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年下]东郭先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委后,他本想把这件事报上去,但被郭齐玉拒绝了。
“找到了人再说吧。”
晚上,志愿者们又一次需要撤退时,郭齐玉却说什么也不走了。
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刻,所有人都知道72小时过后,随着时间的拉长,生还几率不断降低。
“夜晚救援难度大,你这是去送死!”负责人毫不留情地骂道。
但郭齐玉低着头,收拾着自己的工具,动作麻利,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服从命令,服从命令!”负责人指着他,“人人都像你这样子,那还救个屁!”
郭齐玉收拾好了,站起来,正要说话,不远处有人喊道:“那个,小北的爸爸!”
有个人冲过来,神情激动,“刚刚救出来个人,人都昏迷了,还在不停地念叨‘爸爸,爸爸在叫我’!”
负责人笑了起来,推了怔住的郭齐玉一把。
那人说道:“原来你就是‘小北’的爸爸,快去看看,那是不是你的小北!”
担架上的青年已经陷入了昏迷,干裂的嘴唇却不停地小幅度开合着,发出呓语般的声音。
郭齐玉紧跑了几步,突然停了下来。
身旁的人疑惑地转过头,却见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也是,他颇为理解地点点头,身为父亲看到自己孩子伤成这样了怎么会不心疼,怕是有天大的错也要原谅了。
担架上的青年满面都是凝固的黑血,胳膊不自然地弯曲着,裤子已经破烂不堪,小腿上的伤口长达二十公分,深见白骨,肉也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血肉泥土混在一起,看上去似乎已经腐烂了。
“小北!”郭齐玉扑上去,“小北,我在这里,你不要怕,坚持住!”
“啊!”一旁准备急救的医生说道,“你就是‘小北’的爸爸?”
青年尚在昏迷中,却也似乎听到了郭齐玉的声音,微晃了一下的手被人紧紧抓住。
像是确认了郭齐玉就在自己身边,青年勾了勾嘴角,彻底陷入昏迷。
“放心,会没事的。”
人群中不知是谁安慰了一句。
☆、第六十四章
由于救援区医疗条件简陋,伤员无法得到更好的治疗,救助人员决定转移一部分伤情严重者,既能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救治,又可以将救援区床位腾出来。
转移的伤员中就有一直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的小北。
“郭同志,你也去。”负责人开完会后突然说道。
郭齐玉一愣,他去护送伤员转移?
这可以多陪陪小北没错,但是他所知道的医疗常识并不是很多,只怕是帮不了忙。
但是负责人拍了拍他的肩,“留在这里,你心里也一直放不下,还不如让你跟着去了,不会做的就学嘛!”
郭齐玉感激负责人的好意,跟着去了。
……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明天就会醒了。”医生对郭齐玉说道。
他们来到这医院有两天了。
这里的医院是救援后方,每天有大量伤员被转移到这里来。
第一天来时,走廊里都躺着一排排的人,每一个都软手软脚地打着点滴。
“这些人其实已经不行了,”不是第一次来这里的志愿者悄悄跟他说道,“等死了。”
“不救了吗?”
那人扬扬下巴,周围的医生护士全部都快走加小跑,行色匆匆,“你看看,忙得过来吗?”
他又说道:“这些躺着的人已经被压没气儿,救不活的当然只能放着!”
他说得小声,郭齐玉听了却有如雷击。
躺着的人里不乏小孩儿,他抱起一个小女孩,脸色青紫,奄奄一息。
小女孩儿睁开眼,嘴唇不由地颤抖起来,说出的话也断断续续,“叔,叔叔,救救我,我不想死。”
郭齐玉握着她的手,软而冰凉。
“我,我没力气了,”小女孩儿半睁着眼,泪水从眼角滑落,“没了……”
“走吧!”刚才跟他说话的志愿者过来扶起他。
郭齐玉怕极了,他去找了跟他们一起来的医生,这里他唯一认识的人,他哀求他不要放弃昏迷的小北。
医生很是惊讶,“怎么这么说?我们当然不会放弃孟先生的。”
郭齐玉一愣,他从来没有说过小北姓孟。
医生笑道:“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小北的大名原来叫孟肖彦。”
“什么?”
“你不知道吗?说是小北只在这里待到人清醒了,就会转移到其他医院去,更好的。我刚刚听到主任说的。”
见郭齐玉愣在那里,似乎反应不过来,他收拾了器械,准备出去,“看你这样儿,跟不是小北爸似的,怎么愣得很?”
郭齐玉抿抿嘴,跟着走了出去。
……
小北还算年轻,求生意识又很强,郭齐玉陪了他两天,在第三天上午时,小北醒了一次,但是郭齐玉恰巧出去帮忙了,等他回去时,小北已经再一次陷入了昏睡中。
但好歹也是醒过来了,郭齐玉很快接到医生告诉他的消息,下午小北就要转院了。
“你要跟着走吗?”医生问道,见郭齐玉不说话,以为是要跟着走只是不好意思说,便提醒道,“你还有志愿者的身份,记得找这儿的林主任签了字再走。”
郭齐玉没说话,医生只当他是知道了,便去忙自己的事了。
郭齐玉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等回过神来,已经走到了小北的病房外。
小北现在已经再次昏睡过去,意识没清醒,郭齐玉想了想,还是推开了门。
安静躺着的人没有了杂志上,电视上的意气风发,竟一时让郭齐玉觉得亲近不少。
他坐到他的身边,其实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因为划伤碰撞而青肿的脸有些滑稽,郭齐玉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开口说道:“小北,你是不是觉得我很软弱,又没有原则?”
“在你对我做出那样的事情之后,”郭齐玉眼里闪过一丝挣扎,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却依然轻易原谅了你,甚至你什么都没做,也不用做。”
“找不到你时,找到你时,我的这里,”他指着自己的心脏,“一直都很不舒服,一阵阵发紧,一阵阵疼。”
“你躺在这里,受伤了,我都恨不得替你分担。”
“可是,你知道的,”郭齐玉淡淡地说道,“这不是爱情。”
他俯下身,嘴唇在他被纱布包扎得严严实实的额角处轻轻点了点。
“小北,你平安就好。”
郭齐玉站起来时,紧闭着眼的人不安地“唔”了一声。
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郭齐玉头也没回,关上了门。
……
他又回到了D城。
在那儿待了十天左右,见过了太多生离死别,一场天灾,毁灭了无数的希望和梦想,但就是这片废墟之上,人性的光芒点亮了更多的希望!
他们可以说是第一批志愿者,在长达十几天的艰难救援期间,又有全世界全国各地奔涌而来的志愿者们加入这批队伍。
十天后,郭齐玉和李先生一起回了家。
他们在家乡还有工作,还有家人,十几天的分别让他们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李妈妈带着两个小孩儿在车站迎接他们。
郭齐玉和李先生同样风尘仆仆,两人走近了,一直没动的李妈妈才扑进李先生的怀里,狠狠捶了他一拳,没有说话。
李先生呵呵笑着,抱住了她,眼眶泛泪。
“承恩?”郭齐玉蹲下来,向一直死死拉住李朝天的手不肯过来的小孩儿张开怀抱,“爸爸回来了。”
承恩不仅不向他扑来,还拼命地往李朝天背后躲,一只手揪着李朝天的衣角,小眼神儿怯怯地瞄着郭齐玉。
“怎么了?”郭齐玉有些疑惑,不就是十来天没有见到,承恩怎么会怕成这个样子?
李朝天“嘿嘿”一笑,将承恩从后面拉出来,“你咋了?来的时候不是挺高兴的嘛?”
“怎么,你连你爸都不认识啦?”李朝天将承恩朝前推了两步。
郭齐玉上前,将承恩搂进怀里,轻声问道:“宝宝怎么了?爸爸回来了啊!”
“大概是还在气你当时走吧,这些天,他想着想着就要生一会儿气,这会儿见着你了,可能又委屈又生气,还很想你,”李妈妈倚在李先生怀里,也有些无奈,“小孩子嘛,既简单又复杂。”
郭齐玉抱着承恩站起来,小孩儿头放在他肩上,乖乖地一动不动,“谢谢小天妈妈,这十来天辛苦了。”
李妈妈摆摆手,“不辛苦,承恩乖得很,就没见过这么乖的小孩,不过承恩可想你了,你回去好好安慰他一下。”
“好,谢谢!”郭齐玉感激道。
回家的路上买了一些菜,还给承恩买了一个小蛋糕,小孩儿却没有任何开心的样子,郭齐玉亲亲他,一手提着东西,一手抱着他,背上还背着旅行包。
但承恩也只是抱着他,不像往常一样见郭齐玉有点累了,就嚷嚷着要下去自己走。
郭齐玉明白,小孩儿是真的有点不对劲儿。
回到家,郭齐玉先让承恩自己看会儿书,他去厨房收拾了一阵,煮了两碗面。
“先吃点东西吧!”架起小桌子,郭齐玉将面放在承恩面前。
荷包蛋上有番茄酱画出的笑脸,承恩看着看着,豆大颗的泪珠突然掉落下来。
“承恩,”郭齐玉走过去,蹲在他面前,微微仰头,小孩儿无声地落着泪,一颗一颗像是尖锥砸进他的心里,“对不起,爸爸以后都不会离开你了。”
“别哭了,爸爸会一直待在我们承恩身边,赶也赶不走。”他搂住小孩儿的背,将他拥进怀里,不断轻声安慰着。
承恩也紧紧回抱住他,不发一语。
过了好一会儿,承恩突然动了动,推开郭齐玉,看向番茄酱已经流进汤里的荷包蛋,指了指面条,还带着鼻音的软糯声音,“爸爸,面条腻在一起了。”
“……”
承恩总算不再沉闷着,虽然也没有说话,乖乖地吃着自己的面,但是郭齐玉知道小孩儿心里那片乌云已经散了。
晚上睡觉了,承恩才重新腻过来,窝进郭齐玉怀里。
郭齐玉将他抱住,父子俩似乎一点也不嫌热一般紧紧挨在一起。
“爸爸,对不起。”承恩突然小小声地道歉。
“没关系,”郭齐玉知道小孩儿的意思,坦荡地回了一句,又问道,“那爸爸呢?”
承恩翻了个身,小手搂住他脖子,“我也没关系,爸爸,我本来就没有生你的气。”
“我只是好担心你,这几天都停电,但是晚上会来一会儿电,李阿姨每天都要看地震的消息,好危险,爸爸你在那么危险的地方,我多担心啊!”
小大人一样的话,让郭齐玉又感动又好笑,亲了亲小孩儿软软的头发,说道:“爸爸这次去,其实收获挺大的,我们都要更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不去我也知道,”承恩“哼”了一声,“爸爸,我可爱你了!我会珍惜你的!”
“我也爱你!”郭齐玉忍不住又亲了亲突然告白但可爱至极的小孩儿。
“所以,爸爸你找到哥哥了吗?”承恩突然问道。
郭齐玉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有些得意,“找到了,还好爸爸这次去了,哥哥没事了。”
“那为什么不跟你一起回来呢?”
“因为,哥哥伤得很重,需要去大医院,不能跟我一起回来。”
“啊?哥哥会没事的吧?”
“嗯,没事的,”郭齐玉轻拍着他的背,“睡吧,爸爸在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 ……
☆、第六十五章
不知道是从哪儿传出的消息,09年年初的时候,县城里到处都在议论拆迁的传闻。
“政府街和新联巷那边据说都定下来了,准备开始谈赔付,”邻居大叔煞有介事地说道,“新联巷的罗三知道吧?那是块硬骨头,说是要把他放到最后来谈,好处肯定少不了!”
“我们利民桥这边呢?”有人问道,“新联巷修起来,我们就在后面一条街,要搞城中村啊?”
“我们这个小地方搞什么‘城中村’,也要拆!前面CBD,后面富人区!”
邻居大叔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这不还没确定嘛,照理来说是这样,就是没准信儿。”
郭齐玉听到这里,就默默缩回了脑袋,窝进自己的小书店里。
邻居大叔爱吹牛,总会传一些不实消息,连他都不确定的事儿多半没有准头,郭齐玉算了一会儿账,决定今晚上吃芹菜牛肉馅儿的饺子。
……
四月初,郭齐玉带着承恩去县城周围的农家乐赏桃花,早上去的,下午就回来了。
虽然并没有出去玩多久,但是很少出门的承恩还是很开心,手里玩着一个草编的□□,脸蛋红扑扑的,很有精神。
“诶,承恩爸爸回来啦?”刚刚拉开门,邻居大叔就凑过来,“回来得正好,过来开个会。”
郭齐玉一头雾水,只好让承恩先自己去洗脸,收拾一下,他跟着邻居大叔一起走到他店子里。
邻居大叔是开小面馆的,一般到下午就收摊不做了,半关着门,出去打麻将。
今天也是半关着门,但是郭齐玉走进去一看,里面却是坐着十来个人,将小小的面馆坐得满满当当。
再仔细一看,这些人都是他们这条街的,俗称为“利民桥下面的街坊”。
邻居大叔搓了搓手,“承恩爸爸今天去农家乐赏桃花了,还不知道这事儿吧?”
“什么事?”
“嘿,今天政府那边有确切消息传出来了,我们利民桥下面的,也要拆!”邻居大叔皱了眉头,一脸苦相,“这不,我们商量商量赔付条件,团结在一起啊!”
“对啊,不是前年下面乡镇也闹着拆迁?那帮人死坏,纠集了一群已经同意赔付的人去不同意的人店里坐着,也不让人做生意,就劝老板签字!”有人说道。
“我也听说了,店后面那么大的一片地,说的是只值一百万!这么低的赔价也是好意思说!”
“不要脸!”
“我们可别这样,要赔大家一起按道理来赔!”邻居大叔招呼道。
众人纷纷说是,又在心里盘算起来。
郭齐玉总算是明白了,利民桥下面的没有保住,同样被划进了拆迁的范围里。
他有些困惑,一开始一点风声也没有,怎么只是出去了一天,回来就得知自己有可能保不住自己的小店了?
看着这群人在这里商量得起劲儿,郭齐玉没兴趣去听他们的或真或假的盘算和自己想要的低价,但是他没好意思站起来要走,就一直坐在那里,保持沉默。
他当初咬着牙买下这间小店,不过是因为确实需要一个安身之所,承恩的身体经不起折腾,不得不需要一个固定的住所。
但是现在这里的小店要拆迁了,承恩也马上要进入学前班,明年就要去上学了。
郭齐玉思考着自己是不是搬到C市去,县城的教学资源和质量毕竟不如省会城市,这大概就是父母心吧,郭齐玉想着,总是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
“爸爸?”承恩突然从半关着的门外钻进来,看到郭齐玉坐在人群边缘,便喊了一声。
邻居街坊都很喜欢这个模样可爱又乖巧听话的小孩儿,只是也都知道他身体不好,平时私底下也会暗自嘱咐自己的小孩儿不要随便带着承恩乱跑,免得出事。
但平时遇上了还是会关心两句。
“承恩来找爸爸啦?”有人问道。
承恩脆生生地说道:“我拿东西够不着,就来伯伯家找爸爸了。”
“拿什么东西?”郭齐玉站起来,问道。
“卫生间里的小帕子,”承恩牵着他的手,朝里面坐着的叔叔阿姨挥了挥手,“再见,伯伯婶婶,叔叔阿姨。”
“诶,再见,承恩可真乖!”
“不好意思。”郭齐玉道了声歉。
正要出去,邻居大叔喊住他,“承恩爸爸,可能四月底就有人要来评估了,你要记得我们今天说的啊!”
“好,我会记得的。”
……
赔付谈得不是很顺利,虽然当初说得很好,大家都按道理谈条件,可是真到谈条件的时候,又会发现困难重重。
有人妥协了,有人强硬着,有些人心里不服,还在与估价的人苦苦周旋着,有人跟风起着哄,唯恐天下不乱。
郭齐玉也经历了这么一场骚动。
在给出赔付之后,就有人说不划算,要给他帮腔造势,出主意。
郭齐玉照着做了之后,没有谈成功,就又有人不停地上门来给他想方法,其实大都不可行,这些人只是需要一个听众和能让自己好好吹牛的地方。
后来逼得郭齐玉关门谢客。
的确,他的赔付算是整个街坊里比较低的,但是由于他好说话,性格又软,并没有受到多少为难。
这期间,邻居大叔因为死活不肯妥协,已经差不多一个星期没有做生意,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他店里。
一派是劝他签字的,这些都是已经签了字,并希望能够快点签完,好拿赔付的;一派是也没有签字,但却不断地在给他想办法教他怎么去谈判的,希望他能把赔付谈高一些,自己更好谈价钱。
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也会有闲人上门来看热闹,再把这些事传出去。
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这事儿却闹得满城风雨。
郭齐玉的小书店在旁边也受了波及,有些人凑不进去,就退而求其次地跑到书店来想跟郭齐玉说上两句。
郭齐玉低着头,不回话,也不发表自己的议论,很是沉闷。
人见着无趣,也就自己离开了。
一直谈到了十一月底,新联巷家的罗三也签字了。
很快发下通知,将于近期开始准备搬迁事宜,望广大群众能够积极配合。
郭齐玉已经通过人联系好了县城乡镇上的一家书店,将书架和书全部批发价卖给了那家书店。
邻居大叔的面馆收拾起来也很快。
只是街上一些时装店还想趁着最后时刻捞上一笔,不停地进货,然后打出“马上搬迁,亏本甩卖”幌子,想要小赚上一笔。
放寒假前,郭齐玉又去了两次C市,一次是去面试和看需要租住的房子,一次是去报名,学前班的最后半学期,承恩也不能因为搬家的事情落下了。
直到他们在搬走,时装店仍然在亏本甩卖。
“爸爸,这是我们的新家吗?”承恩还是第一次到他们在C市租的房子来,一直紧紧牵着郭齐玉的手,眼睛里满是不安和困惑。
“嗯,”郭齐玉应道,“承恩是不是觉得不习惯?”
虽然房东将所有家具都备齐了,但仍然感觉到一丝不舒适感,大概是还没有习惯,才走进来时,都还觉得这只是作客踏进了别人的家门。
“有一点,”承恩打量着四周,却不肯离开郭齐玉半步,“我们为什么要把书店卖了?”
“因为那里会修更多更高的大房子。”郭齐玉只能这样解释道。
“那我以后是不是见不着李朝天了?”这似乎才是承恩最关心的问题。
郭齐玉想了想,有些遗憾,“恐怕是的。”
见小孩儿脸一下垮下来,他急忙安慰道:“也不一定,县城离C市不算远,你们以后或许会见面的。”
承恩还是不高兴,C市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对于C市的印象几乎都只是医院难闻的消毒水味道。
“那我先把这里收拾一下,”郭齐玉搓搓手,“把我们的东西放进去,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啦!”
时值过年,郭齐玉花了三天才将屋里屋外收拾好,带着承恩出去采办年货。
其实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并不需要置办太多的年货,但郭齐玉还是欢天喜地地买了许多,又带着承恩去买了几件新衣服。
回家的时候,正好碰上他们的邻居出门。
是个面黄肌瘦的小伙子,眼窝都有些凹陷了,很没有精神地在楼道里吸着烟,等电梯。
见他们从电梯里出来,愣了一下,灭掉了手上的烟,朝郭齐玉和承恩笑了笑了,走进电梯里。
晚上郭齐玉听到外面有声音,打开门一看,正是那小伙子又回来了,比起出门那会儿看上去精神要好了很多。
见他开门,小伙子扬了扬手里的钥匙,跟他打招呼,“哟,新来的邻居,这儿很久没住人了,打扫肯定费劲儿!”
郭齐玉自我介绍了一下。
那人似乎没想要互通姓名,说了句,“我姓谢,回见。”就开门进了屋。
郭齐玉有些悻悻然,回过身,对身后站在厨房门口,还正端着一盘点心准备送给邻居哥哥的承恩笑笑,“哥哥进门了。”
承恩垂着头。
“要不,我们给他送过去?”郭齐玉提议道。
“好!”
但是敲了很久的门,门后面才稍稍开了一条门缝。
小伙子就在门缝后面,阴测测地盯着两人,“什么事?”
“哥哥,我们是新来的邻居,这是送给你的点心。”承恩举起叶子形状的瓷盘,有些怯生生的。
姓谢的年轻人这才有些不耐烦地“啧”了一声,将门打开,随手从后面拿出一个不知道从哪儿的抓娃娃机里抓的长颈鹿玩具,“谢谢小朋友,这是送给你的,小邻居。”
承恩看了郭齐玉一眼,才弱弱地收下,“谢谢哥哥。”
回到家,郭齐玉总觉得怪怪的,嘱咐承恩尽量不要去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