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宝伏妖录-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亨的脸色却十分不好看,注视着李景珑进来。
  但当李景珑跨进金花落一步时,却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习,乃相叠。如今坎象相叠,‘陷’意尽显,大唐来日将入‘重险’之灾,前路坎坷至极,需如水般流动,方有转机。”
  一名黑衣青年脸色苍白,眼上蒙着黑布条,白皙的手指排开龟甲,再轻轻扫过,逐一收拢。
  正是鲲神。
  阳光明媚,溪流畔,几个小孩正在捞水里的孑孓。
  “有条鱼!”有人喊道。
  “怎么还有脚?”
  鲤鱼妖肚皮朝天,沿着溪水被送往下游,身周满是朽烂的树枝树叶,小孩子们惊呼,将它捞起来,用树枝将它翻过去。
  鲤鱼妖睁着眼,身上近乎一半的鳞片被烧得发黑,更有不少剥落下来,现出鱼皮。它两手两脚软软地耷拉着,苍蝇嗡嗡嗡地飞来飞去,直往它充满鱼腥味的身上叮。
  “好臭。”一小孩说。
  “长脚的鱼。”另一小孩道,“好可怕,扔回去吧。”
  “拿去市集上卖啊!”又一个小孩说,“这种怪物,可值钱了!”
  ——卷三·天魔·终——


第四卷 不动明王

第123章 劫难将至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
  “咦?这是什么?”鸿俊的注意力已经被桌上水晶碗中所盛的白色水果吸引了。那水果晶莹剔透,与冰块镇在一处,在这酷暑之中散发着阵阵凉意。
  一旁还摆放着小碟的盐水作蘸料。
  李景珑极低声道:“荔枝。”并示意他安分点; 吃就好了;
  金花落中; 袁昆收走桌上卜甲; 殿内充满了严肃而沉寂的气氛,李隆基道:“这位大师是高力士亲自请来; 为我大唐一卜国运。”
  李景珑一瞥袁昆; 心想他怎么又和高力士混到一起了; 但转念间想到最近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 李隆基老虽老; 却不痴呆,想必也感觉到了这繁华之下; 大唐的根基已产生了某种不易察觉的危机。
  短短片刻; 獬狱逃出长安后,袁昆手持招幡进城; 被高力士觅得,带到天子身前的一幕在李景珑脑海中闪过,以鲲神之洞悉天机、明察未来之能,这场交谈; 不仅是妖王与人王的交谈,也是暗示自己,事情也许仍未结束。
  “未来的大唐,将有什么劫难?”李隆基说。
  “狂风骤雨,电闪雷鸣。”
  话音落,只见鲲神只是一拂袖,整个金花落中瞬间暗了下来,所有人马上四顾,雷鸣阵阵,不知从何处传来,阴风阵阵,鸿俊耳畔突然传来袁昆以传音入密的话语。
  “明天破晓时来兴教寺找我,别回头看,吃你的荔枝。”
  光线昏暗,金花落中漆黑一片,那巨大的屏风中如有无数妖影在上跃动,现出兵马嘶伐之声,黑云滚滚而来,如同一场宏大的战争在屏风上骤然展开。殷红鲜血弥漫,血海瞬间浸没了整个金花落,驱魔司众人只目不转睛地看着屏风。李亨是最先无法保持镇定的,险些叫出来,李隆基却紧盯屏风,一手按在身边儿子的膝盖上。
  不多时,一切倏然消失,金花落中再度恢复了原状。
  一片寂静无声,等了许久,一个声音响起。
  “荔枝还有吗?”
  鸿俊已经把一整碗荔枝吃完了。
  众人:“……”
  李隆基嘴角抽搐,李亨道:“回头让人送去……可是……”
  李隆基沉声问道:“灾祸何时将起?”
  他望向先前袁昆所站之地,袁昆骤然却不见了踪影,李隆基沉吟不语,然后叹了口气。
  “他走了。”李景珑说。
  李隆基一时竟有些神情恍惚,鸿俊则心想这荔枝简直太好吃了,颇有点敲碗等荔枝的态度,他眼巴巴地看着李亨,然而人家大唐都要倒了,哪有心情管你的荔枝?
  “今日让你们前来……也是一辨这名方士……所言是真是假。”李隆基勉强定了定神,本想问问大唐国运,没料却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
  李景珑说:“我认识他,目前他所下的预言,尚未有过应验……不,或许说,只有一件事是应验了的。”
  “何事?”李亨问道。
  “有关我。”李景珑答道,“此事颇为复杂,一时不及细表。”
  鸿俊一凛,抬眼望向李景珑,心下转过许多念头,鲲神的预言似乎从他第一次出现在大伙儿面前开始,就确实没怎么应验过。
  “但我相信未雨绸缪,也是好事。”李景珑随意道,“袁大师所言,其实与这次的诸般蹊跷密切相关……”
  李景珑原本还十分头疼,要如何说服李隆基接受这匪夷所思的一切——杨国忠也是妖怪,安禄山又是魔,而且还想颠覆大唐,这话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人信。但鲲神也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提前为他做好了铺垫,这下便简单多了。
  于是李景珑整理思路,从两百年前妖龙獬狱与凤凰说起,再说到獬狱占据长安,九尾天狐便是其所为。李亨处于极度震惊中,李隆基却早听李景珑旁侧敲击地提过。其后则是西北降妖伏魔一案,再谈到四皇陵闹鬼案,提及安禄山时,李隆基终于坐不住了。
  “安禄山?!”李隆基震惊了。
  李景珑缓缓点头,说:“如今他已逃回了范阳。”
  “獬狱又是何人?”李隆基说。
  “獬狱已经被我们打跑了。”李景珑如是说。
  涉及到一国之相,李景珑不敢贸然就这样将真相揭开,否则势必将引起强烈的动荡,但他仅仅用了一个暗示,李隆基便瞬间明白了。
  最终,李景珑将寿宴当日详细经过说来,权当结案,说:“事情就是如此。”
  金花落中再次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
  “朕还记得。”李隆基喃喃道,“二十年前,第一次见獬狱的那一刻。”
  这下轮到众人震惊了,李隆基居然见过獬狱真身?!
  “它说了什么?”李景珑问出口便觉不妥,李隆基终究是天子,无论如何臣子都不该如此冒昧。李隆基反而没有责备的意思,只答道:“那是在渭水畔祭天之时,河面上起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朕一个晃神间,看见了它。”
  “它朝朕说……你的江山,且先寄着,待你……待你……”
  李隆基迟疑良久,在场诸人心里都替他补上了后半句——待你死后,我再来取。
  李亨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文武百官,都看见了黑蛟背脊没入水中,不到半个时辰,迷雾便随之散去。”李隆基苍老的声音说,“他们将獬狱指为‘祥瑞’,唯有朕知道,这实乃不祥之兆。獬狱在朕一生之中,只出现过一次,却始终令朕不得心安。驱魔司设立,亦缘因于此。”
  说毕,李隆基朝李景珑望来。
  李景珑这才明白为何从驱魔司恢复之时,李隆基便以一种特别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
  “朕累了。”李隆基朝李亨说,“你且与景珑商量清楚,如何将国忠与禄山抓回长安。朕有话要问他们。”
  言下之意,李隆基早已心明如镜——杨国忠就是獬狱没跑了,李景珑心想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杨贵妃问起来,我不负责。
  事实上李隆基也不是傻子,出了这么大的事,一国丞相说失踪就失踪,怎可能没有半点猜测?就在他起身时,众人都感觉到,较之年前在华清池所见,李隆基更苍老了,天子的脚步,竟有些蹒跚。
  李隆基走后,李亨亲自将众人送出午门外,时值入夜,蝉鸣尽歇,长安也凉爽了不少。李亨渡过了最初的震惊期,现在终于意识到了时局正朝自己飞速倾斜,他扬眉吐气之日,终于要来了!
  李亨平生最大的两个对手,安禄山与杨国忠真身都是妖怪,这也就意味着李景珑将奉命出去铲除他们,自己不必再操心,等着继承大唐帝位就行。
  “你且先不动手,听我命令。”李亨说,“安禄山逃回范阳,绝不会引颈就戮,其中尚有诸多内情,函待我逐一解决。否则我恐怕激起军队哗变。”
  李景珑知道安禄山身为平卢、范阳节度使,麾下坐拥数十万雄兵,若不妥善处理,只杀贼首,恐怕将引起兵变,说不定袁昆所预言的,正是安禄山死后,大唐陷入内乱的景象。
  李景珑停下脚步,朝李亨认真道:“殿下,不可掉以轻心,除魔须尽快。”
  李亨的心事被李景珑看了个透,颇有些不自在,说道:“这我自然知道。”
  李景珑朝李亨禀告了自己一行人将往杭州之事,李亨想也不想便允了,突然注意到站在驱魔司众人身后的裘永思,打量片刻,而后没再多问,便打发李景珑回去。
  李景珑出得宫来,对着漫天星辰,伸了个懒腰,通缉令终于解决,自己也已恢复自由身,这次的麻烦总算告一段落,回身却见众人表情各异,似乎还在思考鲲神的预言。
  “怎么大伙儿都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李景珑笑道,“快活点儿,明儿就发俸禄了不是么?”
  众人便纷纷点头,勉强笑了笑。
  李景珑又正色道:“说老实话,鲲神的预言未必准确。”
  “是。”裘永思道,“未来就在我们的手里。”
  “哪怕开战,我看也是局部。”阿史那琼说,“不至于扩散到整个中原。”
  阿泰摇摇头,说:“不可能。”
  此刻大伙儿的心思都差不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场战争极有可能发生,打仗是免不了的,只是看规模而已了。
  李景珑又说:“凡人也有凡人的战场,咱们的敌人,只有安禄山;余下的,该由太子去解决才是。明天一早,咱们就动身出发。”
  众人纷纷应和,鸿俊没想到这么快。当夜驱魔司成员便回往驻地去收拾行李,却发现封赏已连夜等在巷中——这次没有再给李景珑升官,而是送来了大量赏钱,以及制好的夏装成衣。
  李景珑忙跪下接旨,前来宣旨的太监身边,站着的却是杨贵妃。
  “听说鸿俊喜欢荔枝。”杨贵妃一笑道,“便让人送了来。”
  李景珑知道杨贵妃定有这么一拜访,原想着明天一早出发,正是不知该如何应付打算躲过去,没想到她竟是一刻也等不及。
  “贵妃这边请。”李景珑只得做了个“请”的手势,传话太监则离开驱魔司,在外等着。众人瞬间好奇心起,纷纷围聚过来偷听,陆许尚是第一次见杨贵妃,朝鸿俊问:“这就是贵妃?真漂亮。”
  驱魔司黑灯瞎火的,只有月色,更显得杨贵妃清冷动人,鸿俊说:“她人真是很好很好的,只是……唉。”
  说她运气不好么,李隆基始终不立后,杨玉环贵为一国之母,倒不能这么说。然而姐姐、兄长全是妖,也不知她到底招惹了什么霉运。
  “去收拾东西。”莫日根说,“明天一早就得出发,去吧去吧,别听了。”
  陆许瞪了莫日根一眼,鸿俊恢复后还没怎么与莫日根说话,当即一个回旋翻身,骑到莫日根背上,说:“驾!”赶着莫日根,莫日根大步流星,背着鸿俊走了。
  是夜,鸿俊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想到从前每次出门都是鲤鱼妖为他收拾东西,心里又是一阵难过,莫日根则坐在门外。鸿俊与莫日根说了几句话,莫日根回头看了他一眼,有一句没一句地答着。
  驱魔司中,不知为何莫日根与鸿俊向来都要亲近些,兴许是莫日根身为苍狼,也是半妖之身,在认识陆许前,他常常与鸿俊有着“同族”的亲切感。但当鸿俊问起陆许时,莫日根便有点不情愿,不愿回答他。
  “你究竟喜不喜欢他?”鸿俊拿着包袱,坐下来问。
  “喜欢啊。”莫日根答道,“我现在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那你还不去说?”鸿俊推他,说,“现在去吧,去,你们亲也亲过了,那啥也那啥过了……”莫日根便笑了起来,有些走神。
  “我就咽不下这口气。”莫日根说。
  鸿俊:“……”
  “你别管了。”莫日根道,又顺手摸了摸鸿俊的头,让他回去歇下,起身离开,说:“我就不信我收拾不了他。”
  鸿俊嘴角抽搐,心想至于么,他独自在房中等着李景珑,只等不来,杨贵妃似乎还在做客。眼看将近二更时分,鸿俊忽想起与鲲神的约定,便出得门来,准备去见鲲神。
  月上中天,正厅还关着门,院内众人却尚未入睡,莫日根正在院里与陆许说话,莫日根一手按着中庭梧桐树树干,陆许一脸冷淡,似乎在嘲笑他。
  两人见鸿俊出来,便都转头望了他一眼。
  鸿俊马上摆手,示意你们继续,陆许却问:“上哪儿去?”
  鸿俊说:“兴教寺。”
  莫日根说:“我送你过去。”
  陆许:“……”
  陆许打量莫日根,鸿俊尚不知这俩人半夜三更不在房里搂搂抱抱,亲亲热热,跑院子里来说话做什么。
  陆许说:“我陪你去。”
  莫日根说:“那一起去罢。”
  鸿俊:“……”
  鸿俊倒是有许多话想问鲲神,便点头让俩人跟着,苍狼白鹿同时化形,都在等他骑上来,鸿俊看了一会儿,最后选了白鹿,翻身上去。苍狼便抖几下全身毛发,抬腿挠了挠耳后,跟着跑出了驱魔司。
  刚出去没多远,忽然又见裘永思与阿泰、阿史那琼提着大包小包地回来。
  “上哪儿去?”裘永思好奇问。
  鸿俊:“……”
  于是队伍里头,就这样又多了三个人。裘永思得回家一趟,想顺便往杭州带点儿特产,等白天西市开张显然来不及,便跟着阿泰与阿史那琼往商会去了一趟。恰好碰上三人。
  “你知道大狼为什么说送你去么?”白鹿载着鸿俊飞过长安城,苍狼则载着其余人在长安街道上奔跑。
  鸿俊好奇道:“为什么?”
  陆许答道:“因为他知道我想趁机脱身,陪你出门。”
  鸿俊哭笑不得,说:“你们都喜欢对方,为什么总要赌气呢?”
  陆许说:“我就是气不过。”
  鸿俊也问过李景珑,李景珑的回答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去,你别多说。鸿俊便识趣地保持了沉默,不对陆许与莫日根这别扭的爱情发表意见。


第124章 宝相金辉
  兴教寺后,一轮孤月照耀着树林; 夜深人静; 所有禅房全熄了灯。
  月色照入兴教寺主殿,鸿俊还在四处张望,却听殿后“叮”的一声; 乃是木槌击磬。
  风起; 鸿俊快步穿过主殿; 来到殿后的九层宝塔前; 宝塔下站着一个人。
  “李景珑呢?”袁昆说。
  鸿俊说:“景珑正在陪贵妃说话。”
  袁昆说:“也罢,就算他来了; 想必也不会听。你看; 所以说; 冥冥之中,自有变数。”
  鸿俊走近鲲神; 说:“那天鲲神你走得仓促; 还有许多话没问清楚。”
  说实话,鸿俊对鲲神多多少少有些不悦; 燃烧真元之术; 是他教给李景珑的,若没有那一下; 李景珑很可能现在已经死了。
  “让你的朋友们都出来罢。”袁昆淡淡道,“也算缘分一场。”
  鸿俊只得说:“都出来吧。”
  众人便纷纷从四面八方出来,袁昆说:“这阵仗是想收了我?”
  鸿俊忙解释没有,袁昆听那脚步声; 各占方位,明显是包围的阵势。
  “你总不懂人的心计。”袁昆说,“不过也好,一颗赤子之心,只是世间,又有几分真心待你?”
  陆许说:“我们可没对付你的意思,妖怪,别挑拨离间。”
  鸿俊忙示意陆许不要生气,妖王们总是亦正亦邪,鲲神、金翅大鹏鸟、凤凰重明……大家对他的人类朋友仿佛都颇有微词,既不愿成为驱魔司的朋友,也并无多少敌意,这反而让鸿俊觉得有些不好办。
  裘永思笑道:“鲲神乃是昔年追随庄圣的前辈,在下绝不敢有丝毫冒犯之意,夤夜前来,只恐怕唐突冒犯,是以避让。”
  “真怕唐突冒犯的话,你们就不会跟来。”袁昆冷冷道,“罢了,这也是你们的佛缘。”说着转向鸿俊,鸿俊隐隐约约感觉到,伙伴们一直都很聪明,也许早就等着见鲲神的机会。
  “鲲神。”鸿俊说,“我想问您一件事……”
  袁昆不答,反而沉声道:“跟着你那毛腿鲤鱼……”
  “对对对!”鸿俊想问的就是这个,说,“我才知道,赵子龙居然是……唉。”
  袁昆说:“此事因缘际会,早有天定……”
  鸿俊:“它能回来么?”
  袁昆:“你是鲲神还是我是鲲神?要么你来昭启?我不说话?”
  鸿俊忙闭嘴,袁昆续道:“之所以让你来兴教寺,乃是与此处的一人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说毕,袁昆自然而然地抬起手,在那宝塔上轻轻一点,整个宝塔便释放出金光,塔下竟是现出一名身披法袍的虚影。
  众人瞬间动容,鸿俊问:“你是谁?”
  众人险些厥倒。
  “你是孔雀大明王?”那虚影现出僧人身形,竟是一名年轻英俊的和尚,光影交错,法相庄严,那英俊程度竟是碾压了驱魔司这群青年,更难得的是,这年轻和尚与鸿俊的帅气精致完全不同,而是带着一股成佛的威严与圣洁。
  “我……”鸿俊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说,“算是吧。”
  那僧人便点点头,走上前来,朝鸿俊说:“贫僧法号玄奘。”
  “你好。”鸿俊想起鲤鱼妖曾经提及,七十年前在长安,有一名和尚曾经救过它,应当就是这个叫“玄奘”的和尚!
  “他就是赵子龙的救命恩人……你们……怎么了?”鸿俊一回头,骇得不轻,所有人都十分自觉地跪着,一时都不敢抬头,连鲲神也退到外围,坐在地上双掌合十。
  驱魔司中人虽然各自都来头不小,平日里也都眼睛长在头顶上,什么皇帝仙尊,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可面前出现的这和尚是佛!唯独鸿俊不知玄奘来头,还傻乎乎地站着,心里猜测,这和尚似乎挺厉害。
  “今日不讲法。”玄奘说,“各位请起。”
  说着,玄奘也随之坐下,鸿俊便在他身边盘膝而坐,
  “那鲤鱼前生,本该有些来头。”玄奘朝鸿俊认真道,“却因触忤天地,欠你诸多恩情,这一世特地来朝你报恩……”
  “这是报仇吧。”鸿俊难得地爆了句,说,“这叫报恩?”
  “它还不曾应劫。”玄奘说,“这是它命中的劫数,也是你命中的劫数。”
  鸿俊想了想,说:“其实我也原谅它了。”
  醒来后,李景珑说过,驱魔司里大伙儿早就看出赵子龙有问题,赵子龙的卧底身份,也成为了他们利用假消息的一环,之所以不告诉鸿俊,是恐怕鸿俊藏不住。
  鸿俊只得作罢,这是大伙儿的联合决定,不是李景珑非要瞒着他,而且这个计划,最终也是为了保护他鸿俊,便不再多言。
  “它现在在哪儿?”鸿俊说,“我怕獬狱会欺负它。”
  玄奘又说:“你们之间缘分未灭,劫数历尽之后,它终将归来。”
  鸿俊便点了点头,这么说来,确实让他放心了许多。玄奘说完后,正要化作金光消失时,端坐的袁昆却沉声道:“金蝉子,还有一句请教。”
  玄奘没有说话,袁昆又说:“中土之乱,究竟有何转机?”
  玄奘缓缓道:“世间万法,终究邪不胜正,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可降伏一切诸魔。”
  说毕,玄奘化作金光消失。
  所有人脸上现出凝重表情,鸿俊还没听懂,只想着鲤鱼妖的下落。袁昆起身,到得鸿俊身前,沉默片刻,莫日根突然问:“鲲神这是打算回长安来了?”
  这话也是驱魔司一直想提的问题——鸿俊想起,曾经自己下山的任务之一,就是驱逐或消灭獬狱,让重明再入驻长安,控制人间。
  现在獬狱逃了,于妖族眼中,长安已成无主之地,袁昆平日里似乎很少参与妖族中事务,但他既与青雄交好,明显也是曜金宫一派。重明是否会回长安?青雄现在又在哪里?
  鸿俊马上道:“这个以后再说吧。”
  鸿俊心想上次离开时,重明怒火滔天,但不久后还是得找个时间,回太行山一趟,将长安的事理清楚。
  “担心我,不如担心你们自己。”袁昆的语气近乎有些冷漠,又道,“方才的话,听清楚了么?”
  鸿俊:“什么话?”
  莫日根答道:“听清楚了。”
  袁昆便“嗡”一声平地消失了。
  当夜,众人回到驱魔司时,杨贵妃已告辞了,李景珑在书房中记账,诸人要回房睡觉,李景珑却说:“领了赏赐再去。”
  这次的封赏已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次,李隆基赏金千两,李景珑除了按人头平分之外,又给陆许多拨了一份。
  “给我这么多做什么?”陆许说。
  “你的嫁妆。”李景珑如是答道。
  众人当即哄笑,陆许尴尬至极,说:“都给莫日根吧,我用不着几个钱。”
  深夜,李景珑回房,给鸿俊剥荔枝,听得鸿俊转述所言,思考片刻,说:“赵子龙还是其次……”
  “它会回来的,对不对?”鸿俊说。
  李景珑答道:“那是当然。我却在想,鲲神今夜的目的,倒不在赵子龙身上,而是告诉我们,一切还有希望。”
  鸿俊说:“那和尚说的话能信几分?”
  李景珑:“……”
  鸿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