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陷世(远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想到,回到县城应该和圆脸打个招呼,他就发了一条短信给她,没想到她立马打电话过来,说:“我在开车,正从茶店回归州,你在哪里?”
德志说:“在县城,明天去虎坡村。”
圆脸说:“你先别走,我回来后,约你吃饭。”
德志说:“不好。我还有一位大哥,从松岗来,来这里帮我的。”
圆脸说:“那好吧,晚点再说。”说完,她就挂了电话。
德志这样决定很明智,否则就又说不清、道不明了。尹懋的确是钦差大臣,对什么事都藏不住,肯定要向领导汇报德志在归州有女孩子,这女子常和德志来往,谁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问题呢?
这事到了领导那里,德志就是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的。尹懋懂得保护余哥,可是不懂怎样保护德志,即便懂,也不愿意去保护德志。他会把这件事向领导邀功请赏的,人的罪恶本性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晚上简单吃了面条,然后,各自回房间开始忙着自己的事。德志写完了日记,看了一会儿,这本书是齐老师送给德志的,在他到归州的头一天晚上,齐老师邀请德志去她家吃饭,饭后,就送了他一本,听说是灵修版的,不被教堂里的牧师看好的一本书。德志在家休假的时候,听牧师说,不要看这本书,这是一本曲解圣经的书籍。德志从来都没有看出书中哪一点违背了圣经的真理。但是,要想得到真正的理解和真能辨明真理,也的确不容易,从这本书里还是看不出来。
第二天,德志、尹懋赶到了车站,贾明珠和宫华发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大家见了面,打了招呼,上了面包车,这车刚好就是来的时候他们乘坐的车,他们四人一上车,司机就说:“够了,我们该走了。”
话虽这么说,他还不动,因为还有三个空座位,他想在车站装满人,可惜等了五分钟,还是没有人来,宫华发说:“快走啊,你不是说走到吗?在路上拣人吧。”
司机说:“就走,就走。”
司机嘴上说,还是不见动,贾明珠发火了,他说:“你这人怎么回事,说走怎么不走?再不走,我们下车了,去赶别人的车,做事怎么这样磨叽,我们还有急事要办呢。”
司机见他这么说,终于发动了车,将车开出车站,他刚刚离开,就有新的车辆驶来,占领了他的车位。
果然,车刚出站,就有人招手要坐车,司机将车停下,上来两个人,坐在了后面,等车坐船过了长江,车刚开上岸,又有人招手停车,这下子就将车填满。司机就开足马力,向山上绝尘而去。从老公路走,是柏油铺成的公路,年久失修,路上有些坑洼,老路的使命即将完结,新路修在山顶,那里只修出了一条土路,还需要风霜雪雨的考验,让其自然垮塌,到一定程度路基就踏实了。
车到了虎坡村,大家直接去宫支书家,宫支书昨晚喝高了,还没起床,他妻子正在骂他,大家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溜走。德志说:“下午再来。”
德志和尹懋回到住处,贾友牛带着他的孙女在路边玩,看见德志,赶紧问好。德志说:“你好!这是我的同事,基金会派来帮我的。这位是尹先生。”贾友牛伸出长满老茧的手,要握尹懋,尹懋伸出手,让他牵了一下,然后,德志又向尹懋介绍说:“这位是一组组长,贾友牛,也是饮水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尹懋连声说:“你好你好!很高兴和你认识。”
贾友牛说:“这一下,姚先生不孤独了,可以有个伴儿说话了。”
德志说:“是啊。”
中午自己弄饭吃,没想到,尹懋主动做饭,且做的饭很好吃。尹懋说:“我以前开过餐馆,有一些手艺。”
吃过饭,想休息一会儿,德志收到宫支书的电话,说到他家开会。
德志跟尹懋说了这事,尹懋正睡在床上,他说:“这书记,官架子越来越大了,好叫我们去他那。岂有此理!”
德志说:“这事也挺难的,住的分散,集中开会不容易,需要走上好半天。不过,马上要安装水管了,现在还没有水管,没定下来,一年的项目,马上就完了,能不能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多方努力啊。”
尹懋说:“你这么说,我们还是要去一趟。”
到了宫支书家,已经坐满了一屋子的人,大多数是管委会的人,还有贾新意和贾次山,他们和宫支书一样,都是列席会议的。
宫支书说:“现在水管商找上门来,水管样品我们都看了,觉得还行。为了更放心,昨天,姚先生、尹先生和贾明珠、宫华发都去了小城县城,看了几家水管店,比较来比较去的,最后还是要我拿主意,我的主意就是拿那个水管商宁磊的水管。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
贾次山说:“我觉得可以。人家找上门来,表示人家有诚意。再说了,如果质量不行,我们不要,反正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贾新意说:“我支持书记的决定。叫他把水管拉来吧。”
尹懋说:“先别,还不知道要拉多少,需要技术员测算。”
宫支书说:“是啊,需要测量之后,再计算需要多少水管。”
贾新意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赶紧叫他送货来,不够的再拉,等到技术员算出来数据,黄花菜都凉了。”
德志说:“宫支书说的没错,需要先测量好计算好,再要货。不打无准备之仗。”
宫支书说:“就这么定了。贾明珠,你负责通知技术员来村里一下,计算管道的长度和数量。”
贾明珠说:“好的,我负责通知。看其他同志还有什么意见。”
大家都不说话。
宫支书说:“那好吧。现在散会,下次开会等通知吧。”
!
第115章 醉会唐睿
散会后,德志和尹懋回到住处。贾友牛也参加了会议,他要回到他自己的家里,必须要经过德志的住处,德志看见他,连忙说:“贾师傅,我们该给你结房租、和电费了。”贾友牛说:“不慌,不慌,这个月的电费单子我没带,等一会儿再说吧。”
德志说:“好吧,等一会儿我们下去到您家找您吧。”
贾友牛说:“好的,我先回去了啊。”
贾友牛走了之后,尹懋对德志说:“你估一下多少电费不就行了,何必还要跑下去呢?反正是公家出电费,你心疼什么?”
德志说:“还是按规矩来吧。有电费单子总比估计的准确,给钱少了,人家已经先垫付了,不好意思欠人家的。”
尹懋说:“他们抄电表的还不是估的吗?哪里有准确的数字呢?”
德志说:“抄电表的人是村里的电工,也是贾新意的弟弟。这人比贾新意要公正厚道些,老百姓还比较信赖他。交电费是村民自己去信用社,在柜台上交,然后打了发票给村民。我每次都是在结房租的时候,问贾友牛要发票的。”
尹懋说:“电工也有亲戚,没有一个完全公正的。”
德志点点头说:“是的,村里有了好电工,就是老百姓的福气。不出冤枉钱,还能享受电带来的便利。”
他俩正说着话,贾友牛上来了,他说:“我屋里的要我来请二位到我家,吃顿便饭。”
尹懋说:“不、不、不,我们有纪律,不准在农户家吃饭的。”
德志心里想笑,但忍住了,心想,你又不是香港人,将来也不会去那里,因为你年纪大了,又不是人才,不会因着人才引进计划而进入港岛的,本来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应该懂得大陆的人情世故,为什么要故作清高、装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呢?
德志不知道尹懋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就说:“尹大哥说得没错,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不能占你们的便宜。”
贾友牛急了,他胀红了脸,说:“我来请你们吃顿饭,你们却拿大道理来压我,我不懂什么大道理,来家里吃顿便饭,也不算啥的啊,山里人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们,你们如果嫌弃,不去算了。如果不嫌弃,啥都别说了,跟我走吧。”
贾友牛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尹懋倒也灵活,生怕将来领导知道他和村民的关系不好,在年终评估的时候,给他打低分,他立马改变了主意,赶紧说:“好吧,我们去,但是,我们不能白吃,以后给你孙儿买点东西吧。”
贾友牛说:“尹先生真是见外了!我不图你们汇报啥子,你们大老远的来,不是为我们做好事吗?我请你们吃顿便饭,也是算是做好事,人做好事做多了,会增福添寿的,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三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接着,跟着贾友牛下了山坡,到了贾友牛家,刚落座不久,就听见贾友牛的孙儿哇哇地哭了,大家正疑惑间,看见了宫支书,他正笑眯眯地逗贾友牛的孙儿玩呢。
贾友牛见了宫支书,连忙拉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贾友牛问:“宫书记,您吃饭没有?没有吃的话,和我们一起吃点。”
宫支书说:“没有,我是来找姚先生谈事的,看到大门已经锁上,我猜想到了你家,下来看看的,真是太巧了,在这碰到,怎么,你们还没吃饭。”
德志说:“我们准备做饭的,刚好今天要和贾师傅结算房租和电费,他们讲客气,非要我们来吃顿便饭不可,实在拗不过去,我们就下来了。”
大家都开始吃了,宫支书不动筷子,贾友牛明白了,赶紧去里屋找出苞谷酒,拿出一次性的杯子,给宫支书斟满,宫支书开始笑眯眯地吃喝起来。德志和尹懋没有端杯子,德志想喝一点,但怕尹懋举报,这时候,他对尹懋阴阳的两面还弄不清楚,暂时要有所保留,也让尹懋看不透德志。
宫支书边喝边吃边说:“姚先生,我刚才和水利站常剑站长打电话了,他下午派丘湾乡水厂的技术员唐睿来,我们下午要派人配合他测量管道路线长度。”
德志见宫支书此时还没喝醉,连忙问:“这样很好,他什么时候来?”
宫支书说:“说是下午2点,我们吃完饭,就要安排人协助唐睿完成任务。”
尹懋问:“请问宫书记,您告诉管委会主任了吗?”
“管委会?主任?”宫支书突然被尹懋这么一问,突然感到有些意外,德志估计宫支书酒下来肚,开始犯迷糊了。宫支书毕竟干过多年的干部,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很强。他立马想到尹懋是才派过来的,肯定还死抱着老一套在做事,他对尹懋说:“哦,是这样,我们已经成立了饮水项目管委会,专门机构,专门来监管水利项目的。管委会主任贾明珠,就是上次去归州水管市场考察市场的那位,贾友牛是管委会成员,这个组织运行的很好。锻炼了大家,提升了能力。”
宫支书的三寸不烂之舌,将尹懋说服了。尹懋不再插嘴说什么了。
宫支书继续说道:“我先来给你们通个信,然后再去找贾明珠和宫华发,找一些人帮助唐睿来测量。有些路线不好走,需要一些砍刀,将杂树丛和刺槐树枝砍断,免得挂破了衣裳。”
德志佩服宫支书想的周到,可惜,他是个酒麻木,喝多了,说话不可信,都是带着几分酒气,酒壮人胆,说话无边,怎么能靠谱呢?
他喝完了一杯酒,还没有停住的意思,看着他嘴里的黑牙齿,德志只想呕吐,但他忍住了,毕竟宫支书还在位置上,很多方面还要他支持。德志只能忍耐,尹懋还不明白宫支书的厉害,他信他说的。
贾友牛赶紧又给宫支书斟酒,宫支书假意说:“行了,行了,不喝了。”手却拿着杯子去接酒。贾友牛用雪碧喝完之后的空瓶子来装苞谷酒,他一只手端着瓶底,另一只手扶着瓶颈,倾斜这瓶嘴儿,对着宫支书的一次性塑料杯,汩汩地将酒倒了出来。
宫支书两杯粮食酒下肚,说的话更多了,有些言论完全是无稽之谈。德志对贾友牛说:“你的电费单呢?拿来,另外在收据上签字。”
德志从包里拿出一本收据本来,让贾友牛填写内容,贾友牛说:“我写的字不好看,你写好了我签字吧。”
德志看看尹懋,他点了点头,然后说:“这样也行,我在松岗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村民,我就自己填写,然后让他们签字。”
德志低头写起来,然后给贾友牛签字,德志又拿出印泥来,说:“不好意思,请摁个印章或者手印。这是我们的财务制度所要求的。”贾友牛二话没说,用中指蘸了蘸印泥,然后摁在收据上。德志拿出钱,数给了贾友牛。贾友牛说:“谢谢,谢谢啊!”
尹懋说:“不用谢!我们走到哪里,都不占村民的便宜。租房给钱,天经地义的。”
宫支书德志他们在这边忙,一个人吃喝也没什么意思,喝完了最后一滴酒,他起身要走。德志和尹懋也要走。贾友牛不阻拦,说:“闲了来玩。”
宫支书说:“等,等一会,有事,有事我打电话,话给你,啊。”
贾友牛见他差不多了,说话舌头转不过来弯,反应也比较迟钝,就想打发他赶紧走,就说:“好的,好的,我等你的信儿,随叫随到。”
宫支书慢慢地走了,这山坡比较陡,一步踏空,就容易出事,德志和尹懋都为宫支书捏着一把汗。看到宫支书还能走,也就不去搀扶他。贾友牛远远地说:“要小心啊。不过,还没喝好,下次再补啊。”
宫支书偏偏这句话听得真切,说:“哪里,我快醉了。下午还有正事,老贾,你害人呐。”
正在这时,贾明珠急匆匆地来了,他见到宫支书,说:“你让我好找啊!乡水利站的唐睿来了。下午的工作怎么安排?”
宫支书说:“我知道,来的这么早!下午找、找几个人、人帮他测量。”
贾明珠说:“我调动不了人。”
宫支书说:“你、你不是管委会主任吗?”
宫支书摇晃着脑袋看了看尹懋,马上改变了语气,说:“你找宫华发和贾新意,就、就说是我、我说的,来帮忙量线路。”
贾明珠说:“好的,我这就去找贾新意。”
说着,贾明珠就快步向贾新意家走去。他知道,宫华发不会听他的话,倒是他的亲戚贾新意会听话,况且他还有尚方宝剑呢。
德志和尹懋正陪着宫支书,忽然看见一个全副武装的小伙子骑着一辆笨重的摩托车来了。那人戴着头盔、穿着雨衣雨裤,让人看了就想笑。
此人自我介绍说:“我叫唐睿,来自乡水厂,是常站长派来的。听说要测量水管线路和长度。你是宫书记吧?”
宫支书说:“是啊,你、你是谁?”
唐睿说:“我是唐睿。”
宫支书说:“哦,我想起来了,你是沿渡河的吧。”
唐睿说:“我是丘湾水厂的技术员,来帮您村测量水管线路的。”
宫支书说:“哦,是、是、是你小子啊!你怎么认得我?”
唐睿说:“我常见你在乡里开会,有时候还上台发言,我就认识你了。”
宫支书说:“那好吧,你、你在这里等着吧,我先回去躺一会儿。”
宫支书走了之后,唐睿和德志他俩就在德志的住房里,坐等贾明珠返回。
德志看这唐睿,有些傻乎乎的,怎么安排这样的人来负责技术呢?难道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吗?
!
第116章 为蝇头利
没过多久,贾明珠和贾新意就来了,他们一脸笑容,边走边说,见了德志、尹懋和唐睿,问:“需要多少人帮忙?”
唐睿说:“一个负责记录,我来记。两个人帮开路,两个人帮拿尺子,你们俩,再喊上两位,就可以了。”
贾新意说:“干脆喊贾友牛算了,另外把宫华发喊上,不就齐了吗?”
贾明珠说:“贾友牛老实,宫华发胆小,你真会用人,行,就照你说的办,谁叫你是我舅官呢?”
德志看他谄媚地笑着,心里禁不住一阵阵恶心,怎么会选这样的人当管委会主任呢?不过,在一贯实行家长制的虎坡村,不可能实行类似于民主的东西,贾明珠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干脆当奴隶好了,这样落个平安自在多好,当初对村干部的义愤填膺,也只是表演罢了,骗得了村民的信任,最终实权的刀柄握在村支书手里,他还是一个普通村民,在基金会的支持下,暂时被当做傀儡,用来骗钱和糊弄老百姓罢了。
贾新意冲着山坡下尖叫了一声,像是猎人在围猎的时候喊的那种声音,没过多久,就有了回音,也是一嗓子的尖叫,不到十分钟,贾友牛就站在了大家面前,问:“找我什么事?”
贾新意说:“量水管。”
贾友牛问贾明珠:“怎样搞,贾主任?”
贾明珠摆了摆手说:“哪里哪里,我哪里是什么主任,别寒碜我了。真正的主任是贾次山,我只是个工具。”
贾友牛说:“我们要吃上自来水,全靠你了,没你不行啊。”
贾明珠说:“靠大家吧。”
唐睿说:“大家要快行动了,我还有赶回乡水厂。”
于是,德志和尹懋跟着他们向水源处走去。一行人刚到水源处的三口水窖旁边时,跳出来一个壮汉,五短身材,胸部肌肉非常结实发达,胳膊跟德志的大腿不相上下,见人一脸笑,声如洪钟,一说话,声音传播很远,和他说话要在三步之外,否则会被声浪击中。
他说:“我叫贾茂刚。是管水员。”
德志突然想起来,在第一次群众代表会上见过他,当时被宫支书撵走了的人。德志进村,帮宫家梁子的村民做水利项目,做好之后的管理和收费,对他是个考验。
让谁来管水,谁收费,都还未知,影响不影响目前他的收入,也是个挑战。德志也不了解情况,不知道他到底想怎么样。
德志说:“你,我们见过的。”
贾茂刚说:“是啊。开会的时候,没说到话,您就走了。”
德志说:“是的,我当时有事,要赶紧找房子,准备租住在村里。”
贾茂刚说:“我家就在下边,这边的水吃不完,给一些那边的人,我在管理旧的管网,水费由我来收,坏了我来修。”
德志说:“以后要建立管水制度,选谁当管水员,需要投票决定。”
贾茂刚说:“希望选上我。”
他说完,就要走。
贾新意说:“先别走,我正需要你帮忙。你对老水管的线路熟悉,帮忙指明一下。”
贾茂刚说:“好,我愿意。以后有好处别忘了我啊。”
说着,大家开始从最远处的水窖开始量起,由贾茂刚指出老水管埋设的位置,然后由贾友牛和贾明珠扯着皮尺测量,唐睿记录。
走到长满荆棘的地方,需要砍树枝的时候,宫华发出现了。来帮贾新意砍树枝。贾新意看见宫华发来了,就责怪他几句,然后又命令贾友牛去砍杂树枝和藤蔓,自己和贾明珠牵皮尺,唐睿将贾新意报的数字记录下来。
贾新意看德志和尹懋落在后面,尹懋胖,懒得去钻荆棘丛林,就不想去,德志看他不肯去,又担心贾新意搞鬼,正左右为难的时候,贾茂刚说:“姚先生,你们不用来了,这里非常难走。我家里有底子,以前测量过的,不会差多少的。”
唐睿说:“你家有原始记录,我们就不用量了。”
德志说:“那个已经经过很多年了,现在水池的地址变化了,应该重新测量。”
尹懋说:“是的。我们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据实购买所需要的水管,不多不少,不浪费,好向捐款人交代。”
德志说:“是的。贾茂刚家里的原始记录可以作为参考。”
唐睿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跟着测量队伍慢慢往前移动。
德志对尹懋说:“水管线路是和村级公路平行的,尹大哥,我们可以走大路,跟着上面的队伍往前走。说不定有时候,水管到前面就可能埋在了道路旁边了。”
尹懋同意了这一提议,他俩就跟着道路往前走。贾新意不停地在报数。
贾新意是雁过拔毛的货,对水管已经垂涎已久,他家住在贾次山主任的坡下,水源不成问题,吃不完,急需要更换水管。这在项目开始时,他俩作为村委会组成人员,已经明确表态了的,不能把好处都让宫支书给占全了。宫支书也基本同意了他俩的意见,要照顾周全,不能挂一漏万,误了大事。
宫支书好喝两口酒,许多杂事,都需要贾主任和贾会计的帮助,光靠宫支书,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万无一失。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宫支书要想把村里工作做好,不挨批,又要过足自己的酒瘾,就必须要依靠村委成员才行。
贾新意已经留了为自己弄水管的心,在报数的时候,故意喊多一些,这样做计划时,才有可能有剩余的水管。只要水管到村,用不完想拉走,门儿都没有。贾新意打好了“小九九”,心里自然生成一本帐,这个在外人心目中,根本就是阴谋,人不知鬼不觉,就把自己的下几步棋都准备好了。
唐睿也不知道,他还在傻乎乎地记载每一笔数据,只要仔细听,看贾新意的动作,就明白了他的如意算盘是怎样打的。唐睿没有想到那么深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把计划做出来,应付差事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