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人三部-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脉连向天边,所以有天山之称。
然而偌大的山脉只有主山峰皑皑大雪,其余周边数万里的崎岖和他曾经去的太行山一样,悠远看不到尽头。相比之下,草木稀少,甚至有个别山秃秃的没有植被,显得荒凉。
和城市的繁华相比,这边仿佛回到了另个时代,保持着天地最初的模样。
山脚附近有些偏僻的小村落。
一路走过去,很少见到年轻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孩童。
钟鱼他们找了一户山下的农家住下。
屋子主人是一个瘸了腿的老头,说是老头,其实刚五十左右,还很硬朗,他的一条腿不灵便。据说,他们这些民宿的院子经常接待过来旅游的人。
老头说:如果不是因为腿脚伤残,他这个年龄也还在外面奔波。才不会在家窝着。
他对钟鱼和建国比较客气。
钟鱼问他:这山脚下有姓叶的吗?
老头想想,摇摇头道:这边这个姓很少,大多数跟我一样姓固。
钟鱼想到叶家传人的故事,心想时隔这么久,叶家举家迁移也正常。
当问到祁连山是否有高僧收妖的传说时,老头也只是说:这种传说多了去了,说啥的都有。不过你要是问明朝时候的,那太久远了知道的人也早不在了,但是闹鬼什么的还是经常发生的。
钟鱼和建国跟他聊了很久的天,打听了附近的地貌和各种趣闻。
那天晚上,钟鱼还和化咒厄通了电话,详细问他关于那个传说中地形的大概。
化咒厄电话里说,他的师父私底下告诉他,当年丢失经书的位置附近有三块大石,中间高两边低。
建国看着钟鱼挂了电话,嗑着瓜子说:他说的地方,肯定都被翻烂了,最后还不是没找着。
建国倚着桌子,对钟鱼说:去看看,如果找不到咱就赶快回,行吗?
钟鱼笑笑:来都来了,尽力试试吧。
第二天,两人开始转悠勘察。
祁连山实在太大,根本无从下手。说的三块大石,看来看去有石头的地方都很像,哪里都能找到3块差不多的大石。
一连转了几天,无任何收获。
建国劝他说道:看来看去景色都差不多,这么多年有无数人在这里走动,搞不好早就被人捡走了。
钟鱼环顾四周,指着一处形状像头牛的山,说:你说当时大战会不会在那?
建国朝那边望了一眼,
问他:你怎么觉得是那儿呢?
钟鱼想到叶家传人说,那位得道高僧在打斗时被乱石所压,那头牛的形状不像是故意堆起来的吗?
建国望着那个石头,摇摇头说:不像。
两人敲敲打打了一天,对着山头看了一遍又一遍,犹如大海捞针。
直到下山。
钟鱼带着失落往回走。
建国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么轻易能找到就有鬼了。
正在分析,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在在附近玩耍,他们觉得奇怪。
这里远离村落,基本没有人生活。
小孩时不时的回头看他俩,两人这才看到不远处竟然有一个孤零零的小屋。
一个老太太从屋中走了出来,对着孩童喊道:娃子,别玩了赶紧回来。
钟鱼赶紧走过去,和老太太打招呼,老太太脸上的皱纹像刀子刻的一样深。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岁,身材干瘦,脸上透出祥和。
钟鱼礼貌地问她:我能借口水喝吗?
老太太打量了一下钟鱼建国。
回屋拿两碗水给他们两个人。
钟鱼坐在门口的石凳上,看着将要下山的太阳,问老婆婆:您怎么会一个人住在这儿呢?
老太太笑着慢悠悠地说:这年轻人本来就不多,我老太婆没人管,孙子性格又闷,住在这里清净。
钟鱼看了看一边的小孩子,他正蹲那跟蚂蚁玩,拿着一根树枝不停敲打地面,时不时回头偷偷看钟鱼。
钟鱼见它长得可爱,走过去跟他说话,问:小弟弟你上学了吗?
小孩儿像受到惊吓一样跑开了。老婆婆笑说:他胆小,认生……
钟鱼试着问老奶奶:关于这里有一个传说您听说过吗??
相比其他村民的反应,老奶奶算是比开明,回答说:要说传说多了去了,你问的是哪种个?
钟鱼问她:有没有一个和尚收妖被压在山下的?
老太太本来浑浊的眼睛突然眼睛似有光闪过,缓慢问他:你是来问传说的还是来找东西?
此言一出,钟鱼惊讶。
老婆婆说:每年都会来一些人要找东西,但没人能找到。
钟鱼心中突然升起希望,觉得这个老太太知道些什么。
老太太颤颤巍巍坐了下来,说:其实我知道的不多,听人说,当时有个小和尚活着逃走,并发誓报仇,不知后来怎么样了……大概也死了。
说完这些,便不再说别的。
从山上回来,半夜的钟鱼睡不着。
他总感觉老婆婆知道些东西,有所隐瞒。
第二天,他们又在另外一个山头苦苦搜寻。在没有结果的时候,他忍不住又去找那对祖孙,对建国说:你先回去,我去找一下昨天的老太太,跟他聊聊天。
建国看他这么坚定,说:我还是跟你一起吧,一起听听他讲故事。
两人到的时候,老婆婆在那晒太阳,他的孙儿仍旧跟昨天一样蹲在地上和蚂蚁玩。
老太太看到钟鱼又来,没有觉得奇怪,给两人搬出来凳子。
钟鱼恭敬的对老太太说:我想听你说一说昨天那个传说的事。
老太的笑呵呵地说:这都是先人们给我们讲的,我知道的不多。
她看看钟鱼身后的建国,建国一言不发似乎很累的样子。
起身回屋倒了一碗水,伸手手递给建国,说:年轻人……不要那么累。
建国礼貌地接下说了句:谢谢。
老太太又悠哉地坐了下来,语速很慢地说:关于昨天的那个故事,之前也有人问过,我都给打发了。
钟鱼感激地看了一眼老太太。
老太太看着天空,眼角的皱纹也变得舒缓了,用苍老的声音说:你们都是有缘人……
据说那件事情发生距离现在有几百年了,那时候山里住着一个妖怪,据说在很早的时候都是村里挑选男女当供品给它,听说妖怪一睡就是几十年,倒也风平浪静,时间长了这个风俗逐渐消失,妖怪醒了便开始自己抓人吃。后来有一年,一个和尚路过这,感觉到了满山的妖气,便要出手对付它。和尚虽然厉害,但也没能是妖怪的对手,就被打死压在了石头下面……
老太太讲到这,伸手指了指屋子后头不远处的一个碎石山坡,说:听说就是在那。
钟鱼和建国齐刷刷地看过去。
那个地方和化咒厄描述的并不一样。
老太太一笑,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很多都变了。
他看着钟鱼,眼睛无比平和:当年的那个大师还领着一个小徒弟,是一个小和尚,那小和尚后来也跟着失踪了,大概也死了。这些年好多人都过来,要找一个什么宝贝……别费力气了,找不到的。
钟鱼听他这么说,心中有些失落。
问老太太:您怎么知道找不到?
老太太笑了笑: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肯定已经没了。
这个时候,不远处的小孙儿拿着棍子跑来跑去,突然摔倒在地,钟鱼快速地跑过去扶起他。
那个小男孩皮肤黝黑,低着脑袋不说话,大概也没有摔疼。
钟鱼帮他打打身上的土,问他:没事吧?
小男孩黑黑的眼珠撇了一眼他,不敢说话。
钟鱼叹口气,现在的父母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把老人小孩留在家里,小孩子没有收到过完整家庭的教育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缺失。
钟鱼问老太太:为什么不去山脚下住?这边人烟稀少几乎与世隔绝。
老太太似乎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笑呵呵地说:这里能打水能种菜,多清静。
钟鱼说道:可是孩子得上学,他这么小,应该好好接触外面的世界。
老太太竟然有些苦涩,道:算了,平平安安就挺好的。
钟鱼看出来,老太太并不是不想让孙子接受更好的生活,只是生活所迫不得已。
他掏出了自己身上带的钱,塞到老太太手中,说:给他买一些书本之类的,让人教教他吧,孩子还小未来的路很长。
老太太原本有些混浊的眼睛露出些许差异,她看着钟鱼诚恳的脸,用苍老的声音说:不用了,年轻人,我们现在挺好。
钟鱼硬是把钱塞给了她。
从山上下来,一直到晚上吃完饭。
钟鱼都有些闷闷的。
看样子这一次的确要原路返回了。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夜晚的山里天很凉,他披了件外套起身从农家走出来,在门口的石墙边找了个地方坐着。
山里的夜空跟城市的果然不一样,月亮显得巨大又皎洁。
来这有几天了,基本是毫无发现,自己到底是要接着再寻找几日,还是直接打道回府呢?
如果这一次失败了,以后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变回人?
一种失落涌上心头:或许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摆脱现在的生活方式。
突然,一双干枯的手拍他的肩。
钟鱼下了一跳,扭头一看,竟然是白天那个老婆婆。
黑暗中她的脸显得更苍老。如果不是白天跟她聊了那么久的天,钟鱼一定会被吓倒。他正要问她为什么如此半夜出现在这?
老婆婆抢先开口,语气依旧和蔼对他说:年轻人,你过来一下。
钟鱼没有告诉过她自己住的地方,她竟然直接找到了这儿。
心中带着疑问,跟她到了一边偏僻的地方。
老太太看看四周无人,低声说:你是来找一本经书吧?
钟鱼睁大眼睛看着她。
她说:我知道在哪……但是我不能直接告诉你,因为你身边有人会抢走它……我已经等了你很多年,本以为等不到了。
钟鱼更加不解,问她:你知道我会来?
老人点头。
小声说:不只是你,那个小和尚也会回来,他已经成了妖,你要小心!
她将手中的一样东西塞给钟鱼。
匆忙地说:我有很多话想跟你说但我知说不完……快去找经书,就在那。
这时,不远处的院落大门被打开,中年男主人住着拐杖走了出来。
看见钟鱼在外面,问他:大半夜的在跟谁聊天?
此时,建国也打着哈欠出来了。
睡眼朦胧地问钟鱼发生什么了。
钟鱼一阵紧张,刚想挡住老太太,却发现,身边的老太太已经不见了。
老太太就那样凭空消失了。
钟鱼看看手心:是一把生了锈的铜质钥匙。
第63章 石妖的信
回到房间,他想起老太太说的那句“那小和尚也会回来,他已经成了妖” 不禁后背有些发凉。
那个小和尚已经成了妖怪?也来找经书?
他手里紧紧攥着那个铜钥匙,看了又看,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钟鱼和建国再次去山上茅屋,祖孙俩已经不见了。
屋子里无处不在的蜘蛛网和厚厚的灰尘都在告诉他们,这里多年不曾有人居住。
建国抓着钟鱼的胳膊,语气已然不淡定:咱们大白天见鬼了……
两人找了很久,屋子里除了一些石具,和破旧的摆件,没有找到什么别的东西。
钟鱼看看手中的铜钥匙,喃喃道:难道要找的不是带锁的箱子?
建国听钟鱼说了昨天晚上的事,说道:这个老太太是不是在耍你?
钟鱼摇摇头,严肃地说:不会。
外面阳光照烤空旷的地面,钟鱼走到昨天喝水的地方,看向四周。目光落在昨天小孙子拿树枝玩的地方,他忍不住走了过去,蹲下身来拍拍那里的地面。
有东西!
钟鱼伸手挖了几下,果然那土是松过的,他对建国说:这里有东西。
建国跑出来,看到钟鱼从下面挖出个盒子来,两人顿时两眼放光。
认为里面必是经书无疑。
然而当盒子打开,里面只有几张纸。而且是很普通的作业纸,上面的字歪歪扭扭,一看就是出自孩童之手。
钟鱼看了看,说:是那个老婆婆留的信。
盒子里除了这几页纸,再没有别的东西。
建国把脑袋凑过来,问:写的什么?
那些字写得很不规范。
钟鱼仔细地辨认了起来。
……
年轻人,
我不会写字只能让我的小孙儿代写。他虽然年纪小却早已经会写很多字。
我很庆幸,你终于来了。
在前天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终于可以离开了。
原本我还在犹豫,要怎么跟你说这件事情,最后还是决定给你写下这些。
我和孙子在山中生活多年,见过几代人更迁,由于活的岁月过长,你可以称呼我们为:石妖。
虽然比其他人知道的东西多一点,但是知道不代表能说。
世间妖魔横行龙蛇混杂,我们也需要一席清静之地。
我知道你们是来找经书的。
多年前的那场大战,我亲眼目睹,知道发生了什么,也知道经书的下落。
自那之后无数人都来寻过,之所以没人找到,是因为经书早已被我收了起来。
有一位大人曾经告诉我,说只有当你来了我才能说出经书下落。
所以你遇见我并不是巧合。
经书是佛家圣物,不敢毁坏,我将它藏在了山中的一块大石之中,大石是用我的法力所化,还有当时那场大战的回忆,我都存放在里面……你去找吧。
钟鱼看完信,久久出神。
她没说具体位置,这山上成千上万个石头,每个都长的一样,岂不是大海捞针?
建国脸上的表情也很复杂。说道:这也太难找了。
两人正愁,突然一句“阿弥陀佛”
一个熟悉身影出现在两人身后。
竟然是化咒厄大师。
见他突然出现,建国似乎找到了缘由,怪不得那对祖孙消失了,原来是你来了!
话咒厄摆摆手,说道:它们不曾作恶,我并没有伤害他们的意思,早几年我也曾来这里寻过,只是今年钟鱼来了她们才肯透露
建国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知道,钟鱼是被你骗来的。
化咒厄露出一丝无奈,道: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为了找经书。
钟鱼语气依旧谦恭,问道:您怎么也来了?
化咒厄不紧不慢地说:我察觉有异样,过来看看。
异样?
建国和钟鱼感到不解。
化咒厄看看逐渐变得阴郁的天空。
说道:还是先找东西吧。
钟鱼刚要说什么,建国却伸手阻止了他。笑着问化咒厄:你似乎知道我们得到了什么东西?
化咒厄作揖:想必你们已经见过了石妖祖孙,它一定给你留了什么东西。
建国冷笑一声:你果然是在利用钟鱼!
化咒厄面不改色:并非利用,只是我之前得知了那对祖孙的石妖身份,姑且让钟鱼尝试一下,今早我去过那边,它们已经离开了。
此事钟鱼脑子里想到老婆婆说的:我等你很久了……
莫非这一切都是一种预谋?
老人已经提前知道自己迟早会过来找经书?
化咒厄又看了看天,说道:时间不多了。
钟鱼和建国也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天空。
化咒厄对二人说:我们必须得尽快,有人会来抢经书。
此言一出,建国睁大了眼睛。
钟鱼脑中瞬间想起老婆婆对他说的,那个已经成妖小和尚。
心下也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化咒厄真诚地对钟鱼说:经书目前必已被封存,我想我可以用法力帮你们取出经书,但是首先得知道它的位置。
钟鱼暂时放下对他的戒备,说道:老婆婆已经给了提示,经书肯定就在山上不远处,只是太具体的位置我们也在找。
他脑中不断闪过昨晚老婆婆的那句:经书会有人抢走。
他偷偷看了眼化咒厄,心中难免担忧。
这大师来的也太巧了。
建国叹气说:这里石头这么多,只一个山头就够你找上一个半年。
他的语气已经露出了胆怯了。
化咒厄环顾四周,说:我有个不知道是否有用的方法。
钟鱼问:什么?
化咒厄说:石妖道行并不算高,经书有法咒,所以它被藏的位置不会离大战位置太远,首先我们先确定当年出事的位置,这里土地山石都存在很久,找到那个位置后施法,让你看到过去的景象,你从中留意经书的下落。
钟鱼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但是忍不住问化咒厄:之前大师不是说有标记是三个大石的位置吗?
化咒厄有惭色:的确是这样流传的……只是如今看来大抵是错误的。
建国在钟鱼身后给了他一个白眼。
钟鱼没有计较这些,分析道:老婆婆私底下告诉我,当年大战后形成了一片巨石堆,经过这么多年演变,即使石堆被别的覆盖也会多少又些踪迹,况且那对祖孙既然一直看守着经书,说明经书的大体位置不会距离它们太远,最有可能在它们的活动范围内。
几人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一致决定,在祖孙住处后方的空地上施法。
化咒厄仔细看了这边地形,不禁有些惭愧。
这里他以前来过很多次,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在听完钟鱼的看似简单的分析之后,觉得自己以前忽略了很多东西。
他找到一个适合做法的位置。
对钟鱼说:我设一个阵法,你坐在中央,可以看到当时发生的事情,一定要好好留意经书!
钟鱼答应。
建国参合一脚,道:要不让我来看吧。
钟鱼阻止他:你只是个普通人,别出什么副作用。
化咒厄在空旷之中画了个巨大的阵法图形,
让钟鱼盘坐在一块石头上,嘱咐道:仔细看当时的情景,千万别分神。
钟鱼闭上眼。
一秒
两秒,
三秒
虽然闭着眼,但是也能感觉到面前似乎变得暗下来,耳边传来有阵阵风的声音,随即开始呼啸起来,再次睁开时,看见的是漫天黄沙。
身边的化咒厄和建国都不见了。
面前的场景有些模糊,钟鱼觉得有东西迷住了他的双眼。
他低头看看,脚下的大地一片龟裂,枯草遍地,四周是一片高高的石堆。
他本以为会看到人打斗的情景,实际上却只是乱石。
耳后出现一丝动静,他回身去看。
一双沾满土的手正扒着石头往上爬,看大小是个孩童。
钟鱼想走过去,却被一股更大的风沙挡住。
他伸手去打眼前的黄沙,风很大,再次站直的时候,好像被什么东西突然袭击了一下,整个人倒了下来。
他看到了那小孩的脚,脚上的鞋残破带有血迹,腿上也有一些伤口。
小孩爬上来后,径直奔向了一边的乱石堆。
师父!
小孩发出凄厉嘶哑的声音。
随着风回荡。
喂。。。
钟鱼刚想开口,只听轰隆一声,眼前的世界消失了。
他的意识回到了身体。
化咒厄和建国站在他眼前。
还没等钟鱼开口,化咒厄就皱起了眉头,说:有人在干扰我的做法。
建国问钟鱼:你都看到了什么?
钟鱼回答:就一个小和尚,还没看清脸,其他什么都没有。
说完感到有些惭愧。
化咒厄捻动佛珠,叹口气道:天意吧。
他仰头看天空,此时祁连山时好时坏的天气从光亮一下子变得暗淡起来,一片乌云黑压压地下来,种种气流涌向山顶,一瞬间有种风雨欲来的架势。
化咒厄捻着佛珠说:董小姐也来了……
钟鱼睁大眼睛看着他。
多时的不祥预感终于坐实了,
果然有事情要发生。
第64章 惊变
三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建国小声说道:董小姐这次来看样子也是冲着经书。
钟鱼低着脑袋,伸手从包里又掏出石妖留下的信反复看。
一些细节不得其解,老婆婆说的那个指引她的高人是谁?又是谁让她如此忌讳不敢直接说出真相,之前来找经书的那些人都有谁呢?
还有化咒厄和董小姐,两人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都到了祁连山,绝对有蹊跷。
一堆问题弄得他心乱如麻。
他心说:老婆婆你要是能显灵,就告诉我经书到底藏在哪块石头里。
钟鱼手指在盒子上划拉着,忽然摸到盒子上似乎有东西。
拿起来凑近细看,这才发现在盒子内侧,有个十字形状的凹痕,像被东西刮出来的。
如果这个图形在盒子的外侧正常,但是在内侧,很难不让人怀疑它的来历。之前看盒子的时候并没留意到有这么个印记。
钟鱼盯着它,难道这就是线索?
他觉得这个形状有点眼熟,好像哪里见过。
钟鱼揉着太阳穴,努力找寻答案,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他前几天刚来的时候就在山上见过这个形状的印记!
他一个激灵坐直。
前几天山上四处乱走的时候。站在一块巨石上,低头看到自己脚下的石头上似乎有这个印记,当时并没有在意,那个地方距离这边的石屋并不远。
而且那个石头坑坑洼洼,十分丑陋没有什么特点。
建国发现他不对劲,看了他一眼,钟鱼抬脸和他对视一眼,低声说:我好像知道在哪了。
此言一出,建国一愣。
一旁的化咒厄显然也听到了,说道:你知道的话我们快去找,晚了就来不及了。
三人都站起身,按照钟鱼所说去寻找那块带有印记的大石。
由于前几天太匆忙,那块石头的具体位置印象不深,三人在不同的石头上努力寻找记号,生怕漏掉。
这一次还是钟鱼第一个找到。
它就像一块普通石头一样躺在一堆大石中间,硕大而丑陋。
钟鱼拉了拉身旁的建国,指了指石头上的交叉形豁口。
建国忍不住嘀咕:一本经书犯得着放这么大石头里?
钟鱼用手摸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