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鲸波-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月到来,赵由晟让苏勤在海港的酒馆招船工,他人也在酒馆里,但不参与。苏勤是个老练的干办,一个下午时间,就将需要的船工招满,而赵由晟也听酒友郑远涯闲扯了一下午。
原本赵由晟没打算让郑远涯知道自己买了条船,奈何这家伙常在城东晃悠,早瞧出端倪,赵由晟就也不瞒他。
郑远涯说他家的海船偶尔也会到宾童龙进行贸易,但没有进入官场的官凭,只能在港口卖货,卖的都是日用陶瓷器,别看不少海商在卖,还是很有挣头的。
只要有官凭,能出入官场,甭管你卖什么货都有人买,就从没听说生意折本的,全都挣得腰包鼓鼓。
提起这些事,郑远涯真有点羡慕嫉妒恨赵由晟这个幸运的家伙。
这个下午,郑远涯还告诉赵由晟一件事,他是随口一说,但对赵由晟别具意义。
当时,酒馆里有不少说话南腔北调的酒客,一听就是外来的水手,郑远涯把条水煮虾熟练剥壳,丢嘴里,含糊不清说:“今早我在海港看见一艘杨家的船,看来连杨家都要听从刘恩绍的召集,这趟肯定是来参加海商行会。”
郑远涯见赵由晟只是喝酒,并不言语,纳闷瞅他,问他:“你不会没听说过明州杨家吧?”不应该啊,老赵明明什么事都知道。
“哦,我知道。”赵由晟搁下空酒碗,搬起酒坛子又给自己满上。
“也不知道杨家这趟会派谁来?杨钦、杨森、还是杨焕呢?”郑远涯自言自语,他对杨家看来非常熟悉:“杨钦这厮很不地道,杨森是个闷葫芦,杨焕还有点意思,舍人,我觉得他跟你挺像的。”
赵由晟冷语:“怎说?”
“说不清楚,感觉。”郑远涯很多事都凭感觉,他和杨焕能说上话,也当过酒友,他夸道:“杨焕十八岁就率领海船出海,很有本事,剑术也是一顶一,你们俩要是打一架,不知道谁能赢。”
“有机会可以试试。”赵由晟不介意跟杨焕打一架,还是最凶狠的那种打斗。
郑远涯突然拍起自己的大腿,激动道:“你上小郁家看看,要是杨焕来了,肯定住在他家!”赵由晟反应非常冷漠,奈何郑远涯一向是个粗糙汉子,压根没注意,他继续道:“小郁有个姐姐你知道吧?嫁的就是杨焕的哥哥杨炎。”
作者有话要说:——————————————
赵由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砍人。
导演:哦,不就是你上辈子的情敌来了嘛。
——————————————
第62章
晚秋的清早,天冷; 风还大; 吴杵躺床正想啥时候才能有个媳妇暖被窝; 突然听到外头传来声响; 他以为是阿锦出来干活; 忙爬下床推窗一看,哪是阿锦,是他家郎君在院中练剑。
吴杵哆哆嗦嗦关窗,爬回床上,他裹着被子,觉这两天郎君有些不对劲。不是说他清早起来练剑,往时也练,而是他劈砍的气势十分骇人; 眼神冷戾,就像他有什么仇敌似的。
觉察赵由晟心情不好的并非吴杵一人; 还有燕燕; 她发现郎君往时话虽少,但服侍他时,偶尔还会说两句,这两日沉默不语; 心事重重。
燕燕不似阿锦那般畏惧赵由晟; 她胆子很大,她收拾房间时,见房中有一张新买的琴; 琴盒崭新,未曾拆封,她还问赵由晟是不是要送人的?
赵由晟只说让她别碰,于是那张琴就在赵由晟的床上搁放两日,还是原样,也不见他弹。
这张琴到底是要送什么人呢?燕燕很好奇,虽然看不见琴盒里边琴的样子,单是那精美刷漆的琴盒及琴盒上镶嵌的金饰,无不是在彰显琴身不菲的价值。
剑卷西风,枯叶飞舞,站在树下舞剑的赵由晟片叶不沾身,他像似无处使劲那般,挥刃劈砍随风上浮的叶子,片片斩落。大多数叶子都长得相似,唯独金色扇形的银杏叶,飘到眼前,便就被辨认出。
古莲寺的银杏叶又飞入世俗人家,飞落在赵由晟的身旁,叶子脆弱,迎刃而裂,他斩不断的却是对上一世的悔恨。
前日,赵由晟在港口看到那艘熟悉的杨家朱雀船,红色的帆,风向杆上站立着一只鎏金的朱雀鸟,鸟尾上绑着无数黑的红的鱼龙带,齐刷刷在风中荡动。
上一世,赵由晟的尸体便是由这艘朱雀船运输,当时朱雀船的钢首是杨焕,陈郁随船,守护着装赵由晟尸体的箱子,寸步不离。杨焕不惜冒运送死人的忌讳,只因他对陈郁有所求。
陈郁将赵由晟的尸体送至鲛邑后,便被扣留在杨焕的船上,就在这艘朱雀船上,陈郁从十八岁待至二十四岁,整整六年。他已遭遇父亲亡故,兄弟反目,他只能受制于人,孤独无依地活着。
每当船经昆仑洋,陈郁的身影会出现在船艉甲板,置身于朦朦雾气中,悲伤地望着海面。在海水之下,常人难以抵达的鲛邑,有他唯一的寄托。
六十年的时光,陈郁的一生辗转成空。
那个本该保护他的人,本该爱惜他的人,却毫无防备的被人杀死,心安理得地躺在鲛邑长眠。
赵由晟死后的这些事,他本不该知道,但当他复活时,他从慕远夷的口中获知许多陈郁的往事,获知他的死亡直接导致的后果。
这一年里,拥有上辈子记忆的赵由晟认为自己的心已平静下来,哪怕往事纷沓而来,他也能冷静对待,直到他再次看到朱雀船。
本以为和自己妥协了,却还是无法释怀,怕永远也不会有释怀的一天。
在冷风中练剑许久,赵由晟仿佛不知疲惫,直至大汗淋漓,握剑柄的虎口震得发麻,赵由晟才收剑入鞘,坐在树下休息。
秋风吹干他脸上、手臂的汗水,带来凉意,一片金黄的银杏叶被风卷来,落在赵由晟的衣袍上,他捡起它,手掌拳住枯叶贴向胸口。
赵由晟在树下坐了很久,没人去唤他,仆人们见着他舞剑时的狠厉,不敢接近,赵母向来粗心大意,压根没留意到他行为反常。
午时,吴杵斗胆问赵由晟是否由他将琴送往陈家,赵由晟说不用。
琴是吴杵从琴店里拿来的,他自然知道是要送陈郁。郎君为这张琴准备了好几个月,先是嘱托店家帮他物色张好琴,接着是放定金,等手头一有宽裕的钱,郎君当即将琴买下,也就是在前日。
前日官船分账,郎君手中有一笔钱,才将琴买下。
买琴的钱,足够在城中买套房子了,然而琴买来,却又不送,吴杵很费解。
吴杵想,郎君肯定是想亲自送,但不知他是不是和陈家的小郎君闹别扭,所以才一直都没去陈家送琴。
午后,赵由晟还在家中,丝毫没外出的意思,吴杵想今日应该不会再差遣他随从,他自去帮阿锦干活,与她聊天。
阿锦胆子很小,说话声音也小,很腼腆,但是她上一次还偷偷帮自己补衣服呢,吴杵美滋滋。
赵由晟抚摸琴盒,想去看陈郁又迟疑,并非因为杨焕,他前天就已知道杨家派来参加海商行会的人是杨钦。上一世,派来参加海商行会的是杨焕,这一世许多事情都更改了。
本该在今年夏日沦陷的龙鳞城,一直没被敌兵攻陷,而且久攻不破下,敌国还因内斗更换统帅。从族父偶尔的来信里,赵由晟知晓敌国新更换的统帅不堪大任,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日后家国的命运,已不在赵由晟的预知之中,它们拐往另一条道,奔向未知路。
赵由晟把琴盒打开,一张唐琴躺在盒中,吴杵对它的估价明显错误,何止能换泉州城中的一栋宅子,三栋都不成问题。
轻轻拨动琴弦,声色绝佳,小郁应当会很喜欢。赵由晟这般想着,把琴盒盖上,将琴推到床角落里,他显然还是没打算去陈家。
他回到了重生后最早的状态,也是最糟糕的状态,心中为愧疚与痛苦充斥。
这样的情感无济于事,赵由晟没时间给自己舔伤口,他让自己冷静下来,坐在书案前,将账本摊开,仔细翻阅。
夏时,官船返泉州港,船舱里塞满货物,干办们辛苦一年,给主人家挣得不少钱财。不只奚王房派分得丰厚一笔,其他房派也获利丰厚。
没有宗正司官员和坏干办来瓜分财物,宗子们纷纷尝到了舶商的甜头。
赵由晟翻看账本,不单是对账,更主要的是了解官船去过的地方,了解各地的特产与价钱。他自己有条船,往后不会只走宾童龙的航线,等日后换艘大海船,船会去更多的地方,更远的地方,获取更高的利润。
他有远航的念头,率船远航,天地间再无拘束,他将腰佩长剑,手中有一枚钢首印,执管一船的人员。人在无尽的海域里,家国也好,伦常道德也罢,都已不再重要。
赵由晟看完账本,抬起头来,吃惊发现陈郁就站在他面前,且正对他微笑。还不到黄昏,屋内的光已经很柔和了,柔和的照在陈郁脸庞上,他眉眼似画,安静温雅,他站在书案旁,一只漂亮的手搭在书案的边角,他身子微微前倾,显然是在看赵由晟手中合上的账本。
陈郁笑语:“阿剩果然在忙,难怪两天不见你来。”
赵由晟两日没去找他,他便也就来赵家找他,两家反正离得很近,家里人相互也都熟悉。
他穿件竹绿色的氅衣,露出白色的衣领和衬袍,腰系条暗绿色的丝绦,搭配海棠花型的水晶绦环,清雅而别致。赵由晟打量陈郁的装束,他观察入微,甚至发现陈郁黑色巾子里边的红色发须。
“阿剩?”陈郁不解,怎么和他说话他却不应答呢?
赵由晟没有言语,只是看他,看他脸上的笑,看他的眉眼唇鼻。
若是别人,可能以为赵由晟只是在发呆,然而陈郁对他十分熟悉,他觉察他很不对劲,他挨靠过去,低身问他:“阿剩,你怎么了?”
“无事,我适才在看账本。”赵由晟把账本搁在书案上,起身邀陈郁出房走走。
陈郁很喜欢待赵由晟的寝室,他往赵由晟床上坐,温语:“阿剩,我想在这里待会,你坐过来。”他还像个孩子那般,拍了下身边的位置。
赵由晟站在床边,看着陈郁,没在他身边坐下,陈郁自顾说话,说他家这两日来了客人,是明州的客人,还说他的姐姐就嫁在明州,夫家也是出身海商家族。
赵由晟言语平淡:“是明州的杨钦吧,我听人提起过。”
“嗯,就是他,杨家这趟也来参加海商行会,我爹说本来是要派另一人来,是我姐的小叔子,叫杨焕。”陈郁提起杨焕,言语轻松,对这一世的他而言,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哦,他怎么没来?”赵由晟顺着陈郁的话问。
“爹说他还在蒲甘国,有事给耽误了,还没回航。”虽然杨焕是陈郁姐姐的小叔子,但陈郁不曾见过他,听说他常年在海船上,姐夫倒是见过两次。
“阿剩,你知道吗?原来杨家有一枚海玉魄!我昨天听远涯说,那是杨家的当家早年在细兰国获得的宝物,原本要进献给高丽君王,后来听说此物活人服下后即死才作罢。”陈郁瞪大了眼睛,他一直对海玉魄很好奇,其实也是常人的反应,毕竟知道世上有能起死回生的神药,任谁都会感到惊奇。
至于为何不进献给中国的皇帝呢?反而选高丽君王,陈郁也不知道。
赵由晟没有回应,他一向明亮的眼睛里黯然无光,他看着一缕光从窗外斜照入床,映在朱色琴盒上。
“阿剩?”
陈郁看他的模样,心里不知为何一阵揪疼,他站起身,关切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伸手去摸赵由晟的额头,他的手当即被赵由晟抓住,紧接着便落入赵由晟怀里。
死死抱着,勒地如此之紧,使得陈郁险些喘不过气来。
作者有话要说:导演:阿剩有些地方猜错了,不过活该,就让他多痛苦会。
第63章
陈郁被紧抱入怀,他的目光一直盯着门口; 房门没关; 门外随时会有人经过; 陈郁紧张; 他低语:“阿剩?”
赵由晟松开臂膀; 陈郁脸红,轻力推开他,外面传来言语声,是吴信和燕燕在院中说话。
“阿剩,你怎么了?”陈郁不放心,他觉察今日的赵由晟很反常。
赵由晟走至门口,朝吴信说话的方向望去,回头对陈郁低语:“没什么; 只是想抱抱你。”陈郁本来跟着赵由晟来到门口,听到这句话; 忙退回房中; 他满脸通红。
对于两人的关系,陈郁想得不多,只因为喜欢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有时陈郁还是会想; 他们俩的事要是有朝一日被赵父知道; 阿剩必然要被责骂,甚至挨打。
陈郁不想要他受丁点伤害,也不要他受家人责怪。
独自坐在床上; 陈郁整理自己的衣领,摩挲去心中的一份不安,他低着头,觉察赵由晟就在他身边,且往床上拿什么东西,随后一只朱漆的琴盒递到他眼前。
琴盒上黑底朱字书写二字:“听涛”,这是琴名。琴盒全新,还未曾开封,陈郁抚摸琴盒上的文字,听赵由晟说:“是张唐琴,原本珍藏于大学士颜公府第,凤池下有颜公的款识。几经易手,因缘巧合让我购得。”
陈郁吃惊道:“竟是张唐琴!阿剩你是如何购得?我与元容一直想买张古琴。”
“好几月前就让店家帮忙物色,正好有卖主在出售。”赵由晟从书桌拿来一把玉制的裁纸刀,递给陈郁,道:“小郁,把它打开。原本的旧琴盒腐朽不堪,我让店家新换一只琴盒。”
陈郁接过裁纸刀,轻轻划开琴盒封口的纸,把琴盒的盒盖打开,盒中是一张完好无损的古琴,用材考究,大漆暗暗生辉,陈郁惊喜。
见陈郁的神色,赵由晟便知他很喜欢,温语:“试试手。”
陈郁点头,小心翼翼将琴从琴盒中取出,搁放在大腿上,他试着拨弄几下琴弦,音色古朴,余音悠远,是张难得的好琴。
陈郁爱不释手,敛袖正坐,抚弄琴弦,弹奏一曲《幽兰》。
琴曲在房中响起,悠扬而深远,原本在院中的燕燕忙前来听曲,她见到的是一位抚琴的翩翩少年郎,端雅昳丽,心中惊叹。
她家郎君站在一侧听琴,深情而专注地看向演奏者,眼里只有他。
燕燕没有进屋,止步于门口,不忍进去撞破他们两人的亲昵。
曲尽,陈郁抬起头来,才发觉屋外站着人,不只是燕燕,还有吴杵,他有些不好意思,心想他们应当都已猜到这张琴就是要买来送他的。
他不再抚琴,心里慌乱,就似私情被人看破那般。
赵由晟朝吴杵瞪了一眼,吴杵知趣离开,燕燕也跟着离去,两人边走边小声交谈的样子,被陈郁在窗户里看见。
陈郁抚摸琴身,低头不语,赵由晟知他心慌,握住他的手,陈郁小声问:“他们会告诉孺人吗?”
“无事,我母亲知道我买这张琴便是要赠你。”赵由晟言语平静,买琴的事,他还真得跟母亲说过。
陈郁缩回手,看向赵由晟腰间的水晶兽,他送他的腰饰,同样是十分贵重的物品,或许在赵母看来只是礼尚往来。
“小郁,喜欢吗?”虽知他是喜欢的,赵由晟还是想听他亲口说。
陈郁点头,眉眼含笑,手指拂弄古琴的轸穗,应道:“喜欢,谢谢阿剩赠我良琴。”他不曾想过阿剩会送他琴,还是张名琴,这张琴他要好好珍惜,日日弹奏,就似与阿剩日日相伴那般。
“不必言谢。”对赵由晟而言,见到陈郁脸上的笑容,看到他爱不释手的样子,花的那些钱很值得。
陈郁带琴离开赵家,走出院子觉察到燕燕偷偷朝他投去目光,他回头一笑,丝毫不怪罪。陈郁担心的是赵母起疑心并责怪阿剩,既然阿剩说赵母已知道,他便也不再心慌。
燕燕见陈郁带着书童离去,书童抱琴紧随在后,陈郁身影飘逸,端雅行走在前,她想难怪郎君会喜欢他,阿香姐也总说他好话,他真是个秀美而亲和的人。
燕燕想郎君贵为宗子,而陈家小郎君亦出生自富豪人家,两人年月也渐长,这份暧昧之情应当维持不了许久。燕燕来赵家前,也曾在大宅里服侍过贵人,她见识比较广,听闻过男子间的□□。
**
冬日,海港发船,无数的海船应时出发,扬帆随季风南下,每年发船的情景都十分壮观,人们围在港口观看。
赵由晟与数位宗室子弟来港口看船,他遇着郑远涯,郑远涯家的船已经装满货物,不过不在今日出发,安排在明日。郑远涯一副水手打扮,敏捷如猴般爬下船梯和赵由晟打招呼,他说他今年将随船出海,还有这回可不是跑澎湖岛,闍婆国这类短程的地方,一路有刘家的战船相伴,他家船要去三佛齐。
郑远涯指向海面上数艘陪伴海船出动的战船,他道:“刘恩绍真是条厉害的老狐狸,听我爹说,从古至今就没有海商当过沿海制置使。舍人是读书人,就说是不是这样!”
赵由晟回道:“是不曾有过,刘家终于如愿以偿。”
“老家伙会来事啊,正好海寇闹事给他逮着机会,朝中也有他的人帮他打点,终于从皇帝那儿讨来个大官当。”郑远涯对刘家没丝毫好感,但他还是承认刘家的人有能耐,他羡慕道:“哪日我家也能封个官当当,多威风。”
也不想想他家可是有黑历史的,朝廷没杀他老爹头已经是宽宥,还想当官。
两人交谈间,郑家的船工喊郑远涯,说是郑父找他,看来有事要忙。郑远涯跟赵由晟道个别,说明年冬天见,潇洒把手一挥,快速爬回船上。
赵由晟想随船出海往往要隔年才能返回,明年再见郑远涯时,两人可都又长了一岁。赵由晟正打算离开,突然听上方传来郑远涯的声音,他喊道:“舍人,帮我谢谢小郁,谢他做一盒香饼给我用!”
赵由晟知道那哪里是小郁制作的香饼,分明是曾元容,却不知小郁是如何说动曾元容,他竟愿意帮忙。
憋住告诉郑远涯这个“残酷”的真相,赵由晟朝船上的郑远涯挥挥手。
说来,郑远涯和曾元容都是矛盾的人,一个嫌弃对方粗鲁,却还给对方制作香饼;一个嫌弃对方像个娘们,却又喜欢对方做的香饼。
赵由晟在人山人海的港口寻找庄蝶和自己的老弟,见两人不知道往哪里去了,他干脆寻处高地,站在上头等待,让吴杵前去寻找。
踩在海堤上,眺望离港的官船,赵由晟想明年官船返回,必然能给他挣一大笔钱,如今年这般。官船不同于民间的海船,因它是朝廷特许经营的商船,因此不少番国夷岛都提供给官船出入官场的官凭。
明年官船舶商的所得,自己小海船舶商的所得,凑一起应当能购上一艘大海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只要有一艘乘风破浪,能航行千万里的大海船,赵由晟根本不惧龙鳞城什么时候被攻破,不惧刘家什么时候勾结郭知州、夏家左益军跟敌兵暗通款曲,危及他自己和亲友的性命。
天边晚霞映红海面,一排如白鸥般的风帆渐行渐远,海港观船的人们渐渐散去,赵由晟看见朝他走来的庄蝶和由磬,他无奈摇头。他弟是个孩子,十六岁的庄蝶却还像个孩子玩到现在才知道回来。
“走,回去。”赵由晟催促。
由磬意犹未尽,望着海面上的船,他突然激动道:“兄长,你快看!有一艘好奇怪的船,别人都在出港它入港!”
赵由晟望去,见到一艘海船正在停泊,船桅上挂着一面旗子,上书一个大大的“杨”字。
明州杨家?
海船靠稳后,船梯下放,从船上走下一位高个的男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剑眉星眼,腰佩长剑,他身后有两位随从,其中一位毕恭毕敬对他说:“东家先在此等候,小的这就去陈家船厂叫人来修船。”
“不必!”声音不高,不怒而威。
随从不再多话,跟随东家登上石梯,往陈家船厂的方向去。石梯离赵由晟的位置远,赵由晟冷冷看他们离去,消失在眼前。
“这人是谁?好气派。”庄蝶也在看杨东家,见他走路带风,又年轻有为,十分好奇。
赵由晟声音听起来波澜不惊:“明州杨焕。”
“咦,我随口问问,阿剩你居然还真认识!”赵庄蝶睨赵由晟一眼,心想也不知道他都是在哪里认识这帮海商。
杨焕这人,赵由晟何止认识,化成灰都认得。
本以为海商行会杨焕没来参加,便就不会再出现在泉州,不想他还是来了。听他随从的言语,似乎船体受损,需要维修,也可能是在航途上遭遇到海寇攻击。
“兄长,不是说要回去了嘛。”由磬看老哥发愣许久,拉扯他的袖子,。
“走。”赵由晟带着老弟和庄蝶离开。
海港在他们身后逐渐远去,晚霞如画。
杨焕抵达泉州港的当夜,赵由晟就去番馆打探他的消息,他听几个酒客说杨焕的船确实遭遇海寇袭击,而且是孤船遭遇包围,险些被击沉。这也是为何杨焕的船没赶上十月份的海商行会,而在蒲甘国停泊多时的缘故,他在修船。
一位酒客说:“沿海制置使本就设置在明州,舍杨家其谁!要是杨焕及时赶回来,制置使官人还不一定姓刘呢!”
另一位酒客道:“那是!杨家当家年老不管事,杨家三位郎君就属杨焕最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