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试2-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就很好吃,谢啦。”
四人提着行李打开了房门。房间墙壁都被刷成了绿色的,屋里也摆放着各色鲜花和绿植有一种身处大自然放松的感觉。
定了两间房本来想占便宜的老秦和老范往里面一走,却失望了。因为一间房里有两张小床中间还隔着床头柜和一盆巨大的绿色盆栽。
附近公园人们有悠闲的闲逛着,而大妈们则在排练着广场舞和太极拳,大爷们在打着扑克下着象棋。有些学生拿着画板写生,小孩子则在嬉戏玩耍,情侣们坐在树下谈情说爱。
梁爽买了些吃的喂给那些流浪狗流浪猫,还顺便喂了喂鸽子。范炎轩的任务则是负责把梁爽拍的美美哒。
范统吵着要吃棉花糖,秦夜爵排了十几分钟的队给范统买了两个粉色心形的超大棉花糖,范统吃的满脸都是,见到什么都要吃一遍。
秦夜爵就是负责买买买外加把他的小花脸和手擦干净。当然他也没有把秦夜爵给忘了,总是吃到最后一口才想起他,然后一脸谄媚的问他“吃吗?”得到不吃的答案,范统就会心安理得的把它们消灭干净。
附近一家图书馆里,感觉与刚刚公园热闹和喧哗相比安静了好多。人们都在静静的拿着自己感兴趣的书或坐或站静静看着。
这里最多的声音就是书页翻动发出的声响。四人看了看觉得没什么意思,梁爽发现书店后门那里似乎有什么好玩的,于是几人从后门出去,看见不远处是一座即将要拆迁的有些残破的小楼。
由于长时间的无人居住,墙壁上也被各色涂鸦给填满了。不过有的涂鸦倒是挺好看的,有的还不如幼儿园的孩子们画的呢。梁爽一边欣赏一边走着。
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墙后传了出来“可惜呀,真可惜……”
梁爽拉着范炎轩循着声音找去,发现是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爷子。
老爷子在一堆拆了半截的破墙旁边的砖头堆里挑挑拣拣的。
“您再干什么呢?”梁爽小心翼翼的问。
似乎是被梁爽的声音吓了一跳,老爷子一怔回过头看着两人扶了扶眼镜“我在挑比较完好的砖头,小姑娘你也有兴趣吗?”
“挑砖头?”梁爽来了兴致,凑到老爷子身边“爷爷,这里的砖头有什么好挑的?”
“这可不是普通的砖头,这是老砖。比你的年纪大得多,少说也有百年历史了。这以前是栋老房子现在要拆迁了。这不我来拣两块老砖。”
“是吗?爷爷您是喜欢古董吗?”
“我只喜欢收藏这些老旧的城墙砖、民房砖、寺庙砖头一类的。”
“您的收藏倒是挺少见的。”范炎轩瞧着好奇。
“以前年轻的时候,家里是开砖厂的,所以对砖头格外感兴趣吧。”
“那您有时间让我们开开眼界吗?我们也喜欢收藏。”
梁爽觉得收藏砖头感觉挺有趣的。
“没问题啊,我还想给别人展示,都没人愿意去看!看你年纪轻轻也喜欢这些啊?”
“略懂皮毛而已,跟您比还差得远呢。”梁爽笑着说。
老爷子也哈哈一笑“那小姑娘你喜欢收藏什么呢?”
“随缘。”
“今天能在这里遇见也是缘分,你们都去我家吃饭吧顺便参观一下的我的藏品。”
“我们还有两个家人在外面,能一起吗?”
“可以,可以,反正家里就我一个老头子也好久没见聊得来的人了。别人总说我被砖头迷了心窍,成了个怪老头疯老头不爱搭理我。我也懒得理他们,正好今天遇到你们。”老爷子十分热情。
一行人跟随着老爷子进到了一个有些年头的小院子里,见到了老爷子收藏了多年的宝贝们。
第22章 红砖的传说
与墙外的花红草绿相比院内的景象显得有些单调。除了墙根旁种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藤蔓开出的白紫色小花。剩下的就是砖头,各种各样的砖头将这个本就不大的院落几乎塞满了。
院子里搭了一个简陋的小棚子里面摆放的也都是青砖绿瓦,有的砖长满了青苔有的砖只剩下了残肢断臂。
进到里屋更是觉得老爷子真是对砖头痴爱到一定程度了,就连吃饭的桌子也是砖头堆起来的,砖头垒起来的床仅有的一个大柜子,里面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砖头,甚至还有功德碑墓碑等。
“小爽这可是真正的‘专柜’啊!”
梁爽在不大的屋子里转了转,发现屋子里除了一台老式收音机之外就没有其他比较先进的家电了,连做饭还是要烧火。
“爷爷您的家人呢?”梁爽坐在砖凳问。
“我没有家人了。以前我是做生意的后来生意失败了,我又喜欢上了收藏砖头,每天的时间都用来找砖了哪有时间成家,再说人家也看不上我这个疯老头啊。”爷爷说的轻松自在,仿佛说的是别人的事情一样。
“这里的砖都是您一块一块找来的?”
一问起这个老爷子来了精神“那是。我专门去找的,有些是那些人不识货要扔的。我都给捡了回来,有些是买来的有些是好心人送来的。”说着随手拿起了手边的砖头讲解了起来“你们别小瞧这砖头,这一块是民窑砖,是古时候用以前的老方法制造的,是老房子拆迁的时候我捡来的。你再看这一块,这一块是租界砖,这一块是城墙砖,还有这一块是庙里的佛像砖,还有这是雕砖、砖砚、插香砖。”老爷子一块接着一块的拿起不同年代的砖,不同用处的砖头给几人滔滔不绝的讲解着。
范统听的头发昏,以前只觉得砖头只不过是用来盖房子而已,没想到这里面也有这么多故事。
等老爷子终于停下了,梁爽赶紧把茶递过去,老爷子笑了笑“小姑娘,你看我这记性好像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呢。”老爷子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微笑的看着她。
“姓梁单名一个爽,这个是范炎轩那个是她弟弟范统,后面那个是秦夜爵。那您叫什么名字呢?”
“我姓王,这边的人都叫我王大爷,你叫我爷爷也行大爷也可以。”
“爷爷您平时就守着这一堆砖头过,不会觉得寂寞吗?”梁爽问。
“不会啊,它们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样,平时我就跟它们聊聊天。它们也就静静的听着,这样也挺好。”
“大爷那你靠什么生活啊?”范统在门边上站着。
“我爱砖成瘾,所以平时也卖砖,只不过喜欢的人比较少不大卖得出去。不过我也没什么要求平时也能过得去。”
“门外和其他地上放置的砖是相对比较不重要的。重要的都在那柜子里,我还把砖头们都分类了,你看这边是清代的,这边是宋代这是明代的,还有比较稀少的战国时期的和汉、秦的。有的还刻着当地的制造工厂的名字,有的还刻着当时监造官和制造工匠的大名。”王大爷走到柜前指着每个朝代的砖认真解说着。
范统对这些古老又沉闷的解说不太感兴趣,就到院子里四处转悠。看着墙根的花草转头问“大爷,您种的这是什么啊?”
王大爷笑呵呵的回“这是鸡屎藤。一说起来就忘了时间,我给你们做鸡屎藤粑仔吃。等着啊。”王大爷麻利的跑进了厨房生火去了。
范炎轩连忙拦住他“大爷您给我们讲了这么久,我们做饭吧。”
不等王大爷回应,范统跟秦夜爵就跑出去卖菜去了。
“这怎么行,说好我做的。”王大爷也是个直脾气不愿让步。
“那这样吧,大爷您教我做这个鸡屎藤粑仔,饭就让我们做吧。”
看着范炎轩也那么坚决,王大爷也只好点了点头。
“鸡屎藤有股味道,害怕你们吃不惯,不过加点糯米粉就好了。”王大爷一边揉着面团,一边给范炎轩讲解,她在一旁认真的记着。
做好了鸡屎藤粑仔,范统他们也把菜买回来,范炎轩该大展厨艺的时刻到了。
三下五除二,四菜一汤就香喷喷的上了桌。
“小轩你看起来,倒是不像个下厨的人,做起饭来还挺利索的。”
“平时瞎做做。”
吃得差不多梁爽问“这么多砖您最喜欢哪一块啊?”
“是啊,大爷你收藏砖头这么久,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啊?”范统也好奇。
王大爷放下碗筷踩着砖头从柜子顶端小心翼翼抱下来了一个盒子。打开里面盖着一块布,揭开布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一块暗红色的砖头,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不就是用泥巴烧成的砖头盖房子用的吗?”范统不解的看着王大爷,心想满大街都是的普通砖头他竟然这么宝贝。
“呵呵,小伙子这确实很像那些普通的砖,但是年份可要比那些久的多。”
范统凑近仔细看发现似乎也是,第一眼看上去确实很像普通的红砖。但仔细一看,它的颜色要比那些砖头红得多,是一种发黑发暗的大红色,而不是橙红色。红的很均匀没有发白龟裂的痕迹,砖体也很细腻,只是有些坑坑洼洼的显得有些斑驳。不过既然年份久了,有这些痕迹也是蛮正常的。
范统抬头问“王大爷,这块砖头是这里最贵的吗?”
王大爷摇了摇头“不是最贵的,却是我最喜欢的。关于这块砖还有一个传说。”
一听到有故事范统立马来了精神“传说?什么传说?”
“这个传说,是给我这块砖头的朋友告诉我的,你们只当是听个故事解解闷吧。”
王大爷静静的看着这块砖,讲起了关于这块砖的故事。
这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
在一个并没有证实存在过的历史里有这么一个国家,它不大不小里面的人们都过着平静又幸福的日子,但对于有些到了年龄的姑娘们却像是噩梦一般的日子。
当然不排除也有很多人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皇帝要选秀。于是到了年龄的女子都被挑选送进了宫中,其中有一个女人我们暂且称她为阿如。
阿如家境一般,是个厨娘做得一手好菜,长相也十分清秀。这样的女人不例外的被留下了。她有个弟弟还有一个老父亲,家里虽然不富裕,一日三餐吃饱穿暖倒也是不成问题。
给父亲磕了三个头之后,她就没有留恋的被送进了宫。尽管阿如长相算是不错,但天外有天其他秀女长得貌美如花的也不少,而且还有家中有权势之人,她就更是挨不上边了。被封了一个最小的称谓之后,就一个人和一个丫鬟住在地势偏僻的院子里。
阿如进宫之前没有喜欢的人,想着进宫留下起码吃穿不愁也挺好的。几年之后,当年那个权倾朝野的大官的长女册封为皇后。如今当上皇后家里的势力便更加庞大。阿如也在这几年之中被临幸了几次生下了一个儿子。
那时宫里,除了两位嫔妃生下的公主之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喜事了。可皇帝却几乎连阿如的长相都记不清,更别提皇帝能晋升自己的位份了。
皇后不知使了什么手段,让皇帝把她的儿子,变成了自己的儿子继而成为了太子。还下了旨不让宫中任何人提起太子的生母也就是阿如。
阿如也彻底失去了见到自己儿子的机会。她没有机会反抗她也不能反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襁褓中的孩子被别人抱走,而这一走,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这时的阿如已经对宫里日复一日的生活感到了厌烦,她不求名分也不要荣华富贵只想要自己的孩子。孩子是她在这冰冷的囚笼里唯一的希望。而皇帝把她的唯一的希望也给剥夺了。阿如感叹他是多么薄情寡义的人啊。她每日都偷偷的躲在皇后殿外,想要见见儿子,总是自己做好吃的给宫女些好处,让儿子吃到她亲手做的饭菜。
只是这一切儿子并不知道。让阿如感到欣慰的是,皇后对她的儿子很好。听宫女说就像是亲生骨肉一般,平时连打骂都没有。阿如的心算是稍稍得到了一点安慰,想着儿子已经成了太子有自己这个身份卑微的娘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倒是在皇后那什么都是最好的。
“阿如好可怜,自己的儿子都不能跟自己在一起。”范统伤感起来。
“可怜是可怜,不过在那种地方,这种事也算是很平常的事情,况且皇后对阿如的孩子挺好的嘛。”梁爽说道。
“皇后对他再好也不如自己的亲妈好吧,而且皇后这种把别人的孩子抢过来的人,真是让人讨厌。”范统反驳。
梁爽接道“在宫中身不由己,我也知道皇后不好。但是不幸中的万幸是他的儿子过的还不错,这对阿如来说也是一种慰藉吧。”
饭桌上的茶壶里还飘荡着几缕白烟,王大爷倒了杯茶喝了几口便低头吃起饭,这时众人才想起饭还没吃完于是接着埋头猛吃。
范统吃的最快,因为他太想知道故事后来怎么样了,吃着吃着还呛着了秦夜爵连忙拍了几下送上了水,王大爷看着范统滑稽的样子笑了笑。
第23章 深宫红砖瓦
吃过饭后范炎轩把碗筷洗干净整理好来到了王大爷身边等待着这个未完的传说。
王大爷背着手站在屋外斑驳的石阶上,几人都站在王大爷身旁静静的听着阿如的故事。
后来阿如想到儿子比跟着自己过得好也就有些释然了。她仍然偷偷的跑到殿外只为了看儿子一眼,看着皇后拉着那双稚嫩的小手,赏花看鱼。而儿子总是笑嘻嘻亲昵的叫着皇后扑进她的怀里。阿如想象着是自己拉着那双手,想象是自己正在抱着儿子,可是低头一看自己的怀里却什么都没有。
儿子一天天长大,总免不了大病小灾的。碰着了磕着了之后,皇后总会重重惩罚那些奴才看管不利。阿如也总会做一些药膳给宫女些好处让她帮忙送进去。可好景不长,皇后还是发现在殿外鬼鬼祟祟阿如的身影,掌嘴之后让奴才们把她送回那些小院里。并且恶狠狠的警告阿如。
如果你要是再一次出现在殿外,我就让你儿子受苦。从那之后阿如被皇后软禁了整整一年,没有出过院子一步。而她也知道皇后的话不是说说而已,所以从那之后她便再也没有去看儿子一眼。她也像是被整个皇宫遗忘了一般,遗忘在这深宫的红砖绿瓦之中,悄无声息的活着。
还有一点值得阿如感到庆幸的是,她身边唯一的丫鬟对她忠心耿耿并没有嫌弃她位分低微。而且常常劝导阿如想开点,两人几年相处下来,倒不像是主仆更像是姐妹。虽然像冷宫一样的冷清,但是好歹多了一份自由。阿如常年的深居简出让宫里的人都忘了有这个人的存在了。
阿如便尝试拿了丫鬟的腰牌打扮成丫鬟的模样混出宫去。她喜欢去买些新鲜的菜,反正宫里的人也不拿她当回事送来的饭菜大多都是隔夜坏掉的。所以她索性重操旧业自己动手做饭给两人吃。然而她出宫却一次都没有进过家门,她害怕东窗事发连累家人,只能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家。
多年不见还是老样子,只不过现在显得老旧了些。她知道弟弟成家了,做了小本买卖还生了一双儿女,父亲跟着弟弟一家五口过的很幸福,这让她的心感到了一丝慰藉,起码宫外的家人过的很幸福这就够了。
丫鬟常常夸她做菜做得好,阿如便手把手的的教她还说将来她到了年纪出宫的时候,要给她一笔钱让她出宫找个好人家嫁了。丫鬟却说要陪着阿如一辈子,阿如只是淡然的笑笑不再吭声。阿如心疼这个傻丫头如此的青春年少,却要被困在这深宫别院之中等待容颜老去才能离开,真是可悲。再一想自己,一辈子就注定如此了不是更加悲凉吗?
日子依然如此,看着新的秀女进宫,看着那一张张充满生机的脸,阿如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模样。
宫里也没什么大事,无非是新来的嫔妃们争风吃醋,朝堂上皇帝又训斥了谁。罚了谁赏了谁,封了新的妃子。皇后的宝座依旧牢固,自然太子之位也没有变化。阿如每日总是让丫鬟打听太子的消息。皇帝又训斥太子读书不认真,皇帝和太子一同狩猎,皇帝赏了太子。这些消息成了阿如新的寄托,替儿子担忧替儿子高兴。宫外老百姓的生活也没什么变化,大家依旧安居乐业和和气气的过小日子。
可就在这一段日子宫内传出消息,说皇帝病倒了。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皇帝这一病就病了大半年,不过依然能管理朝政,只不过身子一直病怏怏的,后来听说皇帝的身体有好转的趋势,阿如也松了口气,毕竟这个男人是她儿子的父亲,不管有多恨他但还是担心他。
谁也没想到这却是回光返照,皇帝好了没几日便驾崩了。自己的儿子是太子,在皇后的扶持下自然就登上了皇位,但儿子刚刚成年,平时对政事也从不过问,为此皇帝生前曾多次训斥太子不知长进。皇后就以辅佐之名垂帘听政。
皇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太后。她家的势力只手遮天早已无人抗衡,对于垂帘听政自然无人反对。
太后掌权民不聊生。阿如出宫采买到处都是灾民,商铺也倒了不少,伙计们领了工钱也就各自散伙,某地闹旱灾颗粒无收,朝廷却不闻不问,运送了一丁点粮食和银两,还被地方官员搜刮不少,不用到百姓手里也已经分的精光了。只要有官员提出太后的不是,便立刻会被撤去官职流放边疆。
而皇后家的亲信们,便肆无忌惮的在城里□□抢夺恨不得横着走。太后则是不管不问任由他们胡来。她只顾着自己的荣华富贵,高高在上。
王大爷讲完后坐到了石凳上,喝了口茶看着那块殷红的砖。
听到这里,范统问“那阿如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他就不管管吗?”
王大爷轻哼一声“皇帝?也就是皇后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如今的皇帝,只懂得吃喝玩乐,整日酒池肉林仗势欺人,把下人从不放在眼里,甚至无聊时爱打骂宫人取乐,后来更是有一个独特的爱好,喜欢听打耳光的声音。性子更是贪生怕死,遇到点事就要去找太后。朝政之事更是全权交由太后负责,他自己根本连奏折都没看过几次,更别提当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了。”
后来阿如每一次出宫,都是胆战心惊的,城里到处都是乌烟瘴气。乞讨的灾民有的饿昏在街头,甚至有的已经活活饿死了。她在尸堆中看到曾经对自己很好的邻居李大娘的尸体。谩骂皇帝和太后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以前和自己家交好的邻里们,也已经逃的逃死的死。
再到后来到处都是尸横遍野,腐臭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之中,她偷偷跑到家附近。发现弟弟现在已经不做生意了,在耕种的自家的地,勉强维持生计。她曾偷偷的往院子里扔过钱袋子,希望能尽量让家人能过的好些。
阿如很心疼她的儿子,本应该是个受人爱戴的好皇帝,现在却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她很自责作为一个母亲,她没有尽到半点责任,她不曾陪伴在儿子身边,教他做一个好皇帝。让皇后宠的他只会每日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宫里整天莺歌燕舞而宫外却像是人间炼狱。宫里的人开始偷偷跑出去,阿如也给了丫鬟一笔钱,让她出了宫远离这个国家,远离这座宫殿。
尽管丫鬟不愿意,但阿如态度强硬。于是丫鬟走了,院子里只剩下了阿如一人,满园枯黄的落叶久经打扫,使得院落显得更加的萧条与凄凉。院外,皇帝则左搂右抱的抱着美人喝着美酒赏着美景吃着美食。阿如独坐在院子里,望着月亮留下了两行清泪。
阿如用丫鬟留下的腰牌出了宫,想把最后的积蓄交给家人。城里十分冷清,大部分的尸体都已经被拉走,街道显得空荡荡的。阿如换上了带补丁的衣服小心翼翼的走着,留意着身边的一切,她走到了家却看到大门敞开,走进一看顿时泪如雨下,她冲了进去只见父亲弟弟弟媳,还有弟弟的一双儿女都以去世多日,尸体已经僵硬身上的刀痕却仍然触目惊心。
父亲死不瞑目的瞪大双眼,阿如轻轻的用手闭上了父亲的眼睛。弟弟身上的累累伤痕,弟媳的衣衫不整。她心里的那根弦终于断了,她抱着父亲的尸体嚎啕大哭。不知过了多久她就那样静静的抱着父亲,阿如有些蹒跚的站了起来,把尸体一具一具的摆放在草堆上之后,用一把火点燃了草堆,熊熊大火在阿如的面前烧了起来,她面无表情的看着一切,随后转身离去。
回到宫中已到了夜晚,她特意选择绕道去了皇帝的寝宫。还没到地方就听见了皇帝的笑声,多么快乐的笑声啊,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笑,为什么自己却并不幸福呢?走到附近,她躲在暗处看见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他喝的满脸通红,衣衫不整和嫔妃们玩着游戏。阿如深吸了一口气,嘴角牵强的上扬了一下,这是她第一次对儿子露出这种表情,阿如做了这一辈最重要的决定。
“什么决定啊?”范统见王大爷停下了急忙问。
“你打什么岔啊!”梁爽拍一下他。
“杀了他。”
“啊!你是说阿如要杀了自己的儿子!”范统吃了一惊。
“没错,阿如决定杀了儿子,不能让他继续这样下去。当初皇后当上太后的时候,为了稳固皇帝的地位把其他几位皇子和有皇室血脉的男子都给杀了,已经没有了能担当大任的人选了。阿如不想让太后继续利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