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陷世(远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饭完毕,还有一些游兴正浓的人,还要去街市上转一转。伊妹仍不愿外出,这和她在京都呆时间久了,对都市的繁荣和浮躁很清楚,所以她干脆不出去,静静地看看书,装备好自己,一旦有机会要用得上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时候,她好尽情地发挥。
德志也不想出去。
德志从小在城市长大,对城市兴趣并不大。但考虑到江城的衣服确实种类多、价格低廉,比他居住的城市占有优势,他才愿意出门买了衣服,也算是证明他时时刻刻在想着他的妻子,让他的妻子也感动感动,以便好缓和与妻子的紧张的关系。
白天领导的问话,突然让德志明白,齐老师并没有在办公室,刘小姐在负责。刘小姐总在咨询齐老师,可见,芭比的大姨妈的确是实权人物,刘小姐丝毫不敢怠慢。这也让德志感到别扭,刘小姐的依赖心如此强烈,这是个不好的兆头。
第069章 按部就班
办公室增加了一些娱乐设施,比如五子棋和象棋,不愿出去的就在宿舍下棋玩。宋波的棋艺在德志之下,有不服气的,想和德志拼杀,往往都纷纷落马。女人们喜欢五子棋,男人们爱象棋,在棋类的活动中,极少有女子特别优秀的,简单玩一下的,可不在少数。
幸亏齐老师想得周全,刘小姐也有好点子,只不过遇到齐老师,往往她的智商要打折扣,即便是特别好的点子,也要经过大姨妈的首肯,否则很难贯彻执行到位。
开会时照旧要讨论项目。开始搞这样的活动时,德志感到好笑。
因为要用大白纸,在上面用记号笔写下工作内容,然后再写下一步计划。看起来有些像大字报了。据说,在特殊时期时代,那些人大鸣大放的人,就用大字报来表明观点,进行辩论,然后就成了罪证,最后文的不行,就来武的,相互争斗,被发现了,结果就被批斗了,甚至到最后落个很悲怆的结局。
用记号笔写大字报,是如今时代的创新,更是从事社会工作所必须使用的工具。只要使用这些,开始还觉得有些浪费,后来觉得麻木,因为大家都这么浪费,你节约了人家还说你傻帽。反正是捐款人捐的钱,只要用在正当的地方,就值!像开会培训这些事,就是正常的开支,使用了,才说明你在工作;停止不用,证明你在守财,没有做事,反而落埋怨,得到误会和非议。德志是这样想着。
以前在律师事务所,用的是信签纸,不大,节约惯了的,突然使用了大白纸,的确不太忍心。但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种大手笔,这种铺张,当那些大白纸哗啦啦打开张贴在墙上的时候,德志不感到不适,反而为这种潇洒所折服。如果不是从事社会工作,这些感觉根本不可能有,也许还在斤斤计较那些小小的纸片,或者订书钉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宋波总是在为村民争取项目,他的性格就像墙头草,两边倒,在村里为村民争取,到办公室里,同事或者领导只要坚持反对一会儿,他就软了,马上缴械投降,不再固执己见了。宋波的为人随和,一些人喜欢,一些人却不。他的头脑聪明,一些人欢迎,一些人讨厌,同样如此,太聪明的人遭人嫉恨,反倒是傻傻的,不会引起非议。
小项目比较多,水利、卫生、改厕、改厨、助学等等。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提出预算,每一笔预算都要精打细算,每一个数字都要讨论半天,所以,开会时间比较冗长、繁琐和细致,这些项目的讨论太浪费时间。倒不如归州的项目来得单纯一些,德志暗自庆幸自己在归州工作。
伊妹在开会时不像以前那样很积极地发言了,她现在变得爱笑,不爱说话了。
对于延长试用期,她根本不在乎,延长试用期对德志来说,有些不太懂,毕竟他不是领导,不知道领导想问题的角度,更弄不懂女人的心,特别是女上司的心,那种变幻莫测,让人无法理解,也不能猜测。
德志在上学的时候,曾经听说女人的心似海深,深不可测;稍微长大些了,又听说女人的心,天上的云,更是变化多端,没有定数。随着结婚,随着对女人的了解程度的加深,他更加明白了,真理就在民间,就是口头相传的不经意的一句话。
开会和吵架差不多,只不过不是为自己的名义在吵,而是为了面子而吵,为了在村民的心目中树立光辉的形象,而在办公室里据理力争,这些事经常发生,如同家常便饭一样。加上,黄石的方言有些特殊,大声说话是一种久而久之的习惯,开会讲话就说大话,声音挺响,声震屋顶。声波传得较远,隔着宿舍的厚门,也抵挡不住声浪的袭击。
江城开会最快的算是归州的项目,不需要半天就告结束,真是大快人心啊!德志这次悬着的心算是放在了肚子里,不用操心被攻击,不用绞尽脑汁去防着被陷害了。目前,伊妹已经被留用察看,延长了试用期,她虽面带微笑,但是,心里多少有些苦涩,毕竟,这几个月的表现在领导心目中不算最佳,她也想好,结果却孬,让人大伤脑筋。
伊妹的想法挺单纯的,她的目的是在这几个月里好好清静一回,看看自己的性格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在归州工作,就是想换换环境,看能不能挖掘出自己性格的另一面来。
就是延长试用期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反正将来离开dashing基金会,到了外面,这些同事退休的退休,老的老了,死的死了,见了面,有感情打个招呼,没感情,擦肩而过,谁都不认识谁,也未尝不可。没有什么丢面子的事情,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啥的。
话说回来,如果延长了试用期,仍不合格,那怎么办?德志猜测有三种可能,一是合格留用,二是不合格辞退,三是自己离开。至于是不辞而别还是有辞而别,结果都一样。
伊妹的态度,极有可能是第三种可能,不过,这事只有伊妹自己决定,其他人并非当事人,也就不做过多的操心。
虽然是大家都在一起开会,都是为基金会工作,但是心里头各有一本帐,都是为自己负责的村捞好处,利用和领导的关系,多捞好处,给村里,村里当然认为有本事,随之而来的是物质利益,得一些例外的好处,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不是这样,谁愿意多为村里争取项目呢?
这样做的好处多多,在领导面前表现得积极,为基金会积极地想项目,好向捐款人劝捐,献爱心,为同胞做善事。另一方面,私人得赞美,还得好处,花小钱甚至不花钱,可以在村民那里得到实惠和好处,真是名利双收,在天底下都难以找到这样好的事情。
黄石同事的项目多,开会浪费时间,归州项目少,且比较单一,开会时间也少,很快就讨论完了。至于搬家的事情,德志向刘小姐提出了这样的通知,刘小姐说:“下次到归州后,开始找房子,找到后,告诉我,房价和租期我们再及时沟通吧。”
归州项目点的三位同事点头称是,不再有新问题。
然后,刘小姐吩咐:“归州的同事可以帮忙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华丽可以帮忙。”德志看看华丽,这女的是齐老师的亲戚,长相姣好,脸皮白净,俗话说,一白遮三丑,更何况这华丽根本不丑,反而很漂亮。她在办公室住,省了房租,吃的也是公家的,基本不用自掏腰包花费什么,因为和齐老师的关系特殊,刘小姐也就默认了这种占便宜的行为。
德志看看华丽,这姑娘很美,看上去很舒服,也许这是她的优势,住在办公室,吃在办公室,反而大家相安无事,大家都承认了这样的人。即便不是自己的同事,她的和蔼可亲的样子,就像是自己的同事。她的妹妹芭比是德志的同事,反而很生分,不像同事,倒像是市场找来的临时工。
对这样的观点,德志到了办公室就已经形成。例如还有像金莲,看上去根本不是工作人员,不是同事,而是钟点工或者家政服务人员,但是,领导具备特别的慧眼,偏偏用了金莲、芭比这样的人。
德志、余哥和伊妹上街去买菜。
钱没给,德志愿意先垫出来,等弄完了再一并找刘小姐报销。
余哥不愿意出钱,因他担心刘小姐忘记了不给他钱。伊妹自不必说,她花钱比较大方,工资往往没有到月底就光了,所说的月光小姐就是她这一类人。真搞不懂,伊妹在穷乡僻壤也能把钱花个精光。当然,她的心肠好,借给了荷村的村民,人家没有还是另当别论的事了。
买菜是德志最头疼的事情,到了菜市场,到处脏乱差的,看了就烦。加上,江城市民和菜贩的高声讨价还价,那水平相当不错,为了能还价成功,尽量发挥各自的口才,做买卖竟然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
当买卖双方生意成交后,大家各自欢喜,然后双方又进入新一轮的买卖大战中。
德志天生不是买菜的料,他算账能力有限,只好用笨办法,拿出一百元,买、买、买,最后看还剩多少钱,就知道花去来了多少。卖菜的有三个人,自然弄不了鬼,老老实实地交账就可以了。
德志只管给钱,其他不用管。买什么菜,买多少,都是由伊妹和余哥来决定。这样就可以减少争论。德志的想法很淡出,就是要和谐,好好与人相处,他没有特别爱吃的东西,也没有特别讨厌吃的东西,随得方就得圆,怎么方便怎么来,只要不争论就成。
三人买了菜回宿舍,择菜清洗,正在准备的时候,芭比进到厨房说:“不用忙了。有事。”
三人包括华丽都停住了手里的活儿,大惑不解地看着芭比。
第070章 自得其乐
大家对芭比的通知弄得不知所措了。芭比看了,哈哈一笑,说:“刚才我姨妈说了,要到外面吃。”大家听了,就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春燕走进来,说:“大家辛苦了!”
德志笑了笑,没理她。
春燕当老师当惯了,有些职业习惯,无论在哪里,都把对象当成了她的学生,甚至包括她的丈夫,她在家里说一不二,好像是女皇,这种习气带到了项目村,带到了办公室,在同事以压力,处处显得高人一等,处处都要表现得比别人特殊一些。
伊妹说:“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余哥也笑着说:“欢迎领导来视察工作。”
春燕生气了,她说:“你干嘛要气我?”
余哥说:“你有领导的派头,不是领导是什么?我看你就像领导,没准儿将来我们缺少副主任,就让你当了呢。”
春燕说:“当真?”
余哥说:“肯定是真的,你看,我们的机构发展越来越好,将来肯定还要招聘新人,像你这样的老员工,肯定是个宝贝,不当官就可惜了你这个人才。”
春燕笑了。
原来女人很容易满足,三句好话一说,就心软了,就被哄住了,就不再说什么了。也许心里不以为然,面子上装得像罢了。
德志问:“你们开会开完了吗?”
春燕摇了摇头,说:“刚才大姨妈吩咐出去吃饭,会议暂停。明天继续开。”
德志锁紧了眉头,喃喃自语:“明天又要耽误一天了。这会开得可真够长的。”
春燕说:“是啊。总是耽误,这事那事的,事真够多的。如果一件事情,一个人能够马上决断就好了。一件小事,非要讨论几天才甘心。如果大家都开诚布公,撇下成见,不搞人身攻击,那是再好不过的。开会就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只要刘小姐多点魄力,不要被不懂项目的人左右思想,事情就好办得多。”
春燕心直口快,往往容易得罪人,但她说的,不是毫无道理。机构里正是缺少这样的人。金莲闷不做声,暗地里想着害人,这样的人防不胜防,宁愿和聪明人打架,不想跟愚昧人说话,这是真的。和聪明人打架,能够明白为什么打,打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打了之后还能马上和好,不计前嫌。和愚昧人说话,说了白说,还不如不说,说了还惹人生气,自己反而气得要死。
金莲和春燕是死对头,开会时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金莲自称初中毕业,实际上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春燕是教小学一到五年级的老师,老三篇背的滚瓜烂熟,怎么可能瞧得起小学二年级水平的金莲呢?
金莲生来残疾,走路嫌路不平,但是不承认自己的弱点,处处要胜过别人,不肯落后。春燕看不惯她残疾,更看不惯她的虚伪,还有那些自不量力的行为,从骨子里都排斥金莲,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金莲也处处提防着春燕,紧紧记住春燕的过错,当成攻击的炮弹,遇到开火的时候,毫不留情地攻击,春燕也防着金莲的暗算,在领导面前,也尽量做到金莲那样的谄媚和献殷勤,极尽奴才之本色。可是,金莲生来就会巴结人,恰到好处,领导欢心。春燕却不得要领,拍马屁总是拍到马蹄子上,捞痒痒总是捞到不痒的地方,大姨妈痒的地方,她却捞不到,所以,并不得领导的喜欢。
春燕在开会的时候,针对领导的话,记载在笔记本上,逢开会,领导做的指示,特别是大姨妈,不懂项目,却喜欢瞎指挥,指挥错了又不肯承认,春燕就拿出了证据,“某年某月某日,说过什么什么话,表过什么态,甚至当时在场的人有哪些,天气如何,都记得一清二楚的,领导当时都晕了,好,承认了错误,但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遇到合适的机会,是种子埋在土里,遇到天气适宜,温度适合,有营养有水分,就会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拿出来新帐老帐一起清算。春燕吃亏往往就吃在这个地方,她往往功劳多,但挨批也多,涨工资的幅度没有金莲大,得表扬的次数没有金莲多。看样子,学历和知识并不能给她带来优势,反而成了她的障碍。
德志心想,春燕和金莲的较量,就是一场和领导拉关系的争夺战,并不是依靠先进的武器和充足的弹药来取胜的,反而是人心的博弈。这场心理战,春燕的胜算要小得多,而金莲熟悉人心,她外表老实忠厚,内心却另有乾坤,领导纵有满腹经纶,遇到这样的闷骚泼妇,也会败下阵来,缴械投诚,以免被卖了还帮着贼人数钞票呢。
晚上在外面吃饭,大姨妈的儿子准时赶到,原来,齐老师早有安排,她自称不知道刘小姐安排买菜做饭吃,并且已经开始着手了。当时,刘小姐已经请示了大姨妈,说做饭吃比较节省,大姨妈也同意了。后来,接听了大姨妈儿子的电话,就临时改变了主意。齐老师的儿子正上初中,为了儿子的安全,和及时掌握她儿子的信息和动向,她给儿子了一部手机。
那手机比基金会里前线工作人员的任何一个人的手机都要高级。
正上初中的孩子,有钱买那么好的手机吗?有。钱从哪里来?从他妈那里来。他妈的钱从哪里来?从基金会里来。基金会的钱从哪里来?从捐款人那里来。齐老师不懂得项目,恰恰是机构的顾问,不为机构做什么事,反而从基金会里拿钱。捐款人并不知内情,还以为,用在了项目上了呢。刘小姐偏偏相信这样的人。
在前线的工作人员,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牺牲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为社区服务,待遇却还不如齐老师的一个零头。甚至,刘小姐召集大家到江城开会,请吃饭犒劳犒劳大家,就连这一点点好处,也逃不过大姨妈的眼睛,这一点便宜,不占白不占,哪怕她儿子还要在学校里读书上自习,都不放过。没有吃饭的理由,就找一些理由;不正当的理由,使它变得正当。
德志心里这样想着,觉得有些悲凉,不过,马上他就回到现实中。大姨妈的儿子,抱着他妈亲个没完,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知羞耻。齐老师说:“这是爱的表达。”其实,这是西方的作法,爱就表达出来,但这些同事大多来自农村,从小生长的环境不是这样,说的是爱要含蓄。
看到,这么大的小伙子了,还抱着一个半老徐娘亲个没完,谁见了心里都觉得别扭,可是,他做都做了,做的人无所谓,看得人何必身上起鸡皮疙瘩呢?如果身上起疙瘩,或者感到恶心,那是对领导的不敬,千万要不得。这个小机构还要靠齐老师才能往前发展呢。
吃完饭,齐老师问:“会开得怎么样了?”
刘小姐说:“归州项目已经开完了。黄石的项目还需要讨论。”
大姨妈齐老师说:“那就让归州的同事走吧。大家最近工作都辛苦了,家里人还在盼着他们回家呢。”
刘小姐面露难色,她的意见是陪着黄石的同事开完会,看看人家的项目怎么做的,好用在归州的项目点。
但是,德志很不高兴留在江城市,因为黄石同事的开会如同吵架,不如走人,没什么好学的。加上大姨妈说的,项目不同,操作各异,学也学不到什么。
听刚才大姨妈齐老师所说的话,德志心想,大姨妈毕竟是过来人,最懂男人的心,这么久离开妻子,肯定需要性满足,生理的需要,作为没结婚刘小姐,根本不懂,所以,她宁愿让我们在江城守着,也不想放我们走。
刘小姐希望德志他们一起来,一起走,是个团队,既然是团队,就要象个团队的样子。
但是,既然大姨妈说了,她也不敢马虎,就说:“好吧,考虑到大家离开家人很久了,需要赶快见到家人。归州的同事明天就可以回家了。”
余哥、伊妹和德志听了,都很高兴。余哥说:“感谢齐老师,感谢刘小姐!”
德志心想,真有意思,齐老师占了公家便宜,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就拿归州的同事说事,一方面显得她关心下属,一方面向下属耍弄权柄,让刘小姐在她面前不敢说半个“不”,恰恰是齐老师所算准的,刘小姐果然不敢犟。虽然慢了半拍。但是结果还是听话照做的,多少还得给人家香港的刘小姐一点自尊吧。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吃饱喝足,混了个肚儿圆,金莲更不必说,埋头苦干,面前一堆骨头,喝汤喝得山响,也难怪,她有两座靠山,一座山姓齐,另一座姓刘,怕个鸟!而春燕呢,吃不敢吃,喝不敢喝,就是因为心直口快,和领导公开叫板,出的点子多,但受的批评多,项目的发展可以离开金莲,但离不开春燕,可领导不管不顾这个,还像世俗人那样,仅凭肉眼来判断人的是与非。
不久,德志就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
第071章 休假娘家
德志坐上了火车,看到人来人往地找座位,好在是空调车,不显得很热,但才上车的旅客头上还是有不少汗珠,看得出来,人们的热是从心里开始的,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是有一定道理的。
没过多久,车就慢慢启动。德志心里的浪漫和激动,促使他拿出手机给他的爱妻发了一条短信,告诉她他在车上,车已经出发,掐指算来,要多少时间到家。
每次出门,都带着气;每次回家,都带着喜乐。
德志想家,又不想在家呆很久,这样的心态,使他处于矛盾中,想老婆,又怕老婆。
火车的速度提升了,窗外的房子刷刷地往后跑,远方的楼群拔地而起,一步一步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上生根,并且往上生长,这样的楼群,如雨后春笋,齐刷刷地矗立在大地上,如同巨大的钱布袋,把没房一族的钱全吸进去,甚至包括哪些亲戚朋友的辛苦钱,都进入了无底洞,成了房奴,成了金钱的奴隶,拿自己的一生做赌,而胜出者不见得就一定是买房者。
德志的父母有先见之明,早早地买了房,为德志省了不少心,使德志有了家的港湾,不至于为房子操心,给后代一个安居的地方,虽说不理想,但也是老人的一片心意。
有了房子,才有妻子,后有儿子,没有了基础,上层建筑只会倾斜,并且很快就会倒塌。安居才能乐业,这是真理。
德志的父母为德志准备了房子,德志就不再为房子牵肠挂肚了,但是,德志还想搬家住好点的房子,至少交通再方便些的,手机信号好一些的地方,免得打个电话还要站在高处,或者把头伸到窗户外面喊话,这样的打电话的动作,最好不要重演。
德志的家不是很高级,简单做了一些装修,但是跟豪华装修想比,还差得很远。
德志的家的附近,以前是个老厂,生产丝绸的,属于集体企业性质。后来,那厂的效益越来越差,连换了几任厂长,都没能使企业起死回生,毕竟不是全民所有的企业,自生自灭,没有人管,终于垮掉了。
再后来,厂里领导把地皮卖给了地产商,然后又搞房产开发,新建了许多高楼,楼层不高,总共八层,可是德志住在一楼,手机信号完全被高楼拦截,造成通话不畅。
德志的心愿就是能够迅速有钱,再买一套房子,最好住在信号好的地方,家不需要多大,只要能住,可以有地方堆放书籍就行。
至于住别墅啥的,也想过,但那是白日梦,虚幻的东西,太不靠谱。
德志坐在火车上,可以胡乱想。不知不觉,随着车的摇晃,德志就睡着了。
睁开眼睛一看,火车停下来,原来是给别的车让道。可能是动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