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看这副沈明洲做出来的智能眼镜。
  它不仅拥有墨镜和平光镜款式,还拥有了最为出色的模特!
  无论是戴在沈明洲脸上,还是戴在邵炼脸上,都能完美无缺的展现出两位人士的精英气质。
  媒体一吹,网络群众的对比图就来了。
  沈明洲身穿西装,站在行星奖领奖台上的模样,尚带稚气未脱的青涩和稚嫩。
  如今,墨镜、运动衫,微笑和邵炼聊天的神态,带着时间磨砺与科技镀金的从容自信。
  对比图,不止有沈明洲,还有邵炼。
  曾经邵炼博士毕业典礼上的老照片,都给翻了出来。
  他戴着博士帽,眸子明亮,神情严肃。
  十六岁的孩子罢了,却透出超越年龄的冷冽,和周围笑容满面的博士毕业生形成剧烈反差。
  可现在,重返美国的邵博士,戴着从沈明洲那儿换来的浅银色的镜框,形象时尚得符合一切人对科技精英的想象。
  令人诧异的,还是他的温柔笑容,根本找不到天才少年不通人情世故的影子。
  “哇哦,我可以理解为威廉。邵为离开美国感到麻木,为回归美国感到快乐吗?”
  特别资本主义的贴金话语,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甚至有网络媒体发布简评,用邵炼博士毕业归国的沉寂,来赞美资本主义科研的自由与民主。
  高举民主气质的媒体,始终不肯放过挖掘社会主义黑暗,与资本主义光明的机会。
  他们大肆评论,气焰嚣张。
  不过片刻,就传入了中国人民的内网。
  “靠?我就觉得不该去帮他们忙。没看过邵炼在国内每天笑着上新闻的样子?这也能转进如风?”
  “邵炼笑得开心明明是因为有沈明洲,他不笑也是因为没有沈明洲,会不会写新闻啊,不会写把笔给我!”
  国内人民强烈抗议,顺便开始搬运沈明洲和邵炼的合影,力证威廉。邵在中国只要和小沈同学在一起,他就是这种笑法,跟平时模式化营业微笑完全不一样!
  然而,群众呼声还没扭转媒体的偏见,邵炼本人的推特就发了声。
  “贵国媒体角度清奇,联想丰富,既然这么优越,我们也该计划着早点回国,为社会主义继续奉献终生了。”
  态度一出,线上线下反应迅速。
  政府方面急得嘴角起泡,联系媒体删评论、发布道歉的行动迅速。
  他们倡导言论自由,但是不代表他们不会顾及邵炼的感受。
  国内人民还在义愤填膺,下一秒就收到了最新进展。
  邵炼推特谴责,媒体删评道歉。
  政府义正言辞表示:媒体态度不代表政府态度,我们永远秉持中美友好原则,期待与威廉。邵和高科公司展开合作。
  高科突然有了排面,邵炼一句话就能引来政府发声。
  群众在国内诶嘿嘿的捧起瓜。
  真情实意的感受到了国富民强底气足的骄傲和自豪。
  啧啧啧,高科还是应该去一去的,不去他们怎么知道,美国这么怕邵炼呢。
  曾经的天才少年一统江湖的传说,终究只是传说。
  现在见到了现场版叱咤风云,人民群众瞬间不生气了。
  援美就援美叭,反正我们也从美国手上拿到了那么多技术专利独门配方。
  反正,美国也只能拿到量子忆阻器芯片和万物系统了。
  《未来家园》,我们还是拒组美国!
  群众网络上的精神胜利,背后充满了美国政府熬夜打点一切言论自由的苦心。
  他们是真的怕邵炼了。
  这位天才从小到大的任性脾气,科研界的历史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经验教训。
  再不慎重一点,邵炼完全可以留下一堆头秃的美国研究员,堂而皇之的把沈明洲带走。
  说不定,理由超级充分。
  人来了,系统教了,PPT课件留了,专利技术都拆开给你们看了。
  还学不会?
  建议重修计算机语言入门。
  政府人员心有余悸。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教导研究员学习万物系统的不是邵炼,而是脾气温和的沈明洲。
  热衷上蹿下跳为资本主义开道的媒体不懂,政府随行人员心知肚明。
  万物系统可不是一套PPT,就能教会的东西。
  沈明洲要是走了,LA系统大灾难随时可能重演!
  LA系统成为了美国各个阶层的心病。
  只盼望万物系统能够重塑政府声誉,挨过换届选举。
  万物系统智能便捷,那是政府决策高瞻远瞩。
  一旦系统出了故障,那是中国势力居心叵测。
  如果在伟大的安民计划里,爆出了研究团队撤回中国的乱子,新账旧仇算起来,民意支持率怕是得急速暴跌。
  还好,沈明洲无比靠谱。
  政府专员密切关注实验室,随时获取最新进展。
  沈明洲进入美国实验室第一天,拯救了所有陷入折磨之中的研究员,将中断的实验研究恢复了起来。
  第二天,他熟练的开始万物系统授课,研究员们重新学习万物系统的代码、算法,试图掌握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规则。
  第三天,心绪浮躁加班到秃顶的研究员,熬夜拿出了完整的反馈报告,明确的告诉政府——
  系统原理简单、功能完整强大,确实是当前最为先进优秀的人工智能。
  反馈报告内容详尽,终于可以从美国需要的各个方面,充分论证万物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语句朴实,未加赞赏,却能看得政府专员视线蹭亮。
  不愧是俄罗斯与美国为敌都要和中国合作的人工智能。
  如果能够完美掌握万物系统创造原理,创造出独属于美国,超越万物的人工智能,美国重回世界霸主地位不过是时间问题。
  政府翻着报告,觉得万物系统值得他们牺牲的一切代价。
  并且,在洋洋洒洒的评述结束,报告最后的缺点、缺陷,只有一句话!
  看报告的人心绪激动。
  只有一句话缺点的报告代表着什么?!
  代表他们完成人工智能系统再创造任务指日可待!
  代表美国可以完全展现万物系统的所有优点,还不用担心核心数据库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
  三天时间。
  他们冥思苦想、殚精竭虑数月,竟然三天之后,就不用再受到邵炼这种傲慢冷漠忘恩负义的美国博士的无情对待了!
  激动的心情难以克制,脑海里浮现出智慧美利坚的美好未来。
  终于,他们的视线落到了一句话缺点上。
  “遗憾的是,除了沈明洲,没人可以再创造一个等同于万物系统或者超越万物系统的人工智能,至少经过我们的初步估算,近年内不太可能。”
  一句话而已。
  能让灵魂步入天堂的人,瞬间如坠地狱。


第148章 
  万物系统反馈报告,一晚上能够发往各个部门,成为所有人的噩梦。
  他们都等着沈明洲来美国解决系统问题。
  现在系统问题解决了,但是,仍旧无法实现伟大的美国梦。
  跟当初他们独自研究得到结果一致。
  使用万物系统不代表着掌握它,重造一套类似万物系统的人工智能,花费的时间足够让美国再换一次总统。
  此时此刻,霍克十分想友好致电俄罗斯。
  歪,伊万诺维奇吗?当初中国给你们弄的万物系统,你们到底学会怎么仿制了没?
  政府很忧虑,实验室研究员很快乐。
  盲目繁重的工作,在沈明洲进入实验室之后,变成了愉快的学习。
  只有真正的加班人士才知道,用工作时间学习是多么奢侈又幸福的事情。
  每天,沈明洲尽职尽责讲述万物系统编码规则。
  有空还会给他们说说智能眼镜的构造,拓展一下脑机接口的新世界。
  沈明洲对美国工程师的态度,和对待高科、俄罗斯的工程师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每隔几天就要开出新的材料清单,经过层层递交,送到霍克先生的手上。
  清单满是复杂而专业的词汇,看得霍克头痛。
  他做的是外交,而不是研究。
  霍克皱着眉问:“上周不是刚采购了一批试剂和镜片?”
  “沈博士说用完了,不合适,所以还要再买。”
  霍克一直知道科学研究是一项烧钱的工作,但是沈明洲让他知道了什么叫烧钱之最。
  每一份清单,都精准指向研究所、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下手毫不含糊。
  霍克不得不再三联系科学院,动用政府关系,请各位实验室、研究所看在即将全面推广的万物系统面子上,出售一下研究材料。
  幸好要材料的是沈明洲。
  科研人员大多对于自己的研发成果视若珍宝,政府摆出官方态度,请求协助,只能得到冷漠回应。
  三催四请之后,霍克终于坦白是沈明洲做实验需要对方的研究材料测试,才能得到一丝响应。
  还怪他不早说。
  实验室的人,拿到材料清单,冷漠拒绝的态度三百六十度大转变。
  他们一看清单,就知道沈明洲测试的东西大约是智能墨镜,而不是万物系统。
  液态光学材料、纳米凝色印迹聚合物,多种专业材料聚在一起,可以完美形成一层可变色镀膜。
  实验室一直在从事相应研究,始终没有得到突破和进展。
  沈明洲身在美国,抬手就要材料,看起来,他们停滞不前的研究可以得到新的帮助。
  于是,霍克的头更大了。
  新材料实验室回复:愿意提供清单上的材料,条件是让他们的人,加入沈明洲的研究项目中。
  怎么这群人,都要谈条件的!
  不务正业的沈明洲,每天都定时定点授课。
  万物系统调试工作全部放手交给美国工程师,空闲时间拿来研究智能眼镜如何在墨镜与平光模式切换。
  实验试剂和材料废了一大堆。
  政府还没能沟通完毕,拿到他最需要的液态光学材料,却来了一位熟悉的大人物。
  “霍克先生?”
  沈明洲来到美国,大约和这位怒气冲冲的可怜先生见过不少面。
  他们在俄罗斯的针锋相对,换到了美国领土,只剩下霍克单方面的忍气吞声。
  霍克无奈的看向沈明洲。
  这么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好像温润无害的小孩儿,怎么开口不是伤害美国政府的颜面,就是要他去面对傲慢研究员的讨价还价。
  “沈,你开的清单,遇到了一点儿小麻烦。”
  霍克还没说具体什么麻烦,沈明洲就露出了怀疑的表情。
  作为一位善于察言观色的政治家,霍克觉得面对沈明洲,他真的很为难。
  他还什么都没说,沈明洲的脸上就差写上“美国政府不可信任”几个大字了。
  “我先向你保证,这绝不是我们的要求,而是新材料实验室提出的要求。”霍克急切的说出一切,如果可以,他想闭上眼睛,“你要的什么液态什么纳米,他们不能白给,钱买不到的,他们得派人来跟你一起研究,保证你没有浪费资源!”
  天知道他说出这句话多困难。
  这时候哪怕沈明洲刁钻刻薄讽刺政府无能,他也必须忍了。
  为了国家,为了民主,这点牺牲不足挂齿。
  然而,沈明洲偏了偏头,困惑问道:“那您同意吗?”
  “我?”霍克难以置信,“我同意?这不是应该你同意的事情吗?”
  沈明洲在他心里完全是锱铢必较形象,智能眼镜虽然只是一个小玩意儿,也涉及复杂的专利和隐私问题,他敢越俎代庖同意,估计明天沈明洲就要开始看回国机票。
  沈明洲没有霍克的敏感心思。
  他只觉得,美国还是挺大方的,居然给材料还愿意给助手。
  “既然让我决定,那么请您安排对方带着材料明天早上准时过来。”
  沈明洲学会了美式耸肩,“毕竟,我也是很需要人手帮忙的,这边实验室都是系统程序方面的研究员,他们不懂光学材料。”
  认真学习的研究员们,心里满是痛苦。
  他们学习万物系统已经很努力了好吗,谁会跨界研究材料学?!
  兼修也会选数学!
  得到了同意,霍克一阵恍然。
  他还等着沈明洲嘲讽“美国人趁机窥探商业机密,连智能眼镜都不放过”之类回应,结果沈明洲同意得那么轻松。
  而且,他还脱下了实验服。
  在霍克诧异的眼神里,沈明洲说道:“今天我要提前下班,去大学听邵炼的讲座,霍克先生,您开了车吧,麻烦送送我。”
  把霍克当司机使唤,沈明洲一点儿也没打算客气。
  邵炼回到了母校,应邀开了一场讲座。
  小范围的面对在读学生,没有直播。
  常春藤名校的学生们,见过的伟大科学家、奖项获得者数量繁多,邵炼来了,只不过是想悠闲惬意的和师弟师妹们聊一聊,从研究者到企业家的转变。
  他说:“严格来讲,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作为一个研究者,我这几年的研究项目屈指可数,毕竟我已经决定成为一个企业家。现在看来,我做得挺成功的。”
  医疗系统并未获得美国认可。
  万物系统不算是他的研究成果。
  邵炼光辉的研究历史,随着自己的论点逐步被其他人证实,似乎光芒逐渐的暗淡下来。
  能否因为论文获得荣誉得到嘉奖,并不是他的研究目的,他享受的是研究理论、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
  邵炼谈得更多的,还是科技的前景,和高科的发展方向。
  他的言论里夹杂着招揽人才的期望,鼓励着所有愿意参与到未来科技研发推广项目里的学生,加入高科。
  成为老板之后,想法格外不同。
  邵炼的讲座好像对外宣讲招聘会,也只有他浑身光环能够让全球骄傲的校园精英们,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临听邵炼的蛊惑。
  高科,将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级顶尖科技企业。
  凭它所掌控的万物系统、全息技术、光量子研发专利、新型脑机接口,就能叫持有反对意见的人老老实实闭嘴。
  也许是邵炼规划的未来过于不可思议,也许是威廉。邵的光环仍未褪色。
  提问环节举手的人数众多。
  他们围绕着邵炼论文里的大量研究抒发自己的困惑,以至于之前疯狂强调自己是一个商人、一个企业家的邵炼同志,又披上了威廉。邵的外衣,耐心细致的跟他们讲:多读论文,读不懂建议再多读几年。
  学习压力空前重大。
  学霸感受到了学神慈爱视线注视,默默的坐了回去。
  他们想问科学技术,邵炼只想回答济世经商理论。
  任性的威廉。邵脾气,再过三百年也不会变,他又不是来开班授课,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讲述论文上全写了的东西。
  终于,一位口音浓重的印度学生,问了一个不涉及科学内容的问题。
  他问:“威廉。邵,你发表过的论文里,最值得骄傲的是哪一篇?”
  邵炼记忆力出众。
  他名下已经有了八十篇论文,遍布各个研究领域,可他认真思考起来,仍是只有那篇商用量子共振加速器的阐释令他满意。
  因为那是尚未得到证实,却一定会实现的研究。
  完美符合他的研究喜好,并且,上面有着他和沈明洲共同的名字。
  邵炼勾起笑,正要回答,视线的余光里,找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那人表情专注,戴着浅银色眼镜,撑着下巴和他的视线撞在一起。
  蓦地露出淡笑,眉眼都随之勾起笑意。
  “稍等。”邵炼忽然站了起来。
  他三两步走下舞台,在报告厅的最后一排找到了沈明洲。
  藏在人群里打算安安静静听邵炼讲座的沈明洲,就这么见他一步步的,带着所有人的诧异视线走来。
  报告厅的声音骤然吵杂。
  坐在最后一排,认真临听曾经世界级研究天才的言论,完全没有察觉另一位天才就在自己身边。
  “沈明洲。”
  “Dr。沈。”
  “明洲。沈。”
  各种口音夹杂着不同称呼方式,伴随着两个人的身影,交错响起。
  邵炼毫不避讳的牵起沈明洲的手,走回报告厅舞台之上。
  话筒的声音清晰,报告厅在座的所有学生,都能听到邵炼笃定的话语。
  他说:“最应该让我感到骄傲的,不是任何一篇论文,而是遇到了沈明洲。”
  “他带我逾越了难以逾越的高峰,抵达了无法抵达的彼岸,作为曾经的研究者,作为现在的商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
  因为,是沈明洲于困境之中让他窥见一丝熹微,终究见证了破云而出的万丈光芒。


第149章 
  邵炼的讲座没有直播,网络上仍有文字转述。
  全球各地精英院校都有中国学霸的身影,报告厅坐满了张口吃狗粮的留学生。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一开始就不应该相信这是一个普通的讲座。”
  见多识广留学生,开始了祥林嫂式悔恨。
  舞台之上,邵炼和沈明洲成双成对,只有台下听众还是踽踽独行。
  他们不仅没有另一半,还没有智能眼镜。
  所有人的视线,都变得无比热烈。
  学生们果断抛弃了邵总,对沈明洲发起了学术提问。
  沈博可比邵博温柔多了,有问必答,理论简练而清晰。
  大家听完哦哦哦的好像懂了许多知识,仔细一回想……又好像什么都没懂。
  因为,沈明洲的研究横跨了各个领域,在场学生们充分仰视了学神的光芒,心里渐渐升起了对威廉。邵的理解与尊重。
  原来,邵炼叫人多看论文是不想说出事实打击群众自信。
  大家都是常春藤精英,为什么沈明洲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流畅,他们却连某些专用词汇都没听过呢?!
  热衷全世界刷新消息的国内人民,晚了大约一小时,就见到了邵炼讲座观后感完整版。
  国产学霸谢邀,人在美国打字。
  写出来的观后感全是中文,总有一些英语单词突然出现,让人重回中英文夹杂的精英嘲流。
  然而,这一次,人民群众嘲不起来了。
  毕竟国产学霸观后感的英文词不是too年轻too森破,而是“沈博说他准备用Cyclic voltammograms实现LOM…SiCp和nano…TiO2的融合,可我一点也听不懂啊啊啊抓狂我给常春藤丢人了!”
  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歌都能闭着眼睛听的人民群众,在这样的中英文里,感受到自己白学了的英语。
  他们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想给校园精英一点温暖,却发现自己的双手微微颤抖,和当时在场的学霸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有一种体贴,叫威廉。邵不谈研究”。
  最终,网民朋友默默抬起手,在国产学霸的微博下郑重写道:“您辛苦了。”
  这一定是沈明洲无差别攻击,误伤了国内友军。
  他们脑内迅速忘记那一堆单词,愉快的在网上翻起讲座流出来的照片。
  学渣为什么要去尝试读学霸的观后感?
  是照片不好看,还是邵沈不够帅?
  比起遭到降智打击,果然还是照片看得人赏心悦目。
  只不过,有点儿撑,关上照片,灵魂里都回荡着一股狗粮的甘甜。
  连英才网上消息收得快。
  在沈明洲身边兢兢业业做师兄的经历,让他熟练的跳过所有专业词汇,快速浏览了一遍学霸们的讲座反馈。
  连英才刷完全网的转述,内心毫无波动。
  哼,这群愚蠢的留学生啊,还是缺少了社会主义的毒打。
  像他这样经常给沈明洲跑腿查文献的人,听到这些听不懂的东西,完全已经波澜不惊,处之泰然了。
  唯一令他愁眉苦脸的,还是两个人的合影。
  舞台之上,并肩而立,怎么看怎么像科学搭档,在他眼里却跟老夫老夫没什么区别。
  和他想法一致的人不在少数。
  网络舆论的风向从未停过,简直把沈明洲和邵炼当成了神仙眷侣,心里已经给他们颁发过结婚证了。
  连英才日常搜集沈明洲动向。
  但是面对一张张照片,陷入深思。
  他到底应该给老师看呢,还是不该给?
  连英才的思考持续到晚饭后。
  伏光耀抱着猫,看着新闻联播里热情报道中美新合作的消息,忽然出声,“明洲说智能眼镜要有新功能了啊,用美国的液态光学材料,切换墨镜和平光的模式。”
  连英才心头发紧,问道:“师弟给您发了消息?”
  伏光耀说:“我在网上看到的。”
  伏光耀不逛微博,但是《未来家园》游戏里,能够直接从玩家账号看到绑定分享的消息。
  他经常会溜达到沈明洲的建筑区,顺便看看沈明洲微博晒猫。
  但是,连英才保证,沈明洲绝对没有在微博发什么智能眼镜新功能。
  他多了一嘴,问道:“老师在哪个网上看的啊?”
  “微博啊,邵炼不是开讲座了吗?”伏光耀看他眼神透着奇怪,“微博上一搜全是。”
  微博不仅一搜全是讲座消息。
  显眼位置还是高清组图,里面满是邵炼牵手领沈明洲上台,散会后给沈明洲整理衣领的亲密模样。
  随便点开一条,他都能看到“社会主义兄弟情”“我又重新相信爱”在前排高亮好吗!
  连英才稳重了一整天的心态,终于瞳孔地震。
  老师绝对是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