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做截教大师兄那些年-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吒才不要杨戬的好心,他夺过莲藕,踩了杨戬一脚私泄恨,指着秦风说,〃他在这来去自如,一堆秃驴对他毕恭毕敬,指不定就是西方教派来的。〃
杨戬护着秦风,〃不许你这样说师伯,师伯是好人,来朝歌是有苦衷的。〃
打又打不过,说理没杨戬厉害,哪吒恶狠狠揪掉逆天鹰的翎毛,把鸟毛往杨戬身上一扔,〃你和他一样坏。〃
逆天鹰惨叫一声,凶手是自家主人师弟,没法报复,只能抱着尾巴默默流泪,杨戬摸着鸟头给抱抱,对上秦风尴尬,〃哪吒脾气不太好。〃
秦风面带微笑,〃无妨。〃
又不是他徒弟,惹祸太乙真人擦就是。横竖现在石矶还在碧游宫考试,他犯不着跟一个小孩子怄气。
〃我来是想问金蝉子情况,他入西岐多时,西方教弟子多有担忧。〃
此话一出后头的光头一个个探出来,齐刷刷望着杨戬,指望从杨戬嘴里知道自家佛子一丝消息。
提到金蝉子杨戬还真有些话说,第一句就是,〃西伯候挺喜欢他的,还经常和他论佛法。〃
〃本来西伯候还想让金蝉子带兵,后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金蝉子闭门不出,好些佛徒劝他,他也不理。又因西伯候的缘故,师叔不曾亏待他,只当贵客相处。〃
秦风笑容不变,金蝉子现状和他猜的差不多,本就是一个赤子之心向佛,原来助西岐伐商金蝉子问心无愧,天帝之位相争后,西方教倒戈商,一般教众好骗,骗不了强行带回灵山就是,金蝉子这种死心眼的就不好劝了,尤其金蝉子还有习得一身武艺,打晕带走不可能的事。
除非西方二人亲自去西岐。
给西方教吃了颗定心丸后,秦风嘱咐杨戬好好休息,优哉游哉回了女娲宫。苏妲己见秦风满面春风,好奇不已,〃道长遇到什么好事了?〃
秦风抽走苏妲己怀里一支芍药,想起金蝉子现状,眼里头笑意点点,〃大约是无心插柳之喜。〃
一仗就打得三方不满,再打几次,这同盟关系也差不多了。
**
西岐那边,杨戬哪吒被捉,两个做师尊的急忙赶来,太乙真人还没发话,做师弟的玉鼎真人就质问姜子牙,〃杨戬呢?〃
他就杨戬一个徒弟,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不是封神之劫哪舍得杨戬下山,临行前姜子牙是打包票说没问题,结果转头人就没了。
姜子牙听过玉鼎真人的名声,知晓这位师兄虽深居简出,但极得天尊喜爱,另外几个师兄也是宠爱有加,可以说玉鼎要天上的星星,广成子也会摘下来给玉鼎打弹珠玩。
可怜姜子牙一把年纪还得在青春貌美的玉鼎面前装孙子,大气不敢出,〃有个叫孔宣的,使得一手神通,我等不曾见过,师侄连人带法宝一起被收了。〃
玉鼎还没骂,太乙就喷了,〃遇事三思而后行,不知对方底细就出手,脑子呢?〃
姜子牙他冤,本来大家都是小号对打,谁知道商军后院起火,随行的几位干了李靖自己上台。打仗打到一半换主帅从古至今能有几回。
用自家教主的话说就是运气不行。
爱的教育还没接受完,那头姬发跑过来找姜子牙,也不管多出来的两人,一头扑在姜子牙怀里悲切道,〃尚父,大哥被杀了。〃
姬昌几个儿子感情都很好,姬发和伯邑考更是如此,标准的兄友弟恭。这次出征所有人都觉得是个热身,没想到是商军的大丰收。
且不说痛失爱子的姬昌现在醒过来没有,姬发说了另一件事,〃朝歌那边要我们把金蝉子交出来,不然尚父两个师侄……〃
就算西方教说他们一定安全归还,有个前车之鉴伯邑考,杨戬和哪吒怎么看都没好果子吃,姬发的话还没说完,玉鼎表情一冷,提着剑转头离去。
太乙还想劝玉鼎几句,出了大帐不见玉鼎人影,太乙脸色大变,〃糟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句台词都没有的伯邑考(泣声):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妄图想要日六结果失败了……
第102章
姜子牙还不知大难临头; 好心劝太乙不骄不躁; 〃玉鼎师兄修为高深; 定能逢凶化吉。〃
太乙差点没想砸死姜子牙,全身而退; 把天帝拉下马的龙族就在朝歌; 还逢凶化吉; 化孔雀都没用。他懒得和姜子牙废话; 捻起法术马不停蹄去追玉鼎。
一个心如急焚; 一个火冒三丈; 好不容易追上玉鼎; 太乙想劝玉鼎三思而后行,说咱们先坐下来商量商量; 谋定后动; 至少要先知道自家弟子在哪个方位。
玉鼎果然放缓脚步,〃依师兄之见,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子在哪?〃
哪吒在哪太乙当然清楚,他不想玉鼎吃苦头,便支支吾吾; 〃你师兄我不精通算卦; 给我些时日。〃
不想玉鼎道,〃不用了; 我知道秦风师兄在朝歌; 阐截两教亲如兄弟,师兄一定看望过杨戬; 去女娲宫一问便知。〃
说罢猛地扎下云海,太乙连个袖子都没摸到。
女娲宫最好认,比朝歌第二大的房子就是。玉鼎来势汹汹,把宫人吓了一跳,庭院里头瞎逛的苏妲己见一道白衣闪过,好似是昆仑山上的冰雪,如冰之清,如玉之洁,叫人不敢亵玩。待她回过神来,那缕清风已经走了,只有一位手持拂尘的道人跟在后面嚎,〃师弟你等等我。〃
她东想西想,犹豫赶明要不要也拜入截教,看些俊男美女养眼。
问到杨戬去处的玉鼎话不多说,提着三尺青锋杀向西方教,送出勒索信的僧人还在美滋滋等自家佛子入朝歌,谁知道祸从天降,人家阐教弟子直接杀上门来。
玉鼎和太乙分工明确,一个打头阵,一个在后面补刀,两个大罗金仙杀人就跟切菜一样,一路碾压,杨戬见到自家师尊时,玉鼎执剑踏月而来,手中斩仙剑如一泓血月,眸中寒意未消,朝杨戬伸出一只手。
〃我带你回昆仑。〃
杨戬愣了愣,脚边哮天犬不离不弃,眼前是亲手把自己带大的师尊,心中别有一股暖意。
太乙没玉鼎那么肉麻,话也不少,帮哪吒重生胳膊,絮絮叨叨着,〃叫你少惹事,又想见你师祖?〃
提起元始哪吒心里发咻,他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元始。那日杀了东海三太子敖丙哪吒不觉后悔,后太乙给自己撑腰,哪吒脸不红心不跳,对上告状东海龙王敖光是毫不手软。敖光的狠话更没放在心上,谁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四海龙王背叛天庭,一整个师门被天庭责难,元始二话没说,一鞭子要去他的性命,等他被太乙复活后,虽得了具不惧灭魂之术的肉身,却落下怕元始的原因。
又因元始相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哪吒,形成一个正的不能再正的观念。
越好看的男人越凶。
杨戬是,玉鼎师叔也是,师祖更是。要凶就要往好看里长。
哪吒难得老实下来,和太乙解释,〃那个孔宣我打不过。〃
太乙教徒弟的方针从来没正过,打得过往死打,打不过就跑。要不是神农根正苗红,拥有一口迷人的嗓音,不小心把太乙迷惑了。估计也轮不到太乙收哪吒。
他摸着自家徒弟的脑袋,安慰道,〃没事。〃
孔宣是元凤之子,打不过很正常,横竖中间还有秦风师兄做缓冲带,梁子也结不下,日后送几件法宝息事宁人就是。
可他法宝都是顶级宝贝,平白无故送人着实有些心疼,这么想着太乙手下用了几分力气,就听疙瘩一声,自己的徒弟冲他喊,〃脖子折了,要不要换个脑袋。〃
太乙:……
两师徒重见温情脉脉,临走前秦风还贴心送还杨戬和哪吒的法宝,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孔宣。头三个月要养胎,孔宣已经和碧龙妹子申请长假,专心生孩子去了。
玉鼎和太乙不知凤族秘闻,只当自家师兄有手段,能按得住孔宣。杨戬跟着玉鼎准备回西岐,见秦风一个人孤零零,心血来潮说了句,〃申师弟一直很想念师伯。〃
玉鼎和太乙脸色微变,目光微瞥,生怕被掀了隐私的秦风恼羞成怒,不想秦风神色不变,〃他还在写书吧?〃
杨戬想起成天缩在猫窝哭哭啼啼的申公豹,妄图想要帮申公豹洗刷冤屈,〃他对师伯的心意日月可鉴,申师弟他……〃
〃我知道,他刚正不阿,所以看不起我,见不得截教里头的腌臜。写了本颠倒黑白的书,想揭露截教内幕,做徒弟有一颗向往光明的红心。〃秦风笑容扩大,〃是好事。〃
几人:……
师伯(师兄)你别笑了,怪渗人的。
秦风意味深长道,〃既然你知道申公豹住处,帮我带句话给他,他当初拜入我门下,求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
杨戬不敢多说,跟着玉鼎乖乖回了西岐。向西伯候复命,不想玉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见杨戬没事就说要回昆仑见元始,杨戬没有多想,送走两位长辈专心和姜子牙商量对策。
殊不知数里之外,没了杨戬的玉鼎脸色迅速白下去,险些跌落云头。太乙急忙扶住玉鼎,往他嘴里塞药,叹气,〃你这样又何苦?〃
好一会玉鼎才缓过来,借着太乙站好,眼里头满是笑意,小得意道,〃破门那会,你瞧见杨戬目光没有,可亮了。我被你们照顾这么多年,就不许在自己徒弟面前威风一小会儿。〃
太乙简直头大,玉鼎这个样子回去,他准要被师尊师兄一顿说。太乙心里头没怪罪玉鼎,只是为了避免下次玉鼎还犯傻,没好气道,〃赶紧把你的身子养好,等杨戬回来,别往金光洞钻。〃
阐教这边花好月圆人团圆,朝歌的西方教愁云惨淡万里凝,俗话说打了小的来了老的,玉鼎和太乙都是往死里打,胸口透心凉还没死的,脑袋砸开花,直接送上封神榜不解释。等领头的僧人清点完人数,是心都凉了,看守杨戬哪吒的都是精英弟子,本来还指望他们护送佛子回灵山,结果直接拿着牌子等天庭发铁饭碗,这要是被两位教主知道,准没好果子吃。
僧人心里哇凉哇凉的,寻思着这锅我不能一人背。得知玉鼎和太乙是通过秦风得知杨戬两人下落,跑过来找秦风麻烦。
〃道友,你我均为朝歌卖命,看在大王的面子上,也不能放跑犯人,给西岐再添羽翼,灭我大王的威风。〃
秦风心道得了吧,你们这一战打的才是灭帝辛威风,不知道现在帝辛看你们跟看死驴一样吧,时刻磨刀霍霍杀了祭天。他暂时不想和西方教闹僵,于是摆出一副柔弱又无辜的姿态,捂着胸口道,〃我没办法。〃
〃那玉鼎把剑架在我脖子,逼着我追问杨戬下落。〃
这鬼话僧人才不信,一个师弟还能按着师兄打不成,更别说秦风还是截教首徒,你多宝道人的名声是白叫的吗。
秦风悲伤道,〃事到如此我也不瞒道友了,我有幸做了截教首徒,只因我入门早得了便宜,道行甚差,要不是教主怜我资质差,赐了好些法宝给我,否则我哪能坐上大师兄的位置。〃
僧人头一回遇到抹黑自己不眨眼的,又是截教秘闻,一时犹豫不决,〃这,是真的?〃
秦风继续自黑,〃我还能骗道友不成,想当年太子长琴还是西方教首徒的时候,他要为巫族出头,不惜千里迢迢来杀我,要不是广成子救我一命,我哪能活到今日。那次与太子长琴一战,不小心暴露实力,自此之后阐教门人对我不屑一顾,广成子更是屡屡欺压我。道友,我心里好苦啊。〃
僧人面露同情,〃那可太惨了。〃
不是有句话说了,菜就是原罪。
秦风拿袖子擦眼角,〃身居高位,看上去表面风光,实际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话说到僧人心坎里去了,不由流露几分脆弱,〃哎,一言难尽。〃
秦风抓紧时机,吹起僧人来,〃我也知道友难处,道友慈悲心肠,若不是金蝉子道友落难西岐,哪舍得兵戎相见,生灵受苦。〃
僧人下意识抬高下巴,做出一副怜悯姿态,〃众生皆苦,我等愿舍身渡世人,盼众生早日脱离苦海。〃
可佛子没回来真的很蛋疼,现在人质全跑光了,拿什么和西岐换。一想到回灵山的事,僧人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秦风没再给僧人出主意,太热情不是件好事,容易引起误会,只跟着唉声叹气。一副我好柔弱啊。
杨戬和哪吒这事除了西方教心疼,两边基本无视。龙族秉承人族为上的原则,不想和阐教结仇,跑了就跑了,无关痛痒。帝辛杀了伯邑考大半气也消了,剩下两位听说拿刀砍不死,直接麻烦丢给别人,继续整理朝政。自打两教一族入朝歌后,成天有官员往西方教那边跑,无他,龙族吃人的例子还在前头,秦风又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相比之下我家大门常打开的西方教就很懂了。
你来我往,哥俩感情好啊。殊不知帝辛看这群官员就跟看死人一样。
仗着是世族和自己叫板,现在还跑去抱别人大腿,把他这个大王当成什么了,帝辛犹豫要不要继续祭天时,闻仲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查了下,哪吒有肢体再生功能,胳膊和脑袋不要可以给有需要的吃货。
情人节,别人都在约会。
你还在等作者加更。
第103章
闻仲回来帝辛可开心了; 领着一家老小亲自出城迎接; 摆宴款待劳苦功高的自家太师; 本来帝辛还想拉秦风他们一块,被狗腿子费仲劝下。
大王; 没有长辈接晚辈的道理; 尤其那几位一个比一个无理取闹; 说话不看场合; 天天吸风饮露的; 看不上咱们锅里的; 横竖太师是自己人; 就不叫外人凑合了。
帝辛想想也是,几个混蛋成天不把自己当人看。自己领着费仲给闻仲撒花花; 吃的喝的全摆上; 等一天忙完,大臣们都退下了,帝辛才坐到闻仲身边,哭诉他这些日子的经历。
太师,有龙欺负我; 还有秃驴给我甩脸色。
闻仲在东夷时听说过龙族的事迹; 又有金灵分析,只当这几位是来蹭国运的; 属于你我大家好; 养个吉祥物也行。结果听帝辛一说,闻仲觉得不对头。
打仗打到一半自家起内讧; 想搞死主帅自己上台,妥妥的逆臣贼子好吗。等下,这事你帝辛也有错。
作为历经风雨的太师,闻仲说话留了三分余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听闻李靖三子皆拜入阐教门下,眼下阐教护西岐,大王派李靖出兵,着实欠缺考虑。〃
这锅确实该帝辛和西方教轮流背,要是提前多了解情况,也不会派李靖打西岐,只是帝辛拉不下脸,〃朕本欲派其他大将,那秃驴说要打战还会法术的,此等良将除了太师朝中寥寥无几。〃
帝辛拍马屁闻仲很高兴,正事却一点都不含糊,〃大王也不能杀了伯邑考。眼下秋冬之交,今年东夷水草不肥美,欲侵犯边疆,我商军在东夷作战,难顾两头,倘若此刻西岐进犯,我军难护朝歌。〃
战线拉太长是要命的事,看上去风光,一旦耗下去只会被活活拖死,这年头打仗又不是以前的伐巫之征,主力军全不用吃喝拉撒,还自带法宝。人族打仗最基本的两点,要吃的,还要装备。
先前帝辛死活要御驾亲征,很大一个原因对面家里有矿,打下来可以做青铜鼎,做农具,还有就是兵器。
精良的武器可以极大提高作战力,对战事有事半功倍之效,但武器是消耗品,这年头又不出产不锈钢,一场打下来折的,豁口的比比皆是,要是不换,下回上战场捅不死人就尴尬了。
另外就是吃的,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军队不种地,全靠后方补给,这个后方就是百姓的粮食。可粮食就这么多,丰年还好说,遇上个天灾人祸,一年辛苦全白费了。这个时候还要交粮,交什么?
比干就是这个点和帝辛吵得不可开交,打仗可以,分了矿他也开心,但你能不能缓缓,没看见底下百姓快饿死了吗?至于管财政的费仲,搞什么乱七八糟的税,那比干是往死里喷。
垃圾玩意,好不容易把姬昌骗过来了,就因为你收人家好处,害姬昌又跑了。
帝辛觉得闻仲多虑了,〃西岐无精兵良器,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帝辛卡青铜器卡的非常严,基本不给流通到西岐的机会,西岐有兵有粮,再有几把武器,他帝辛是真的不用做大王了。
闻仲一针见血,〃若真是如此,他西岐为何应战?此战大王可有问过将士,西岐披甲几何?长戈又有多少?〃
一连串问题问下来,帝辛不说话了,他都当大王了,太师怎么一点不变,回来就布置作业,他不要面子的啊。
看帝辛这样闻仲也不用猜了,这厮压根就没了解,逼着帝辛回话,〃臣问大王话呢?〃
这话又让帝辛回到了从前被闻仲逼着读书的日子,只得干巴巴解释,〃这些能人个个厉害得很,龙族还吞了占,卜,朕就觉得靠他们……〃
兵都不用了。
闻仲是恨铁不成钢,帝辛不知道,他闻仲怎么不清楚这些修士的毛病,基本上是狗眼看人低,扯头发扯完跑的比谁都快,打仗指望他们,就跟看他们跳舞一个德行,中看不中用。不然怎么会有那句死道友不死贫道。
再看这次战果,活擒敌方主帅和两位大将,一般的乘胜追击再正常不过,结果就因为碧龙妹子一句话,打到一半撤兵了。
也难怪帝辛会气到把伯邑考杀了,我让你打西岐,不是让你和西岐零距离接触,碰个面就完事,公款旅游亏你们做得出来。
生怕帝辛还指望那群王八蛋发迹,闻仲给帝辛洗脑,〃他西岐也有大神通者,一般人难是敌手,大王不妨请他们对阵,主帅一职是万万给不得,这些人性情古怪,常有朝三暮四之举,不堪大用,大王还是干实业要紧。我来时听说大王又提拔了不少平民,知大王欲还朝政清明,但凡事也需徐徐图之,眼下内忧外患,不能再自乱阵脚。〃
帝辛喜欢闻仲很大一点就是闻仲支持他的改革,不像比干和商容,狐狸当官他们就要喊对不起列祖列宗。
如今闻仲谈起来,帝辛话里多了炫耀,〃不止有平民,还有妖族,说是羡慕妇好,想做出一番丰功伟绩。〃
闻仲面有赞色,〃这说明大王威名远播。〃
〃不过……〃闻仲话锋一转,〃大王要变,就需安抚住西岐,待朝歌稳定下来,再西征也不迟。〃
这个道理帝辛也懂,不然回头打仗再出一个李靖,自己是要被活活气死。他问闻仲,〃依太师之见,又当如何?〃
闻仲抚掌,〃求和。〃
〃派人去西岐,同西岐缔结友好关系,一来方便整理朝纲,二来给我商军免去后顾之忧,待内外清明,届时再灭西岐也不迟。〃
这个方法着实不错,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谁去做那个人质,帝辛沉默半响,问了句,〃太师觉得派谁去?〃
闻仲叹了口气,〃此事咱们得拿出诚意来,才能安抚西岐,也好为大王博得一个美名。既然伯邑考被误杀,将心比心,大王也挑位皇子吧。〃
帝辛没立刻答应下来,只是招来宫人,对闻仲说,〃今日天色已晚,太师先回去休息,此事明日上朝再谈。〃
闻仲知这事无异于在帝辛心头割肉,他不再多说,退出大殿打道回府,见外头一片黑漆,天上只挂半道残月,暂时放下拜访秦风的想法,专心应对次日早朝。
另说去了后宫的帝辛,已是半夜,姜皇后宫中依旧灯火通明,见帝辛一身酒气,姜皇后忙命人准备汤水,上前帮帝辛解衣,嘴里抱怨,〃大王和太师感情好,也要注意身子,明日还有早朝呢。〃
帝辛看着姜皇后忙前忙后,忽然抓住姜皇后的手,〃朕欲派殷郊去西岐。〃
姜皇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笑道,〃殷郊还小,哪会打什么仗。〃
帝辛,〃做人质。〃
姜皇后脸上笑意未消,〃大王别拿臣妾开玩笑。〃
姜皇后连着问了好几遍,帝辛始终不回答,仿佛一下子意识到什么,泪水簌簌落下,不停对帝辛说,〃大王是骗臣妾的……〃
帝辛搂过姜皇后,一字一句,〃你放心,等打赢西岐,朕亲自接殷郊回朝歌。〃
帝辛要派殷郊去西岐这事在朝歌掀起轩然大波,古往今来哪有太子被派去诸侯领地的,还一去没期限。大伙全觉得帝辛疯了,要不就是殷郊哪里惹帝辛不高兴了,不然堂堂嫡子被送出去,怎么看都是一个死字。
比干头一个反对,新旧贵族难得站到一起,集体反对帝辛。打仗不怕,送太子去西岐,这不明摆着向西岐示弱吗?
这种情况下,提议的闻仲站出来力排众议,指出最致命的一点,大军在东夷,一旦西岐攻打朝歌,大军根本没法赶回来。
比干振振有词,〃胡说八道,八百诸侯都是假的不成。〃
闻仲反驳,〃那请丞相说说,哪位诸侯愿赶来支援?〃
这就很尴尬了,帝辛名声不好,大部分诸侯都不喜欢帝辛,帝辛能扩大疆土,很大一部分就是靠拳头打出来的。试想成天欺负你的校霸有一天被揍了,你是看热闹呢,还是拍好叫好呢。
名声还是要好好经营,看看人家姬昌,邻里关系多么和谐,带兵反抗朝歌,那是八方点赞。
朝野一片反对不提,更绝的是西岐那边也答应了,说太子殿下来体恤民情啊,我们西岐夹道欢迎。
其实姬昌也没办法,毕竟帝辛还是王,他是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