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跟科技树谈恋爱-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叫番……花。”阿生含糊了一句,“我等了足足三年才等到了一块番花的根。”坑爹的空间,这么一点块根,光是培育足够用来大面积种植的幼苗就得花上几年吧。
明年她将亲自南行,将这点宝贵的幼苗送到南岛上。一直到董卓之乱之前,她都不打算让这个东西外流。虽然阿生对于黄巾起义仅仅只是记得一个名字而已,但她清楚地知道:番薯,原理上是可以给东汉王朝续命的东西。百姓一旦吃饱了,就不会起来造反,但反过来会让腐朽的制度在她有生之年一直延续下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阿生不光不能让东汉的寿命延续,还要促使它的崩溃。
要怎么做呢?
做坏事什么的明显不是她的长处,因此她从出生开始思考了十多年都没能拿定主意。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震荡全国的消息从雒阳传来。
皇帝刘志驾崩,享年三十六岁。
谥号桓。
虽然他在位的最后一年因为发动党锢之祸被世家黑了一遍又一遍,但临到死了,官员们还是给他一个不错的评价。
辟土服远为桓,克敬勤民曰桓。
桓帝时虽然军费开支大,但靠着张奂、段颎、皇甫规这些将领的努力,对外从没有打过败仗;且桓帝还算是比较能够压服众人的一位皇帝,五侯贪赃枉法最后被惩罚了,外戚梁氏为非作歹最后被剿灭了。除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世家、几千年来的德治体系,以及层出不穷的天灾是他干不翻的之外,要说明显的施政方面的大错,还真不太找得出来。
尽管跟桓帝有祖父的仇恨在,但到了举国为哀的时候,阿生还是同情桓帝的。他并不愚笨,也并不残忍,是东汉末年的这道救国之题太难了,难到可以消磨一个人的雄心和生命。
汉桓帝走了,只留下了三个公主,没有皇子可以继承王位。
世家出身的窦皇后升级成为窦太后,太后的父亲——著名士人领袖窦武为大将军。他们在商议后将一位十二岁的刘氏宗亲迎立为新帝。
一切,表面上像是当年梁冀和梁太后故事的翻版,但还是有了细微的不同。
第一,窦武不同于跋扈的梁冀,他是士林的精神领袖,道德楷模,“三君”之一。
第二,不同于桓帝刚刚登基时以曹腾为首的宦官集团的低调,如今宦官和士人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且双方都已经尝过了用血腥手段消灭敌人肉体的滋味。
伴随着懵懂的小皇帝的车驾进入京城,新一轮的腥风血雨即将拉开帷幕。
第61章 少年骑
“张奂经过谯县时,太祖还年幼,在道旁与儿童们以竹剑嬉戏,没有不胜的。张奂惊讶于他的勇敢机警,用行军的器具奖赏他。后五侯乱政,又有党锢为祸,太祖之父曹嵩害怕不能保全家人,便以求学的名义将两名嫡子送出。太祖孤身一人远赴凉州投奔张奂,也不过八岁上下。
“张奂几次调任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太祖都追随左右,即便边地苦寒也能自得其乐。张奂因此特别喜爱他,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孙子,无论文武都亲自教导。张奂常跟亲卫说:‘我的儿孙都擅长文事,大概只有吉利能够发扬我的武名了。’
“太祖长于凉、并,十岁上就弓马娴熟。等到十三岁,带领少年五十多人骑马,奔驰营外,章法井然。少年骑建立之初就以军纪著称,即便只是踏坏了豆苗都要向平民赔偿,因此很受父老喜爱。他们又熟知地形擅长隐匿,消息有时候比斥候还要灵通,因此渐渐积累了小功。
“延熹十年春,张奂领主力外出时,有杂羌上千人袭营。太祖登箭楼,连发七矢,杀敌七人。于是大声呼喝:‘守高垒坚壁,也要给主将丢脸吗?堂堂七尺男儿,也要被少年郎取笑吗?’士气大振,营中老弱都不惜性命死战。等到张奂回援,里外夹击,尽破敌军。太祖由此有了威名。张奂为了奖励他,允许少年骑作为他的亲卫随军,粮饷按照正规军的七成计算。
“这就是飞鹰骑和虎豹骑的前身。”
——《魏书·骁骑列传(中文社通行本)》
“我这么说吧,你杀了吴叟家的一头牛两只鸡,抢走了两斗豆子,你准备怎么赔?”曹操居高临下跨坐在军马上,长兵器抵着一个披头散发的乌桓人的脖子。
这个乌桓人是典型的欺软怕硬那一类,抖得跟筛子似的,呜呜咽咽伏在地上。
曹操戳戳他,鲜卑话、乌桓话、匈奴话轮番上:“你别装死。你没杀人,我也不杀你,把你抢走的东西赔回来就放你走,如何?够善良吧?”
呸!你善良?你曹阿瞒吃人不吐骨头连南匈奴都照样讹诈。
“唉唉。看你的样子就知道是挥霍完了。要不我找你们部落首领要钱?昨天我还在酒席上见过他。”
乌桓人全身一个哆嗦:“不要啊!首领会活剥了我的!小瞒王,我赔,我赔。”
“早这样不就好了嘛。”曹操一笑,“老规矩,牛羊马,骟过的不要。鲜卑的小孩,得五岁以下,别拿侏儒糊弄我,老子还没瞎。”
敲了一笔满载而归后,曹操先分出一半财物安抚受损的老乡,剩下的一半,自然就进了少年骑的腰包。
“我跟你们说,”曹操坐在马背上意气风发,“欺负自己人是没出息的。公公正正从敌人那里弄到的钱财,用得才安心。”
曹操从谯县带出来的小骑手们都比他要大一些,如今最大的已经十八、九岁了,马上就不能再称为少年了,大都低头闷笑,只有在并州新加入的几个小少年还是老实人。“主公好生奸诈。抢了那乌桓人,还要他亲口承认那是他罪有应得。”
“这能算抢吗?讨回公道的事情,能算抢吗?武备强大压服四夷,能算抢吗?”曹操理直气壮,同时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了要好好操练这几个小子。无论对异族采用什么政策,武力都是基本中的基本。
从小跟随他的曹新在上次的守营之战中伤到了一条胳膊,如今只能从骑兵的位置上退下来,想想曹操就觉得心痛。当然了,不小心战死的那几个更加让他心痛。
一路骑行回到营中,迎面就遇上了军司马董卓和尹端。投降的部落越来越多,将士们也逐渐空闲下来。比如今日,看董、尹两人穿便服的样子,似乎是相约要去城中喝酒。
“曹大郎。”董卓率先跟曹操打招呼,笑嘻嘻地问,“你又去哪里打秋风了?收获几何?”
曹操拱手:“董司马、尹司马。前日里临河县的老农来报,说被乌桓人抢了耕牛。我花了三天才查到是哪个贼性不改的乌蛮,就去跟他讲了讲仁义礼法。两位是长辈,可不能去将军那里告我。”
董卓哈哈大笑:“抢了就抢了,怕什么?”
尹端是军人中的老实人:“还是要跟将军报备一声,得了多少羊羔——咦?大郎又绑了幼儿来?”
“是鲜卑的幼儿。那乌桓人穷得赔不起十头羊,我就让他用三个幼儿抵一头羊。”曹操拍拍胸口,“我二弟喜欢养小儿,我将这几个送给她,让她今年多给我送点糖砂。”
南岛出产的砂糖晶莹如雪,在北地的军营中属于顶级奢侈品。除了高级将领能够享用外,只会分发少量给重伤员补充体力。
董卓不知道砂糖是曹家的产业,但他也知道这个东西是近两年才在中原大族之间流通起来的,闻言不由得暗想:中原富庶,曹大郎家族在中原,父亲又是司隶校尉,别看他如今尚未成人,背后的势力将来的前途都不可小觑。这样一想,董卓面上就更加和蔼:“曹大郎要往中原送人,可需要我派人帮忙护送?”
曹操叹气:“我已经吩咐曹新去组织人手准备了。他自幼陪伴我,如今不能再骑射,总要给他点事情做,不然未免让人寒心。”这就是婉拒了,但少年曹操情商高,转眼又是一副不见外的表情跟董卓约定:“二位司马先行吧,等到明年我十四岁成童了,就跟二位一道去喝酒。”
董卓哈哈大笑:“一言为定。”
打发走了董卓,曹操才放松下来。一开始他也没把董卓这个品行不端的勇夫放在眼里,但不知道为什么阿生的来信里对于这个人的警惕都快直冲天际了,连带着他也跟着一起紧张。
要曹操说,董卓这个人小聪明有,大格局不够,简单来说就是有些没原则。偏偏他又很豪爽,跟异族和士兵都能打成一片。董卓将来会如何,曹操也觉得答案很迷。总之,暂时不要和他深交吧。
当务之急是将六个半死不活伤痕累累的鲜卑幼儿的命给吊住了,虽然他不介意他们的死活,但阿生介意啊。小女郎心肠比较软,只能当哥哥的去迁就她。这么一想,曹操就感觉自己是一个极其有爱的兄长,浑身上下散发着温暖的光辉。
曹操会指名要鲜卑幼儿也是有原因的。
之前乌桓、鲜卑、南匈奴、羌人集体叛乱,被张奂击败。乌桓、南匈奴、羌人都先后有部落投降,只有鲜卑集体远遁,拒不服从。曹操用鲜卑幼儿抵财的政策一出,被他敲诈的乌桓等部落,自然就去鲜卑的地盘抄人口了。
转移矛盾,制造仇恨;树立典型,杀鸡儆猴;假借冲动,控制人口。
这手还是他从阿生那套战争赔款的理念中发展出来的。如今只是小打小闹而已,什么时候他能够跟丘力居、难楼那样称王的大首领谈赔偿款,那才算是本事。
带领着少年骑先到马厩安置好战马,喂草喂豆子,再将皮毛刷洗干净。曹操亲自光着膀子给自己的马洗刷。马是骑兵的另一半生命,将马匹养熟是每个骑手的基本功。
曹操洗马,已经退休的乳母李氏就负责给他送水。“大郎又长高了些。”李氏唠叨,“前两年我还担心大郎会矮,如今看来还行,不求能长到八尺,七尺是不成为题的。”
周围的少年们不敢明着嘲笑主公,一个个咬牙咬得辛苦。
曹操不开心了:“李家阿母,咱们换个话题。”
李氏是典型未老先衰的底层妇女,身体还没老,心态和头脑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不能唠叨曹操的身高,她就开始唠叨曹生:“好几年没见到二郎了,也不知道她如今长得如何。二郎好相貌,若是随了先夫人的身高那就太可惜了。”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越发慈爱地笑道:“二郎心善,上回还专门指定了一盒面霜给我,又香又滑。我舍不得用,给我家的长女当嫁妆了。”
曹操都快要捂耳朵了,李氏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每句话都在踩雷。那盒面霜原本是阿生送给他的,用那个坑哥货信里的话说:“边关风大,皮肤容易皲裂。阿兄将来是要当官的,黑了,丑了,显老了都不好,我考察文献,结合百家,制作了这盒高级面霜,给阿兄护脸用,保证你白白嫩嫩。如果不够,下个月还有。”
曹操牙疼。他不是抗拒护脸,而是因为这封信被将士们笑话了。现在连张奂都知道了曹操的二弟、曾经名扬雒阳的神童曹生,最操心的事情是兄长的脸。曹操至今记得张奂那时候复杂的表情。
我很丑吗?
我很黑吗?
卧槽刚刚点头的那个是谁?出来大战一百回合好吗?
心累。
曹操强烈怀疑是文文弱弱的荀家把他妹妹教歪了。小时候的阿生可不会合香、弹琴,当然也不会做什么狗屁面霜。
第62章 吕小布
不光是曹操认为阿生是个坑哥货,阿生也认为曹操在坑妹的道路上狂奔不回头。
“又是鲜卑的幼儿?”阿生用修长的手指轻轻触碰一张脏兮兮的小脸,对方因为恐惧而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什么北方少数民族个个人高马大都是先入为主。事实上,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带来的营养匮乏,吃不上肉也吃不上粮的草原贫民甚至比中原贫民还要瘦小,更不要说这种被送来送去的小奴隶了。
阿生叹气。哥哥抓来的小猫们严重营养不良,正常情况下原本即将被奴隶生活所淘汰,现在都被那些乌桓人、匈奴人批量处理给了曹操。比较强壮的幼儿估计是被草原上的奴隶主们留下了,他们也是要陪养战士和劳动力的。
“这个样子的,光把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养回来,就不便宜啊。”
押送货物的曹新没太听明白,但用脚趾想也知道阿生是在愁什么。他尴尬地笑道:“主人说,若是实在活不下来也不用强求,下次他给二郎弄来更强壮的。汉人的孤儿都照顾不过来,不用优待这些狼崽子。”
阿生在颜文端过来的水盆中慢条斯理地洗去手指上沾染的尘土。“送到谯县的育婴堂里。别说来历,不做标记,就按照汉人孤儿一样学规矩。等到规矩学好了,就送青州学堂。满十五岁,若是能过通过考核,就送南方。”
所有流程都是现成的。无论是什么来历的孩童,都扔育婴堂——学堂——南岛三级体系里熔融锻造,刨除中途因为背叛、逃跑等原因淘汰掉的,剩下的按照特长分配。体育特长的去当护卫,数理特长的可以去工坊,护理特长的去妇医堂,成绩和情商双高的当管事,什么都不会的要么种田要么负责打扫。
这些带有鲜卑人基因的孩子,也许会长成肌肉猛男,也许会因为后天因素成为文人,谁知道呢?
现在是建宁元年,阿生十四岁。
南岛经营六年,已经拥有两个港口和八个种植园,另外还有控制中的熟蛮部落无数,掌握人口接近五万。最年长的那批孤儿,都开始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了。为了调整婚育新形势下的男女比例,阿生整日整夜对着南岛第一次人口普查表愁眉不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两个的个体实在是无法勾起她的兴趣。
除非——
这个个体太特别了。
“我叫吕布,并州人,我要加入少年骑!”
阿生呆滞了一下,手上的水都忘了擦。“你说你叫什么?”
“吕布!”年仅十二的吕小布超委屈,“小瞒王说要先通过你的考验才能收下我。”
曹操的少年骑收人,什么时候需要她批准了?没有这样的先例啊。阿生抬眼看曹新:“把阿兄的书信给我。”
春阳照射在荀家村外的小别院里。借着还算和煦的阳光,能够看到写在白纸上的黑色字迹越来越有肃杀之气,凑近了仿佛还能够闻到铁和血的味道。曹操用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解释吕布这件事。
概括一下,就是:
“这个小子主动跑来投奔我但他年纪太小了我不想收我怕他上了战场哭鼻子诶其实年纪小也不算什么过几年就大了问题是我发现他智商有些欠费总结下来我还是不想收。”
阿生:……
“但我转念一想阿生说过要给人机会嘛我就把他送你那里去了。”
阿生:……
“也许你的学堂能够拯救他的智商吧。”
阿生:……哥,我知道你是爱我的。我可以拒收吗?
吕小布站在旁边一脸嫌弃:“你快考验我,我要上阵杀敌,我力气可大了。”
阿生仰头看他。吕布虽然小两岁但比她要高一个头,长得跟个大长腿健美小鲜肉似的。啧啧,这个骨架,这个身材,真是天生当武将的材料。阿生不知道该摆什么表情去面对她在这个世界见到的第二个名人,于是吕布看到的就是一张冷若冰霜的面孔:“阿兄说,你读书不够,听不懂指令。要你先在我这里念书。”
手下有五万人口的大地主气势全开,涉世未深的吕小布被唬了一跳:“好……”
“你先学写自己的名字。”阿生提笔,在白纸上刷刷几笔,两个钢筋铁骨的楷体就跃然纸上。“照着这个写。”
吕布盘腿坐下,握笔描了两遍,才回过神来。“那个,小夫子。我其实……识字。”
“啊?是吗?”
“我是寒族出身,又不是赤贫,当然是识字的。”
也对,能够养得起马,还能够把小孩养得这么壮,起码也得是个小地主。阿生出糗了,面上无比淡定,扔过去一页繁体字编写的半文不白的高等数学。“这张纸上的字,你认识几个?”
吕小少年挠头:“分开倒是认得大半,合在一起我怎么一句都没看懂呢。”
“嗯。”阿生淡定无比地将那页纸收回,放入编纂中的其他书页中,“这个就是考验。什么时候你把这页纸看明白了,什么时候你就可以加入少年骑。”
怕只怕你那个时候已经不是少年了。
吕布摩拳擦掌:“没问题!我一定好好学!”
这一刻,阿生无比赞成曹操的判断:吕小布傻乎乎的,骗起来不要太容易。
今天是休息日,时间还有空闲,阿生就给吕布做了个摸底测试。
长胳膊长腿的少年困在座位上对着卷子抓耳挠腮的时候,阿生突然想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吕布从小就跟了曹家,那董卓怎么办?貂蝉怎么办?
没有吕布的董卓还能够作天作地吗?
没有吕布的美人计还能够弄死董卓吗?
天哪,东汉不会因为少了吕布就灭不了了吧。
阿生捂住了额头。那她是应该把这个未来的叛变狂魔培养成敬业爱国好将领呢?还是让他维持目光短浅的现状,将来找个机会放回到董卓身边去呢?不对不对,吕布都十二岁了,她真的能够把他改造成功吗?
越想阿生就越发头痛欲裂,她只能半靠在洛迟的肩膀上出神。
老实说,一直到今天以前,阿生都没有去担心过自己的蝴蝶效应会不会产生她无法控制的后果。吸纳人口,没问题;帮助曹操提升,也没问题。阿生不知道曹操幼年时期的详细历史,因此一直都能够放开手脚去做。
但万万没想到,曹操的少年骑发展壮大了。自然吸引了并州的少年人踊跃来投。其中就有并州土生土长的吕布。她突然意识到,随着曹操的命运与原历史偏离越来越大,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新的历史洪流中。吕布只是第一个,绝不是最后一个。
先知的优势将会逐渐丧失殆尽。总有一天,她需要在黑暗里摸索前进。
让人将领了作业生无可恋的吕布送去客房后,阿生就独自跪坐在廊下发呆。高高的蓝色天穹上,白云渐渐被染上夕阳的颜色。
秦六从暗室里走出来,伸了个懒腰,跟阿生笑道:“主人是在烦恼那个叫吕布的人。他虽然有武力又不服管教,但也不至于让主人这般烦恼吧?可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阿生斜视他一眼:“我说过了,不要将你揣摩人心的那套用到我身上。如今我们是共患难,我不至于因此责罚你,但你要知道揣摩上意最损害谍报机构的判断力。”
秦六敛袖,肃立。
“你要做的,是廓清事实。而不是根据我的好恶来说些让我开心的话,做些讨好我的事。越是隐在暗处的工作,就越是需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你能做到吗?”
秦六长揖:“受教了。我读《谍组纲要》有几处不明了的地方,听主人这般说,就像拨云见日。至于吕布,他这样的人就像茫然失措的孤狼,凭借着本能四处求食,但若是驯养得好,就能够成为最忠诚的家犬。”
秦六这样历史上的无名小卒对着吕布评头论足,偏偏还能说出几分道理。这种经历让阿生有种诡异的胃痛感。“你觉得我应该教他。”
“试试又何妨。如果真的野性难驯——主人建立谍组不就是为了防范这种万一的情况吗?”
阿生长吁出一口气,嘴角也露出一丝笑意来:“多谢。”她所面对的是一个年仅十二的孩子,无论如何不能失了平常心。她要相信一个朝代的覆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要相信自己搞破坏的主观能动性。
下定决心后,阿生就开始为吕布双低的智商与情商操心。教《史记》用来培养大局观,教《论语》用来培养道德感。吕布没有文学艺术素养的需求,《诗经》什么的可以放一放。至于《易经》,嗯,就凭吕小布那惨不忍睹的数学成绩,她还是不要跟他互相折磨了。
养到差不多面子上可以过得去了。曹生就让吕布穿上仆从的衣服,去荀爽那里蹭课。往常来颍川特训的孤儿,也都有跪坐走廊上听个半节课的福利,她既然决定待吕布一视同仁,自然也会将这样的机会分给吕布。
“阿生家送饭的仆人又变了。”荀攸揶揄地笑笑,“这回是个大个子。”
曹生借着送午饭的名义换仆人进来蹭课,这件事是跟荀爽报备过的。荀家还不至于小鸡肚肠地守着不让。家学里侍奉的仆人这么多,也没见有人学成鸿儒,何况是在走廊里听上几天,顶多算是熏陶一点文气。另一方面来说,曹生频繁换人,正是杜绝了有人偷学问的可能性,毕竟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中途听上半个月,没头没尾是学不明白的。
只是这次吕布的外貌实在突出,这才引起了荀攸的注意。“我看他有些不耐烦,东张西望不像爱听课的样子。跟以往那些谦卑好学的人大不相同。阿生不要被人蒙蔽了。”
荀攸说这话已经有些逾越了。怎么管理下人是阿生的家事,他是真拿阿生当朋友,才会冒着失礼的风险在她面前说曹家仆人(雾)的不足。
“是我疏忽了。”曹生先谢过荀攸,“这是阿兄从并州送来补习的人,有些桀骜不驯。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