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槐杀]三家轶闻辑录-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风行从未见过母亲,从小便是商衾寒一手养大的,饮食百物无不精心,虽教养极严,但嘘寒问暖,关切之情倒比平常母亲尤甚。风行高兴答应了,又补上一句,“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百姓日子也好过些。”
商衾寒不语,只专心吃饭。
风行试探,“爹,銮禁卫的事,儿子给您惹祸了吧。”
商衾寒已用过了饭,风行帮父亲盛汤,有些惴惴。
商衾寒神色淡淡的,不辨喜怒,“你那日回来就请罪了,为父也罚过你了。”
风行亲自将汤捧给父亲,却暗自在心里咋舌,那一日,带着疾风二十八骑当街公然冲撞銮禁卫,终于丢了皇爷爷的应诺,虽说他从来将这当成祖孙的玩话,未曾想过借此做什么文章,但到底为势所迫,自知回来必受重罚的。没想到,父亲却只罚了练功。今日,小黄门进了府门,那位天昭帝驾前的第一红人宣纸,父亲设了香案,却根本不让自己出去。其后种种,他也明白,想到天昭帝竟然不顾体统,赐下一根竹杖来,他又是羞恼又是悔恨,却不想父亲竟会轻轻揭过。其实他知道,依父亲的脾气,若是生了气,练功算什么罚啊。既然没罚,就是说,父王觉得,自己没做错?想到这里,风行也不敢再想下去,须知,妄自揣摩上意,无论人子人臣,都是不应该的。索性放下,低声道,“爹多喝一点。”
商衾寒接了汤碗,饮了一口,看他,“你也喝。等你二师叔回来,再让他给你把把脉,炖些药膳,多补补身子。”
风行口上答应着,却想到父亲受伤这些时日,二师叔向来不假辞色,再加上朝上参临渊王的折子漫如潮水,晋枢机之心,路人皆知,父亲是大梁柱国,与他早晚一战,爹是绝对不会输的,只不过等赢了,纵然不杀他,恐怕二师叔也更不会原谅父亲了。
======
我比较喜欢父子的戏码,只不过,暂时而言,拍还不到时候。
广角(3)
楚衣轻在给晋枢机治伤,在他照顾受伤的商衾寒日子里,晋枢机的病情也在不断加重着。浑身有伤的人,冬难过,夏难过,春夏之交最难过。
有一日晋枢机起得格外迟,为了不耽误校场演武,竟没有整理床铺,赫连傒自去收拾,却在枕头上发现了一滩血迹。
去城里请了两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大夫,好言好语地骗来,晋枢机没拗过他,任凭把了脉,两个老大夫都一脸病入膏肓状,摇头不语。
赫连傒提着炭钳子逼问——没错,五月的天,风行已经贪凉想吃冰碗,晋枢机这里还烧着炭,名动天下的临渊王只是一笑,“放他们下山去,我哥哥说了,还有十年好活。”
两个老头子面色灰败,竟连这一句也不敢附和,赫连傒握着炭钳,疼得像把心在炉上煎。
那一日,就送了信,叫楚衣轻一定要回来,楚衣轻回来,甚至没搭脉,只看一眼晋枢机脸色,便刷刷刷写了方子。
赫连傒逼问云泽,云泽扇着药炉子,好半天,才说了一句听天由命吧。
赫连傒重抄了药方,街上到处找郎中打问,人人都说,是侵了心肺了,寿数,全在天,不在人。只一个云游的郎中,说到这全是心病,还需心药医,赫连傒问,若是心事了了,心病是不是能好,那游方郎中高深莫测地说了一句,“谋事在人。”
于是,北狄的大军连夜到了大江边上。
这一次,朝野沸腾,吵起来的,不止是御史了。
沈栖闲向卫衿冷辞行。
“木头,我哥召我回去。”沈栖闲将钥匙留在案上,“这是进补的药材,够吃到明年的了,你别心疼。也,也别再舍了去。寻常能用的,我又叫人采办了些,这房里的,是单给你的。”这些日子,卫衿冷施粥舍药,自己却连药膳都不怎么吃了。
卫衿冷也知道他定要回去的,狄人渡江,眼看大梁与北狄必有一战,玄安帝自然是不放心唯一的亲弟弟在大梁了。更何况,沈西云这么胸有城府的皇帝,恐怕也想收一收渔翁之利的。
他停下了算盘珠子,低头,“好。”说了一个字,仿佛又觉得太冷淡些,想到沈栖闲这些日子陪着他没日没夜地赈灾,打点钱庄,才好容易将前一阵晋通钱的风潮避过去,如今要走了,还惦记着为他准备一切,到底自己太冷漠了,又加了一句,“你路上保重。”
虽然早知道他并不会留,但听他能多说这一句话,沈栖闲已是很高兴了,当下保证到,“放心,我一定会劝我皇兄的。我皇兄一向与大师兄交好,他也不是趁人之危的人,一定不会做趁火打劫的事,让百姓受苦的。更何况,我大成富庶,我皇兄又不好大喜功,大梁绝不会腹背受敌的。”
卫衿冷笑笑,明知道打仗的事情,莫说他一个闲散王爷,就是沈西云也未必做得了主,但听他保证,还是胸中暖融融的,极为真诚地道,“果真如此,我便要多谢你。大梁百姓也一定不忘玄安帝的仁德。”
卫衿冷听他如此郑重,一向厚脸皮的人倒不好意思起来,笑道,“都是自家人,你又客气什么。”
卫衿冷轻轻点头,问他什么时候回去,沈栖闲本想说今日就走,但听他语中隐有不舍之意,不由道,“明天。”说了明天,又后悔起来,“你明天要盘账,不必送我。”
沈栖闲点点头,正要说什么,却又有伙计说道卫老爷子急叫他回去,想是北狄进兵之事,这位精明的老爷子又见到商机来,于是,沈栖闲也不打扰,自去收拾行装。
当天晚上,卫衿冷都在卫家本家,沈栖闲也不是小儿女,知道他忙,便当即留书自行,却不想走到城门口,卫衿冷居然打马出来。他一生不曾当街纵马,即使今日,还是绕得小路,沈栖闲在城门口见到他,见他满面风尘,衣裳还是昨天那件,不禁心热起来。
卫衿冷依然是一脸的严肃,像张石头饼似的,直直站在那里,沈栖闲待要说两句,他却是在胸膛里拿出一大油纸包的点心来,“米家的炒货,你路上少吃些,当心上火。”
说了这一句,那张石头饼似的脸竟像是突然有了血色,一句也不等沈栖闲回他,一反身,大踏步地走了。他的马跟在身后,一步一个脚印,竟是和主人一样的踏实。
沈栖闲打开油纸包来,里面有香花生,葵花籽,糖炒栗子,全是他爱吃的,甚至另一小包里,还有炊饼和牛肉,饼、肉都是热乎的,一看就是一大早赶去买的。炒货没那么早开,想是昨个晚上就备好了,沈栖闲重新将油纸抱起来,美滋滋地上了马车,却不知道一出城门,从此,就是两个世界。
“皇上,狄寇屯兵大散关,陈师江北,战事一触即发。”
商承弼沉默。
“圣上,据探子回报,北狄狼主赫连傒现在就藏身在临渊王府,与逆贼晋枢机公然出入,请皇上即刻派兵封府,擒贼先擒王。”
商承弼不动声色。
“皇上,敌人已到,靖边王父子却依然被困城内,请皇上准王爷领兵抗敌。”
商承弼冷笑出声。
“皇上,江山为重,儿女私情为轻啊!敌人都打上门来了,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您连一个男宠都信,难道不信曾经逊位于您的亲叔叔嘛!”
“啪!”地一声,商承弼拍案而起,说话的人缩了脑袋,满朝文武却山呼如潮,“皇上三思!”
商承弼长身直立,俯瞰群臣,“临渊王绝不会背叛朕,朕,比你们都知道!知道!”
话音未落,前线战报急来,报信官满脸都是血痂,声嘶力竭,“十九日夜里,赫连傒下令渡江,五万大军漏液而来,刘大人死守不敌,承庆失守,淮州与宿州也丢了。”
商承弼紧紧攥住了拳头,立即又听一声奏报,小黄门急步跑进来,“皇上,临渊王府今早突然摘了匾额,合府人去楼空,临渊王金印旋在廊檐上,门前高挂大楚旗帜,晋枢机,反了!”
桂心(1)
商承弼的心都是空的,小顺子的退朝话音还没落,商承弼却像是魂魄都被抽走了,他定定立着,脚下是山呼万岁的群臣,目外是据有四世的江山,他听到自己用一种特别杀伐决断的声音问,“狄人渡江,兵力几何,领兵何人?”
斥候回道,“号称三万,打得是北狄兵马总司晋枢机的旗帜,但领兵的却是都将军涅哈德。”
商承弼目光邈远,似乎可以穿透殿门,直看到千里之外的战场去,“狄人渡江,淮州宿州失守,还有景川。景川城墙高筑,粮草充足,府尹柳承畴刚用果毅,足可守城,更何况,如今是五月,水草丰足,狄兵漏夜渡江,连下两城,定然骄狂,涅哈德此人勇武有余却急躁冒进,若在此地受挫,士气必然受损。赫连傒在此时进兵,又以此人做先锋,实为不智。”他说了这一句,阶下的群臣却安分了九分,普天之下人人皆知商承弼是暴君,也人人皆知,他知人之知,用兵之明。
商承弼此时的心却是痛了一下,赫连傒一代雄主,统一草原,绝不是轻率的莽夫,他藏兵大散关日久,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贸然进兵,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他太清楚——他们两个,都是为了那一个男人——他食指微微一动,语声更沉了三分,“马军都指挥使何绍友,朕命你带五千禁军,亲赴景川百里外的铨下奔援,另外,凭朕手谕,平康、顺康、丘洛三地厢军皆听你调遣。即刻出发!”
“是!”何绍友躬身领命,立刻出去点兵。
商承弼继续点兵,命小将常誉带禁军三万,向鄂州取道,绕道江北。
再点两路禁军,分别由徐庆和雄州出发,一北上,一南下,成合围之势,直奔大江。
他片刻之间派出四批人马,五万大军,却是面不改色。
商承弼伸臂一指,漫不经心,“张早何在?”
殿外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一位极俊俏的侍卫,年纪轻轻,穿得竟是指挥使服饰,商承弼语声不疾不徐,“赫连傒漏液渡江,送了三万只旱鸭子过来,你带着朕的神卫水军,让他瞧瞧吧。”
“是。”那叫张早的少年单膝跪地领命。
满地的群臣这才知道,原来这些年大笔送到太明池的银子,不是给了临渊侯玩乐了。商承弼,竟然在河东路和淮南路之外,在京安也组建了一支水军。
最后的一番调度,是给銮禁卫的,命令太利落,直接下给了副指挥使邝伟,“封东阳街,抄临渊王府,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我找出来!”
“是。”邝伟领命。
直到此刻,阶下才有人敢说话,户部尚书陈庄启奏,“皇上,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骤然出兵,粮草——”
商承弼微微一笑,我大梁四大仓,平沧府、太祥府的粮食,不够吃吗。
陈庄这才明白他今年迟迟不肯批复运粮回京的原因,原来,连日辍朝,无心国事,连粮食都忘记运回京安的情痴皇帝,运筹千里,不为,才是为啊。
想要冒出头奏请商承弼启用靖边王的吏部也闭了嘴,只看商承弼此次用人,不是禁军,就是小将,他们终于明白,于家,靖边王,甚至太子府旧臣,他们,早都不是商承弼的心腹。
=====
抽出了点时间写了点,大家将就看,不会写打仗,为了避免露怯,尽量少写,有什么不到之处,请海涵!
桂心(2)
临渊王封府、抄家的圣谕刚出来,京安的百姓是不信的。皇上和这位王爷,不过是每日价地折腾,爵位、官职、金银赏赐,说夺就夺,可不到片刻,只要那位承恩侯掉两滴眼泪,再流点血,怎么拿的怎么还回去,磕磕碰碰的还得自家填补,因此,老百姓谁也没当回事。
谋反?灭九族的大罪!
那是不假!那位的亲爹又不是没做过,九族灭了吗,没有,皇上快把自己变成晋楚的上门女婿了。
因此,东阳街刚被封的时候,老百姓虽对如狼似虎的銮禁卫避之不及,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危机。直到,一队一队的銮禁卫奔进了元亨钱庄。
穿着飞凫服、挂着绣金刀的銮禁卫进去,一箱一箱白花花的银子抬出来。这时候,升斗小民才是真的慌了。本来以为这是皇上开的钱庄啊,再可信不过的,如今,怎么说查抄就查抄了。
老百姓可以不管皇帝夜夜笙歌,毫无子嗣,也不在意得宠的是娘娘还是晋郎,甚至你给楚地免税,也只是嘴巴上嘟囔两句,有点不平。可是,你封了钱庄,说他们的血汗钱是赃银,这样的日子才是真的过不下去了。
于是,哪怕銮禁卫的名声可止小儿夜哭,他们也拿着镐,扛着锄头聚在了钱庄前,钱都没有了,还要命干什么呢?
銮禁卫里,也不乏在元亨钱庄存了钱的,大家都是天子近卫,心里很明白,当今圣上和自己的亲叔叔,那是早晚要削藩的,通达钱庄的名声大,后台强,但和靖边王太近了,总会撕撸不开,于是,大多数人都把银子放在了元亨钱庄。甚至钱庄里有许多掌事的,也是銮禁卫的人。
当时存钱的时候还发梦想着总有抄了通达的一天,却没想到带上封签,先封的,却是元亨。
百姓拦门,銮禁卫倒是不必抽刀,几日前东阳街的屠杀让他们已经不用拔刀了,领队的只说一句,“你们是想谋反吗?”
临渊王不怕谋反的名声,小老百姓可是腿肚子都哆嗦,于是,只好握紧了扁担,眼睁睁看着一个箱子一个箱子被抬出去。
百姓存的,都是小钱,真正的大户,是官员。
于是,第二天的朝上,商承弼道,知道许多人把全副家当全放在元亨钱庄了,朕自知你们绝不是附逆,三天之内拿钱引出来,便如数退还。
能做官的,都不傻。这朝上,早有无数人投了晋枢机,只是,为官十年的算着自己钱引上的数目比二十年的俸禄都多,官至三品的想着自己钱引上的数目比一品还高,二品一品的呢,一想到皇上出动五路大军,国库空虚,正是要钱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把到了嘴里的银子吐出来,早就犹豫了。
最担忧的,还是那些自以为深藏不露的晋党,钱引这东西,自己手里有一份,钱庄那还有一档底子呢,若是皇上发现了自己和反贼晋枢机过从甚密,可怎么办。
于是,这三天,大梁半个朝廷的官员们你来我往,惶惶不可终日,除少数自忖毫无把柄的,竟谁也不敢跟商承弼要钱。
商承弼退了十来个芝麻小官的银子,第五天,就把刀伸到了晋党头上。
那几个这些天跳弹最严重的,钱庄的账本子拿出来,商承弼一点名,銮禁卫立刻封府抄家,动作比抄临渊王府麻溜多了,罪名非常简单,不是结党,更不是附逆,有凭有实的贪墨,一时间,因为查抄元亨钱庄而被发现贪墨的官员,多达三百人。一时,人人自危,朝野震荡。史称,鬼钱乱梁。
桂心(3)
京安城鸡飞狗跳的时候,晋枢机就坐在他王府的密道里,等着銮禁卫来搜。
元亨钱庄一箱一箱的账本抬出去的时候,他只是微微一笑。
商承弼抄家封府,晋枢机的心却放下了一多半儿,他的目光邈远,却在撞到赫连傒的时候重瞳闪烁,“何绍友出去了,叫涅哈德再顶一阵。”
赫连傒只是沉默,景川久攻不下,在攻城略地无往而不利的北狄人眼里,已是极大的挫败了。
晋枢机的手摩挲着圈椅的扶手,指腹里是结结实实的黄花梨的触感,他见赫连傒沉默,再补一句,“增兵。”
赫连傒的十万兵马,不全是自己的。草原上各成一部,打下了别人的地方,收编了原来的敌人,跟着你,因为跟着你有肉吃,并没有多少忠心可言。今年的庄家长得不怎么样,但水草还算丰美,牛羊马匹也能养得强壮,不到数九寒冬没饭吃的时候,北狄人再善战,也不爱平白无故的打仗。
只是,他却太认同晋枢机说的,一定要拿下景川来,淮州和宿州还是太贫瘠了,只有拿下了景川,让狄人看到大梁的江山是何等的富庶,他们才能真正坚定进取中原的心。
于是,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明日走。”
晋枢机却是没有看他,径自向地道深处走去,赫连傒一直望着他背影,直到他走下土阶,再也看不见。
他坐在晋枢机刚擦坐过的圈椅上,微微闭上了眼睛,全城都戒严了,他要怎么出去。
赫连傒想出去,晋枢机,却是想进来。他也进得来。
栖凤阁重修时留下的密道,正通往临渊王府。只是一路走来,坎坷泥泞,他的一双牛皮小靴子也变成了土色。
密道的出口却不在栖凤阁内,皇帝寝宫,谁都不敢动这个脑筋,晋枢机也一样,所以,他把出口设在娈伎所。
为了他废弃的娈伎所,比冷宫还荒僻,他曾经最恨置身此地,如今,却要从这里,再走回大梁皇宫去。
晋枢机看着越升越高的月亮,足尖一点,就坐在了刚刚爆青的槐花树上。居高,方能临下。
然后,王传喜来了。
来了,却不是一个人。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太监,他的脚只踏进了这片地就不往里走了,像是这个腌臜的地方会侮辱他一样,于是,两个小太监自然代劳。在破败的门扇里,疯长的蒿草间,去找苟延残喘着的人。
“皇上召梁嬷嬷和贵公公。”
晋枢机突然一怔,这个时候,商承弼自顾不暇,召两个娈伎所的人做什么。
王传喜状似不经意,将一个荷包掉在了落叶积得满满的树坑里。
跟着两个小太监出来的公公和嬷嬷虽然落魄,却一脸的倨傲,看到王传喜,也不过颔首而已。王传喜立刻转身,“二位上师,走吧。”
娈伎所仅存的懂调教之术的老人,上师——晋枢机苦笑。
等他们走远了,他从树上跳下来,捡起了埋在树窝里的荷包,里面是一幅图——机关消息图。
他花了无数的精神挖了这条地道,不是为进宫来,而是要带人出宫去。
他要进宫,有太多办法。可哥哥们已经残疾,若要出去,只有这一条路。这宫门,向来是进来比出去难得多。
晋枢机知道,这些机关,不是新修成的,只是近些日子,真正投入使用。
于是,他重新坐在树上,他在等,等月亮更高一点。
商承弼也在等,等楚复光又给他添了一盏酒,他一饮而尽,楚复光再添。商承弼喝酒喝得快到一心想要灌醉他的楚复光都惊心了,夹了一片牛肉在他碗里,“皇上也用些菜才好。”
商承弼一笑。
梁嬷嬷和贵公公终于被带了进来,已经彻底沐浴,换上了干净衣服。
商承弼突然扣住了楚复光倒酒的手腕,一把将他甩在地上,四个小太监手持绳索立刻将他缚住,商承弼眼皮都未抬,“不是想勾引朕吗,好好学学男妓的手段!”他说完,便立刻拂袖而起,“给你们路却不走,偏要自甘下贱!”
王传喜连忙过来帮他披上大氅,商承弼道,“都布置好了?”
回话的却不是王传喜,声音自账后而来,“五百銮禁卫,已在地牢外布置好了。任他插翅也难飞。”
商承弼自己系好了大氅,“随朕去会会咱们有情有义的临渊王!”
六曲(1)
“皇上,有人触动了地牢的机关。”小太监双手奉上几株卷柏,商承弼拿起仔细查看断根处,闻到了火药的味道。
他早知道,哥哥是晋枢机最后的底线,他非来不可,于是,早早在通往地牢的必经之路上埋了分量极轻的火药,第一道机关下藏着引线,只要有人推动了石门,碾动下面的火引子,这一片的土丘地底就会有极轻的爆炸,声音很小,加之这石门一开,就会有火箭射出来,连绵不绝,旁人也只会以为是触发机关的声音。
这些卷柏长在小丘上,根已经断了,可知,晋枢机定是进了地牢的缘故。
商承弼将卷柏凑近鼻端,深深一嗅,硝石和硫磺的味道让他格外满足起来,他扬手一挥,蓄势待发的銮禁卫就如脱笼之鹰,东西南北地扑了出去。
商承弼将卷柏扔回给小太监,负手端立,静静看着銮禁卫织出一张天罗地网。独自站在地牢入口,却不进去。
不远处,一个小太监急趋而来,王传喜听过回话,亲自禀报,“皇上,娈伎所的一串槐花,有被踩踏过的痕迹。明明是今年的新蕊,却埋进积年的枯叶里。”
商承弼听了回报,淡淡道,“临渊王,原就是惜花之人。”
王传喜接着禀报,“适才正德园的宫女禀报,野地里的苋菜,少了几株。”
正德园是商承弼在宫中开的菜园子,有帝王身体稼穑、亲力农耕之意,只是,商承弼已有几年不曾再做过这些功夫了,正德园也渐渐荒废下来,至于野地里的苋菜,商承弼就更不在意了。只是,他算定了晋枢机要来,于是吩咐,事无巨细,都要禀报,只是,他听了这一句,却并不答言,只是用极为深沉的目光注视着王传喜,良久,良久,问了一句,“你什么时候入的宫?”
王传喜微微躬身,依然是谨言慎行的妥帖,“奴才是太祖三十三年入的宫,先帝十二年伺候皇上,在这宫里,已有四十八年了。”
商承弼不再说话,踏步,捋了捋常服的箭袖,直入地牢而去。
王传喜望着商承弼,不知为何,总觉得今日的圣上,竟有一种格外平静的压抑,他自商承弼被太祖皇帝指来服侍商承弼,竟从来没见过他这般模样。
禁军牢牢守住了窑口,銮禁卫翅列两侧,五步一哨,十步一岗,把一个地牢盯得比御花园还气派。
銮禁卫指挥同知郭超亲自点了灯,商承弼大步流星,他每踏前一步,地牢里的塔灯一盏一盏亮起来,晃如白昼,只是越走越深,他的心,竟突然抽紧起来。
依然没有动静,全无动静,他布下天罗地网请君入瓮,可是这地牢安静地可怕,他不信,晋枢机是束手就缚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