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出魔入佛-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净封。
  但净封这会儿态度也依旧和善,耐心地等待着王二将话说完。
  “……授予那位师父的真经?”
  听得王二这话,净封倒也没隐瞒,他往净涪那边看了一眼,便应了。
  “应该是了。”
  净涪那边厢的动静闹得那般大,净封真不信这会儿他握在手上的还不是那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王二整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连他自己一时都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等到他回过神来后,唯一的想法却是……
  回头一定要再仔细将贡案前的那部书典给好好供奉起来!
  净封见他模样,还与他说道:“老檀越,现下是净涪师兄没空,回头净涪师兄空闲了,是必得还你们一个因果的,你还是好好想一想吧。”
  净封真不担心王二会为着这么一个因果跟净涪狮子大开口。小民有小民的生存智慧,他反倒更担心王二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没胆子和净涪说话,将这份因果给留了下来。
  那才是真妨碍到了净涪了。
  可怜王二,才刚稳定下来的心绪又被一颗炸弹炸得混乱不堪。
  “还……还我们一个因果?”
  净封点点头,既然他都已经开口了,倒也不介意帮着净涪将这件事的后续给顺带料理了。
  他简单地给王二解释了几遍,王二才算是勉强了解了他们当前的情况。
  他也才知道……这次是真的从天上掉馅饼砸到他们头上了!
  净封见他明白了,也就没再多说,转头看得净涪那边一眼,问王二道:“老檀越,我想去看看净涪师兄。”
  王二叫他这么一提醒,当即就是一个激灵,下意识地道:“请,请跟老朽来。”
  净封点点头。
  王二回神,再不敢拖延,带着净封穿过人群还回到了净涪所在的院子里。
  净封在院子边沿上站定,就再不往里迈进一步了。
  也不是他不想靠近,实在是净涪当前正在参悟那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义,像王二、王五甚至是王球子这样的没有修炼过的凡俗还百无禁忌,想靠近就靠近,只要没对净涪生出什么恶意,净涪周身沐浴着的金色佛光就不会对他们有所妨碍,恰恰相反,那佛光还能护持他们。但净封就不一样了。
  这佛光真不伤人,但净封若敢随意接近,这佛光轻易就能混淆他的修行根基。
  哪怕这佛光无意,单只这佛光自然而然外溢的至微至真的妙理就能让他不自觉沉沦,甚至不自觉地参悟这些佛门妙理,然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换门庭……
  而现今这佛光的这一层附带效果,放在道门、魔门和散修眼里,也就是凶名赫赫的强行渡化。
  这强行渡化在外头传得玄乎,传得凶残,能让人闻之色变。可在佛门弟子眼里,却没有那么避讳,顶多只是忌惮而已。
  这强行渡化,其实说穿了,不过是道与道之间一种相互渲染而已。
  就譬如当下的净涪和净封两人。
  不得不承认,净封在佛门佛理上的体悟是和净涪有着相当大的一段差距的。且撇开这段差距不说,他们两者的修行方向也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在佛门这一条道上,净涪比净封走得更远,摸索得更广,看到的也是更美妙神异的风景。
  那当净涪和净封两人敞开来论道辩经的话,净涪与净封之间的差距会让净封本能地渴望窥探净涪的道,去窥看他看到的风景。而对于净涪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糟糕。因为他的道足够广阔,世界足够宽广,道心足够坚定,所以他能够坚守自己的道不动摇,还能在这种基础上汲取净封的道中于他有益的部分开拓自己的道。
  可净封不行。
  就像净涪在每一次拜见三位世尊一样,若不是那三位世尊特意收敛,单凭净涪自己,怕是只一照面就会陷入三位世尊的道中。别说挣扎,净涪根本连意识到那样灭顶恐惧的事实的机会都不会有。


第516章 王家村里2
  毕竟,对比起来,净封对上净涪的情况是要比净涪对上三位世尊的情况要好太多的。毕竟就双方实力而言,净封和净涪确实还有差距,却还没有净涪与三位世尊的差距那般令人恐惧且绝望。
  而除了这修为间的差距之外,双方的心性也是一个影响。尤其是当双方间的差距还可以预见的时候,那这心性就是关键。
  心性坚定通透、对自己的道无比固执的人,是能够抵抗得了那来自道的诱惑,始终坚定自己的道途,只吸纳补充自己所需要的,而排斥掉一切扭曲自己那些东西。
  说是这样说的,可净封没有那个兴致去测试一下净涪与他之间的差距,更没想去到这位比丘面前去试一试自己的心性坚定与否。
  他不是没自信,而是不想拿自己的道途去试那个万一。
  说到底,景浩界偌大一个佛门,谁真的能拍着自己的胸膛保证自己摸清了这位年轻比丘的底细?
  各寺里的大和尚?
  他们能吗?
  不能的,便连天静寺那些大和尚们,也都不能。
  便是那些大和尚们敢夸口说能,净封也不敢信。
  他没见过这位比丘在各寺大和尚面前的模样,但他见过竹海灵会那会儿的净涪。
  当时这位可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小沙弥呢,就已经一路所向披靡,踩在所有人头上取走了魁首。那现在呢?
  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可再不是那个净涪沙弥了,而是比丘。
  净涪比丘!
  净封自己在妙安寺里待得好好的,可不想放弃自己先前数十年的修持,转投妙音寺。
  哪怕当前妙音寺的前景就是要比他们妙安寺要好也不行。
  也幸好净涪没有要将路过的修行者都强行渡化入妙音寺修行,他很收敛了。
  净封错开眼去,不敢看净涪握在手上的那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当他将目光艰难从净涪身上移开,望向净涪侧旁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儿。
  那小孩儿不过一身山村孩子的穿着,可他脖颈上,却带了一串短佛珠……
  那短佛珠的材质以及那佛珠上头凝而不散的很眼熟的佛光,让净封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他心中分明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不自觉地转头去问王二:“老檀越,那边的那孩子是……”
  王二顺着净封的目光望去,答道:“那是老朽的重孙子。小师父,我这重孙子他……他是怎么了吗?”
  净封见自己仿佛吓到王二了,连忙安抚道:“没事,这小孩儿没事。小僧只是想问,那孩子脖颈上带着的那串佛珠是?”
  “哦,那串佛珠啊……”王二也冷静下来了,他望着被王球子小心护在手里,就算睡着了也怕有人将它抢了去的模样,心下又更安稳了许多,“那串佛珠是那位净涪师父给老朽我这重孙子的。”
  既然这位妙安寺来的净封师父都说净涪师父是他的师兄了,那么他师兄给的东西,应该是好东西才对,他乱个什么乱?!
  净封得到了王二的确认,便兀自打量着那个小孩儿沉吟,倒没如何注意旁边那王二柱的神色变化。
  他打量着那王球子半响,怎么都没看出这小孩儿有什么能让净涪另眼相看的地方,自然就更不知道缘何净涪会将自己随身的佛珠送了出去。
  但既然想不明白,净封也索性不想了。
  或许这就是净涪比丘与小孩儿之间的缘法呢?
  谁又知道?
  可净封没再抓住这件事深究,并不代表他不会在此事上做出他的应对。
  他再次侧过身去,郑重地望着王二,问他:“不知老檀越舍不舍得下你这重孙儿?”
  王二一时脸色也变了。
  这个王家村的老里正在这一刻,隐约地察觉到了什么。
  净封见他模样,心下一叹,合掌与王二低唱了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王二久久没有作声。
  净封也不急,他又再次侧过身去,凝望着佛光中的净涪。
  他们侧旁守着的一众老人见得净封和王二都没再说话,几人目光交流半响,其中一位老人低声吩咐扶着他的孙子,“你过去,请族长过来一趟。”
  老人的孙子下意识地转头望向王二,又回头问他祖父,“现,现在?”
  老人沉着脸点头。
  那年轻人吞咽了下口水,无奈何,只能将他扶着的老人手转给侧旁的兄弟,自己挤出人群,壮着胆子走向王二。
  哪怕靠得近了,这年轻人也不敢贸然作声,生怕惊扰到了王二旁边的净封。
  可这年轻人被老人使唤过来,也不完全是个木脑子的,还有几分灵醒。他只站了一小会儿,便定了定神,伸手去拉了拉王二的衣角。
  也就是王二的衣裳还算讲究,他自己也注意着劲道,否则,怕不能当场将王二的衣角撕拉下来?
  王二被年轻人的动作拉回了心神,扭头望去。
  这年轻人在王二面前也还算得脸,这会儿见得王二望来,也不怕,只一个劲地冲王二笑。
  王二瞪了他一眼,便也顺着这年轻人的力道往外走了走。
  也是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这年轻人才敢和王二说话。
  “二叔爷,我爷爷请您老过去一趟呢。”
  王二也只知道今天的这些事情,哥几个是要问的。且不单是哥几个,便是村里的老老小小都想知道。
  他叹了口气,拍开年轻人的手,“行了行了,你自个先回去,我一会儿自己过去就行了。”
  年轻人也没敢多话,只应了一声,便回去了。
  王二回到净封身边。
  净封也恰在这个时候转过头来看他。
  王二对着净封弯了弯腰,低声道:“师父你……”
  净封还没等他腰真弯下去就伸手扶稳了他,见他开口,也不多话,只微笑着点头道:“小僧知道了,老檀越且自去吧。”
  王二见净封随和,面上也松了口气,但到底不敢真放净封一人,他抬手从侧旁招了招,立时就有一个中年汉子走了过来。
  “小师父,爹。”
  王二见王大石过来,先与净封说道:“小师父,有什么事,你和他说就行了。这是老朽大儿,对村里的事情都熟的。”
  净封目光扫过王大石那张和王球子几分相似的脸,点了点头。
  王二见他应了,和净封合掌拜了一拜,又低声叮嘱过王大石,这才提着心走了。
  王大石站在净封侧旁,束手束脚的,很有些拘谨。
  净封见得,微微笑了笑,反先和王大石问道:“那边的那小孩儿,可是你的孙子?”
  王大石往王球子那边看了一眼,很快答道:“是,是的。”
  净封唇边笑意加深,“若这孩子与佛有缘,你可舍得将他送出?”
  佛门弟子的收纳,除了一部分被佛门收养的孤儿会询问过他们自己的意愿后才在皈依日参加皈依礼,选出与佛有缘的人,而父母高堂俱在的那些孩子,却是要得到他们的父母高堂同意才能参加皈依礼,不会强抢他们的孩子。
  可尽管如此,因佛门势大,每年参加皈依礼的孩子也还是很多,足够让他们挑选出真正的好苗子。
  但好苗子从来不缺,这会儿既然让见到了得净涪青眼的王球子,哪怕他还想不太明白个中的因由,他也不想要错过这个人。
  试一试,总是无妨的。
  万一又试出来一个净涪呢?
  不,像净涪比丘和那位道门左天行一般的人物近乎万年一出,他不奢求这王球子能比得上净涪。可比不上净涪,能和净音或者是净栋这样的人物比一比也好啊。
  净封想得很好,但王大石听着,却傻了眼。
  “与……与佛有缘?这,这孩子他……”
  净封摇头:“现下还不知道,我问的是如果。”
  “如果是真的,你舍得将他送出吗?”
  舍得吗?舍不得吗?
  王大石脑子都乱成了浆糊。
  净封看了他一眼,照旧没催,还只凝望着那边的净涪。
  另一边厢,王二也正在和一群王家村的族老们说话。
  “说说吧,”将净涪、净封两人大体的来历用他们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说明白了之后,王二拿着手上拄拐一拄地面,看了看几个老兄弟,“说说你们的看法。”
  “我们想向那位净涪师父讨要些什么来了结这一份因果。”
  几个老头子三三两两地站着,听得王二这么问,一时沉默了下来。
  好半响之后,其中一个老人开口说道:“不能太过贪心,贪心会恶了那两位师父;不能太过自私,自私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没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目光要看得长远,长远了才好让我们村里的这些小崽子们过得好……”
  他的这些话几个老家伙听着,都在心里点头,然后就一条条地否决他们先前闪过的那些念头。
  因为太过郑重,许多人很久没说话。
  王二见他们这些兄弟好一会儿了都没拿定主意,心里没觉得如何生气,反而还有些欢喜。
  “这是大事,大家伙回去好好想想,不用急于这一时。”


第517章 王家村里3
  一时半会儿的,就是他们这些人拿定了注意,那净涪小师父还没有醒来呢。还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回去再好好斟酌斟酌。
  王二提起手上拐杖,转身走了。
  “我就先回去陪净封小师父了。也不知道大石有没有怠慢了人家小师父……”
  被王二留在后头的王氏族老们看着这个老家伙的背影,险些就想抢过王二手上的那根拐杖去敲他的脑袋。
  但他们到底也没谁动手,其中一位老者无奈叹了口气,“行了,就按他说的,都各自散了吧。”
  王二走回到净封身侧,先看了一眼王大石,才沉默着又站到了净封的身旁。
  站了好一会儿,那边厢挨着院墙睡沉了的王球子终于睡得饱足,从无梦的睡乡中醒了过来。
  他也不和以往一样先去寻他的娘亲,而是先看了看净涪,见得净涪还在原地稳稳坐着,他也不理会其他,只咧着嘴笑了。
  净封见状,自语道:“他醒了啊……”
  王大石和王二也都齐齐转眼去望王球子。
  王球子笑完了之后才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扭头去寻他娘亲。
  王球子他娘见得自家孩子用渴望的眼睛巴望着她,也很心疼,但她扛不住王大石和王二的目光,便拿眼睛示意王球子去看王二和王大石他们。
  王球子乖乖地转头望去。
  小孩子先看见的,是向来对他疼宠的曾祖父。
  王二见他望来,就从他招了招手。
  王球子先回头看了看净涪,然后小心地从他自己的矮凳上走下,绕过净涪身上升腾的金色光芒,走了一条相当长的距离才走到王二身边。
  直到走得近了,他才拿眼上下打量净封,见净封身上衣袍和头上光溜溜的脑门,不由得转头又去看了看净涪。
  净封见他这副小模样,依稀明白为什么这个小孩儿能得净涪比丘的青眼了。
  这小孩子年岁虽幼,但似乎早慧。而他的这种早慧,又不是那种沾染了世俗的早慧,而是带着孩子纯挚天真的早慧。
  此外,他还挺胆大……
  净封对着王球子笑了笑。
  王球子脚步一顿,却低了头,才又加快脚步走到王二身边,然后伸手紧紧拽着王二的衣角。
  他虽还年少,眼前这位哥哥似乎也和先前那位哥哥很相像,可他就是觉得,这两位哥哥是不一样的……
  王球子敢凑到净涪身边去,却不敢对上净封。
  净封见状,唇边笑意更浓。
  王二伸手拉住王球子,下意识转头去看净封,见他脸上笑意,这才松了口气。
  他拍了拍王球子的手,弯下身低头与王球子说话:“去吧,去见见那位小师父。”
  王球子平日在王家村里生活,每常家里来人,都只是在家人的示意下称呼一声,还没学过什么拜见啊见礼的。
  这会儿王二叫他见见,他也就和往常那样,只面对人站着,抬着头望着净封,学着王二对他的称呼叫了一声:“小师父。”
  那声音不说低,但就是听得不怎么清楚,然后再听他对净封的称呼……
  王二和王大石险些没将眼珠子给王球子瞪出来。
  小师父……
  听听!听听!这什么称呼?!
  小师父是他叫的吗啊?!
  王球子这会儿正抬着头望着净封,没机会看到王二和王大石的表情,但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身体一个瑟缩,然后下意识地就要回头。
  但净封先笑了笑,蹲下身去直视王球子,耐心地与他说道:“小师父是你曾祖父和祖父叫的,你叫的话,叫小僧净封师父就好了。然后……”
  净封向着王球子合掌,然后微微向前弯身,做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见面礼。
  “你该这样向小僧见礼。”
  王球子懵懵懂懂地看了他一眼,却也没再回头去看王二和王大石的脸色,而是真学着净封的样子,合掌弯身和他拜了一拜,口中称道:“净封师父。”
  净封点了点头,却是站直了身体,合掌弯身正色与王球子还了一礼:“王小檀越。”
  王球子笑了起来,原先对净封的拘禁当下就散了。
  净封弯身抬手摸了摸王球子的脑袋:“好孩子。”
  王球子抬着头望净封,忽然道:“净封师父,我要去找娘亲了。”
  净封也不将他拘在身边,当下就点了头,“哦,去吧。”
  王球子得了净封的允许,却没动静,只又扭头去望王二。
  王二无奈扬手,低声道:“去吧,快点回来。”
  王球子点头应了,却没蹦蹦跳跳地走,而是轻手轻脚地去了。
  王二望着他离开的背影,纵容地摇了摇头,抬头却与净封为他开脱道:“小孩子年纪小,不经饿,小师父莫怪。”
  净封笑道:“无妨,他还不过是个孩子。”
  王二见他真没放在心上,也就放心了,安静地陪着净封在旁边等。
  王球子这一去就没再回来,净封只往屋子里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仍自望着院子里的净涪。
  净封也并不就是干站着,他是在看。
  看净涪的人,也在看净涪的道,还在看净涪的未来。
  而除了他之外,外头的所有人都不过是在看热闹。
  看一场他们这一辈子仅只一次的热闹。
  为着这一场热闹,王家村一村子的人围在王二的院子里围了几乎一天,直到暮色四合,腹下不住鼓鸣,才三三两两地散了。
  净封也听得王二那边厢传来的腹鸣声,转头与王二说道:“老檀越若要去用膳食的话,就自去吧,不会理会小僧了。”
  王二年纪也大了,这一日还只吃了早饭,早就扛不住了,这会儿听到净封的话,不经脑袋,先就问出声来:“小师父你呢?你不用……”
  他话还没有说完,自己先就闭嘴了,有些尴尬地望着净封。
  净封不以为意,他摇了摇头,“檀越且去吧,小僧无碍的。”
  净封既然都这么说了,王二也就没再勉强,旁边的王大石也走到了他身边扶住了他。
  将身体的大半重量交付于长子,王二却还撑着与净封合掌拜了拜,“小师父,我先去了。”
  王大石也就着扶着王二的姿势与净封点了点头。
  净封目送着王二和王大石入屋,目光在这个原先还围满了人现下却只剩下他与净涪的院子,笑了笑,伸手从随身褡裢里摸出一个蒲团放在地上,自己坐了下去。
  坐定之后,他先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又从随身的褡裢里拿出木鱼和木鱼槌子来,就着自净涪那边升腾起来的金色佛光做起晚课。
  木鱼声、诵经声从院子里飘入屋子里,传到屋中正在吃饭的王二一家耳中,传到这王家村里的每一户人家,传到他们每一个耳边。
  旁人犹自可,不过是往净封、净涪所在的方向看了看,然后又凑在一起说起闲话而已,王球子却不然。
  他听着木鱼声和诵经声,连吃饭的动作都停下了。
  王球子现在吃饭已经不用人喂了,但因为他年纪小,就总有人盯着。平日里是他娘他奶奶,但今日里,却又添了王二和王大石。
  见他停下动作,王二和王大石心下一顿。这两人对视了一眼,坐得更近一点的王大石抬手夹了一块咸肉放落王球子的碗里,催了一句:“快吃。”
  这咸肉原是他们家为了招待净封才拿出来的,净封没落座,也就他们自家吃了。平日里吃肉的机会少,孩子们都馋肉,每常开荤,都是家里大人夹给他们的,没敢让他们放开了自己夹。
  王球子虽是王二家这一代的长孙,却不是王家现下唯一的孩子,他上头有三个姐姐,下头还有两个还在襁褓里的弟弟。但饶是如此,作为长孙子的王球子还是最得王家长辈的喜爱,尤其是王二。
  可哪怕是他,平日里能吃肉的机会也不多。
  现下王大石亲自夹肉给王球子,还是家里人最吃香的大肥肉,放往常,王球子也是要大口大口往肚子里吞的。
  可这会儿,哪怕王大石已经催了他,他还是侧耳听着外头的声音,没往碗里的肉多看一眼。
  哪怕是一眼。
  看着这样子的王球子,王大石和王二都是沉默。而其他诸如王球子的爹娘见得王大石和王二的模样,不知为何,心里头就是不安稳。
  王球子他娘忍不住伸手去拉王球子。
  直到王球子他娘使了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