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感化反派的正确姿势-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真界中前有一位大能最爱口腹之欲,本是不符修道那套清心寡欲的说法,但这位就是以吃悟道进入了筑基期。
    还有修者睡梦中悟道、种花中悟道,甚至有人以杀入道,他们自己大概都说不个子卯寅丑,与其说悟道,大多人其实都是一种感觉。
    等人散开,许念才吁了一口气。
    他常年吃回春丹、润气丹等温润经脉补充灵气的丹药,内府中灵气积累早已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但始终在下一个境界上迟迟不得进步。
    他每每快要突破之时,都好像隐约之前已经摸了个边,但却如雾中看花,始终抓不住这所谓的“本心”。
    楚珩在进入筑基期后便开始修行有情道心法,他那一日便是拿出了无情道心法的那块玉简贴到了额头,将这心法过了一遍,一觉心法奥妙,二觉和他想的表面意思完全不一样,和原著中解释的也不乏出入。
    原著中这就是修了便是七情断绝,让人无欲无求也不再有多余感情的“诡异”心法。但当看了一遍霍家无情道心法,才发现果然是脱胎于上清道义之中。
    他那日进入冥想之中,本是习惯性的默诵上清道义,但无情道心法中那强调性的几句总是不是浮现干扰心神。
    此间圣人无仁,此间天地无仁,大道无仁生养万物。
    乾坤间朝闻道夕则死,万古千秋一抔尘土。
    三千大道终归无情。
    他那时只觉如果照这样说,所谓的修者修长生难道只是个笑话?如果长生与飞升最终只是个伪命题,那大道倘真无情!
    不修又待如何!
    父母赐他血肉之躯,是为了能行于莽莽大地之上。
    他生双眼、双耳、口鼻,五感俱全是为了能听能言,体会七情六欲。
    难道为了一句大道无情便要箴默其口,灭其口欲,不听其言,不动其心,故作无情,便是正途吗!
    既生而为人,他便要随心而行,大道无情,大道无仁,朝闻道夕则死,他不甘心!
    那一刻,他原本被江云子评价道古井无波的心,终于所有的不甘都汹涌而出,似如潮水突生将他灭顶。
    师父曾问他,为何想要修仙?
    他道,他想要有选择的能力,想要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
    因为——
    他不甘心穿成一个必死的人物!
    他不甘心父母被散修所杀自己却只能远远跑开!
    他不甘心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只能被师兄推开,自己什么都做不到!
    原来……竟是有这么多不甘吗?
    他不甘心,自己像是一个废物。
    是时,少年双目紧闭,周身真气旋转,转息间面上已经流了满脸泪水。
    那一双被泪珠沾湿的睫羽上,眉间一竖的暗红之纹越发明显,心魔已成,只稍再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但这时,风吹过,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叮铃声,隐约间许念看到幼时霍诗韵抱着他,喊道宝宝。许昭说,你不要这么宠她。
    又见时光流转,一方小院中蒲公英飞了满院,师父坐在石凳上打坐,师叔在一边给师兄喂招,师妹拿着本千字文苦着脸背着。
    他站在檐下,长久的看着,面上露出一个笑。
    大道无情,万古千秋一抔尘土,可他从未是求长生而来。只求随心自然,保护住这一方小小天地,再不让他所珍视之人遭受苦难。
    眉间暗红色竖纹渐渐消退,许念心志愈发坚定,他非贪心之人,长生又待如何,他只想保护他所珍视的那些人!
    等许念再醒,竟已进入了筑基期,无情道心法第一层刚成。
    是以许念到没看出无情道心法哪里无情,只当心志坚定便是无情的一种,也算是阴差阳错了。
    关于无情道这部分,许念只告诉了师父师叔与楚珩,并未隐瞒楚珩。
    师兄弟俩琢磨了半天,最后发现大道无情也好,有情也好,上清道义中皆有,一部上清道义三千大道尽归一句本心,本心又被解释为自然自在自得,自然自在自得又解释为大道三千。
    只把师兄弟二人弄得晕头晕脑,感叹一本上清道义定是所有三清宗弟子筑基之前恶梦般的一本书。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瞎扯居多,勿信。
    楚珩悟道悟天地,许念悟天地一寸小院,许念的无情便在于过于局限,他是个不爱自己的人,他对自己无情。
    楚珩的有情在于从只爱自己学会去看周围的人与物。
    真相在这里→其实都是瞎扯的,有bug的话勿考证,一些大道无情有情的话大概只是提升bigger用╮(╯▽╰)╭原句:朝闻道夕可死,原意是指早上如果能悟道,晚上死去也在所不惜。
    文中只做字面意思,朝闻道夕则死,就是早上悟道了说不定天有不测就挂了_(:зゝ∠)_
    
    第50章 第一次试炼
    
    这次出行用的飞行舟虽大,但时间充裕并不急着赶路,遂行驶的不快但求平稳,一路由北向东的这段路途,众弟子兴致颇高。
    三清宗内五峰弟子各有传承,不一定都修上清十八剑式,平日里大多是相熟的之间才来往较多。这次能聚在一起,又都是年轻人,江云子与几个长辈也进了房间,留他们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互动。
    风铃儿屡屡都是被隔绝在外,她年龄太小,又是个女娃娃,这一舟的师兄们对她大多是逗弄几句,并不会真的带她。
    小铃铛只好与许念一处,楚珩那边,叶云起让他手下一弟子,唤作千风的一个男孩儿与他对几招。
    楚珩用剑,学的是上清十八剑式,千风则持双刀,学的是他们正竹峰的传承刀法。
    楚珩起势之时,还是老习惯的中正温和,都是一群热血上头的男孩,有人毫不客气的笑他这剑软绵绵的。
    千风两把窄细长刀双手持着交叉置于身前,在那一站凛凛之风就似迎面而来,到是和叶云起一个路子。
    “还请师弟多多指教。”
    千风不守,严肃着脸端正说道,说完就先发制人向楚珩攻去,到是符合他这身凛冽气质,看着就像主动进攻的那种。
    有人喊道:“楚珩师弟,你可歹多坚持几招,要不然就太没看头了。”
    楚珩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提剑迎上,旁观的小铃铛与许念都暗自想到,楚珩要接这一刀,用的应是十八式中的平阳落秋雁或冬雪沉落日。
    可他那剑一出,众人都是一惊,刚刚那站在原地的温和如果说是平静的海面,那现在楚珩这便是汹涌扑来的浪潮!
    许念就见楚珩一招极其凌厉的山高落九川,剑身横着迎上,破军通体漆黑的剑身在日光下不起一点光华,但却带着幽深的凛意,双刀与剑锋擦过,拉出一道“刺啦——”声。
    再回首,两人身影极快,刀锋剑锋交织出一条条残影。
    众人才察觉,这两人其实到是如出一辙,都是少年人的意气正盛、前途无限,谁能修来掌门那一套看过千帆方沉淀下来的沉稳内敛。
    炼气期的小弟子眼睛已经不够用,风铃儿已经看得双眼发晕,只好问许念,许念嘴也跟不上两人的打斗,只好说道千风修为比楚珩略高,刚开始楚珩处于弱势,不过现在两人正处于平局。
    外人看法与许念一般,却不知和楚珩交手的千风心中已经惊讶无比,他自认为自己夏三伏、冬三九的修行已经是门派内难得的勤奋之人,现在和楚珩对上了,看着是平局之势,却发现楚珩比他更懂得——应变。
    平日里大家无论练剑的、练刀的,还是用长qiang的,不说会与同门师兄弟切磋一下,长辈也大多会与你喂招。
    千风能接下叶云起五十多招,已经算是门派中筑基期的佼佼者,叶云起那把长qiang使得又凛冽刁钻,他自认为自己应变能力也不差,谁知现在对上楚珩才觉什么叫真正的应变。
    他双刀左右砍去,封楚珩两路,楚珩便是身子一矮入他怀,剑尖只挑,千风唰的一下往后跳,楚珩这是用的身法机灵。
    他右刀去攻,楚珩破军架住,左刀做后路,随即劈上,楚珩一剑划过他右刀刀锋,腰部一转借力将他右刀改了方向迎上了自己黄雀在后的左刀。
    等两人停住,楚珩已经剑尖指向他左胸,他双刀却还在半空没来得及落下。
    周围人高呼精彩,给楚珩喝彩,千风心道楚珩定是如他一般勤奋,但他终究输在应变之能不如人,想楚珩小小年龄筑基,又想自己果然是拼不过人家有天赋。
    都说修道修道,想修道就要有仙骨,这才是有仙缘,给了你修道进门的第一把钥匙。
    人们常说勤能补拙,但修者反而最不能信这句话,没有仙骨的人再怎么勤奋也入不了门。
    他千风勤奋数十年,楚珩比他小两岁,不否认他勤奋不逊于他,但那一点天赋就足够赢过他了。
    “师弟果然好天赋。”
    千风收回刀,真心实意的认输,也是在真心实意的夸赞。
    楚珩心中想哪里是天赋好呢,他要是天赋真好还用得日日夜夜勤奋努力,起得比鸟还早么。
    千风又问:“师弟这一身应变本事我十分佩服,时常定是多与师兄弟们过招吧?”
    楚珩想摇头否认,只靠平日里亲近的人对招是磨练不出来的。
    他这一身应变有些是学南宫隐,有些是他自己幼时和这次下山遇到的真qiang实剑练出来的。
    只那时候,他若不应变快点,哪里还有命站在这里与他对招?
    不到真拼命的时候,谁能练出一身真功夫。
    但他总不好这么说,只好收起剑,温温和和的回道:“是平日里多与师叔、师弟过招,比自己单独练习悟得更多。”
    千风这才点点头:“我想也是这样,实战更加重要。”
    楚珩垂下眼帘,嘴角笑意温和依旧,与同门长辈师兄弟对招,又算哪门子实战。
    许念那边,风铃儿招手:“师兄你快过来吧,还在那聊什么。”
    他们之中,叶云起也在,这家伙和观星峰的闵飞星一起嘀咕,做了个签筒给让每人抽一张,抽到编号相同的是一组,这分组做什么,就是让两人对招呗。
    但两人所思欠缺了点考虑,没有将筑基期和炼气期分开,风铃儿抽到了观星峰她一筑基期师兄,想开口认输,被叶云起强制拎了过去。
    结果真对起手因限制了捏诀做法,只凭兵器招式,她那平日里只爱观星卜卦,誓要探寻星空奥秘的师兄反而被她一把木剑打了个平手。
    “师兄你看你瘦的。”风铃儿也不嘲笑她师兄,她这位师兄面色是常年不见光的白,身量也很瘦弱,一看就是个弱鸡。
    她痛心道:“要多吃点肉长胖点才对。”
    这位师兄名为金玄机,输给自己炼气期的小师妹也不生气,伸出手摸了摸他们观星峰第一吉祥物的头,慢吞吞道:“谢谢师妹关心,不过像师妹这般圆润师兄还是敬谢不敏了。”
    风铃儿:“唉,不客气不客气。”
    她师兄:我没道谢啊?
    小铃铛已经跑回许念、楚珩身边,许念小声对她说:“敬谢不敏不是谢你的意思,那是在委婉拒绝你的好意。”
    楚珩温声道:“观星峰典籍仅次于上清峰,能教出你这么个小文盲也是不容易。”
    小铃铛翻了个白眼,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是正途好嘛!
    后面又接着轮开,一时间甲板上好不热闹,齐思远都从船舱中跑来看热闹,许念和一炼气期弟子分到了一组,就算不许捏诀用法,他也轻轻松松的就赢了。
    等轮完,众人感情也亲近了许多,这时已经行了一晌午,中午也过了,正值下午初到,齐思远俯身看向东边,最后向众人宣布道:“所有筑基期弟子下舟,一律靠自己步行前往东海蓬莱。”
    他这样说,金玄机第一个慢声问道:“师叔,这是为何?”
    齐思远瞄他一眼,他是剑修,看着金玄机那小身板,那弱质身量,就很哀其不幸、痛其不争,对着他语重心长道:“你可多走几步路吧,也当时锻炼锻炼身体。”
    然后才对众筑基期弟子解释:“这便是修仙大会的第一个试炼,我们带着不参赛的弟子和炼气期弟子直接去东海蓬莱,你们这些筑基期的弟子则要靠自己寻到地方。”
    齐思远大手一挥:“你们且快点寻来,我们在三十二岛等你们。”
    说罢,就分了地点赶他们下舟。
    风铃儿对许念、楚珩一万个舍不得,齐思远表示她可以跟着许念、楚珩一起下去。
    楚珩却是不想带着这个小麻烦,御剑抓起许念快速的跑了,留着小铃铛站在原地,被他那御剑而起的风糊了一脸,气的直跺脚。
    
    第51章 初遇圆空和尚
    
    剑修通常到了筑基期才能真气外放御剑而行,许念筑基不过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日日打坐巩固修为,到是不曾想起来练习御剑。
    这会儿从舟上下来,自然只能有楚珩带着,下降的过程中两侧之风凛凛,隐隐已经带着些海水的潮湿。
    楚珩站在许念身后,双手搭在他肩上,有些像是把师弟揽在了怀中。
    许念侧头,只见楚珩的下颌,有些气馁:“师兄,你怎么长这么高?”
    楚珩闻言,低头,见师弟矮他近一头,忍不住一只手摸了摸师弟的脑袋:“我像你这么大时,也不过这么高。”
    “哎,我觉得你总是把我当小孩子看。”许念又道,“师兄,其实我不小啦。”
    两人这时已经落地,葱葱郁郁的一座山,大概落在了半山腰,四周都是树。只是这里地处九州东偏南,与三清宗那山中的阔叶林不同,多见榕树、樟树,几人才能合抱的树干与垂落而下的枝条随处可见。
    “你才十五,还没成年呢。”
    楚珩收回剑,看着许念那张还有些带着稚气的脸:“半大孩子,那么急着长大么?”
    许念点点头,当然急着长大。
    童年安稳无忧,父母尚在,长辈慈爱,为你遮风挡雨,那时他尚且还是个孩子。
    可已突逢大变,就算年龄再小,也没有做“孩子”的资格了,况且只作为一个孩子,他要如何能顶天立地去把保护自己所珍视之人?
    “我挺急着长大的。”
    师兄弟二人用剑鞘隔开垂下的藤蔓准备翻过这座山,许念对楚珩道:“我不想一直像是个废物。”
    楚珩在遇到花千春时,到是曾绝望的认为自己是个废物,没想到许念也会这样想自己。
    在他看来,他师弟,他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那是一万个好,哪里都好,长得好,性子也好,心地也比他善良,练剑天赋也好,总之万万是和废物这个词不沾边的。
    楚珩皱眉:“你怎么这样说自己?”
    顿了顿,他有些犹豫:“你一直这样想自己么,这样与你修道不益。”
    然后楚珩又觉得这话说的有些不走心,想了想语气严肃:“你这样说,我可就要羞愧了。”
    除去幼时被他娘虐待,楚珩总共就遭过两次灾,都是许念舍命救他,他觉得自己废物,那楚珩可真不知他是不是该拿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得了。
    许念这才觉得他他说的话让楚珩上了心,话题方向隐隐越来越严肃,他只好笨拙的转移话题:“我随便说说,你不要当真,不过这里的树长得可真粗,和咱们上清峰的树长得区别可真大。”
    树干粗的吓人,枝叶繁茂,耳边鸟鸣声声,充满了生机,只是也非常阻碍视线。
    楚珩对谁都不怎么上心,但对许念的上心是从小照顾他,几乎刻在骨子中的习惯,见许念转移话题,他还在想怎么才能与师弟交心,许念那样的想法难免会在修炼途中生出心魔。
    许念却突然侧头向一边看去,楚珩五感比他更加通识,也察觉不对,手指摩挲着破军的剑鞘,那边来人速度相当的快,等下一息两个人已经冲了过来。
    他们二人定睛一看,其中一人竟是熟人,正是小铃铛的师兄金玄机。
    金玄机已经开始喘气,见到他们二人,脸上大喜,对身后那人喊道:“有救啦有救啦,这二人是我师弟,他们都是剑修。”
    身后那人倒不像金玄机这般狼狈,一身从容,脚下不见怎么动作,已经来到众人眼前,看着不过十四五的年龄,却头顶光光,手里还拿个圆钵,见了许念和楚珩,先道了声:“阿弥陀佛。”
    许念:这山林里竟然有个和尚!而且还是个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和尚!
    只是没容他们师兄弟与这位说上一句,金玄机与这位身后,一只猛虎咆哮而来。
    看到多了两人,此虎弓着腰,对着楚珩与许念呲起了一口牙,其中犬牙暴涨,这虎周身灵气兼血气围绕,竟然是只妖兽。
    金玄机已经躲到许念、楚珩身后,苦着脸:“这妖兽差不多也筑基修为,可师兄我实在不善打斗,这妖兽却极善狩猎捕食,要不是我跑得还算快,只怕你们就见不到我了。”
    许念和楚珩沉默了一瞬,金玄机只靠打斗,连风铃儿都打不过,那战斗力自是战五渣,被这妖兽追的狼狈逃命,他们到也觉得理所当然了。
    那边,妖兽也察觉许念、楚珩最是不好惹,突然一转,对着那和尚扑去,这和尚又道了声阿弥陀佛,脚下一转,妖兽扑了个空,但它反应极快,腰间一转就快速的再次扑去。
    许念剑已出鞘,就见那和尚把这只猛虎耍的团团转,全然游刃有余,金玄机愤愤道:“这和尚明明打得过,但是只逃不动手,脑袋里装得都是水么。”
    话落,和尚朝他们跑来,楚珩踏出去,一剑放出,对着猛虎挥去,妖兽有灵,被他的剑意惊得快速往左一跳,地上一道寸深的剑痕落下,伤得无辜草木纷纷断了茎叶。
    这妖兽似是傻了眼,呆呆的看了楚珩一眼,楚珩持着破军缓缓上前,这大畜生缩了缩脖子便一个转身夹着尾巴,不做犹豫来如风、去也如风,直接被剑修那凛冽的剑意吓跑了。
    金玄机赞扬道:“出门游玩、杀人越货,必备剑修啊。”
    那和尚比金玄机有礼貌多了,对着转身走过来的楚珩:“多谢施主出手相救。”
    楚珩并非第一次见和尚,儿时他走过的地方不少,中原盛行佛教,他在那里流浪过,曾有老和尚化了缘食物还分他一半。
    这为数不多的,遇到过的好意,他一直不曾忘。那时他遇到过的恶意不少,他不曾忘记,齐思远与江云子对他评价的偏执,大多便来自这些幼时经历过的恶意。
    而他遇到的善意虽屈指可数,可他更不会忘,因为少而显得珍贵,珍贵的东西怎么能忘记。
    许念就见他师兄,难得的脸上的温和不那么作假,有些带上了温度,对这和尚回道:“大师不用道谢,举手之劳罢了。”
    和尚却突然看着他们,他们三人都未穿道袍,这和尚却问道:“三位是三清宗弟子?这是要去参加修仙大会?”
    金玄机对他不喜,这和尚修修为在他之上,刚刚却不出手,只一味的跑,让他非常不爽,但他性子很慢,说话向来不慌不忙,挑着眉慢声问:“大师想必也是来参加修仙大会,不知又是哪一派弟子?”
    和尚回道:“不敢妄称大师,我法号圆空,来自洛阳白马寺。”
    楚珩点点头:“圆空。”
    又出声把自己与许念、金玄机介绍了一遍,圆空与他们一一见礼。
    “我寺虽收到帖子,但不才,只有在下缺少磨练,所以只我一人来蓬莱三十二岛赴这帖子。”
    四人同行,准备翻过这座山,圆空为人温和,和楚珩那故做的温和,两人也聊的十分融洽。
    许念和金玄机落在后面,金玄机性子虽慢,但并非话少的人,他醉心卜卦,算星星运行轨迹,杂书看得不多,不太知道佛教这一派。
    路上全靠许念给他解释,得知当和尚只能茹素,要杜绝七情六欲,一想和他们修者要求差不多,但又听这些都是强制要求,又和他们修者不太一样,顿感当和尚可真是吃苦。
    金玄机又看圆空头上没毛,僧服半旧,脚上草鞋,按许念的介绍,他出门在外吃东西还靠化缘,又听许念解释:“圆空刚刚没有出手,应该是他们出家人不杀生,可那畜生却不知这番善意,感觉不到杀意所以紧追你们不放。”
    金玄机这才释怀,还对圆空生出些可怜。
    几人之间氛围顿时都融洽起来,圆空性子好,走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书,以前也没来过这东海蓬莱,但却知晓不少东西。
    他们这三个人反而都是家里蹲,书读得也没有圆空多,一路上渐渐都在听圆空介绍这东海蓬莱风俗。
    等这座山翻过,他们站在山顶,俯身向下望去,先见远处大海一望无际,迎面而来的风中除了潮湿感还有扑在鼻尖的、海水的咸味。
    远远望去,碧海蓝天,无边无际,最远处竟像海天相交,这一刻,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海的三人,纷纷呆立。
    天地之广,天地之广!
    终究是超乎人所能想,原来人之谓于天地,真的是如尘埃一般渺小啊。

    第52章 敖晴
    
    半晌过去,金玄机道:“这海,看起来似是没有边际,莫不是真的连接到了天上?”
    他这样一说,几人都压下心中突生的感悟,诸人抬脚开始下山,圆空端着他那圆钹,似有所感:“原来读苏大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因不曾见过无望的海,到是未曾理解此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