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幽灵作祟-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逸筠凑过去,勾着手指挑起段思坤的下巴,打量了一番:“也倒未必,虽没有闺阁女儿,却还是有个翩翩浊世公子一位。只是不知公子可有心上人,又是否愿意与本王共度良宵呢?”
段思坤伸手把那只占便宜的手打下去,瞪了他一眼:“只是良宵一夜,王爷还是找别人吧。恕微臣不奉陪。”
逸筠看着人有了气色,也不再轻浮调侃,正色道:“本王自然是愿意千百个良宵的,这不是怕段二公子腻歪了本王么?”
段思坤白了他一眼,不再玩笑:“王爷倒是赶巧,今个露重,新摘得茶也未曾失色,算是有口福了。”
“那本王便沾沾段二公子的福气。”
瞧着白皙修长的手指摩挲着杯沿,俊逸的脸上也带着几分闲适,逸筠越发的心里发酥,忍不住笑道:“段二公子这一手茶艺惊为天人,本王倒是还未曾见过。”
段思坤眉梢微翘,借着茶盏白气勾出几分魅惑姿色:“今儿个不就见到了么。”
逸筠点头:“是啊……越是见到了,才越发觉得自己是捡到了个宝贝。”
“王爷怎么就确定,这宝贝就是自己捡到了的呢?”
逸筠眉峰一敛,一瞬间竟有煞气一闪而逝:“那这宝贝倒是想让谁捡呢?”
段思坤不急不躁,轻吹了下茶叶,笑道:“有缘者得之。”
话音一落,手猛地被人拉住,不留神便被人从桌子另一边拉过了线,直直拽进怀中,“本王可不是个讲理的人,若这宝贝不识趣,本王只能硬抢了。”
段思坤软了身子靠在逸筠身上,笑道:“啧,今日才知,原来以温和闲散扬名天下的逸王爷也是有大脾气的。”
逸筠凑着他脸边,呵着气轻笑:“呵,本王的好脾气只是做给别人看的,段二公子还是莫要来挑衅才是。”
段思坤眉梢一扬,眼中流光连转:“那本公子倒要瞧瞧,王爷这脾气有多大。”
话音吞没在唇齿间,勾缠的舌尖与其说缠绵,倒不如说是交战。攻势猛烈却不防守,不相上下。屋中温度节节攀升,旖旎又不失温存。
“啧……风流一世的逸王爷,竟是甘愿于臣纠缠不清么?”
“乐意之至。”
☆、106|Chapter104
誉王林景焱皇子中行二,却是位分低的媛嫔所出。且出生不久,媛嫔因为生产时耗尽了身子,早早没了。本按照规矩,应该是送到皇后身边抚养。只是皇后身体一直虚弱,受不得孩子吵闹,先皇这才许了贤妃请愿,将二皇子送到了贤妃膝下抚养。
誉王与七皇子自小相伴,感情就算比不上亲兄弟,却也是比之其他人要好上不少。初听闻誉王归京,七皇子就特地请见了几次小皇帝,想让人住到宫里来。
只不过……
萧迟摸着下巴看着下面送上来的密报,似笑非笑。
虽说感情深,但是皇家水混。这七皇子当誉王是哥哥,但誉王……可未必还把七皇子当弟弟看。如今局势未稳,誉王又进了京。不知道,这贤太妃是会踏踏实实帮誉王为自己谋求一份表面的富贵,还是拼一把扶助自己儿子,搏一搏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至于……安分的呆着?
别说萧迟不信,估计有个眼睛脑子的,都不会信吧。
勤勉殿,小皇帝心不在焉地翻着眼前的折子,频频看向身侧矮案旁的司然。
大殷国师不同于其他国家,只负责求雨问天这类虚无缥缈的事情。大殷国师一脉可参政,如同寻常朝臣那般参议进谏。而司然更是担着先皇遗命,有了辅国的身份。
故此,御案之下,专为司然设了一张矮几,只要小皇帝同意,司然便会在一旁陪侍,指导小皇帝执政。
开始的时候,司然也倒没什么顾忌。小皇帝批奏折的时候,他经常会在旁边指点一下。只是自打有了逸王那出事之后,司然便不会主动插手国事。除非是小皇帝来问,否则轻易不开口。
小皇帝或许也察觉到了什么,除非是真的难以决策的事情,否则不会再来粘着司然。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小皇帝又开始频频召司然陪侍办公,时不时也会那些重要或不重要的政事来试探司然。司然虽然有所察觉,却也没有什么表示。
不过现在这时不时望过来的目光实在是太显眼,司然就算想装作看不见也不行了。
在小皇帝的目光再次探过来的时候,司然猛地一抬头,和那略显心虚鬼祟的目光直直撞上。小皇帝立刻欲盖弥彰地低下头,手下朱笔连动,看起来极为忙碌。
司然迟疑了一下,还是开了口:“皇上……可是有什么问题?”
小皇帝手上一顿,沉默了许久才道:“二皇兄请奏西南河道重建一事,国师觉得,此事该当如何……”
大大方方的一个借口偏偏说的犹犹豫豫,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临时抽出来的借口。
司然笑着摇了摇头,暗叹:终归还是个孩子。
想了想,回道:“誉王封地位处西南,河道重建一事派给其也未尝不可。只是如今局势未稳,还是有所防备才好。”
小皇帝眼睛一亮,瞧着司然愿意与他细说,顿时半是用心请教半是借此修复关系,扒着问题开始不放:“二皇兄手中人脉不浅,岳家靖安侯府虽不如以往,却也算是望族重臣。国师以为,该当如何防范?”
司然笑了笑,“皇上不必太过担忧,誉王即便是有了心思,也不敢真的大张旗鼓。靖安侯府虽是望族重臣,但静安侯却是个明白人,不会轻易掺进来的。想必这次重建河道之事,誉王最多不过是想借着打入户部工部,以此重新插手朝堂。若是胆子再大点,说不定还想借此机会捞上些暗财。”
瞧着小皇帝脸色还算正常,便知道他自己也想到了,顿了顿,便接着道:“皇上该忧心的,是会不会有人借着誉王的手,来做螳螂之后的黄雀。”
小皇帝面色一沉:“国师的意思是,背后还有人不安稳?”
司然轻笑:“皇上毕竟登基时间尚短,又没有借着登基之时的新火整顿,自然还有人以为,皇上只余仁政,而无铁腕。没了震慑,他们又怎么会不活了心思?”
小皇帝思索了一会,又问道:“那国师觉得,朕该防范的……有谁呢?”
司然眉梢一动,反问回去:“皇上觉得呢?”
小皇帝望着司然的脸,沉默了半晌才把‘景王’两个字吞了回去,却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接口。
司然看着他,半晌才无奈地摇了摇头:“皇上,疑人不用的道理,臣说过不止一次。如今皇上已登大统,日后定然还会面对无数次这种事情,今日臣不妨就将话说开了吧。”
“景王非嫡非长,又从来不是个有大心思的人。若说让他忠于皇上为国效力,臣不敢打保证。但那些不该有的心思,想必景王也是不会有的。景王爷与誉王爷不同,皇上不必忧心。”
捏着朱笔的手一紧,小皇帝看着司然,问道:“国师缘何如此肯定?”
司然笑了笑:“先皇既然委派了臣辅佐皇上,臣必当倾尽全力。而与皇上有异心的人,臣必然也不会与他深交的。”
殿中沉默了许久,小皇帝没再说话,卸下心思专心批奏折。一场谈话,算是无疾而终。
直到夜幕渐沉,司然告退离去,小皇帝才放下朱笔,望着忽明忽暗的烛火神色不定。
是因为没有异心,才与他深交。还是因为想与他深交,才……一心为其开脱呢……
小皇帝和司然的这一场谈话,没有任何人知晓。但第二天下朝之后,小皇帝破天荒的召了景王留下。
萧迟背着手在偏殿等着,一点着急惶恐的意思都没有。面上虽然一派温和,脑子却是转个不停。
小皇帝看不惯他,这是肯定的。加上与司然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小皇帝恐怕恨不得让禁军十二个时辰盯紧了他。那么这一次来找他,是为了摊牌,还是为了……联手?
萧迟也不是个傻得,自己手中的力量自然也能查得出来誉王的动作,顺道还查出来不少背后那人的动作。只是小皇帝没有表态,他自然也不需要有什么行动。反正人不是冲着他来的,他一点也不担心。
没一会,小皇帝换下朝服,带着几个近侍进了偏殿。萧迟笑眯眯地起身行了个礼,并不急着开口。
小皇帝上上下下将萧迟打量了个遍,才道:“皇兄与国师有几年未见了吧,想不到如今再次相见,竟是比从前还要近上不少。”
萧迟眉眼见笑,丝毫没有不对劲的情绪:“久别重逢,自然是愿意多聚一聚的。莫不是耽搁了皇上给的差事?未曾听国师提起过,倒是臣大意了。”
小皇帝皱了皱眉,终于懒得和他兜圈子。手随意搭在御案上,望着萧迟道:“国师与朕说,这朝局未稳,多的是人活了心思。只是这些人中,却一定不会有皇兄你。国师这般信任皇兄,倒是皇兄的能耐了。”
萧迟笑了笑:“那皇上是觉得,臣有负国师的信任?”
小皇帝沉默了很长时间,才道:“若你肯助朕稳定朝局,你与国师之事,朕不会在插手。”
萧迟嗤笑一声:“我与国师之事说到底只是私事,皇上您又以什么立场插手呢?”眼见着小皇帝要发怒,萧迟不紧不慢地开口:“为皇上分忧本就是臣子之职,臣自当尽力。”
至此,初步的联盟基本达成。
兮颜殿。
誉王背着手站在正殿里,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没过多久,一声稚嫩地童声自身后传来,带着点惊喜和雀跃:“二哥!”
誉王回过身,看着长到自己胸口高的七皇子,笑了笑:“七弟。”
两人还没来得及叙话,屏风后面便绕出个端庄华贵的女子,瞧着不过二十多岁的模样,却风姿摇曳又隐隐端着气势。
誉王见到来人,赶忙见了一礼:“儿臣见过太妃。”
贤太妃神色不变,挥手让人将七皇子带了下去,皮笑肉不笑的开口:“誉王殿下归京已久,今日倒是想起来来这兮颜殿了?”
誉王赶忙讨好地笑了笑:“儿臣虽入京已久,却接连忙碌着大事,又不好随意进宫。这才寻得机会,来看太妃。”
贤太妃未在说什么,敲打了一句便没再提这事,转而道:“听人说,你朝皇上递了折子,请旨修建西南河道?”
誉王浑身一僵,无奈地点了点头:“西南河道大半拢在我封地内,有了皇上的旨意,我也好将这事办妥。”
贤太妃轻笑一声:“誉王殿下倒是好胃口,一入手便想着拿下户部工部两处了。”
誉王尴尬地轻咳了一声:“太妃多虑了,不过是为了皇上办事。”
“得了,你也不必和我来这套虚头巴脑的。此事合情合理,皇上定然不会拦着你。如今你已是有了封地的王爷,想做什么自然方便得很。你七弟年岁尚小指望不上,我也只能仰仗着你。”贤太妃垂眸瞧着自己染了花汁的甲面,轻声道:“河道修建耗资巨大,又与两部人多方接触。要做什么,便放手去做。能帮的上的,我也自然会助你。”
誉王闻言笑开,恭恭敬敬地拜下:“那……儿臣便多谢太妃了。”
瞧着誉王匆匆离去,贤太妃扬了扬唇角,眼中一片冰寒讥讽。
☆、107|Chapter105
下人送上誉王和贤太妃的话时,逸筠正和萧迟聊着这次重建河道的事情。两人瞧了一眼纸上的话,顿时齐齐笑了。
逸筠撑着脑袋笑个不停,边笑边问:“你说,这都是一个人的儿子,怎么这脑子就差这么多?你二哥是不是小时候让门夹了脑袋,才蠢成这副德行?”
萧迟淡定地喝了口酒,答道:“反正被夹了脑子的不是我,关我什么事?”
萧迟内心想:谁知道这家伙为什么这么脑残,反正又不是真是我兄弟。哪怕就真是,蠢成这样我也不乐意承认。
逸筠乐不可支地点头:“也是,和你的确不大一样。不过你当着司然的面,可是没比他好多少。”
萧迟一挑眉,还嘴回去:“别光说我,你在段二公子面前也没见着机灵到哪去。”
两人斗嘴斗得开心,一旁的下属一脑袋茫然:“王爷……这……”
逸筠笑着摆摆手:“让人盯着就是了,他们乐意做什么就做。我倒想看看,他们能做到哪一步。”
下属得令退下,萧迟托着腮看逸筠:“就这么放任不管?”
逸筠啪地打开扇子扇了扇,嗤笑:“人言道坐山观虎斗,何况我们看的是两只笨熊。不用你我出手,他们自然就能把自己玩进去。”
萧迟笑着摇了摇头,没再接话。逸筠一思索,道:“贤太妃看来是要舍了誉王这条道投石问路了,下一步,估摸着就要打国师的主意。你提点着点司然,莫要让他着了道。”
萧迟撇撇嘴:“她还不敢动司然,最多不过是想着法子拉拢。照然……司然的脾气,怕是不会给她脸。”
逸筠咂舌:“不是我说,你家国师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硬。看着小小年纪眉清目秀的,怎么就是个顽固不化的性子呢?”
萧迟得瑟地一挑眉:“我家司然那是立场坚定。”
话说两头,司然近日来颇为忙碌,一时之间别说与萧迟见面,就是平日里自己休息的时间都少了不少。好不容易得了一日空闲,司然还没来得及做自己的打算,兮颜殿的下人先上了门。
“国师大人,贤太妃命小的来传个话,近日里殿中总有些鬼祟莫名,搅得太妃娘娘心神不宁。若是国师有空,劳烦国师随小的走一趟,替太妃娘娘卜算一番。”
司然敛眉沉吟了一下,心底十分不想过去。
国师一脉不是空口白牙的江湖骗子,卜算预测驱灵辟邪的本事自然是有的。但是后宫之中,这种事一般都是宫妃们的把戏,国师一脉素来不喜搀和。
可如今来请人的不是寻常宫妃,而是仅次太后的贤太妃。去了,或许会沾染上什么,但若不去,恐怕更是会让人拿了把柄。
思索了一番,司然站起身道:“容公公稍待片刻。”
回了内院,司然迅速写了一道短信。借着换衣服的空当,召来管事老七:“将这信递给太后娘娘你便回碧涛阁来,无论太后是否有所动作,你都不要跟着同去。”
老七心中感念司然的回护,认真应下:“是。”
整好外袍,司然闭了闭眼。
若这次太后肯出手,那便是贤太妃自己的主意,借着太后的面子,自己必然会抽身出来。但……若是贤太妃与太后一起的打算,那恐怕……这趟浑水,自己不淌也不行了……
兮颜殿。
贤太妃乃是先皇最为宠爱的一位妃子,也是先皇在位四十多年唯一能与当初的皇后如今的太后相争锋的人。当年,贤妃入宫不过三年,便晋升为妃,寝宫正殿更是先皇亲手所提,名为兮颜,可谓荣宠至极。
司然抬眼看着大殿上方的牌匾上,那还有些熟悉的字迹,心内一片平静。
没人知道,上任国师善于描字,尤其是先皇的字体,更是无人能看出分别。而这兮颜殿三字,所有人都以为是先皇荣宠,亲笔所提。却只有司然知道,那是先皇当时不甚在意的随口一说,却是自家师父提笔碾磨,挥毫而就。
司然至今还记得那日的场景。
笔下的字是先皇习惯的字体,却字字诛心,如用尖刀刻在了执笔之人的心头。
那是司然拜入上任国师门下,第一次看到天人之姿一世淡然的师父,潸然泪下。
敛去眼中的情绪,司然随着内侍走入大殿。方一入大殿,司然就停住了脚步。
国师乃是朝臣,除非近亲否则不可随意与宫妃见面。就算是太妃,平日里若是有什么不得不见的理由,也须得隔着屏风幔帐说话。
而这一次太妃见他,莫说有屏风幔帐,在这大殿中竟然连侍从下人都没有几个。
司然不再上前,隔着距离施了一礼,问道:“不知道贤太妃唤臣来,是有何要事?”
贤太妃摩挲着茶碗轻笑:“早听闻国师得上任国师真传,于驱灵辟邪有大心得。本宫这些时日礼佛诵经,却仍是心静不下来。便想着让国师来看看,是否这殿中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司然面色未变,淡然道:“贤太妃得先皇荣宠,这兮颜殿自然有先皇庇佑,必然不会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贤太妃一噎,盯着司然半晌未语。许久后,贤太妃抬手又将不少下人挥退,只余了几个心腹在。随即扶着身边嬷嬷的手,缓步走近司然。
“国师大人为了大殷劳心劳力,可惜皇帝似乎并不领情。若是换了本宫,可是早就寒了心了。”
司然垂下眼,却没有半分做低姿态的意思,语气平淡:“为人臣子自当竭尽全力,妄自揣测上意实乃大不敬。”
贤太妃嗤笑一声:“好了,国师大人不必在本宫面前做这副样子。谁人不知,这皇上仰仗着国师登上了高位,如今位子坐稳了,却又开始怀疑国师。难道……国师大人当真没有一点不甘?”
司然退了一步,退回礼貌而不唐突的距离,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皇上并未与臣隔心。倒是贤太妃,后宫不得参政乃是历代的规矩。不知贤太妃如今这番话,又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
贤太妃怒地险些失态,忍了又忍,才冷哼一声:“国师大人倒是忠心,只是不知,你这忠心在皇上看来,又是怎样一番虚情假意。今日你来了我这兮颜殿,传到皇帝耳朵里,你猜猜那小皇帝,又会是如何想的?”
司然合了合眼,淡声道:“皇上的心思,臣,不敢妄测。”
贤太妃还想说什么,殿外突然传来一声传报。
“禀太妃,太后宫里来人说,要请国师大人前去一叙。”
贤太妃咬了咬牙,撑着笑意道:“既然太后有请,那国师就快去吧。”
司然垂眸告退,未再多开口。
看着司然转身离去的利落,贤太妃几乎咬碎了一口牙。
“那个老不死的!先皇在的时候她便处处踩着理来掣肘我。如今先皇不在了,竟然还这般与我过不去!也不知这皇帝在位于她有什么好处,竟然值得她这般维护!”
老嬷嬷赶忙拦下她:“娘娘慎言!”
贤太妃冷静了一下,道:“罢了,既然不识抬举,就莫怪本宫没有提点他。”
老嬷嬷迟疑了一下,道:“娘娘……国师近日来咱们宫中的事,知道的人不少。若是国师回去与皇帝说了,那可……”
贤太妃冷笑一声:“今日本宫请他来,可是用的光明正大的理由。倘若他真的脑子缺了去和皇帝说了实话,那皇帝要先怀疑的,也不会是我们。我且要看看,到底是谁先倒霉。”
太后虽然是为了解围,但既然信送到了,司然于情于理也该着去一趟太后宫中。
太后自入宫以来,身子就不大爽利。如今不过四十多岁,便已经老态龙钟,气虚体弱。与不过三十出头的贤太妃相比,与太后见面,自然就少了那么严重的男女大防。
司然进了太后宫中,便恭敬地施了一礼。
当年他入宫时不过五六岁,如今的太后当时的皇后不止一次提点过他。在他眼中,太后不止是国母,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辈。
而且先帝在世之时,太后从未因着先帝为难过自己师父,甚至有几次还开导过心思郁结的师父。比之先帝,司然更敬重这位太后娘娘。故此,虽然国师一脉自太祖皇帝起就被赦免了所有大礼,司然却仍是恭恭敬敬地礼仪齐全。
太后也十分喜欢司然,如今瞧见了,自然是稀罕的不行。转念想到了司然送来的信,忍不住叹息。
“如今你在宫中算得上是树大招风,今日有誉王,有贤太妃,来日必然还会有其他人。皇帝年龄毕竟还小,许多事都会想的不甚周全,身为人臣,不光要学会忍,还要知道谏。你可明白?”
司然点头:“臣,明白。”
太后点点头,随即又叹了一声:“想当年,你师父与哀家第一次见面,比你如今也大不了几岁。这一转眼,竟是……哎……”
司然垂着头,沉默不语。
太后拉过他的手拍了拍,感叹道:“先皇有他的难处,你莫要记恨着。如今你即是国师,肩负帝师一任,切莫辜负了先皇所托。”
☆、108|Chapter106
重建河道之事由二皇子主持,朝中议论不断。尤其是新帝一脉,几乎就差在朝上就冲小皇帝说出防止二皇子得民心、结官员这种话。
而出人意料的是,向来对新帝忠心拥护,且心思细腻计划周密的国师,这一次并未发表任何意见。无论是朝上还是私下议事,都仿佛并不想去理会这件事。任得他们吵得天翻地覆,国师大人都稳如泰山,巍峨不动。
内阁首辅涨潮君是辅佐了先皇一辈子的老臣,如今近七十的高龄却丝毫没有糊涂的迹象。不仅如此,在许多事情上,涨潮君的提点还能让他们的计划和想法更为完善。
首辅张大人一辈子没佩服过几个人,头十几年勉强还算得上是年轻冲动的时候,让上任国师压得出不了头。心中那点不服气,被一次次的震惊消磨,最后全然成了崇拜和尊敬。师父给的压力还没过,徒弟一眨眼就长大了,连口喘气的机会都没有,就接连让他心服口服。
索性,这小国师虽然青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