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嗔怨-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乡里乡亲都认识他,结果他相公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
“啊!”清未惨叫着惊醒,撞进三双担忧的眼睛。
天上的残月撒下些许清晖,夹竹桃树的树枝随风飘摇,司无正将他抱起来:“怎么了?”
清未怔怔地望着月亮,忽然记起了死因,但他没有立刻说,反而问:“这是……哪里?”
荀大义笑嘻嘻地飘来:“公子,咱们出宫了。”
“出宫?”他环顾四周,这才看出来自己躺在府邸的院中,“哦,原来我们已经回来了。”
继而又惊觉:“德妃娘娘呢?”
他问:“贤妃娘娘如何了,有没有再被附身?”
问题实在太多,清未喋喋不休地说了半晌,声音又渐渐小下去,他已然猜到德妃娘娘和司无正的关系,此刻问这些问题无异于揭司无正心底的伤疤,所以清未再想知道真相也不敢问了。
好在荀大义岔开了话题:“没有肉身真难受。”
厉鬼委屈地蹲在枝头,抠着手指头嘀咕:“我还想附身太监,虽然他们少了个家伙,但却可以吃饭喝水。”
说白了就是难过自己吃不了东西。
裴之远坐在一旁凉凉地打击:“算了吧,就你那点修为,附身太监都能被活人的阳气刺激得半天飞不起来,你若是想灰飞烟灭,没人拦着。”
“我不就是随口一说……”荀大义自知理亏,缩在枝头不吭声了。
司无正把清未抱回了卧房。
一来一回不过三五天的功夫,他们之间却多了层隔阂,他实在想不明白司无正的真实身份,只在乎一件事:“从我遇见你开始,你一直是你?”
“是我。”司无正保证,“从来都没变过。”
清未晒晒安心,躺在床上沉思。他当年死去的真相,司无正的真实身份,以及贤妃宫中发生的事一股脑地涌来,撕扯着他本就脆弱的神经,如今即使清醒,倒不如昏迷的时候清净,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像是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司无正说:“此番出宫并不是因为皇帝放过我们,而是我对他说,若是继续故意扣留我与你,被所谓的邪祟缠着的就会变成他自己。”
司无正说得讥讽:“所以皇上不仅放我们出宫,这些时日还会宠着贤妃。”
“皇上虽然不知道邪祟到底是谁,却能通过此前的一系列事情推断出贤妃是被附身的唯一一人。”
果然到主要危及自身,再多的宠爱也换不来皇帝的真心。
“那我们还要回去?”清未明知故问,实在是不想再进宫,“难不成真要把德妃……嗯,把那鬼魂赶走?”他说漏了嘴,心虚地低下头。
司无正倒是洒脱,直言:“那就是德妃娘娘的魂魄,你猜得不错。”
他想转移话题:“你那日为何失约,说好了天黑回来,怎么等我们烧了寝殿才出现?”
“说来话长。”司无正叹了口气,“你们在贤妃娘娘宫中发生的事情,裴之远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
清未轻哼:“我现在是在问你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司无正苦恼地揉着眉心,说:“我去了德妃娘娘曾经的寝殿,确认那里的确有一口枯井,就在我准备回来的路上,看见了冲天的火光。”
“我一看着火的是贤妃娘娘的寝殿,立刻明白纵火之人绝对是你们中的一个,就在我准备潜入寝殿时,却撞上了皇帝的轿撵,原来贤妃刚从御书房回来。”
“皇上见我行色匆匆,料定这场火与我脱不开干系,硬是将我留下,让侍卫搜身,没有找到火石之类的物件才放行。”
原来如此,清未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却没有发现司无正暗中擦了擦额角的冷汗。
真相与司无正所说的自然另有一番出入,他之所以不说,全是担心清未知道死而复生的真相。毕竟挖坟又重新掩埋,这些事任谁听起来都残忍血腥,且做出这样的事的人更是可怕,司无正不想让清未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也算是人之常情,所以裴之远和荀大义知道真相也会隐瞒,因为司无正真正逗留的原因与清未有关。
正如司无正所说,皇帝见了火光,立刻就联想到了他们,非但没有生气,还迫切地希望这把火能把所谓的邪祟烧死。
司无正心灰意冷,直言皇帝避之不及的邪祟就是当年被活活烧死的德妃。于是知道司无正真实身份的皇帝吓得魂飞魄散,问出了自古帝王唯一关心的问题。
“你是不是也要害朕?”
“你是不是也和你那个怨恨朕的母妃一样,盼着朕死!”
第五十四章 井妖(14)
司无正愣了愣,回首问:“陛下方才与儿臣说了什么?”
病恹恹的皇帝没有回答,浑浊的目光黏在司无正的面上迟迟没有移开,司无正感觉到了试探,猜忌,更多的则是忌惮。
其实他哪里是没听清皇帝说了什么,而是不可置信,即使知道帝皇家没有亲情,司无正依旧没料到父皇冷漠到了这种地步。
明明当初下旨烧死他们母子俩的人就是面前高高在上的皇帝,明明错的是九五之尊,如今竟然还有资格质问?
“陛下,若是母妃真的想要你死……”司无正的目光彻底冷了,若说曾经的他心里还有些许眷恋,那此刻,他的愿望与母妃一样,“你以为自己还能活这么久吗?”
说完,在老皇帝震惊的目光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司无正?”
“司无正!”清未伸手在司无正面前晃了晃,“你想什么呢?”
司无正回过神,歉意地笑笑:“我在想贤妃宫中的宫人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这才想起还有这一茬事:“你不说我都忘了,你查到线索了吗?”
“肯定不是德妃杀的。”司无正叹了口气,“德妃娘娘附身贤妃只是想用刺绣提醒皇上当年的恩怨而已。”
“可宫中的人死了。”清未百思不得其解,“凶手是谁?”
他想不明白,司无正更是不理解:“说到底我们根本没有看见贤妃宫中少人,也没有见到谁死了,现在听到的所有传言都只不过是传言,我们凭借流言蜚语是推断不出真相的。”
清未在床上翻了个身,疲惫地舒展四肢:“既然推断不出来,我们就换个思路,你说皇帝知道了贤妃被附身,会怎样?”他说时并没有往深处想,可说完心里却冒出了寒意。
寻常百姓对待被恶鬼附身的人都只有活活烧死一条路,更何况是猜忌心最重的帝王?
清未急得一个激灵从床上跳起来,虽然当朝首辅不是什么好人,但贤妃却是无辜至极,不过是个被利用的女人罢了,若是因为被德妃娘娘附身而招惹来杀身之祸,那就是他们所有人的罪过了。
“无妨。”司无正及时拦住他,“皇上如今忌惮德妃的冤魂,生怕贤妃死了,她就会另找他人附身,所以在德妃娘娘没有离开宫中的这段时间里,贤妃都不会有事。”而冤魂离开以后的情况就要另说了。
清未闻言,神情复杂地坐回床上,听着窗外夹竹桃树在风中沙沙作响,分外亲切,转而想起尚在宫中偏殿时,透过纸窗看见的鬼影,原来那不是什么冤魂想要索人性命,而是一位心系儿子的母亲。是了,他最后还是认定了这个想法,司无正就是德妃娘娘的儿子,也就是曾经的六皇子,但是清未并没有把猜测说出口。
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呢?他们二人自从相知相惜,到如今互为依靠,走过的日子算起来也跨过了春秋,既然司无正保证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那就够了。
门外传来两只鬼魂的吵闹声。
荀大义嫌弃天下白追着自己啄:“裴大人,它怎么不咬你?”
裴之远劳神在在地挂在树枝上:“我又不是厉鬼。”
身为厉鬼的荀大义悲愤地飞到屋顶,结果天下白兴高采烈地紧随而上,咯咯哒叫个不停。
这鸡厉害,他们离开的这段日子里不仅没有饿瘦,皮毛竟然更加油亮,据荀大义观察,应该是天下白发现了墙根下的蚂蚁窝的缘故,倒是黑狗不知去向,清未颇有些失落,他临行前担心家中无人照料,就把拴着驴和狗的绳子都解了,可留下的只剩天下白。
果然还是鸡最有灵性,清未坚定了这个想法,起身走去厨房给公鸡抓了一把小米,撒在地上喂。
天下白和他亲近,撅着屁股飞奔而来,一头扎在清未的裤腿上,撒娇似的蹭。
他身后飘来司无正的调侃:“赶着上锅**汤?”
天下白的小脑袋从清未的双腿之间探出来,瞪着司无正咯咯哒叫了一声,然后费力地跳到了他的怀里,窝着不动了,颇有点鸟占鸠巢的意味。司无正懒得和公鸡计较,弯腰查看清未脖颈上的伤,举手投足间的小心翼翼把他逗笑了。
“我又不是纸做的,你还怕把我碰碎了?”
司无正蹙眉反驳:“就算是石头做的也不见有多结实。”
“要真照你这么说,我宁可是山林间的树。”他半是开玩笑,半是揶揄,“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考虑,转眼人世间已是百年……”
清未双目渐渐失神:“就是寂寞了些,没有你,没有天下白,没有这些鬼魂,日子再长又有什么用?”
他说完,半晌没有得到回应,正在困惑间,一回头就撞进司无正微微泛红的眼眸。
不会吧……
清未睁大了眼睛,没忍住笑出了声:“你哭了?”
司无正猛地扭开头,别扭地说:“没有!”
“还说没有?”他抱着天下白凑过去,笑眯眯地打趣,“我都看见了。”
司无正转到哪儿,清未追到哪儿,最后他撒开手让公鸡随意玩去,自己则张开双臂,抱住了司无正的腰:“我做什么树啊,我跟着你就好了。”
“嫂嫂,以后莫要说这种话。”
他笑弯了眼睛:“不说了,再也不说了。”
司无正这才转身,捏着他的脸颊不轻不重地扯了一下,似乎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清未忍着没出声,等司无正扯完,也伸手轻轻捏了捏对方的脸颊。
清风从院中刮过,他们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清未脖子上的伤愈合得很快,第二天他把布条拆了,对着铜镜蹙眉观察伤痕,可能是德妃娘娘并不是真心要害他的缘故,伤口已经淡去,只有五道略显惊悚的划痕还留在白皙的脖颈上,清未换了件能遮住印记的衣服,将领口的盘扣一直系到最顶头,然后坦坦荡荡地出门买菜了。司无正先前说要买些下人回来,果然忙起来就把这事儿忘在了脑后,到现在府邸里也只有他们两个活人而已。
不过清未无所谓,人多人少,他朝夕相对的只有司无正,多了几个下人,说不定还要防着不被看见他们对着空气讲话,到时候传出去,不知道又要引起怎样的流言蜚语。与其这样,两个人住也挺好的。
晚上他做了一桌菜,馋得荀大义趴在窗口久久不愿离去,那张微张着的嘴衬着昏黄的烛火,乍一看还挺吓人的,司无正心情好,拿了两坛好酒,写上荀大义和裴之远的名字浇在夹竹桃树下,这样一来,两只鬼虽然不能品尝佳肴,好歹也能安慰肚里的酒虫。
他们许久没有像现在这般安安稳稳地吃一顿饭了,清未端着碗,注视着窗外的月光感慨:“这样的日子也不知何时才能到头。”他指的自然是宫中的案子还没破,如今的宁静都是假象。
司无正叼着半截虾轻哼:“就怕是我们愿意收手隐居山林,宫中也有人不放心。”
“你是说陛下?”清未把虾壳吐在桌上。
“嗯。”司无正夹了几颗花生米入嘴,“当今陛下生性多疑,虽说明面上不信鬼神之说,但实际上他比你想的还要谨慎。”花生吃完了,司无正又去吃笋干,还就了口酒,“自古帝王手上多少都沾着人血,他为了这个皇位杀过太多的人,如今有鬼魂作祟,他自然比任何人都紧张。”
清未端起酒杯,轻轻呷了一口:“皇上是真龙天子,也会害怕鬼魂?”
“真龙天子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什么都不怕。”司无正讥讽地笑笑,“更何况是做了亏心事的人?”
窗外的风随着司无正的话忽然紧了起来,原本坐在树杈上喝酒的两只鬼飞到门前,犹犹豫豫地说:“司大人,外头好像是宫里来人了。”
司无正把筷子往桌上一磕:“我以为陛下能忍几天,竟然两天不到就急着赶着逼我们进宫了?”
“可惜了这桌菜。”清未略有些不舍地放下碗筷,“还有好些没吃完呢。”
“无妨,咱们吃咱们的。”司无正听了这话,又把筷子拿起来,“他们不敢催。”
“如今皇帝的安危掌握在我们手中,就算给这群太监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伤了我们。”
司无正的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大其词,但的确是这么个理儿,清未咬着筷子思索了片刻,也继续吃起来,直到屋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司大人?司大人,给杂家开开门吧。”
来的竟然还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张公公。
司无正喝着小酒轻笑:“哟,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司大人啊,您就别兜圈子了,我这把老骨头连夜出宫找您,定然是宫中出事了啊!”
第五十五章 井妖(15)
司无正把筷子一撂,说:“出什么事儿了?”
老太监答:“宫里死人了,就死在德妃娘娘曾经住过的那个寝殿里。”
清未闻言心里一惊,他们先前还在说流言只是流言,并没有亲眼瞧见人死,这下倒好,人不仅死了,还死在了德妃娘娘的宫中,这简直就是摆明了告诉所有人,宫人的死和德妃脱不了干系。
司无正的神情变了变,起身走出去给老太监开门,却不让更多的人进来。老太监也不介意,跟着司无正进了厨房,见桌上有菜,心里就有了数,非但不再催促,还站在桌边慢条斯理地将宫中发生的事情详细地描述了一遍。
这事儿还要从他们出宫那晚说起。
贤妃娘娘宫中的大火直到后半夜天快亮的时候才被扑灭,寝宫里三间库房都烧没了,只剩焦黑的石头架子,为了扑灭这场大火,宫中的水缸空了大半,自然是要及时填补的,皇上破例恩准送水车早出宫几个时辰,以避免再生事端,可变故就出在送水的几个小太监身上。
从贤妃娘娘的寝殿到正阳门,统共要经过五六座寝宫,其中就包括早已荒废的德妃寝殿,按理说宫中早已疯传德妃娘娘冤魂不散,太监们路过都是紧赶慢赶,生怕落后了会撞邪,谁知队伍中有个小太监是新来的,资历尚浅,愣是没听过宫中的传闻,偏生晚间还闹了肚子,行至德妃娘娘的寝殿处实在憋不住,不顾几个老太监的阻拦,溜到寝殿里去方便。
几个老太监倒是有情有义,虽然心里害怕,到底还是在宫殿门前举着灯笼候着,还时不时喊上几句,得到回应以后就勉强安下心,觉得不会出大问题,谁知时间久了,回答的声音就含糊起来,语调也有些怪异,他们起先还没在意,后来实在等不及了,干脆壮着胆子,结伴进去查看,这一看,就看到小太监趴在荒芜的井口,一动不动,再一走进啊,才发现这人早就死了,身体都凉透了,那么刚刚和他们对话的人是谁呢?
老太监说到这里顿了顿,留心注意司无正的神情,见他眉目间并没有太多的愤怒,才说下去:“宫里头死了人,实在是不吉利,还是以这种方式死的,皇帝听了以后斥责那几个老太监,说他们是上了年纪昏了头,直接赶出宫去了,可司大人您也清楚,这种话只是为了安抚宫中下人,具体怎么处理还得靠您啊!”
一番话说得鞭辟入里,还顺带拍了司无正的马屁,换了旁人或许就飘飘然地应了,奈何司无正不吃这一套。
“这宫里死了人,大理寺的确该管,可无非是从几个方面入手。”司无正叼着虾,漫不经心地说,“张公公,你不会不知道吧?”
“也罢,你不知道我就告诉你……一,调查他入宫前的背景,二,调查他入宫后的人际关系。”
张公公听得满脸尴尬:“司大人,您知道我想说的不是大理寺的事儿。”
“那就是我和皇上的事儿?”
张公公吓得满头冷汗:“不敢不敢,司大人真是折煞老奴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司无正捧着碗扒了一大口饭,“公公的话我是真的听不明白了。”
论起说歪理,怕是世上没几个人比司无正还厉害,清未听得发笑,明知司无正是故意的,还是忍不住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一脚。
司无正果然改口:“皇帝的意思呢?”
张公公感激地看了一眼清未,躬身从怀里取出一道圣旨:“圣上说这是密旨,只能您一人看。”
圣旨放在小巧玲珑的圆盒子里,与寻常的旨意不大相同,司无正抬起头,盯着盒子看了半晌,起身接旨。
“司大人快看看吧。”张公公催促。
司无正眼神一动,并不急于打开,反倒好笑地问:“张公公先前还说是密诏,只能我一个人看,现在怎么又催我打开?难不成……公公也想知道诏书上的内容?”
张公公神色大变,连连摆手说不是,然后毕恭毕敬地退到了院中。
“还当我不知道……”司无正冷笑一声,随手就将装着密诏的盒子砸在了餐桌上,吓得清未赶紧伸手捧着。
他斥责:“这可是密诏,你怎可这般随意?”
“哪有这样的密诏?”司无正头也不抬地吃饭,飞快夹走盘子里最后几条笋干,“肯定是当年赏给德妃娘娘的物件,如今拿出来以示皇恩浩荡,顺便提醒我他们当年情投意合,并没有嫌隙。”
司无正冷哼:“此地无银三百两,一看就是心虚怕德妃的冤魂找上门来。”
圆盒上贴着封条,清未将信将疑地撕开,里面果然摆着块质地通透的玉佩,司无正叼着筷子随意一瞥:“哦,你瞧,上面雕的是什么?”
“好像……是鸳鸯。”
“我说得没错吧?”司无正劳神在在地喝酒,“他就是怕被别人知道当年曾经做的事儿,在背后议论纷纷,殊不知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年德妃宫中的一把火是谁下旨烧的。”
“可你若是不去……”清未把盒子合上,原封不动地放回到司无正手里,“那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个小太监是被德妃娘娘所杀,包括之前死的那些宫人,都会诬赖在德妃娘娘头上。”
宫中人心险恶,且不说先前贤妃娘娘宫中到底有没有死过人,单凭这次的事,德妃身上的污名就已经很难洗去了。况且清未说这番话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如果司无正真的是六皇子,那么他绝不会允许生母身上背上杀人的恶名。
司无正扒拉饭的速度慢下来,后来直接放下碗筷说饱了。
“嫂嫂你觉得呢?”
他把碗筷收拾到一块,犹豫道:“其实这一趟不去也得去的,要不然皇上不可能放过你。”
司无正听得苦笑连连:“是啊,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哪里会管我们的死活?他只在乎自己。”
清未听得难受起来,走过去抱了抱司无正的腰。
司无正的声音闷闷的:“对不起。”
“说什么呢?”
“把你也给卷进来了。”司无正不舍地抚摸他的头发,“等这件事结了,我就辞官和你隐居山林,再也不管红尘间的事。”
清未听了自然开心,也心疼司无正的不得已:“你有这份心就好,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回宫的事儿,切不可让德妃娘娘被冤枉。”
“我有分寸。”司无正应了,推开门招呼张公公进来坐,顺便问何时进宫。
张公公欣喜若狂:“依着皇上的意思是尽快就好,不过老奴知道二位劳顿,所以不着急,要不天亮了再走?”
其实距离天亮也没几个时辰了,这话说得好听,实际上还是催促,司无正听得不耐烦,刚欲挥手将人呵退,就听清未小心翼翼地开口。
他问:“张公公,我能把公鸡带进宫吗?”
说的是天下白,那只见人啄人,见鬼啄鬼,据说很有灵性的大公鸡,司无正遇上它,头疼得厉害,纯粹是被烦的。
张公公显然没想到清未会提这样的要求,觉得匪夷所思,又不敢直接拒绝,就试探地问:“这鸡……”
“这鸡灵性得很,能看见鬼。”司无正闲闲地插嘴,“这次的事儿你们不都说是鬼做的吗?让它去瞧瞧,一瞧一个准。”
张公公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到底是没接触过鬼怪的人,听了这么一番话,连带着对府邸里的花花草草都敬畏起来,刚好出门时又撞见大半夜不睡觉的天下白扑腾到屋顶踱步,顿时觉得此鸡不一般,竟连夜让人赶制了一顶小轿子。可惜天下白不领情,清未把它抱上轿的时候还挺安稳,清未一离开,这鸡就不行了,谁拦都拦不住,使劲往清未身边扑腾,想要抓住它的小太监被挨个啄了个遍。清未只好把天下白抱在怀里,向张公公表达了歉意。
谁料张公公非但不生气,还啧啧称奇:“果然有灵性,今日我真是开了眼界。”
天下白眨了眨黑豆似的眼睛,把小嘴巴搁在清未的虎口,像是知道张公公在夸它,煞有介事地拍了拍翅膀,然后在司无正不满的目光里,扭着屁股拱到了清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