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修真]破道-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夷所思。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柳夜阑先问:“今日早朝可有宣布下去……?”
  皇后低声道:“已然通知朝臣,昨日陛下偶感风寒,暂不早朝。”
  柳夜阑点头,然后看着面色红润异常、呼吸越来越粗重的皇帝,突然朝冯御医道:“你看陛下是否又有变化?再把一次脉。”
  柳夜阑精修天人之道后,于世间万物洞察之力更上台阶,绝不是凡俗中人能够比肩的,此时他眼中所见的君王再次发生了变化,可于邓伴当、冯御医乃至皇后看来,这位皇帝从头到尾都是在沉沉入睡,于外界一切声响绝无反应,根本没有什么变化。
  可柳夜阑毕竟身份非同寻常,皇帝父子两代对他均是信任异常,更何况他盛名之下亦有无数事迹印证,此时他这般一提,冯御医自然立马再次把脉,结果,他面上却流露出更加惊惧的反应来,叫皇后与邓太监俱是心中不安:“到底怎么了!”
  冯御医面上流露出难以置信的反应:“陛下的脉搏……愈加有力了。”
  这位君王自太子时监国起,便素来勤政爱民,这般十数年如一日,到得父亲禅位、顺利登基之后,为不负父亲与天下家国的期待,便更是拼命,这般下来,身体怎能全然无恙,平素里一些小调理总是免不了的。
  身为太医院院首,冯御医无数次庆幸,好在这父子两代君王虽然对国师这种他们不置可否的生物信任异常,连续两任国师却好在不是那种倒行逆施、妖言祸众、非要鼓惑君王服食什么长生不老丹的糊涂人物,没有给御医们的工作增添太多负担。
  即使如此,一个长年累月重担在身始终不得清闲的人物,仗着年轻底子好,绝不是全然无恙的。
  可方才冯御医把的脉搏间,却是觉得君王的身体在这一夜沉睡间好似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好像服食了什么传说中的仙丹妙药一般,身体素质直有了一个质的跃升,那脉象上看来,非但小毛病已经全消,连身为太子时期幼年时受寒落下的沉疾都不药而愈。
  这种变化看似不错,可却叫冯御医觉得心惊肉跳,人有生老病死,这乃不可逆转的天命,纵是药林圣手,也不过延缓这个过程,绝不可能逆转,可发生在他眼前的……这违背常理的一切,就是在挑战所有医者一贯以来对生命的认知,这般古怪异常,叫冯御医不由自主看向那位深得君王宠信、极擅长和一切非常规事物打交道的国师大人:“难不成这世上当真有什么仙丹?”
  柳夜阑面上却是难看异常,竟未在第一时间回答冯御医的话,甚至都没有半点借这机会巩固地位的意思,他只突然朝邓太监急促地道:“快!取软索来!”
  邓太监不解其意,却仍是在第一时间唤人取了软索,结果皇后、邓太监与冯御医在下一瞬间便几乎同时跳将起来,邓太监直直奔到柳夜阑身旁尖叫道:“你做什么!”
  皇后更是怒声道:“你好大的胆子!”
  冯御医情不自禁后退一步,只觉得今日实不该轻易当值!
  可柳夜阑动作何等迅速,任是这三人如何惊如何怒,他手上已经飞快地把皇帝给捆了起来。
  邓太监可不是那等只陪帝王玩乐的谄媚向上的人物,只见他手刀带风竟直直朝柳夜阑劈去,柳夜阑眼睛都不眨,只一字一句道:“你仔细看清楚了。”
  邓太监手上略一迟疑,便震惊地发现,不知何时,君王那越来越好的红润面色竟渐渐红得太过,甚至嘴间不断发出低沉粗重的呼吸,好似什么怪物一般在嗬嗬作响。
  柳夜阑更吩咐道:“软巾也备一些。”
  邓太监更不迟疑,眼前君王的身体变化显然是已经超越了常理,这位国师大人至少还能有所应对,便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至于如果真有什么万一,邓太监眼中沉沉光芒一闪而逝,国师是擅长应对那等非常理之事不假,可本人却是身手平平,绝不擅长近身相搏,只要他不离开国师身遭,一切处置相信都来得及。
  柳夜阑好像不知道邓太监紧紧跟随的意义,他只捏住君王下巴,在皇后看到那尖锐白牙掩住口中惊呼时,利落地将软巾塞到了君王口中。
  古往今来,被这样对待的皇帝恐怕也没有几个。
  而敢这么对待一个地位如日中天、掌握广袤疆域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的,柳夜阑怕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可他此时面上没有半分惶恐,反而流露出一种叫人分外胆寒的冷静:“陛下身体已经……在“异变”。”
  这个判断叫场中几人心脏急速跳动。
  虽然措词已经尽量婉转,可这几人如何听不出来,如果是别人所说,这“异变”二字也许还有别的解释,可从柳夜阑堂堂一国之师的口中说来,这二字再没有别的解释了——
  皇帝,他很有可能已经不再是人。
  而在这几人变幻莫测的神色中,柳夜阑看向窗外高升朝阳,心中一片沉冷,当日那天象竟真是以这种叫他与君王都措手不及的方式猛然降临。


第463章 打穿秘境10
  这种非同寻常的变化绝不可能事出无因,柳夜阑理清思绪,先是问:“如今邓公公可知太上皇行踪?”
  皇后面色一沉,邓太监却是苦笑:“自陛下登基之后,太上皇……您是知道的,号称要游览名山大川,连侍卫都不肯多带两个,更不喜惊动地方,他的行踪,恐怕只有陛下能有消息,我等……却是不知的。”
  而皇后却低声问道:“国师大人,陛下的身体……当真这般糟糕?”
  糟到了柳夜阑甚至已经想请太上皇回来主持政局的地步?
  柳夜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凝神细思,他当初离宫之时,皇帝明明还一切安好,如果那个时候真的已经发生了什么,他绝不可能一无所察,一个万寿节之夜,竟是叫堂堂一国帝王身体发生这般惊变,其中必有痕迹。
  他只朝皇后道:“娘娘执掌后宫,其一,为防不测,恐怕还需尽快请太上皇归朝,朝中之事自有内阁诸位大人暂理,宫廷之内还请娘娘清肃稳定;其二,万寿节我离宫之后……陛下身遭事无巨细,还请娘娘务要清察,便是有不敬之处,陛下醒来之后,我定一力担待。”
  皇后只垂泪道:“若他能醒来,本宫定当力保国师无恙,您勿要多虑……只要,只要他能醒过来。”
  皇后这番心伤绝不是作伪,说来当今这位皇帝什么都好,却只有一个缺点,膝下没有可承帝位的子嗣。
  他早年忙于朝政,不甚近女色,与皇后统共育有二女,皆是皇后所出。待登基之后,虽则太上皇曾叮嘱一二,不过思及他年岁尚轻,也许不过是儿孙缘分未到,便也未曾多加催促,可便是这位太上皇也万万没有想到,在家国太平之时,这位帝王会在鼎盛之年出这般的意外。
  没有承嗣便意味着若他真有个什么意外,皇后便没有半分倚仗,此时心伤惶惑再无虚假。
  场中这许多人一时间心中浮想联翩,身在帝国权利的中央,任何风吹草动皆有可能变成明日席卷帝国的狂风暴雨,更何况眼前这变故已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兆,谁能完全平静。
  皇后昔年乃是太上皇为皇帝亲选的太子妃,贤良温婉自不必说,治理家事亦是一把好手,此时面对柳夜阑提出的要求,她亦没有半点犹豫,命令如流水般地借由她身周几个女官传达下去。
  皇帝病重无法理政,早朝自是取消,可几位重臣却是在邓太监引领下来到寝殿,按柳夜阑建议那般,由皇后任命这几人暂时代为执掌国事,除要他们临危受命代理国事之后,皇后严令几人将消息牢牢封锁在内廷范围之内。
  这几个内阁重臣素得皇帝信重,再者,内阁之中自有秩序平衡,彼此牵制之下,短时间内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更重要的,却是武官们的动向。
  值此帝王状态异常之时,若是军队有任何异动,恐怕后果都将难以收拾。
  想到这里,柳夜阑便忍不住想再向皇后叮嘱一二,门外却传来一阵喧哗,要知道,此地乃是皇帝寝宫,平素理政之地,守卫森严非同常地,更兼这等危机关头,并非常时,在皇后命令之下,守卫更加重三分,什么人敢轻易闯进来?
  不必柳夜阑多问,皇后的面色便已经沉了下来。
  很快,她的女官便飞速回禀:“娘娘,是明妃娘娘……”
  皇后的面色便更难看了:“诸位大人,实是失礼了,妾身这便去收拾一二。”
  她先前答应柳夜阑稳定宫廷秩序,话音没落呢,这明妃便闯将进来,岂不是当众打她这一国之母的脸面?值此帝王危机之时,她越是需要立起来,怎么能容忍这等挑衅之举,退一万步说,便是寻常时候,在寻常人家,有几个当家主母能够容忍上蹿下跳的小妾?
  皇后还未及出得这寝宫大门,一袭桃红挑金长衫的明媚美人却是冲了进来:“陛下!陛下呢?他分明身体不适,你们怎么敢将这等消息隐瞒!”
  那口气,竟是在指责寝宫里所有人意图不轨了?
  皇后冷斥道:“明妃!谁许你擅闯宫禁!莫不是你觉得自己的宫规觉得太好了,想要温习一二?”
  这番隐隐威胁叫那明媚娇艳的美人儿怯怯低头向皇后行了一礼:“见过皇后娘娘,妾不敢有违宫规,实是一心牵挂陛下这才有失礼数,还请娘娘恕罪。”
  皇后:“陛下这里有我,你既已知错,还不速速给我回去,闭门思过!”
  明妃吃惊地抬起头来,美眸扫过在场的柳夜阑及一众大臣,低声道:“娘娘,陛下身体不适,您却发号施令,这……家国之中,还是陛下为大啊。”
  这言下之意,是隐隐指责皇后借皇帝病重之机揽权,后宫干政乃是大忌,皇后直是气了个仰倒,她瞪着明妃,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这明妃平素虽多得帝王两分喜爱,但他不是沉迷女色之辈,对于妻子又一向信重,这两分喜爱皇后也不过当她是阿猫阿狗懒得理会,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病例却叫这么一个小东西威风了起来!什么不敢说不该说的都敢往外倒了!
  皇后怎么可能忍得下去,直接叫来侍卫:“给我把她拖下去!”
  皇帝安危未知,邓太监与柳国师均站在皇后身后,宫禁诸卫自是奉皇后马首是瞻,立时便有人要去拿了那明妃,却见她一挑柳眉斥道:“我看你们谁敢?!”
  皇后简直对这像没脑子似的明妃感到莫名其妙,她到底是多长了几个胆子,居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挑衅自己!
  “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违逆本宫之命!”
  只见明妃双手虚虚拢在微凸的小腹上,微微一笑,挑衅地看向皇后:“娘娘,婢妾身份低微,自不敢违抗娘娘之命,可是,我腹中龙儿却是陛下后嗣,若有个万一……如今陛下情形不明,可怎么是好?”
  不只是皇后,场中所有大臣均是大吃一惊。
  如今皇帝情形难测,膝下没有嗣子,太上皇行踪未现,眼前这妃子却是有孕在身,不得不说,时机太过微妙。
  柳夜阑不知想到什么,目光看向身旁冯太医。
  皇后幽深难测的目光亦是扫向冯太医,他额头隐隐见汗,妃子有孕,太医院例行为宫中贵人请平安脉怎么可能全然不知?若是不知,便是失职;若是知而未报,那是渎职……
  不论哪一样,均难逃森森宫规。
  可皇后终究拿得起放得下,只淡淡道:“哦?明妃你既是有了身孕,自当以腹中胎儿为重,怎地这般冒冒失失强闯宫禁,若有个万一,陛下与我岂不难安?既如此,冯太医,你且去看看她腹中情形如何?”
  皇后身后众大臣互相对视一眼,皆想这位国母终是太上皇亲选的,亦非等闲,三两句话便将妻妾地位分说清楚:你明妃得意个什么呢?再有子嗣,将来生下来也要叫我“母亲”,是皇帝和我的孩儿,你不过就是个妾。在这般正妻的立场斥责明妃以腹中胎儿冒险,实是再正大光明也没有。
  更微妙的是,那明妃口口声声皆是“龙儿”,皇后却只称“胎儿”,即使能生下来,还不知道是男是女,不过一个称呼,便叫场中几个大臣浮动飘摇的心思刹那间再次倒向立身持正的皇后这边。
  明妃对皇后三言两语间四两拨千金之举似有所觉,却只微微一笑,坐在女官搬来的位子上,朝冯太医伸出手,并不多言。
  而冯太医在众人凝灼的视线中把完脉后,擦了擦额头汗水,目光犹疑地看向皇后。
  她却只是道:“怎么?腹中胎儿如何?”
  冯太医见皇后并无隐瞒消息之意,便道:“胎儿与母体皆是脉息稳健并无异状……”然后他抬头看向皇后,终是开口道:“……明妃娘娘已经有五月半的身孕。”
  众大臣眼中惊讶之色再难掩饰,五个半月,看来这明妃也非等闲哪,在这宫廷中将身孕隐瞒这么久,可见心机与手段!更进一步说,现下皇帝这情况,明妃的孩子大一日、便能早到这世间一日,更能改变一些事。
  那些原本已经被皇后摁下去的浮动心事不由又再次喧嚣起来。
  而皇后面色冰冷,却只吩咐周遭宫人:“月分不小便更要好生照看,来人,送娘娘回去……”她命令她手上几个得用的宫女亲自照看明妃,若是换个女人,被大妇的人包围恐怕都要心惊胆战,开始担心自己与孩子的安危,明妃却直如不觉,笑吟吟地朝皇后行礼一福:“多谢娘娘照拂,妾身必奉您之令好好看护龙儿。”
  此时,便是那些有了些心思的大臣看到眼前这得意洋洋的美人儿都不由皱眉,孩子还没生下来便这般挑衅皇后,是不是太没有脑子?孩子能不能生下来是一回事,生男生女又是一回事,便是男孩儿能不能长大,陛下是否真的一直昏迷下去,孩子有没有机会……那更是另一回事。
  怎么看在这个时候挑衅皇后都非明智之举,这明妃是不是太过小人得意了些?还值得与之合作吗?
  不得不说,这明艳而得意的美人站在沉稳有度的皇后对面,对比实在太过鲜明。
  可柳夜阑眼中,眼前这情形却是另一番模样,一个能将身孕隐瞒五个半月的女人,却突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张牙舞爪……这种信心怎么可能是凭空而来?
  柳夜阑凝视着对方娇艳无匹的容颜,鼻端竟无故嗅到一股深沉的血腥之气。


第464章 打穿秘境11
  在随着那女官即将离去之时,明妃却忽然脚步一顿,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回身一笑:“对了,娘娘,日前我亦收到兄长回信,我那嫂嫂临盆在即,西北战事太平,若无意外,兄长也许亦想亲眼看到他的长子出生在京城呢,嘻嘻。”
  明妃的兄长?
  场中大臣俱是一怔。
  唯有皇后蓦然色变。
  随即,众人皆是反应过来,明妃……似乎姓沈,而西北……西北那位手握三十万兵马的大元帅,似乎也姓沈!
  且不说那位沈元帅自来亲族断绝,一路由普通小军官在十余年间奋勇杀敌而节节上升,而不论身在什么位置,却一直唯陛下之命是从,忠心耿耿故而才得今上信重,这样的国之大将若真与后妃有什么亲戚关系,今上可不是那等昏馈之辈,岂能坐看朝堂后宫勾连而无举动?明妃这一句“兄长”真是要打上好几个问号。
  即使如此,明妃言语中流露中的讯息也依旧令场中大臣费尽思量,沈元帅好端端地驻守西北,纵使沈夫人临盆在即……那也当是在西北,怎么可能在京城?沈元帅看着自己长子出生在京城就更属荒诞了,他那样的大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好便是整个帝国的战局崩塌,若无帝王命令,怎么可能轻易调动?退一万步说,便是他有不臣之心,帝王身上出现这等征兆,不过是昨日之事,那位西北王怎么可能提前预知而出发?
  明妃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可这位妖娆的妃子扔下这重磅消息便咯咯笑着走了,也不去理会身后皇后重臣等人的脸色,看她那模样,似乎正因为给这些帝国顶端的人物带来无穷烦恼而十分自得呢。
  内阁大臣之一立时沉声道:“若沈元帅当真有异动……这绝非小事,我等立时查证此事。”
  内阁大臣之二点头却又忧心忡忡道:“便是查证,消息往来没有半月亦是不可能的,这若真是有什么动静,陛下如今又是这般情形……”
  众人缄默,如果西北大军真有异常调动,比如来个清君侧之类的口号,那么他们这群临危受命准备大展拳脚的家伙都成了纸糊的老虎,统统成了笑话了。
  柳夜阑却眉头紧皱,在一众内阁商议着接下来的事情之时,他看着一旁悄悄退却的邓太监,心中一动,竟也悄无声息地退到一旁,竟是追着那邓太监而去。
  到得僻静处,邓太监忍不住回身无奈道:“国师大人,可还有什么吩咐?”
  柳夜阑却是看着眼前这位大太监不语,直到他突然开口道:“陛下可是对沈元帅做了什么?”
  邓太监不动声色低眉顺眼道:“国师大人,这等国事,奴婢不过服侍陛下起居,又如何会知?您不若去问问那几位大人……”
  柳夜阑却是打断了他的话:“我先前彻夜观星,祸起西北与京城,京城这边自有禁卫军加强戍守,一切皆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出不了什么岔子,西北却是鞭长莫及,纵沈天云得陛下信重……却也有两年未陛见天颜了吧?陛下能够放心得下?”
  邓太监低头道:“奴婢不敢妄自揣测圣意。”
  柳夜阑对邓太监这番柔顺的忠心之语只嗤之以鼻道:“看来你是当真不知情形的严重。”他顿了一顿才道:“我曾在十余年前见过与陛下一般症状之人。”
  邓太监原本低垂的双目中猛然暴发出剧烈光芒,竟叫人一时不敢直视。
  柳夜阑却恍如不见一般冷静道:“只是那些人的下场却不怎么好,变成只凭本能追逐血腥的怪物,不生不死,如果不是最后怨咒解开,还不知会是怎样结局。”
  邓太监冷冰冰地道:“国师大人,你莫不是忘了,若非太上皇及陛下提携,您现在亦不过只是帝都里一个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白衣书生,何来今时今日的地位身份!”
  柳夜阑淡淡道:“我自然知道,但不知道的那个似乎是邓公公你。或许你现在还以为可以隐瞒些什么来保全你为陛下的所谓一片忠心,不过我告诉你,若陛下当真有什么不测,你今日隐瞒种种难辞其咎。”
  邓太监忍不住皱眉,柳夜阑这一番话显然是要将皇帝身上发生的一切推到他头上了?可是,他仔细观察,柳夜阑眉宇间神情难测,却没有半分夸大与危言耸听,难道……此事当真影响至此?
  权衡半晌,他才低声道:“陛下先前曾令暗卫护送沈夫人入京……”
  那声音低如蚊呐,出他口,入柳夜阑之耳,显然,邓太监是打定主意,此事他虽是告知了柳夜阑,但事后他绝不会承认是他说的了。
  而柳夜阑先是疑惑,接沈夫人入京?早年他与沈天云相识在溪涂镇,事后天各一方,他借由钦天捷径迅速登上国师之位,沈天云却在西北频立功勋直至成为有实无名的西北王,结交执掌大军的将领毕竟是历代君王大忌,他亦从未想过借当年之事与沈天云再攀上什么交情,保持距离,对于此时已经攀上帝国顶峰的二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沈天云那头亦是一般保持着默契的距离。
  沈天云那位夫人盛晴早年乃是声噪帝都的青楼头牌,柳夜阑曾在当年溪涂变故之后听童青隐约提过,不知是否这个缘故,这许多年,哪怕沈天云上京述职,亦从未见他携夫人同行,沈夫人便一直是在西北,亦是众多帝都勋贵夫人圈子里一个遥远的存在。
  这怎么突然,皇帝会叫暗卫护送她进京?而且若是那明妃所说属实的话,沈夫人有孕在身,更不应该长途颠簸劳累才对,一切的一切,听来如此不合理。
  可眼前这邓太监何等之人,不会在帝王这般的生死关头无缘无故胡说八道。
  刹那间,柳夜阑突然想明白了一切,他随即面色铁青:“难道是陛下对西北起疑……?!”
  邓太监深深看了柳夜阑一眼,随即又垂下目光意味深长地道:“国师大人,事实如何,您心中不应该最有数吗?”
  此时的柳夜阑当真对那所谓的帝王心术痛恨不已,先前因为他观星见祸起西北与帝都,沈天云手握三十万大军的时间也太长,在西北军中的威望也实在太重……不知是哪一个因素是压垮帝王心中对西北的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沈夫人有孕却被送入京……也许帝王看中的便是她这身孕。
  若说因为国师夜观天象的风吹草动而撤免沈天云这般的国之大将未免也太过儿戏,所以帝王想到的是这一招:以沈天云妻儿子女为质,若是怀有身孕的沈夫人被“请到”京中,沈天云年过不惑只有这么一个深爱的女人,才存下这么一点珍稀骨血,真有什么不臣之心又岂能不投鼠忌器三思后行?
  难怪明妃今日那番话说得那般阴阳怪气。
  若她真与沈天云有些什么亲戚关系,对帝王这一手心存怨望,或是沈天云想进京探看沈夫人母子亦是正常心思……倒也不能算全然胡说八道了。
  柳夜阑心中将所有事情来回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