。
陈郁推开房门,走了进去,与赵由晟的亲昵,使得哪怕他不在,陈郁都能进入他的寝室,而不被人觉得冒犯。
寝室整洁得不近人情,里边的角角落落都有人打扫过,而赵由晟一向是个自律的人,他的东西从不会乱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