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师他从山里来-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于是,李长安又开始教怎么画糖画了。
  席洛阳的天赋很好,马上就能画得像模像样了。画糖画,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浪费,成型却不好看的糖不用丢,更不需要裹上面包糠下锅炸,不会把隔壁小孩馋哭,直接丢到锅里化了就可以再用。
  其他人看得也觉得有意思,一个个地都要手上画。
  这车本就是双人可以画的,以前都是李长安和李爱国画画,林鹃收钱,分工十分明确。李长安把另一块板拿出来,拼在一起,有把小锅换了个位置。
  这些人拿起了勺子就没个数了,觉得自己好想能直接变成糖画高手似的,信心满满地倒下糖,最后的成果却是什么都一块不规则几何图案。
  “这是你们不懂艺术!”李安宁强词夺理道,然后抱着自己那块糖死不要脸地夸了又夸后,然后把它扔进了熬糖的小锅里。
  李长安几个笑疯!
  考虑到明天要摆摊,嬉笑了一会儿就要准备睡觉了。现在不需要赶早,镇上的早餐店都能开到下午两点,太早去了也没生意,倒不如睡个好觉再精神抖擞地准备。
  第二天早上,李长安起来先把早饭做了。二爷爷昨天给的虾姑还是活的。七叔给了鸡蛋,还有八姑给的年糕。凑一凑早上正好吃虾姑炒蛋炒年糕。
  虾姑都是带条的,鲜美得不行,鸡蛋和年糕都能很好地被鲜甜的滋味浸染。年糕是八姑父一锤一锤捣出来的,里面不止是糯米,还加了一起其他品种的米,年糕咬在很有嚼劲,同时,满满的米香会席卷整根舌头上的味蕾。
  李长安每次不多装点东西拿去卖总是不甘心。他把糖浆的配比调好,糯米泡上准备晚上回来做麦芽糖。然后去后面的竹屋把之前他雕好的小木头都给收拾了出来。
  李长安雕得东西很杂,有十二生肖,有发卡簪子,有戒指手镯,还有木剑坦克飞船,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都有。李长安是不管能不能卖出去的,先一股脑地装上摆上再说,大不了就是再拿回来。
  李长安雕的木簪梳子是按照一本图书《簪钗冠》的样式来做的,上面的图片都很精美,这是他是从资源回收站按照翻倍的价格买回来的。
  林鹃身体的不好的时候,他就买了很多带图画的书给她解闷。但是书店里面的图画书太幼稚,而且书店太小,书不全,他就去了资源回收站那边。买了不少书回来,他都擦干净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过来了。
  他以前很少雕首饰,因为没那个想象力,但是有了那本书后,照着雕了不少,意外地特别受欢迎,他好些女同学都每次买完了还问他还有没有。
  李安宁是个姑娘,李长安一拿出来,她立马就看上了好多,顿时豪气万丈地说:“这些我都要了!多少钱?”
  “不用了,这些都是要卖的,你要是喜欢的话,回来再给雕个更好的。”李长安对她的捧场很是受用。
  “之前没看出来呀,宝儿,你怎么这么多才多艺啊,什么都会!”李长安促狭地道,“这以后谁嫁给你就得偷着乐了呀。”
  “没、没什么。”李长安听她说道了娶媳妇的问题上,顿时就有些害羞了。
  席洛阳立马狠狠地瞪了过去,眼睛立马好似有激光,恨不得直接把大卸八块。
  李长安几个本来是打算来玩的,但现在他们明显对卖东西的兴趣更大。李堇逾也跃跃欲试地想要干点什么,但最后只被分配到转盘的工作。
  一行人兴高采烈,兴致高昂地前面骑着小三轮,后面推着小三轮往山下走。
  李长安走到半路的时候,差点被一块在路中间的石头拌了一下,他怕后面的人也被绊倒,赶紧停下,把整块石头给挖出来搬走了。
  庙会要持续好几天,村里人难得有个赚钱的好机会,那是天天都要去的。而且去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头老太太,要是被这么绊一下,那就不是摔一跤的问题了。
  他把大石头搬到远一点的地方,那里有个斜坡,石头一下没放稳,咕噜咕噜地就滚下去了。
  “哎呀!”
  “对不起啊,我没看到下面有人。”李长安马上就道歉。
  “没事没事。”那里的年轻姑娘温和地摆摆手,纤长的手指勾起落在脸边的发丝将它勾到耳后。
  “长安,你干什么呢,快点!”席洛阳在那催。
  “马上!”李长安看那年轻人确实没受什么伤,又道了一次歉,然后小跑了过去。
  “你在那里喊什么呢?”席洛阳瞪着三轮车,这路不平地很,他得一边踩一边按着刹车,没多久鼻尖都是汗了。这虽然有点累,但是他头一回骑,所以一点也不舍得放开。
  “我刚才差点……”李长安的话突然顿住,回头看了一下,突然想起那下面根本没路。
  “就不小心遇见了只鬼。”李长安也没在意,他的阴阳眼虽然关上了,但他的阴阳眼是天生的,用灵力压制有时候也压不全。


第73章 
  下了山路后; 路就平了,李长安骑车; 席洛阳坐在三轮车旁边,大长腿委委屈屈的缩着; 一不留神脚尖就能碰到路面。
  李安宁几个也要坐着三轮车过去,李长安一个个地全把他们踹到公交车上了。
  杨林县其实不是很穷; 毕竟怎么说都是沿海省会城市下属的县; 只是杨林县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 贫富差距有点大。几个贫困县一下把平均GDP拉下来了而已。
  庙会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晚上了。但白天这里的人也不少。现在别说城市,农村里的年味都少了。选择过年出去玩的家庭越来越多。
  杨林县在这一点上是很占优势的。越余市很发达; 文化古都、经济省会,交通十分便利。这次杨林县的发展就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再怎么说都是越余市罩着的小弟; 太弱了面子上也不过去。
  杨林县也很就没有这么热闹过了,满街看过去全是摊位。
  李长安已经拜托三叔公帮他占了位置,他熟门熟路地过去交了摊位管理费,回来时席洛阳几个已经把小车给组装好了。
  李长安以前的小车很简陋,锅勺什么的虽然都洗得干干净净; 但一眼看过去什么都没有,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吸引人的地方。
  不过有席洛阳设计; 李安宁几个打杂帮忙; 昨天也只花了一点时间就把摊位重新设计了一下。因为以前出来怕下雨什么的,所以雨棚一直没有拿掉。
  席洛阳亲自画了设计图,然后他们在杂物间里找出能利用的东西; 用纸壳做了一直腾云驾雾的龙。李安宁几人的动手能力不怎么样,但好歹有席洛阳这双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在。
  也得亏得李长安之前给陈情买的那些颜料,李长安仗着空间大,就全给带了。席洛阳拿着画笔颜料,用了洪荒之力才把那一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破烂画成了一条威风凛凛却不失Q萌的龙。
  把那条龙晾了一夜,早上就能用了。再安上其他的云纹,一辆颜值大升小三轮就出炉了。
  也是时间太赶,不然还能做得更好。
  李长安和席洛阳先练了一会儿,才开始动手。
  庙会的地点,就是在杨林县城新修整好的护城河边。柳林县因为经济原因向外扩张了不少,但这河依然将柳林县城的核心区包裹得紧紧的。河两边都有精致栏杆,这些栏杆看着全是粗大的竹子,但里面都是水泥,刷上漆做旧后,看着很有一股自然的滋味。
  河水被抽走清过河底,埋下许多种子,现在是冬天,看不到荷叶荷花,也没有水草,但是清清的河水,晃晃悠悠的小鱼儿看着也比墨绿色的河流好看上许多。
  河上停着不少小巧精致的画舫和小舟,这些都是为游客准备的,小舟一次可坐二到五人,一人一百,画舫便宜一些,一人八十,但是贵的却是里面的服务,饭菜酒水一应俱全,但就是贵。
  杨林县政府是下了大力气要开发旅游业的,所以各方面下得功夫都很多,想要在这里长期营业的小摊小贩还得专门去买经过装饰的小车,那种小车看着像个小小的竹屋,配上着江南小镇还是比较适合的。李长安没有那样的小车,要交的管理费也要高一些。
  现在还没有生意上门,现在要做的就是挂在车前的展示商品。这就是要炫技了。挂的糖画越漂亮,才能引来更多的顾客。
  李长安和席洛阳分工不同,席洛阳刚接触糖画不久,这会儿上手的只能是平面画。龙、风、园林、大厦、航母……席洛阳都一点点把把握住节奏,尽量将这些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
  李长安得了空,炫技的程度更要高上一层,他做的是立体糖画。就是用一个个画出来的组件拼凑起来,成为一个立体的实物。
  他先从简单一些的开始做起,荷花、灯笼、螃蟹……然后就奔着河上的那些画舫、亭子这类复杂的东西去了。
  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不少是被他俩的手艺吸引的。大人带着小孩,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屏住呼吸拉着手机看着他俩手下的东西一点点成型。
  立体的要难得多,也要费时得多,李长安每样只做了一个简化版的就不做了。
  李安宁看他们做完了,马上很有眼色地开始喊:“卖糖画卖糖画喽,五块八块十块的都有。”
  马上有人指着挂着的糖画问:“这个要多少钱?”
  李安宁回答:“这个是不买的,全凭运气抽中。”
  李安宁马上展示她昨天重新规划好的三个转盘说:“最大的十块,最小的五块,你抽到什么就画什么,如果压到红色区域的话,上面的东西随便挑一个走。”
  挂上的画都是要很强的技巧,一个卖五十块都不会亏,但对游客来说,花五十买一点糖,这生意有些亏了。而且有那工夫去做那个,还不如做十个五块钱的。
  所以李安宁就加了在转盘上加了一个红色区域,转到就能挑。李长安和席洛阳各五个,十个精美的糖画挂在人面前,还更能激起大伙的购买欲。
  “那我来一个十块的。”那个客人马上说道,“支付宝。”几人没有纸质收钱码,只能摆着两个手机亮着屏幕。
  客人付了钱,他的儿子马上就颠颠儿地来装盘了。这种装盘很简陋,小孩嫩乎乎的手指一转,立马就紧张地屏住了呼吸等结果。
  虽然没有转到特等奖,但是也转到了熊大。
  李长安马上动手,一分多种就画出了一个带着帽子扭屁股的熊大。熊大熊二在糖画上几乎没区别,就是脖子那边多加少加糖浆的事情。
  小孩拿到了熊大,高兴地差点蹦起来。其他小孩看到他拿走了一个熊大,立马就拉着父母的手喊要。
  十块钱对出来玩的花销算不上什么,这东西在大人的记忆中也是一种回忆,所以他们的生意马上就火爆了起来。
  买好的人也不愿意走,抱着孩子就看他俩画。两人长得帅,手下功夫又好,引得好多人掏了手机发朋友圈。
  人一下来了好多,这是李长安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盛况。好在李安宁提前准备了一百张小纸条,客人过来领,按顺序付钱抽奖。拿到糖后再把纸还回来。
  李长安和席洛阳负责做,一个价位花的时间差不多,五块的三四十秒就能解决,八块的一分钟左右,十块的也只需要七八十秒。李长安更熟一些,所以花得时间更少。
  李安宁负责收钱发序号和抽奖,李长安做东西是要花时间的,又有好多不愿离开的人在这堆着,所以连带着附近摊位的生意都变好了许多。
  李堇逾则在一边铺了毯子,毯子上面是李长安雕的一些小东西和临时买来的一些便宜小东西,最精致的放得最远,然后手里拿着二十个小竹圈。他和陈情就坐在一边,一只小土狗蹲在陈情的凳子底下。李堇逾负责收钱给圈,陈情负责拿着那长长勾杆,客人扔一个圈,他就勾一个。
  一块钱一个竹圈,不限个数,一个起玩,这种基本是无本买卖,生意虽然没有李长安那边那么火爆,但李堇逾给圈的动作也一直没停过。
  这狗不是爪子,爪子带着狗子们山上祸害野鸡去了,跟着陈情来保护他的是一只还没周岁的小土狗,个头不大,但是聪明极了。性格也温顺,一直紧紧地盯着陈情。
  一个上午李长安和席洛阳根本没停过,好在上午他们开摊得晚,到了饭店游客们也要找地方吃饭去了。所以他们也能吃个正常的午饭。不过一直也有零星的客人过来,李长安便先让席洛阳去吃,他再忙活一下。
  “张嘴!”席洛阳突然道。
  “我还不饿。”李长安笑着拒绝了。
  席洛阳也不说话,死死地盯了他一会儿,然后说:“你要是把胃累坏了的话,后续的治疗可不止一万两万。”
  “哪有那么夸张。”李长安虽然这样说,但还是抽了筷子出来,两人坐在长凳子上,捧着一碗面,呼呼吃得香。
  一碗米粉的量没多少,两人头挨着头吃了两口就没了。
  李安宁看了他俩一眼,觉得眼睛有点疼,干脆起来买了两个煎饼果子来。
  他们这里的煎饼果子喜欢在面粉里加一点点糯米饭,这样下面的屁有焦脆,上面的皮不失软糯,又不粘牙。酱不知道是什么酱,但是酱香中带着丝丝的甜,黄瓜丝和生菜恰到好处地解了炸里脊的油腻,复炸过的油条碎酥酥脆脆,每一口咬下去,味蕾都能体验好几个不同的层次感。
  李长安几口就把煎饼果子给吃完了,然后咕咚咕咚地把豆浆喝完。
  豆浆是隔壁摊子三叔公卖的。他的摊位算是固定了下来,不仅卖豆浆,还买其他的饮料。水果汁、蔬菜汁、谷物豆浆等等。
  他的儿子儿媳在县城租了间店铺做早餐店,每天早上三点起床,一直干到下午。也就赚个辛苦钱。前两天县城重开庙会,三叔公就问县政府贷款了一辆小车,每天在店里把东西全部装好,然后放到泡沫箱里带过来放这里卖。
  两夫妻用料实在,还别说,这里赚的钱快赶上他俩开店的利润了。
  这会客人少,李长安把糖浆调配好,李安宁抽空算了下一早上的营业额,大部分都是网络支付,加上小部分的现金,上午三个多小时,他们赚了能有三千多块钱。
  上午差不多一直是没休息的状态,李长安和席洛阳一共赚了快两千,李堇逾这边套圈也赚了两三百,而且有好多人看着那些木头玩意儿新奇可爱,还专门问李堇逾买了一些,也有七八百的入账,一加起来就有三千多。不过这些都是没有刨去成本的。
  李长安也惊了一下。以前他的爷爷出来摆摊,生意虽然也好,但一天也就两三千的营业额,刨去七七八八的成本,也就在两千左右。那时候他们还不止卖这些呢。木头、糖画还有各种小袋装的麦芽糖。
  不过他看到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样子,又想着罗盘上面的字眼。也对,人多了,营销策略也更好了,能多挣也不足为奇。
  “等收摊了,一人给你们包个大红包。”李长安豪气冲天地说。
  “大哥你放心,就包在我身上吧!”李堇逾虽然吃喝不愁,但是他的手里一直是没什么钱的,这会儿听到钱,他的双眼都要放光了。
  下午的生意更好了一些他们这里堵着一大堆人,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看这里人那么多,也会跟着来这里排队。一百个号码纸,上午有一些丢失了,中午趁着休息的时候,李安宁又把它们补好了,还将一百扩大到了三百。
  晚饭也没那么优哉游哉地吃了,吃个饭跟打仗似的,分秒必争。
  然后等天完全黑了下来之后,乌泱泱地一片看过去,满街都是灯笼。
  冬天本就黑得快,这里的污染并不多,抬头还能看见一片星空,再加上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灯笼被点亮,顿时多了很多的感觉。
  “安宁,你把手里的三百号发出去后,就别发了,我们收摊吧。”李长安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对李安宁喊。
  “怎么就收摊了,这会儿正是高峰期呢!”李安宁冲他喊。
  “收了吧。”李长安却是很坚定。
  这会已经到了两百六十几号,李长安和席洛阳一起动手,干到三百号很快。
  有人听到马上就收摊了,人群中就有些乱,还有人喊:“怎么这么早就收啦?”
  “我们明天还在这的。”李长安没回答,只是笑笑,然后为明天招揽生意。
  在这里等的要么是已经拿了号码要么是买完了在一边看,也没等了很久最后却没等到的人。大伙又看他们都是一群学生崽子,都很理解,还有客人给他们买了热乎乎的豆浆请他们吃的。
  李长安把煤气给关了,然后喊道:“快收拾,收拾完了,我们去逛街。”
  少年人没几个是不爱玩的,被这摊子拘了一天,这会听说能去玩,立马精神大振。风风火火地收拾完,然后把小车先放在三叔公的摊位后面。老人家一人送了一杯豆浆,然后让他们玩好了早点过来拿东西,早点回去。
  山里可不好走,太晚回去了不安全。
  道路两边都亮起了很多的灯笼。这些灯笼全是用电的,也不怕会着火。罩衫各式各样的外罩后,看起来就透着一股朦朦胧胧的光。
  虽然有些矛盾,但事实就是这样很的。每个摊位上都有至少一个灯笼,每隔三米,也都吊着灯笼,这些灯笼让大伙看得都十分清楚,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朦胧的。
  天色暗下来之后,河水也变成了黑色,周围的灯光、天上的星星都被映入了水面。画舫里传来了阵阵有些缥缈的歌声。为了营造感觉,这里是不允许用音箱放音乐的,麦克风也不能。
  河上飘着的画舫很多,上面的乐器声很多,有古筝、有琵琶、有二胡、有萧笛葫芦丝、有吉他、有架子鼓、有钢琴小提琴等等,混在一起很杂乱,但因为都是自然发声,即便传出来也不会给人造成很大的烦恼,被风一吹有些散了,混在一起反而还有点好听。
  李安宁从昨天晚上开始拍照录像的手就没停下来过。一路走一路买一路玩。反正她有钱,买得多也不怕。
  几人手上都提了一个灯笼,这会儿是可以猜谜赢灯笼的,但灯谜必须要原创,不然网上一搜就能抱走一个灯笼了,这很不公平。
  但是摆摊的大多没什么文化,即便相处了灯谜,也是各种脑洞清奇的。猜的人虽然有高学历的,但现在的年轻人多实行的是拿来主义,想让他们自己动脑子想答案,还是一下就想出来,那也很不容易。
  所以现在的猜灯谜赢灯笼也只是一群人凑热闹。不过次数多了,以后也说不定能变成巨有意思的活动。
  其实现代人并不笨。相反,大家接触的信息渠道很多,受到的教育也普遍高于古代的中产阶级,但在实际运用这方面,不太行。
  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拿来主义。别的不说,李长安有时候在不同的新闻不同APP上,总能看到极度相似的文章笑话。同一个梗反复被用,同一个评论反复出现。好笑是好笑,但总觉得有些单调。
  李长安知道一家年糕做得特别好看的店,问了人找过去,果然看到摊子前面挤满了一堆人。
  李安宁几个还有好多地方没逛,这里人多,肯定要等很久,所以只有李长安和席洛阳留下来等了。
  年糕在软的时候,可塑性很强,跟橡皮泥似的,但是冷了之后会变得很硬。所以他们这边有一个很传统的习俗就是送年糕。孩子满月,要送年糕,结婚要送,搬家要送、过年要送、办丧事也要送。好像过什么日子都能送。送的年糕,各式各样的都有,主要是看用途。
  “能给我捏一个皮卡丘吗?”李长安几个看了许久,终于轮到李长安了,他兴致勃勃地问到。
  “可以的。”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从小跟着父母学了做年糕的技术,但是现在已经没什么人买他们这样的年糕了,家里就两个老人慢慢接着一点活计,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的。知道儿子辞职回家。
  摊主小时候成绩不好,最后上了个职高,学得是动漫专业,出去工作几年没赚到什么钱,倒是又想起了以前的手艺。回来后捡起手艺,开始用年糕来做各式各样的二次元人物。
  他们家饿铺子生意越来越差,其实就是因为做来做去造型就那么几个,吸引不了年轻人,会买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但是他进行整改后就不一样了,老年糕的造型继续做,但是在做哪些的同时,也要开拓年轻人的市场。
  他父母都是做了一辈子年糕的人了,思路开拓后,凭着熟练高超的技巧,马上就在网上杀出了一片天地。
  很多年轻人,买年糕,回去也不是吃的,就是觉得新奇觉得好玩,加之几十块钱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很贵,所以他们的生意很好。
  摊主的手速很快,他拿出一块黄色的年糕,热乎乎的还冒着热气,然后只用一点黑色年糕,很快就捏出了一只买萌的皮卡丘。李长安一次性要了十个,李长安要的皮卡丘比较简单,十个花了三百块钱。旁边有小姑娘看到各式各样卖萌的皮卡丘,马上也要了十个。
  其实只算成本的话,这样是要赚疯的,他们这里,一斤年糕在市场上也就两块半一斤,成本连两块也不会有。李长安手里的皮卡丘,可能连十五斤都不会有。但是这个是需要技巧和时间的。十个皮卡丘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