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夺心还爱-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草出来,又烧了一壶热水,把艾叶草扔进去,过了会儿,等水变了颜色,捞出艾叶草,接着又把一整包衣服都泡了进去。
    虽然在医院都洗过了,苏妈妈却不怎么放心。
    坐在餐桌上吃早饭的苏颂看他妈忙活来忙活去,忍不住插嘴说了一句:“人家医院都有消毒水,你这么折腾根本没必要嘛。”
    “我折腾是为了谁?”苏妈妈翻了个白眼,“消毒水不也有刺激,小白眼狼,也不知道这衣服到底是谁穿的?”
    苏颂举双手投降,“老妈最伟大!”
    到八点半的时候,苏颂和苏妈妈一起出了门,去找老师家要坐公交,苏妈妈一直看着苏颂上了公交才独自往市七中走去。
    坐在公交车上,看着两边熟悉又陌生的风光从眼前掠过,苏颂心里莫名的涌出了一股很奇妙的感情。
    市七中这一带是老城区,过几年的绿化建设会更加好,两边都会添上许多大块的假石,周围再种上一些鲜花,很漂亮。
    可是此时苏颂眼中纵横交错的电线网,两排高大的说不出名字的大树,构成了一张从泛黄到鲜明的照片,而他的青春从这里,再一次开始了。
    赵老师是A市书法协会的副会长,家里就住在协会后面,是书法协会里为数不多分到了房子的人。当时A市搞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放在书法协会和其他几个跟文学相关的协会上上,因此有些协会大门即使跟市政府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出示了赵老师给他办的出入证,苏颂从书法协会大门进去,走了大概十多分钟就到了住宿区,赵老师家就住在四栋四楼。
    这门号实在是不吉利,当时没人愿意住,赵老师却不在乎,挺身而出拿下了这套房,不然的话,房子说不定还没有他的份。
    按赵老师当时的原话就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平生又没做亏心事,哪怕半夜鬼敲门!”
    这个正直可爱的老师给苏颂未来的人生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给苏颂开门的是赵师母,她关心的问过苏颂身体如何之后放下心来,笑盈盈的指了指书房,对苏颂说:“子书已经来了,你进去上课吧。”
    “谢谢师母!”苏颂记得赵老师十分讲究长幼尊卑,于是朝赵师母鞠了一躬后才往书房走去。
    “子儒来了,字帖呢?”书房里放着几张小书桌,其中一个小书桌前面正坐着一个跟苏颂差不多大的小孩,一脸严肃的捏着毛笔,旁边站着个四五十岁的清瘦中年人,面容古朴,脸上架着副无框眼镜。
    这人正是赵老师,他见苏颂进来,平淡的打了声招呼,一开口就直接要作业。
    见到本人之后,苏颂原本的那些激动顿时消失,仿佛几十年未曾见面的鸿沟一下子就被填平了,早已习惯了赵老师作风的他也不多说什么,十分自然的把背着的小书包放下,从里面拿出昨天按照要求完成的两版大字。
    赵老师伸手接过去,紧接着就打开看了起来。
    正在学书法的小孩也不写了,跟着找老师一起看着苏颂,苏颂低头朝他看去,那人立刻就咧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问苏颂:“你好点了吗?”
    苏颂对他印象模糊,在赵老师这里上课一般都是一对一,也有很少几次时间安排不过来就是一对二,也许这个小孩以前跟他一起上过课,
    于是他也朝他笑了笑,“没事了。”
    “你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吗?”小孩又问。
    “收到了。”苏颂说。
    “哪个学校的?”小孩期待的看着他,大概是想碰到一个自己以后的同学。
    “附中。”
    “我也是!”苏颂一说,小孩激动地拔高了声音,脱口而出。
    赵老师看完字帖,瞥了小孩一眼,又看向苏颂,“子书,继续写。子儒,你跟我来。”
    小孩朝苏颂吐了吐舌头,只好继续埋头写字。
    赵老师收徒弟有个习惯,喜欢给人取字,同一批进来的第一个字相同,像苏颂就叫“子儒”,这个小孩则是被赵老师叫做“子书”。
    自从赵老师离开之后,苏颂就再也没有听人叫过他子儒,乍一听,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子儒?”赵老师在书房门口叫他。
    “啊?哦哦,我就来!”苏颂跟上。
    苏颂跟着赵老师到了他的卧室,里面很简单朴素,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窗台边上的大书桌,年份久远,边边角角都被磨光滑了,走进了还闻得到一股木香。
    书桌上摆着一排毛笔,都是好东西。
    赵老师要苏颂拿出一张宣纸来,看着他写几个字。这是打算给他开小灶?苏颂听话的摆出宣纸,用镇子压住,提笔写了起来。
    “我给你写一遍。”等苏颂写完,赵老师没说好也没说不好,拿出了另一张宣纸,从书桌上的一排笔中取了一支写了一句跟苏颂一模一样的话。
    苏颂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赵老师的墨宝在A市乃至全国都是很出名的,虽然他跟着赵老师上了好几年的课,但实际上看他下笔的次数却少之又少。
    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苏颂立刻集中了精神,一动不动的盯着赵老师走笔。
    手很稳,这是他的第一感觉,第二,赵老师写起字来就跟闲庭散步一般轻松,一笔一划看似随意,拼凑起来却严丝合缝,极其规整。
    写完后,赵老师把两张纸放在一块,乍一看好像差不多,看久了,就会发现苏颂的这幅有些不协调。
    具体是哪里不协调,又看不出来。
    “写字时技巧是一方,更重要的是心境。你的技巧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心境却平静不下来,你要记住,写字不是为了写出好看的字,而是要写出一颗平静的心。”
    苏颂若有所思。
    “好了,好好练习吧,你的进步很大。”难得夸人的赵老师毫不吝啬的夸奖了一句苏颂,原以为停了几天练习,书法应该退步才是,没想到苏颂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这孩子即使生病了都没有放下书法,看来是真的感兴趣,赵老师在心里欣慰的摸了摸胡子,恩,看来是个可造之材。
    接着在这之后,可造之材苏颂同学惊讶的发现,他的书法作业比原来多了好几倍!
    练了一上午的字,中午的时候,先来的那个小孩和苏颂都留在了赵老师家吃饭。在饭桌上,苏颂知道了小孩的大名:杨帆。
    杨帆自从知道苏颂以后要跟他一个初中之后就十分兴奋。附中对于大部分的小孩来说都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这也造成了考上附中的学生一个个都是高处不胜寒,难得遇到一个同境界的人,不发展一段友情简直是不符合常理。
    不过学霸的世界也是很单调的,杨帆小朋友和苏颂小朋友的话题就始终绕不开学校和学习两个点:
    杨帆:“咱们附一有入学考试,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苏颂=_=“还行。”
    “听说数学挺难的,还要考初中内容!”杨帆一脸老师真变态的吐槽表情,顺手夹了一口韭菜炒蛋放嘴里,“嗷真好吃!”
    苏颂震惊了,“还要考初中内容!?”
    “是啊,不然不好拉开成绩。你不会不知道吧?”
    苏颂_(:з」∠)_:我还真不知道……

  ☆、第009章

等到苏妈妈从学校回来的时候,苏颂就把从杨帆那里得到的悲惨消息说给了她听,苏妈妈也是没有想到附中的要求这么高,分班考试还涉及到了初中内容。
    “也是我的疏忽,附中的生源都是十分优秀的,小学内容难得拉出差距。幸好咱们提前知道了,到时候也有个准备,我明天去帮你跟我的学生借两本初一的语文和数学,还有几天时间你多看看,不过我想就算是考初中内容,应该不会太难的。”大概是为了测试新生们的好学程度吧。
    苏颂如临大敌的点了点头。重生之后,他的回忆也开始渐渐复苏,他记得当年他初中分班并没有分到附中的重点班,不过好在他学习认真,人也聪明,即使在普通班里,也进了年级前二十,到了中考时,发挥的不错,顺利的进了二中。
    不过时间过得太久了,当年的分班考试考了些什么内容他是真的不记得了,里面大概是有几道初中的题,不过当时他压根没有预习初中课本,在分班考试上摔了一个跟头。
    这次他提前得知了消息,人生在这里多出了一条岔路口,他是不是能够比上一次走得更好一些?进入了附中的重点班,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他可能可以选择比二中更好一点的一中,到时候大学或许也可以选择他向往已久的京都医大,而不是虽然也是名校但始终差了一线的本地医大。自重生之后,这是他第一次开始正视他未来的人生。
    不过改变这一切的基础还是基于他的成绩比上一次更好。
    苏颂在脑海中幻想了一遍自己的未来蓝图,顿时变得壮志凌云,浑身充满干劲,小宇宙燃起的熊熊火焰,急需学习的海洋来浇熄!
    于是吃完晚饭后,他把自己的碗筷往洗碗池一放,接着特别自觉地回到自己的卧室开始看书,那认真劲把苏秀岚看得一愣一愣的,儿子有出息啦!
    回到房间后,苏颂首先就把以前没做完的卷子拿了出来,现在时间不多,他不可能一本书一本书的复习,只能靠刷题来复习以前的内容。三年级以前的内容很少出现,那时候差不多都是认字和算加减乘除,顶多靠几道古诗文或文章作者的填空题,重点得全放在四年级以后。
    苏医生手里一张卷子接一张卷子的过,把当年备战高考的劲头都给拿出来写小学试卷了,没注意时间一下子就过了十点。
    期间,苏妈妈过来看过几次,看儿子学习太认真她也就没打扰,不过要照苏颂这种废寝忘食的复习法,说不准第二天人都还没从试卷里出来。
    这可不行,分班考试再重要也没有儿子的身体重要。苏妈妈过来催苏颂睡觉了。
    苏颂揉了揉眼睛,“怎么就十点了?我才做三张试卷呢,等我把最后一张做完再睡吧。”
    苏妈妈虎着脸抢过他的笔,“做完就得熬夜了,你还在长身体,听话,快去睡觉。”
    “那、那再背十分钟的语文书?”苏颂一想到他的大学梦,就觉得现在时间是过一点少一点,简直不够用,和苏妈妈讨价还价道。
    “去睡觉!”这回直接把台灯关了。
    摊上这么个铁面无私的亲娘,无奈的苏颂只好起身去洗漱。等他躺在床上之后,小孩子的身体很快就做出了反应,没过几分钟就睡熟了。
    苏秀岚卧室里的灯还亮着,下个学期他带的班就要升初三了,学习任务很重,她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教案,还有公开课的学习心得,这几天都得熬夜。
    到了十二点的时候,疲倦的从一堆资料中抬起头,捏了捏双眉之间,苏秀岚撑着桌子站起来轻手轻脚的走到了苏颂的卧室。
    现在虽然是热天,苏颂身上还是盖着一条毛毯,旁边的风扇开着最低档,有气无力的转着,热得苏颂的眉毛都浸湿了,越显得像泼了墨的远山,衬着一张粉白粉白的脸蛋像刚蒸熟的小包子。
    苏妈妈温柔擦了擦苏颂额头上的汗,拿起床脚的蒲扇给他轻轻地扇起风来,有了这股凉风,苏颂皱着的眉毛不自觉得松开,轻轻地舔了舔嘴唇,嘟嘟囔囔的说起了梦话:“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小子竟然做梦还在背古诗!苏妈妈也是醉了,好笑又心疼的看着儿子,忍不住伸手戳了戳他的小脸蛋,“妈妈的小宝贝。”
    扇了一会儿风,苏妈妈也是忍不住打了个呵欠,临走前,看了一眼苏颂又开始出汗的脸,想了想,还是狠心的没有帮他把电风扇调高一个档。
    第二天早上,苏颂提早了半个小时就起床了,为免被苏妈妈发现,窝在床上无声的背诵古诗。
    到七点的时候,他放下手里的书,打了个呵欠,看来一下子生物钟还是有点改不过来,只不过起早了半个小时也困。
    吃过早饭之后,苏秀岚见儿子又要回卧室看书,终于开始担心了,“你不要把自己逼得太死,考上附中已经证明你很优秀了,适当地出去玩一玩,别老闷在家里。”
    苏颂乖乖的点头,表示会将母上大人的旨意贯彻到底,结果目送着苏秀岚出门之后,他去冰箱拿了一盘荔枝,优哉游哉的又回了卧室,继续啃书!
    出去跟小男孩玩泥巴什么的,他真的没有这个闲情逸致= =
    大概十点钟的时候,家里的电话铃响了。
    苏颂伸着懒腰从书桌上坐起来,慢悠悠的走到卧室,接起了电话。
    “喂?”
    “好你个肉松饼,怎么才接电话啊!”电话那头的声音跟小炮仗一样,噼里啪啦的,把苏颂炸了个正着。
    愣了好一会儿,苏颂都没猜出这个人是谁。不过倒是记起了小学时候他有过这么一个“肉松饼”的外号,还是他的名字谐音是“酥松”,学习这个词的时候,语文老师特地举了个“酥松可口的肉松饼”的例子。底下一帮小学生指着他笑,从此之后,他就得了个肉松饼的外号了。
    回想起来,苏颂不禁感叹,原来他还有这么萌萌哒的一段岁月啊。
    “你是?”沉默了许久,苏颂实在想不起来,只好开口问对方的名字,出口之后还觉得挺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那边也沉默了,估计是被打击的不轻,过了好一段时间小炮仗才颤颤巍巍的开口,声音带着你怎么可以这么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委屈,“我陶海啊!才多久你就不记得我了!?”
    “没有,我跟你开玩笑的。”苏颂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谎,稍稍挽回了一点小炮仗的自尊心。
    “真哒?”
    “骗你干吗?你找我干什么?”
    那边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见苏颂没搭理他才委委屈屈的开口:“我从海南回来了,还给你带了一个特别与众不同的礼物,第一个就打电话给你。”
    潜台词是,你居然这么冷淡的对我,简直就是个渣男!
    苏颂囧了一会儿,放柔了声音,“谢谢你啊。”
    “没事儿,我们是好兄弟嘛!”小炮仗起死回生,一下子就欢快起来了,“出来玩不?”
    犹豫了一会儿,苏颂说:“不了,我还要复习准备附中的分班考试。”
    陶海怪叫一声,“你考上附中啦?真不愧是我陶海的朋友,三小的尖子生!”
    苏颂=_=:少年,你的前后顺序是不是不太对?
    “你猜我考上哪里了?”陶海又神秘兮兮的问他。
    苏颂想都没想,“附中。”
    “咦,你怎么知道的?”
    苏颂实在不想告诉他你爸爸给附中捐了一栋图书馆的事已经上新闻啦。
    陶海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情况,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情绪低落了下来,“估计所有人都知道我不是考进去的了。”
    想了一会儿,苏颂安慰他,“能不考就上附中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
    陶海的情绪更低落了,“你在挖苦我。”
    “我没有。”
    “那出来玩儿?”
    苏颂=口=:“好吧,去哪儿玩?”
    陶海一下子就嗨了,“去西江,那里的潮退了,留下了好多湿泥巴,咱们去堆房子吧!”
    苏颂=口=:“……我不是很想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嘟嘟嘟——”
    看着手里被挂断的电话,苏颂顿时愁肠百结。
    陶海是他的小学同学,两个人小学当了六年的同桌,除了第一次是老师分的以外,后来每一次都是陶海小朋友瞒着苏颂去申请的= =
    一开始,苏颂跟他玩得特别好,不过在某一次陶海邀请他去他家做客,苏颂目瞪口呆看着那一栋栋大的有些惊人的别墅,陶海一脸得意的告诉他“都是我家的”之后,苏颂就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起了陶海。
    陶海家太有钱了,有钱到让年幼的苏颂有点害怕。
    不过陶海却十分喜欢苏颂这个好朋友,即使苏颂疏远他了,也一直黏上去,直到后来到了初中,或许是苏颂的抗拒表现得太明显,陶海终于没有了以前的热情。
    后来对方高中就出国了,不过逢年过节的也会给他发条短信祝福他,苏颂却从来没有回过。一开始的想法只是不想联系,到后来也有因为愧疚而羞于联系的心理。直到陶海从美国回来,他也研究生毕业进了市一医院工作,那个时候两个人才因为同学聚会又有了联系。
    这一世,他还没有完全和陶海疏远,拥有了成年人灵魂的苏颂是不会想上一世那样中二,以至于错失了一个真心对他的好朋友。
    _(:з」∠)_玩泥巴就玩泥巴,作为修复友情的第一步……

  ☆、第010章

放下电话之后,苏颂想了想,又拿起来,播了苏妈妈办公室的号码。
    电话铃响了好久才被接起来,是一个陌生的女老师,“市七中初三年级组,请问有什么事?”
    这年头手机还不是人手一个的必需品,要联系上人挺不方便的,恰好这个时候苏妈妈又不在办公室里。苏颂自报家门后,那女老师的声音一下子就亲切了许多,“是秀岚的儿子啊,听说你前几天生病了,现在身体好些了吗?”
    “好多了,谢谢阿姨,我妈妈在吗?”苏颂汗颜,为什么他生病住院这回事人人都知道= =
    女老师:“初三学生要提前开学补课,初三班主任都去开会了。我帮你去叫她?”
    “不用了!”苏颂连忙叫住女老师,“也不是很重要的事,等我妈开完会您跟她说一声,到时候再打给我也行。”
    “那好,到时我给她说。”
    今天才八月五号,初三就要开学了,足足比初一初二提前了将近一个月,苏颂不由得为苦逼的初三和高三学生默哀。
    不过一想到自己上了附中之后,那短短半个月的暑假,他觉得到时候为他默哀的人一定更多。
    虽然苏颂不想打扰苏妈妈工作,不过女老师还是转头就跟苏妈妈说了苏颂打电话过来的事,于是,苏颂这边电话才刚挂下几分钟,又叮铃铃的响了起来。
    “妈?”开会怎么开得这么快。
    “是我,你找我有事吗?”
    “就是刚才陶海打电话给我了,邀我出去玩。”苏颂有些底气不足的说,苏妈妈其实也不是很赞成他和陶海走得太近,不是因为陶海家太有钱的原因,单纯就是出于不想让考试基本倒数的“差生”带坏自家小孩的心理。
    中国大多数家长的观念都一样,即使是老师,也无法做到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
    不出所料,苏妈妈的声音顿时就不怎么好听了,“你不是要在家复习吗?”
    苏颂耍赖道:“你上午还说要我适当地出去玩一玩儿呢。”
    深吸一口气,苏妈妈妥协了,“算了,你都这么大了,自己拿主意吧。”
    苏妈妈在不赞同又不得不妥协的情况下,最喜欢说的就是“随你”,或者是“你自己拿主意吧”,每当这个时候苏颂心里都会格外的心虚,好像自己违逆了妈妈让她失望了一样。
    心里有那么一瞬间的动摇,干脆跟陶海说句道歉,就不跟他出去了吧。但是一想到后来两人逐渐生疏的关系,苏颂的想法又坚定了下来。
    不过也不能把老妈晾在一边不管,他在电话里承诺道:“不会玩太久的,中午吃饭前一定回来。”
    儿子都这样说了,苏秀岚还能说什么?只能关心一句,“你们去哪里玩?”
    “西江。”苏颂有些羞于启齿,“……玩泥巴。”
    苏妈妈的反应很平淡,特别熟练的交代了一大串:“不许把衣服弄脏,回来之后要洗澡,手指缝要洗干净,不能有泥巴……还有,千万千万不能下水!”为了防止儿子阳奉阴违,她还特地摆事实讲依据,恐吓苏颂说:“西江底下漩涡多,每年都得死好几百个人,去那钓鱼的经常都能勾到几副骨头渣子上来!”
    苏颂=口=:那个钓鱼的是把挂猪肉的钩子拿去钓鱼了吧……不过这种我以前经常去玩泥巴的语气是怎么回事_(:з)∠)_
    不过为了哄母上大人开心,苏颂特别配合的摆出被成功吓到的表情,惊恐的说:“啊!真的好恐怖!我知道了妈妈,我一定会乖乖玩泥巴不下水的妈妈!”
    不管怎么说,最后还是搞定了苏妈妈,苏颂愉快的准备准备,下楼从自行车棚里推出他许多年没用过的坐骑,一辆黑色的凤凰牌自行车!
    苏颂怀念的摸了摸自行车,心情就像是从棺材里跳出来的吕布找到了自己的赤兔马一样!
    什么破比喻!苏颂满头黑线的吐槽了一句,把手里的塑料袋挂在车把手上,利落的翻身上马,不,上车,风驰电掣的出了职工宿舍的大门。
    西江离职工宿舍不远,事实上,现在七中这边都还属于靠近郊区的范围,不过等过几年郊区被大面积征收之后,七中这边的房价会节节攀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骑了大概有一刻钟,苏颂远远地就看见西江了,江面上干干净净的,现在西江上还只有一座桥,就叫西江大桥,不像后来,什么西江一桥、二桥、三桥……一座接一座的冒出来,与此同时,多出来的还有许多采砂船。苏颂觉得自己每到一个地方就能找到许多对比,既有回忆又有感慨,城市的发展速度真是日新月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