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启明星探案集-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之妇,而且相识日短,太过直白的调侃也不大得体。

    沈素音即点头道:“就是的,林先生,拜托你务必帮我找到他,至于酬劳您尽管开口,素音绝不推辞,”又对苏海星道:“你要那旗袍的缝制工艺,找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他把衣裳一针一线缝起来的。”

    两个人见她突然激动起来,面面相觑,印象中这个女人一向是很淡定的呀,这反差太大,那楚楚可怜的模样连苏海星看了都心碎,端起椅子坐得她近一些,挽着她胳膊:“放心吧,我家这位,找人还是有一套的,是吧?”说罢两人一起看着林启。

    林启哭笑不得,就一个老家地址和一张素描画像,难度也不小了,苏海星怎么就这么揽下来,往自己肩膀上一搁?

    只是这会儿被两个大美女水汪汪的眼睛瞅着,实在是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半个“不”字都说不出口,特别是沈素音双目流波、眼带期盼,别说是男人了,女人看了恐怕都不忍心拒绝,只得硬着头皮道:“我尽力而为,这事办得八字还没一撇,那酬劳什么的还是日后再说吧,这样,我明天先去安徽走访一下,我估摸着得有三天时间吧。”问苏海星:“你要先回上海么?”

    沈素音当即插口应道:“我跟苏妹子也投缘得很,我丈夫这几天也不在家,不如就住在我这里吧,等你回来,放心吧,住我这半点差池都不能有,怎么样妹子?”

    这回林启和沈素音两人又一齐转头看向苏海星,苏海星一愣,暗暗好笑:“得了,又到我这了。”她还从来没有跟自己两个孩子分开这么长时间过,只怪自己刚刚大包大揽的,以为踢给林启就行了,只得暗自苦笑着答应了。

    下午,林启自己先回上海,苏海星住在沈素音那里确实放心得很,衣食住行都有人伺候着,某种程度上讲,比在上海还要舒适,她也正好和沈素音切磋一下技艺。

    回到家里,费恩问他:“星怎么没有回来?”

    林启简单说了一下,又道:“我明天一早也要走了,去安徽一趟,你要一起么?”

    费恩看了他半晌,问道:“那阿曼达和丹尼怎么办?”

    林启这才想起还在上学的两个孩子没人管了,他爸妈倒是也喜欢这两个混血孩子,只是林建军和吴秀敏都不会说英语,两个孩子也正在学中文,还说不利索,照顾起来实在不方便,只得道:“好吧,那这次我还是一个人吧。”

    简单收拾了一下,还是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先坐高铁从上海到芜湖,三个小时后下车,再转乘到无为县的大巴,到了无为县再换车,在二十个镇两三百个村庄中,连问带询的终于找到了八里畔村,林启直是后悔,早知道还不如开车过来呢。

    这时已经是午后时分了,好在除了路途遥远、转车麻烦些外,大体上还算顺利,林启忍着肚子饥肠辘辘,沿路找村民询问找到那个叫清河湾的地方,林启一到这地方,就明白了沈素音为什么只给到这个“模糊”的地址。

    这个叫清河湾的地方,住户已经很少了,林启没费什么功夫就打听到了马东来的相关情况。

    清河湾果然是有一湾清清的小河,河边上住着十几户人家,青年人都去城里打工挣钱,还在这里的都是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林启挨个敲门询问,直到第五家的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打开了院门。

    林启一开始就没有拿出沈素音的那张素描,他想既然是马东来的老家,应该还是他小时候的模样,长大后的素描谁能看得出来?于是直接问老人家认不认识马东来这个人。

    那老人家看去有八十多岁了,老态龙钟的模样,先是愣了半晌,缓缓道:“咱们这叫何家湾,没有姓马的。”

    林启奇道:“何家湾?不是清河湾么?”

    “那是解放后才改的,往年叫河家村,解放后通了渠,才改名的,我们年纪大了念旧,还按老的叫。”老人家自顾说着,又关上了院门。

    林启顿感一阵失望,先前问了四家,都说不认识这么个人,想想以马东来现在35岁的年纪,成年后就到吴县营生,还在上海生活过,说不定离开这里也已经将近二十年了,他的名字被人忘却了也属正常,只是他明明姓马,怎么会在这个何家村的?

    林启突然灵光一闪,他从小跟着养父母生活,这里又是他老家,自然养父母在这里生活的年限更长一些,肯定有人认识吧?当时只怪自己出发的太急,没跟沈素音问清楚马东来养父母的情况。

    好在现在通讯便捷,当即给沈素音拨了电话,沈素音想了想道:“他养父名叫何群,养母记不大清了,不过他们那边的风俗,女方嫁过来之后,也要改成男方姓的。”

    “原来如此,”林启心想,“何群,何家村,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只是有一点他还是有些奇怪,问道:“马东来既然从小跟养父母生活在一起,为什么养父母没有把他的姓改过来?”

    “这我就不清楚了。”

    “好吧,我现在已经到了八里畔村清河湾,有什么最新消息再通知你吧。”林启挂掉电话,又敲了那老人家的院门,老人又颤巍巍的打开院门,看了林启一眼:“还没走啊后生,我们这里没有你要找的那个人,你到别处去问问吧。”

    林启道:“他是被您这边的一位老乡收养的,养父名叫何群,老人家您还有印象么?”

    那老人家这时愣了一下,抬头仔细端详了林启几秒钟,才缓缓问道:“你找他们有什么事啊?”

    “是我的一个朋友拖我找他的,您认识何群么,老人家?”

    老人家低头叹了口气:“何止认识啊,他是我的侄子……”

    林启被老人家请进了屋子里,这是个二层砖瓦小楼,外表看上去刚建了没几年,里面跟一般的农户人家差不多,水泥地面,堂屋一张大的四方桌,几把椅子整齐的摆在四周,家里除了这位老人家以外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老人家一进屋便唤那妇女道:“金枝,去给这后生倒碗水。”

    林启心道:“应该是他儿媳妇吧。”

    那叫金枝的妇女穿着围裙,袖子捋得老高,应该正在后院洗衣裳,闻老人家唤她,敞亮的答应了一声,很快就端了碗水过来,冲林启咧嘴一笑,又回后屋了,老人家招呼林启道:“我们这的风俗,女人不见外客,这些年头很少有愿意留在家里的男人了,我那儿子一年到头也在市里打工,没办法,大孙子高中就要毕业啰,处处要用钱,等上了大学,再毕业,成家,还要在市里头买房,有时想想,咋地现在日子变好了,人却反而活得越来越累。”

    林启见老人东拉西扯的,只得附和着先聊两句,最后才问道:“老人家,您说那何群是您的侄子? 那他子孙的情况您该知道吧?”

    老人家叹了口气:“知道什么呀,我哥哥一过世,他们一家就搬走了,何群那小子从小身体就不好,去上海看病的,结果还是没有用,四十头上就走了,他媳妇没几年也跟着去了,他们这一家,命苦啊,要是活到今天,也该六十了吧,他那几个子女头两年还回来看看我们,后来也没音信了,据说有去了苏州的,还有个去了香港呢。”

    “正好将近二十年,”林启心想,“他们就是那个时候先搬到上海的,那时候马东来应该刚刚十五、六岁,养父母相继过世后,他就去了苏州吴县,那个去了香港的,应该就是他大哥——养父何群的亲生儿子,那还是奇怪啊,沈素音说他大哥还早他十二年失踪,马东来自己失踪了两年,加一起也近十五年了吧,时间上也大体吻合,他明明是去了香港,为什么沈素音要用‘失踪’这样的字眼?这显然是她的好朋友马东来告诉她的,难道他们兄弟两之间还有什么过节么?”

    林启摇了摇头,这是后话了,当务之急还是先找到马东来再说吧,又问道:“老人家,您知道他们搬去上海以后,住在什么地方么?”林启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城里到处在大拆大建,恐怕问到地址也是无济于事,不过有胜于无,实地查访一下,兴许还是有收获也不一定呢。

第四部 锦袖玉帕缘 第二百九十二章 普源里

    那老人家见林启问马东林一家在上海的住址,又把他儿媳妇金枝叫了过来:“去我床边上把本子拿过来。”金枝又答应一声,到隔壁屋里寻摸了一会,拿出来一本类似小学生作业本的物件。

    按照辈分,面前的这个老大爷应该是马东来的叔公了,算起来他们差不多也有十几年没有再来往,林启心道:“老人家年纪大了不记事,重要的人或事都用本子记下来了。”

    老人家把本子递给林启:“后生啊,我不识字,你自己找找看呢,有的话就记在里边了,没有,我老头子也记不起来喽。”

    林启接过来一页页得向后翻看,作业本时间太长,壳子都变绿了,有些纸张也因为潮湿等原因有些发烂,前几页记得都是些东家长李家短的琐事,有的还画着图画,整整左右两页合在一起,像是地图之类的东西,不过已经模糊不清了,有“山”和“稷”之类的字眼。

    再往后翻看,林启顿时对面前的老大爷肃然起敬,原来面前这位当年还参加过解放战争,纸上繁体字写得清楚,他的几位战友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后面都备注了在一起打仗时的连队,参加过的战役等等,老大爷的名字叫何胜宣,小时候就参加游击队,当童子兵打鬼子了,当时游击队长的名字赫然在第一列:赵良。

    再到后面才开始有简化字,记录了一些人名和数字之类,应该是电话号码,不过笔迹差别都不小,显然不是同一个人记录的,林启挨个仔细排查,终于找到何群的联系地址,上海市西浦区大名路普源里21弄。

    林启直接把这一页纸拍了下来,他当时就有些诧异,这一页除了记录了何群一家人当时住在上海的地址,还记录了他们一家人的家谱,一共五口人,父:何群,母:何芳,长子:何楚贵,长媳:何素音,次子:马东来。

    林启心想:“马东来大哥的名字叫何楚贵,怎么他大哥的老婆叫何素音的?跟沈素音名字一模一样,是巧合么?照理沈素音一直在吴县,她应该不认识何楚贵才对啊。”

    林启这时突然想到沈素音确实说过,她曾改过一次名字,刚又电话里听她说这个以前叫“何家村”的清河湾风俗是嫁入的女子需要改从夫姓,像何群的妻子现已无法查到她娘家是姓什么,只知道叫何芳,难道沈素音是马东来的失踪大哥何楚贵的妻子?

    对于这样的八卦猜测,林启自己心里也不置可否,要是苏海星的话可能会感兴趣一些,当下对面前的革命老大爷一番感谢,决定还是先回上海,去那个大名路普源里看看再说。

    何胜宣老大爷八十多岁高龄,身子骨还硬朗得很,又把林启送到院门外,嘱咐他道:“后生啊,老头子我一把岁数了,没有几年折腾了,能拜托你一件事不,你找到我那两个侄孙,跟他们说,他们的爷爷我的哥哥,坟头上都几年没人打理了,有空了,回来看看他吧。”

    林启直感觉一阵心酸,再三保证只要找到人这话一定带到,便又匆匆往回赶,在无为县随便吃了点快餐,就启程返回上海,同样的路程,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时分了,无论如何,这一趟还是顺利的,除了查询想要的信息,似乎还别的收获。

    当时冲了个热水澡,往床上一躺沉沉睡了过去,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家里还是他一个人,看看手表,已经九点多,这个时候费恩该送两个孩子上学去了。

    林启在地图上果然搜到那个叫普源里的地方,不过也没有感到多意外,这虽然是差不多将近二十年前的地址,但上海的老地址本来保存还是比较完整的,一看离自己的老东家领先日报社不是太远,心想顺路还能去看看师兄庞大海,再拜会一下两个老领导李瑞和仇同凯。

    出发的时候还给苏海星打了个电话,她显得很诧异:“你不是说要三天么,怎么这么快就回上海了?”

    “比预想中的顺利一些,如果开车的话,估计昨天晚上就能回到上海了。”林启又忍不住把自己吐槽了一通,“我现在准备大名路普源里,希望今天也顺利,你呢,那边学习得怎么样?”

    苏海星顿时一阵诉苦:“太复杂了,我想我以后的店铺还是走现代流行路线吧,我本来想把中国传统服饰工艺与现代晚装结合起来,现在看来,难度实在是……”

    林启问道:“不就旗袍么,我看现在很多晚宴酒会上,女士都穿旗袍的啊。”

    “那可不一样,哎呀,跟你也解释不通,就像同样的旗袍,有的人穿上就很高贵大方,有的人穿上就像服务员,总之还是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吧,不跟你说了,有什么消息再联络。”

    林启摇了摇头,她性子还是这么急,本来还想问她在那边住得习不习惯的,看样子应该还可以。

    大名路离他现在的住处并不是太远,同样在西浦区,他住得偏西一些,大名路则在东南处,快靠近黄浦江的地方,林启都不用导航,二十分钟就到了目的地,普源里在苏州河北岸,是一条老弄堂,上海发展得虽然快,但棚户区改造也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间,夹杂了无数低矮的贫民建筑,见证一个城市过快发展带来的弊端,普源里就是其中之一。

    林启心里谢天谢地:“好在还没有拆迁。”但找到那个21弄,心里还是稍稍凉了一下,因为墙上那个大大的“拆”字,心说:“不会已经搬走了吧?”

    这是一栋二层砖混小楼,外墙上刷的水泥已经脱落大半,露出里面的红砖,林启走上前,前后左右观察片刻,周围都是类似的建筑,连在一起形成的一条小巷,巷子里时有老人信步闲庭,慢悠悠的穿过弄堂,也不知这一户里面有没有人,林启尝试着在那红漆板拼起来的大门上连敲了三下。

    半晌没有反应,暗叹一声,看来果然还是搬走了,结果刚一转身,门却“吱呀”一声打开了,林启回头一看,门后站立着一位一米八几的大汉,本身又站在台阶上,比自己高出一个头来,这个人三十多岁的模样,一身运动休闲服饰,不过脏兮兮的,浓眉大眼,却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林启心中一喜,面前这人俊郎模样,不就跟沈素音那素描画像一模一样的?

    这人不就是马东来么?这一切太顺利,顺利得超出自己的想象,前一天早上才下定决心帮沈素音找人,今天早上就站在这个失踪人口面前,如果每件案子都能照这个效率,别说苏卫东的那套别墅,就是沈素音家的后院都不是问题了。

    所以林启现在的态度反而有些不敢相信,见这个一脸疑惑得看着自己,试探着问道:“请问,您马东来马先生么?”

    那人仍是一脸不解的点点头:“是的,你是?”

    “哦,”林启心里石头稳稳落地,热情得伸出手掌,“你好,我叫林启,我是受你一位朋友之托找你的,她说你两年突然失踪了。”

    马东来刚开始见林启和善热情,也伸出右手与他握了两下,只是见林启说完最后一句,剑眉突然微微一皱:“这里本来就是我家,我从来没有失踪过,你说的我那位朋友叫什么名字啊?”

    “沈素音,有印象么?”

    这时,马东来脸色突然一变:“抱歉,我不想见她,您请便吧。”说完“砰”得一声,把门关上了。

    林启被这陡然一下闭门羹惊到了,不是说好这个马东来跟我一样,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么?一时竟然呆在原地,也不知该走还是该留。

    愣了半晌,心想:“还是再试一下吧,看刚刚他那样子,好像是在搬家,万一错了今天,以后真得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找他了。”当下硬着头皮又敲了三下门。

    这回马东来门开得挺快:“麻烦你回头转告我那位朋友,我不想见她,也让她不要再捏造一些诸如‘失踪’之类的借口,现在这样造谣诽谤,我是可以报警的。”

    林启心想:“你们两不是朋友么,沈素音看起来也很关心你,怎么你这副态度跟我预想当中,也差太多了吧。”思考了一下,还是明智些选择别的切入点吧,也一脸严肃,正经说道:“还有另一个人也想找你,并托我转交给你一句话。”

    马东来显得有些不耐烦:“你赶紧说吧,我现在正忙着,但如果还是跟那个女人有关的,还是请尽早回吧。”

    “你认识一个叫何胜宣的老人家么,他今年八十多岁了,他说,你跟你大哥何楚贵如果有时间,就回去看看吧,你爷爷的坟头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打理了。”

    听林启说完,马东来先是愣了几秒钟,之后又做了一个让林启意外的举动,原本还凶声恶气的模样,竟突然缓和下来,身子向里让了三分,说道:“进来坐吧。”

第四部 锦袖玉帕缘 第二百九十三章 杨栗栗

    林启一进屋子,就见里面一片狼藉,一些破旧损坏、年代长远的家具散落得到处都是,地板上也满是灰尘,角落处有几个大木箱子,还有收纳盒和行礼箱,笑道:“你果然是在搬家啊,亏得我今天来得巧,要不然以后真得是大海捞针了。”

    马东来找了两张还算完整的小板凳,直接用袖子擦去凳面上的灰,一边递给林启,一边道:“那也不一定,东西实在太多,我这段时间一直都要来收拾的,有些东西实在舍不得扔,又没地方放,头疼得很,而且就算搬走了,我也会时常过来看看了,直到这一片拆完了为止,刚刚有些怠慢,还请谅解,你刚说贵姓的?”

    林启现在才觉得这个马东来说话谈吐果然与沈素音描述得有三分相像,气质儒雅,待人也谦和,便又自我介绍了一下,才问道:“何胜宣是你叔公吧?”

    马东来点头道:“是的,十五年没见到他老人家了,他身体还好吧?”

    “八十多岁了,再好还能有几年呢?”林启说得很直接,既然关心,为什么不回去看看,现在道路四通八达,隔山过海的都不是问题,何况还有高铁?

    见马东来面露尴尬,还是暗叹一声,心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兴许他也有苦衷呢,于是缓和道:“不过身子骨确实是很硬朗的,可能跟年轻时参军打过仗有关吧。”

    马东来这时才愣道:“他连这事都跟你说了?我们小时候追着问,他都不肯吐一个字,有时候明明跟我哥看见他偷偷玩他藏起来老驳壳枪,还嘴硬说是玩具呢,哈哈。”

    其实林启也是根据何胜宣的“作业本”推测的,他跟老爷子就聊了那几分钟,怎么可能给自己说那么多,只是看马东来兴致上来,也不忍打断,只岔开问道:“你爷爷过世得很早吧?”

    马东来点了点头:“恩,哎,跟我爸一样,不过我爸是喉咙里长了瘤子,可惜最后没治好,我爷爷是饥荒那会落下来的病,据说先是全身浮肿,后来渐渐就不行了,那会我跟我哥都还没出世,我爸都还小着呢,叔公说那时家里穷得叮当响,只用破席子把我爷爷裹着,绑在两根木头桩子上,就当棺材了,我爸就哭闹着抱着木桩子就不让他们把爷爷抬走,结果大人一抬起来,他自己两只脚跟着离了地,一起被抬到坟堆旁……唉,这事我说起来可能还感觉有些滑稽好玩,要是换我叔公说,那可感人多了,他总说一想起他们那时候那年代的辛酸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林启微笑道:“哪里,那段困难时期每家每户都有些伤感故事呢……”正说着,忽闻楼上一阵“嗒嗒嗒”的脚步,紧接着一个清脆得如黄鹂般的嗓音在楼梯处响起:“亲爱的,谁呀?”

    马东来本能头向后一扬:“一个朋友。”接着站了起来,那人这时也走了下来,是个皮肤白皙、单眼皮,笑起来像个邻家小妹妹的姑娘,穿着灰色毛衫,背带牛仔裤,更显得可爱,头发上扎着块格子方巾,看来是跟马东来一样,专程一身便服过来忙活搬家的。

    林启也立刻起身抱以微笑,马东来介绍道:“这位是我妻子杨栗栗。”杨栗栗紧接着头一点,补充一句:“板栗的栗。”

    林启登时被她活泼可爱劲给逗乐,点头回礼道:“你好。”

    马东来又跟妻子道:“这位是我朋友林启,他是……”他也不知道林启是干什么的,一时语塞,林启接道:“我是个侦探。”心想:这招牌现在挂在自己身上也不算早吧,不行这宗找人案就当是敲门砖吧,咱们侦探服务社的开业第一案。

    杨栗栗立刻一副崇拜的表情:“好厉害啊,只在电视上见到过,是不是经常碰到杀人碎尸,还有变态色魔什么的?”

    林启笑道:“哈哈,还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马东来抱着杨栗栗肩膀柔声道:“上面都收拾好了?”

    杨栗栗含情脉脉看着马东来:“没有呢,听你在说话,下来看看的。”又冲林启咧嘴一笑:“那你们忙,我先上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