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他等了十年,只等到天才浪费了大好年华,悄无声息出现在论文署名之上。
“教授,你错了。”
就在阿诺德独自陷入埋怨情绪,沈明洲却坚定的说他错了。
“威廉热爱我们的祖国,为了热爱而付出,即使没有成果都会是值得的。”
阿诺德眼神定定的看着他,只觉得这个黑发黑眼温柔的孩子,在这一刻跟威廉无比相似。
邵炼离开的时候,曾经回答:在自己的国家待着,无论在哪一个领域生活,都会觉得幸福。
天真烂漫,无畏前程。
神情单纯得令阿诺德心生感慨。
正当他想要抹去这个话题,随便挑一个展台转移话头的时候,沈明洲忽然笑道:“而且,他很快会成为值得您骄傲的人。”
“不仅让您觉得骄傲,也会让您发自内心的觉得,我们的国家值得他的努力和付出。”
许诺来得突然,连带着仔细聆听导师缅怀的评审团们,都竖起了耳朵。
所有人都好奇邵炼这十年究竟在干什么。
没人知道,也没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沈明洲一句话挑起全部人的兴趣,一双双视线毫不遮掩的盯着他。
“你知道他在研究什么?”阿诺德迟疑的问道。
“是的。”沈明洲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瞬间,老教授和评审团视线都会说话,脸上写满了“快告诉我!”又碍于保密惯例保持着沉默。
老奸巨猾不过如此。
只要不是主动询问,他们应该也许可能就算不上是窥伺他国机密。
结果,沈明洲骄傲的说道:“他正在为我们国家研发医疗系统,等这套系统完全推广铺开,就能解决大部分人口的就医问题。”
答案出人意料,少年说得自豪,搞得评审团们都不好意思当面表现出困惑和质疑。
“啊……”
“医疗系统,这……”
“唔,沈明洲,你可以再说详细一点吗?是针对哪一方面癌症或者疾病的医疗系统?”
威特教授带有强烈的求知欲问道:“因为我是研究的生物医药,所以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威廉做的哪一种医疗系统?”
沈明洲感受到他们的困惑,却止不住他向别人炫耀邵炼的心思。
他说:“是基础医疗系统,未来将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普通居民生活必需品,如果要形容,就是能够入住每家每户、治疗常见疾病的人工智能医生,便捷推广基础医疗的同时,减轻医疗行业压力。”
未来轰动全国,令国际艳羡的医疗系统,由沈明洲说出来,竟然获得了万物系统类似的反馈。
“哦,听起来还不错。”敷衍的。
“原来威廉在做这个。”优越的。
“换作我的话,可以理解他为什么不愿出现了。”轻蔑的。
各式各样的评论,沈明洲本该习以为常,此时此刻心里升起了一种恼怒。
“各位教授,是对医疗系统存在什么误解吗?”
威特笑着出声说道:“没有误解,只是觉得威廉做的事情,过于……普通了一些。像我们做生物医药的,都是选择向癌症发起挑战、改变遗传重病基因,常见病症……也就是感冒、发烧吧,其实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能够完美的抵抗过去。更重要的是,美国这样的国家,大家都有家庭医生。”
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完美体现。
说起家庭医生的好处,威特能够从他们获得行医资格证需要整整11年谈起。
专业、负责,上门服务,比起沈明洲所说的人工智能医生可靠得不止一星半点儿。
“所以,你也不用因为我们的态度感到生气。毕竟,国情不同,美国不需要威廉的医疗系统。”
他的语气暗含着讽刺。
沈明洲听得出来。
对此,沈明洲只是微微仰头,直视这位身处美国上层阶级的教授。
“确实是国情不同。在中国,普通居民前往就近的医院,看诊一次简单的感冒发烧,75%以上的时间都在排队;在美国,相似的情况,只需要提前预约就会有医生上门或者居民自行前往门诊,不用现场排队等候。”
威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觉得沈明洲知情识趣,并赞赏的点了点头。
然而,沈明洲话锋一转说道:“但是根据美国医疗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病人预约家庭医生看病,平均需要等待24。1天。而在美国的一些人口14万左右的城市,预约等待平均时间为32天。”
沈明洲说道:“中国有一句玩笑话,叫做感冒发烧吃药一周就好了,不吃药得七天才好。24天的话……可能足够感冒发烧,好了之后休息一周,再病一次去看医生吧。”
在场的专家教授,听到等待时间数据,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早已不需要经历这样的等待。
人一旦到达某个高度,做任何事情,都无需等待。
哪怕是看病。
可是沈明洲没有打算放过这些嘲笑邵炼的高贵上层人士。
他说:“中国有16座城市人口超过千万,全国平均门诊排队时长2小时。然而,就是这两小时,威廉都不愿意他们多等。医疗系统全国推广之后,普通居民可以足不出户治疗常见病症,将排队的时间和资源,留给更需要的患者。”
数据列完,沈明洲归于平静。
他笑了笑,又觉得自己为了一个尚未诞生的系统站在这里争辩,好像有些幼稚。
他们评判威廉的付出,靠的是感觉。
然而沈明洲的骄傲,来自于数据。
资本主义优越的医疗体系,分派出了专业又严谨的家庭医生,仍让无数人在等待之中依靠自身免疫能力抵抗病毒。
如果不是专家们表现得过于失礼,触动了沈明洲的底线,他根本不会毫不留情的驳斥别人家的医疗习惯。
预约快还是慢,对他来说没有意义。
结束全球科技大赛,沈明洲立马收拾行李离开美国,绝对不多留一分钟。
就是病了,也要回家看门诊。
教授们哑口无言,在数据面前要是论起家庭医生的积极态度,那就是资本主义权贵特例。
无数双视线看向阿诺德教授,祈求这位见多识广的老先生,给他们一记强心剂。
然而,阿诺德教授在他们的视线里,笑得惬意开怀。
“对,这是威廉会做的事情。”
他不管那些老学生们的视线,心里只有他的威廉,“以前威廉病了,自己去预约医生,硬生生等了半个月时间,感冒好了,没去,还被扣了信用积分。从此以后,他病得再严重也不会再预约医生了。”
阿诺德最后一次缅怀邵炼的固执,说道:“中国的医疗便捷,威廉想用人工智能让它变得更加人性化,这是好事,也是我们人工智能研究者的毕生追求。”
“如果他能够将医疗系统在中国推广成功,我愿意去现场试试它是否有那么神奇。”阿诺德对沈明洲眨眨眼,低声说道,“至少,我认为这是改变民生的大事,只不过触动了医生的利益。”
苦读11年,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换作哪一个行业的高端人才都不会愿意接受。
阿诺德教授的出声认可,结束了这场短暂的争端。
他不再提邵炼,沈明洲也安安静静的陪着他老人家,逛一逛生物医药类的研究区域。
威特即使遭到了沈明洲的打击,在生物医药领域,仍是首当其冲的为老教授做起了介绍。
“这是专门研究解决遗传病基因的项目,旨在从基因层面寻找到遗传病隐患,并对它们进行监控切除,杜绝遗传病问题。”
他说完,站在展台前的亚尔曼,款款为参观者介绍自己的项目。
图表、病例、数据一应俱全,还有权威机构威特生物研究所的鉴定信息。
阿诺德教授听完,和在其他展台听完解说一样的态度。
或许是生物研究所的名字,让他多问了威特一句,“你的学生?”
“是的。”
阿诺德教授露出了一个了然的表情。
亚尔曼准备已久解说词,并未得到效果强烈的反馈,自然不会甘心就此结束。
他看了一眼威特教授,得到眼神许可之后,向阿诺德说道:“如果教授您有兴趣,我可以详细给您演示一遍测试遗传病基因的过程。”
电脑系统准备许久,就等着在大专家面前一展身手。
然而,阿诺德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相关,对于生物医药类纯属闲来无事随便看看。
他抬起手臂,瞟了一眼手表,“可我要去看沈明洲的无人机。快两小时了啊。”
拒绝得委婉,仿佛无人机是什么惊天动地大项目。
不容错过。
亚尔曼为了能跟评审团多呆一会儿,立刻激动说道:“无人机,您是说沈明洲那架‘龙’(dragon)吗?我也很想看看,可以一起去吗?”
他视线转向沈明洲,发出了同龄人强烈的暗示。
然而,沈明洲无奈的纠正道:“我的无人机不是龙(dragon),是蜻蜓(dragonfly)。”
亚尔曼:……
作者有话要说: 亚尔曼:F*K,中国人不都是叫自己龙的传人特别喜欢龙吗!叫什么dragonfly!
第32章
亚尔曼沉默的跟在评审团身边,听着阿诺德教授阐述着对无人机的期望。
刚才,他讲述了一个足够改变人类命运的研究项目,这位计算机领域老教授,不仅无动于衷,还表现出病理研究不如无人机的态度。
他怎么可能不生气!
全球科技大赛层层选拔,从州赛走到现在,亚尔曼身边围绕着无数的呼声。
遗传病能够完美攻克,让下一代儿童摆脱病症困扰,让拥有遗传病史的人自由恋爱繁育后代,多么伟大的研究!
多么具有突破性的举措!
比起那种只能在天上飞一飞,发回信息等着出动人力物力去解决困难的废物机器,好了千百万倍!
亚尔曼以为,行星奖稳操胜券。
不止是因为自己的导师威特身处评审团,也是因为他的项目真正能够拯救人类,名正言顺的配得上行星奖设立的意义!
现在,他看到阿诺德教授的态度,心情凉了一半。
万一阿诺德开口为沈明洲争夺行星奖,即使他不是评审,这群大赛的评判者们,说不定会看在老教授的面子上,开这个后门。
优越的资本主义不是没有关系圈。
只看关系圈够不够稳固,够不够重量级。
马克。阿诺德代表的科研界话语权举足轻重,任何的研究所和实验室,都需要他和他的学生协助,才能够顺利使用上符合研究条件的模拟程序。
邵炼能够在科研界站稳脚跟,凭借的同样是阿诺德的声望。
否则,一个中国人,想在美国轻松的读研读博、发表论文,还脾气古怪招惹同实验室的研究员,早就被人随意的处置了。
连声音都别想发出来。
在亚尔曼心中,邵炼无疑是幸运儿。
然而这份幸运,竟然继承在了沈明洲身上,着实惹人嫉妒。
他抬起视线,远远的看到了沈明洲的展台。
一群人黑发黑眼的中国人,哪怕穿着西装也让他嗤之以鼻。
“郭老师,已经充能结束了吗?”
“结束!”圆满完成任务的郭嘉良激动无比,“你测测数据就知道了。”
他将蜻蜓交给沈明洲,看到身边的老人,上去礼貌的自我介绍。
“您好,我是中国代表队的带队老师郭。”
阿诺德教授跟他握了握手,回应道:“我是马克。阿诺德。”
“啊,十分高兴见到您。”郭嘉良很明显不认识阿诺德,毕竟是全球科技大赛范围外的超级科学家,只听名字,他还真的没能反应过来。
没反应过来的代价,就是郭嘉良错过了跟国际顶尖科学家拍照合影的绝佳时机。
但是,他获得了与评审团逐一握手的好机会!
沈明洲在台前测试蜻蜓系统,经过充分太阳能照射的无人机,内部供能情况稳定,随时都能开始展示。
在操控蜻蜓之前,沈明洲将装有万物系统的电脑,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捕捉、传输、建模,完整的一套体系,才是完整的搜救无人机。
“阿诺德教授,这样的距离,您觉得合适吗?”他甚至询问老人,尽力想要照顾他衰老的视力。
阿诺德走得更近,说道:“合适。不用将我当作什么需要照顾的病人,要知道威廉从不会这么体贴。”
习惯了邵炼无微不至关怀的沈明洲,总是听到邵炼不够体贴、冷漠无情的评价。
他不适应,却无法为邵炼的过去辩白。
沈明洲仔细打开遥控器,按下了蜻蜓的启动。
心想:回家必然要好好的嘲笑一下邵炼,问问他那个年龄的时候,是不是正在爆发着天才专属中二病。
蜻蜓缓速上升,起飞。
所有人仰视这台轻盈的无人机,而阿诺德教授的视线紧锁在电脑屏幕上。
作为计算机专家,他保证,这台电脑上的系统,绝不是任何市面上的通用程序。
就在界面突然转换出三维透视建模,将会场的人体热成像清楚明了摆放在他面前时,即便是阿诺德,也止不住心头一颤。
太快了。
蜻蜓捕捉当前景象,到形成建模,不到三十秒,甚至更短。
对于一台救援型无人机来说,这样的响应速度梦寐以求。
如果这是他实验室的系统,阿诺德绝对会当场拆解,一点一点的分析系统的构架,理清楚到底是什么内核算法,才能达到这样的速度。
“这是搜救型无人机,远红外和三维建筑物成像都在电脑里,太阳能转换技术也是经由电脑类似的系统算法建立的。”
沈明洲将蜻蜓悬停,面对一群被无人机吸引的评审、学生说道:“世上确实存在这样的系统,超越当前系统性能,完美实现理论架设,将我们从狂热的硬件误区,带入低配高效的未来科技时代。”
再高配置的硬件系统,没有与之匹配的软件运行,一样是浪费性能。
邵炼的医疗系统是这样,太阳能转换技术模型是这样,蜻蜓也是这样。
当足够维持万物运转的硬件准备就绪,这套系统就能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潜力,将纠结痛苦的研究从缓慢的响应效率解救出来。
蜻蜓的震撼演示,已经用实例说明了沈明洲的实力。
评审教授在心里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见到了蜻蜓建模全过程,仍是克制不了激动的情绪。
要不是电脑前的人是阿诺德,他们恐怕早就抢起来了。
抢不到电脑,他们还能抢人。
“沈明洲,你这套系统内部构架基于的哪套语言?”
“这是邵炼帮你制作的吗?毕竟之前太阳能转换技术论文他是通讯作者。”
“也就是说,你在一个这样的系统里,建成了太阳能理论模型?对吗?因为我们没有这样高性能的系统,所以模型建不出来,是这个意思?”
评审们变得有些急切。
之前陪着阿诺德教授耐心闲逛两小时的优雅气质完全不见。
开玩笑,如果真的像沈明洲所说的那样,这套系统将改变世界!
要是专利还没出售给别人,他们只要立刻投资或者拿到相关数据,掌控的可不只是无人机领域、太阳能领域,而是整个世界!
那种见证比尔盖茨统治地球,谷歌占据半壁江山的期待感立刻就上来了。
评审们真诚的问题,将沈明洲淹没。
他敏锐的发现了大家的误会,立刻回到了最重要的事情——
“邵炼不是我的导师,他也没有参与这套系统。”
听到这句话,教授们并不惋惜,而是自荐道:“那么说,你还没有导师了?那我可以成为你的导师。”
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生物化学专业都参与到自荐竞争之中。
威特教授虽然震撼,但是因为沈明洲用数据打过他的脸,此时此刻,就是再震撼,他也会冷眼旁观。
这群家伙,来参加全球科技大赛果然心思不纯。
阿诺德在现场,还发什么导师邀请不是将目的摆在台面上,不知所谓吗?
他看了看亚尔曼。
那位优秀的高中生,并未被沈明洲的无人机吸引,在导师看过来的瞬间,投去了忐忑的视线。
“没关系。”威特抬手拍了拍学生的肩膀,“让他们争吧,再争,也必须遵守规则。”
行星奖,不可能因为全票通过,就颁给一台无人机。
哪怕是搜救的也不可以。
周围的惊叹、争夺,闹得沈明洲皱起眉。
他说:“我没有寻找导师的打算,也没有在美国读书的打算。我在国内过得很好,谢谢各位教授的,不用了,谢谢。”
他反反复复道谢,拒绝掉这些无端的热情。
难怪邵炼出门叮嘱他不要接常春藤剑桥耶鲁的邀请,原来是有先见之明。
“那么,你能跟我们研究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推广这套系统吗?”
这下,沈明洲拒绝得更加果断,“不好意思,这套系统已经卖给了邵炼,不会另外出售。”
更不会在成功推广之前,卖给美国的公司。
阿诺德教授关注着电脑上的系统,没有其他人那么强烈的抢夺欲望。
只是发出“真好啊”的感叹,然后默默的想到“可惜了”。
可惜不是邵炼的系统,要不然,邵炼消失十年做出这样的系统,仍会是他的骄傲。
“请你原谅我无数次的提起威廉。”
阿诺德的视线终于从无人机上落回了沈明洲,“现在,我可以客观公正的评判,未来的你可能会走得比他更远。”
至少邵炼十六岁的时候,刚刚博士毕业,满怀雄心壮志归国,没有做出过与沈明洲的蜻蜓相媲美的无人机,更没有自制出一套震撼业内的系统雏形。
沈明洲能够感受到阿诺德的失落。
作为一位心系学生的教授,邵炼的现状和消失的十年令他惋惜又伤痛。
但是,沈明洲难得郑重的说道:“阿诺德教授,我向您保证,不久的将来,您会在美国听到威廉的名字,从遥远的中国传来,带着全世界的惊叹和夸赞,荣誉满身。”
*
全球科技大赛评审团在进行一场争吵。
威特作为生物医药类的专家评审,正在跟一群工程类、信息学的专家讨论行星奖的获得者。
至高无上的荣誉。
万众期待的奖项。
当然应该归属他们拯救人类为己任的威特生物研究所!
但是,这群家伙,竟然不断提起沈明洲。
“搜救无人机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很适合行星奖啊。”
“而且那套系统如果做出来,影响不仅是无人机,连医疗研究也会产生巨大震动,影响力相当的大。”
“再说了,亚尔曼的遗传病基因研究,只是理论项目吧。”
威特站起来,严肃正经的说道:“是的,没错。”
“亚尔曼的研究只是理论,但是你们明白这项理论,可以给多少身患遗传病的患者希望吗?那是繁衍出健康新生命的希望,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自我救赎。”
“这样的项目,你们还能说出‘只是理论’的话吗?”
不能。
行星奖具有特殊意义。
亚尔曼的研究也有着传承未来的希望。
评审们保持沉默,视线瞟向坐在椅子里沉思的阿诺德教授。
他们可以因为威特的争论,改投亚尔曼一票,也能为了阿诺德教授的一句肯定,力排万难选择沈明洲。
阿诺德教授接收到了自家学生的热烈期待。
他手掌撑起太阳穴,终于在大家的视线里开了口
“约瑟夫,你之前说要邀请沈明洲参观你的实验室,请了吗?”
被点名的约瑟夫一愣。
他没有站在任何人一边,突然被阿诺德教授关注,严肃的眼神里透出了一丝茫然。
“邀请了,但是他拒绝了。”
约瑟夫作为诺奖获得者,还第一次如此受挫。
自然不会公开讲述这件事情。
哪怕有人问起,他也会傲慢轻蔑的回答道:“有这回事?”
强势挽尊。
然而,阿诺德教授亲自询问,他不得不说实话。
毕竟,实验室的远红外的操作系统,他还计划着邀请阿诺德教授或者教授门下得意学生,帮他重新调试成近似于沈明洲系统的效果呢。
阿诺德教授得到回复,沉思片刻,说道:“邀请中国少年参观你的实验室,可不能只邀请他一个人。”
“中国队伍团结、选手性格内敛,你得邀请他们整个团队。”
一群人在等他为行星奖花落谁家发表观点。
可阿诺德只关心一个学生是否受到邀请。
威特教授不得不出声争取道:“阿诺德教授,我们十分尊敬您,所以想知道您的意见。”
“我的意见?”
阿诺德教授站起来,背脊微微佝偻,双手背在后面,显得悠闲又恣意。
“行星奖的意义是鼓励学生们关怀生命的延续,致力于更多具有人情味的研究。我赞同并且支持这项奖项,也没有更改它象征意义的打算。”
阿诺德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他打开了大门,外界的灯光照出他满头银发。
“无论是现在的沈明洲,还是曾经的威廉,都不需要行星奖来证明自己。”
他们是新世界的开拓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