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仙君种情蛊-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练朱弦应了一声,将东西交到他的手上。只见凤章君用五指轻轻在狐玉表面抚过,旋即抬起头来。
  “这是法宗之物。早年我曾受命暂代过一阵子法宗督主之职,也因此阅读过不少秘不外宣的宗内典籍。法宗内部有个戒备森严的宝库,库内封存着无法确定来历与用处的法宝。百多年前,这个库房曾经失窃过一次,狐玉便是被窃物品之一。由于案件始终没有头绪,我还特别留意过。”
  “一百年前,那倒是对得上地震的时间点了。”练朱弦重新收回狐玉,交还给子晴,一边又喃喃自语:“这玉一半在五仙教,一半在法宗?那又是谁把它们合在一起的?”
  这个问题暂时还得不到解答,而林子晴又开始继续回忆——
  将两半狐玉拼合之后,三人成功开启了那扇石门上的机关。虽然由于地震的关系,石门只能开启一道极其微小的角度。但是三个人努力挤了一挤,还是闪进了门里。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石门背后是一个极其开阔的地下空间,或许甚至可以被称作“殿堂”。
  由于缺乏照明的缘故,他们无法窥见殿堂的全貌,但是通过空洞的足音和骤然干燥起来的空气,可以大致猜测出这里的宏大规模。
  除此之外,每走大约五十步,他们就会遇到一个需要四人才能够环抱的巨大石柱,柱身粗犷,没有任何装饰,就像是一座采石场。
  在经过第五根石柱之后,地面上开始出现另外一番不可思议的景象——那是一排排数以千计的石人,他们的身高相同、面目模糊,身上没有衣着,但从身材上可以判断都是男性。而且全都无一例外地面朝着同一个方向,保持着永久的静默。
  三人继续朝前走去,又一口气经过了二十根石柱,前方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石台。在石台边缘,居然可以看见更多的石人,就像浮出水面那样,正从岩石中探出身来。
  林子晴尝试着更换了好几个形容词,却依旧无法形容这个场面的诡异。在燕英的催促之下,他终于说出了一个最为关键的细节——
  “这些石人的身上,都留有玉清真王的圣名,这是阿英和天权都确认过的。这意味着这些石人,无论被制造出来的目的是什么,都与上古的玉清真王有着莫大的关联。
  “难道是玉清真王的陪葬俑?”
  练朱弦想起了昨天与凤章君私下交流的内容。如果那里果真是玉清真王的陵墓,那说不定就藏着有关于他和凤章君二人身世来历的答案。
  然而凤章君却明确地反对这个假设:“依照中原的传说,玉清真王离开天界就是为了归隐,那又何必为自己营造如此宏大的陵寝?”
  “也许是信众为他修建的呢?”练朱弦据理力争,“再说了,不为人知地修建如此宏大的建筑,如果不是陵寝,那又图个什么?”
  凤章君还没回话,玄桐也开始发表看法:“我也更倾向于,那座地下宫殿应该与玉清真王有关。只不过玉清真王未必真的埋葬在那里,柳泉城不是法宗的地盘么?会不会是法宗搞出来的祭祀场地?”
  练朱弦据理力争:“不是陵寝那为什么要修建在地下?还有玉狐守门,寻常的祭祀场地不是应该建在地上么?难不成法宗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见他们三个没去过现场的人越扯越远,林子晴不得不清清嗓子:“我说……三位哥哥先别着急啊,那山洞里头的事情还没说完呢!”
  作者有话要说:  阿英:阿爸!
  阿晴:阿爸!
  凤章君:我不是你们的爸爸!
  阿英:呜呜,阿爸不要我们了。
  阿晴:阿爸眼里只有阿蜒哥哥!
  凤章君:那是你们阿妈!
  练朱弦:……都疯了吗?!


第113章 又见顾烟蓝
  一番混乱之后,话语权再度回到林子晴手上,他立刻开始继续回忆——
  宏伟的地下宫殿之内,除去成千上万尊不知来历的石人之外,再没有更多发现。不过他们倒是在石台一侧发现了门洞,也不知通往何处。
  当然,此时此刻他们也别无选择。
  离开地下宫殿之后,山洞又回归到原始粗犷的状态。曲折崎岖的甬道,错综复杂的大小洞穴——很显然,他们正行走在柳泉城周边某一座大山的山腹之中。
  对柳泉城较为熟悉的李天权,报出了几座可能的山脉的名称。而燕英则提出,像这样巨大绵延的洞穴,在风水上被称为“灵脉”,是积聚天地精华的宝地,就算没有开宗立派,也一定会有山精水怪来此修炼。
  事实上,他们很快就发现,的确已经有门派捷足先登。
  “看,这是法宗的记号。”
  李天权指出了洞壁上一些手掌大小的符印,图案是一只眼睛被一串细小的符文所环绕。他解释说这是法宗独有的一种咒术,一旦生效,这只眼睛就可以对经过它眼前的人进行识别。若来者并非法宗中人,便会触发警报。
  所以,这个山洞看似空无一人,实则遍布着诸多眼线。而这三个误打误撞的人,之所以能够走到这里,完全是因为他们中间有一个货真价实的法宗中人——李天权。
  “所以地下宫殿的确是法宗所修建的了。”玄桐觉得自己是三人之中最接近于标准答案的那个,“那他们还在地下搞了些什么?”
  林子晴回答道:“我们又发现了许多洞穴,有些空着,而另外一些则装满了与大殿里一样的石人。”
  “看上去就好像是一支凝固的地下军队。”燕英如此补充。
  虽然人间的帝王也有以人俑殉葬的习俗,但眼前的状况却似乎并不单是祭品而已。
  林子晴继续说道,他们在山洞中前进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见到了十多个堆满了石人的洞穴。成千上万的石人以并不那么齐整的顺序排列着,不禁令人联想起了上古时代、古神抟土造人的传说。
  然后,他们终于听见了一些特别的声响。
  “那绝对是人类活动的声音。”
  林子晴说当时他们三人一致做出了相同的判断,是因为那声音虽然有些距离,但却十分复杂。细细分辨,不仅有脚步、喧哗,甚至还有金属的撞击声。
  明白即便那里存在危险,恐怕也是他们逃出生天的唯一渠道。于是三人加倍小心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在屈曲迂回的洞穴深处走了百十来步,前方隐隐约约地开始明亮起来。林子晴立刻熄灭了手中的磷火,三个人屏住呼吸、摸黑朝着光亮之处前进。
  出现在眼前的场景,很快就令他们目瞪口呆。
  光亮传来处是一个不足半人高的洞口,但是洞口外却并不是地面。
  那是一个远比装满了石人的大石洞还要宽敞几十倍的巨大洞厅,甚至比人间的任何一座仙山宫殿都要来得轩昂壮丽。事实上,在这座巨型洞厅之中,竟还林立着高低错落的“山峰”——那是几十座高耸孤立的岩柱,每座岩柱之上都顶着样式古朴的建筑。远远望去,几乎难以分辨那究竟是搭建而成,还是直接从岩体里雕凿出来的。
  “而且我觉得那些建筑有点眼熟。”林子晴特意强调,“它们和西仙源的水月宫还真有点儿像。”
  三个人的目光很快就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最高的那座岩柱顶端。虽然距离太过遥远,而且角度也有些刁钻,但他们大约还是能够看出,岩柱顶端立着一座石亭。亭子四周垂挂着极其轻盈的纱幔,此刻正在一阵阵上升气旋的撩拨下曼妙飞舞,闪烁着星辰一般迷离的光彩。
  至于洞穴里为什么会有风,答案却需要向下方去探索了。
  “洞穴里有人,很多很多的‘人’!”
  提到这里的时候,无论林子晴还是他身后的燕英和李天权,全都一下子严肃起来。
  因为他们所见到的,正是这一路走来,他们在各个洞穴里不断重复见到的石头人。
  只是此时此刻,这些石头人却是活生生的。成百上千的它们聚拢在一起,正绕着那些巨大岩柱缓慢而有序地移动着。
  循着石人前进的方向望去,林子晴发现远方的昏暗中似乎又有一个洞口,被符咒与法阵层层叠叠地包围着,显然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三个人趴在洞口静悄悄地观察了一阵,又低声商量,一致决定不能去探查那个可疑的洞口,而应该看看这些石人是从哪里跑出来的。
  答案倒是很快就有了,燕英指出了正巧被一座岩柱遮挡住的视线死角。从石人行动的轨迹来看,那个地方的洞壁上应该有个出入口。
  李天权则注意到,除去大量石人之外,地面上还有少数黑袍的身影。只是由于洞穴内部光线昏暗,因此极其难以觉察。
  “这些都是法宗之人。”他低声道,“看他们手上拿着的,是什么东西?”
  “那是经过改良的小型引魂幡。”回答他的人是燕英,“跟未央城的七宝引魂幡有些类似,不过法力没那么强劲。而且伞与伞之间用符绳串联,目的就是为了引导那些石人,走在他们设定好的路线上。”
  “可是不对啊。”练朱弦打断道:“石人就算成精,也不会听命于役使鬼魂的引魂幡。所以,让石人活动起来的真正原因是……”
  “是凭依。”阿晴点点头,“阿蜒哥哥你别急,很快就要说到了。”
  三人一致同意,眼下的逃生机会便是逆着这群石人的方向,往它们的来处探索。但这绝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好在,他们还有李天权。
  发现众人的目光聚焦在了自己身上,李天权微微露出了得意之色:“想必诸位都听说过,法宗内部的等级森严。一般来说,最下级的差吏并不是自由之身,而是仙门之中的犯刑之人。法宗将他们从牢狱里带出,以符咒控制住他们的心神以供差遣。而这也意味着,对于法宗的高层而言,这群人比奴隶更为驯服。”
  恰巧,李天权正是这样的一个“法宗高层”。
  他立刻向两个同伴简述了自己的计划,然后不顾燕英的反对,开始铤而走险。
  从陡峭的洞口下到洞厅的地面,对于李天权这样的修仙者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尽管他在洞壁上又发现了许多个法宗的眼睛符印,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对他做出反应。
  在燕英与林子晴紧张的注视之下,李天权很快平安抵达了地面。不出所料,无论是那些石人还是手持引魂幡站在沿途的法宗弟子,全都对他毫无任何反应。
  因为不清楚这群人究竟是在做什么,李天权并没有擅自做出指令改变他们的行动。但他却多了一个心眼儿,扒下了几名法宗中人的外袍、除下面具,一并拿回去给了燕英与子晴穿戴。
  法宗的服饰,从内到外俱是一团漆黑,即便被脱掉一件外袍,一时半会儿倒也看不出什么。于是留在洞口的两个人迅速穿戴齐整,重新跟着李天权一起从悬崖下到了洞厅底部。
  与料想的完全一致,他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事不宜迟,三人立刻朝着早已决定好的方向前进。那里果然有一个洞口,周边画满了法阵与符咒。但细细分辨,除去一部分是针对鬼魂的符阵之外,竟然还有不少是传说中的“凶咒”,是邪魔外道专门用来对付、禁锢正道仙君的。
  所幸,这些“凶咒”此刻并未启动,李天权一行三人才得以侥幸从这个洞口通过。
  然而这个洞口的外面,也并非自由天地。
  这里又是一个规模略小的新洞,呈现出周边高、中央低的盆地地形。地面事先平整过,此刻大约有将近一半的空间站满了石人。而在这些石人的中央,竖立着一件不该出现在这个地方的法宝。
  “……那不是未央城的七宝引魂幡吗?!”
  李天权眯起了眼睛,似乎想要确认并非幻觉。那实在太像未央塔顶的七宝引魂幡了,同样的大小、同样的珍贵材质,甚至就连伞面上描绘的符文也几乎完全一致。
  但这绝不可能是未央城的引魂幡,至少在他们动身前往柳泉城的时候,那顶引魂幡还好端端地收藏在未央塔内。更何况七宝引魂幡认定的主人乃是曾经的城主商无庸,而商无庸此刻应该正在东仙源的狱中悔过修行。
  此时此刻,眼前的这顶引魂幡也正在被人操控着。
  “啊?!那……不是小师叔吗?”
  尽管有点不敢确定,但燕英确信自己绝不可能看错。那操纵引魂幡之人,分明就是不久之前,刚刚在众人面前经历过天魔劫火之刑、肉身化为灰烬的顾烟蓝!
  此时此刻的顾烟蓝已经披上了法宗黑袍,乌发披纷、肤色苍白,嘴唇青紫,依旧是一副病弱模样,却更多了一丝妖异艳丽。
  只见他端坐在引魂幡下,双目紧闭、双手结印。围绕在他身旁的还有几名法宗的咒术高手。他们显然正在催动着某种法阵,华丽的引魂幡下不断逸出各色光体,飘进周遭石人的体内。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那些静止不动的石人“活”了过来,开始木然地朝着同样的方向走去。
  “引魂幡里头都是人的魂魄!”燕英已经看出了个中门道:“法宗让魂魄凭依进入这些石人的体内,召唤并且控制它们去做事。”
  “可这么多的魂魄,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林子晴提出了更加深入的问题。
  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答案。而最重要的事,也绝不是刨根问底。
  简单讨论过后,三人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行动。尽管包括顾烟蓝在内的所有咒术师全都紧闭双目,而护法的又都是法宗低级弟子,但他们还是不希望惊动任何人。
  洞穴对面有个出口,似乎是一条狭窄的上升甬道。三人脚步无声,几乎是紧贴着洞壁,与顾烟蓝等人随时保持着最远距离。
  一切看上去都非常顺利——引魂幡不断泻出魂魄、石人们还在不断地活过来,无论顾烟蓝、咒术师还是低级护法,都没有睁开眼睛去留意周遭是否有不属于法宗的闯入者。
  转眼间,三人已经接近了对面的洞口。
  可就在这最紧要的关头,一个对于燕英来说无比熟悉的声音,却在他背后响了起来。
  “那边的三位,来此何事?”
  三个人悚然回头,发现法阵中央的顾烟蓝已经睁开了眼睛。与从前不一样,那是一双幽蓝中泛出紫光的眼眸,一看便知它的主人早已不再是普通人类。
  而这双蓝紫色的眼眸,此刻正满腹狐疑地打量着三个形迹可疑之人。
  所幸,此刻的燕英三人全都身披黑袍,戴着面具,乍看不过只是最普通的法宗中人。
  燕英正准备做出什么反应,然而李天权却已经抢先两步,站了出来,朗声道:“我带两个手下过来巡查,怎么,这都需要同你报备?”
  他故意加重了那个“你”字的力道,以表示对顾烟蓝的不屑。
  顾烟蓝脸上的狐疑顿时有几分转化为了惊愕:“那阁下又是何人?”
  李天权冷哼一声,竟摘下了自己的面具,朝着顾烟蓝那边飞掷过去。
  顾烟蓝伸手接下,蓝紫色的目光在面具上扫过,并没有什么明显反应。然而围坐在顾烟蓝身旁的那些咒术师,却立刻低头行礼。
  觉察出顾烟蓝已经失去了行刑前的记忆,李天权继续摆着居高临下的架势:“真没想到,法宗里居然还有连面具都不会读的蠢材。”
  尽管被呵斥了,顾烟蓝的戒心依旧没有完全消失。他抬头与李天权对视着,虽然一语不发,却又仿佛满是怀疑。
  “说实话,那时候我可是真怕小师叔会突然开口,说其实自己什么都记得。”燕英突然插了一句嘴:“不过,我又觉得,如果小师叔真的还记得我们……说不定也会放我们离开的罢。”
  后面这半句话是否会发生,已经无从证明。不过事情的结果,的确是顾烟蓝放过了他们。
  那之后,三人便沿着甬道一路上行,途径几处空荡荡的洞穴,又走过一段明显是人工开凿出来的通道,这才见到了真正的阳光。
  而直这时,李天权才发现他们一路在地下兜兜转转的,居然已经来到了柳泉城郊外的法宗祖庭。
  “这之后的事情,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李天权简单总结,“我们辗转离开了法宗,直接返回东仙源,在那儿休整了两天,接着就来了五仙谷。”
  凤章君追问:“那你们把地下的事都跟东仙源的人说了?”
  “一部分吧,和余掌门说了。”身为东仙源弟子的燕英理所当然地点头,“当然,有些太离谱的说了也没人信,比如有关于玉狐的那些。”
  “余掌门怎么说?”
  “她对妙玄子和法宗本来就没什么好感,这次更加坚定法宗正在酝酿一个极大的阴谋。”燕英回答,“还有,之前仙门大会时的不少门派代表,一直留在东仙源,很多人都有同感。”
  “听说这段时间中原发生了很多怪事。”李天权也补充自己的见闻,“不少门派遭遇了怪物袭击,门派要人多有死伤。江南花间堂发生大火,半座城池付之一炬……”
  林子晴接着说道:“而且我们还听说了,法宗在中原的各个地方都布置了引魂幡,将附近十里八方的亡者魂魄全都聚拢起来。看起来让地底下那些石人活过来的魂魄,就是这样来的。”
  “他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练朱弦沉吟,“那座地下宫殿,如果真的是玉清真王的陵寝的话……”
  听他欲言又止,内心显然甚为纠结,凤章君便默契地接过了话题。
  “不知你们听过没有,中原帝王的陵寝选址往往是所谓龙脉的地下灵脉,而且会在龙眼处挖一口金井,并将各种珍宝放置在井里。据说,这口井就是沟通天地之气的通道,天子百年之后,魂魄便将通过这口井,回归天界。”
  “也就是说,地下灵脉内部也许藏着通往上界的大门?”
  练朱弦已经领悟了他的言下之意,但仍旧不忘揶揄他一下:“怎么,你刚才不还口口声声跟我争论,说不可能是玉清真王的寝陵吗?”
  “我只是说,那些石人不应该是陪葬品而已。”
  凤章君忍住了想要拧一拧练朱弦嘴唇的想法,依旧正色道:“自古以来,人间与天界的通道,大都存在于灵力旺盛之处——譬如五仙教神外雪山上的桃花障。如果柳泉城的地下灵脉中果真葬有玉清真王的遗骸,那灵气之旺盛,也足以构筑出一条暗道来。”
  “这么说,法宗的确很可疑。”
  玄桐综合了众人的发言,得出总结:“表面上,所有能够与上界沟通的渠道都被封锁了。可暗地里,妙玄子却在法宗祖庭附近打通了一条灵脉,似乎是想要开辟通往上界的秘径。与此同时,他还制造了那么多活动的石人,又是想要做些什么……”
  他正说到这里,只听外头忽然有人来报,说前日练护法带回的鼎炉粉末成分已经有结果了。
  当着众人的面,玄桐展开了薄薄的一页纸张,才扫视了短短两行字便皱起了眉头。
  “我从没见过如此古怪的配方,虽说五仙教素有收藏毒方的惯例,但这个方子,还是应该尽快销毁。”
  玄桐并不是个惯于危言耸听之人,他这一说,众人顿时都紧张起来。
  练朱弦也急忙凑了过去,才刚垂下眼帘,立刻就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
  那张纸上,第一排写着的居然是“护命蛊”。
  他还是难以置信:“……这真是我们五仙教的护命蛊?”
  在场的其他人也同他一样惊愕,但白纸黑字毕竟不容错看。于是玄桐干脆差人请来了定下这份配方的几位毒医,当面询问各中缘由。
  对于护命蛊为何会出现在鼎炉之内,那些毒医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们都非常肯定,无论鼎炉之内究竟在炼制何种丹药,其最主要的成分正是五仙教的护命蛊。这种诡秘的炼制过程甚至确保了蛊的活性,并且加入了不下于五十种能够被辨识出来的稀有药物,以及至少十余种就连五仙教的用毒高人都无法辨识的奇异药材。
  而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精心调配出的毒‘‘药并不会置人于死地。
  护命蛊能够让服毒者进入一种与五仙教入教仪式接近的恍惚失神状态,然后从内而外地发生变异,失去人性的同时就连外表也会变成狰狞的怪物。而其他的药材,或是用于护住心脉、稳定服毒者的身体状况;或是用于麻痹感官、减轻痛苦——终归都只起到辅助效用。
  “这上面还说,一旦服下了这种毒‘‘药之后,服毒者的血肉也会成为新的毒‘‘药。虽然毒性会代代衰减,但究竟传到第几代才会彻底无害,还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玄桐读完了所有的报告内容。
  “阿蜒。”凤章君突然问练朱弦,“记不记得我们曾经在西仙源的地下密室里,见到过叶皓的尸体。”
  “记得。”练朱弦十分肯定,“这么说起来,那具尸体与未通过我教入门试炼的人的遗体的确很像。莫非无忧子秘密炼制的这种丹药,就是为了制造出叶皓这样的怪物?但是这具尸体后来离奇消失了。等等……你的意思是?”
  “究竟是谁带走了叶皓的尸体。”
  凤章君一针见血:“是我师父、是法宗、还是另有其人?带走尸体的目的又是什么?隐藏叶皓的身份、回收尸体以避免毒物曝光,还是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