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婢去请太医!”抱琴道。
  元春一把拉住,她虽思过,可这太医却是能请的,只是这种病症,发在宫妃身上,怎好叫太医知道。若果然请了太医,那她就成满宫笑柄,何谈复起。
  贾妃穿戴好,盯着抱琴看,抱琴只吓得磕头,赌咒发誓绝非她所害。
  半晌,贾妃突一笑:“无妨,本宫不好声张,你却是不怕的。”
  “娘、娘娘……”
  元春一把把下剩的那几条巾袋都塞给抱琴:“本宫记得你的小日子也就在这几日了。你把这些用上,好给太医诊治。”
  抱琴吓得直抽噎,忙道:“不如给喜鹊用,她也是这几日,奴婢还得侍候娘娘。况且奴婢是娘娘的大宫女,若是传将出去,有辱娘娘的清名。”
  元春几乎叫那痛痒逼疯,此时掐着抱琴的脸道:“当然是你!你说的不错,你是本宫的大宫女,只有你得了,害本宫的人才更不会疑心!这等私密之事,你还要告诉外人知道?!还是说就是你着意害的本宫,才不敢穿戴?”
  贾贵妃从来都是温厚雍容,何曾像个疯妇一般,抱琴看她的眼神,仿佛自己一摇头,脸上的那两根保养得宜的手指就能抠掉自己的眼珠子似的,忙不迭的点头。
  元春这才松开手,笑道:“现在就穿上。好丫头,你的忠心我瞧着呢。”
  待抱琴穿上,元春更是与她形影不离,也不叫她站在,只坐下。果然是那巾袋出了岔子,抱琴整日不换,元春又不许她洗浴,次日就有了症状,元春早忍不住痒痛,忙叫喜鹊替抱琴请太医。
  太医院来的别说院使、院判,仅是个不入流的医士,元春在屏风后,笑道:“劳烦太医给她诊治,却不必挂帐幔了。”
  又对抱琴:“好生与太医说你的病症,若是误了,可了不得。”
  抱琴羞愤欲死,太医诊了脉,道是内湿血燥,血燥生风,肝肾分野,风动则痒,风盛则肿之症。又问有何症状,贾妃幕后听到痒肿之症眼就亮了。剪影在屏风后,直直的盯着抱琴。
  抱琴脸上几乎羞出血,只稍稍示意……那医士清咳一声,迅速开了方子,立刻带着医童告退。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一时,宫中风闻栖鸾殿大宫女抱琴不可言说二三事。
  “是你小子下的手?”卢太监斜睨干儿子。
  那小太监忙拱手,道:“干爹,您可别赖我,我有的是法子叫他不好过,何必用这等下作手段!”
  又悄悄道:“这贾妃高高在上的,看着宽厚,其实咱们都知道她看不起奴才们。外人还好些,尤其是她宫里的,管的极严,她想把自己宫里弄的不漏水,却偏不知道人家靠山根底的时候就管束极严,这样的主子,不得人心。儿子猜度着她们里头生出的内鬼,尤其是走了的,临走吭一把旧主。这等手段,怎么看都是女人的伎俩,最毒妇人心!”
  卢太监踢他一脚:“滚蛋!你还知道女人了!”
  那小太监滚了一圈又凑上来,嘻嘻笑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不光知道女人,我还知道这贾妃其实和她的那个宫女一样,都得了脏症。”
  卢太监“嘶”了一声:“嗨呀,这可真是咱家还没怎么显身手,她们就自己作死了。得嘞,这下,栖鸾殿就只是栖鸾殿了,鸾鸟变不成凤凰,落毛的鸾鸟更是不如鸡。”
  “吴贵妃的幼妹去的冤枉,这栖鸾殿早同吴贵妃有了默契,人家姑娘死了,若是表现的哀戚惋惜些,也不至于叫吴贵妃心里扎刺。她们倒好,足像没有前事一般,还兴头头的又谋划起高门来了。吴家是削爵了,可人家贵妃还有宠呢。罢,吴贵妃的宫人来领东西的时候,叫下头那些猴儿露出去,他们不是正想巴结储祥宫吗。”
  小太监忙作揖:“干爹放心。栖鸾殿往日要东要西,挑三拣四,那些猴儿正记仇呢。”
  皇宫大内,戒备森严,风言风语的尚还传不出去。可荣国府上,王夫人已起了满嘴燎泡,六神无主。
  原来宫里一波波动作的时候,程家准甥女婿也没闲着。大头儿让摁住暂且不发,可那些枝枝蔓蔓却是无妨。
  故此,冷子兴分外解恨的把周瑞一家全牵连了进去。
  周瑞当了冷子兴的邻居。周瑞家的和她女儿入了专囚女犯的保宫狱。
  就连周瑞家里一切物件,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封禁,抄检出来的有用的物事都被押进衙门为证。期中就有半箱子利契。
  周瑞一家与王夫人,就如同赖嬷嬷一家子于贾母,是眼睛、手脚。周瑞一家一旦入狱,王夫人就像瞎了眼睛,失了臂膀。王夫人唯恐周瑞家的吐出什么,紧着就拿贾政的帖子着人去救,私下里又惊又怕,当日就起了高热。


第78章 林如海
  王夫人是贵妃生母; 她此一病,荣国府定然得延请太医诊治。
  此番太医院来的却不是惯来与王公贵族之家诊治的王太医,那王太医出自太医世家,历来以“好脉息、嘴严心正”为大户人家推捧; 来的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鲍太医。品阶也仅是医士; 后头随着二个太医院小吏随性。
  当日王太医规矩勤谨; 来往荣国府向来不肯走荣国府中路甬道正中; 只在旁阶行走,贾琏亲自请过他不少次。以往还不觉有甚,此次鲍太医大摇大摆的走在当间甬道; 就连两个小吏亦是如此; 只差没叫国公府大敞中门迎他们进来了; 叫贾琏看着心内尤为憋闷。
  荣禧堂东侧三间小正房里早已帘幕低垂; 屏风林立; 鲍太医隔着撒帐诊了一会脉; 道是惊悸忧思之症; 不大妨事。遂开了方子; 请按方煎药,每日按时吃上两回; 不几日养足精神就无大碍了。说到底就是安神养心之方; 盖因王夫人夙夜惊思; 疲倦损神太过。
  王夫人知道自己这是心病; 见太医说的甚准,又道不妨事,心里也半松了一口气。贾琏正要送鲍太医出去; 王夫人道:“琏儿,让出去好生看茶。晌午; 你和你媳妇进来一回。”
  贾琏应了,引着鲍太医又出去,因往常没见过这个太医,又奉上厚封儿。像王太医,一年四时八节,都是按例送礼的,倒不必给钱,偏从未与这鲍太医有什么交情,只得现封了五十银票子为谢礼医银。
  鲍太医捏捏赏封,颇为满意,此时只以为这府里太太之病是因知道宫中贾妃的事情了,心道:到底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宫里的消息现在就知道了。他家倒有几分门路,一时半会且坏不了呢,既如此,结交一二也无妨。
  因向贾琏说道:“贾妃娘娘并无大碍,只药汤洗浴,再吃半月的去湿祛风、止燥杀虫的药便可痊愈。世兄请转告之,以使贵府夫人安定心神,心神既定,这病也就好了。”宫内都传遍了,患症的不仅是栖鸾殿大宫女,还有贾妃,太医院里头更是有数,皆因那叫抱琴的大宫女,每每领药皆是双份。做的这样掩耳盗铃,此地无银,叫太医想假做不知都不成。这鲍太医自然不知这是抱琴心生怨怼,与其主子离背,故意之举。
  贾琏顿时大骇,心思急转,忙又塞了一个荷包给鲍太医,把脸上惊骇都只假做沮丧悲苦之态,连连抱拳道:“也不知娘娘如何了,我们府里着实牵挂。”一面仔细窥度鲍太医的神色言辞。
  鲍太医捏捏那荷包,轻飘飘的,必是银票无疑,遂摸着山羊胡须,语重心长道:“贾妃娘娘之病虽不大好言语,总归是小症。只是这恶语伤人六月寒呐,听闻贵府多闺秀名花,还是早做打算为好。”幸而宫中无那等花柳脏病,贾妃染上的,不过是些受人欺辱的苦役宫人常得之症。这些宫人无干净衣裳换洗,就会生一些难以言道的病症。太医院知道底里,对栖鸾殿倒还尊敬,只是贾妃作为后宫嫔妃,得了这种病,圣上兴许会嫌腌臜,恩宠难有了。鲍太医此言,就是听说荣国府的“三艳”之名,隐晦奉劝荣府送女侍奉。
  鲍太医自觉已仁尽义至,对得起诊金了,施施然告辞。坐进小轿中,鲍太医忙打开荷包看,只见头一个塞得是五十两的银票子,后头却是一百两,不由得点头,这荣国府到底是几辈子的勋贵,很有眼色。
  贾琏顾不上别个,忙回房与王熙凤商量。贾琏夫妇二人才帮忙料理了王子腾的丧事,因朝廷下了恩旨,命本家扶柩回籍,王子腾不便停灵,故丧事料理极快。王仁才到都中,还未能领略京城风光,便马不停蹄地又扶王子腾棺椁回金陵去了。
  湛冬、程舅舅只以为王夫人图谋朱绣配给王仁,王仁既去,他二人也才略略安心。只是朝廷有关王子腾之丧仪的恩旨,到底有无程老太监插手使力,就连程舅舅也摸不清,只知王子腾仅停灵三日,就奉旨回南安葬。王子腾身为武官,可内阁定的谥号却为“文勤”,内宅妇人还不大通,早就提着心的贾琏却惊疑许久。
  这会儿听闻鲍太医语焉不详的话,更是难耐,与王熙凤一说。王凤姐‘抱恙’多日,总是请大夫来,况且她每月行经,常沥沥淅淅、疼痛难忍,王凤姐便籍此好生调养,对妇人之病,有些见识。一听贾琏之语,脸上便变了颜色,已猜着七八分。
  不由得恨道:“往日看着也好,怎的成了娘娘这般没成算了,这种病不藏着掩着,勤盥洗也就罢了,还闹得众人皆知!若是传扬出去,咱们家里一家子的姑娘奶奶,还有什么脸面!”
  贾琏道:“是了!那鲍太医的意思定是如此,若真有此话流出来,几个妹妹的亲事难为。”
  凤姐也道:“如今境况,你我心知肚明,咱们规规矩矩的,只求个平安。可家里这几个女孩子都是好的,平白赔进去叫人怪不落忍,岂不可惜了?我不忍耽误了她们的终身,必得寻个法子救一救,况且我心里想着若是几个妹妹嫁的好,记着咱们的恩,许是日后还有个帮扶,不为咱们,也该为着大姐儿想想。况且焉知我和平儿,两个人的肚子就生不出个哥儿来呢?果然有了哥儿,更需襄助!”
  贾琏道:“二妹妹大些,已过了及笄,你往日常出门,倘或听过哪家好的,倒想法子探探。大老爷这里,自有我去说。”
  凤姐心想,到底是亲妹子,虽平常看着疏生,可有事情了,这位二爷头一次想的就是这个姊妹里最不出彩的二姑娘。又一思度,迎春虽木讷却知恩,心里跟明镜似的,比别个更平和,亦无攀附高门之念,她的亲事的确更好弄一些。
  想罢,忙道:“正是。朱家女儿才及笄就已定下亲事,二妹妹已晚了些。只是依我看,二妹妹的性情,倒寻个实惠清静之家的好,门第不必多高,规矩严些也不怕。若非得是咱们常走动的勋贵公侯府邸,一则二妹妹摆弄不来,二则那些子弟个个都是烟花行当里货,有几个真心看重嫡妻的,日后只怕襄助也有限的很。这么一来,我走动的人家倒无有合适的了。”
  贾琏想一想,也道:“罢了,我原看重了一个。那人虽也眠花宿柳,可性子却正。况且他家里原系世家,也有家底子,虽父母早亡,有些没落,但他几个姑母都是中原大家的夫人,守望相助,日后不愁没有前程。他性情颇高,必要寻个绝色为妻,咱们几个妹妹,哪个都能般配的上他家。”
  熙凤忙问:“是谁家子弟?”
  贾琏笑道:“叫柳湘莲,相貌堂堂,武艺高强,文也来的。只可惜得等一等,他爱云游,如今且不在都中。”
  熙凤盘算一回,摇头道:“这位柳公子爽侠不羁,二妹妹性子软懦,倒不大匹配。况且如今这情形,久则生变,等不得了。我想着,朱嬷嬷给她女儿相看,都中才俊定然知道的清楚,况且这位老人家很有些心胸,她看重的,必然有好处。如今这位姑爷,就很了不得,听说是兵马司的指挥使。不求能相比肩,只求实惠人好就是。”
  这般话入耳,叫贾琏也酸涩,国公府大房里唯一的小姐,亲事上竟比人还低一等。只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少不得依从凤姐之言。
  凤姐又道:“至于这位柳公子,却也不失为好人选。他不在都中怕甚,二爷打听着,倒是正经去封信才好。二妹妹终身将有着落,这三姑娘亦是难事,况且咱们家探丫头言语爽利,行事大方,和这位柳公子许是相合也不定。”
  贾琏就沉默不言语。家里留着几个妹妹作甚,他心里有数,必然恐怕宫里娘娘不能生,叫妹妹们进去作生子媵妾的。如今三妹妹长成,二妹妹的亲事才有筹谋的余地,可一杆子把二妹三妹都许出去,太难了,老太太必然不许。
  凤姐急道:“就是因为宫里的那个不消停,咱们处境才落到这地步!况且甄家好时,东府跟着上蹿下跳,从不避人。圣人如何厌恶甄家,旁支都抄家入罪了,你还指望什么?再送进一个,白赔不说,圣人不喜欢也还罢了,恐怕更扎了后宫贵人们的眼,这几个娘家合起伙来……二爷,多个臂膀多条路。”
  贾琏看一眼凤姐,心道,她果然变了,心益发软起来了。其实凤姐真是如此打算的,她自从悟了,成日成夜的都悬着半颗心,日思夜想:他们夫妻二人难以自救,只得托赖姻亲故旧,才有一条生路。可舅舅王子腾故去,其余老亲除了林家,境遇也不比荣国府好哪里去,若只指望林家,叫王凤姐也难放心。今日倒被贾琏的话点醒了,几个姑娘们的亲事,倒是一条好路。
  “罢了。先打算二妹妹的事要紧,至于三妹妹,年岁还小些,我先给柳二郎去信,其余的,咱们再慢些合计罢。”
  贾琏一语未了,院子里就有平儿大声问:“有什么事?”
  大门外小幺儿道:“太太请二爷、二奶奶过去。”
  凤姐不耐烦的一蹙眉头:“我就不去了,太太本就病着,我身上也不好,恐冲撞了太太。二爷帮我向太太说一声。”又小声道:“今儿十六,过二日是十八,黄道吉日,朱家亲家选定那日问名,恐怕明儿朱嬷嬷就又家去了,趁她在,我往罗翠坞亲求一番才好,若果然有好的,选下来请二爷细打听一番。”
  贾琏一面整衣,一面无奈道:“你只记得人家走六礼,这十八日,也是宝玉同姊妹们搬进园子的日子,你就忘了?”
  凤姐撇撇嘴:“记那个干什么!宝玉都多大了,还同姊妹们住一个园子,知道的,说咱们园子极大,各处轩馆离得远,同别家兄弟姊妹居住也不差什么。不知道的,那话叫我也难说,他倒只顾高兴,与他无妨,白白带累家里女孩儿的名声!”说着,就推贾琏:“你快去罢,有什么不妥当千万躲开!想着十八日就搬,我心下更焦,必得赶紧了办了大事为妙!”
  贾琏自整衣去荣禧堂,凤姐坐卧一会子,也顾不得叫王夫人知道生气,只说有事要求林家,扶着平儿的手往罗翠坞去。
  荣禧堂中,王夫人见下人拿着贾政的拜帖也并无保了周瑞一家的释,就叫来贾琏吩咐:“周瑞几个,即便有错,也是小错,况且咱们家里的奴才,没得叫衙门去审的道理。倒带累这一家子的脸面。我想着,你二叔到底不是当家人,大老爷袭爵,他的帖子倒更好些儿,你拿着大老爷的拜帖,亲往衙门走一趟罢。好歹把人带回来,若真有错,咱们打了罚了也还罢了,并不必烦扰衙门的官儿。”
  贾琏脚踩着国公府正院荣禧堂的地砖,听王夫人说甚二老爷不是当家人,只觉讽刺。面上唯唯答应了,退出去时一面命人牵马,一面叫过心腹小厮兴儿吩咐:“……告诉你奶奶,我在外头躲几日再说。若是有什么消息,你出去告诉我知道。”
  兴儿连连应了,贾琏打马就走。
  至掌灯时分,凤姐才满面春光的从罗翠坞回来,兴儿忙上来回禀了。
  凤姐唾一口,知道贾琏必然躲到外头某个粉头相好那里去了,虽吃了一瓮的醋,这当头却不好发出来。况且她也知琏二躲出去才是正理,只把两个帖纸交给兴儿,道:“拿去给你们二爷看,叫他千万上心,可耽误不得。”
  兴儿忙藏进怀里,立刻出去了。
  次日王夫人再叫贾琏,凤姐房中俱是一问摇头三不知,气的王夫人也无法。
  这日正是十七日,林如海轻车简从,低调的进京里来了。
  毫不停歇,只一径往皇城去,当今看着风尘仆仆的老臣,手边又有一匣子江南风土人情、豪门土著的讲究隐秘,并盐政托弊建言的折子,心下也动容。命其回府休养,以待朝廷旨命。
  林如海暗暗松了一口气,知道当今没有把自己当马前卒的意向。那甄家并几大盐商的罪证是分内之事,林如海早就上折禀明了,这一匣子奏折才是林如海的底气,有了这一匣子,无论圣上派哪个心腹整顿江南道,都能顺畅几分。当今果然高兴,不枉这几年夙兴夜寐的操劳。
  回至林府,早已色色妥当,林黛玉知她父亲许是要上京,恨不得亲来布置。林如海十分受用。
  心腹长随杨林道:“老爷……就舍了南边了?”
  林如海笑道:“果然还少几分历练,你再琢磨,想明白了来回我。”江南总督,封疆大吏,朝中都传说林如海要升任。可叫林如海说,若果然升任,才真是催命的大印呢,他一手整顿了朝廷的钱袋子不说,又把这钱袋子的军政要务都握在手里,哪个帝王不忌讳,内阁不堤防?若当今真叫他接受总督,说不得就是要他做一把刀,死在任上了。林如海早做了决断,果真如此,宁可死在路上,也不能带着污名死在总督任上,林家百年清誉不存不说,恐怕黛玉也保不住。
  想到女儿,林如海收了笑,淡道:“准备一份礼,明日我去荣府拜访。还有姑娘的院子,叫她们细看,还有什么缺的少的,今日务必妥当了。”


第79章 回家
  林家的拜帖次日一早便送到了荣国府门上; 按规矩,林如海的拜匣里头还夹着礼单。
  不多时,林如海便亲自登门。贾赦贾政都忙出门迎接,大开了中门。林如海如今朝廷任命虽还未下来; 但前些年官运亨通; 实职都是在江南巡察盐务; 可已从下品的巡盐御史累进为正三品副都御使了; 更何况还有兰台寺大夫的续衔在身,进出荣国府中门亦不为越礼。
  林如海下轿,微微一晒; 并未像贾政所料谦让几番; 当仁不让从中门入堂。
  贾赦近些年沉迷金石古玩; 又多纳姬妾; 酒色伤身; 向来只爱窝在东院; 不爱见客的。今日却也兴致勃勃过来; 眯着眼仔细打量这多年未见的妹夫; 只见林如海形容清矍,虽两鬓也已染霜华; 却仍旧是个温文儒雅的文士模样。
  不由得大笑:“一别经年; 妹夫风姿仍似往昔……都说盐务最阔之差; 比之都城破落侯门远胜矣。妹夫可有见识?”
  贾政见他说的粗鄙; 暗自皱了眉头。
  林如海在盐池里熬出头来,酒色财气,什么没经见过。文雅也好; 粗陋也罢,他可不是当日历练尚浅的探花郎了; 饶是贾赦百无禁忌,仍旧温和笑道:“大舅兄此言甚是,咱们虽清贫,可看那江南盐商巨贾,其坐卧豪奢,若非亲眼所见,实难以想象……”便与贾赦说起盐商斗富,说起见过的金石古玩。
  “……曾见过一把古扇,为书圣七子王子敬亲笔,上盖唐王金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仅一观不能再二,实为憾事。”
  这话正挠到贾赦痒处,忙问是何家所有,林如海一笑:“原为甄家,只如今……怕是……”抬手往皇宫方向敬茶。
  贾赦大为扼腕,恨不得一见。因林如海说的生动,辞藻又雅,就连贾政也听的入神,此时才叫贾赦拍大腿哀叹惊得如梦初醒。
  须臾,清客进来附在贾政耳边低语,贾政打断说话,笑道:“老太太已等急了,请妹夫内堂一见。”
  闻言,贾赦便意兴阑珊了,只说病乏,自己回东小院歇着了。
  林如海欣然与贾政一同进去,贾母早已端坐在荣庆堂正厅了,奶奶姑娘们都在后面小间内,唯有黛玉,泪眼婆娑,虽也在幔帐后头,却忍不住掀起帘幕殷殷切切看向外头。
  贾政引林如海进来,林如海抬头迎面先看见赤金朱匾上斗大的三个字“荣庆堂”,匾额下头,是一副名家山水,两侧乌木对联,底下大紫檀雕五福捧寿长案上,供奉着香炉、梅瓶等。一张八仙方桌紧挨紫檀长几,两侧各摆一张楠木太师椅。贾母就端坐在右侧正主位上。
  正厅底下两溜八张楠木交椅对设,当间各有精雕的一色小几。邢王二位夫人对坐两侧。
  见林如海进来,都忙站起身来。林如海入内,头一眼看到并非这金碧辉煌的大厅,更不是上头富贵至极的老太太,反而是贾母身后小门处露出的一张泪水涟涟的小脸儿。
  见父亲第一眼就直直看向自己,林黛玉忙用帕子捂住嘴,用尽全身力气才没呜咽出声。林如海眼里亦是泪光闪烁,父女经年未见,无一日不想。
  到底忍住了,轻轻以眼示意,黛玉点点头,这才被杏月、桃月扶进小门。
  林如海见地上已摆放了蒲团,这才对上贾母的眼,心下道:无论如何,到底自家借了这荣府地方护佑住了玉儿,这寄住之恩,当得一拜。
  想着,便跪在蒲团上,郑重一磕。
  贾母嘴角提起,假意道:“快扶你妹夫起来。”身子却未动,只等着三叩最后一磕时再扶。
  却不想林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