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有正妻-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
“帮我找个人,他叫张旗,是张清母亲的孙子。”贺梵行笑了笑,又给加了一句,“张清对这位养母十分重视。”
大家都是聪明人,贺梵行这么一说,郭子章立刻就懂了,贺梵行这合作态度很明显:你看,我不白让你帮忙,同样的我也给你提供了信息。
郭子章思忖片刻,问道:“张清不是马井村的人?”
“至少二十年前不是,他似乎在北方生活过。”贺梵行觉得也许更早,说出口的时候还是把时间改到了郭靖靖出生之前,现在并不适合让郭子章知道郭靖靖和张清不是亲父子。
又是一场沉默,这次间隔的时间有点长,郭子章才抬起头说道:“你把你知道的关于张旗的个人信息告诉我。”
贺梵行简单的说了一下张旗的情况,不过他对这人也不是很了解,但只是这些,对郭子章来说已经足够了。
“回去等我消息,找到人我会告诉你。”
贺梵行不怎么走心的回了一句:“多谢。”
郭子章嫌弃地挥了挥手,看着人下车,油门一踩,绝尘而去。
第101章厚脸皮郭
张富贵从医院回来也有几天了,这几天张清晚上回红砖房,白天就过来帮着张氏做点活儿;现在这个季节,地里没什么要做的,但是靠近年底了,事情也多,有些还真不是张氏能搬得动的。
一大早郭靖靖去学校,张清昨天帮着张氏淘洗糯米,沥了一天水,今天要跟着张氏一块去村里老曹家做糙米糖,这算是一种传统小吃了,炒过的糯米加上熬煮过得滚烫糖稀揉捏在一起,再根据个人口味,往里头加些芝麻、花生、瓜子米之类的,丰富一下口感。
做好以后的糙米糖是一整块的,有点类似切糕的感觉,等凉的差不多了,也是用刀切开,一个个切成麻将大小就可以了,而彻底冷掉之后的糙米糖吃起来又脆又香,解馋又能填饱肚子
张氏每年都会做,而且一做就做好几十斤,带去的两个米袋子被塞的满满的拎回来。
其实照理说,就张氏两口子加上张清父子俩,一个年根本吃不了这么多,张氏之所以做这么足的量,其中什么缘由张清心里明镜似的。
*
贺梵行接到郭子章电话的时候,才刚把郭靖靖送到学校,郭子章的一句话直接惹得贺梵行靠路边停下了车。
“你说什么?你现在在哪儿?”
“我在进马井村的村头口,”郭子章也不嫌冻得慌,左侧的车窗一路开到底,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搭在车窗上,指间夹着烟头,他抬头看了看头顶上飘着的横幅,横幅两端绑在电线杆子上,今天起的风不小,横幅被吹得直打转,不过还是能看清上面映的金色字体。
马井村欢迎您!
这是前几天村大队弄得,貌似为了迎接什么人,后来一直也就没拆下。
“子章,你忘了之前我跟你说过了,你现在不适合出现在那里。”电话那头贺梵行的语气很不好。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郭子章眼神也有些暗。“但这事我必须弄清楚,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几率,你放心,在郭靖靖回来之前我就会离开,况且你不是说……他已经不记得我了吗?我什么都不会问,只是想跟他聊聊。”
贺梵行知道现在想把人拉回来,也已经赶不及了,只能沉声警告:“子章,别吓到他。”“我不会的。”郭子章慎重道。“对了,你让我找的张旗我已经找到了,他现在跟他的一
个朋友在一起,说起来,他的这位朋友,跟你那名义上的表舅唐大业还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贺梵行蹙了蹙眉,怎么还扯上唐大业了?
“你把他现在住的地址发到我手机上。”
“可以,那就先这样,张清这边我自己解决,至于郭靖靖那边,就由你自己解释了。”说完,郭子章这个甩手掌柜立马挂断了电话。
关上车窗,车子沿着马井村的水泥路朝着村里开了过去。
郭子章虽然并不认识郭靖靖的家,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寻找,这村子本来就不大,前前后后
住着什么人,村里差不多都认识,再说像张清这那间红砖房,曾经还因为闹鬼有名的很,随便问个年长的都能知道路。
郭子章先去了红砖房,没找着人,又打听着去了张氏家,那会儿张清正准备把米袋子往电动车上放,他力气不太大,几十斤的大米搬起来略显吃力。
郭子章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影,几乎是立刻拉开车门下了车,张清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手上的米袋子就不见了,抬头一看,郭子章单手拿在手里,阳光下冲他笑的格外灿烂。
张清先是怔了怔,随即一脸疑惑道:“你是……”
“张叔,我是梵行的朋友,我叫郭子章,我侄子郭小年是郭老师班上的学生。”
“啊!你是郭先生?”张清似乎这才反应过来,“我听我们家阿靖说,上次我在医院忽然晕倒,是你扶了我一把,我也一直没机会跟你说一声,上次真是麻烦你了。”
“张叔,您太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您身体怎么样?没什么大碍了吧?”
“已经没事了,谢谢。”张清笑了笑,“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动不动就头晕眼花,别把你吓着就好。”
“怎么会?”郭子章笑的和善,“您跟我一起出门,别人肯定只当您是我哥哥呢。”
郭子章这么一说,张清似乎一时没了言语,似乎没能适应这人自来熟的功夫。
张氏系着围裙从屋里出来,见到郭子章也是一脸意外,这小伙子看着精神,跟小贺一样,个儿高,长得也好看,就是没见过啊。
“阿清,这位是?”
张清收回神,笑着就跟张氏说了郭子章的身份,张氏对于他帮过张清很是感激,笑的和蔼道:“跟我家靖靖还是一个姓呢,还帮过阿清一把,看来还真是挺有缘分啊。”
郭子章也是个没脸没皮的,当即就应下了,就说:“是有缘呢,奶奶。”
老年人哪有不爱嘴甜的,郭子章这一叫倒是让张氏挺开心的,见人手上还拿着自家的米呢,立马就说:“哎吆你看,这怎么好意思,这米怎么还让你拿着呢,阿清你也是,来来来,小郭啊,米放这三轮车上就行了,一会儿把你手都给拿酸了。”
张清后知后觉,似乎这才想起来这事,赶紧把三轮车推了过来,郭子章嘴里说着没事,边把米袋子放在了三轮车后头。
张清就问他:“郭先生……”
“您叫我子章就好。”
张清没说话,抬头瞪大眼看他。
郭子章笑的温和:“我和梵行是朋友,您怎么叫他就怎么叫我好了。”
张清笑着摇了摇头拒绝,语气带着明显的客套道:“还是叫郭先生吧,郭先生来这儿是有什么事吗?”
郭子章看着张清,在张清说出这样的话之后,不可否认,他的心里竟然有一丝淡淡的失落感,客套、礼貌,有时候其实是一种疏离的表现,张清虽然看似态度亲切温和,但他可以肯定,在自己儿子面前,他绝对不是这幅样子。
压下心头的迫切,郭子章笑了笑说:“梵行托我办一件事,所以有些问题想问问张叔^”说着,郭子章的眼珠子转向张氏那边看了一眼,张清立刻了然,知道这事肯定不方便当着
张氏的面说,转头就跟张氏说:“妈,您最好带个小板凳,一会儿去了人多,肯定要排队,您这腿脚老站着肯定受不住。”
“对,你说得对,那你等等,我去把我看戏用的折叠板凳带上。”张氏说着,又跟郭子章打了声招呼,转身进门找板凳去了。
人一走,郭子章压低声音对张清说:“梵行托我帮他找个人,不过他自己对那人似乎并不是很了解,就让我过来问问张叔,是否有那人的照片或者更详细的资料,比如他有哪些朋友之类的,这样我也方便让人去找。”
张清立马反应过来,就问:“梵行是不是让你找张旗?”
“对,是叫这个名字。”果然,他是叫梵行而不是叫贺先生。
张清自然不会猜到郭子章心里此刻的想法,思忖了片刻就说:“照片我爸那或许有,麻烦你等等,我去问一问。”
“好。”
张清颔了颔首,转身也进了屋找张富贵去了。
屋里张氏拿着小凳子就跟张富贵说:“老刘那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中午你去他那儿凑合一顿,要是有什么事儿你就给阿清打电话。”
张富贵说她:“我说我跟你一块去你又不乐意,我这是伤了头,又不是伤了手的,有啥关系啊。”
“你好意思我还不好意思带你出门呢,这要是别人问起你怎么伤的,我有什么脸说?”张氏一说到这个火气就上涌。
张富贵余光瞥眼张清进来了,赶紧就说:“什么有脸没脸的,我在自己家摔了一跤犯法了?怎么就丢人了?去去,跟你这老太婆说不清,不让我去也好,我还不想去了。”
张氏知道张富贵这话是故意说给张清听,他还不知道张清其实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但她这时候还不想把事情捅出来,冷着一张脸就出去了。
张清走到张富贵身边,无奈道:“爸,妈也是舍不得您,才不让您去那冷风口里吹,就怕您落下头疼的毛病。”
“我知道她咋想的,”张富贵感叹一声。“我这不也是顾着她吗?你说这年头谁家还吃糙米糖啊,有钱啥时候都能买到,你妈那脑子就是一根筋,偏还以为自己家做的就好吃,是,老大老二以往回来是说过这话,可他们哪次走,还真带多少了?还不就是说句话哄你妈开心,就她一个人当了真,到了明天开春,吃不了就容易受潮,一团团的结一块儿,受遭的又是我,就让我来当饭吃,什么人啊这是。”
这件事上,张富贵能抱怨,张清却不能说什么,这是母亲对儿女的一份心意,他要真说什么了,张富贵估计就得不高兴了。
笑了笑把这话题带过,悄悄就跟张富贵说:“爸,有件事跟您说,阿靖有个朋友说帮我们找张旗,问您有没有他照片。”
“真的啊?”张富贵一脸欣喜,张旗离开也好几天了,一直也没回来,他面上不好让张氏看见,心里那是真着急啊。“照片有,你等着啊。”
张富国进了里屋,不一会儿不知道从哪儿翻出一张张旗的毕业照,估计是初中毕业那会儿
拍的,好在没几年,差别也不大。
“这时就麻烦靖靖那朋友了,可得把旗旗给找回来啊,那孩子还那么小,可别遇上什么坏人就了不得了。”张富国一脸担忧地说。
“我知道了,爸。”张清揣好照片,“那我走了。”
“哎,走吧,别让你妈看见啊。”
“我知道。”
张清刚走出大门,就被眼前的情形愣住了,郭子章开过来的后车厢被打开了,他人正在把他家准备用来打糙米糖的米、糖,花生米还有芝麻,一袋袋的往他车上搬,张氏站一旁看着一脸笑眯眯的模样。
“妈,这是?”张清疾步走过去,指着就问张氏什么情况。
张氏拍着张清的手说:“阿清,小郭说这天骑车怪冷的,让咱们干脆别骑了,说他现在反正也放假没事做,就陪咱们一块去打糖。”
第102章吃糙米糖
“这……这不太好吧,妈。”郭子章拿起三轮车里最后剩下的花生米跟芝麻,张清过去拦下他的手腕。“郭先生,不用这么客气了,也不是很远,骑不了多久就到了,而且我们过去也不是立刻就能到我家,估计指不定要等天黑才回来呢,怎么好意思耽误你那么长时间。”
天黑才好呢!郭子章心里这么想,脸上笑得倒是一脸纯善,就说:“没关系,我今天一下天都会有时间。”
张氏也跟着说:“哪里会要到天黑啊,现在去估计最多下午两三点就回来了^”
张清又说:“妈,那边今天肯定人多,车开过去了也没地停,到时候也是麻烦。”
这话倒是真的,今天指不准有多少人去排队做糙米糖,虽说老曹家门前的墩子是不小,可这会儿估计早摆满了桌子之类的,哪会有地方啊。
“要不只能停远点了,老曹家东边是块空地,就是车放那儿了,这些东西就得人自己拎着过去了,怪沉的。”
张氏也开始考虑开车去的可行度似乎不高,蹙着眉也跟着犹豫,郭子章一见这情况,赶紧就说:“奶奶,没事,这些东西加一起也不是很重,到时候我帮您提过去就是了,就是等您这糖出来以后,可得让我多吃几块,我也不能白给您当搬运工啊,是不是?”
张氏一听,也跟着笑道:“敢情弄了半天,你是惦记我这糙米糖。”
“可不是,”郭子章趁张清不留神,把手里的两个袋子放进后车厢,砰的一声关上车门,回身笑着对俩人说:“奶奶,张叔,你们今天要是不带我去,这米和糖我可是不还了啊。”
“怎么还学起当土匪来了。”
就这么一会儿,张氏对郭子章的好感成倍往上升,这孩子嘴甜不说,性子也好,说的话又得老人心,他要真一块糖不要,没准张氏还真会多想,可他这死皮赖脸要糖的模样,张氏想多想都多想不了了。
张清看着俩人有说有笑的情形,就知道这事算是定下了,再多也不可能改变什么,郭子章搀着张氏上了后车座,回来见张清站在那儿微微有些出神,对着这人,他总是莫名有些紧张,走过去轻声喊了一句:“张叔。”
张清回神,抬头看了他一眼,也就那么一眼,视线立刻就转开了,礼貌的笑了笑说:“不好意思,郭先生,那就麻烦你了。”
郭子章笑了笑,没能说出话来,过去帮着张清要开副驾驶座上的车门,张清立刻说了一声:“不必了,我陪着我妈坐就可以了。”
郭子章搭在车门上的手一僵,张清已经自己开门进去,坐在了张氏身边,郭子章的手微微紧了紧,再放开之后,脸色恢复如常,绕过车头走到驾驶位上,拉开车门坐进去,一边系安全带一边对张氏说:“奶奶,这路我不太熟,怎么开您可得告诉我啊。”
“行,你小心开,我给你指路。
“好嘞!”
车子照着张氏的指引,开了不到十分钟,郭子章就看见了前方红白蓝蛇皮袋搭建的临时窝棚,热腾腾的白烟从棚子里直往外冒,好些人排着队站着,从棚子里一直延伸到棚子外头,而且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花白的头发,褶皱的脸,好像全都是熟人一样,不分谁跟谁熟,和在一
起攀谈着。
“奶奶,就是那儿吧?”
“对对,是那儿。”张氏点头应着。
郭子章眼睛往外四处看着,边看便说:“那行,那我找个地方停车。”
再往前就过不去了,靠近棚子的路两边都停满了电动车、三轮车,这里本来就不宽敞,郭子章的车就是进去了,出来也费事。
“奶奶,您晕车,就先跟张叔下车,我来把车掉个头。”
路面窄,好容易找到空地放车,趁着旁边还有点空处,郭子章觉得先把车掉个头,别一会儿出不去就麻烦了,不过停车前前后后、开开停停的有些麻烦,刚刚一路边走边聊,他知道张氏是晕车的。
张氏对他这细心是真满意的,点点头应了一声,郭子章先停下车,看着他俩下去之后,又往一旁走了好几米远,才开始掉车头。
“这孩子真是细心,小贺那人也是,这俩都是好孩子,这年头,有钱人家出来的孩子还能这么谦和、没脾气,可真是不容易,”张氏看着车的方向,对张清感叹着,“靖靖能认识这样的朋友,也是我们靖靖的福气,阿清,他们不会觉得靖靖是山村里的娃,就看不起我们靖靖吧?”
其实张氏能对郭子章这么和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自己孙子着想,这心态就好比丈母娘对女婿好,无非就是想让女婿也能对自己女儿好。
张氏虽然没读过什么书,见得世面也少,可郭子章跟贺梵行这俩人往那一站,她就知道这俩人不寻常,郭靖靖能跟他们俩成为朋友自然是好事,可毕竟家室各方面,郭靖靖要欠缺上许多,算是弱势的一方,张氏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他们对郭靖靖好点。
不得不说,就某方面而言,张氏这想法,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对了窍了,贺梵行那身份,跟孙女婿也没差了。
张氏絮絮叨叨说了半天,问了一句之后,又等了半天,也没等到身边人的回答,张氏抬头去看,张清目光一直停在那辆车上,似乎根本没听见她说的话。
“阿清?”张氏伸出手,摸了摸张清的脸。“怎么了?”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后面一句,张氏没说出口。
“妈,”张清伸手,覆上张氏落在他脸上的那只手的手背,笑的很轻,“我没事。”
张清这么说,显然是不愿意告诉她了,张氏不想逼他,不过还是添了一句:“要是有不开心的事情,就跟妈说,知道吗?”
张清心情复杂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妈。”
郭子章停好车,提着满手的东西过来,张清赶紧过去帮他搭把手。
“这些我来吧。”
张清要接郭子章右手重的这边,而且这一身装扮提着个装了米跟糖的大竹篮子,也确实不大像样,郭子章一个侧身避开没让,说:“不用了张叔,我来就行。”
“本来你就是帮忙的,哪里还能全让你提,我来吧^”
张清固执的不同意,郭子章多少已经知道点他的脾气了,左手快他一步,将比较轻的芝麻
和花生米递进了张清的手里。
“那行,那您提这些就好。”
说完,大步朝着张氏走了过去,边走边说:“奶奶,这什么味儿啊?好香。”
张氏领着他往前走,边走边给他解释:“这就是炒米、熬糖稀的味道啊,城里没见过这些吧?”
“是没见过,今天我可要长见识了。”
“呵呵,好,一会儿让你好好瞧瞧。”
等走到了队伍那边,张氏让郭子章把竹篮放在最后一个,张清手里的芝麻和花生米也放在了上面,张氏拉着郭子章的手腕子就说:“走,带你去见识见识。”
郭子章回头看了张清一眼,张清再跟旁人说话,他一来,就有人上来跟他打招呼了,张清脸上挂着笑,跟几个老头老太太聊得似乎很不错。
“前阵子有点急事忙不过来,确实卖了不少鸡。”
“……亏也没办法,今年是有点事多,但冬至的量我还是留着的,鸡蛋也有,没涨价,您放心……”
后面说什么,郭子章就没听见了,因为他人已经跟着张氏进了棚子,棚子里有两口零食砌的简易灶台,灶台上放着两口非常大的大铁锅,两个壮实的中年男子,其中一个手上拿着跟家里用的小铁锹差不多大的锅铲,这大冷天,他们脱得只剩下一件单衣,锅里放了大半的米,中年男子炒米的动作一下接着一下,很有规律。
另一口锅里熬煮着糖稀,这会儿那糖稀已经有些变黄了,咕噜噜顾着大泡,米香夹着丝丝的甜,很朴实的味道。
旁边的桌面上有一家刚做好的糙米糖,这家也在糖里头放了东西,是花生,一旁有两个妇人专门负责切,一刀下去,炒熟的米跟花生米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一个妇人在划开那些糙米糖,避免他们黏在一起。
郭子章看着这些,虽然所有人都一副忙碌不停的模样,可是大家的脸上都堆着笑,偶尔两个人拌嘴说到趣味上,一棚子的人都哄堂笑开。
郭家的规矩,食不言寝不语,郭家的餐桌上,向来都是冷清的,即便是除夕夜,大家各自吃完各自回房,倒不是说完全没有交集,只是那些谈论的话题实在让人笑不出来,个人前程、家族荣誉,每个人好像一出生就只是为了这些而活。
可这里不一样,大家聚集在一起,明明不是一家人,却好似有着聊不完的话题,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能插的上话。
“张婶,你也来啦?吆,这孩子……是张清家那娃子吧?”
拨糙米糖的妇人抬头,见了张氏笑嘻嘻地跟张氏打招呼,眼睛往郭子章脸上瞅了瞅,感觉挺气派的,不大像啊。
张氏解释着说:“这不是,是那孩子的朋友,说是没见过糙米糖,过来瞧瞧。”
郭子章立马就喊:“阿姨,您好。”
“这孩子可真礼貌,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生的,教养好,跟你家靖靖一个样。”
连着把郭靖靖也夸了一下,张氏立刻笑的见眉不见眼,村里大伙都知道,张氏疼爱张清俩
父子,张氏面上谦虚,可说出的话还是偏向郭靖靖的。
“那孩子就是斯斯文文的,从小就那样,我倒希望他能跟你家娃子学学,话多点呢,你看你,孙子今年都快上小学了,我还不知道重孙在哪儿呢^”
“靖靖那不是还小嘛,张婶你别急,重孙子早晚会有的。”
“都二十好几了,哪儿能不急啊,他姨,你身边要是有合适的,帮我们家靖靖介绍介绍,不要别的,姑娘人老实就行。”
“行,那我回头给你留意留意啊。”
“好好好。”
郭子章不着痕迹地挑了挑眉,还真是意外收获啊,不知道这消息卖给贺梵行,能不能从那狐狸那换出点什么。
这会儿那妇人抓起一把糙米糖就往郭子章手里塞,边塞边说:“没见过就拿几个尝尝,也不是啥好东西,别嫌弃阿姨就成。”
郭子章哪儿好意思要啊,他脸皮是不薄,可白拿人家东西,那就有点过了,连忙就说:“不用了,阿姨。”
张氏也说:“是啊,你看你忙到现在也不容易,轮到我家也要不了多久,别这么破费了。

“这有什么破费啊,都是不花钱的东西,除非是嫌弃阿姨不愿意要。”妇人唬着脸,没什么怒气地瞪着郭子章。
郭子章为难的站着,这情况他还真没见过,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阿姨太热情了。
张氏适时开了口,就说:“既然这样,那你就收下吧,小郭。”
郭子章也只好双手接了过来,说了声:“谢谢,阿姨。”
那妇人笑着拍了拍郭子章的胳膊,又把郭子章给夸了一遍。
糙米糖吃进嘴里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