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更鼓-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落规模不大,里里外外总共也就十几户人家,这里是施盼夏生长的地方,平素虽说萧条了一点,但也有人气,不似现在阴森森的鬼影幢幢。
  像是许久没有生人走动了,这村子仍然保留着原貌,有些茅草屋的门还开着,望进去能瞧见灶台,这场灭村的灾难来的猝不及防,灶台上还放着炒好的小菜——已经坏了,散发着十分刺鼻的味道。
  施盼夏好似一点都不奇怪,依然领着他们往前走,直到了祠堂门口这才停了下来。
  玉衡虽然有驱邪辟妖的能力,但胆子却小,他嘴硬,总是撑着不说,苏忏和瑶光与他相处久了,才慢慢琢磨出一点门道来,这时候苏忏将他抱在怀里,瑶光则趴在谢长临的头上,两个娃娃牵着手死活不肯分开。
  “到了。”施盼夏道,她伸手推开了祠堂的门,里面积灰不少,忽的一下扑了满脸,里面的牌位七零八落,似是经过了一场打斗,到处都是烧灼与巨力牵扯的伤痕,施盼夏顶着那张鲜有表情的脸,淡漠的眼神瞥过这些痕迹。
  “岭西第一次杀人就在这里,”施盼夏又道,“我尝试阻止他却被重伤,观主在此可能看出什么?”
  连语气都没有起伏,像是无关痛痒的事。
  祠堂中阴冷潮湿,充满了铁腥气,地上泼洒地血迹无人清扫,逐渐变成了黑褐色,上了年岁的古木栋梁上长着霉斑,但没有尸体——苏忏这一路走来,不仅没有看见尸体,连魂魄都没见过。
  像这样大规模死过人的地方,肯定有些蛛丝马迹,也容易出厉鬼,但这空落落的村镇中好似被人清扫过,连一点碎片都没留下来。
  这要么便是村民们一个个皆宽宏大量,不计较生死,被路过的和尚道士两句话就超度了,这和尚或道士还劳心劳力的刨上几十个坑,将人拖到极远的野外掩埋;要么就是始作俑者借住了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手段,杀了人还不称心,又想办法处理了尸体和魂魄——以苏忏的经验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施姑娘可否将前因后果都告知于我……以我认识的吴公子,定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苏忏问道,他的手靠近门框上破损的痕迹。
  明显已经有段时间了,而且祠堂中充满了陈旧的腐臭味,经年历久,不是一两个月里能够造成的,这偌大祠堂就像是个停尸的义庄,从里到外没有一点活人的痕迹。
  “这座庄子原本就是义庄。”施盼夏一句话道破了苏忏心中的疑惑,她又道,“无名河畔左右两分,都是些没人照管的地带,很久年前,此处曾作义庄使用,停放些因战争而死的将士,后来渐渐荒废,又有了新的住民,便从义庄改建成了小村落。”
  这里是她的故乡,渊源由来恐怕没人比她更加清楚,只听施盼夏又道,“但这里的住民,多半都是隐姓埋名者,有心灰意冷的侠客,也有不得飞升的修士。”
  话说到这里,苏忏忽然大不敬的爬上灵堂。灵堂由木头所制,上面倒着不少的牌位,苏忏神色肃穆,也不管这排位上是写着“天地人”还是“你大爷”全一股脑的拂落在地,双手用力一抬,最上面的盖子居然翻转,露出了里面幽暗寂静的通道。
  继上次的枯井之后,苏忏并未留下什么阴影,倒是谢长临过于紧张,总是不乐意让他再冒险进入什么不可捉摸的地方,当即自告奋勇用,话也不说的充当先锋。
  “……”苏忏望着谢长临的背影,毫不推辞的接受了这番好意。
  不管什么刀山火海,有魔主在前面领路,都能给你踏平喽,这种安全感简直别无二家。
  对这忽然翻出来的机关,施盼夏仍是不见得有多惊讶,她好像一早知道了的模样,凄苦着一张脸,也跟了下去。
  祠堂下面有整整一十一副棺材,端放的整整齐齐,死气很重但难得味道不难为,不似什么肌肤腐坏的地下藏尸点。
  苏忏就着最近的棺材稍稍掀开盖子,里头躺着一具青年男子的躯体,肤色灰白,眼睛紧闭,脸上能看见很明显的紫色血筋,死了很久,但模样并未有多大改变,好像稍微有点动静,他便能诈尸而起一般。
  玉衡吓的直哆嗦,拧头抱紧了苏忏的脖子。苏忏安抚似地拍了拍他的后背,却始终想不通,一个心血点就的式神为何要怕一具死尸——两者其实半斤八两,可以拜个把子。
  施盼夏随身带着火折子,在这稍有点透风的地下,昏黄的光点把一室边角都照的无所遁形,苏忏便问,“这些就是义庄原本停放的尸体吧?”
  “是……不瞒观主,我们曾经把这些尸体当成劳动力,遣作灌溉施肥播种之用。尸体只要御制得当可百年不腐,而且体力无穷无尽,村中人少而地多,这是最好的办法。”
  只见施盼夏从袖中掏出一张浅黄色的符纸往死尸胸前一贴,那死尸便直挺挺的坐了起来,十分的听话,也没什么过于血腥的要求,此法许多偏僻乡间都在用,所以也不奇怪。
  “这些人早已死了数十年,魂魄轮回转世也不奇怪,但我看祠堂中的血迹尚不满三个月,倘若村里除了施姑娘无人幸免,那新鲜的尸体呢?魂魄呢?”苏忏的眉头忽然一皱,不合时宜的想起徐太傅家的长公子。
  如果有人掌握了行尸之法,又有能力将魂魄封存在死尸之中,让其不能离体转生,再驱使这样的大军在周围肆虐,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施盼夏手里的火光间歇跳动,照在她那张苍白的脸上,原本就死寂的地下墓穴里几乎只听得见几人的呼吸声,苏忏甚至不用再问,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可是吴公子为何要这么做?他在此处养尸,是针对大楚还是巴渎?总不能单纯是脑子坏了,或忽然来的兴趣吧?”苏忏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说实话,一具这样封有魂魄的行尸就需要无止无尽的血肉来养,更多的血肉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尸体,又能造就更多的行尸,瘟疫似的发展速度,恐怕除了这件事开始的村落,周围也早就荒无人烟了。
  他们从铁甲军营帐出来后未走几里,便见眼前瘴气纵横,倘若不是施盼夏引路,极容易迷失方向,而一两个月前卓月门曽至无名河畔,除了龙吟,并未见什么值得留意的怪现象,也就是说,那时的吴岭西还没疯成这个样子——
  现在恐怕整个无名河畔所有生灵皆被屠杀殆尽了。
  苏忏此刻终于明白,为什么施盼夏如此焦急的希求自己能杀了吴岭西。
  “阿忏,你还好吧?”肚子里的蛔虫发问道,“若你不想动手,我可以代劳。”
  谢长临好像非常喜欢从苏忏的手里抢活干,一天到晚只想苏忏做他没心没肺的清源观主,什么责任都不用担。
  “我没事,”苏忏道,“我习惯了。”
  他好像从小到大只要交上朋友,受过恩情,到最后都会变成一场灾难,不是他自己的,就是对方的,而且关乎生死大事,除了苏恒跟清源观极难有什么意外。
  谢长临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紧紧的跟在苏忏的身后,仿佛他去哪里,谢长临便跟到哪里,炼狱火海皆不能例外。
  “施姑娘知道岭西现在何方吗?我想见他一见。”苏忏又道。
  “嗯,”施盼夏略一点头,“几位请跟我来。”
  也不知道推辞一下,此去见的可是一位杀人练尸毫无血性的大魔头,稍微有点纰漏,说不定就交代在里面了,施盼夏却好像送人去吃晚饭一样稀松平常。
  翻出了地底义庄,才发现祠堂中的鬼雾好像更浓重了些,方才只是一片障眼的薄灰,现在却染上了黑影,暗中蹲着一些非人形的东西,眼睛异常可怖,不是莹莹绿色就是血红,转眼到处都是。
  “忘了告知观主,这周围都是相公的眼线,恐怕我们刚一进来,他便察觉到了,”施盼夏福了一福,抱歉道,“相公在祠堂北边十余里的沼泽中建有一神坛,倘若不出所料,人应当在其中。”
  无名河畔虽然危险,但也不是什么禁地,又属于留牧县,所以总有砍柴迷路的樵夫或贪玩儿的孩子无意中闯进来,通常吴岭西就算知道了也不放在心上,他有更紧要的事,放些兔子,乌鸦、狼或蛇之类的出去,总能衔回来一些尸体,供他取血。
  但今日好像非同一般,笼罩在黑暗中的阴影站在吴岭西身侧,手中执一柄折扇,慢条斯理的看他用黄酒调泥,“我的客人来了,可不要掉以轻心啊”语气倒是熟悉的轻浮,正是那神荼姬人与。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这些野兽经过了吴岭西的手,又养在凡人乃至修士的血肉中,几乎和行尸差不多,速度快并且杀伤力极强,已经有了成妖成魔的潜质,倘若面前是误入此地的一般人,恐怕不消半盏茶的时间,就让他们撕咬干净了。
  但苏忏他们毕竟不是一般人。
  这间祠堂并不大,外面有片空旷的广场,倘若全村人在此处说事,大半都站在广场上,只有村里有名望的老人,才有资格站在祠堂里。谢长临一挥袖,连门带窗全关了起来,外面的黑雾越发浓郁,将好好一个大白天弄得仿佛深更半夜。
  阻隔了祠堂外的虎视眈眈,凝重的氛围反而更甚,稍微有一点动静都被敏感的神经放大了好几倍,玉衡拉着苏忏的衣袖瑟瑟发抖,恨不得把自己埋进他胸前,表情却故作严肃,龇牙炸毛的盯着门。
  走兽飞禽也在六道轮回之中,保不齐这兔子或狼的皮囊里就装着一把后世贤臣的魂魄,再说它们已经聚集魔气到了这般程度,再培养培养说不定就是谢长临的子民,因而不能不分轻重。
  “既然施姑娘曾经与岭西交过手,想必知道如何解决眼前这种情况?”苏忏将符纸钉在窗缘和门缝上。
  他这次出门准备充分,除了袖子里揣着的几十张,瑶光的肚子中还有不少,加之凤凰尾羽长生木做出来的朱砂笔既属火又属木,就算没有符纸,苏忏也能凭此降妖除魔。
  “我曾见过相公封魂于行尸,用黄酒和泥堵住七窍,魂魄强行留在躯壳当中,倘若能开窍离魂,兴许不需要大动干戈。”幸而施盼夏懂得不少玄学阴阳术,否则真要交上手,难免误伤一二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但此封魂之法缺少先例,能不能成功我也不能确定。”施盼夏又补充一句。
  此人未免太过老实,苏忏还没来的及高兴,转眼一盆冷水泼下。
  “那便试试吧,”苏忏道,“长临,你能抓一个进来吗?”
  话音刚落,从谢长临的身上分离出去一道黑影,快如闪电,透墙而出透墙而入,转眼一只灰毛皮的狼就被抓着后颈子扔在了苏忏脚边。
  那头壮硕的狼显然没闹清楚眼前的情况,只是在谢长临的威压中,下意识的发出一声狗叫,“唔”地躲到了苏忏的身后。
  显然这种有魂魄的傀儡还懂得一点趋利避害。
  苏忏笑眯眯的俯身蹲下来,在外头还能逞威风的头狼弓着背缩着头,野兽的直觉告诉它这时候还是不要妄动,这屋子里都是些得罪不起的人。
  “让我看看。”苏忏说着,将狼头握在手中。这匹狼双眼赤红,入手冰冷,确实是死物,但与呆板无智的死物又不同,它有自己的判断,在苏忏的手里头十分乖巧,一点看不出要攻击人的势头。
  但苏忏知道,这些不过是表象,如此一张温顺皮毛下其实包藏祸心,只要他放松警惕,让头狼瞧出破绽来,不仅自己遭殃,外头伺机而动的野兽们也会趁机蜂拥而入。
  苏忏这么想着,一只手揉了揉狼下巴上的软毛,另一支手擎朱砂笔点在它头顶绘出个“尸”字纹,那有一人大小的头狼呜咽一声,双眼一阖,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自中元节后,我一直觉得很奇怪,”谢长临撩开衣裳下摆,也丝毫不计形象的蹲在苏忏对面,帮他托着这具死尸,他继续道,“但凡遇上阿忏你的妖魔鬼怪都是不能直接渡化的,不是生魂就是怨念太重……这次还强行将魂魄封于皮囊之中。”
  谢长临说话的时候并未抬眼看向苏忏,但目光却随着那双修道人的手而动,不管苏忏是想将头狼的躯体侧过来还是倒过去,他都像预先知道般,先调整好了姿势。
  一旁的施盼夏同玉衡全然插不上手……连话都插不上。
  “我想,倘若背后真有阴谋者,定然十分了解阿忏,知道你的弱点,专而攻之。”谢长临说完,这才偷偷瞥了苏忏一眼,面前的人专注的盯着头狼七窍,似乎在研究这黄酒和的泥能不能直接抠出来。
  普天之下知道苏忏妇人之仁的恐怕还真不少,只要不是罪大恶极之辈,只要能留一线生机,通常苏忏都不会赶尽杀绝,但天下间知道他不善活字门的人却不多,就连苏恒这样亲近但不善道术的,都不清楚。
  苏忏一旦心虚,就会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谢长临颇为嫉妒的盯着他,又道,“阿忏,天下间除了我,还有谁这么了解你?”
  “……”一旁站着的施盼夏好像觉得自己悟到了什么。
  苏忏板着脸,欲盖弥彰的取出一张符,也不去解谢长临的疑惑,他将符蘸朱砂往头狼眉心一钉,符上起火,瞬间烧了个干干净净,随即,七窍中的泥土便化成一滩水连带着早已不安分的灵魂,一起淌了出来。
  “魔主,我们算起来才认识了半年不到,你当真了解我?”苏忏见此法行得通,便又取出数十张的符纸一一蘸上朱砂,此符穿过门窗融入黑雾当中,随即鬼哭狼嚎同时消弭,但窗外黑雾仍未散,像在等待着什么更加危险的东西。
  “半年?”谢长临垂着眼睛,祠堂中没有蜡烛,仅靠火折子那点光根本看不清什么,所以谢长临早就充当起了光源的作用,整个人如同浸润在微薄月色当中,皎洁的光芒减了一分锐利,倒多出种不可言说的深情。
  他提出反问后,又道,“阿忏,我认识你几千年了,你在想什么,要做什么,我都一清二楚。”
  不知道为什么,这话听起来很有点渗人。
  “是吗?”苏忏鬼使神差的相信了他,此人只要不高高在上的时候,还是有几分顺眼的,说话也算合情合理,没有动不动就搬出“可有意愿,与我结发”这种惊人之语。
  但随即,苏忏全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黑雾中有什么东西正在靠近,导致他瞬间没了心情再去想什么“前世记忆”。
  不只是他,谢长临也同时感受到了这股威胁,他向前迈出一步,将屋子里的人都护在身后,方才的示弱与深情全然不复。苏忏观他,仿佛从骨血里觑出了“强大”二字,立于天地间,摧枯拉朽,无端造次。
  “是谁?”谢长临的声音如同闷雷滚滚而去,祠堂外的东西脚步一停,先发出了笑声,“魔主何必如此提防我,我可是带着善意而来。”
  这把嗓音苏忏熟悉无比,他从谢长临的身后站出,与之并肩,手里的朱砂笔端闪耀着金红色,一时之间,祠堂中竟有日月争辉之意——纵使在谢长临的光芒下,苏忏亦不显弱势。
  “是姬人与,此人我比你熟悉,我来应付。”苏忏道。
  谢长临略一点头,将敌意收敛而去,回身将两个娃娃抱了起来,又冲施盼夏高傲的瞥了一眼,意思是叫她放心,有苏忏在,诸事无碍。
  施盼夏不知此时该作何反应,这两人的配合默契且相互信任,这种信任毫无缘由,哪怕现在祠堂外风云变色,天有死劫,谢长临也相信苏忏能够应付。
  “神荼大人,”苏忏也笑道,“什么风将您吹到无名河南岸来了?”
  “小公子在这边,大楚国在这边,我自然也在这边。”姬人与丝毫不知道廉耻,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又道,“凤凰尾羽用来做笔,小公子当真奢侈。”
  “友人馈赠之物,让神荼大人见笑了,”苏忏又道,“当日我那杆秃毛笔坏在神荼大人的眉心,不知您是否还记得?”
  “难忘……当时小公子这一笔当真戳下,我可会遭到反噬,今日也无法给你们送上这件大礼了。”姬人与说话永远不知道哪句正经哪句玩笑,故而显的阴阳怪气,让人毛骨悚然。
  “魔主,”姬人与似乎觉得与苏忏说话总逃不过打太极,讲不到点子上,干脆直接同谢长临道,“我手上有一个人的记忆,自灼木梧桐下得来,不知魔主感不感兴趣?”
  “什么?”谢长临闻此言,面色一沉,与苏忏交换过一个眼神后又道,“灼木梧桐早已伐而烧之,你是如何得来?”
  “魔主天性冷漠,于此树下得道化形,却对此树不闻不问,又怎么会知道我手中之物如何得来?”姬人与话音里的笑意更甚,“若魔主不信,可带着小公子于明日子时至北面神坛处一会,我定不会让你失望。”
  姬人与的性子极端恶劣也不在这一朝一夕,话刚说完,紧迫的氛围随之一散,黑雾虽然仍在蔓延,不见消减趋势,但祠堂之外却又陷入了死寂,显然有放他们离开的意思。
  苏忏望着谢长临,不必问他这所谓的“记忆”为何,也当知道与自己脱不开关系——他虽然拒绝承认,但也明明确确的知道,魔主心里空落落没什么在意的东西,除了一人,一事,一句戏言与一段感情。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苏忏他们感觉上像是在祠堂中呆了很久,穿过黑雾回到铁甲军营帐的时候,也不过刚入夜。
  这段时间是苏白石留给他们休息的,因此并未有人前来打搅。等帐外的篝火燃起来,火头军们将一口口的大锅架上,方才由那见过一面的红衣壮汉先行通知,说是“晚饭时间到了,给诸位贵客接风洗尘。”
  绥州风大,苏忏手里捧着一个汤婆子,身上穿得很暖,他微微眯着眼睛,也不知在想什么,略微有些出神。
  “王爷……”红衣的汉子拘谨的站在苏忏身边,唤了他一声。
  边塞征召的粗人,在军营里呆了很多年,说话直来直去,脾气又不好,但难得在知错就改,他还记得白天的时候鲁莽冲撞了这几位贵客,面带赫色又道,“属下之前冒犯了。”
  “不打紧,”苏忏听见人声,这才收回目光笑了笑道,“也是我们没有事前通知。”
  这红衣的汉子也是个兜不住话的,莫名让人联想到锦绣宫枯井下一个人絮絮叨叨几十年的惭愧大师。
  苏忏听他说着军营里的规矩,这大锅饭的吃法,以及绥州最美的几处风景,又听他说没仗打的时候,也回家几趟。原来这汉子名叫李崇,绥州本地人,家住的不远,离此也就几十里路,家中高堂健在本人尚未婚配,上有一姊,下有一妹。
  短短时间,苏忏怕是比里正还了解他家里的情况。
  虽是经过了祠堂中的事,但苏忏在乎了一会儿也就想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就耿耿于怀不符合他得过且过的人生信仰。更何况他面前正升着火炖着菜,谢长临透过雀跃的火光看过来,目光一如既往的不动摇,这人那么在乎那份回忆都没有踌躇不安,自己又瞎操心什么?
  如果说李崇在苏忏的面前只是有些局促,那他面对谢长临的时候便是敬畏居多了。
  因绥州风土原因,生长于此地的男女老少皆高大壮实,就施盼夏那期期艾艾的身子骨里,都能看出点原本该有的雄壮威武,更何况李崇正当二十八,无牵无挂,吃好睡好——杵在苏忏身边如同一座火红的黑铁塔。
  大楚军备充足,因而作为国之栋梁的铁甲军也有一套自己的着衣风格,平素有两套盔甲,骑兵为轻甲,步兵为重甲,不上阵时无论步骑皆有一件套于布衣之外的软甲,可挡远距离的轻型□□。
  软甲内的贴身衣物各营房也有各营房的规矩,便于区分职能,倘若有人偷偷潜入进来,稍加盘问就能看出破绽。
  这李崇乃是一名斥候,粗略懂一点道术,困几个刚能成人形,一两百年的小妖怪都有点吃力的“略懂”,但此人却有一种骨子里的警觉,当天也是他先察觉到了生人的气息,而后才布下了法阵——的确有做斥候的潜力。
  李崇不敢擅自跟谢长临搭话,但他的目光却死死黏在魔主的身上,撕都撕不下来,因这份敬仰作祟,他连对苏忏的客气都消减了几分,几乎是留着哈喇子道,“我什么时候才能跟魔主一较高下啊……”
  倘若比的是脸皮子,怕是李崇这辈子成仙得道登峰造极也比不过谢长临了。
  这话苏忏没有说出口,他始终觉得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值得鼓励,便道,“来我清源观修道吧,万一修岔了,贪嗔之心不死,我就推荐你去妖魔界,给魔主打个下手。”
  “……”老实巴交的李崇一时不清楚他这话是真是假,是一时戏言或有感而发,但也没等到他弄清楚,谢长临已经自然而然的走到了苏忏身边,低声问他,“说我坏话吗?”
  “岂敢,”苏忏笑,“夸魔主天下无双。”
  “不信。”谢长临也笑,他的脸上很少有这么云淡风轻的表情,仿佛一下子能亲近了,李崇刚想插嘴,却发现这份温柔给予的对象有限,到他身上就是呼啸的暴风雪,李崇本能的缩到一旁,哄两个小式神玩儿去了。
  少了李崇这么个碍手碍脚的,谢长临习惯性的走到苏忏身边,替他抖了抖白色长袍上沾染的木屑与灰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