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老师点头,难以控制住惊讶。
他甚至想拍照发去教师群,广播全校:邵炼来听我讲历史了!
曾经邵炼的天才头衔,足够顾老师这个年纪人拿来举例说明中国天才的实力。
现在邵炼头衔变为老板,并不妨碍他们在课堂上随手举例,鼓励学生们为国为民。
整天讨论的大商人出现在面前,还要听他讲课。
于是,顾老师止不住自己讲解中国近代史的激情音调,连即兴举例都变得更加风趣幽默。
一堂历史选修,上得激情四射,连带着满堂学生都听得心情澎湃。
果然,有了重要人士突然出现,现场就会变成公开课一样,丰富有趣还能学到东西。
课还没完,顾老师上历史课的身影,与邵炼、沈明洲专注听讲的小视频,就公然发布在了网络上。
不愧是坐第一排的学霸,听一堂历史课,给人听出了国家级商业汇报的感觉。
严阵以待,毫不含糊。
网上翻来覆去的夸威廉爸爸和小明洲,闹了一整圈,省科大的教师们全知道了。
等校长赶到阶梯教室,顾老师正坐在预留空位上,与邵炼比邻而谈。
顾老师和邵炼相逢恨晚,能从中国近代史讲到世界科学技术史。
听得周围的学生伸长脖子,好奇的临听这场大人与大人之间的交流。
沈明洲撑着下巴,不意外邵炼能跟顾老师谈得来。
这位老板优秀的交流功底,与扎实的知识储备,足够他和任何人谈天说地,绝不冷场。
基础知识积累上,沈明洲差了邵炼太多。
文科的东西他根本没关注过,初中背诵了一堆内容,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用处。
直到邵炼将社会发展、技术革新串连在一起,沈明洲才意识到,他果然应该好好听课,补一补中国近代史。
历史课结束,邵炼和沈明洲还没走出教室,就受到了省科大校长的热情握手。
这位极力赞同伏院士收下沈明洲的校长,眼神里都是喜意。
如他所想,沈明洲成为省科大的学生,会为学校带来积极的正面意义。
不仅逃选修课的学生少了,连平时难得一见的邵先生也跟着来了。
校长说:“邵先生最近不忙的话,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学校开一场讲座?”
他们对邵炼慕名已久,真的见到了本人,自然想要接着学校的名义,尝试发出邀请。
讲座这种事情,邵炼当然是想拒绝的。
然而,如果说很忙,那他又怎么光明正大蹭课陪沈明洲,看看十八岁小朋友有没有早恋。
邵炼心思几转,客气笑道:“不忙,您帮我安排一下吧。”
伏院士完成实验检测,还没出实验室,带的博士连英才就给他汇报沈明洲学习情况了。
今天的历史选修课一如既往的喧嚣,微博一搜,还能看到邵炼陪沈明洲上课的热闹消息。
“邵炼?”
伏光耀微微皱眉,觉得这位邵先生,怎么都跑到教室去了。
“视频给我看看。”伏光耀接过连英才的手机,点开了微博发布出来的小视频。
不是全息手机发的视频,伏光耀看得有点儿吃力。
他微眯着眼睛,往后拉远距离,能够清楚看到邵炼专注仰视历史课讲师的模样,还能听到讲师抑扬顿挫的声音。
而沈明洲不仅在听,还握着笔,认真的在教科书的写笔记。
还好,他们不是去教室捣乱说悄悄话的。
“嗯,有好好听课就行。”伏光耀将手机还给自己的学生。
可是连英才面露难色,说道:“老师,邵炼跟沈明洲……该不会真的是同性恋吧?”
伏光耀直直的看着他,连英才霎时觉得自己说错了话。
连英才立刻补充道:“主要是他们关系太好了,不像是一般朋友。”
“有空多看看论文,多做几组实验。”伏光耀仍是那副严肃的表情,“沈明洲和邵炼是不是一般朋友,跟你的课题没关系,他逃课了或者作业没交再告诉我。”
连英才不好意思的笑,他低着头刷手机,说:“沈明洲连历史课都听得下去,怎么可能逃课啊……”
他刷着刷着,只见博士生交流群里跳出无数的“卧槽”,表情包一列一列的跟着刷,表达了他的同学们心里难以言喻的震惊。
他把99+聊天记录往上拖,就这么一小会儿,话多的人就能把聊天群给刷爆。
然而,连英才看清了他们讨论的消息,手机都差点儿掉了!
“卧槽!”
伏光耀皱着眉,看自己的学生。
连英才一脸难以置信,举着手机激动的跟导师说道:“邵炼要开讲座!专门讲论文撰写和投稿!”
省科大一则讲座消息,引发了全国大学师生的注意。
讲座主题: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
主讲人:邵炼。
即使邵炼回国后的发展,导致许多人的困惑和诧异。
但是,他横扫国际顶尖期刊,是当之无愧的国际论文霸主。
现在,论文霸主亲自教人写论文,看到消息的人眼睛都红了。
只要是做学术研究,没有人不会被论文撰写和投稿难到头秃,恨不得业内来一句指点,让自己的论文更容易通过审稿,顺利刊发!
于是,省科大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咨询电话,还要帮自己的教职工预留讲座的前排位置。
讲座消息发出去一天,他们零零散散就数出了超过两百的讲座参会名单,即将面对一个史诗级难题——
听讲人数太多报告厅不够坐怎么办?
仅仅只是感兴趣的人数,根本不会让他们如此惶恐。
真正让他们甜蜜又痛苦的是,想要参与这场讲座的,不止是省科大的学生教师,还有国内知名博士与教授!
本意面向学生们开展的讲座,规格瞬间拔高。
无数人怀着好奇与激动,想要奔赴省科大讲座现场,亲自听邵博士讲述:我是如何称霸《SCS》等国际期刊的!
而且,好奇的人遍布全球。
省科大第二天对外邮箱里,甚至受到了全英文的咨询邮件,来自遥远的太平洋彼岸。
中国一所高校将要举办的讲座,在美国也有了声响。
不少收到消息的人,诧异的传播着这个消息,“威廉。邵要在中国开讲座。”
“哦,他不是经常开吗。”听者不以为意,还觉得说这话的人表情过于震惊夸张,“介绍高科的新产品,做做演示什么的。”
说者立刻纠正对方的错误思想,“可他这次开的,是论文撰写和投稿讲座!”
威廉。邵的科研威名是靠论文打出来的。
横扫顶尖学术期刊,78篇论文堆起来的战绩令听者愣在原地。
普普通通的论文撰写和投稿讲座,怎么挂上了威廉。邵的名字,听起来像是要揭开宇宙奥秘,重塑地球文明一样充满吸引力的主题呢?
“哇哦,有直播吗?”听者感兴趣的问道。
“不知道。”
听者放下咖啡,来到电脑桌上,“那我得看看,美国到中国的机票。”
省科大的讲座,向来是不会准备直播的。
但是后勤看着一串名单,陷入深思。
前三排已经安排满了VIP的领导坐席,后六排全是国内教授、博士、知名研究员,再往后,排的是学校内部最需要论文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博士生。
一人一座的对应下来,学校自己的人都坐不下,更不用说开放给发来咨询邮件的国际友人。
然而,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没有直播也要开直播。
省科大为了更多学生,能够在讲座中受益,反复推敲,觉得学校是能够实现直播讲座的条件的。
唯一的困难,是必须获得邵炼同意。
所有人严阵以待的讲座,主讲人正在省科大宿舍,叼着棒棒糖咬出抽烟的酷炫感写论文。
沈大地主在他背后晃来晃去,只觉得邵炼不愧是熟手。
完全理解了量子推进器原理之后,他竟然能够流畅又随性的写出相应的论述语句,比沈明洲想的还要简单。
邵炼喜欢论文,跟论文打了多年交道,要给省科大的学生们讲一堂论文课,简直轻轻松松。
可沈明洲盯着他看了三天,好像除了写论文,邵老师一点儿也没给讲座留出一点儿时间准备。
沈明洲好奇的问:“你不需要写写讲座的演讲稿?”
“写什么演讲稿?实战出真知。”邵炼叼着棒棒糖,说话总裁风,“直接给他们现场走一遍论文撰写的格式和投稿流程不就行了,要什么演讲稿。”
邵老板连发布会都是说话不打草稿的。
区区讲座,有什么难的。
邵炼悠闲的把讲座当成聊天教学小会议,并没有把它当成什么隆重教学。
然而,省科大的电话打了过来,开口就问能不能直播。
“直播?”邵炼接到电话都透着困惑,“学校的百人阶梯教室坐不下吗?”
省科大已经将讲座地点从百人阶梯教室,换成了千人报告中心。
规模忽然盛大起来,要跟邵炼解释也破费了一番功夫。
学校师生比较多啦。
外校的博士教授慕名过来听讲啦。
还有国际友人咨询邮件已经在问怎么来省科大了总不好拒绝啦。
语气诚惶诚恐,仍旧活在“邵炼脾气超级冷漠无情稀奇古怪”的历史里。
各种原因搬出来,只有一个要求:会场太小,人数过多,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能不能开一场直播。
邵炼皱着眉听完,漫不经心的“哦”了一声。
现代社会,配直播也是标配,他又不是见不得人的大姑娘,直播就直播吧。
“可以,但是我讲座的时间不长,只是走走论文撰写和投稿的基本流程而已,研究生博士来看看就行了,老师们都对论文投稿流程很熟悉了,我要说的东西,对他们来讲没什么意义。”
对方只当他在谦虚,感谢感谢就结束了通话。
邵炼将棒棒糖咬得嘎嘣响,无奈的看向自家小朋友。
“省科大说我的讲座要直播,那我还是做个PPT吧。”
本想偷懒的。
就好气。
第109章
邵炼的讲座,省科大都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的焦点。
虽然省科大再三回复国际友人,这次讲座有直播,但是国际友人仍旧坚持说道好的没问题那么你们学校地址是多少。
普通学生老师们觉得,有直播就可以不用去现场了。
然而想去现场的人,当然不会只是因为想听听讲座,他们是想在现场获得提问互动的机会。
邵炼在任何发布会和交流会,都以商人自居。
商人不做研究,抱歉不谈科研,话题偏离了就不聊了吧。
拒绝三连,行云流水。
深得中国太极精髓,让人觉得无可奈何。
既然讲座叫做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那么就代表,关于学术论文的一切问题,都在讲座回答范围内。
直播监督,众目睽睽。
他们还不相信邵炼还能摆出一张“我是商人我听不懂”的表情,在广大中国师生面前闭口不谈。
大好机会摆在眼前,就算没有省科大热情接待,不少国际友人依然热情高涨启程奔赴中国。
哪怕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讲座而已。
由于自发前来的国际人士变多,省科大不得不向上报备,顺便请来英语优秀的研究生或者博士当志愿者,随时做好引导接待工作。
省科大从上到下忙忙碌碌,又是志愿者,又是千人报告厅,勾得一群本科生都好奇了起来。
论文离他们的生活还算遥远,大部分人没有走到需要论文毕业的时候,但是,他们都很爱看热闹。
邵炼开讲座已经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曾经的天才事迹洋洋洒洒列出了,全部都被论文题目占领。
凡是点进邵主讲履历表的人,都会被一堆题目轰炸到头晕,一串串的英文单词根本看不懂,唯一能看懂的,就是这些论文收录在了《SCS》《ARI》《MEL》等等国际顶尖期刊上。
“虽然我看不懂,但是我把省科大的直播间收藏了,希望他跟人民大会堂的直播一样给力。”
“省科大不考虑放弃那什么教育直播间,选择知名直播平台吗?没有看不起的意思,我只是怕教育直播间爆炸。”
“应该不会吧,又不是高科发布会,看的人不多的。”
“骚年,第一天上网吗?我跟你说,现在邵炼和沈明洲两个人在国内就是百万级别大主播,开播必定爆破直播间的那种!”
网民朋友对邵炼很有信心,对省科大的教育直播间很没有信心。
第一次做直播渠道的省科大老师,恐怕要经历直播间被人卡爆的恐惧。
就在他们啧啧啧惋惜看直播的学生们,必定要卡到怀疑人生的时候,省科大默默又更新了一条直播渠道连接——
知名国外直播平台,不搭梯子点进去直接404的那种。
网民朋友顿时迷茫迷惑加迷醉,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夸奖省科大与时俱进,还是照顾国际情绪了!
只好发出了国内群众的呼声。
“干啥啊?省科大你为什么发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网站!”
没办法,这是邵炼要求的。
因为经过国外消息广泛传播,阿诺德教授乐呵呵的表示,我也要听,我还不知道你发论文原来是有神秘诀窍的。
为了亲爱的导师,邵炼只好无奈的对省科大提出要求。
好在省科大堂堂科技大学,精通网络的高手如云,搞一场国际直播不在话下,保证满足阿诺德教授的需求。
教授要看,美国本土教授、博士跟着受益,纷纷兴起了熬夜计划。
与此同时,收录过邵炼论文的期刊编辑部严阵以待,直接用大屏调试直播画面,将邵炼讲座时间放在行程提醒上,确定了全员惨无人道的加班事宜。
就算远在昼夜颠倒的时差地区,他们也不能轻而易举的放过邵炼的直播。
别人是想学知识,他们是想听内容。
万一邵炼在讲座里揭发他们某些行为,他们还有时间立刻发出声明或者要求邵炼澄清,维护期刊的信誉!
哪怕是论文投稿,也是拥有默认潜规则的,但都是邵炼级别的研究者才有的特殊待遇!
如果邵炼把特殊待遇,当成了常规操作,大庭广众的宣扬出去,他们还做不做国际顶尖期刊了!
“其实我们可以稍微提醒一下威廉。邵。”天真可爱的安东尼同志,给出了资本主义建议,“让他不要提及我们的审稿时间和相关要求。”
然而,主编投来了社会主义的目光。
他说:“那我们期刊在威廉。邵眼里,可能就变成‘审稿慢还要求多’了。”
虽然已经十多年没有收到过邵炼的投稿,但是上次《ENE》的论文震撼业内,各大期刊编辑内部已经传开了。
邵炼投他们家,只有一个原因:过稿迅速。
从那以后,《SCS》给各个教授温馨提醒:我们过稿也很迅速,不信你们投一投!
顺便还给邵炼十年不变的邮箱,发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我们家,过稿快!酬劳高!要求不复杂!专家审稿会派专员跟进!绝不拖沓!
如果邵炼真的坦然直白的公布解释说明邮件,他们就必须得行动了。
至少,要在圈内声明一下,教授我们对您也是相同待遇,不是只给邵炼开后门。
国内国外都向邵炼投来了炽热的目光。
然而,邵炼花了1小时做PPT,剩下的时间全部拿来写论文。
沈明洲的推进器理论如同建立在虚空之中的海市蜃楼。
宏伟壮观,引人入胜,但是难以实现,他必须完成整个量子体系的理解之后,才能够下笔,确实是一项充满困难的挑战。
幸好,邵炼拥有丰富的类似研究项目的经验。
直接抛开无法论证的部分,指向能够实现的推进器理论,顺利在讲座前完成了论文的修改。
“这样就行了?”沈明洲本想说邵炼写得快。
但他想想之前太阳能的论文,好像写得更快。
邵炼点点头,说道:“这不是能够在当前实验条件下重现的研究成果,我们只用写给懂的人看就行了,不用去说服看不懂的人。”
他明白沈明洲尽善尽美的小固执,但是论文这件事上,本就没有什么尽善尽美。
“等到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后,真空零点能获得重大突破,时代自然会证明你是对的。”
邵炼曾经大部分论文的研究内容,离奇程度远超这篇论文的阐述。
它们都能够顺利刊发,被时代证明正确,邵炼更加有恃无恐的相信这篇论文会被顺利收录。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讲座开始。
邵炼整理仪表的时候,都还在想,阿诺德教授在直播里见到这篇论文一定会非常高兴。
这是真正意义上,他和沈明洲的合作论文。
沈明洲提供量子推动器原理,他转述成为论文语言,双人合作,并列第一作者,应该比高科发布的项目,更让教授满意。
毕竟,教授是希望他做理论研究的,而不是成为一位商人,站在发布会的表演舞台,去演示一项商品的重要性。
讲座当天,省科大从校门口拉起了指路牌,一路引导外界参会人员,到达千人报告厅。
沈明洲兢兢业业做好助手工作,帮邵炼调试演示PPT,还被邵老师指挥得跑上跑下,端茶送水。
“这就是助手工作。”邵炼特别喜欢沈明洲为他忙碌的模样,“我在阿诺德教授那儿读书,也会干这些杂事。”
沈明洲把泡好的热茶放在他手边,斜眼瞥他,“你怎么好意思拿自己类比阿诺德教授。”
邵炼勾起笑,很给面子的端茶品茗,“我这是拿我类比你。伏院士哪天心血来潮想要使唤你,你笨手笨脚的怎么办?会被老师嫌弃的。”
“伏院士才不会跟你一样。”
沈明洲说完,把他挤开,顺手给PPT换了更清楚的底色。
自从成为伏院士的学生,沈明洲除了读书写论文,还没有收到过其他指示。
毕竟伏院士收下博士生和助手众多,端茶送水打下手的事情,还轮不到他这个还没获得进入光量子研究院许可的人。
他有一点点遗憾,又觉得大学生活轻松。
不用挂名学校,却做着实验室打杂的工作,起早贪黑的学习知识然后帮人解决实验问题,最后却连署名都没有。
沈明洲已经无法清晰的回忆起曾经的痛苦,只记得眼前的轻松。
当他认认真真帮邵炼搞好了投影之后,听讲座的人也差不多进场了。
不一会儿,沈明洲发现了自己的导师。
伏光耀对邵炼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但他对邵炼有点儿好奇。
邵炼是莫高阳的外孙,从小天资聪慧令人称奇。
也许,他们相似的消失时光,曾参与过相同的项目。
伏光耀和邵炼是不可能碰面的。
如果要按时间的递推,大约在伏光耀退出项目三年后,邵炼才开始接手某部分工作,最终和他一样,徒劳的结束了任务。
伏光耀看着邵炼年轻的侧脸,只觉感慨。
他还未升起具体点儿的悲春伤秋,沈明洲就看了过来。
“老师!”沈明洲眼睛都闪烁着光芒,小跑的动作惹得短发微翘,“您来啦。”
“嗯,来看看。”伏光耀板着脸,神色却温柔许多。
说不定这个孩子,也会接替他们的工作,消失在众人面前。
只是不知道,他重新出现的时候,研究是持续进行,还是能够顺利结题了。
沈明洲是典型的有了导师忘了邵炼。
伏光耀一来,他就陪伴在导师身边,汇报自己的论文进展。
初稿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交给伏光耀看看。
伏光耀却摇了摇头,“等你刊发了,我再看。”
沈明洲愣了愣,下意识的看向邵炼,再回头过来,点了点头,说好。
小动作在伏光耀眼里有些突兀。
但也足够说明这孩子对邵炼的信任和依赖。
明明伏光耀还没看论文呢,已经笃定了论文上,一定会有邵炼的名字。
讲座参会人陆陆续续进场,躲在后排的研究生们和国内直播间观众一起,发出来了没有见识的声音。
“这真的是一场论文撰写和投稿的讲座吗?为什么我看到好多老外!”
“难道是学校的外教?他们来体验生活?”
“不不不,听说很多人从美国来,专门要见邵炼。我们邵老板在美国,是魔王级别的论文作者好吗!”
谈论文他们可能不行。
聊八卦可以刷爆扣扣群。
讲座还没开始,无数入场的外宾给邵炼美国求学史镀上了一层金边,闪闪发光。
镜头一转主讲人。
邵炼西装革履,细边眼镜的形象自带王霸之气。
直播间外行观众肃然起敬,没想到我们的威廉爸爸,宝刀未老,开讲座也能叱咤风云。
所有人都等着邵炼语惊四座,谁知道他中规中矩的亮起PPT,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演讲机器,阐述了当前时代论文投递的三种方式。
专家推荐、网站提交、期刊约稿。
他讲述的撰写根本不在立意和研究点上,而是在投稿的格式要求上。
比如专家推荐函和邮件发送的格式。
还有各大国际论文网站提交常见步骤,以及忽略不计的大佬特权期刊约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