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宝现世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爽然回答:“这当然可以。”于是派人打探日期?就在下月开科。
员外听了与先生讲:“那好!你们师生作好准备,如小儿考试能中得秀才,我当重赏先生。”
时间一晃不觉期至。员外嘱咐先生:“再荣参考不要说是我的儿子。”
周先生也回:“员外之意鄙人明白了。”
于是,先生领着小少爷进到考场,找到自己名号坐下。一会儿考卷发下,只见小少爷目不转睛、伏案疾书,只用了整个考试一半的时间便提前交卷。
监考教谕官看了他的答卷之后暗叹道:这孩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华!便问:“你是谁家的公子呀?” 小再荣尚未回答……
此时,只见周先生一旁忙打招呼:“请容暂时不能相告,待日后向学部大人陪情。”
老学究忽抬头见是饱学之士周举人、也忙起身答礼!心里也就明白了:原来是你的学生、怪不得有如此才华,真是“名师出高徒”呀。
两周之后,员外差人到县衙前看榜:只见蒋再荣果中一榜头名秀才!员外此时才相信了小儿与先生相告属实。即命重赏先生黄金二百两,此时小少爷再荣刚满九岁。
再荣首次参考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却不知其母万金秋早就对再荣报有殷切期望。自小儿降生便暗自发誓!要将儿子教育成才。
小再荣刚丫丫学语就教他三字经、增广贤文、唐诗、宋词等。到三岁时,便请了启蒙先生系统授教。到六岁时又辞去启蒙先生,请了公安城里有名的启串先生授教至今,才有了今天这好成绩。
却说这位串学先生可了不得,他姓周名运、字光远、号照华。是个嘉庆秀才,道光举人。现龄五十三岁,就住公安县城,就在他考中举子时、因家中突中变故、家道从此中落故未能得到深造,空守这举子头衔等待候补。这官场上因无人为他举荐、自己又无银子上下打点,故难入仕途。
这周运可是个饱学之士,什么经史子集无有不通。多年来;只靠游学乡里及周边各县、讲史论经培育私塾人才来维系生计。
这次听说蒋员外为小少爷高薪聘教,先生毅然决定来到员外府上出任私塾教师。员外、万氏初与周运见面时、他俩便对先生肃然起敬:只见他高挑清秀身材、仪表庄重、语音宏亮、气质儒雅,员外与万氏见了心中大喜!忙吩咐下人对先生好好安顿。
这周先生安顿下来后、也即开始对小少爷授课,员外与万氏也常走来旁听,后却发现先生对小儿教授功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小再荣对先生也敬畏交加。员外、万氏见了心中暗喜。这也是蒋家与周运有此结缘,也该蒋再荣这小子学业日上、平步青云!这是后话。
再说员外,此时又与周先生讲:“凭他秀才资质,能否入省府学堂念书?”
周先生回答:“秀才入省城学府这当然可以呀。”
于是,员外与万氏商量,将小儿送往省府学堂读书。万氏听后却颇有难舍之情。她怜惜儿子太小,此去省城有数百里之遥、叫娘怎忍放心呢!
便对员外讲:“再荣年龄太幼,从来就没有离开我的掌心,我又不能随他前往,谁去伺候他呢?”说完两眼泪汪。
员外听了万氏对小儿的牵挂之情,便劝慰说:“爱妾!我也与你有同感。为了小儿的学业深造只有忍痛舍爱呀!你说不能前往伺候这个不难。你在庄上挑一他喜欢的老妈,另派一贤淑的丫环,周先生也一同前去与他陪读。这不,他身边就有三人了,都是他熟悉的人,与他朝夕相处谅也无事。另外,还有他哥再发在省府当差,也要常去打些关照。”
万氏听了也觉得放心。只是小儿他本人想不想去?哪知与他一说,他却高兴得蹦了起来,嘴里嚷叫道:“好呀!我要去省城喽!去省城大学府念书去哟。”情不自禁、跳跃欢腾。
员外给再发写了家书,托先生交与再发。员外对他们讲:“你们此去就直到道台府上,道台大人他会替你们安排妥当的。
次日,员外与万氏送他们上路起程。老爷给他派了六名甲卫、护送跟随再荣一同前往学府。并吩咐卫头:“你等就留在少爷身边,每天守护少爷上学下课的接送安全,你们的俸禄我按月派人送达。”护卫们齐声遵命!“并请老爷放心、这是小人的职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小少爷着了官服,坐上官轿与爹娘告别!他却没有一点难舍之情。还劝告爹娘说:“你们不要想我,放假后我回家再和你们一起玩。”
万氏听了小儿说的话,抹去泪水说:“好!我儿说话像大人了,娘望你好好读书,千万不要忘了皇上的嘱咐。”
再荣回答:“孩儿记住了。爹、娘你们请回吧!”
员外与再荣说:“等过几日爹爹就来看你。”
小再荣也说:“好!”说完,催着起轿。
几棒开道锣声响起;仪仗高举肃静、迴避旗牌,鼓乐吹奏、一行打道而去。员外望着小儿远去的身影,眼里闪烁出幸福的泪花。
不久,再发将安顿小弟及学府就读等事宜写了回执:弟入首府学堂就读,现已安排就绪。请爹娘及姨娘放心,我会常去、也会差人常去看望的。顺致爹娘身体健康?凤英及大姨娘安好!
一日,员外想起皇上口谕!便与夫人及万氏商量,想去京城走一遭。老夫人听了关切的说:“圣上说想见老爷,这是何等的荣耀!我们也都懂得。只是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已年八旬的老人了、唯恐老爷身体不适,还望老爷三思呢!”
其年,员外已整八十高龄。不去吧?又有负圣恩!员外听了老夫人关爱劝言后又说:“夫人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这样吧:我先去省城,再定行止。”
夫人与万氏听了都说:“如此也好。”
有下人进言:老爷去省城何不经水路坐船前去?但也有人说:水路险恶、不太安全。最后决定;还是选择坐轿前往。
☆、第二十一回员外想仰圣天高两难情
员外坐上官轿,自然也是旗幡招展,甲卫护随,一路吹打、呜锣开道。老爷在路上颠簸数日方抵省城……钱粮道府第。门子通报道台大人:有五品官轿来到府上。
道台蒋再发听了慌忙出迎;却原来是爹爹到来,这让他很是意外。再发先向爹爹行了大礼!才将爹爹迎进府里升坐。再发忙问:“您是从哪里到来?怎不事先捎个信、好让孩儿去接您呀?”此时员外已是累得浑身酸痛,头晕目眩。
少顷老爷才说:“日前,我忽然想起皇上口谕!于是就想去京城走一遭。不料才走了几日,就把我累成这样,真是岁月不饶人呀,不中用啰!此去京城少则要走半月,怕是今生无缘面圣了。”说完泪如雨下。
再发听了忙劝慰说:“爹爹不必伤感,那就在此拜表呈上:请皇上体谅老臣体弱年迈,不堪旅途劳顿,皇上隆恩老臣只能心领了,不能前来一睹龙颜。微臣在此遥拜圣上,望吾皇龙体安康、万寿无疆!”由再发派了快马将拜帖送往京城。
员外歇息几日,身体逐渐恢复。一日,问再发道:“小弟再荣学府离此多远?我想马上就去看看。”
再发回禀:“不远!我陪爹爹前往。”于是都坐上官轿一同来到学府再荣住处,员外与陪读周先生及下人都相见了。
少顷再荣下课,听说爹爹来到学府,忙来与爹爹相见。此时的再荣才动了真情!扑向爹爹怀里哽咽着说:“爹!孩儿好想你们喽!我娘怎么没有来呀?”
仅此两句话语,使得在场众人都掉下了眼泪。老爷自然少不了对小儿一番安慰。又问了一些学业及生活状况。少顷,与再荣分手时又免不了一番叮嘱!老爷站起身来对再荣说:“爹爹在省城要住上一段时日,我会常来看你的。”
再荣抹去眼泪说:“那好!爹爹天天都来我才高兴。”好!好!我每天都来,老爷与小儿调侃。此时的小少爷已满十岁,言谈举止及学业功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老爷心里高兴。
没几日,巡抚陈家昌大人也知道员外来到了省城。便亲自过府请员外去首府衙门作客。就这样,员外往来行走在两府及小儿学府之间,不觉便过去了两月。
一日,想到家里万氏新任掌管庄上事务,不知有无难办之事发生?老夫人也已年高、是否安好等?员外便打算回家。
老爷将这想法向再发说了,又去到巡抚衙门向陈大人辞行。再发备下一应亲自送爹爹出城。老爷嘱咐再发:要常去学府关照小弟再荣,员外一行上路、也是途劳数日,方才回到庄上。
先与老夫人相见!后又来到万氏小院,问了庄上事务?万氏回禀:“一切安好。”老爷听了高兴。只见员外与万氏说:“庄上事务烦杂,奶奶操劳辛苦?”万氏也道:“老爷旅途劳顿、为小儿成长成才操心受累了,”是夕无话。
这舒心的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又是三年过去;省府学堂乡试就要开科了。此告一出,员外是又喜又担忧!他心疼小儿再荣毕竟年幼,这一茬接一茬的苦读、科考真让儿子受累了。员外是整日牵挂再荣,又为小儿默默祈祷平安。
一日;忽听府上有报喜锣声,早有下人高声嚷叫:“老爷!小少爷又高中啰,又是一榜举子啦!府学报喜官差都巳经来到大厅了。”老爷闻报忙来到大厅,果然是府学报喜官员一行。
他们见到员外忙行大礼!同时高声说:“恭喜员外!小少爷高中一榜举子,特向员外报喜道贺。”
老爷见此情景当然高兴。忙说:“府学官差大人辛苦了?请到后堂花厅升坐”遂吩咐摆宴招待,自然也有金银馈赠。
次年便入京城贡院攻读。此时小少爷已满十三岁。也由周先生跟班陪读,老妈、小丫一同前往。这小再荣科考毎上一级台阶,接触到新的知识,他学习起来都如饥似渴,真是学而不厌,孜孜不倦。时间过去也快,转眼太学三年又逢会试。
皇榜颁行天下;各地才俊汇集京城。这年小少爷已有十六岁了。自然也是参考才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经几轮严考,放榜出来:蒋再荣又是高中一榜进士前三甲。按照惯例,进士前三甲当然是直接选入殿试。由皇上亲自主考、面试。钦定状元,榜眼,探花。
按照吏制,此时蒋再荣应着六品官服上殿。于是坐了官轿来到宫门,由皇门官将再荣领进偏殿等候宣召。俄顷万岁升殿,早有殿头官高声喊话:宣!新科进士前三甲觐见。
由蒋再荣在前,余二位紧跟步入金銮殿,向皇上行了三拜九叩大礼!礼毕。道光帝谕赐平身,此时三人恭立。
由皇上随意出题:三人依次作答。此前,他们的试卷、简历皇上早已御览。加上现场呤诗、作赋。几轮面试问答下来,皇上已是胸有成竹。便将年龄最小的蒋再荣考卷拿过来点名问道:“你们谁是蒋再荣?”再荣出班回禀:“小臣便是!”
道光帝见他穿戴六品官服,又如此年轻?皇上忽然省悟道:“哦!你就是公安县蒋员外幼子?”
再荣回答:“正是微臣!皇上好记性。”
帝又曰:“朕封赏蒋家一门时你有多大”
“那时小臣只有九岁。是在道光十一年受封!”再荣回禀。
道光帝笑与再荣曰:“看来朕当年赐你进士学位,已是低估了你。你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华!真乃旷世奇才、我朝之幸也。”
说完,道光帝又叹与再荣曰:“哎!按你才华,本应点你个头名状元!朕念你尚年幼,就让你屈就一下吧?”
“小臣全凭圣裁。”再荣朗声回禀。
皇上口谕:“进士前三甲蒋再荣听旨!朕点你二名榜眼,特加封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入翰林院。赏三品顶戴官服,行走在朕的身边,随时听用。”钦此!
蒋再荣忙拜谢我皇天恩。
皇上问道:“大学士蒋再荣!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回禀皇上:“小臣已有三年未曾回家了。”
道光帝听了愕然曰:“哦!小小年纪都有三年未见父母了,想见他们吗?”
禀皇上:“想!很想念他们呢。”
帝又欣然道:“那好!朕准你半年休假,回去好好与家人团聚,半年后直来文华殿报到。”
再荣领旨,又拜皇上隆恩。
看官,你道小再荣为何如此优秀、每考都必夺魁。请听老朽慢慢道来:一是其母万金秋在小儿年幼时、就教他诚实做人,读书习文要贵在认真的好品格。二是本人天赋,小再荣读书可一目数行且过目不忘。三是皇上口谕,这也时刻都在激励着他。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第四了……陪读先生周运的监督教导;早在进入省府学堂时,员外就当着小儿的面授权予先生:再荣如不认真攻读?先生可打手扦、罚站、罚跪代我行令。员外的嘱托、先生也倍感责任重大、不敢懈怠。
小再荣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一时名扬四海、誉满天下。在当朝被誉为天才、神童!传为美谈。
☆、第二十二回 榜眼耀祖大少又升三级
且说新科榜眼领了圣谕!休假半年回家省亲。对年少的蒋再荣来说;这可是件大好事,一是再荣想见爹娘已久、这也如愿了。二是在他儿时的记忆中,家乡那些好玩的、好看的去处,及小伙伴们又可见面玩耍了。还有母亲和大妈、大嫂做的那些好吃的菜肴和点心,还有园子里那些好吃的瓜果、这次回家又可品尝到了,想到这些;他归心似箭。
然而,此时的他因自幼苦读、层层科考已实现了他人生的最高的回报。。。。。三品大员,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入翰林院,皇上身边的宠臣,以后再也不用苦读和严考了。
想到这些他心情愉悦、心身放松、如释重负。这时困倦、疲乏又袭上心头。他总觉得好累,好累!心想;这次回家我要美美的睡他几天好觉。
新科榜眼,三品大员!文化殿大学士出行。其礼仪规格,仪仗派头自然是由皇上颁旨:礼部排定。当然是呜锣开道,鼓乐吹奏,旗幡招展,一路行来好不风光!
所过州县都以鞭炮相迎,地方官匍匐道傍让仪仗经过而不敢仰视。路过城镇,都有仪仗喧示官员大声喊话:“新科榜眼,三品大员,文化殿大学士回乡省亲、朝祖啦!
陪伴他一路苦读的先生,和跟随伺侯的老妈、小丫也都一同坐轿回家。再荣此时也知道;这些头衔加身、风光无限!除自己努力功课,取得一些好成绩之外,这一切都是皇上的恩典。
走了一段时日;仪仗来到湖北首府汉口,巡抚大人陈家昌闻讯后一面吩咐府上备宴,一面亲率各司官员上大街夹道迎接,钱粮道台蒋再发当然也在其列。巡抚陈大人与新科榜眼、大学士蒋再荣见礼后即邀请到府上赴宴。席间;陈大人亲自提壶与大学士酌酒。
酒过三巡陈大人讲:“想当年我随钦差索大人携旨去蒋府宣封时;大学士还是个只有九岁的小少爷。仅仅数年过去小少爷却取得了如此赫赫功名,成了皇上身边的重臣,实乃可喜可贺呀!”
蒋再荣听了忙说:“陈大人过奖了!我有何才何能?这一切的取得都是皇上的恩典。至于皇上身边的重臣;我实不敢当,只是在皇上身边当差罢了。下官初涉仕途一切无知,还需大人指教一二呢。”
制台陈大人忙说:“不敢!不敢。小少爷才思敏捷且又谦逊过人、将来一定是前途无量呀。”是呀,大学士前途无量,众官附和。
宴会上大家频频举杯,谈笑风生直至夜深方才席散。是夜,巡抚大人吩咐:小少爷一行、于首府驿馆歇下。
次日一早,巡抚陈大人又亲往馆驿,请大学士一行过府饮宴。席间;陈大人与钱粮道台蒋再发讲:“道巡大人此次也陪小弟一同回家看看?”
再发忙答:“大人说的正是,下官也有此意,想借此回去也看看父母双亲。那就向府台大人告假半月,期满即回上任,” 陈大人应允。
筵席散后,再发回府将公务稍作料理; 便与小弟一同上路,打道回公安老家去了。
巡抚大人亲送大学士一行上路。在分手时,还嘱托钱桹道台蒋再发代为向员外问好?并祝大学士一行一路平安!再荣也拱手与陈大人作别。
蒋再荣自京城出发历时半月,终于回到了家门。庄上人见这仪仗到来,已有人猜出:是小少爷回来了。早有下人高声喊道:“老爷!小少爷与大少爷一同回家了。”于是全府上下一片欢腾,又是一阵忙碌。
再荣与爹娘相见,此时的再荣便有了一眶泪水。老爷和万氏自不必说,双双都是满眼泪花……说不出话来。这大概是由‘喜悦’开出的幸福之花吧。万氏饱含热泪拥抱着儿子,扶摸着孩儿那稚嫩的脸堂、口里哽咽着说:三年不见,我儿长高了,长成大人了,娘心里高兴。俄顷三人才开始互致问候?畅叙衷肠。
此时员外想到朝廷仪仗官员一行无人应凑,也不能怠慢人家呀,便与再荣打了招呼,去张罗客人。不一会酒宴摆上请宾客入席。老爷又吩咐下人;将贵宾园收拾干净,好让客人夜晩歇下。这天晚上蒋府直闹到夜深三更方才安息下来。
次日,老爷一行送走仪仗官差。一家人聚拢,再发祝贺小弟高中!又破格连拔数级,晋升为三品大员,嘉封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入翰林院。这比当朝首辅头衔还多呢。
单就“文华殿”来讲:“这是何所在呀,是皇上处理朝政的地方。每遇天下大事,朝廷作出重大决定,都由文华殿发出。这大学士每朝只封二三人,这些都是皇上的智囊人物呢!”
再发一席话,再荣如梦初醒。便说:“多谢哥哥一一解释、提醒!要不,我还不以为然呢。”
员外与万氏也说:我儿能有今天,一是祖上积德在此。二是你本人刻苦攻读成绩优异。三是皇恩浩荡,虽未点你头名状元,却特嘉封你为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殊多头衔。又破格连升三级、成为三品大员,这可是红顶实缺呀!
员外又道:状元不嘉封也只是个空衔,更没有高品官位。能干到三品大员又将是何年何月?这是皇上赏赐予蒋家的又一次殊荣啊!
员外又讲:再发、再荣你们所获一切都来之不易呀,爹娘希望你们要倍加珍惜,万不可得意妄行有负圣恩。
再发、再荣哥俩听完爹娘的谆谆教诲,半晌才回过神来。哥两忙说:爹娘的教导可谓金玉良言,孩儿当铭记在心不敢忘怀,请爹娘放心。
钱粮道台蒋再发在家里陪小弟只逗留了一周,便想起了只有半月假日、府上还有许多公务要办。于是向爹娘禀明,又与小弟再荣及贤妻凤英吿辞相别,这才打道回府去了。
弹指间;半年假日不觉已满。也是新的一年开始,大学士蒋再荣就要上京赴任去了。
此时,老爷想起一事,便吩咐下去:“明日请恩师周先生过来,我们办个家宴,我儿再荣你要向你恩师作拜别大礼! 还要向老妈,小丫作谢别礼。这六年多时间,他们陪伴你一路走来,也吃了不少苦头。”再荣听了忙回:“爹爹说得极是,孩儿遵命!”
次日宴会,再荣不着官服。与恩师周运行叩拜大礼!吓得先生忙答礼不迭。继而又给老妈、小丫酌酒言谢!少顷席散。
地方官也派有护送大学士的官差已经来到府上。老爷吩咐赏给他们银两。再荣与爹娘及恩师告辞上路启程!
老爷与万氏陪儿子走在庄前青石大道上,自然是心情愉悦、感慨万千! 便对再荣嘱咐了一些话语。然老爷似呼有话要说……但欲言又止。
小再荣已瞧出爹爹好象有甚心事?便说:“爹爹对儿子还有何顾虑、有话您就只管说出、小儿聆听便是。”
老爷的心思被儿子戳破,也就不好隐讳了。忙说:“小儿呀!我这话说出,是对皇上的大不敬! 皇上对我蒋家是恩重如山,天高地厚。本不应有仍何猜忌?但你年纪轻轻,不懂得仕途艰险,为父又不得不说。”
员外继续讲到古人有云:“伴君如伴虎!”你是在皇上身边当差,自是要认真为皇上办好差事。但不要遇事都去揣摸、迎合上意、阿谀奉承耍小聪明,时间长了会惹人反感的。
但是,不聪明能干又不行,又不能只做一个无为的庸臣,要把国家安危、百姓疾苦放在心中。为此,有时也要敢于向皇上直谏,为社稷谏言、献策为皇上分忧。
再荣听完爹爹的一番教导,沉思片刻后便说:“爹爹对儿子的此番指点,都是至理名言;孩儿也懂得了爹爹的一片苦心,让孩儿明白了怎样处世、怎样做人。值得孩儿领会深思!也将使我终生受益。”
员外见小儿悟出了为父的良苦用心、也感到高兴,便说:“好!你明白爹爹的心思就好。我们就不远送了,望我儿一路平安!抵京后别忘了捎封书信回家。”
万氏也道:“有空就回家让爹娘瞧瞧。”
再荣卟通跪下与爹娘拜别!含泪点首说:“我会捎信回家的,有机会就回家看望爹娘,爹娘保重!”说完,吩咐起轿;打道上路而去。
送走小儿再荣,老爷与周先生来到后堂花厅。老爷讲:“这些年来,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